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中歐商學院的品牌營銷

中歐商學院的品牌營銷

發布時間:2021-03-05 00:46:35

1. 聽說去全球五大商學院之一的中歐國際商學院CEIBC就讀MBA的人都是身價幾十個億的老闆,請問老闆們

簡單回答就是:男人去得到的是人脈,女人去得到的是金龜婿,還有就是文憑過硬

2. 中歐商學院有多難考

一般考這個商學院,你得有錢 ,或者有權,或者你在國內很多企業回里是個牛人,答說一句話能有點分量的人物。 其實說白了,目前國內的這些針對企業高層管理的一些高級研修班什麼的,真正學東西的沒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去認識一些人」。學費很貴,至於性價比嗎,只有自己去衡量了,看你是個想要什麼的人了。

3. 怎樣才能上中歐商學院

申請條件:

1、MBA

擁有學士學位(或以上),專業不限

入學時擁有2年以上(含2年)全職工作經驗

擁有GMAT成績(中歐 GMAT 考試代碼:MDQ-HH-39 )或中歐筆試成績

英語流利

2、金融MBA

擁有學士或以上學位

5年以上工作經歷,並具有2年以上管理崗位工作經驗

在金融機構工作或者在其它行業從事與金融、財務有關工作的全職從業人員

3、EMBA

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或以上學歷(大專學歷招生錄取比例不超過10%)

十年以上工作經驗,並具有七年以上管理崗位工作經驗

申請人所在單位同意其每月佔用兩天工作時間參加學習

報名流程:

提交報名材料:報名表(在線填寫或下載書面報名表)、兩封推薦信、單位組織結構圖、單位同意函、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公司介紹冊、報名費:RMB1,800元

參加筆試:由學院參照GMAT單獨命題,中文班筆試採用中文試題,國際班筆試採用英文試題。您也可以參加GMAC組織的標准化GMAT考試

參加面試:招生委員會綜合評估申請人報名材料和筆試成績以決定其面試資格。

(3)中歐商學院的品牌營銷擴展閱讀

入學考試分筆試和面試兩部分。

1、筆試

符合報考條件的申請人可以參加由ETS舉辦的GMAT考試(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ETS的GMAT代碼為0159)也可以參加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參照GMAT命題的入學筆試。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課程對於申請人GMAT成績的最低要求為620分。

中歐的入學筆試包括英語語法(Sentence Correction)、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邏輯推理(Critical Reasoning)、基礎數學(Problem Solving)和條件充分性(Data Sufficiency)等五部分,但不包括寫作。

2、面試

筆試成績達到一定標准者經過學院招生委員會評估後將獲得面試資格。

4.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成都的中歐國際商學院還有新加坡的中歐國際管理學院是怎麼回事

我差點交錢在那個冒牌中歐國際商學院讀書,簡直是把我忽悠慘了,我以為是上版海權那個商學院,結果去試聽過一次,天嘞,中歐國際商學院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就一字之差,簡直把我騙慘了,還吹自己的證書在學信網上查得到,幸好沒去!

5. 有誰知道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怎麼樣外界對此評價怎麼樣是培訓機構還是正規學校謝謝!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一所由中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共同創辦的世界頂級商學院。2018年《金融時報》全球排名第8位,亞洲第1位。是國內率先獲得國際管理教育協會(AACSB)和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QUIS)雙認證的商學院。是中國大陸MBA及EMBA課程的開創者。

正式考生錄取還是不錯的,培訓班不行。

6.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使命願景

融合中西教育、研究和商業實踐,促進知識創造和知識傳播,推動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成為全球最受尊敬的國際商學院。

7. 中歐商學院靠譜嗎

這家學校在國內還抄是屬於TOP級。MBA/EMBA視你的需求,最終不過是給成功者的履歷增加一道光環,給職場入門者增加一塊敲門磚。真材實學不是在MBA可以學到,人際關系或行業圈子也是因人而異。畢業後自顧不暇,各忙各的。本人MBA畢業10多年了,認為讀MBA的最高境界就是忘記MBA。

8. 請問國內的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商學院各有什麼優勢和不同,謝謝。

中歐是上世紀中國政府為打開國內企業家的眼界,與當時的歐共體合作開辦版的,總部在上海,目前權在上海和深圳有辦事處。現在中歐有MBA、EMBA、EDP課程,與哈佛、西班牙的ICES合作辦學全球CEO班,口碑很不錯。
長江早些年還是很不錯的,依託於李嘉誠集團。中歐的課程它也有,但是近年由於對教學質量和對學員的把控不太到位,故而在業界的名氣有些影響。
兩個商學院的課程都比較貴了,一個CEO班都是四五十萬。

9.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怎麼樣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一所非常國際化的商學院,體現在學校教學運營的各個方面,如招生入學流程,教學管理,職業發展和校友服務等。
最近幾年中歐尤其以美國哈佛商學院為榜樣開展了諸多新舉措,建立案例開發研究中心,中歐商業評論,設立中歐校友捐贈基金等,COPY哈佛源自他們現任的2位外方院長的背景。外方正院長Pedro Nuenu教授是哈佛校友兼哈佛董事,外方副院長John Quelch教授也是哈佛校友,並歷任哈佛商學院高級副院長(2002-2010)倫敦商學院院長(1998-2001)。有著這樣強大的哈佛背景,中歐在未來的發展會更好。
中歐雲集了中國商界層次最高,范圍最廣的商業網路(這里要說明的是傳統體制內大學,如清華,北大他們的MBA和本科生校友要比中歐大,如果單比商學院的校友,中歐是最大的)。從區域來看,他們的校友網路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分別以上海,北京,深圳為中心往外輻射,行業涵蓋了金融,製造,咨詢,工業/消費品等,人員包括名企老闆,國企高官,政府官員。最高至副部級幹部。現任國 家主 席H * J # T女兒曾就讀於這所學校。
目前中歐取得的成就包括:
金融時報全球MBA排名連續6年亞洲第一,世界前十(2004-2009);全球第17,2011
最近兩次的美國福布斯排名全球第4,5(非美國學校)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由中國政府和歐洲聯盟合作創辦,他集中的諸多政府資源和歐盟的慷慨支持,又具有市場化靈活運作的企業運營機制,所以在短短的1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他的由貝聿銘大師設計的校園位於上海浦東金橋開發區,作為總部,他佔地約120畝(包括未建項目在內),開設MBA,EMBA,EDP項目。同時在北京海淀區上地擁有自己的校園,約40畝,深圳設有辦事處。目前MBA規模200人/年,EMBA規模800人/年,EDP學員達10000+人次/年。

10. 地方特產品牌營銷的品牌建設是區域特產的唯一出路

溫總理在視察海爾時說過:「品牌對於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將來衡量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是他擁有多少個在國際上知名的品牌。」日本首相在訪問美國時曾自豪的說「豐田是我的左臉,索尼是我的右臉」。品牌是國家的臉面,更是國家實力的支點,是國家發展的推動力。2006年,國家商務部組織的品牌萬里行活動,從北京到河北,從河南到浙江,從江蘇到山西等,在此次的活動中,積極參與的不光是全國知名的品牌,更多的是區域有影響力的企業品牌,這次活動的主要目就是發現地域品牌,支持區域品牌,使特色品牌走向全國、使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歷史傳統,民族習慣眾多,區域地貌等等因素造就了中國各個區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包括食品、文化、土特產等,成就了有濃郁色彩的中國特色和百花齊放的特產行業。然而,「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在特產產業一樣靈驗,有些特產已經被全國人民所接受,成為全中國的特產,甚至走向世界,有些則困於一隅,瀕臨滅絕,垂死掙扎。在品牌經濟社會,特色產品只有建設自己獨特的品牌才能把特色文化或產品發揚光大,也只有品牌建設才是區域特產品牌的唯一出路。
1、政府推動行業整合加速產業競爭。
行業整合的旋風正席捲特產行業,這是政府所想,也是民心所向。區域特產目前大多是中小企業和手工作坊,有幾家甚至有數十家同樣的企業提供同樣的產品,造成行業混亂、市場分散,一直是政府部門思考的重點。
2007年「兩會」上,溫總理的報告中明確:發展區域龍頭企業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近年來無論從政府的政策力度還是資金支持力度,都在不斷創造新高。對於各地的龍頭企業,就必須要運用品牌的力量,快速實現跨越。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和順應市場需求,為了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組織統一采購,統一品牌已成趨勢,在此中間必將會有能代表地方特色,有能力參與市場競爭的品牌受到關注和支持,形成品牌化效應,加速了產業品牌化的競爭。
2、意識+速度=產業冠軍。
最先有品牌意識的企業才可能是最大的贏家,當所有的同類產品還在打擦邊球、價格戰、回扣戰等一些比較原始的營銷手段時,只要第一個把產品做成品牌,用品牌的思想來運作企業,就能贏得行業80%的資源優勢和消費忠誠。
快魚吃慢魚,已成為生態法則,把優勢轉化為盛世,只有靠速度。
縱觀中國的特產行業,各企業營銷水平相當,同質化嚴重,要想成為產業冠軍必須憑借敏銳的目光,最先發起攻勢,樹立品牌,搶占市場先機,搶先達到市場最大化,才能是市場的最大受益者。市場上的游戲規則永遠是由先行者制定,先發制人,後發而受制於人。
3、產業優勢必將被特色品牌所壟斷。
市場競爭的加劇,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每個行業都供大於求,眾多的競爭品牌分爭有限的市場資源。行業越成熟,這種現象也就越明顯。這就像群狼爭奪一塊肉一樣,肉是有限的,而狼卻越來越多。要想讓自己的品牌立於不敗之地,致勝的關鍵已經不僅是如何取悅消費者,而是如何打敗競爭對手,從競爭品牌的口裡奪食。隨著競爭的不斷深入,品牌營銷的關鍵是如何搶奪更多的資源,資源爭奪與壟斷將成為未來品牌競爭的焦點。「品牌壟斷資源,品牌代表品類」。是企業發展的目標,也是市場的規律。
4、品牌比產品更重要。
特產行業,大多企業在一個地區,使用統一地域名稱,銷售著相同的產品,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區分。同質化是這幾年來市場競爭中提及率最高的一個詞語之一,在特產領域,只有樹立品牌才能讓消費者辨別清楚,產生信任和忠誠。
比如山東德州傳統名特產,德州扒雞,盛名天下,被譽為「神州一奇」、「中華第一雞」,其始於清朝,傳於民國,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北方整雞鹵制的特色名吃。但這道獨樹一幟的中華傳統名吃,並沒有享譽中外,也不是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甚至在全國至今仍沒有一個耳熟能詳的名牌企業。德州人買扒雞都到德州扒雞總公司,但德州人有多少知道德州扒雞總公司的商標是「德州」牌,全國又有多少人知道?且德州產的扒雞都可叫德州扒雞,根本區分不開。如果德州牌扒雞一開始就不用「德州」牌,而是用「華一」牌,中華第一雞,據了解德州扒雞集團是注冊了「華一」牌但並沒有啟用,「德州扒雞」離成功就那麼一點點,但並沒有那麼做。而是和其他上百家的小作坊共享品牌,低略競爭,混為一談。同樣是山東的企業:龍大粉絲,則是占盡了地理優勢,一度成為粉絲的代表。
5、地方特產需換腦前行。
2006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第五年,是中國貿易全部對外開放的第一年,從此中國將真正成為地球村的一部分,在家門口參與國際競爭。無論是國外的產品還是國外的理念和思想,都將沒有遮攔的和世界同步接收,同時運用。
特產作為中國的傳統產業將受到重大考驗,在以前只關注產品、生產,逐漸轉變為關心品牌,關心需求,關心消費者,將從生產產品為主導一步跨入以品牌為根本的營銷急流,而且必須要適應。思想上的轉變是最難得,也是成就品牌的第一步。
運作品牌必須謀定而後動。
6、只有用全國的眼光,才能決勝地域市場。
上海中歐商學院的校長有句名言:「你要想知道地球是什麼樣的,就必須站在宇宙的高度來看。」對於做市場一樣如此,總在一個行業或一個區域呆久了,難免會迷失方向,感覺阻力大於動力,需要聆聽第三方的看法,站在更高的高度,也許擺在面前的困難已經迎刃而解。
雖然對於中國絕大多數特產企業只是希望自己的企業能成為區域強勢,但作為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世界早就成為平的,要求企業必須站在更高的角度來構思,站在全國,乃至世界的角度,才能稱霸一隅,割據一方,成為特設品牌。
後記:
面對品牌時代的到來,特產企業已不是需不需要豎立品牌,而是如何給品牌定位,如何發展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發展壯大。市場競爭宛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退則只有死路一條,慢進亦是死路一條。在太陽出來的時候,非洲草原上的動物就開始跑了。獅子知道如果它跑不過最慢的羚羊,它就會餓死。對羚羊來說,它知道如果它跑不過獅子,它就會被吃掉。對企業而言,亦是此理。市場反應速度決定著企業的命運,只有能夠迅速應對市場者,才能成為市場逐鹿的佼佼者。在這「品牌為王」的時代,速度已成為企業的生存法則。

閱讀全文

與中歐商學院的品牌營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概論知識點總結 瀏覽:29
上海魅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5
幼兒園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770
文成電子商務 瀏覽:770
無錫電子商務賽 瀏覽:441
三八婦女節活動方案策劃戶外 瀏覽:965
煙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776
副校長培訓班方案 瀏覽:558
昆明旅遊推廣方案 瀏覽:337
上海布魯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6
產業扶貧技術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754
葯店五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3
酒店會員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752
ppt辦公軟體培訓方案 瀏覽:500
老年人金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4
安全培訓教育小組方案 瀏覽:742
旅遊的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204
電子商務師考試資料網 瀏覽:592
中山佛山網路推廣方案 瀏覽:819
崗位培訓技能大賽活動方案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