『壹』 大一市場營銷學考試題目,求助大佬。
成本加成定價法是以全部成本作為定價基礎的定價方法:
第一步:估計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版如直權接材料費,直接人工費等);
第二步:估計固定費用,然後按照預期產量分攤到單位產品上去,加上單位變動成本,求出全部成本;
第三步:在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標利潤率計算的利潤額,即得出價格。
售價:96元。
計算過程:
總成本:100000+30×2000=160000元
單位成本:160000÷2000=80元
利潤:20%
成本加成定價法:價格=單位成本十單位成本×成本利潤率=單位成本(l十成本利潤率)
售價:80×(1+20%)=96元
『貳』 求:山西廣播電視大學補修課程《市場營銷學》試題 答案
1.1 可隨意支配個人收入是指可支配個人收入減去消費者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品的固定支出(如房租、保險費、分期付款、抵押貸款)所剩下的那部分個人收入。
1.2 相關群體(Reference Groups)指能夠直接或間接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個人或集體。
1.3 市場細分(market segmentation)是企業根據消費者需求的不同,把整個市場劃分成不同的消費者群的過程。
1.4 產品組合指一個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的各種不同產品的全部產品類、產品項目的組合,包括四個因素; 產品系列的長度、寬度、產品系列的深度和產品系列的關聯性。這三個因素的不同,構成了不同的產品組合。
2.1 定性預測 定量預測
2.2 廣告宣傳 公共關系 營業推廣
2.3 新進入者的威脅、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買方討價還價能力、替代品的威脅,以及競爭對手之間的競爭。
2.4 撇脂定價 滲透定價 理解定價
2.5 溝通信息 激發購買慾望 提升市場銷量
2.6 報紙、雜志、廣播、電視
3.1 BDCBAACDBA
4 空白
5.1 不知道
5.2 成本導向定價 需求導向定價 競爭導向定價
5.3
(一)投入期
投入期也就是新產品剛剛上市的階段,他有幾個特點:
1)生產的數量比較少,成本比較高:
2)營銷費用高:
3)銷售數量少:
4)價格偏高:
(二)成長期
1)首先產品的銷量急劇上升,因為產品已經被廣大消費者採用,銷售勢頭良好。
2)產品質量日趨穩定,實現了規模化生產。
3)出現了仿製產品,競爭開始激烈
4)利潤大幅增加。
(三)成熟期
1)產品工藝成熟,結構基本定型。
2)銷售額達到頂峰,開始緩緩回落。
3)競爭日趨激烈,利潤越來越低:
(四)衰退期
1)產品陳舊,無論是功能還是外形,已經完全被新產品趕超。
2)銷量急劇下滑,大部分人接受了新產品,對這種老商品已經興趣不大了。
3) 利潤明顯下降,由於產品賣不出去,庫存出現嚴重擠壓,資金周轉開始變慢,開工出現停滯,但是固定費用和宣傳的投資並未減少,導致利潤大幅下降甚至虧損。
5.4 無差異營銷策略 差異營銷策略 集中性營銷策略
5.5 產品類型 市場狀況 促銷費用 促銷目標
六、答:
1、市場領先者定位 保證未來市場佔有率40%以上使用,不斷推出新產品或者開發新技術,同時保證持續的廣告宣傳以保證市場的穩定性發展。
2、 市場挑戰者定位 對峙性定位 由於企業與競爭對手在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等方面雷同,所以採用種種手段打擊競品,和競品對著干,直到搶佔領先的位置。
3、市場跟隨者定位 企業發現目標市場競品已經很多,但市場沒能夠被壟斷,需求還是很大的時候,選擇進入市場,跟著別人的腳步走,別人推出什麼產品,我們就跟著推出類似的產品。
4、市場補缺者定位 或者稱為迴避型定位:企業關注的是競爭者沒有注意到的市場,不去做正面的沖殺,而是選擇空白的市場或者推出新特色的產品來開拓新市場。
『叄』 大一市場營銷學計算題,緊急!!!(需要步驟)
1、已知某生產企業一種產品的固定成本為20萬元,每個產品的可變成本是12元,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公司將價格定為每個17元。計算:為保證公司10萬元的利潤,公司的銷售量要達到多少
解題:10萬利潤=X*(17-12)
100000/(17-12)=X
X=10w/5
X=2w
2、企業生產B產品的生產能力達300000件,但目前市場需求為200000件,且已趨於飽和,生產B產品單位變動成本為1.2元件,企業固定成本總額為100000元,計算B產品的盈虧平衡價格,如果企業要保證60000元的利潤,則定價多少?如果有廠商向企業訂50000件產品,但出價1.5元/件,是否接受
盈虧平衡價格: X=(1.2*20W+10W)/20W Y=(1.2*30w+10W)/30W
X=34w/20w Y=46w/30W
X=1.7 Y=1.53
x為產量為20W件的盈虧平衡價格;Y為產量為30W件的盈虧平衡價格。
設利潤為:Z
Z=50000件*1.5-(50000*1.2+100000)
Z=7.5W-16W
Z=-8.5W(虧損)
不予接受.
3、某企業生產某日用商品,投入固定成本50萬元,生產能力5萬件,單位變動成本25元,單位商品利潤9元,某客戶預訂該商品4萬件,其中3萬件按原價執行,另1萬件在原件的基礎上打折6成,試問該企業是否願意接受此訂單
此問題貌似缺少條件:另1萬件在原件的基礎上打折:原件的基礎是指售價的基礎還是利潤的基礎?
如果是利潤基礎6折則百分百接受此訂單,如果是售價基礎6折因不知道售價,所以無法判斷。
從經營管理的角度來說 應該接受訂單。理由:不接受訂單則意味著固定成本的投入閑置浪費,況且還有27W的利潤擺在面前(3W按原價執行)。
同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祝你好運! 記得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