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粉絲營銷的經典案例
一、小米手機
小米在社群營銷上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調集粉絲。小米首要通過三個辦法調集粉絲:運用微博獲取新用戶;運用論壇維護用戶活躍度;運用微信做客服。
2、增強參與感。比方說,開發MIUI時,讓米粉參與其間,提出建議和需求,由工程師改進。這極大地增強了用戶的主人翁感。
3、增加自我認同感。小米通過爆米花論壇、米粉節、同城會等活動,讓用戶固化「我是主角」的感受。
4、全民客服。小米從領導到員工都是客服,都與粉絲持續對話,讓其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有問題第一時間解決。
二、羅輯思維:付費粉絲會員
羅輯思維首先將目標用戶定位為85後白領讀書人。這類人群有共同的價值觀,並渴望社群中找到精神上的優越感。羅輯思維為這群用戶提供獨立思考的啟蒙和捷徑,最大程度喚起用戶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用戶的動機並養成分享習慣。
然後通過活動讓用戶獲得利益。比如羅胖售書活動、眾籌賣月餅活動、柳桃的推廣活動。借這些項目,讓粉絲會員可以對外銷售商品,從中得到回報。
更重要的是,那些有能力、有才華的人還可以在羅輯思維300萬用戶面前展示自己,靠自己的能力獲得認可和支持。有內容互動也有精神上的價值輸出,最後還養成了用戶的付費模式,邏輯思維將粉絲會員做得風生水起,可圈可點,可謂是名利雙收。
(1)羅輯思維微信營銷案例擴展閱讀
粉絲經濟最為典型的應用領域是音樂和電影,在音樂產業中真正貢獻產值的是藝人的粉絲,它由粉絲所購買的CD、演唱會門票、彩鈴下載和卡拉OK中點歌版稅等收入構成;而在電影產業中,一部電影的票房很大程度上也是藝人的粉絲貢獻,明星對於粉絲的號召力有多大,往往影響著票房的收入。
而粉絲產業的形成,大致從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開始,逐漸形成有組織,有規模的粉絲產業,例如最有影響力的超級女聲當屬李宇春,其粉絲的忠誠程度是別的明星無法比擬的,因此,李宇春的演唱會總是一票難求。
而蘋果手機的出現,讓粉絲經濟從娛樂文化產業轉移到產品製造領域,因為喬布斯的個人魅力,以及在全球IT和互聯網領域的傳奇經歷,其明星效應對蘋果公司推出的iPod和iPhone系統帶來了很大的推動。
iPhone很快就在全球和國內市場擁有了龐大數量的「果粉」,但凡蘋果公司推出新款iPhone手機,「果粉」總是會一馬當先的搶購。
㈡ 事件營銷經典案例有哪些
事件營銷在英文里叫做Event Marketing,是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名人效應、新聞價值以及社會影響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並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通過把握新聞的規律,製造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並通過具體的操作,讓這一新聞事件得以傳播,從而達到廣告的效果。
房地產事件營銷近兩年的最經典案例非《歡樂頌》莫屬,一部電視劇把事件+影視營銷的手段用到了極致。電視劇中歡樂頌的定位是中檔小區:24小時有人值班,電梯故障能迅速營救安撫,房屋漏水盡快出面調解。在現實中,影射的是哪裡呢?
以陸家嘴為圓心,以車程20分鍾為半徑進行尋找,發現這些小區基本都在內環以內,電梯公寓大部分為高檔小區,這里的房價大概多少錢呢?
按照電視劇劇情描述,樊勝美、關雎爾、邱瑩瑩3人雖然睡在3個房間,但是樊勝美的房間應該是客廳隔斷做出的一個卧室,因此物業才認為3人是群租而不是合租。此前,上海曾對這種「1+N」(卧室+客廳隔斷)的租房進行過整治,後來因上海房租太高而放寬了這樣的租房條件,並默認了「1+N」模式的存在。因此,上述3人合租的房屋實際是2室2廳。以位於江寧路地鐵站附近的「玉佛城」為例,其2室2廳的報價的掛牌價格為750萬,租金價格8800元。
所以綜上,一部歡樂頌,對上海的電梯式公寓進行了泛營銷,是成功的。
㈢ 羅輯思維是怎麼用20年1塊錢的贊助費論證精神驅動的無價
向來在商業與學識之間如魚得水的羅振宇,今天再出新絕招,即宣布vivo用1元錢購得《時間的朋友》20年唯一冠名權。
當然時間也確實給羅胖帶來了不菲的回報,微信公眾號吸納805萬粉絲,30%左右的內容打開率等讓羅輯思維迅速走上資本市場,企業的品牌效應亦是呼之欲出。
與羅胖達成史上最長情的合作的vivo,把「追求極致」的一種狀態真正應用到產品形態上,包括Hi-Fi晶元、柔光自拍等功能技術,得以從手機紅海中脫穎而出,並將這份獨特氣質融入用戶體驗中。
同時,vivo所有的這些極致表現,也像羅輯思維那樣在時間的流轉里,進行著不懈地追求,最終完成標簽式的品牌精神。
從學識方面的文化精神來看,vivo與羅輯思維同樣注重塑造內涵氣息與社會理想。「讓每個用戶都能用手機記錄時光之美」的vivo,將追憶似水年華的想像照進現實,將止步眼前的苟且,放空於詩和遠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攜手羅輯思維,vivo在1塊錢的贊助之外,還針對所有對知識有渴望、對未來有希望的青年群體推出了一個「照亮你的美」200萬人次的精英計劃,致力於做知識的傳遞者。
置身於物質生活大爆炸的當今,人們對精神價值的渴望達到一個峰值。顯然邏輯思維與vivo攜手打造的《時間的朋友》,不僅僅是打造熱點話題的事件營銷,更是在觸摸用戶內心深處的痛點,並把這些精神食糧融入用戶物質體驗的縫隙中,以此vivo收獲一份千萬粉絲的超級流量包,持續發力於品牌進階;羅輯思維得到更高的品牌曝光,實現流量變現的商業轉化。
相比價值誘惑而言,未來20年的市場挑戰亦是vivo與羅輯思維將要面對的現實,畢竟這不是一個短暫的周期。尤其是對vivo而言,20年能否塑造出一個區別於「國貨」、「民族」標簽以外的中國手機品牌,相信會在拭目2034年《時間的朋友》時揭曉答案。
㈣ 小米VS羅輯思維,誰才是社群營銷的最終贏家
社群是小米,自媒體是邏輯思維。
㈤ 如何看待羅輯思維的營銷手段
我也一直在關注這個胖子的舉動,從優酷視頻到每天一分鍾的微信語音積累了的大量粉絲專和普通看客,從粉絲團屬到收費會員,我覺得他是用了很多心理學上的小把戲來讓粉絲們心甘情願的掏錢而已。(不過腦殘粉確實多)
還記得他那句話嘛:愛就供養,不愛就觀望,此言一處,粉絲們那熱血誰還受的了!生活中都找不到能說上幾句話的人,好不容易碰上個說出自己心聲的人,必須供養呀!平時再搞一些線下活動,問你句話,你是否對陌生人交流更為順暢?當然了,誰都不了解誰,吹起來當然好了,再交上幾個「好友」,縱然你的生活好像馬上提了一個檔次似的,你說能不吸引人嘛?
羅輯思維的營銷手段簡單的說,就像他自己說的像個女人一樣經營自己的魅力,經營的好了自然就能吸引到大量的對口人群為自己付款。這就是我所能理解的!
㈥ 羅振宇的《羅輯思維》這檔自媒體節目大家看完之後感覺怎麼樣
運營了4年的知識類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宣布了一次重大改版。
這類「知識服務」正是為了滿足當下「知識焦慮」這一現象。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在於社會底層的因素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動,主要體現在:
第一,人的時間正在碎片化;
第二,學習越來越是終身化;
第三,學習越來越跨界化。
傳統的出版業和教育業對此也有解決方案。不過,在當前的情形下,羅振宇認為很多方案本身就有問題。
「不計成本的做研究,是專業學者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知識是否碎片化不是最重要的。」 在羅振宇看來,用戶時間的碎片化已經是既成的事實,用戶選擇用碎片化的學習來填充這些時間,是有價值的真實需求。
很多人對於得到 App 上付費內容發出最大的質疑是,目前很多付費實驗的結果表明,文章的打開率並不如預期,很多用戶買了之後不看,次年還是否會繼續付費值得思考。
在這樣的情況下,內容付費產業的邏輯是否存在?知識付費和碎片化學習是一門可持續的生意么?
針對外界這一疑問,羅振宇透露,目前得到App上單篇文章的打開率在30%左右,而目前提供免費內容的微信公眾號的打開率僅為5%。即便在出版業,「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這樣的現象也再正常不過了。
正如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很多人買了高檔廚具並不一定會天天做飯,買了機械鍵盤的人不見得是頂級游戲玩家,羅振宇認為,當下內容付費產業應該用產品化的思路去運營知識服務。
「不管用戶是否使用產品,但是他買了,滿足了自己內心的焦慮,就是產品的功能之一,『買了不看』是媒體人的思維,是傳播沖動的心裡作祟。」羅振宇說。
㈦ 請問《羅輯思維》能夠風靡的詳細原因是什麼
以下來自豆瓣用戶的分析,從受眾,內容,營銷,形式幾個角度做的分析:
1、受眾。羅輯思維受眾特點:年輕、網路深度用戶、追求知識、追求有趣。
2、內容。羅輯思維視頻的賣點是「幫你讀書」。這個賣點正中受眾的痛點:年輕、有求知的慾望,但是沒有富裕時間和精力選書、讀書。羅輯思維幫助受眾創造了以下價值:1)提供品味。根據羅振宇及其團隊的知識儲備,幫助受眾在眾多暢銷書中選出高質量的。2)節約時間。讀一本書可能要花一個月,但是看一期《羅輯思維》只需要一個小時。在《羅輯思維》中,還幫助受眾做了一些調查研究,直接提供結果,節約了受眾時間。3)提供趣味。單純看書學習是很枯燥的。羅振宇將「吸收知識」和「上網」結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娛樂」的罪惡感。
用一期最新的《羅輯思維》來做例子,這一期做的是鄭也夫的《吾國教育病況》。1)話題抓住了網路的熱點。高考改革,#讓數學滾出高考#等。這一點保證了點擊量。2)提供獨特觀點。什麼是素質教育?數學的目的不是提升素質,而是區分人。大學擴招是偽命題。計劃生育導致里教育分流不能。看了這些觀點,不管正確與否(很有商榷的餘地),再看看《羅輯思維》的受眾,能夠預期到他們是很有興趣的。3)提供增量信息。《羅輯思維》的團隊幫助受眾調查了德國教育分流的情況,節約了受眾的時間。
3、形式。《羅輯思維》的視頻製作是很精良的。畫面明亮,錄音高質量,視頻的節奏清楚,中間有兩次中斷,介紹書,介紹羅輯思維的微信信息,給了觀眾一個休息腦子的時間。整個視頻看下來不會累。如果翻一下羅輯思維最早的幾期,比較一下畫面的精緻程度、錄音的質量以及節目的節奏,其中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
4、營銷。《羅輯思維》明顯和優酷網有密切的合作,優酷在首頁推薦新一期的視頻,現在每期都能有50萬以上的點擊量。(http://www.douban.com/note/314105516/這個視頻是優酷網和羅振宇開會的過程,可以說明雙方的合作是很深入的。)這個點擊量給羅振宇帶來了大量的微博和微信粉絲,而微博和微信又給羅輯思維的受眾帶來了互動的渠道,進一步加強了品牌忠誠度。《羅輯思維》的一個極大優點是一個笨功夫,就是可期待性非常高。《羅輯思維》的質量未必精妙絕倫,但是每期都能達到一定的質量,而且對自己的slogan絕對忠實:幫你讀書。就像麥當勞肯德基,東西未必多麼美味,但是你再進去之前,就知道我要吃到的是什麼東西了。堅持的時間久了,自然聚集起了受眾。堅持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你試試?一開始沒什麼知名度的時候,是很難的。
5、營收渠道。受眾聚集起來了,而且是一群很有購買潛力的受眾,營收幾乎是不用多想的事情。貼片廣告、出版社合作、賣書、拉贊助,搞會員,隨便怎麼玩都可以。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