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媒體品牌營銷內涵 一般決策過程
時至今日,數字媒體營銷已經不是新詞,然而其內涵卻是日新月異。回顧這一年專的營銷趨勢,數屬字與傳統之間,在線上和線下之間,線上各種媒介之間,營銷人加大了整合之勢。在營銷大戰略中數字板塊爆發了巨大的能量;另一個明顯變化是,在以微博為代表的實時化媒體上,熱點頻繁誕生,生存的周期縮短。營銷人必須快速反映,爭分奪秒,及時反饋和決策,實時化,優化購買策略。一直以來成功營銷雜志以及創新營銷峰會傾聽營銷一線人的聲音,從實戰角度關注行業發展。
B. 舉兩個例子說明品牌的內涵,並比較它們的品牌定位策略 市場營銷學
這么系統的問題,沒有獎勵怕是沒人回答……
C. 海瀾之家的品牌內涵
海瀾之家在一般人眼裡只是一個服裝品牌,但實際上,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已經超越了傳統服裝品牌的內涵,它還是一個營銷品牌、一個服務品牌、一個連鎖零售品牌。具體來說就是:
超大型男裝賣場
在海瀾之家200—1000多平方米的賣場內,陳列了成年男性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從正裝到休閑,從春夏到秋冬一年四季所有的服裝服飾產品,共有17大系列,5000多個品種,消費者年齡涵蓋18歲以上直至100歲。海瀾之家已有的服飾品類包括套裝西服、休閑西服、茄克、棉褸、大衣、羽絨服、毛衫、針織衫、襯衫、T恤、西褲、休閑褲、牛仔褲、內衣內褲,還有皮帶、領帶、圍巾、襪子、皮鞋等,成年男性所需的服裝這里應有盡有,確實是一個男人的衣櫃。
高品位、中價位
海瀾之家的「後盾」海瀾集團第一個在國內提出服裝生產新概念,即服裝的研發從最原始的羊毛開始,從而在國內服裝界率先形成了從羊毛進來到服裝成品出去的完整產業鏈。正是有了這樣的產業鏈,才使得海瀾之家產品能經歷最純凈的流通環節,從牧場到工場直接到賣場,每個環節都是自己的資源,沒有任何中間商參與,從而有效控制產品的成本和品質,直接讓利給消費者,因此,海瀾之家每套西服的價格只在480—1680元之間,比同檔次類似品牌西服的價格低很多,完美實現了「高品位,中價位」的品牌理想。
無干擾、自選式
男人購物是需要才買,看中就買,並且不喜歡有人在旁邊跟著、盯著,不停地和他說這件好、那件好,讓人感覺不自在。
海瀾之家摒棄了傳統的「人盯人」的導購模式,而是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無干擾的、自由自在的購衣環境。海瀾之家的服飾產品按品種、號型、規格分類出樣陳列,並且設有一目瞭然的自選導購圖,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身高、體型輕松自選購衣。海瀾之家還在貨架旁、試衣間里設有按鈴,如果顧客需要服務,只要按動按鈴,海瀾之家專業的服務人員就會在最短的時間里來到他的身邊,為他提供優質周到的服務。正是這種輕松、方便的購衣體驗,使更多的男性消費者願意來海瀾之家,選了西服選襯衫,選了襯衫選領帶,選了領帶選皮帶,避免了多店購物的繁瑣,成為時尚便捷的全程「一站式」消費。
既「連」又「鎖」
當前許多服裝連鎖品牌都存在「連」而不「鎖」的問題,即只是「連」形象,沒有統一的價格,也沒有統一的服務,管理「鎖」不住。而海瀾之家則是統一形象、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裝修、統一招聘、統一培訓、統一結算,實行全國統一連鎖經營管理,真正做到了既「連」又「鎖」,「連」住了品牌,「連」住了形象,「連」住了產品,「連」住了服務,也「鎖」住了管理,使每一家門店都能按照公司的標准化模式經營,公司的每一個部門也能按照標准化的業務流程為門店服務,標准化成為了海瀾之家門店「拷貝不走樣」的保證。
D. 品牌的含義
品牌制勝——
全球化造就了品牌經濟時代。一個成功品牌為企業帶來的產品溢價力和影響力的價值往往是任何有形資產所不能比擬的。伴隨著品牌的出現和發展,現代化經營管理的核心已經從純粹的實體經營轉移到品牌經營上了。品牌既是企業的標志和根基,又是企業出奇制勝、戰勝對手、爭奪市場、開辟財源的強大武器,因此制定正確的品牌戰略並始終貫徹執行顯得無比重要。
品牌不僅是一個企業經濟實力和市場信譽的重要標志,擁有品牌的多少,還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徵,是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體現。世界未來的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集中表現在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產品。
營銷讓產品跳舞;品牌讓消費者跳舞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所運用的營銷手段也隨之層出不窮。產品上挖空心思,活動上絞盡腦汁、終端市場競相作秀……企業不惜一切代價為的就是能讓自己的產品在消費者的腦海中留下印象,那怕能有機會在消費者的面前展露一下「芳容」也好。而營銷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為了把產品銷售出去,營銷覓得幾十種良方讓產品在消費者面前手舞足蹈:鮮艷的外表、誘人的價格、迷人的現場秀、零距離的體驗……而這些對消費者有效嗎?當然有效,面對此景又有幾人不動心呢。但是對於企業來說,要想永久的擁有消費者,其營銷不可停止,還要花樣百出,因為只有你的舞天天都跳且越跳越好,你的市場優勢才能得以持續。
讓產品跳舞的企業是優秀的企業但不是行業中最出色的企業。
那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在做什麼?——讓消費者跳舞!
瘋狂搶購、點名認購、惟一選購……企業產品的面前時時刻刻都有大批的忠實消費者,他們為之追捧、眷顧……這就是消費者為你產品獻上的舞蹈!這些企業究竟對消費者施了什麼「法術」,讓消費者甘願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是品牌!
是品牌讓海爾成為中國人的驕傲!
是品牌讓青島啤酒成為中外顧客的摯愛!
是品牌讓蒙牛成為消費者的首選!
營銷只是一種市場工具,是可以被模仿、學習、復制的;而品牌才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它不可復制且獨一無二!
營銷是媒人;品牌是丘比特。
品牌好比丘比特,它會說話、會放電、散發著消費者不可抗拒的魅力。品牌不像營銷,它不是一種市場工具,但卻有運籌帷幄的本領;它沒有五花八門的裝扮,但卻有讓消費者愛不釋手的魅力;它不曾煉就十八般武藝,但卻有讓競爭對手望而卻步的威力。
所有的企業都幻想著自己的產品有一種魔力能深深吸引住消費者,讓消費者對自己忠誠恆久不棄不離,但企業往往得到的卻是朝三暮四、喜新厭舊。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認真審視一下就會發現,自己的產品會跳舞,但更要讓消費者為之跳舞;媒人是需要的,但關鍵還要有丘比特神助。
營銷可助企業叱吒風雲,品牌才會令企業基業長青!
E. 巴黎歐萊雅的品牌內涵
巴黎歐萊雅是歐萊雅集團的一個開山品牌之一。巴黎歐萊雅向注重自身形象的人們提供真正領先前沿和品質超群的產品。將對創新、功效、風格及卓越體驗的執著完美地凝結在「你值得擁有」的理念當中。強大的科研和技術投入則對品牌的核心價值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巴黎歐萊雅品牌同時也因為它的多元化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形象代言人而熠熠閃光:克勞蒂婭·希弗、安迪·麥克道威爾、米拉·卓渥維奇、萊蒂提婭·卡斯塔。
巴黎歐萊雅專業美發也是世界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旗下歷史最為悠久的品牌之一。自從歐萊雅的創立者歐仁-舒萊爾的染發劑的發明,巴黎歐萊雅專業美發就將發展美發事業視為自己的神聖使命,並將其品牌發展成為專業美發師的專業品牌。它以了解發廊的需求與問題,締造發廊各類專用品而聞名。不斷創新的歐萊雅研究中心,致力於開發全新的彩妝科技,並且研究開發出數以萬計的專利配方(僅2000年一年就有420項)。
美的概念在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是不同的。所以,歐萊雅從未試圖去推廣一種單一的美的模式。這就是為什麼歐萊雅總是對打入國際市場有獨特的心得。
歐萊雅就是這樣一個注重內涵的品牌。一個囊括了美容護理方方面面的品牌,從皮膚護理、頭發護理和染發到彩妝和造型產品。在市場上擁有著名的Elsève、Studio-Line、巴黎歐萊雅專業護膚保養及其他的產品系列。
F. 簡述品牌的內涵
品牌就是談起這個名字人們會聯想到一些名詞,譬如說專業 廉潔
G. 品牌營銷四大策略(品牌個性、品牌傳播、品牌銷售、品牌管理)這是誰提出來的
品牌營銷的四大策略可以分別從這四個方面的案例展開。本科畢業論文可以重點從調查的案例展開。理論可以通過別的參考文獻修改,主要是案例的挖掘和對比。
H. 品牌的內涵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認識
通常來說,品牌的內涵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認識。
1.屬性:指品牌所代表的產品或企業的品質內涵,它可能代表著某種質量、功能、工藝、服務、效率或位置。
2.利益: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他們並不是對品牌的屬性簡單地接受,而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各種屬性為自身所帶來的利益,所以品牌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往往是不同程度的利益象徵,消費者會以品牌所代表的利益大小來對品牌做出評價。因此,顧客不是購買屬性,而是購買利益。屬性需要轉化為功能性或情感性的利益。
3.價值:品牌會因其所代表的產品或企業的品質和聲譽而形成不同的等級層次,從而在顧客心目中形成不同的價值。同時它也體現了企業在產品設計和推廣中的某種特定的價值觀。因此,品牌的營銷人員必須能夠分辨出對這些價值感興趣的消費者群體,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推廣。
4.文化:品牌也代表著一種文化。品牌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其所選用的符號本身是一種顯在文化,它可使人們產生同其文化背景相應的各種聯想,從而決定其取捨。品牌所代表的產品或企業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徵也會在品牌中體現出來,被人們理解和認同,這是品牌的隱含文化。
5.個性:好的品牌應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它不僅在表現形式上能使人們感到獨一無二,新穎突出,而且會使人們聯想到某種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人或物,這樣才能使品牌產生有效的識別功能。
6.角色感:品牌還體現了一定的角色感,因為它往往會是某些特定的顧客群體所喜歡和選擇的,從而使某些品牌成為某些特定顧客群體的角色象徵。群體之外的人使用該品牌的產品會使人感到驚訝。這也就是使用者同品牌所代表的價值、文化與個性之間的適應性。
I. 海的內涵
容納百川的大海 既不因雨季而漫溢 也不因旱季而乾涸 內心像海洋一樣寬廣、深沈、充實的智者 絕不受慾望之流的干擾 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心平氣和--題記 每當我佇足於海邊,面對那浩瀚無邊的大海,聆聽那叩動人心的轟鳴,我感受心靈的震憾,情感的升 華,深深地為大海的氣魄所陶醉,古人有雲:「任者樂山,智者樂水。」我願意成為一名智者,去詮釋海的內涵。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我見到大海,它告訴我的第一個詞是「寬容」。莊周盛贊大海「洞達而放逸」,的確, 天下之水皆聚乎此,足以見大海之博大精深,中國的儒家倡導「泛博愛而近仁」,號召人類要懂得博愛與寬容, 法國文學泰斗雨果也曾說過:「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心!」如果每一個人都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我們的心又豈止能容納海洋? 大海是包容的,但大海也是豪邁的,它有平靜的時候,也有發怒的時候,它捲起的巨浪足以吞噬每一條渺小的生命, 大海裏充滿了風險,但大海中並不缺乏弄潮兒!他們勇鼓風帆,向大海博擊,他們無所畏懼,執著向前, 他們沒有選擇甯靜的避風港,而是毅然選擇埋伏在海裏的惡浪,因為他們深知「平靜的海面造就不了出色的水手」, 因為他們懂得「風暴裏有甯靜之邦」。所以,大海教會我們勇敢面對,也教會了我們怎樣選擇,我嚮往大海,所以我選擇大海,我渴望與之博斗,我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海,是一個與中國文化淵源甚深的名詞,更是中國古典文學寶庫裏的一朵瑰麗的奇葩。千百年來, 墨客騷人用它來贊美自然,吟詠思念,探究哲理,正因為它豐富的內涵,才成就了張若虛筆下 「斜陽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的壯美迷離,才有王勃筆下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而張九齡的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和王灣的那句閃爍哲理之光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更是成為詩中之經典。 大海有潮起潮落,人生也難免有跌宕起伏,面對人生之起伏,應保持樂觀心態與那一份豁達和瀟灑,以平和之心待之, 正如劉海栗所說的「寵辱不驚,看廳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 歲月在海天的呼吸中飛翔著甯靜的無奈和恬靜之從容,千年的滄海桑田讓整個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往昔不再,千年之音只有海去聆聽,海,是最為閱盡人間之滄桑者! 海洋之深,深不可測;海洋之廣,不可估量;海之內涵,無窮無盡。 你如果品味了海,讀懂了海,你就會知道如何走過你的人生之路。
J. 誰能介紹一下VOLVO的品牌歷史和內涵!
VOLVO這個品牌至今已響徹全球九十年,而且在未來的歲月里還將繼續保持勇往直前的態勢。這個名字於九十年前的6月份首次出現在滾珠軸承上。1915年6月22日,VOLVO獲得正式注冊,從此以後,它就一直壓印在由SKF公司專門為汽車業所生產的新型滾珠和滾軸上。
在這之前的一年,SKF公司就已經意識到汽車製造業為軸承製造商所帶來大巨大市場潛力,從而著手成立一家專門為汽車生產商提供零部件的子公司。當時,由於其創始人Sven Wingquist發明了獨特的球形軸承, SKF公司已經已經享譽世界,成為著名的工業用軸承的開發商和製造商。
VOLVO(全部採用大寫字母)這個名字是由公司管理層中一些思路敏捷而且精於文字和語言的成員想出來的,注冊申請書由SKF公司通過設在斯德哥爾摩的AB德爾瑪專利事務所於1915年2月20日呈交給瑞典皇家專利注冊辦公室。在拉丁語中,「Volvere」是動詞「roll」(滾動)的不定式,例如,帶轉輪的手槍就被稱為「revolver」。在採用第一人稱單數形式時,動詞「volvere」就成為「volvo」,「I roll」就是 「我勇往直前」的意思。
這個名字非常簡潔,充滿智慧,並且有著強烈的象徵意義,讓人聯想起整個公司的業務領域。此外,這個名字的拼音中沒有字母R或S,因而便於被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人發音,也很少會出現拼法錯誤。在那個年代,SKF公司已經是一家大型出口企業,因而充分意識到一個優秀品牌名稱所具有的價值。
在此之前一兩年,美國企業家和相機製造商伊斯曼發明照相膠卷時,也採用了相同的思路,為自己的產品選擇了一個簡潔而又不帶字母R或S的品牌名稱。
為了在使用這個新品牌名稱時擁有最大自由,SKF公司在注冊申請書里描述公司的業務范圍時充分利用這個機會使產品范圍涵蓋完全不同卻又相互關聯的各個領域。其中有些產品是該公司當時就已經在生產,有些則可能會在今後生產,而有些則就根本從未生產過。這些產品包括:「滾珠軸承、滾柱軸承、機械、傳動裝置、汽車、自行車、鐵路用材料、運輸器材、各類運輸工具、以及上述產品的零部件和輔助器件。」
自行車和鐵路用材料當時尚未開始生產。不過,在此後的幾年裡,VOLVO確實製造了為數不多的幾輛汽車和其它運輸工具。採用VOLVO品牌名稱的一些其它產品則十分零碎,例如煤氣燃燒器、裝載露營設備的掛車、辦公用座椅等。
在沉寂了五年之後開始全速前進
VOLVO公司創立後不久就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汽車產業從此止步不前。尋求軸承潛在客戶的努力只好從汽車業轉向重型車輛製造業以及戰爭所需的其它產業。在生存線上掙扎了五年之後,Aktiebolaget Volvo公司於1920年停止營業。SKF公司決定今後所有的產品都採用自己原來的品牌名稱去銷售。
AB Volvo的名字從此被束之高閣,直至1926年8月,當時,在經過漫長的說服工作之後,SKF公司董事會終於同意為創建一家汽車製造企業的設想提供財政支持。多年來,一位名叫阿瑟·格布里森的公司雇員一直在的腦海中醞釀著這樣一個設想。
阿瑟·格布里森和他的工程師好友古斯塔夫·拉森一起鼓動SKF公司製造瑞典自己的汽車。SKF公司最終批准了這個項目,提供所需的資金,創建AB Volvo公司的文件得以重見天日。公司的法律名稱也被用來命名所生產的汽車的名稱。在製造原型車的最初階段,產品曾經以拉森的名字命名。
歷史悠久的品牌標志
同時,公司決定採用一個新的品牌標志,這就是鐵元素的古老化學符號——裡面有一支箭的圓圈,箭頭呈對角線方向指向右上角。在西方文明中,這算得上是最古老也是最普通的一個商標,它起源於羅馬帝國時代,是火星、羅馬戰神和男性陽剛氣質三個不同概念的象徵,因而又體現了火星與當時用來製造大多數兵器的鐵之間的最初淵源。
正因為如此,這個標志長期以來一直被包括瑞典在內的世界各國看成是鋼鐵工業的象徵。之所以在汽車上採用代表鐵元素的品牌標志,是為了讓人們聯想起有著光輝傳統的瑞典鋼鐵工業,以及鋼鐵般堅強的實力。汽車上的品牌標志還包括採用公司特有的字體書寫的VOLVO字樣。在1927年製造成功的首輛汽車上,就完整地顯示了公司的全部標志,包括在散熱器上設置的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的一條對角線綵帶。這條綵帶的設置原本出於技術上的考慮,用來固定鍍鉻徽記,後來就逐步演變成為一個裝飾性符號,仍然可以在當今所生產的每輛VOLVO汽車的散熱器格柵上找到。此外,還仍然可以在轉向盤的中心發現代表鐵元素的符號。
公司仍然在不停地朝前邁進
1999年,VOLVO汽車公司被它的業主AB Volvo公司轉讓給福特汽車公司。不過在轉讓協議中規定了一項保留條件:VOLVO汽車公司以及VOLVO集團下屬的其它公司今後仍然可以使用這個品牌名稱。因此,這個品牌名稱已成為VOLVO商標控股公司的財產,而後者為VOLVO集團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共同擁有,並有權決定在什麼樣的場合下可以使用該品牌名稱。目前,該控股公司的管理機構由AB VOLVO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拉夫·約翰遜和福特汽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比爾·福特兩人組成。
迄今為止,VOLVO生產汽車的總數量已達到大約1350萬輛,此外還生產了數百萬輛卡車、大型轎車和建築機械,以及數百萬台船用發動機、航空發動機和工業發動機等產品。在所生產的汽車中,目前仍然有800萬輛行駛在世界各地。當時作為SKF公司的代表在商標申請書上簽字的專利事務工程師愛伏德·德爾瑪很難想像到,他會在創建一家重要公司的過程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而這家企業在九十年之後仍然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所熟悉和尊敬,並且獲得全球產業界的關注。
(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