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斯柯達抱著大眾大腿,產品線豐富,為什麼始終在國內成不了氣候
首先來說,肯定和品牌有著很大的原因。雖然,都喜歡說大樹底下好乘專涼,但是,這在汽車市場真是屬一點都不受用。斯柯達這個品牌,雖然是抱著大眾的大腿,旗下的多款車型,也是和大眾同平台的產物,
最後一個就是產品本身的問題了。我們知道,斯柯達這兩年在國內市場,減配常常讓人詬病。所謂的沒有公主命,一身公主病。而且,產品價格優惠不是那麼明顯的同時,斯柯達的整體調性沒有一點特別之處。反正,我一想到斯柯達,就能夠感覺到這是大眾的換殼產品。
Ⅱ 為什麼說懂大眾的人都買斯柯達
因為這個品牌的性價比高,所以才會購買斯柯達。
斯柯達起源於捷克,它也被認為是擁有100年歷史的品牌。後來由大眾集團進行了收編,並成為大眾的子品牌。還有許多其他相同級別的兄弟品牌,例如大眾,奧迪,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西雅特,杜卡迪,斯堪尼亞等每個都有明確的市場地位。其中斯柯達是經濟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因此您會發現相同配置的價格斯柯達通常低於大眾,換句話說,如果您購買斯柯達,則花費相同的價格,購買更好的汽車。
「懂大眾得都購買了斯柯達」這句話實際上是某4S商店發布的營銷口號。這種廣告詞不必太過相信。 大眾集團下的大眾和斯柯達屬於兩個不同的市場定位品牌。 斯柯達在某種程度上,有很多大眾的影子,並且性價比確實高於大眾,但這些與大眾無關。 大眾仍然是大眾,斯柯達仍然是斯柯達。
Ⅲ 百度都說明銳比朗逸好,為什麼銷量卻天壤之別呀,想買明銳卻又懷疑它的質量問題。哪位師傅給個建議吧!
營銷、定位、服務沒做好。
朗逸和明銳也是一脈相承,一樣的三大件,而且朗逸和明銳還不是同一個級別的車,明銳的級別要比朗逸高一個檔次。但是有著大眾LOGO的朗逸,憑借著大眾的品牌效應就足以抵消這一差距。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大眾和斯柯達怎麼選根本都不用糾結。
還有就是差異化的定位,朗逸的產品力更加直觀,明銳更多地強調品質與設計,但如果說要比品質感和設計感,大眾還有這速騰,也正是這樣的擠壓導致明銳的銷量現狀。
(3)斯柯達品牌營銷擴展閱讀:
相對於大眾品牌,斯柯達在國內的知名度確實差了很多。斯柯達在2007年才進入中國,由於當時大眾已經擁有兩家乘用車合資公司,沒有多餘的合資名額,斯柯達便只能以上汽大眾旗下新合資品牌的形式引入。
如此的品牌定位,決定了不管是在大眾中國層面,還是在合資企業中,斯柯達品牌的話語權與資源支撐都無法與大眾品牌相提並論。
不過,斯柯達在早期銷量上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短短三年時間,中國市場就成為其最大的單一市場。2012年,斯柯達年銷量攀升至20萬輛,但之後銷量增長變得緩慢,定位掣肘、品牌差異化不明顯,被認為是斯柯達品牌在華發展進入低迷狀態的主要原因。
Ⅳ 斯柯達中國銷量直線下滑,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現在這樣的局面
在消費者眼裡,大眾似乎一直都在塑造一個「高級」的形象並且非常成功,因為在部分消費者的眼裡「大眾車就是高級」的認知已經根深蒂固。而斯柯達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不過就是一個低端並且接近小眾的品牌。當然,在營銷方面的欠缺也就直接導致了斯柯達在知名度上與大眾的差距。
2018年斯柯達在中國市場才剛走出實現了341,000輛的歷史新高,但從當前急轉直下的銷量走勢看,斯柯達的情況不容樂觀,不知斯柯達在未來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重振銷量,
Ⅳ 斯柯達真的像車主說的那樣是大眾的廉價版嗎
斯柯達是個捷克的品牌,成立於1895年,比大眾還早了42年,1924年斯柯達就推出了高端豪華車型,這款車型採用的六缸發動機排量6.654升,最高時速能達到140公里,這個是那個時候世界上最貴的汽車了,比勞斯萊斯還貴。阿斯柯達和中國的淵源也比大眾要早,1952年捷克向中國贈送了一輛斯柯達,但車後來被當作朱德元帥的專車了,紅旗轎車的研發也曾經參考過斯柯達的設計,但是捷克經濟體制改革的這些原因,斯柯達後來被德國大眾給買了去了變成大眾旗下的品牌了,
即便沒買過大眾的車子的人也知道跑不爛的捷達這句話對不對,那麼根據美國廣告時代的數據,大眾在2015年的廣告支出已經達到66億美元了,在所有車企中排榜首第一名你要知道66億什麼概念,吉利當年收購沃爾沃花了27億,這已經超過一個公司一個車企的錢了,那麼自從進入中國市場,大眾就標榜自己是德系品質,這很屌的柯達品牌的價值上的確就不如大眾了,那它本身的產品力倒不差甚至是更好,品牌特質來進行宣傳由於這個品牌特點也不太鮮明,斯柯達的宣傳部門就很難找到這個突破口了!
Ⅵ 斯柯達在美國有銷售嗎
斯柯達在美國有銷售,只是作為大眾名下二線品牌市場的補充產品,但是在中歐以及東歐地區,這一品牌可絕非等閑之輩。
Ⅶ 大眾和斯柯達到底有什麼區別,新手買車該如何選擇
大眾和斯柯達的質量,性能都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新手買車可以買性價比較高的產品。許多車主在買車時可能會對大眾和斯柯達有些懷疑。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以及如何在它們之間進行選擇的問題。
事實上,國內汽車消費市場上的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大眾品牌的實力比斯柯達更具面子和影響力。兩者在價格上如此劃分的原因實際上是大眾的一種營銷方式。他們希望通過具有不同產品強度和價格的模型來覆蓋盡可能多的有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因此,在考慮同等級的模型時,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做出選擇。
Ⅷ 越來越賣不動的斯柯達,到底是哪出了毛病
斯柯達為什麼賣不過大眾,原因很簡單。因為大眾是斯柯達的爸爸,所以大眾比斯柯達賣得好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兒。
我們公司的同事劉尼瑪最近就因為買了一輛斯柯達鬧心了半個月,事情的過程是這樣的。
劉尼瑪大學畢業後就來北京闖盪,工作了幾年攢了點小錢,研究了半個月,把汽車之家、易車、車主論壇通通逛了個遍,最後去4S店提了一輛斯柯達速派。
斯柯達的確性價比高,也的確是大眾旗下的品牌。
早在1991年大眾就收購了斯柯達,斯柯達淪落成了大眾旗下的子品牌,定位要比大眾稍低一個檔次,
斯柯達和大眾的關系,就如同帝舵和勞力士的關系。
帝舵是勞力士旗下的一個品牌,就關系而言勞力士可以稱得上是帝舵的爸爸。 只是帝舵定位的是二線品牌。說白點就是勞力士的子品牌。
帝舵和斯柯達一樣,都是它們的爸爸為了產品價格的覆蓋面更廣,競爭力更強,對對手的圍剿更強,在不傷害品牌的情況下更有競爭力,為追求更高性價比的人們,提供價格相對更便宜,但是質量同樣優質的產品。
說白了就是為了多賣點貨,大眾願意降價。但大眾不願意降大眾的價,以免讓人覺得大眾掉價快且檔次變低,所以斯柯達理所當然地要扛起這口大鍋往前大步邁進。
斯柯達一系列車型的推出,就是大眾為了爭奪市場,為了走量而推出的產品,但是它的定位和定價都比大眾要低。它的外形內飾都和大眾風格相同,基本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沒什麼區別。
故此,斯柯達賣不動的原因,總的一點就是越來越普通,大家失去了新鮮感。
Ⅸ 為什麼有些人總說,懂大眾汽車的人都去買斯柯達了
對於斯柯達,如果大家不買大眾汽車也許還不認識這個品牌。沒錯,正是因為大家在選購大眾汽車的時候才得知還有斯柯達這個品牌。斯柯達是被大眾收購的捷克百年汽車品牌,這個品牌的汽車品質是十分優秀的。不過,當斯柯達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一開始的表現並不是很理想,這也是由於大家對斯柯達不了解而造成的。在經過市場沉澱之後,大家對斯柯達的品質已經十分認可了。許多人去大眾經銷商那裡並不是買大眾車,而是專門買斯柯達汽車。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總說,懂大眾汽車的人都去買斯柯達了?這是因為斯柯達的品牌和設計更優秀,價格也更低。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通過上述分析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懂車的人都買斯柯達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