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價格對市場營銷的重要性

價格對市場營銷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2021-08-26 23:58:05

㈠ 簡述市場營銷四要素的重要性

1市場營銷組合因素市場營銷組合因素主要是指企業在進行營銷活動過程中的因素。然而,在企業的營銷活動中,可控因素很多,細分起來也十分復雜,人們為了便於分析運用,曾提出過多種分類方法,其中美國營銷學家麥克塞教授提出的「4P『』[1]分類最為流行。即產品(Product)、價格(Pricing)、分銷渠道(Place)和促銷(Prowotion)4大類型。因為這些英文詞的頭均為P,所以簡稱為」4P「。下面將「4P」組合要素簡述如下:a、產品(Product)代表企業提供給其目標市場的產品和勞務。其中包括:產品質量、外觀、式樣、品牌名稱,商標、包裝、買賣權、服務、保證等,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必須建立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b、價格(pricing)代表顧客購買商品的價格。其中包括:價目表所列的價格、折扣折讓、支付期限、信用條件等,它是營銷組合中一個十分敏感的因素。首先,價格的制訂必須能夠產生利潤,其次,當競爭對手推出類似產品時,這個價格必須能夠調整而且有競爭力。c、分銷(Place)或營銷渠道指將產品實體從生產者手中轉移到消費者(或用戶)手中的整個過程。它是由所有的生產製造商和中間商組成的商品流通網路。如果是生活消費品,一般要經過批發商、經銷商和零售商這樣幾個環節,是又長又寬的渠道;工業生產資料所經過的渠道一般是經過經銷商到用戶,或是由製造商直接到用戶,是較短的渠道。d、促銷(promotion)指企業宣傳產品的優點和說服顧客購買其產品所進行的種種活動,如人員推銷,廣告促銷,營業推廣等。這里,重要的是將各種方法有機結合起來運用,以求產生整體的良好效果。總之,市場營銷組合,是用系統分析方法把企業看作是一個系統,企業內部的各種營銷因素和手段都是這個系統的子系統,根據目標市場和外部環境各因素的情況,企業應使這個系統的各個子系統在動態的、復雜的運行過程中相互作用、協調組合起來,以求得總體策略的最優化。2 市場營銷組合因素與商品包裝現代市場營銷觀念主張從整體上運用營銷組合因素的決策來開展營銷活動,即對產品(Product)、價格(Price)和促銷(Promofion)等方面進行決策。而商品包裝的功能與作用恰恰在上述方面的營銷組合因素中得到體現,同時表現為不同的促銷特徵。2.1與產品配套相適應的包裝策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包裝是產品整體的一部分。沒有包裝的產品,不是市場營銷所講的產品,因為絕大多數產品都是經過包裝後,生產過程才算完成。那麼配合產品這一營銷要素,可以採用怎樣的商品包裝策略呢?概括地講,主要有3種:a、等級包裝策略。將產品分為若乾等級,對高檔優質產品採用優質包裝,一般產品採用普通包裝。b、類似包裝策略。企業將其生產的各種產品,在包裝外形上採用相同的圖案,近似的色彩,相近的造型等共同特徵。這種類似包裝,如五糧液、五糧春酒等,使用戶和消費者容易聯想到同一企業的產品,通過用戶和消費者已有的包裝印象,達到樹立良好的產品形象的目的。

㈡ 價格競爭在市場營銷中的作用是什麼

價格其實作用不是很大 ,但起到一定性作用

價格一般是推動營銷人員業績、吸引客戶群體、和同類產品競爭、增加一定銷售比例等等作用

一般企業不考慮價格,而考慮優化產品、優化模式、改進營銷結構...

㈢ 價值觀念對市場營銷的影響

價值觀念就是人們對社會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態度和看法,是人們對生活、工作和社會實踐的一種評價標准,即區分客觀事物的好與壞、對與錯、美與丑、可行與不可行的觀念。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念相差很大,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和購買行為深受價值觀念的影響。
對於不同的價值觀念,企業的市場營銷人員就應該採取不同的策略。一種新產品的消費,會引起社會觀念的變革。對樂於變革、喜歡獵奇、富有冒險精神、比較激進的消費者,應重點強調產品的新穎和奇特;而對於一些注重傳統、喜歡沿襲傳統消費方式的消費者,企業在制定促銷策略時應把產品與目標市場的文化傳統聯系起來。
例如:以東亞國家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儲蓄是種美德,這些地區的人們都會信奉「量入為出」和「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企業如果在這些地區開展高檔商品,奢侈品和享樂用品等營銷活動時必須小心謹慎。而物美價廉,適用性強,經久耐用的商品則比較合適他們。
相反地,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消費是種美德,崇尚「享受觀」和「先出後入」的消費觀念。他們比較注重追求個人享受和悠閑的生活,平時工作他們很勤奮,假日便出遊。導致對文娛性產品和服務的大量需求,也刺激體育器材,海上游樂產品,游樂中心及酒店等旅遊事業的發展。
企業在國際市場營銷活動時要識別目標市場是哪一種,了解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和購買行為深受哪一種觀念影響,才能更好地制定營銷策略,把握市場機會。

㈣ 市場營銷為什麼很重要

市場營銷是一項整體性的經營活動,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無論是買方還專是屬賣方,只要是與經營有關的活動都與營銷有關。營銷的成功與否與企業的生存利益息息相關

顧客的需要 是市場營銷的起點,滿足顧客需要則是市場營銷的最終目標。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社會中,不僅要發現顧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創造出一種新的需求,並影響到顧客的需求——引導消費。所以市場營銷是企業以顧客需要為出發點,以整體性的經營手段,來適應和影響需求,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和服務而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

市場營銷的發展聯系著我們生活的發展,信息技術等方面發展提高了市場營銷的發展的水平,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各種需要,市場營銷將會快速發展以盡可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學好營銷,對我們營銷人員尤為重要.

市場營銷學是實用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它涉及到市場營銷學環境、消費者市場以及消費者購買行為等各方面。它涉及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們學習了市場營銷之後,無論是作為賣家還是買家,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學以致用.

通過市營銷的學習使我更加了解社會,了解經濟,了解市場,市場營銷為我們以後更快更好的適應社會奠定了良好基礎。

㈤ 價格學在營銷在的作用

近年來,價格大戰已成為我國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並且已經超出正常的企業價格競爭的范疇,逐漸演變成企業間的惡性價格競爭。本文主要從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出發,分析我國近年來的惡性價格大戰的原因,以求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一、利潤最大化目標下的企業不會出現惡性循環性價格大戰
價格大戰的實質是企業價格競爭激烈化的表現形式,而惡性價格大戰是指企業為了競相壓價,把價格定在邊際成本以下的定價行為。傳統經濟學認為,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根本目標,在利潤最大化目標的要求下,企業的生產決策必須遵循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原則。由於價格與平均收益相等,一定大於或等於邊際收益,也即大於邊際成本,因此企業不會在邊際成本以下定價,從而不會出現惡性價格大戰。以上只是對利潤最大化目標下企業定價原則的總括性描述,沒有考慮市場結構這個因素。實際上,即使分析不同市場結構下的價格競爭策略,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結論。
根據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市場經濟有四種基本類型,即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和完全壟斷。在這四種市場結構中,壟斷力量依次加強,而競爭力量依次減弱,在完全壟斷市場上,生產經營者只有一家,是獨家壟斷,不存在競爭因素。因此,我們分析市場結構與企業價格競爭策略時,只需分析前三種即可。

一、「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實際上是指市場形成商品的價格
首先,「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是針對以往「商品由國家統一定價」而言的,不是針對「價值決定價格」而言的。石先華同志注意到了高一《思想政治》教材第五課中有關「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的提法,但卻誤解了這一提法的本來含義。教材第五課的「引言」中寫道:「在1979年以前,我國的商品基本上實行單一的計劃價格形式,數以十萬百萬計的商品的定價權,集中在中央機關和地方各級行政機關手中。我國商品定價權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經濟體制正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在講資源配置方式時,教材寫道:過去,我們「在否認社會主義經濟是商品經濟,忽視價值規律和市場作用的同時,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國家定價的范圍太大,而且價格一旦確定,很少調整。技術發展了,勞動生產率提高了,或產品用料消耗變了,供應情況不同了,價格卻往往不變。這就使得不少商品的價格既不反映價值,也不反映供求關系,違背了價值規律的要求。……實踐告訴我們,這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必須進行改革。」在講價格改革的重要性時,教材寫道:「價格改革是發展市場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應當根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採取調放結合、以放為主的辦法,積極加以推進,盡快取消價格『雙軌制』……」由此可見,教材雖然在好幾處提到「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但都是針對舊經濟體制下商品由國家統一定價而言的,沒有一處是相對「價值決定價格」的觀點而言的,「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與「商品的價格由價值來決定」並不矛盾。

其次,教材一再強調商品交換要按照等價原則來進行,要遵循價值規律。教材寫道:「為了維護企業各自的物質利益,客觀上要求各個全民所有制企業成為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在互相轉讓產品時實行等價交換。」「這些非公有制經濟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之間,在互相轉讓產品時,也必須實行等價交換。」「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具有商品經濟的共同屬性:凡是商品都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的價值量都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凡是商品經濟存在的地方,價值規律都要起作用。」「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計劃的實施也要自覺遵循價值規律……」從這些論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關於「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的提法非但沒有否定價值決定價格,反而是以價值決定價格為基礎的。我們認為,「商品的價格由價值來決定」是從商品價格的根本決定因素和商品總價格與總價值的關繫上講的,「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則是從商品的市場價格要反映供求關系等因素的影響的角度講的。考察問題的角度和層次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同。我們不能因為兩個結論的個別字眼相同,就輕率地斷定它們是矛盾的。石先華同志把「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理解成「市場是商品價格的決定因素」,把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作用誇大為決定作用,以致否定了價值決定價格的正確觀點。

二、商品的價值量只能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石先華同志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提出了大膽的懷疑以至否定。文章說:「……事實上商品的這個價值僅僅是一種理論的抽象,在現實生活中是根本不會得出這一匹布的價值是5小時這一時間的,因為任何一種計算方法或計算工具也不能將這個時間計算出來。……人們看到的只能是商品的價格而不是價值。」文章接著說:「表現商品價值的價格是不確定的,……一定的時間里,商品的價格多高多低,既不是人決定的,也不是人計算出來的,它是在交換中自發形成的,是由當時市場的諸多因素決定的。

」在這里,石先華同志不僅否定了商品價值有量的規定性,而且否定了商品價值有質的規定性。是的,同商品的使用價值相比,商品的價值看不見,摸不著,但這並不等於說商品的價值就不存在了。商品的價值是一種客觀存在,有自己的實體,即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人類勞動。生產任何一種商品,都必須耗費人的勞動力。馬克思指出:「價值實體不外是而且始終不外是已經耗費的勞動力,——勞動,即和這種勞動的特殊的有用性質無關的勞動,——而價值生產不外就是這種耗費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428頁)價值實體凝結在商品體內,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當然,商品自身是無法表現其價值的,只有與其他商品相交換,商品的價值才能通過交換價值(貨幣產生後通過價格)表現出來。交換價值只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內容,交換價值必須以價值為基矗實際上,我們正是從商品的交換價值或交換關系出發,才發現了商品的價值,掌握了商品的價值對象性。商品的價值不僅有質的規定性,也有量的規定性。商品的價值量即商品價值的大小,是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人類勞動量決定的,而衡量勞動量的天然尺度是勞動時間。眾所周知,決定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時間不可能是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而只能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此,經典作家早有論述。石先華同志認為,「商品的這個價值僅僅是一種理論的抽象」。

是的,決定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看不見,摸不著,不是靠人計算出來的。但是,商品交換的實踐告訴我們:同樣的商品,出現在同一市場上,社會只承認它們有同樣的價值。教材指出:「現實生活告訴我們,商品是一個天生的平等派,它不管個別生產者耗費的勞動時間有多麼不同,在市場上出賣時,只能是同樣商品賣同樣的價錢,也就是說,同樣的商品,它們的價值量是相同的。」「同樣的商品,它們的價值量是相同的」,這充分說明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馬克思說過:「生產這些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為起調節作用的自然規律強制地為自己開辟道路,就象房屋倒在人的頭上時重力定律強制地為自己開辟道路一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92頁)人們的經濟活動必須尊重這一規律,否則,就會受到它的懲罰。石先華同志認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僅僅是一種理論的抽象」,用商品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性否定商品價值質和量的規定性,從而否定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的客觀經濟規律——價值規律。把商品價格的波動看成是一種純市場因素支配的偶然現象,顯然是不妥的。

三、商品的價格歸根結底是由價值決定的
石先華同志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提出了商品價格的「供求決定論」。文章先是承認「價值起決定因素」,接著就以假設的例證否定了這一點,說「商品的價格主要是由供求決定的」。

不可否認,市場供求關系會對商品的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需求大於供給,價格趨於上升;需求小於供給,價格趨於下降。但是,供求對價格的影響是有條件的。如果某一種商品的價格在長時間內居高不下,該種商品就會被大量地生產出來,從而迫使該種商品價格降低;如果某一種商品的價格在長時間內只降不升,該種商品的生產者就會縮減生產,減少供給,從而迫使該種商品價格回升。可見,供求影響價格,價格也影響供求,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市場供求與商品價格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必然會產生:①價格不會偏離價值太遠。價格不會無限制地上漲,也不會無限制地下跌,它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②每一次交易不一定恰好價格與價值相一致,但從一個較長的時期來看,商品的平均價格還是與它的價值相符的,因為上漲的部分與下跌的部分可以互相抵消。從全社會來看,商品的總價格與總價值仍然是相等的。價值決定價格有其客觀性,供求關系只能影響價格,而不能決定價格,價格終究是由價值決定的。石先華同志所言「價格主要是由供求決定的」,不僅不符合實際,而且從理論上也講不通。果如其言,價格豈不成了供求的貨幣表現?供求關系使價格不斷地背離價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不僅不是對「價值決定價格」的否定,恰恰相反,正是「價值決定價格」的表現形式。我們不能用「價值決定價格」的表現形式來否定「價值決定價格」本身。恩格斯指出:「商品價格對商品價值的不斷背離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只有在這個條件下並由於這個條件,商品價值才能存在。只有通過競爭的波動從而通過商品價格的波動,商品生產的價值規律才能得到貫徹,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這一點才能成為現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215頁)

石先華同志在文章的第二部分還提出了商品價格的「合力決定論」。文章認為,把價格看成「是由價值、供求等綜合因素形成的合力即市唱—這一統一體決定的更為妥當,更符合客觀實際」。在這里,我們姑且不說不能把價值與供求等因素一起歸入「市唱—這一統一體」,因為流通或交換不創造價值,退一步講,即使「這一統一體」存在,我們也不能將價值、供求對價格的作用等量齊觀。唯物辯證法認為,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同時存在著許多矛盾,這些矛盾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其中,必有一種矛盾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這種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在決定商品價格的「這一統一體」中,價值與供求究竟哪個因素是主要矛盾,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這是「合力決定論」所回答不了的問題。如果承認價值是主要矛盾,石先華同志提出的「供求決定論」與「合力決定論」會不攻自破;如果承認供求是主要矛盾,就會導致「價格現象反映的是看得見的供求本質」這一荒謬的結論。從表面上看,「合力決定論」的觀點似乎很全面,其實,它恰恰否定了價值對價格的決定性作用,否定了價值規律的存在,因而是站不住腳的。

石先華同志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講道:「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因素引起價值的變動是緩慢的,對價格變動的影響是輕微的。」我們認為,這不符合實際。100多年前,法國皇帝拿破崙第三宴請賓客時,賓客都用銀碗,唯獨他自己用鋁碗,以顯示自己的尊貴。如今,全世界普通老百姓都能用得起鋁制餐具,卻很少有人能用得起銀制餐具。對此,不知石先華同志該作何解釋?在我國,80年代後期以來,手錶、化纖衣料和某些家用電器的價格普遍下降,難道這些商品的降價不是社會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的結果,而僅僅是供過於求的緣故?

四、價值決定價格是指商品交換過程中的一種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總趨勢
價值規律告訴我們,價值決定價格是從商品交換的總體上講的,是指價值決定價格變化的總趨勢,並不是指每一次具體交換價格一定要與價值相等。關於這一點,石先華同志的文章有兩處明顯地存在著誤解:一是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說「供求因素的變化卻是經常的、多變的,對價格的作用是最直接的、明顯的」。接著,以西紅柿的價值、價格與供求的變化為例,證明供求關系決定價格。文章雖然強調「就整個社會而言」,實際上恰恰是用具體的、個別的商品交換現象來看待價格與價值、價格與供求的關系,從而得出了與價值規律相悖的結論。二是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在分析商品交換的價值規律時,生搬硬套形式邏輯的公式。

價值決定價格是指價值決定價格變化的總趨勢,而石先華同志卻違背邏輯思維的同一律,混淆現象與本質的區別,用某些具體的、個別的價格背離價值的現象,去對照形式邏輯的「全稱肯定判斷不能有一例為假」,從而否定了價值決定價格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價值決定價格要通過商品交換的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反映本質,但不等於本質。我們必須透過現象去認識和把握本質,而不能把現象與本質混為一談,更不能用個別現象去否定一般規律。例如,對自行車的價格,應從一個較長的時間來看,從社會總體上來看,從價格變化的總趨勢上來看,而不能孤立地看一次次各不相同的交換價格。目前,一輛上海產鳳凰自行車的價格一般在400元左右。因時間、地點不同,它的銷售價格並不一樣,有時低於400元,有時則高於400元,甚至上下浮動的幅度還比較大。但是,無論怎樣低,它不會低到一枝普通圓珠筆的價格;無論怎樣高,它不會高到一輛桑塔納轎車的價格,更不會高到一架波音747民航飛機的價格。原因何在?是因為自行車供過於求,抑或供不應求?顯然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價值規律在起作用。理解商品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必須把握商品價格變化的總趨勢,而不能被紛紜復雜的商品交換現象所迷惑。

至於某些特殊商品和買賣對象的高價交易,則完全是商品貨幣關系的派生物,已超出了正常的商品交換范疇,它們的價格是一種「虛幻價格」,同表現商品價值的價格有著質的區別。對於市場上出現的某些不法商販販賣假冒偽劣商品並漫天要價的欺詐行為,更應另當別論。五、價值決定價格是經典作家的一貫思想

石先華同志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引用了馬克思《僱傭勞動與資本》一文中的兩段話,由此得出如下結論:「價值和供求對價格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馬克思的上述認識,事實上已揭示了『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這一含義。」先不說根據馬克思的那兩段論述得不出這一結論,單就這一結論本身來看,也是很不妥當的。商品市場價格的形成固然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但各種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可能是等同的。講「價值和供求對價格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既有悖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意,也不符合客觀實際。石先華同志所引用的馬克思的前一段話,實際上是說供求影響價格,並不是說供求決定價格。對商品價格最終起決定作用的究竟是什麼?石先華同志所引用的馬克思的後一段話作了比較明確的回答:「價格由生產費用決定,就等於說價格由生產商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決定……」這就是說,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關於這一點,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以下論述中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印證。「價格是物化在商品內的勞動的貨幣名稱。」(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119頁)在這里,馬克思明確地告訴我們: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實體是商品中所包含的抽象人類勞動,商品價格的高低反映商品價值量的大校馬克思強調價值是價格的基礎,但並沒有否定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馬克思指出:「這種交換比例既可以表現商品的價值量,也可以表現比它大或小的量,在一定條件下,商品就是按這種較大或較小的量來讓渡的。可見,價格和價值量之間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價格偏離價值量的可能性,已經包含在價格形式本身中。但這並不是這種形式的缺點,相反地,卻使這種形式成為這樣一種生產方式的適當形式,在這種生產方式下,規則只能作為沒有規則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數規律來為自己開辟道路。」(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120頁)可見,價值規律正是通過供求關系的不斷變化所引起的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實現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生產價格等於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馬克思指出:「價值規律支配著價格的運動,生產上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的減少或增加,會使生產價格降低或提高。」(《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200頁)列寧指出,馬克思「解決了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形成·平·均·利·潤·率的問題」。「這樣,價格離開價值和利潤平均化這個眾所周知的、無可置辯的事實,就為馬克思根據價值規律充分說明了,因為一切商品的價值總量是與價格總和相等的。」(《列寧選集》,第2卷,595頁)在談到生產費用時,馬克思指出:「商品出售價格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價格規定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45頁)

綜上所述,「供求決定論」與「合力決定論」都有悖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本意,「價值決定論」才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一貫思想。

㈥ 市場營銷的重要性是什麼

帶動產品流通,是整個整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市場營銷作為一種計劃及執行活動,其過程包括對一個產品,一項服務、或一種思想的開發製作、定價、促銷和流通等活動,其目的是經由交換及交易的過程達到滿足組織或個人的需求目標。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之上的應用科學。市場營銷學的研究對象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企業市場營銷活動過程及其規律性,即在特定的市場營銷環境中,企業以市場營銷研究為基礎,為滿足消費者現實和潛在的需要所實施的以產品(Proct)、定價(Price)、地點(Place)、促銷(Promotion)為主要內容的市場營銷活動過程及其客觀規律性。其內容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應用性的特點。
通俗點來說,就是通過研究,發現顧客的需要,顧客需要什麼你就生產什麼。當然生產多少以及生產了怎麼去賣,這也都是需要研究的對象,就是說要科學的做生意。
呵呵-----
市場營銷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中比較實用的類型,在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的今天,對於作為獨立經濟實體的企業、公司,如果沒有專業的市場營銷人才,以科學、現代化的營銷手段來「做生意」,肯定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這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㈦ 營銷策略分析的重要性

當代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市場營銷策略的制定。市場營銷策略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當代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圍繞市場營銷鬈略進行的

本質上講,市場營銷就是交換。在當代企業中,從個人到整個企業都是按照一定的生產目標進行運轉,產品從最初設計到投入生產。再到進行包裝銷售以及售後服務等開展的一系列的與自身密切相關的經濟活動。而市場營銷就是在其中充當交換的場所,即企業產品創造出的價值與客戶手中代表價值的貨幣之間的交換。市場營銷說白了就是面向市場進行推銷,其終端接受者就是客戶。制定出合理的市場營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爭取到了與客戶進行交換的最佳方法。這對企業最終的效益也就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加強市場營銷策略的制定和實施。有利於當代企業從產品的設計到最終的銷售以及服務做到最合理的規劃。

從而達到順利推向市場,獲得收益的目的。因此,我們可以簡單理解到,市場營銷策略貫穿了當代企業經濟活動進行的各個環節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當代企業的發展和價值離不開市場營銷策略

一個企業的建立本身就是為了實現其價值和獲得較高的利益回報。只有不斷向前發展的企業才能獲得更大的價值和經濟效益。而當代企業的發展一刻也離不開市場營銷策略。市場營銷策略是維系著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首要戰略,它涵蓋了商品的製造銷售價值和市場調研價值。首先,對於企業來說,通過適當的市場營銷策略將其生產的產品銷售出去。是其直接的目標。如果沒有正確的市場營銷策略就可能導致產品滯銷。企業無法向前發展等惡性循環,就無法體現產品中凝結著的勞動者的技術、智力、體力等形成的價值。其次,市場調研是市場營銷中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調研才能獲得市場需求的信息,才能採取有針對性發展策略,制定出合適的市場營銷策略正是對市場調研價值的准確反饋。同時也為以後的市場調研提供基礎和參考。

閱讀全文

與價格對市場營銷的重要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電子商務外貿現狀 瀏覽:999
酒店怎麼做推廣方案 瀏覽:192
運動會籌備策劃方案 瀏覽:148
儀器電子商務網站 瀏覽:133
葯品促銷活動方案模板 瀏覽:517
公司春遊岳陽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42
希爾斯公司提供的培訓方案 瀏覽:275
大型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66
促銷活動的營銷策劃方案實例 瀏覽:844
黨員幹部可以從事電子商務嗎 瀏覽:514
網路汽車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18
微博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14
以純公司會展策劃方案 瀏覽:64
學校黨員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907
rfm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瀏覽:133
國培計劃二級培訓方案 瀏覽:302
新聞宣傳技能主題培訓方案 瀏覽:903
冬季小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96
濟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3
宣傳推廣先進事跡方案 瀏覽: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