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具變數的定義
有
比如linux的sed
awk等,也可以自己定製。沒清楚你的意思,可以給你編寫一個
Ⅱ 計量經濟學:什麼是工具變數法,被選為工具變數的變數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某一個變數與模型中隨機解釋變數高度相關,但卻不與隨機誤差項相關,那麼就回可以用此變數與模型中答相應回歸系數得到一個一致估計量,這個變數就稱為工具變數,這種估計方法就叫工具變數法。
在模型估計過程中被作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與誤差項相關的隨機解釋變數的變數,稱為工具變數。
作為工具變數,必須滿足下述四個條件:
(1)與所替的隨機解釋變數高度相關;
(2)與隨機誤差項不相關;
(3)與模型中其他解釋變數不相關;
(4)同一模型中需要引入多個工具變數時,這些工具變數之間不相關。
(2)網路營銷的工具變數擴展閱讀:
缺點
工具變數法的關鍵是選擇一個有效的工具變數,由於工具變數選擇中的困難,工具變數法本身存在兩方面不足:
一是由於工具變數不是惟一的,因而工具變數估計量有一定的任意性;
二是由於誤差項實際上是不可觀測的,因而要尋找嚴格意義上與誤差項無關而與所替代的隨機解釋變數高度相關的變數事實上是困難的。
Ⅲ GMM做DPD,工具變數的個數為多少比較合適
一般而言,工具變數的個數要大於解釋變數(包括滯後被解釋變數)的個數。否回則無法識別,會提示:答Regessors outnumber instruments.但如果工具變數的個數太多,不光是過度識別的問題,我發現這種情況下sargan一般很難通過,提示為:Number of instruments may be large relative to number of observations.
你也不知道是過度識別,還是其他假設不通過。
Ⅳ 有哪些有趣的工具變數
第一個是1991年QJE上 Angrist&Krueger 的 Does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Affect Schooling and Earnings? 。這篇論文研究的是一個老問題:教育對收入的影響。我們知道,由於有遺漏變數的問題,直接做OLS回歸會有內生性問題。這篇論文考慮到,由於美國的義務教育規定是按年齡限制的,不到一定的年齡就不能離開學校,所以一月出生的人在一月份就可以走了,但六月出生的人必須要在學校待到六月,這樣出生月份不一樣的人結束教育的時間也不一樣,但是他們開始教育的時間都是學校開學的時候。結果出生月份就會影響受教育時間的長短。於是這篇論文就用是否出生在第一季度作為教育時間的工具變數,發現用工具變數的結果和用OLS的結果沒有顯著區別。這個工具變數後來也受到了一些質疑,因為這是一個弱工具變數,出生月份對受教育時間的影響盡管存在但很小,這樣即使出生月份和遺漏變數只有很微弱的相關性,估計結果也會有比較大的偏差。
第二個是1990年AER上Angrist的 Lifetime Earnings and the Vietnam Era Draft Lottery: Evidence from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Records 。這也是他的博士論文工作。這篇論文研究的是參加越戰經歷對之後收入的影響,這顯然也是一個有內生性的問題。作者注意到,國防部徵兵的時候是給適齡的男性抽一個號碼(Draft Lottery),然後定一個上限,號碼小於這個上限的人在徵兵范圍之內。於是他定義徵兵號是否小於這個上限為draft eligibility,顯然draft eligibility為1的人更可能參加越戰,而這個數字是隨機抽的,所以draft eligibility是一個合適的工具變數。這是一個巧妙利用自然實驗的例子。
最近又知道一個很有意思的。1998年AER的 Angrist&Evans 的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Labor Supply: Evidence from Exogenous Variation in Family Size 。這篇論文研究的是子女數目增加對父母勞動市場參與的影響。這里的問題就是找一個影響子女數目的外生沖擊。這方面的研究有的用的是雙胞胎,有的用的是流產失敗。雙胞胎的產生當然一般是隨機的,而不是預料到設計出來的,所以這是直接增加子女個數的外生沖擊。這篇論文考慮了一個間接增加子女個數的因素,就是頭兩個孩子的性別構成。這為什麼會影響子女數量呢?他們的理論是這樣的:父母一般希望子女的性別構成多樣化,所以如果頭兩胎都是男孩或女孩,那麼他們就希望再生一個性別不一樣的,但如果前兩胎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那性別多樣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就不會再生了,所以前兩個孩子性別一樣的家庭會有更多的子女。我覺得這個思路確實很神奇。總之,找工具變數就是要開動腦筋,大膽聯想。
Ⅳ 工具變數法的缺點
工具變數法的關鍵是選擇一個有效的工具變數,由於工具變數選擇中的困難,工具變數法本身存在兩方面不足:
一是由於工具變數不是惟一的,因而工具變數估計量有一定的任意性;
二是由於誤差項實際上是不可觀測的,因而要尋找嚴格意義上與誤差項無關而與所替代的隨機解釋變數高度相關的變數事實上是困難的。
Ⅵ 工具變數是什麼,以及如何用Eviews跑有工具變數的回歸
工具變數指的是你回歸方程中有的變數存在內生性,需要給這樣的變數找工具變數,用於解決內生性問題,具體來看,eviews操作中需要輸入具體變數,而在stata中可以用IVRGE操作更為簡單。
滿意望採納
Ⅶ 工具變數法的工具變數法與內生解釋變數
內生解釋變數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不一致性inconsistent和有偏biased,因為不滿足誤差以解釋變數為條件的期望值為0。產生解釋變數內生一般有三個原因:
一、遺漏變數
二、測量誤差
三、聯立性
第三種情況是無法解決的,前兩種可以採用工具變數(IV)法。IV帶來的唯一壞處是估計方差的增大,也就是說同時採用OLS和IV估計,則前者的方差小於後者。但IV的應用是有前提條件的:1.IV與內生解釋變數相關,2.IV與u不相關。在小樣本情況下,一般用內生解釋變數對IV進行回歸,如果R-sq值很小的話,一般t值也很小,所以對IV質量的評價沒有大的問題,但是當採用大樣本時,情況則相反,往往是t值很大,而R-sq很小,這時如果採用t值進行評價則可能出現問題。這時IV與內生解釋變數之間的相關程度不是太大,但是如果與u之間有輕微的相關的話,則:1、導致很大的不一致性;2、有偏性,並且這種有偏性隨著R-sq趨於0而趨於OLS的有偏性。
所以現在在採用IV時最好採用R-sq或F-sta作為評價標准,另外為了觀測IV與u的關系,可以將IV作為解釋變數放入方程進行回歸,如果其他的系數沒有大的變化,則說明IV滿足第二個條件。
Ⅷ 工具變數強弱相關性的問題,求助大神
工具變數強弱相關性的問題
初始化一個新應用
首先,我們要創建一內個標準的Zend Framework應用,它包含容本文所顯示的代碼上下文。使用Zend Framework工具腳本(Windows?上則是zf.bat,UNIX是zf.sh)創建一個新項目,如下所示:
以下是引用片段:
shell> zf.bat create project example
您現在可以在您的Apache配置中為這個應用定義一個新的虛擬主機,如,然後將虛擬主機的文檔根目錄指向應用的 public/ 目錄。然後,如果您訪問這個主機,您應該能看到默認的Zend Framework歡迎頁面,如 圖 1 所示。
Ⅸ 什麼是工具變數,選擇作為工具變數的變數
解釋變數內生性檢驗 首先檢驗解釋變數內生性(解釋變數內生性的Hausman 檢驗:使用工具變數法的前提是存在內生解釋變數。
Ⅹ 請教代理變數與工具變數的區別
你好。
好像作用不同吧,工具變數是解決內生性問題的,而代理變數卻不是
偶也專在看伍德理奇,遇到同樣的問屬題,大體感覺是,
代理變數是對無法量化變數的代替,
而工具變數是在存在遺漏變數時為了得到有效估計的一個方法。
如果我的回答沒能幫助您,請繼續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