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 運用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
1、探尋經濟增長之道
「一帶一路」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的中國,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實行全方位開放的一大創新。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共同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紅利、中國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中國將著力推動沿線國家間實現合作與對話,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系,夯實世界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
2、實現全球化再平衡
傳統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區、海洋國家先發展起來,陸上國家、內地則較落後,形成巨大的貧富差距。傳統全球化由歐洲開辟,由美國發揚光大,形成國際秩序的「西方中心論」,導致東方從屬於西方,農村從屬於城市,陸地從屬於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應。如今,「一帶一路」正在推動全球再平衡。「一帶一路」鼓勵向西開放,帶動西部開發以及中亞、蒙古等內陸國家和地區的開發,在國際社會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發展理念;同時,「一帶一路」是中國主動向西推廣中國優質產能和比較優勢產業,將使沿途、沿岸國家首先獲益,也改變了歷史上中亞等絲綢之路沿途地帶只是作為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過道而成為發展「窪地」的面貌。這就超越了歐洲人所開創的全球化造成的貧富差距、地區發展不平衡,推動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3、開創地區新型合作
中國改革開放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創新,「一帶一路」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正在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21世紀的國際合作理論等創新經濟發展理論、區域合作理論、全球化理論。「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超越了馬歇爾計劃、對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戰略,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
。
比如,「經濟帶」概念就是對地區經濟合作模式的創新,其中經濟走廊——中俄蒙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等,以經濟增長極輻射周邊,超越了傳統發展經濟學理論。
「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不同於歷史上所出現的各類「經濟區」與「經濟聯盟」,同以上兩者相比,經濟帶具有靈活性高、適用性廣以及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本著自願參與,協同推進的原則,發揚古絲綢之路兼容並包的精神。
世界影響
「一帶一路」戰略有近60個國家參與支持。已經有50多個國家明確表示願意參與「一帶一路」戰略。這意味著,在歐亞大陸上至少有一半的國家已經明確表示願意參與,願意參與的國家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
「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也就是說,中國推動的是包括歐亞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潛台詞是大家好好合作、好好玩耍、好好過日子。中國的這種態度,在2014年5月的亞信峰會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中國明確表示要在2014年到2016年中國作為亞信主席國期間,推動建立「亞洲人的亞洲」,要將亞信平台變成解決亞洲安全問題的總平台。
② 市場營銷有哪些主要營銷理論
千駿傳媒總結了3個經典營銷基礎理論:
1、營銷競爭三角模型。基於顧客、競爭對手、企業自身這三方視角的分析,是許多營銷決策及行動的基礎,該理論是營銷基本功里的基本功,相當於武功心決,所有行業,無論營銷高層還是普通營銷人員都應高度重視。
2、顧客讓渡價值理論。該理論本質上解釋了顧客為什麼買:顧客預期得到的總價值(產品價值+服務價值+人員價值+形象價值)與預期付出的總成本(貨幣成本+時間成本+體力成本+精力成本)之間的差額,該差額越大顧客就越有意願購買,差額越低顧客越不願購買。該理論也相當重要,適用於所有需要營銷的行業及所有營銷從業人員。該理論對消費品/服務業的營銷指導性啟發性大,但對生產資料類企業/精神文化類企業的營銷指導性作用相對較弱。
3、定位,即搶占顧客腦海里的特定有價值的位置,被公認為營銷發展史上最重要的理論(美國營銷協會評選)。該定位理論的信徒眾多,社會上關於定位的培訓課眾多且動輒3天10萬元的收費,其學員一般是大中企業的營銷中高層及創業初成的小老闆們。定位地位的確重要,主要適用於快銷品/耐銷品/生活服務業,但B2B行業/互聯網行業的適用性弱,對營銷基層人員的作用也不大。
③ 論述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過程中,中國企業應如何開展相關的國際市場營銷活動
中國企業應該如何開展相關的?國際市場要用移質量,以誠信為突破口。打開國際市場。
④ 一帶一路的影響,從市場營銷角度來講
成本的考慮,可以降低成本;推廣的考慮,可以借勢品牌推動,用戶資源,可以整合可能的消費渠道;還可以整合可以提升自己產品的技術或者營銷手段。
⑤ 市場營銷專業學生能夠為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做什麼貢獻
1、先學好自己的基礎課程才是真的
2、多參加社會實踐,這個社會是很殘忍的,不用還沒有畢業就和這么高大上的政治活動關聯。
⑥ 市場營銷中國手機如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走向海外市場
能代表「一帶一路」的中國企業應具備以下五點要求:
第一,能代表「一帶一路」的中國企業不僅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一帶一路」要增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質量。
「走進去」,即追尋消費者的長期認同與忠誠,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得不做。不論對國家還是對企業而言,「優越文化和更富有吸引力的政治哲學的說服力」顯然要比訴諸軍事、經濟手段更有效,因為「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領土和控制經濟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民的心靈,以此作為改變國家之間權力關系的手段」。的確,偉大的公司要想生存,必須擁有一個持久的理念。核心價值就是企業員工的信仰。有遠見的公司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原因就在於不論發生什麼變化,它們的核心價值(企業文化)毫不動搖。
第二,能代表「一帶一路」的中國企業不僅要賣產品、爭奪市場,更要提升自我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和整合資源的能力。中國企業改革的目的不是建立所謂現代企業制度或股份制等(這些都是途徑),而是要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即做大,做強,基業長青。所謂「大」,主要指企業規模要做大;所謂「強」,是指創造不俗業績,在所在行業產生影響力;「基業長青」,則是要建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偉大公司。
對中國企業來說,做大並不難,做強和基業長青則需要企業在贏利的基礎上,建立長遠的願景、價值觀、使命和企業文化。
第三,能代表「一帶一路」的中國企業不僅要有產品、有技術,更要有品牌、有品牌價值。目前,有產品沒有品牌,或者有品牌沒有品牌價值,是中國經濟的「頑疾」。缺乏品牌價值往往同缺乏大師和大家是分不開的,一想到中國企業,就是密密麻麻的工人、匠人,但普遍缺乏大師和大家,缺乏對產品本身以及生產過程的人文理解,這樣的產品是不深刻的,這樣的企業是難以征服人心的。
第四,能代表「一帶一路」的中國企業不僅要受歡迎,更要打造有魅力、可持續的商業帝國。
打造商業帝國的中國企業,要朝三大方向努力:第一基礎要素方向,具體包括主業突出,具有較強盈利能力,擁有知名品牌,高質量管理,創新能力強。第二國際要素方向,即擁有國際化競爭力。第三主觀要素方向,主要包括領導及員工的高素質,企業文化及社會責任等。
第五,能代表「一帶一路」的中國企業不僅要講入耳、入心的企業故事,更要用能夠打動自己的優秀案例去征服人心。
⑦ 市場營銷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如發揮何作用
一帶一主要是師父帶徒弟的模式,是一個比較好的教導方法,可以點對點的指導,方法比較有效。
⑧ 請思考「一帶一路」對於市場營銷宏觀環境的影響有哪些「一帶一路」會帶來哪些營銷機企業應該怎麼把握
在一帶一路當中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發展當中,一帶一路給許多人帶來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