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應該怎樣建立內部培訓師隊伍
1、建立內訓師勝任能力標准,據此篩選出優秀的候選人
2、對候選人進行培養
培養方式有兩種:
a、課程承接式培養模式。
這個模式的核心在於明確每個內訓師的授課任務,根據具體的授課任務進行培養,主要的培養步驟和要求如下:
選拔:根據課程要求選拔候選人;
課程學習:候選人完成課程練習、作業和考核,能夠熟練應用課程中的知識與技能;
課程分析:候選人根據聽課筆記或者觀看授課錄像對課程進行分析,理解知識點和案例練習的內在關系,掌握課程實施的整個邏輯關系;
授課技巧培訓:結合需要傳授的課程學習授課技巧,提高培訓能力;
課程串講與輔導: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起承轉合的邏輯關系串講課程的知識點,進行案例練習,要求能夠不看資料講出80%的內容,並由TTT導師進行輔導;
課程試講審核:以隨機抽取的方式選擇核心知識點進行試講,保證每個人能夠獨立完成全部的課程內容;
綜合評定:根據候選人的串講和試講水平,決定是否合格。
課程承接式培養模式的前提條件有兩個:一是要有完整的課程,二是課程培訓的需求量大,培訓的班次多。
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這種培養模式就非常有價值。
這種培養模式比較適合於具有大量單一崗位的企業,例如保險公司(有大量的保險代理人培訓)、呼叫中心(大量的話務員)、零售公司(大量的促銷員培訓)等。
b、 輔導式培養模式。
該模式根據每個內訓師需要承擔的課程開發任務進行培訓和輔導,保證每個內訓師能夠開發出一門課程,進行獨立培訓。
主要的培養步驟如下:
明確任務:確定需要開發的專業課程
人課匹配:根據課程要求選拔候選人;
課程開發技巧培訓與輔導:首先由外部顧問培訓課程開發技巧,然後輔導候選人如何進行課程設計、課程開發、課程文件製作,保證課程的內容正確性和課件的專業性;
授課技巧培訓與輔導:結合自己開發的課程學習授課技巧,包括開場破冰技巧、討論和案例組織技巧、角色扮演組織技巧、提問與反饋技巧等,提高培訓能力;
課程試講與修訂:邀請目標學員和內容專家作為學員參與試講,根據自己的感受對課程提出修改意見,對課程進行修訂;
審核:內容專家對課程傳授知識點和案例的典型性進行審核、課程專家對課程質量和授課技巧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課程和內訓師獲得認證,安排內部培訓。
輔導式內訓師培養模式比較適合專業技術和專業知識類,原因有兩個:一是這種課程外部資源非常缺乏,內部的專傢具有非常高的專業能力;二是這種課程需求量不是很大,培訓的班次較少,沒必要培養大量的老師講授同一門課程。
因此,這種培養模式比較適合專業部門的培訓,例如:研發流程培訓、風險管理培訓、人事政策培訓、預算流程培訓等。
但是,輔導式培養模式不太適合觀念態度類、人際技能類、管理和領導力等類型的課程開發,因為開發這種課程對理論知識和課程設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內訓師很難具備這樣的能力。
❷ 內部培訓師的選拔
內部培訓師的選拔,尤其是一支較為穩定的、受到廣泛認可的內部培訓師隊伍的選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在選拔的過程中,需要堅持相應的選拔標准和尺度。一般來說,培訓師需要具有較為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在思想品德、工作業績和工作作風等方面受到廣大員工的認可和接受,從而避免員工對培訓師可能產生的抵觸情緒。同時,培訓師需要是對企業有較為深入了解和把握的中高層以上管理人員或技術骨幹;對於已經實施「專家」制度的企業,則可以明確規定專家在內部培訓工作中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其次,在明確相應選拔標準的基礎上,選拔程序的規范細致,對於選拔工作的順利完成也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一)在全面推廣內部培訓師選拔工作之前,需要明確出台相應的《內部培訓師管理辦法》
不可否認的是,相當一部分技術骨幹對於是否申請內部培訓師資格存有一定的顧慮。根據目前國內企業的現狀,絕大多數內部培訓師的培訓工作屬於兼職工作,培訓工作不可避免地會加大內部培訓師的工作強度和任務甚至影響本職工作的完成情況。出於類似原因的考慮,部分技術骨幹對內部培訓工作會持有迴避態度。因此,企業應當通過制度的建設和相關政策的傾斜,來保護內部培訓師對培訓工作的積極性,進而使潛在的內部培訓師意識到該項工作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性。
(二)對於內部培訓師的選拔工作需要進行充分的動員,各級領導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和認可
一件新鮮事物從醞釀到實施到最終被大部分人所接受,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因此,企業的各級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需要藉助各種途徑,傳達對內部培訓師工作重視和肯定的訊息,從而增強員工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消除對可能因耽誤本職工作而造成不良後果的擔心。
(三)在內部培訓師的選拔工作中,需要進行嚴格審核和評估
在單位內部進行相應的宣傳動員工作後,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及時組織相關領導和專家對申報內部培訓師資格的人員進行嚴格的考核評估。在考核和評估的過程中,需要對應聘人的工作業績、專業知識水平、交流溝通能力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對相關指標在量化的基礎上進行對比排序,進而確定相應人選。
❸ 如何成為企業培訓師
怎麼成為企業內訓師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很多企業把內部培訓, 放在重要地位而不是以前的人力資源從屬地位, 甚至有些公司建立內部講師制度,把培訓講師的培養, 當作大事來抓。許多企業都在組織形式上, 也將內部培訓師隊伍的培養作為企業成立培訓學院(中心或大學) 的基礎。但企業內部培訓師如何產生,配備人數的基本原則, 以及如何進行課酬管理等系列問題也擺在了培訓經理或負責人的面前 。 案例1:奧康集團「外引內聘」組建內部講師團: 由外聘的16位專家學者、 20名專業水平較強的內部員工以及30名後備講師組成。 案例2:歐時力集團在內部講師開始之初,採用「內部講師團」+ 高層管理顧問 +專業技術顧問組成公司講師隊伍。「內部講師團」 由公司員工擔當,7名正式講師和6名後備講師。 我們將以上兩個事例進行分析。 一、內部講師團的定位和組成 內部講師團一般由內部培訓師、外聘專家或顧問、 後備培訓師三部分組成。內部培訓 師負責的是企業內基礎性技術類課程和部分管理課程的講授。 由於培訓師由於內部培訓講 師運作力度和深度不夠,因此,專業的事要求專業的人去做, 講師團成員需要有專業的學者顧問組成, 需要一些資深專家來加入講師團,使培訓的執行更有力度。 而後備講師,是為了更充實了我們的講師團, 鼓勵這些後備講師多研究多講課,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 從而轉為正式的講師。講師團成員承擔公司培訓中的相應教學工作, 為培訓的工作開展提供充足課源。 二、內部講師團人員的產生 講師一般有四種:一是高等科研院校教師, 他們一般屬於學術功底豐厚的理論派培訓師; 二是在大企業擔任高級管理或技術職務的人員, 他們一般屬於在實戰中磨練出來的經驗型培訓師; 三是其他社會知名人士,他們一般熟知國家的某些政策和發展趨勢; 四是以此為職業,真正的職業培訓師, 他們大部分受過專業培訓技巧訓練。 高校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 但我國的高校教師與企業管理實踐脫節很嚴重, 大部分高校教師甚至根本沒有從事過企業的實際管理工作, 因此高校教師很容易與企業培訓的真正需求脫節, 其使用的培訓方式往往也比較單一。在大企業擔任職務的人員, 一般屬於兼職做培訓,盡管有豐富的經驗, 但理論水平和培訓技巧就比較欠缺, 甚至這類培訓師中有些人因為缺乏一定的理論水平, 僅僅根據個人經驗和領悟,總結出來的結論也是貽笑大方。 其他社會知名人士的培訓,由於大多是憑借國家政策等方面的內容, 多為宣講的方式,與真正的培訓要求差距還比較遠。這四類人中, 一般第四類——職業培訓師最受企業歡迎, 第四類培訓師也將成為我國培訓事業的主力軍。 因此,在內部講師團中外聘專家或顧問中, 我們盡可能選擇職業培訓師充當。 對於內部培訓師和後備培訓師的產生, 我們可以根據企業的情況產生。 例如,歐時力集團開始創立內部培訓師隊伍實行的步驟和方法如下: 1、內部培訓講師條件: 凡願意展現自己此方面才華的本公司所有員工都可以報名參加選拔, 通過考核後均可成為公司的內部培訓講師。 內部培訓講師屬於公司兼職職務,原職務職能不變。 培訓職責及課程由人力資源部統一安排。 2、整個選拔活動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自薦階段,以自由報名的方式招募內部講師侯選人, 免費集中參加內部為期2-3天的TTT訓練。 然後參加者每人進行5分鍾不規定題目授課演講及問答環節, 後決定12-15人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通過第一階段的人員繼續參加內部組織的為期1- 2天的TTT提升培訓。進入筆試和15分鍾指定題目講授考核( 筆試為培訓師培訓技巧、理論知識考核,面試為試講考核)。 確定7-8名成為公司內部培訓講師。 此階段淘汰人員將作為公司後備培訓講師。 第三、定位階段,通過第二階段的7- 8人員將成為公司內部培訓講師。結合人員授課的不同課程類別、 難易程度和前期考評結果,上報定級並下發聘用證書。同時, 進行半年的試講課程階段。 有些企業根據內部講師團成員並不經過選拔活動, 直接任命管理層經理擔任。或者兩者相結合, 例如奧康集團內部聘請的講師20名, 他們來自集團內部各個職層和崗位,由總裁、副總裁、經理、處長、 基層員工等不同層面的人員組成。由於講師都是來自內部, 又善於從新的高度去俯視奧康,給公司的培訓注入了新活力。 後備培訓講師一般通過自願報名或推薦形式,經過篩選進入團隊。 這些後備講師在各自的工作領域都幹得非常不錯, 平常在本部門也需要授課,但是他們授課相對比內部講師少些。 比如專賣管理員,她的工作職責就是為店長和導購員授課;財務、 物流的負責人,也常需要為各自的財務人員、物流人員授課; 車間主任或廠長對車間工人授課,通過這種形式提高工人的技能。 這些員工平時在自己的崗位積累教授技能方面的經驗, 通過報名篩選,再經過一些綜合的培訓就可以走上內訓師的崗位。 他們的加入保障了講師隊伍的充實。 三、內部講師團人數的確定 內部培訓師人員的范ㄐ枰 悸塹狡笠迪衷詰氖導是榭齪痛右等嗽保 約俺浞直U鮮誑慰問蓖瓿傘F笠的誆靠緯桃話憬 心?櫸擲啵 笠翟憊ぐ湊占侗鵜磕昃 蠼 脅煌 難Х只蜓?筆? 啊D誆顆嘌凳Τ淶綳送瓿苫 ⌒約寄芸緯毯統酢⒅屑噸 逗凸芾碸緯痰慕彩冢 餛缸?一蜆宋食淶逼笠蹈卟愎芾硨橢 杜嘌悼緯獺:蟊附彩χ饕 氖淺械監TJ培訓的任務。 一般情況下,根據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需求, 就很容易確定外聘專家或顧問的數 量,以外聘專家或顧問每年為企業上課6-10天為宜。 後備講師在人數上沒有一定的特別要求, 但為了保障後備講師的成長,一般對後備講師的數量有所控制。 在內部講師人數確定上,可以採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例如: 某公司現有人員150名辦公人員和650名一線人員,其中: 公司要求辦公人員每年接受培訓課時不少於48課時, 一線人員不少與12課時。 而要求每名內部培訓師和後備講師每年授課均不能少於48課時。 一個班一般實行25人上課。因此, 該公司需要的內部培訓講師最少是:150×48÷25÷48 = 6 人,需要的後備講師人數最少為:650×12÷25÷48 = 7人。 四、內部講師團的激勵 內部講師團的激勵涉及講師課程開發激勵、授課激勵、 成長激勵和講師考核。採用的激勵方式有獎勵外派學習、課程獎勵、 服飾獎勵、積分獎勵以及榮譽獎勵等。 例如:奧康「軟硬兼施」培訓積分卡獎勵政策, 每個員工都有需要完成的培訓額度。 對超額完成規定培訓課時的員工將受到相應的獎勵。 培訓積分制規定講師授課每小時為2學分,學員每小時為1學分。 年累計副總裁不得低於50學分;總經理、總監、 部門經理每年不得低於70學分;處長、副處長、各部門負責人、 主管、廠長、主任等每年不得低於80學分; 一般行政員工則每年不得低於60學分。 年度培訓累計積分超過規定要求,每超一分,按10元/ 分進行獎勵;年度培訓累計積分底於規定要求,每少1分, 按20元/分進行獎罰。 講師在8小時工作時間以外還可享受100元/小時的課時津貼。 培訓積分制度自實施以來,員工、幹部培訓的積極性非常高, 都完成了自己該有的培訓額度,超額完成的比例更是超過60%。 比如, 奧康進出口公司和生產部的大部分職員二季度就超額完成學分; 營銷公司培訓積分一直超分值較多。還有些部門, 比如市場與物流部門,員工雖然有意願參加學習培訓, 但由於工作繁忙而無法參加,導致培訓積分不夠, 針對這種特殊情況,公司特地制定了彌補措施: 比如上一季度積分不夠,那麼就在下一季度補上; 生產一線員工生產繁忙,則利用中午午休時間,進行1小時的培訓。 又例如:在激勵管理方面,歐時力公司採用的激勵方式如下: 1、每年免費參加公司外派課程學習激勵 初級培訓講師每年至少四次外派學習(每次費用在3000元內) 中級培訓講師每年至少四次外派學習(每次費用在4000元內) 高級培訓講師每年至少四次外派學習(每次費用在6000元內) 2、授課激勵:按講師授課時間給予相應報酬。 3、課程開發激勵:公司鼓勵講師根據工作實際開發課程, 並對開發的課程實行按質報 酬,按講師對課程開發與課件製作的質量給予相應報酬。 4、每年兼職培訓講師專業培訓服飾2套(春夏、秋冬各1套), 或人民幣壹千元服飾補貼。 五、內部講師團的管理 內部講師團一般由培訓部或培訓中心或學院進行統一管理和協調, 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內部講師的選拔、聘用、授課、成長和評估。 其中, 對內部講師團的授課評估和成長是保障內部培訓師健康發展的基礎。 例如:有的公司對內部培訓師實行嚴格的淘汰機制, 有下列條件之一的立即講師資格: 1、除遇不可抗拒原因外,講師無故不參加授課1次者; 2、 連續兩次課程或累計3次參加學員評分平均綜合分低於80分者; 3、連續兩次或累計3次自行調整上課時間、 縮短或減少上課內容而未報者。 4、年底綜合考核分數最後一名者。 5、申請離職或辭職者。 參考資料:中國銷售培訓網
❹ 如何合理選拔內部講師,你們是如何做的
企業內部講師是出色完成全年培訓計劃的主力軍,對他們的選拔必須切合公司的實際情況,不要過高要求,也不能把條件降得很低,適合公司當時發展的實際是最重要的,就我們公司目前而言,內部講師的選拔、評定都是按公司內部講師管理制度、標准和流程進行,現簡單分享操作過程和注意事項。1、 內部講師人員組成。我們公司內部講師主要由HR培訓主管、各部門負責人、公司副總及總經理、各部門部分骨幹員工等。2、 選拔標准。公司內部講師必須滿足以下基本條件,才有資格申請內部講師。(1) 學歷要求:全日制大專以上。(2) 專業要求:相關培訓內容的專業畢業或從事此培訓內容相關工作3年以上。(3) 在司年限:入職本公司必須達1年以上。(4) 其他能力:所講普通話聽得懂、表達流利、熱情大方、服務意識強、能根據自己工作經驗及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培訓課程的編制、電腦操作熟悉、PPT製作熟練等。(5) 遵紀情況:全年無遲到、早退,未受到任何處分,受到有關獎勵的優先。3、 操作和評定流程。有以下幾個主要步驟:(1) 個人申請:符合選拔標准且有意成為公司內訓師的員工,填寫《內訓師申請表》,並對自己進行優劣勢描述。(2) HR部門審核:HR部門主要按選拔標准進行進行確認,如不符合標準的,給予退回並說明原因。(3) 副總審批:對HR部門審核後內訓師進行審批,主要是從公司各專業、部門等內訓師人數均衡性,以及內訓師資歷上再把關,一般情況下,HR部門同意的都會得到批准。4、 內訓師待遇。由於公司內訓師均是兼職,為鼓勵公司各內訓師在出色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能夠及時完成各自承擔的內訓項目,公司出台了以下獎勵措施:(1) 算加班:根據培訓課程講授時間的2倍(因為培訓前准備與培訓後總結仍需時間)進行加班時間,若平時再按1.5倍計算加班費,若周末則按2倍。(2) 獎勵:管理培訓按400元/課件、技能培訓按300元/課件、思想培訓按200元/課件進行額外獎勵。(3) 加分:在內訓師本職工作中,每承擔一個課程的培訓,將在績效考核加分項中進行5分的加分,每月及時兌現。(4) 其他:在內訓師晉升、加薪時,也會作為一個加分項進行考慮。5、 特殊情況。在正常下,公司會按照以上流程進行內訓師選拔和評定,同時,如果公司公司通過特殊場合發現某位員工比較適合內訓師而推薦給HR部門時,HR部門亦會力勸該員工申請內訓師並組織對該員工進行必要的條件審核,如合符基本標准、或不完全符合條件但有其他特殊才能(如表達能力特別強、技術較出色等)也會通過特殊審批程序提報給總經理審批,讓一些鬼才怪才能夠展現他們的才能。6、 注意事項。內訓師隊伍的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包括制定製度、確定選拔標准、獎勵兌現等都需要公司各部門以及全體員工,特別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所以,以下幾個方面是特別要注意的:(1) 從無到有,從有到精。開始建立內訓師隊伍時,選拔標准不要太高,選取較優秀的員工及領導擔任即可,先組建內訓師隊伍,經過幾年的人才隊伍磨練和積累後,再適當提高選拔標准,進而達到提高內訓效果的目的。(2) 待遇及時兌現。內訓工作是各位內訓師的兼職工作,需要內訓師利用大量的業余時間並全心投入才可以較為出色完成,如果相關待遇不能及時兌現,將極大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為後續內訓工作的完成埋下隱患。(3) 隊伍優化。隨著員工的不斷流失,內訓師難免也會離開公司,這就需要及時發現人才、補充內訓師隊伍;另外,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員工對內訓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包括培訓內容、講授技巧等,這時,HR部門也需要及時組織TTT培訓,讓內訓們得到及時充電和提高,不斷豐富本專業的理論知識領域,適當時,也可以派他們出去研修和請專家進來傳授。 內訓師隊伍建設好否,直接影響到內訓效果的好否,從長遠來看,涉及到公司員工技能的提升,更影響到各部門及公司整體績效的較好完成,所以,明智的公司都會花大力氣來抓好這項工作。我想對所有老闆們說,內訓師隊伍建設會讓您的公司:贏在起點,贏在過程,更贏在終點。。不過建議你去三茅資料去看下,還有很多好的方法在裡面有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