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我在百度 無意搜索「網路營銷師唐鑫宇」整個屏幕都是那個人
因為長得帥
❷ 很喜歡翟鴻燊教授的演講,但網上有些人說他是騙子,我想知道真的還是假的,
翟鴻燊 真名:翟敬華 吉林人1997年曾因參加傳銷被警方追捕逃到北京 ,故改名翟鴻燊。現任道昂經濟文化傳播公司法定代言人。(以下簡稱道昂)所謂的集團董事,營銷專家,培訓導師,北京大學教授.................所有的名稱都是假的,只是為了宣揚自己.現在的道昂是翟鴻燊騙人的主要地點(大觀園中加大廈501和亞運村附近)還有外地市場濟南.大連......已經構成了一個連鎖的騙子公司,主要以買書為由,騙取年輕人和畢業生為其推銷圖書.再招工招聘報上打著虛假廣告,以高薪高工資來誘惑無社會經驗的年輕人.短期培訓分到各地任經理使人留下來為其創造利潤達到自己的目的.更壞的是它還抄襲別人的書籍來裝釘成自己的寫書籍.
為什麼要反對翟鴻燊呢,反對他因為他紅么,不是。
反對他因為和反對易中天一樣么,更不是。(我個人認為易老師特別棒,品三國可以說是句句經典。)
反對他是因為我心態不好么,不是。
(翟老師在講座里批評反對他的人,說心態有問題,說不喜歡給學生(指青年學生)上課,因為老有學生想把他幹掉。我說這也太卑鄙了,把反對的人先蓋上心態有病的帽子。而且我要問了,他這么說,是學生的心態問題還是他的心態問題,沒聽說有幾個老師教授不愛給學生上課的,楊振寧80多歲還給本科生上課呢。退一萬步講,就算有人不喜歡學生的反對很正常,對國學有哪怕有一點研究的人也不該這樣了吧,孔子怎麼說的,「誨人不倦」。大家自己想想,到底是誰的問題?)
我給大家講講,我為什麼反對。
開始我看翟老師的講座覺得還可以,但隱約感覺不可靠,問題在哪呢。他老用自己的經歷做例子,但從沒介紹自己。他的講座盤賣得很貴(家裡的親戚花了一千五),有可能是不擇手段靠賣講座盤掙錢的。他表現得好像自己地位很高,學問很廣很深,聽他講座的都是公司的老總,下面好幾百號;但引經據典總是那麼幾句,而且我對經濟文化也算有些關注,為啥從沒聽說過這個人,也沒聽說過他實際乾的什麼偉大的事情(有人知道請跟帖),更沒聽說過那位學者對他的推薦或評價(有人知道請跟帖),算我孤陋寡聞。
後來在網上看了一些對翟鴻燊的揭露,和翟鴻燊對自己的宣傳。宣傳的頭銜有這些,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學大師、清華北大人大客座教授、什麼體系創始人、院長、董事長、總裁。
我們分析一下,假設些大部分是真的。那好,我想問他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呢,學歷呢,無從查考(有人知道請跟帖)。我得說,不要誰一出名就挖他的過去,這點我認可,但一個人,從較低的教育背景成長為今天獲得這么多成功的頭銜的人,我就是不懷疑,我也會好奇,這是怎樣一種經過和歷練,但翟老師從來不說(有人知道請跟帖)。
在膜拜之前,大家還是允許我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看看翟老師其人。「燊」,一般人不認識,有的輸入法都打不出來。看起來很有學問的哈,有人可能知道澳門有個賭王叫何鴻燊。翟鴻燊,這個名字不像一出生父母給起的,八成是後改的,那麼原名網上有披露的(看帖「一個真實的翟鴻燊」),「翟敬華」,而且有一段不光彩的經歷。真假先不說,這是唯一一種說法,其它的沒有(有人知道請跟帖)。我還得說,過去的經歷沒什麼,「英雄不問出處」,這句話絕對是對的,如果翟老師可以講講自己如何改邪歸正的經歷,那我一定會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沒有,演講里隻字未提。於是有兩種可能:
1、翟老師的原名不是翟敬華,也沒有干傳銷被警方追捕。那麼事實是啥呢,我不知道(有人知道請跟帖)。
2、翟老師就是翟敬華,而且他騙人的行徑像慣性一樣保持著,什麼教授啦的頭銜大部分是假的,還是為了騙錢。
大家認為是哪一種?
參考那些頭銜(有各種版本的)的不可信性,我真的認為是後者。
可是還會有人說:「即便騙人也好,我認為講座講得還是不錯的,我支持翟鴻燊!」那麼你還是沒明白我為什麼要反對。
為了讓你明白,這么說吧:
1、一個市長,把市長工作幹得很好,比如城市治安好、發展快、建設多,但是他bao二奶,受賄(當然受賄的數量只佔城市發展的一點點)。
我們說,這個市長應該被雙Gui甚至判刑。
2、一個大學學生,學習好,體育好,社會工作好,但是他偷書包偷自行車。
我們說,這個學生應該被開除甚至拘留。
3、一個老師,他講課好,生動形象,發人深省,但是他沽名釣譽,騙人騙錢。
我們說,應該真么辦。
我說,騙人必然心術不正,心術不正必然不能為人師表,不能為人師表必然不應該被推崇。
這里有一個社會公認的觀念就是:人,是統一的一個人。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甚至是在睡夢中,都是一個人。要成為一個好老師,不只是講課講得好就行了,還要為人師表才能被人所接受。一個好的老師,即使不是大師,也要有高尚的道德作為依託,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付」?。
所以,我之所以反對翟鴻燊,和很多人一樣,是為了社會公益和社會正義,如果一個人通過專業的欺騙性質的宣傳手段和演講的水平就可以獲得金錢和名譽,甚至還有人推崇,我們就該對這個社會辨別是非的能力和價值取向擔憂。
可能還有人想讓我說說,翟老師講得內容有沒有什麼問題,我說一兩點,太多的我也不想寫了。
他講的一些話:
1、「心在哪,時間就在哪。」真理!講的很好,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會感觸良多,感謝翟老師。
2、「銀行是把不愛花錢的人的錢給愛花錢的人花。」嘩眾取寵,沒有道理。如果銀行是存里錢就不能取了,借了錢就不用還了,這句話對。否則也就值得笑笑。
3、「文革可能是毛主席的一次戰略高度的策劃。」這句話是在肯定毛主席的偉大之後說的。毛主席當然不應該隨便批評,但文革要徹底批判。文革是一場喪失Ren權喪失人性的錯誤運動。認識文革大家可以看看季羨林先生的《牛棚雜憶》,那裡面說的才是事實。我們沒經歷過文革,沒有切身的體會。為文革翻案,理由就是毛主席偉大,這不是流毒與天下么?
我就說這么多了,希望大家多思考,多辨別。
翟鴻燊,原名翟敬華,吉林通化人,以前在家是做傳銷的,後被警方通緝,逃到北京,改了現在這個名字,他所有的頭銜都是假的,北大還專門發過聲明,現在在機場看到很多人看他的東西感覺特可笑,我曾經是他身邊的人,他是一個欺世盜名之人,還是一個色狼,他所謂培訓的國學都是從書中背誦下來,你們仔細琢磨一下,哪有什麼實質內容,這種人居然被那麼多人崇拜,簡直SB,老翟做該太多缺德事,會遭報應的!
❸ 唐·舒爾茨的在線營銷
2008年4月15日,高效整合在線營銷峰會在北京召開。整合營銷之父唐·舒爾茨在「新互聯網時代的營銷革命」互動討論中發言,唐.舒爾茨致力於營銷專家分享對互聯網在線營銷趨勢的最新判斷,探討在線營銷發展新方向,為企業創造良好溝通環境和機制,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媒體之間的互動創造機會。在國外,一般來說在線廣告主要的廣告主排名,一般來說第一個是IT類,第二個是汽車類等等。在中國來說,IT產品占據前三位了,不過汽車類在國外有很多,因為有很多體驗方面的東西可以做。不過在中國,我們估計還沒有達到10%,其實國外的很多經驗在中國也是可以做的。同樣,國外目前跟中國最大的分別,在廣告主方面,就是了解互聯網,就是我剛才說的認知度跟企業方面有沒有能力去處理互聯網相關的問題,或者是帶來的無窮的機會,這是一個最大的挑戰。對於網路公司來說,已經非常注意、非常重視整合在線營銷這個環節,因為傳統的廣告公司,都是以傳統媒體為主的。傳統的廣告公司面臨新的挑戰,除非也融入整合在線營銷這一個國際趨勢,否則生死難料!!
從營銷理論的發展來看,服務在競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60年代以營銷組合即產品(proct)、定價(price)、分銷(place)、促銷(promotion)作為營銷理論的經典,成為企業市場營銷的基本運營方法。在營銷史上,沒有什麼比4P影響更大了。幾乎每本營銷教科書和營銷課程都把4P作為教學的基本內容,而且幾乎每位營銷經理在策劃營銷活動時,都自覺、不自覺地從4P理論出發考慮問題。隨著消費者個性化日益突出,加之媒體的分化以及信息超負荷。
4Cs營銷理論
80年代,美國勞特朋針對4P存在的問題提出了4Cs營銷理論:即從消費者的需要與慾望(consumerwants and needs)出發,考慮消費者願意支付的成本(cost),消費者交易的便利性(convenience),並通過消費者溝通 (communications)把顧客和企業的利益整合在一起。4Cs營銷理論注重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但被動適應顧客需求的色彩較濃。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面對競爭的加劇、客戶群的不穩定、企業缺乏營銷特色、缺乏滿足客戶需求的可操作性等新問題,需要企業從更高層次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業與顧客之間建立起有別於傳統的互動性關系 。
美國DonE.Schultz提出了4Rs(關聯relevance、反應reaction、關系relationship、回報return)營銷新理論。 具體包括:
1、與顧客建立關聯
在競爭性市場中,顧客具有動態性。顧客忠誠度是變化的, 要提高顧客的忠誠度,贏得長期而穩定的市場,重要的營銷策略是通過某些有效的方式在業務、需求等方面與顧客建立關聯,形成一種互助、互求、互需的關系,把顧客與企業聯系在一起, 特別是企業對消費品市場營銷 ,更需要靠關聯、關系來維系。
2、提高市場反應速度
在今天的相互影響的市場中,對經營者最重要的是如何站在顧客的角度及時地傾聽顧客的希望、渴望和需求,並及時答復和迅速作出反應,滿足顧客的需求。當代西方一些企業已從過去推測性商業模式,轉移成高度回應需求的商業模式。面對迅速變化的市場,要滿足顧客的需求,建立關聯關系,企業必須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提高反應速度和回應力。這樣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抱怨,穩定客戶群,減少客戶轉移的概率。
3、關系營銷越來越重要了
在企業與客戶的關系發生了本質性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搶占市場的關鍵已轉變為與顧客建立長期而穩固的關系,從管理營銷組合變成管理和顧客的互動關系。與此企業將面臨重大轉變 :
(1) 從交易營銷轉向關系營銷。交易營銷,與特定的顧客進行一次性交易,而不是有意發展任何持久的顧客關系。關系營銷,致力於發展和強化連續的、持久的顧客關系的長期營銷戰略。在關系營銷中,互動營銷是關鍵。互動營銷職能:生產和消費的交接處表示買賣雙方的相互作用,其中會出現真實瞬間。由於這些相互作用對市場營銷的影響出現在互動過程中,這部分營銷稱為互動營銷職能。
(2)從著眼於短期利益轉向重視長期利益
(3)從單一銷售轉向建立友好合作關系
(4)從以產品性能為核心轉向以產品或服務給客戶帶來的利益為核心
(5)從不重視客戶服務轉向高度承諾
4、回報是營銷的源泉
一方面,追求回報是營銷發展的動力;另一方面,回報是維持市場關系的必要條件
整合在線營銷傳播實踐
在過去幾年內,整合營銷傳播(IMC)在世界范圍內吸引了營銷人員、傳播從業者和專家學者的廣泛注意(Caywood、舒爾茨和王,1991;舒爾茨、Tannenbaum和Lauterborn,1992;Duncan和埃弗雷特,1993;Duncan和Moriarity,1997;Hutton,1995;Wolters,1993;Nowak和費爾普斯,1994)。一直以來,整合營銷傳播實踐者、營銷資源提供者和營銷效果評價者以各種方式來定義、辯論和探討IMC,有很多討論是圍繞以下主題來進行的:各種組織應如何實施IMC(如1995年舉辦於亞利桑那州的「廣告調研基礎之整合營銷傳播研討會」)。這些組織包括廣告代理商、整合營銷傳播公司和營銷公司自身等等(Kitchen和Proctor,1991;舒爾茨和Kitchen,1997)。此外,如何展開IMC工作也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Belch和Belch,1995;Kiely,1993;.費爾普斯、Plumley和約翰遜)。
雖然對如何實施IMC已有大量的探討、研討會及許多認識,目前尚沒有關於IMC操作或最佳實踐的實質性研究或著作。多數研究是依靠推測、趣聞軼事般的例證、個人的意見或是基於特定行業特定公司的單個案例來進行的。在本論文中,我們將首次對在美國實施的IMC計劃的最佳實踐給出了全面、標桿性的研究。它將提供一根基線和准繩,通過與之相比較,營銷及傳播經理、市場研究人員和專家學者將能判斷他們在IMC方面所取得的進步,他們也能根據IMC的最佳實踐及未來的一些導向來測試自己的經驗。
本論文由四部分組成:(a)關於整合營銷傳播的定義及相關觀念和理論的探討;(b)關於本次研究及整合四步法的描述——各組織都是通過「整合四步法」來進行操作的;(c)美國生產力和質量中心研究結果的十二項發現;(d)關於整合營銷傳播在當前及未來管理中運用的一些思考。I、關於整合營銷傳播的觀念和理論
在介紹關於整合營銷傳播最佳實踐的標桿研究結果之前,有必要對當前相關的整合營銷傳播思想作一個描述。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形成以來,IMC的概念和結構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整合營銷傳播緣於組織對適應已經變化了的和正在變化著的市場環境的需要。開始時,整合營銷傳播的重點是如何通過各種傳播活動(如廣告,公共關系,直郵等)創造一個統一的組織形象,也就是營銷人員希望能為其組織和品牌創造「一種形象和一個聲音」。但是,理論的進一步發展,IMC已經涉及到了更為廣泛的領域,並變得更為復雜。本質上,它已經從一種通過傳播管理來協調和聯合各種傳播要素的戰術方法轉變為一種不同的標桿體系,圍繞該標桿體系,組織能夠制定戰略計劃並執行所有的市場傳播活動。
多年來,已經形成許多清晰的、關於整合營銷傳播的定義。但AGORA公司作為APQC研究的主題專家,提出了以下一個更為清楚的、關於IMC實踐操作的定義:整合營銷傳播是一個業務戰略過程,它用於計劃、制定、執行和評估可衡量的、協調一致的、有說服力的品牌傳播方案;它以消費者、顧客、潛在顧客以及其他內部和外部的相關目標為受眾(APQC標桿研究,1997)。該定義將當前的IMC實施和使用的重點放在會被以下研究結果證明的若干焦點上。
整合營銷傳播標桿研究
IMC標桿研究在1997年由「美國生產及質量中心」(以下簡稱為APQC)組織進行——該中心的總部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合作組織,擁有約500名工作成員,這些成員一起研究和探索在廣泛的領域里組織如何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生產率。通常,APQC的研究方式是將一些組織在某領域里所擁有特定的技能標准化,同時將探索和界定這些組織的「最佳行為」。研究成果將通過各種報告、會議、研討會傳達給APQC成員,並最終傳達到一般的商業團體。
本IMC研究起源於在一項調查中將整合營銷傳播列為標桿研究日程中的優先項目的APQC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他們請來了外部主題專家唐·舒爾茨及AGORA公司的海蒂·舒爾茨來進行協助,這些專家利用他們在整合領域和整合營銷傳播方面的經驗,著作及教學來共同完成這項任務。
整個研究過程如下:
A:由AGORA公司和APQC首先提出方案,然後將方案送到可能的贊助者手中,這些贊助者將資助此項研究,並將參與研究過程的每一個步驟。
B:AROGA公司及「APQC」將利用一個三十到四十五分鍾的初級調查表來篩選可能的贊助者,這些調查表大約需要四十五分鍾來完成填寫,包括五個領域里的問題:(1)營銷傳播的構造及計劃;(2)營銷傳播的信息及戰術;(3)將顧客的要求和組織整合起來;(4)用信息技術來了解顧客;(5)整合的財務及戰略。同時通過與世界上一流的學者及從業者的溝通以及在AROGA公司和APQC的書面調查經驗的基礎上發展了一系列預期的「最佳行為」組織。
C:所有的贊助者被邀請到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總部參加一天的會議。在會議上,參與者收到了調查表並被要求陳述其內容及結構。除此之外,對「最佳行為」組織的討論進行了評論。基於贊助者的建議和評論,調查表得以定稿,並制定了一系列「最佳行為」期望組織。
D:APQC的職員和這些「最佳行為」期望組織聯系,讓他們同意完成這份詳細的調查表,並引起他們成為研究對象和「訪問站點」的興趣。結果是,22個組織完成了調查表,得到了5個「訪問站點」。這項研究的參與組織如下:
夥伴(同意完成詳細的調查表的組織,並被作為訪問站點)
*attorney』s Title(保險基金)
*CIGNA (保險公司)
*道瓊斯化學公司
*Fidelity投資公司
*John Nuveen & company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
*聯邦快遞
*惠普
贊助者(同意完成詳細的調查表的組織,但不作為訪問站點)
*亞瑟-安德遜保險公司
*Bayer AG公司
*通用電氣
*Kaiser Permanente公司
*Nationwide Insurance(國家保險公司公司)
*Public Service Electric & Gas Co.(公共電力煤氣服務公司)
*Texas Utilities
*Baptist Sunday School board
* Emst & Young LLP
*通用電話電氣公司
*Mutual of Omaha
*Prudential Insurance (保誠保險)
*得州儀器
*The Mutual Group
以上機構都填寫了關於他們進行整合營銷傳播的慣例、活動、過程及方法。在這個小組中,實際上共進行了5次站點訪問,它們是CIGNA保險公司、道瓊斯化學、聯邦快遞公司、Fidelity投資公司及惠普公司。被訪問的站點包括APQC, Agora以及Sponsor計劃參與者。
1.訪問站點及問卷分析完成之前,APQC和Agora公司的經理們將結果羅列出來。在APQC的休斯頓總部舉行報告之前,這些資料詳盡地記載於一份文檔中並分發給每個夥伴和贊助者。
2.夥伴、贊助者以及課題專家小組在APQC的休斯頓總部舉行了一個為期兩天的會議,將研究結果公布並共享。各機構,SME小組以及APQC的人員進行了深入的研討。這些已呈送給夥伴和贊助者的最終研究結果總結在下面。它們描述了美國整合營銷傳播的現狀,而且提供了營銷傳播機構制定整合營銷計劃的基礎。這為他們轉向21世紀的市場營銷提供了途徑。
制定整合營銷傳播計劃經歷的四個階段
在研究開始之前,課題專家小組假設傳播機構在制定整合營銷傳播計劃時歷經了以下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步驟)如圖1所示。
整合的四個階段如圖1所示。這些階段已經被實地研究證實。以下加以簡要說明。
第一階段:戰術協調:組織開始協調其營銷傳播活動。通常,他們制定一些品牌計劃或者品牌管理計劃,或者說,首先決定管理其品牌以及它發布的與品牌有關的信息。這是通常的「一種形象和一個聲音」的概念或定義。這意味著組織在各方面整合廣告信息。同時,公司希望在多媒介、多維度的傳播過程中形成協同效應。
第二階段:重新界定營銷傳播范圍:在這一階段,公司開始定義新的或者廣義的傳播概念。組織試圖考慮得更加廣泛而不是局限於傳統的功能性廣告活動,銷售促進、直接營銷等等。
通常,公司首先通過品牌接觸和品牌傳播評估來決定在哪裡和在哪種情況下品牌或公司與其顧客和潛在顧客建立聯系。通常,這意味著公司要在進行傳統的外部傳播方法之前就採取行動。一般這些行動包括內部營銷或與公司雇員和銷售隊伍有關的活動。在某些情況下,公司開始嘗試在營銷渠道和業務夥伴中制訂整合營銷傳播計劃,希望能有一個清晰、簡明的信息流和公司對顧客的激勵及顧客反饋的信息,通常公司的這些行為包括建立多功能小組,這些小組關注的是顧客和最終使用者而不是公司的產品和服務。
第三階段:信息技術的應用;在這一階段,營銷組織開始利用信息技術來整合過去使用過的各種營銷傳播形式。例如,通過使用包括資料庫技術在內的各種研究方法,組織開始研究顧客態度和行為數據上的差異以及如何使這兩者相一致。利用更多的外部顧客信息,傳播計劃小組開始區分顧客的個人標准。也就是說,從大量營銷方法轉換到通過辨別顧客的獨特的需要和慾望來確認顧客。通過這種方法,組織可以進行定製化傳播。通過定製化傳播,企業通常開始在他們的傳播計劃中使用不同的評估工具和技巧。換句話說,公司開始關注顧客群及他們的需求和潛在需求,而不是簡單地關注市場份額。這也包括從經濟狀況來區分顧客和潛在顧客。
第四階段:關於財務和戰略的整合;在該階段,組織開始制訂計劃說明書,該說明書是基於對顧客和他們的市場或財務價值及潛在價值的評估,而不是簡單地基於公司所想要達到的目標。通過關注顧客,企業通常能夠制訂出能使用更好的計劃和測量方法的營銷傳播「封閉迴路系統」,也就是說,這種顧客價值知識使得公司能以可評估的「投資回報率」為基礎來進行營銷傳播投資。通常,公司希望利用這些方法來測量它的市場投資回報率,因為高層管理者想要知道整合營銷傳播能給公司帶來的價值。
十二個重要發現
基於對上述四階段的理解,我們可以鑒別出十二個知識要點(發現)——以上標桿研究的結果,這里將對這些重要發現予以描述。
在該研究中,我們使用了一種研究方法,這種方法始於「研究期望」——它構成研究方法和詳細說明專家認為可能或合理預期在這一領域研究的發現的基礎,這些研究期望在實際研究發現中或是得到證實或是遭到否定。也可以認為這些期望是一些待測假設,它們被研究發現所接受或拒絕。對於本篇報告而言,我們僅列出實際研究發現中的12個重點:
1.重要發現#1
需要在一個組織內、跨商業機構和外部供應商之間開展高度人際的和多功能的傳播,整合不能僅僅依靠政策和流程。
2.重要發現#2
公司必須自己負責整合的過程,而不要指望廣告機構或其他供應商來進行。
3.重要發現#3
公司要搜集關於顧客的外部信息。既利用一手或二手市場研究資料,也利用實際的顧客行為數據,並將這些信息運用到計劃、發展和評估傳播活動中。
4.重要發現#4
整合營銷傳播實踐做得最好的公司建立了一系列反饋渠道來搜集顧客信息並在整個公司里有效地利用這些顧客信息。
5.重要發現#5
整合營銷傳播的一個最大的挑戰是使內部實踐和程序與外部傳播相一致。
6.重要發現#6
整合營銷傳播實踐做得最好的公司不僅保持大量的數據資源,而且營銷傳播人員能十分有效地利用這些數據來制訂營銷傳播計劃。
7.重要發現#7
在開展國際市場營銷的公司中,最佳的IMC實踐者往往都會維持一個全球性的、完整的資料庫,而不是一個獨立的、不完整的資料庫。
8.重要發現#8
在整合營銷傳播計劃、發展和執行過程中,必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來將顧客顧客相關資料轉化顧客認知。
9.重要發現#9
相對而言,很少組織利用現有技術來建立基於單個顧客環境和特徵的、有針對性的傳播程序。
10.重要發現#10
可以發現,夥伴公司與贊助公司相比,其營銷部門的角色有些不同。夥伴公司傳播人員的責任常常被設置了一個底線,並且他們在戰略規劃和新產品開發過程中扮演著非常突出的角色。
11.重要發現#11
許多組織運用一系列工具來評價營銷傳播活動的有效性,然而,幾乎沒有一家公司將財務標准應用到評價過程中。
12.重要發現#12
許多組織都宣稱是以顧客為中心的,但幾乎沒有一家真正領會到以顧客為中心在戰略層面和組織層面的含義。
這些發現描繪了整合營銷傳播在美國的發展現狀。從這一現狀出發,針對整合營銷傳播在今後的發展情況,我們將在最後部分提出管理人員的一些看法。
整合營銷傳播思想的擴展
運用APQC的結論,針對整合營銷傳播在21世紀的實際操作,我們能夠再提供一些管理人員的看法。
1.許多組織已經發現,他們可以運用整合營銷傳播工具和技術來加強對重點顧客群的營銷傳播。整合營銷傳播的基本思想適用於許多組織,這一基本思想是:為組織提供能夠運用在組織各個方面的流程和共有規劃平台。
2.在產品和服務上,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使用整合的方法——被稱為「整體解決方案銷售法」。由於市場人員越來越頻繁地使用一系列目標定位及相應的工具——而且工具越來越多,因此,他們必須證明在新型傳媒上的投資是正確的。但是,這些媒體在過去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
3.在許多企業,整合營銷傳播常常與直接響應營銷(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和資料庫營銷相混淆。
然而,後兩者更多地被強調在戰術上,而且在營銷方法上是一維的。直接響應營銷主要強調建立一個反饋閉環,以便使接受訂單更加便利。另一方面,資料庫營銷則主要強調運用技術手段精確地確定目標細分市場和傳遞相關的、定製化的信息和服務。
直接響應營銷和資料庫營銷都屬於整合營銷傳播的范圍,但他們都無法囊括整合營銷傳播所包含的全部內容。他們每一個都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渠道,以便組織與其顧客進行溝通。但是,真正的整合營銷傳播試圖提供一個戰略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展開公司所有的基本活動。
現階段關於整合營銷傳播的觀點和實踐
最佳實踐標桿研究法(the Best Practices Benchmarking Study)已經揭示了研究整合營銷傳播的方法,以下評論又為理解這一方法提供了平台和整體架構。
1.根本上,整合營銷傳播是一種營銷傳播規劃系統。它被用來幫助組織將時間、精力和財務資源集中到最佳顧客和潛在顧客身上。它不是首先決定說什麼然後再尋找目標受眾,而是以顧客和潛在顧客為起點,然後再返回到自身。
2.整合營銷傳播被設計成這樣一種模式:將所有的營銷和傳播要素都變成可信的、可說服的、含意豐富的、可測量的過程,這些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都是可以評斷的。
3.整合營銷傳播有賴於顧客行為數據的有效運用。盡管個人態度數據和人口統計數據可以起到啟發的作用,但是他們在描繪顧客群體方面只扮演了從屬的角色,主要角色還是由行為屬性來擔當。
4.組織內部各個小組的經理人員將本組織所有的傳播活動整合在一起,從而使其變成一個有凝聚力的整體。正是通過這些人員,整合營銷傳播才被規劃出來並得以執行。這些小組也將外部資源和內部能力結合在一起,以獲取最大化的結果。
5.根據IMC為組織帶來財務回報來評價整合營銷傳播的效果。在整合營銷傳播過程中,盡管信息和刺激是一至關重要的部分,但基本上還是根據市場表現來進行評價,而不會根據所發生的費用和傳遞的信息來評價。
6.整合營銷傳播利用一種流程來進行規劃,該方法為組織內部的所有經理人員提供了一個共有的框架,用以整合與顧客相關的工作。
我們已經跨入二十一世紀,IMC作為營銷和傳播的一種新的傳播範例必將進一步得到發展。APQC最佳實踐標桿研究法已經為我們展現了一種全新的有關觀念、實踐以及市場執行的見解。
❹ 2021開年第一甜,唐曉天邢菲假戲真做,還是劇組的營銷呢
在娛樂圈裡,演員們為了宣傳自己演的作品,就會被迫和劇中的CP營業,讓大家感受到兩人的甜蜜。有的人會選擇發微博的方式,還有些人會和自己的CP直播,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大家去關注自己的作品。
每個演員都不容易,想要在娛樂圈有一席之地,還是要提高自身的演技。唐曉天和邢菲的自身條件都不錯,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現在他們缺的是好的資源,還需要磨練自己的演技。不管兩人有沒有在一起,都是值得祝福的,希望兩人都能在演藝之路上越走越遠。
❺ 廣告中的這個男的是誰
1.廣告是一種傳播工具,是將某一項商品的信息,由這項商品的生產或經營機構(廣告主)傳送給一群用戶和消費者;
2.做廣告需要付費;
3.廣告進行的傳播活動是帶有說服性的;
4.廣告是有目的、有計劃,是連續的;
5.廣告不僅對廣告主有利,而且對目標對象也有好處,它可使用戶和消費者得到有用的信息。
要素
以廣告活動的參與者為出發點,廣告構成要素有:廣告主,廣告公司,廣告媒體,廣告信息,廣告思想和技巧,廣告受眾,廣告費用及廣告效果。
以大眾傳播理論為出發點,廣告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廣告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廣告信源、廣告信息、廣告媒介、廣告信宿等要素。
廣告
廣告,顧名思義,就是廣而告之,向社會廣大公眾告知某件事物。廣告就其含義來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非經濟廣告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廣告,如政府公告,政黨、宗教、教育、文化、市政、社會團體等方面的啟事、聲明等。經濟廣告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的廣告,通常是商業廣告,它是為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以付費方式通過廣告媒體向消費者或用戶傳播商品或服務信息的手段。商品廣告就是這樣的經濟廣告。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廣告
外文名
advertisement
本質
為了某種目的,廣泛的傳遞信息
歷程
廣告一詞,據考證是一外來語。它首先源於拉丁文advertere,其意為注意、誘導及傳播。中古英語時代(約公元1300—1475年),演變為Advertise,其含義衍化為「使某人注意到某件事」,或「通知別人某件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直到17世紀末,英國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商業活動。這時,廣告一詞便廣泛地流行並被使用。此時的「廣告」,已不單指一則廣告,而指一系列的廣告活動。靜止的物的概念的名詞Advertise,被賦予現代意義,轉化成為「Advertising」。漢字的廣告一詞源於日本。
1890年以前,西方社會對廣告較普遍認同的一種定義是:廣告是有關商品或服務的新聞(News about proct or service)。
創意廣告
1894年,Albert Lasher(美國現代廣告之父)認為:廣告是印刷形態的推銷手段(Salesmanship in print,driven by a reason why)。這個定義含有在推銷中勸服的意思。
1948年,美國營銷協會的定義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Definitions of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形成了一個有較大影響的廣告定義:廣告是由可確認的廣告主,對其觀念、商品或服務所作之任何方式付款的非人員式的陳述與推廣。
美國廣告協會對廣告的意義是:廣告是付費的大眾傳播,其最終目的為傳遞情報,改變人們對廣告商品之態度,誘發其行動而使廣告主得到利益。
《韋伯斯特詞典》對廣告的定義是:廣告是指在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強化銷售商品、傳播某種主義或信息、召集參加各種聚會和集會等意圖下開展的所有告之性活動的形式(韋伯斯特辭典1977年版)。
在現代,廣告被認為是運用媒體而非口頭形式傳遞的具有目的性信息的一種形式,它旨在喚起人們對商品的需求並對生產或銷售這些商品的企業產生了解和好感,告之提供某種非營利目的的服務以及闡述某種意義和見解等(韋伯斯特辭典1988版)。
《簡明大不列顛網路全書》(15版)對廣告的定義是:廣告是傳播信息的一種方式,其目的在於推銷商品、勞務服務、取得政治支持、推進一種事業或引起刊登廣告者所希望的其他的反映。廣告信息通過各種宣傳工具,傳遞給它所想要吸引的觀眾或聽眾。廣告不同於其他傳遞信息的形式,它必須由登廣告者付給傳播的媒介以一定的報酬。
《中華人民廣告法》中「廣告」的定義是,指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承擔費用,通過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務的商業廣告。
特點
廣告
廣告不同於一般大眾傳播和宣傳活動,主要表現在:
1.廣告是一種傳播工具,是將某一項商品的信息,由這項商品的生產或經營機構(廣告主)傳送給一群用戶和消費者;
2.做廣告需要付費;
3.廣告進行的傳播活動是帶有說服性的;
4.廣告是有目的、有計劃,是連續的;
5.廣告不僅對廣告主有利,而且對目標對象也有好處,它可使用戶和消費者得到有用的信息。
要素
以廣告活動的參與者為出發點,廣告構成要素有:廣告主,廣告公司,廣告媒體,廣告信息,廣告思想和技巧,廣告受眾,廣告費用及廣告效果。
以大眾傳播理論為出發點,廣告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廣告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廣告信源、廣告信息、廣告媒介、廣告信宿等要素。
中國
古代
中國有著5000年文明史,經歷了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封建社會雖然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但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商品經濟。與不太發展的商品經濟相適應,也出現了形式簡單但富於民族特色的廣告活動。
• 實物廣告
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國開始有了交易活動。由於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產品出現剩餘,部落之間偶爾進行著以物易物的物品交換,如以布換羊羔,鋤具換大米等。這就是原始的實物廣告。進入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後,物品更為豐富,實物廣告隨之增長。
• 叫賣廣告
在兜售商品時,通過賣啥吆喝啥來吸引買主,稱為叫賣廣告。如賣油翁一邊敲「梆子」,一邊吆喝「賣油啰」。叫賣之聲,清晰悅耳,且不同的行業,叫賣聲各有特點。這種叫賣廣告說明了廣告與音響的關系,它是音響作為廣告要素的原始形態。
• 招牌和幌子
招牌主要用以表示店鋪的名稱和記號,又稱「店標」,其中有橫招、豎招、牆招、坐招等等,把字型大小題寫在門、柱、屋檐、牆壁或櫃台上。招牌形式比較固定,但文詞各有千秋。如北京「全聚德」、「六必居」、「同仁堂」等。老字型大小招牌,實際上已成為經營者的品牌標志,流傳至今,比如「王麻子剪刀」、「狗不理」等。不少招牌還隱藏著許多人文故事,成為我國一大文化特色。幌子主要表示商品不同類別或不同服務項目,又稱為「行標」,可分為形象幌、標志幌和文字幌。
形象幌即是以商品或實物、模型、圖畫等為特徵,使經營的商品突兀,顯赫,一目瞭然。如煙店門前掛一木製大煙斗、酒店門前掛葫蘆或放置一酒壇。中葯鋪門前擺放一製作葯材的鐵「碾子」、襪鋪門前掛襪子。形象幌在當時是比較流行的。
標志幌主要是旗幌,即酒旗。如《水滸傳》景陽岡酒店前的酒旗。另外,旅店、飯店以燈籠做幌子也是古代比較普遍的一種廣告形式。尤其是夜晚,炫目燈籠格外吸引人,近似於現代的霓虹燈廣告。
文字幌多以單字如茶、葯或雙字及雙字以上表示經營的商品品種,如米局等。有時招牌和幌子相互結合運用,盡現民間特色。
• 印刷廣告
中國現存最早的工商業廣告是收藏在上海博物館的北宋時代濟南劉記針鋪廣告,比英國第一張推銷圖書的英文印刷廣告早四五年。元明時期,雕版印刷業得到發展,印刷廣告不斷增加,到清代,木版年畫甚為流行,內容多取材於民間故事,戲劇人物及「福」、「祿」、「壽」、「喜」等吉祥字畫;許多商人用木版畫做商品包裝,包裝廣告得到了發展。
近代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列強進入中國。外國商人為了推銷產品,開始在中國創辦商業報紙。如香港英文報《中國之友》等,刊登商品、行業等廣告。1853年香港出現第一份中文報《遐邇貫珍》,開始經營廣告業務。1858年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份中文商報《香港船頭貨價紙》,即後來的《香港中外新報》。《中外新報》以商情、船期等廣告為主要內容。19世紀60年代,上海成為中國經濟樞紐,報業也蓬勃發展。如著名的《申報》 大量刊登廣告。1919年《申報》的發行量增加到3萬份,其廣告占整個版面約50%。 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無暇東顧,我國民族工業獲得發展,廣告進入了發展時期,內容遍及銀行、香煙、百貨、醫葯等行業。據上海《新聞報》1923年記載,廣告費收入每年幾乎上百萬元。同時廣告注重文字、編排、繪畫等形式,圖文並茂,增強了廣告藝術性。除報刊廣告,其他廣告形式如廣播廣告、霓虹燈廣告、路牌廣告、櫥窗廣告等相繼出現,各類招牌廣告爭奇斗妍,引人入勝。
廣告代理也開始在上海興起,當時華南廣告公司創辦人林振彬,被稱為「中國廣告之父」。與廣告業的發展相適應,中國廣告學的研究、教育也在「五·四」運動時期起步。1913年,我國出版美國人休曼的《實用新聞學》,1918 年,北京大學青年教授徐寶璜在《新聞學》一書中,設專章論述「新聞紙之廣告」,被廣告史家稱為我國最早涉及廣告與研究的著述。雖有上述成績,但總體看來,中國廣告業取得了一定發展,卻極不均衡,水平低下,成就不大。
現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告業有了一個短暫的發展時期,但隨之進入停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廣告產業進入了良性發展的階段。1979年上海電視台率先向上級主管部門呈送了經營廣告業務的請示報告,當即獲得批准,1 月28 日,1分30秒的「參杞葯酒」廣告在上海電視台播出。之後,電視廣告在中央電視台亮相。隨之廣播廣告、報紙廣告等粉墨登場。這樣,中國廣告業進入了春天,一片欣欣向榮。
為了規范中國廣告業,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使得中國廣告活動和廣告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廣告業步入法制化軌道後得到空前發展。
2002年,中國各類廣告公司已超過8.9萬家,從業人員75萬餘人,電視廣告、報紙雜志廣告以及網路媒體廣告,總計收入可達以億元為單位的三位數字,其他廣告如戶外路牌、燈箱廣告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廣告形式也不斷被開發利用。
現在廣告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加速器,也是促進國際貿易、增加外匯、擴大受眾視野的一個重要途徑。從1994年以來,我國廣告營業額平均每年以約20%速度遞增,高於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幅,廣告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由20 世紀80年代的0.01%上升到1998年的0.68%。
2018年9月29日印發《關於開展廣播電視廣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從《通知》印發日起至2018年年底開展廣播電視廣告專項整治工作。整治內容包括內容低俗、格調和品位低下問題的廣告,未經備案管理擅自播出問題的醫療養生節目等。[1]
世界
早期
世界上最早的廣告是通過聲音進行的,叫口頭廣告,又稱叫賣廣告,這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廣告形式。早在奴隸社會初期的古希臘,人們通過叫賣販賣奴隸、牲畜,公開宣傳並吆喝出有節奏的廣告。古羅馬大街上充滿了商販的叫賣聲。古代商業高度發達的迦太基——廣大地中海地區的貿易區,就曾以全城無數的叫賣聲而聞名。
創意廣告
商標字型大小也是古老的廣告形式之一。商店的字型大小起源於古城龐貝。在古羅馬帝國,人們用字型大小標記來做角斗和馬戲團表演的廣告。商標字型大小都是象徵的,如古羅馬的一家奶品廠就以山羊作標記;一條騾子拉磨盤表示麵包房;而一個孩子被鞭子抽打則是一所學校採用的標記。在中世紀的英國,一隻手臂揮錘表示金匠作坊;三隻鴿子和一隻節杖表示紡線廠。倫敦的第一家印地安雪茄煙廠的標記,是由造船木工用船上的桅桿雕刻出來的。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廣告的國家之一。早在西周時期,便出現了音響廣告。《詩經》的《周頌·有瞽》一章里已有「蕭管備舉」的詩句,據漢代鄭玄注說: 「蕭,編小竹管, 如今賣餳者吹也。」唐代孔穎達也疏解說:「其時賣餳之人,吹蕭以自表也。」可見西周時,賣糖食的小販就已經懂得以吹蕭管之聲招徠生意。
在我國古代繼音響廣告之後而出現的則是「懸幟」廣告。《韓非子·外儲說》說到「宋人有詁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著。」這是我國酒家和酒旗最早的記錄。酒店開設在固定場所,為了招來顧客,拋出「一面酒旗」,這也就是吸引主顧的廣告形式。這種形式後來沿用不斷,如唐代張籍有「高高酒旗懸江口」,杜牧有「水村山郭酒旗風」等詩句。《水滸傳》里也有這樣描繪:「武松在路上行了幾日……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跡:『三碗不過崗』。」《元曲·後庭花》中「酒店門前三尺布,過來過往尋主顧」,不但說明了酒旗的尺寸,還說明了酒旗的作用。除了酒旗外,其他行業也有各種標志性的廣告形式。據《費長房》中說「市有老翁賣葯,懸壺於肆頭」。就是用胡蘆作為葯鋪的象徵性標志,懸掛街頭或葯鋪的門前。這里的「懸旗」、「懸壺」 給人以非常醒目的視覺效果,用現代話說,就是「招牌廣告」。
印刷術的發明開創了廣告的新紀元
我國畢升最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最早的工商業印刷是北宋時期(公元960年—l127年)濟南劉家針鋪的廣告銅版,現存於上海博物館。這是至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印刷廣告物。印刷術從中國傳到西方後,使西方廣告進入了新的階段。
現代
1473年英國第一個出版人威廉·坎克斯印刷了許多宣傳宗教內容的印刷廣告,張貼在倫敦街頭,這是西方最早的印刷廣告,比我國北宋劉家針鋪印刷廣告晚三、四百年。
1622年英國尼古拉斯·布朗和托瑪斯·珂切爾創辦了第一份英文報紙《每周新聞》(Weekly News)在倫敦出版。在這一年中,有一則書借廣告。1650年在有關「國會的幾則訴訟程序」一欄里,登出某家12匹馬被盜的尋馬懸賞啟事。以後,在1710年阿迪遜和斯提爾又在《觀察家》雜志中刊登了有關推銷茶葉、咖啡、巧克力、書刊、房產、成葯拍賣物品、以及轉讓物品的廣告。
美國獨立前,於1704年4月24日創辦的第一家報紙《波士頓新聞通訊》(Boston News Letter)就刊登了一則向廣告商推薦的報紙為宣傳媒介的廣告。被認為是美國廣告業之父的本傑明·富蘭克林,1729年創辦的《賓夕法尼亞日報》,把廣告欄放在創刊號第一版社論的前頭。首次刊登的是一則推銷肥皂的廣告。在整個殖民地時代美國的報紙中,《賓夕法尼亞日報》的發行量和廣告量上都居首位。在這家報紙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推銷船舶、羽毛製品、書籍、茶、等商品的廣告。富蘭克林既是一個廣告作家,又是廣告經理和推銷員,他所選寫的一篇最著名的廣告作品要算為賓夕法尼亞壁爐廠所作的推銷廣告了。這種壁爐後來定名為「富蘭克林爐」。 富蘭克林和當代巧妙的廣告作家一樣,強調使用產品的收益,而不是單純介紹產品。
發展
到1830年,美國已有1200種報紙,其中65種是日報。許多報紙第一版大部或整版都是廣告。從1830年—1850年間是便士報時代,因為每份售價一便士,價格低廉,銷路增加,對廣告的效力,也相應提高。在報紙廣告盛行的同時,雜志廣告也不斷增加,並出現了廣告代理商廣告公司。
分類
內容
產品廣告、品牌廣告、觀念廣告、公益廣告
目的
告知廣告、促銷廣告、形象廣告、建議廣告、公益廣告、推廣廣告
策略
單篇廣告、系列廣告、集中型廣告、反復廣告、營銷廣告、比較廣告、說服廣告
傳播媒介
報紙廣告、雜志廣告、電視廣告、電影廣告、網路廣告、包裝廣告、廣播廣告、招貼廣告、POP廣告、交通廣告、直郵廣告、車體廣告、門票廣告、餐盒廣告
隨著新媒介的不斷增加,依媒介劃分的廣告種類也會越來越多。
表現手法
圖像廣告:圖片為主
文字設計廣告:文字編排為主
幽默廣告:幽默情景為主
人物肖像廣告:電影明星 歌星各行業代表人物
視聽廣告:聲音 影像 音樂 節奏
傳播范圍
國際性廣告、全國性廣告、地方性廣告、區域性廣告
傳播對象
消費廣告、企業廣告
主體
一般廣告 、零售廣告
主要形式
通過報刊、廣播、電視、電影、路牌、櫥窗、印刷品、霓虹燈等媒介或者形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刊播、設置、張貼廣告。具體包括:
1.利用報紙、期刊、圖書、名錄等刊登廣告;
2.利用廣播、電視、電影、錄像、幻燈等播映廣告;
3.利用街道、廣場、機場、車站、碼頭等的建築物或空間設置路牌、霓虹燈、電子顯示牌、櫥窗、燈箱、牆壁等廣告;
4.利用影劇院、體育場(館)、文化館、展覽館、賓館、飯店、游樂場、商場等場所內外設置、張貼廣告;
5.利用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設置、繪制、張貼廣告;
6.通過郵局郵寄各類廣告宣傳品;
7.利用饋贈實物進行廣告宣傳;
8.利用網路Email、BANNER等進行廣告宣傳,資料庫營銷的一種。
9.呼叫中心,資料庫營銷的一種
❻ 飛唐網路科技張家口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飛唐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唐網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是一家正在蓬勃發展的專業從事網路營銷、網路工程等服務的互聯網高科技公司。飛唐網路主要產品是張垣網、微觀網;主要服務是CRM(客戶管理)+OA(辦公自動化管理)的綜合系統等。
法定代表人:張燕飛
成立時間:2014-09-04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3070300002309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河北省張家口市橋西區明德北57號原市委黨校院內1號樓1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