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日常經濟現象中談談經濟蝴蝶效應的理解
如果要說經濟現象,那肯定就不日常,
因為經濟和日常在我們的觀念里
本來就不是可以放到一個話題里談論的東西。
Ⅱ 經濟學中的「蝴蝶效應」指市場經濟的三駕馬車又是
蝴蝶效應是混沌學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微小的差別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壓倒一切的差別,好象一隻蝴蝶今天在北京扇扇翅膀,可能在大氣中引發一系列事件,從而導致某個月紐約一場暴風雨的發生。
蝴蝶效應在經濟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國宣布發射導彈,港台100億美元流向美國;泰銖實行自由浮動,引發亞洲金融危機和全球性股市下挫.
蝴蝶效應」說明了什麼?能引起我們什麼樣的思考?今年(1998年)亞洲發生的金融危機和美國曾經發生的股市風暴實際上就是經濟運作中的「蝴蝶效應」;今年(1998年)太平洋上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就是大氣運動引起的「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混沌運動的表現形式。當我們進而考察生命現象時,既非完全周期,又非純粹隨機,它們既有「鎖頻」到自然界周期過程(季節、晝夜等)的一面,又保持著內在的「自治」性質。 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是消費,投資,凈出口。
Ⅲ 市場營銷學中的蝴蝶效應是指什麼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隻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他稱之為混沌學。當然,「蝴蝶效應」主要還是關於混沌學的一個比喻。也是蝴蝶效應的真實反應。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
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的發展具有復雜性。
Ⅳ 關於營銷學中的「--效應」與心理學中的「--效應」,如「蝴蝶效應」「溫室效應」「正螺旋效應」等等
1、蝴蝶效應理論(下面有詳細介紹)
2、溢出效應
http://ke..com/view/1106374.html?wtp=tt
3、傳染效應,青蛙效應,屏風效應
http://hi..com/greatsoc/blog/item/3e0841ad14828a0a4a36d60a.html
4、暈輪效應
http://www.pep.com.cn/xgjy/xlyj/xskj/yyxl/200406/t20040626_91795.htm
5、 邏輯錯誤
http://ke..com/view/956590.htm
6、近期錯誤(近期效應)——與暈輪效應相對
近期效應:指在考核員工表現時,對最近時期呈現的情況給予較大權重的不當做法。
7、首因效應 ——先入為主的意思
8、對比效應 ——一切以自己偏好為標准,是不對的。
9、寬大化傾向 嚴格化傾向 中庸化傾向
1、非線性,俗稱「蝴蝶效應」。
http://..com/question/6213489.html?fr=qrl3
什麼是蝴蝶效應?先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的發現談起。為了預報天氣,他用計算機求解模擬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為了更細致地考察結果,他把一個中間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當他喝了杯咖啡以後回來再看時竟大吃一驚:本來很小的差異,結果卻偏離了十萬八千里!計算機沒有毛病,於是,洛倫茲(Lorenz)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即:「混沌 」,又稱「蝴蝶效應」,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將使美洲幾個月後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卷風!
這個發現非同小可,以致科學家都不理解,幾家科學雜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認為「違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確定的方程,結果也應相近才對,怎幺能大大遠離呢!
線性,指量與量之間按比例、成直線的關系,在空間和時間上代表規則和光滑的運動;而非線性則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線的關系,代表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如問:兩個眼睛的視敏度是一個眼睛的幾倍?很容易想到的是兩倍,可實際是 6-10倍!這就是非線性:1+1不等於2。
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線性的!當外加電壓較小時,激光器猶如普通電燈,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當外加電壓達到某一定值時,會突然出現一種全新現象:受激原子好象聽到「向右看齊」的命令,發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單色光,就是激光。
非線性的特點是:橫斷各個專業,滲透各個領域,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時時有。」
如:天體運動存在混沌;電、光與聲波的振盪,會突陷混沌;地磁場在400萬年間,方向突變16次,也是由於混沌。甚至人類自己,原來都是非線性的:與傳統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腦電圖和心臟跳動並不是規則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現,混沌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比非混沌系統快。
由此可見,非線性就在我們身邊,躲也躲不掉了。
1979年12月,洛倫茲(Lorenz)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了。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像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
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這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
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
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一定要防微杜漸,看似一些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
橫過深谷的吊橋,常從一根細線拴個小石頭開始。
Ⅳ 用電子商務的來解釋蝴蝶效應!不要復制粘貼的
越是成熟的電商,客戶基數越大,這種壓力傳導模式,或者說「蝴蝶效應」模式越強,也即是電商營銷運營模式中的「復雜系統的初值敏感性」就越強。敏感性越強,則前端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更有可能帶來後端一場巨大的風暴。而這種風暴的呈現形式將更多的在「倉儲物流」和「客服部門」體現。
其實更大的風暴還沒有來臨。如果多次形成這種小風暴,巨型風暴必然最後在消費者中產生,到那時可能就會出現不可收拾的情況,導致電商企業的生存出現問題。
在這里我們可能就要來細究以下,這個蝴蝶的翅膀到底發出了什麼樣的振動呢?
我想這個振動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
1. 市場、運營部門的常規營銷活動。
這個屬於正常范圍內的動作。運營部門推出一個系列活動,市場部門進行了一些市場方面的推廣運作,這些動作都是這兩個部門職能范圍內的事情。但這些基本動作可以引起風暴的原因在於沒有對後期倉儲,物流,客服的應接能力進行評估,或者是對自己的營銷動作在市場上所引起反應情況沒有做好預測,也或者是和後端的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夠,使得後端沒有做好應急預案,因而最終導致了整個風暴的產生。
2. 前端的小失誤。
第二種情況相較於第一種情況來的更為嚴重。如果前端部門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了某些失誤而不自知,而繼續將工作推進下去,那有可能帶來更為嚴重的風暴。因為這個是在整個系統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的一次突然襲擊,會導致整個系統的不知所措,甚至是瞬間崩潰。而且這個可能在越是龐大的復雜的系統中,最終所產生的危害效應來的越大。
我想這里最為突出的例子可能就是來自DELL的網上價格門事件了。在如此嚴密,復雜,龐大的系統中出現了一個小數字的BUG,最終在其全球消費者、媒體,行業中引起的風暴堪稱是一場巨型龍卷風了。可見這個美麗的「數字小蝴蝶」是多麼的可怕。
那麼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在電商企業里可能會經常形成小風暴的營銷系統,甚至對企業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現象能否給員工帶來警示和現實的改變;管理者在進行一項計劃明確目標時,絕不希望因為一個細微的環節出現差錯,而最終改變了整個計劃的結果,偏離了預期目的。
現代管理中流行的一句話:「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成敗」就是這個道理。
Ⅵ 經濟學中的蝴蝶效應是怎麼回事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面對復雜變幻的經濟形勢,任何一個國家都一定要盡力做到防微杜漸,要警惕看似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最終造成整個系統的分崩離析。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就是蝴蝶效應的一個很好的實例。
2007年,次貸危機在美國爆發,接著到了2008年9月,金融危機便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波瀾。當美國次貸危機剛剛發生的時候,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並沒有多少人相信,美國金融動盪會對亞洲經濟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這是因為,在經歷亞洲金融危機的打擊、磨煉和洗禮後,亞洲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體系有了顯著改進,當次貸危機爆發時,亞洲的許多人還樂觀認為,只要亞洲區內貿易可以持續,美歐經濟好壞與亞洲經濟的關系就不大。然而,事實證明,美國次貸危機就像那隻扇動翅膀的蝴蝶,它帶來的惡劣影響被不斷地、迅速地放大,時隔不久,便對亞洲經濟產生了巨大沖擊。
「一隻蝴蝶在熱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就可能給一個遙遠的國家造成一場颶風。」這個非常有名的論斷,來自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於1963年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在論文中,他指出「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通過這篇論文,「蝴蝶效應」一詞開始為世界關注。
蝴蝶效應所描述的其實是一種混沌現象。它指出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給整個系統帶來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Ⅶ 求類似 二八定律 蝴蝶效應之類的商業和行銷理論
二八定律就是在某個整體中,重要的東西大概只佔有20%的份額,其他的80%左右是次要的,舉個例子,中國的手機市場,國產手機佔有率為80%左右(其實是60%左右),那麼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品牌手機只佔有20%左右,而這20%就是重要的,只是舉一個例子,沒有歧視國產的意思,其實現在國產機也不錯的,比如做的好的有魅族和聯想。蝴蝶效應就是某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的變化,就能夠帶動整體系統長期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蝴蝶閃動翅膀那樣的小小的振動,也許就會造成某個地區的一場颶風。對於合理化煙幕也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這也是商家的一種有效地營銷手段。合理化是對顧客來說的,煙幕是商家給予顧客的,比如一雙李寧的運動鞋賣實際賣299元,商家提升到359,然後打7.5折,這樣是商品上架,仔細一算賬,發現消費者還真被煙幕到了,商家也達到了目的,顧客也認為買到了實惠,因此是一種很有效地營銷手段,絕吧.....。。。。。
Ⅷ 市場營銷學中的蝴蝶效應是指什麼
非線性,俗稱「蝴蝶效應」。
什麼是蝴蝶效應?先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的發現談起。為了預報天氣,他用計算機求解模擬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為了更細致地考察結果,他把一個中間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當他喝了杯咖啡以後回來再看時竟大吃一驚:本來很小的差異,結果卻偏離了十萬八千里!計算機沒有毛病,於是,洛倫茲(Lorenz)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即:「混沌 」,又稱「蝴蝶效應」,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將使美洲幾個月後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卷風!
這個發現非同小可,以致科學家都不理解,幾家科學雜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認為「違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確定的方程,結果也應相近才對,怎幺能大大遠離呢!
線性,指量與量之間按比例、成直線的關系,在空間和時間上代表規則和光滑的運動;而非線性則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線的關系,代表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如問:兩個眼睛的視敏度是一個眼睛的幾倍?很容易想到的是兩倍,可實際是 6-10倍!這就是非線性:1+1不等於2。
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線性的!當外加電壓較小時,激光器猶如普通電燈,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當外加電壓達到某一定值時,會突然出現一種全新現象:受激原子好象聽到「向右看齊」的命令,發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單色光,就是激光。
非線性的特點是:橫斷各個專業,滲透各個領域,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時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