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音樂未來創意和策劃的發展趨勢
面對新一代的音樂新營銷
對於青年人來說,音樂營銷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營銷手段,音樂營銷是可以跨越國界、地域、文化和行業的營銷,很多行業只要是面向15~35歲青年人的品牌都適合,汽車、運動品牌、健康、時尚品牌、快消品等等都可以找到與音樂的結合點,關鍵在於採取什麼樣的營銷策略。
第一,音樂營銷應讓音樂成為品牌符號傳遞的載體。一個品牌所要做的音樂營銷方式,既要符合品牌的特性,又要抓住青年人所關注的要素,例如,熱波傳媒作為專業的音樂整合營銷機構,訴求的「我在乎」的概念就很好地貼合了青年人的價值取向,因為只有品牌找到青年人在乎的元素,然後去傳遞跟他在乎的這種元素相匹配的音樂,品牌的信息才能准確地傳遞。
第二,音樂營銷要充分利用娛樂明星的力量。娛樂明星對於青年人群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青年人處在價值變遷的過程,他會有一些潛在的偶像和明星來作為自己參照的一個對象,所以他們對明星的崇拜不僅僅是外表,對明星的個性、能力、才華出眾、努力拚搏等等都是比較推崇的。總的來看,當下青年人比較推崇的明星都是在才華、品德等方面相對都是比較好的,明星不能沒有道德觀,這實際上和青年人自己的偏好、自己的個性實際上是相吻合的,因此,利用音樂明星為品牌代言、為品牌創作歌曲、與明星開展聯動的營銷活動等都是品牌與青年人溝通的絕佳方式。
第三,音樂營銷要讓音樂和品牌產生共振。眾所周知,英特爾的品牌總是與一段強有力的音樂配合出現。那麼,一個品牌怎樣做出有關這個品牌的音樂呢?英特爾當初認真研究了人們對其品牌的一種觸覺,並將音樂融合在其品牌中。品牌一旦擁有了標志性的音樂,那麼,音樂出現,品牌也就出現,消費者聽到音樂同時也感觸到品牌,所以品牌和音樂的結合對於品牌是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第四,音樂營銷可整合音樂和電視欄目建立品牌。雖然現在有很多衛視台開發了類似「超級女聲」這樣的音樂營銷節目和品牌,但是其可持續性弱,原因就在於他們並不專注於音樂,而是大娛樂概念,這很難凝聚那些喜歡音樂的青年人群。國外有非常好的專業音樂頻道,但是國內青年人都看不到,因此,在中國,專業的音樂電視頻道和電視節目的欄目目前也沒有品牌。對於品牌來說。抓住這個機會,與一些有志於打造青年音樂專業頻道的電視台合作,
第五,音樂營銷應該建立全方位的音樂關聯平台。青年人喜歡音樂,不僅限於音樂本身,如果建立關聯平台和音樂有關,比如歌友會、歌迷見面會等,形成全方位的立體式的營銷平台,就能夠把品牌更好地、更深入地傳遞給這些消費者。品牌選擇了音樂營銷,就要將品牌全程地置入到青年人接觸音樂、參與音樂消費的各種場合中,這可以形成一個新的品牌接觸點鏈條,從而加深品牌與消費者的黏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波瀾壯闊的中國市場畫卷中,誰都想不到音樂可以這么輕松的賺大錢!
2000年,互聯網公司沒有想到,網路用mp3搜索功能賺了大錢。
2003年,音樂唱片界沒有想到,宋柯們用音樂版權賺了大錢。
2004年,許多知名歌星沒有想到,楊臣剛們通過彩鈴賺了大錢。
2006年,許多SP眼紅地看著滾石移動因獨特的「SP+音樂」優勢融資3000萬。
2007年,運營商們忙著組建各自的中央音樂平台……
2008年,媒體界都沒有想到,音樂原來還有如此大的潛力有待挖掘!
有人說:一切都晚了,再好的賺錢機會都被用光了,音樂產業現在不過是個玩意!
或許有朋友有同感,不過先別急著關頁面,來看看下面這則消息:
2007年,知名快餐連鎖品牌「肯德基」上海總部發出了一個有趣的招聘需求:亞太區音樂市場經理。這個超過30萬年薪的職位,主要工作內容看上去很簡單:定位亞泰區各肯德基門店的音樂風格,細化到各時段、各區域、各地段不同風格音樂定位。目的是「開發/發展KFC音樂風格、音樂種類,使主流青少年貼近KFC品牌。」
為什麼一家以烤雞為主的快餐店、一個販賣生活用品和潮流小玩意的連鎖集團會花如此重金和精力進行專門深入研究呢?難道音樂營銷只是大企業經營者的閑情逸致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多企業把音樂營銷作為廠商提升銷量的重要手段,也把它當成與消費者溝通的重要最好語言。更有一些企業,已經把音樂營銷提升到品牌戰略的高度,將品牌核心文化滲透進音樂。
本文將試圖通過對若干典型案例的分析,展開對音樂助營的各種成功運用模式、音樂背後的各種商業價值杠桿現象。
葉齊:音樂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最好語言
人的消費心理通常是由人的消費情緒決定的,一般說來消費者在情緒好的情況下,比較願意購買與消費,並且在這種情況下所促成的購買決策,後悔的機率也較低。音樂,在調節消費者情緒上,則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
音樂已經成為各行各業商家促銷、活躍門店氣氛、提升企業形象而採用的手段之一。無論企業是西式還是中式,傳統行業還是新行業,音樂設置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視。毫不誇張的說,音樂營銷技巧是區分同類企業形象和品牌的魔術棒。「聽著音樂長大的牛」在肉類市場上銷售價格特別高、評級高是一例,餐廳咖啡館和娛樂消費場所播放音樂後顯得時尚高檔、能讓相應消費檔次的人群取得舒適感和認同感,又是一例。
近幾年,特步結合代言明星的影響力和冠名東南勁爆音樂榜,以其獨具時尚、前衛、自由與叛逆的「非一般的感覺」,牢牢抓住了青少年的心,成為時下青少年最喜愛的時尚運動品牌。特步的娛樂和體育相結合的「雙軌制」戰略模式,為企業及品牌注入了無限生機和活力,在行業領跑中攻城略地。
李岱:一個品牌代表一種音樂態度
一個品牌就代表了一種音樂態度。當聽到「酸酸甜甜就是我」,你會想到什麼?沒錯,我們會想到清純的張含韻和蒙牛酸酸乳——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中國移動借著周傑倫的一首「我的地盤」,吸引了廣大青年用戶,成功推出了動感地帶業務。歌曲中所蘊涵的「我的音樂我做主「的基調與動感地帶——」我的地盤我做主」的風格非常默契,成為了中國移動的一個成功的音樂攻略。可以說,動感地帶從代言人開始,並融入音樂,將品牌核心文化滲透進音樂,得到了非常好的營銷效果。
從更深層次看,品牌與廠商客戶將是今後音樂產業的推動者。在這種條件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將升華為一種「流」,而音樂內容是另一種「流」。兩者共同推動、互為廣告、彼此映照。蒙牛是什麼?如果你認為它是一家擁有「快速崛起經驗」的企業,那麼《蒙牛內幕》這本書就是它的產品之一。如果你認為它的產品意味著「娛樂的青春」,那麼你一定也是《超級女聲》的消費者。那麼,你覺得《蒙牛內幕》和《超級女聲》算是內容,還是廣告?
兵團衛視作為國內唯一的一家以音樂為主要內容的省級衛視頻道,正式成為熱波傳媒「跨媒體音樂營銷平台」的一部分。所謂跨媒體音樂營銷平台,是將傳統電視、互聯網、移動增值業務和大型活動全線整合,創立一種互動、共通、有效的共享型音樂推廣、營銷模式。
❷ 網易雲音樂上市在即,三大營收局限該如何應對
網易雲算是丁磊最初音樂夢的產物,只不過他沒有做唱片公司,而是做了一個音樂平台。從最初問世,到現在能夠和騰訊音樂相較,也算是有一定實力。由於本身特色突出,也算是國內的第二大音樂平台。現在這個平台已經上市聆訊,打算開始招股,未來的發展也成了人們關注的點。
在眾多討論中,網易雲音樂有三大局限性,一是音樂版權問題、二是付費變現、三是社交生態化難度提高。這三個局限性在當下,只有音樂版權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其他仍然是難題。不過這個難題是大家都有的,不單單是網易雲。
社交生態化就是直播,現在音樂平台為了變現,正在朝著直播的方向發展。上面的主播數量,絲毫不弱於視頻流平台或者直播平台。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現在大家都發展直播,購物平台都有了這樣的方向。自己本身不具備優勢,想要打破這一現狀很難。
受到各方面的局限,網易雲音樂未來的發展仍然是一個謎。三大營收局限,短時間內無法解決。值得一提的是,丁磊有可能親自擔任上市CEO,說不定走起來會容易一些。
❸ 網易雲音樂能夠做大做強,最大的賣點是什麼
我覺得網易雲最大的賣點是他讓志同道合的熱愛音樂的年輕人都聚集到了一個地方,就是網易雲。
我是在14年接觸到網易雲的,當時大家都在QQ音樂、酷狗音樂這些大眾軟體里暢游時,我為了脫離大眾,下載了一個比較小眾的APP網易雲。翻譯過來意思就是我為了顯示出與眾不同,下載了大家都沒有的網易雲裝逼。
在雲村,除了能聽音樂,還可以記錄自己聽了幾遍某首歌,而且還有年度歌單,年末的時候總結這一年你聽過的歌都有什麼,會讓我覺得發現了寶藏!雲村動態分享那塊也十分方便,你將喜歡的歌曲分享到這里,自然就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點贊和評論,於是就會交到新朋友啦,哈哈我把網易玩成了交友APP。
網易雲一直發展到現在,版權越來越少,我最愛的周董的歌都不能聽了!太讓人心痛了,還有毛不易的歌也有些不能聽,希望他將來能多下點功夫在版權上,讓我們這些用戶得願以償。
❹ 網易雲音樂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網易雲音樂的商業模式是在網易旗下在線音樂平台網易雲音樂宣布完成7.5億美元A輪融資,由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戰略領投,芒果文創股權投資基金、中金佳泰基金參投,投後估值為80億元。
網易雲音樂的運營實體為杭州網易雲音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5月,為雲村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台港澳獨資公司,法人代表為朱一聞。
網易雲音樂上線於2014年3月,以其音樂社區運作及個性化音樂推薦等方式發展迅速,也是網易公司CEO丁磊親自過問並推動其發展的業務之一。
(4)網易雲音樂企業的網路營銷策略分析擴展閱讀:
根據《公司法》規定,我國公司是指依照該法在中國道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從公司法對於公司的專定義來看,公司最為直接的劃分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股份有限公司根據是否上市,又可以細分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從股東中是否包含國有企業,公司可以分為國有公司、民營公司。同時根據股東是否包含外國人,公司可以分為中外屬合資公司和內資公司。
從不同角度,我們可以對於公司進行一個更為細致的劃分,實務中因為公司的類型不同,其所適用的法律或有所不同。
❺ 網易雲音樂是如何火起來的網易雲音樂的營銷手段有哪些
2013年4月23日,網易發布戰略級移動新產品——網易雲音樂,葉蓓、陳楚生、吉傑、陸虎和李霄雲等歌手參與發布會。
2014年1月7日,酷狗因涉嫌侵權播放音樂作品,被網易雲音樂狀告至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酷狗音樂」被要求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2014年5月也已經推出了PC端和適配iPad的HD版本。
2014年8月30日上線Windows Phone平台。
TalkingData移動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月至9月份,網易雲音樂以36.5%的用戶月增長率居所有音樂類APP的第一位,超過QQ音樂等同行產品。
2015年1月16日,網易雲音樂榮膺網路中國好應用「年度優秀視覺設計獎」。
2015年7月14日,網易雲音樂宣布其用戶數突破1億,累計產生1.2億條樂評和2億次的音樂分享。
2016年5月25日,網易雲音樂上線國內在線音樂應用中首個Linux版。
2017年3月8日,網易雲音樂app發布4.0版本,本更新說明中,網易雲音樂特別強調了兩點:一、雲音樂要做泛娛樂內容社區;二、也推出了短視頻功能。
2014年7月2日,網易雲音樂在杭州地鐵定安路站設立「音樂加油站」展台,提供100台裝有網易雲音樂APP的iPod touch供來往行人免費「借用」,借用人不需要登記任何信息,只需在下班時將Touch和耳機放回原處。
活動首日,100台裝有網易雲音樂APP的iPod touch在20分鍾內領罄,首日歸還81台,第二日歸還62,至活動結束,共回收38台。
而對網易公司的這個活動,浙江大學教授沈愛國說,無論從推廣產品還是新聞營銷的角度說都很聰明,活動的真實目的是商業推廣,但無意之間驗證了市民誠信,檢驗誠信需要一個載體,這是一個討巧的計劃。
「音樂加油站」活動發起人表示,對於目前回收38台這個結果並不意外,能有近40%的人歸還已經很好了。
2016年11月23日,網易雲音樂啟動「石頭計劃」的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從推廣資源、專輯投資、演出機會、贊賞開通、音樂培訓、音樂人周邊、音樂人指數體系等七大方面對獨立音樂人進行支持。
2017年3月20日,網易雲音樂「樂評專列」地鐵在杭州地鐵1號線湘湖站啟動發車,「樂評專列」車身以紅色為主色調,車廂內分布網易雲音樂精彩評論。
❻ 為什麼網易雲音樂會成功,它的營銷策略是什麼
產品是關鍵,營銷只是錦上添花
❼ 網易雲音樂為什麼能形成那麼好的評論氛圍
樓下有答友說「來知名度高」源,這是一個原因,那麼知名度來自於那裡,我想來自四個方面:
第一,用心。網易本來是做新聞做門戶出身的,當做音樂了,他們這個團隊一步步和中國數字音樂的發展同步,從資源的多樣性到資源的獨占性,從音質的高端化到版權化,有這樣一個基礎在了,那麼下面兩個原因也呼之欲出。
第二,基礎。網易是做門戶,做新聞出身的,網易新聞的評論已經成為中國網路界的一道風景線,最早「我是來看評論」的就是從網易新聞下面的評論黨里出來的。因此,網易雲音樂推出後必然會保留評論的環節,出於對「網易出品,必是精品」的品牌價值觀,所以不火很難。
第三、專業。這里的專業一是指內容的專業性,不管是什麼流派的音樂,其專業性是令人信服的;第二是評論的專業性,首先,網易雲音樂下面的評論是「灌水+調侃+專業」三分天下,而就是因為有一些專業人士在上面的評論,讓歌曲本身更具看點。
第四,營銷。不管什麼產品,有了用心作為基礎,那麼有好的營銷手段就是如虎添翼。網易雲音樂大家覺得火,大多不是因為評論本身,而是地鐵的專列,每個節慶的專題、和其他業態的異業合作,所以良好的營銷策略也是評論火的原因之一。
❽ 如何評價網易雲音樂的樂評專列營銷
算,來這種營銷其實並不自是以「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投機取巧方式來做的,而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產品本身的特點,屬於很用心的營銷方式,因為「樂評」都來自於用戶,在宣傳品牌形象的過程中又充分體現了「用戶至上」的原則,比那些單純吹噓品牌功能的營銷手段高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