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特許經營店
(FRANCHISE)
指特許權人與被特許人之間達成的一種合同關系。在這個關系中,特許權人提供或有義務在諸如技術秘密和訓練雇員方面維持其對專營權業務活動的利益;而被特許人獲准使用由特許權人所有的或者控制的共同的商標、商號、企業形象、工作程序等,但由被特許人自己擁有或自行投資相當部分的企業。
特許經營是21世紀主流的商業經營模式,作為一種經營方法,他可以向任何行業領域擴張。根據中國商務部定義,特許經營是指通過簽訂合同,特許人將有權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標、商號、經營模式等經營資源,授予被特許人使用;被特許人按照合同約定在統一經營體系下從事經營活動,並向特許人支付特許經營費。
特許經營最早起源於美國,1851年Singer縫紉機公司為了推展其縫紉機業務,開始授予縫紉機的經銷權,在美國各地設置加盟店。撰寫了第一份標準的特許經營合同書,在業界被公認為是現代意義上的商業特許經營起源。
商業特許經營按其特許權的形式,授權內容與方式,總部戰略控制手段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一、生產特許 受許人投資建廠,或通過OEM的方式,使用特許人的商標或標志、專利、技術、設計和生產標准來加工或製造取得特許權的產品,然後經過經銷商或零售商出售,受許人不與最終用戶(消費者)直接交易。典型的案例包括:可口可樂的灌裝廠、奧運會標志產品的生產。
二、產品-商標特許 受許人使用特許人的商標和零售方法來批發和零售特許人的產品。作為受許人仍保持其原有企業的商號,單一地或在銷售其他商品的同時銷售特許人生產並取得商標所有權的產品。
三、經營模式特許 受許人有權使用特許人的商標、商號、企業標志以及廣告宣傳,完全按照特許人設計的單店經營模式來經營;受許人在公眾中完全以特許人企業的形象出現;特許人對受許人的內部運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實行統一管理,具有很強的控制。
不同定義:
特許經營(Franchising):是許可證貿易的一種變體,特許權轉讓方將整個經營系統或服務系統轉讓給獨立的經營者,後者則支付一定金額的特許費(Franchise fee)。
B. 請問特許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哪個專業有更好的就業發展前景
特許經營管理偏重於管理,加盟連鎖是將來服務業的必然發展方向。但是能不能做到管理職位就要看個人能力了。
市場營銷所有的行業都需要,就業面廣。更注重綜合能力培養。
但從就業說市場營銷應該更好就業。
C. 特許經營和直銷有什麼區別如題 謝謝了
通常,直銷的產品不被市場所了解,需要通過人員說明的方式進行推廣。同時,由於它有特別的渠道,所以價格不能與普通市場上的產品進行比較。另外,直銷中將銷售權細分的過程,是以推銷產品的數量等因素作為條件的。而特許經營是一種通過特許者與被特許者的某種契約關系進行的商品或服務的銷售方式。通常開展特許經營業務的產品或服務,是已被市場所接受或經歷過的,具有一定市場成績的。另外,特許經營的授權過程要復雜得多,它要綜合考慮被特許者的各方面實力。 具體說來,二者的區別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從組織架構上看,特許經營多為單層次。加盟者和特許連鎖公司之間關系簡單,也就是說,加盟者與盟主是縱向關系,各加盟者之間無橫向關系。 而在直銷企業中,直銷公司和直銷員之間、直銷員和直銷員之間是多層次甚至是不限層次的關系。這一點正是特許經營和直銷經營的主要區別。 第二, 從業務運作方式來看,特許經營的運作需要開店經營。而直銷企業不需佔用店鋪來經營,而是以直銷員的推銷為主。 第三, 從市場推廣方式看,加盟特許經營的企業是靠宣傳攻勢及公司的「金字招牌」來推廣市場的,例如麥當勞用廣告宣傳吸引小孩子。也就是說,加盟特許經營的企業完全不用擔心知名度問題,這些都是由特許連鎖公司負責的。而直銷企業是靠「口碑」,由直銷員第二章直銷的概念辨析努力促銷來推廣市場的。大多數直銷企業幾乎都不做任何廣告。他們認為,直銷員和顧客的宣傳就是最有效的廣告。 第四, 從其開業資金來看,加入特許經營的企業需要的加盟費可能頗巨,要10萬元以上,甚至幾百萬元,而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起的。而想要加人直銷行業,所要交納的從業資金是微不足道的,百餘元至千餘元,這是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 第五, 從回報來看,特許經營企業可以根據店鋪的規模、地點及人流等因素估計出每天的營業額,而且一般來講,特許經營店的營業額都是比較穩定的。尤其是那些有名的特許連鎖店,其資金回收是相當快的,而且盈利也是相當豐厚的。但是在直銷企業中,直銷員的回報則不易估計,其回報的多少取決於該直銷員的經營手法。另外,由於直銷企業的直銷員與直銷公司不是僱傭關系,所以其收入也是不確定的。而在特許經營店中的工作人員,其工資等收入一般都是固定的。
D. 特許經營的經營方式是哪兩種
特許經營一種為特許連鎖或者加盟連鎖,另一種為特許經營把特許經營組織與連鎖店、自由連鎖、合作社等並列。
一、第一種方法是把franchising譯為特許連鎖或加盟連鎖,這種翻譯方法認為特許連鎖是連鎖店的一種組織形式,與公司連鎖,自由連鎖並列為連鎖的三種類型。但是在西方這幾種經營形式各自定義不同,在實踐中各自的特點也不同,有嚴格區別。
二、第二種方法是把franchising譯為特許經營。把特許經營組織與連鎖店、自由連鎖、合作社等並列,屬於所有權不同的商店的范疇。這種譯法與西方市場營銷學的界定是一致的。特許經營一詞的內涵也與英文franchising的含義相符,是一種常用的翻譯方法。
註:特許經營需要得到授權或者到相應部門取得特許經營備案證件才行的。
E. 特許經營模式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一、按特許權的交易形式劃分為以下三種:
1、製造商對批發商的特許:批發商經製造商許可後,可以經銷製造商的商品。
2、製造商對零售商的特許:汽車行業開辟了這一特許類型的先河,為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建立了所謂的特許經銷網。
3、零售商之間的特許:這種類型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業務模式特許經營。此種類型的特許經營容易在形式上與其他商業經營協定相混淆,如代理商、特約分銷商等。
二、按所需的資金額劃分,可分為以下三種:
1、工作型特許經營:只需受許人投入很少的資金,通常可在受許人的家中開展業務而不需要營業場所。
2、業務型特許經營:需要相對較大的投資用於采購商品、設備和購買或租賃營業場所。因其經營規模比工作型的特許經營大許多,因此受許人需要僱用一些員工以便進行有效的經營。這種類型的業務范圍相對較廣,包括沖印照片、會計服務、洗衣以及快餐外賣等。
3、投資型特許經營:需要的資金數額是三種特許經營方式中最高的。投資型受許人首先關心的是獲得投資回報,飯店業可作為投資型特許經營的典型。
(5)特許經營市場營銷擴展閱讀:
特許經營模式的特點特徵
一、特點
按我國法律規定,特許經營是一種銷售商品和服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行業。作為一種商業經營模式,在其經營過程和方法中有以下四個共同特點:
1、個人(法人)對商標、服務標志、獨特概念、專利、經營訣竅等擁有所有權。
2、權利所有者授權其他人使用上述權利。
3、在授權合同中包含一些調整和控制條款,以指導受許人的經營活動。
4、受許人需要支付權利使用費和其他費用。
二、特徵
特許經營一詞譯自英文營體系下從事經營活動,並向特許人支付經營費。雖然不同國家、不同組織對特許經營有不同的定義,但一般而言,特許經營有如下特徵:
1、特許經營是特許人和受許人之間的契約關系。
2、特許人將允許受許人使用自己的商號和(或)商標和(或)服務標記、經營訣竅、商業和技術方法、持續體系及其他工業和(或)知識產權。
3、受許人自己對其業務進行投資,並擁有其業務。
4、受許人需向特許人支付費用。
5、特許經營是一種持續性關系。
特許經營是指特許權人與被特許人之間達成的一種合同關
系。在這個關系中,特許權人提供或有義務在諸如技術秘密和訓練雇員方面維持其對專營權業務活動的利益;
而被特許人獲准使用由特許權人所有的或者控制的共同的商標、商號、企業形象、工作程序等,但由被特許人自己擁有或自行投資相當部分的企業。
F. 市場營銷學中.如何選擇適宜的特許經營項目
特許經營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生意之一,因為你能直接使用有知名度的名字。也不需要自己額外製定商業計劃,決定庫存等事情。這些往往也是創業時最令人疼痛的事情。
要涉足特許經營需要的主要是有足夠現金,因為公司需要在一開始就支付一筆加盟費。要記住,簽署協議前一定要了解所有要求和條款。此外,還要弄清楚該特許經營模式是否適合在當地開展,將所有疑問都提出來。好消息是有很多特許經營類型可供選擇,無論是否有技能和經驗,總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項目。
最常見的特許經營實例是麥當勞,這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加盟連鎖模式之一。當然,你不能將麥當勞作為自己選擇投資項目的標准。對大多數人來說,銷售某類商品的小特許加盟公司是更佳選擇。
選擇特許經營機會的最佳方式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要記住,你是做生意,因此需要每天付出努力爭取成功。不要僅基於高額利潤許諾選項目。此外,如果對某種產品不感興趣,很難有耐心業務進行到底。最後要提醒的是,在決定前,有必要拿出幾天,甚至幾周時間做調查。
怎樣判斷網上聯盟代理項目的好壞?
網上聯盟代理項目看起來是利用網站賺錢的最簡單方式。在網頁上展示一段公司廣告,然後根據點擊或產品交易數量得到傭金報酬。在公司誠實的情況下,代理項目確實能給你帶來收益。但要清楚,你為他們發布的廣告有可能只能獲得極少回報。因此有必要學會判斷聯盟代理商的信譽和真實合法性。
評估公司的聯系資料。如果只是租用很小空間作為公司網址或使用子域名掛接在其他網站之下,就應避免。
評估公司針對產品的聲明。例如,如果提供的是1%傭金,並只有一個價值5元的產品可以銷售,卻宣稱能讓你一個月賺500元,這很有可能就是有問題的代理項目。這也是應避開的類型。
查看網賺論壇上其他人對該公司的評論。如果存在欺詐和騙量歷史記錄,也不要做他們的產品。
詢問提供跟蹤系統的公司。避免不允許使用跟蹤系統的聯盟代理項目,這也是他們不願意讓你精確了解數據的跡象。
G. 特許經營模式是一種怎樣的模式
特許經營是指特許經營權擁有者以合同約定的形式,允許被特許經營者有償使用其名稱、商標、專有技術、產品及運作管理經驗等從事經營活動的商業經營模式。
特許經營一詞譯自英文franchising,目前國內對franchising這個詞的翻譯和理解大致有兩種:一種譯為特許經營。把特許經營組織與連鎖店、自由連鎖、合作社等並列,屬於所有權不同的商店的范疇。這種譯法與西方市場營銷學的界定是一樣的,是一種常用的翻譯方法。
特許經營的種類按不同的劃分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按所需資金投入劃分
按所需資金投入可分為工作型特許經營、業務型特許經營和投資型特許經營。工作型特許經營只要加盟者投入很少資金,有時甚至不需要營業場所。業務型特許經營一般需要購置商品、設備和營業場所,如沖印照片、洗衣、快餐外賣等,所以需要較大的投資。投資型特許經營需要更多的資金投資,如飯店等。
2.按交易形式劃分
按交易形式劃分,可分為四種:製造商對批發商的特許經營,如可口可樂授權有關瓶裝商(批發商)購買濃縮液,然後充碳酸氣裝瓶再分銷給零售商;製造商對零售商的特許,如石油公司對加油站之間的特許;批發商對零售商的特許,如醫葯公司特許醫葯零售店;零售商之間的特許,如連鎖集團利用這一形式招募特許店,擴大經營規模。
3.按加盟者性質劃分
按加盟者性質劃分,可分為區域特許經營、單一特許經營和復合特許經營。區域特許經營是指加盟者獲得一定區域的獨占特許權,在該區域內可以獨自經營,也可以再授權次加盟商。單一特許經營是指加盟商全身心地投入特許業務,不再從事其他業務。復合特許經營是指特許經營權被擁有多家加盟店的公司所購買,但該公司本身並不捲入加盟店的日常經營。
4.按加盟業務劃分
按加盟業務劃分,可分為轉換型特許經營和分支型特許經營。前者是加盟者將現有的業務轉換成特許經營業務,特許商往往利用這種式進入黃金地帶。後者則是加盟商通過傳統形式來增加分支店,當然需要花費更多的資金。 特許經營的優勢 特許經營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它所取得的成功已為世人矚目。近幾年,特許經營在我國也有巨大發展。這一分銷方式之所以長盛不衰,有其經營優勢。
1.特許商利用特許經營實行大規模的低成本擴張
對於特許商來說,藉助特許經營的形式,可以獲得如下優勢:
(1)特許商能夠在實行集中控制的同時保持較小的規模,既可賺取合理利潤,又不涉及高資本風險,更不必兼顧加盟商的日常瑣事。
(2)由於加盟店對所屬地區有較深入的了解,往往更容易發掘出企業尚沒有涉及的業務范圍。
(3)由於特許商不需要參與加盟者的員工管理工作,因而本身所必需處理的員工問題相對較少。
(4)特許商不擁有加盟商的資產,保障資產安全的責任完全落在資產所有人的身上,特許商不必承擔相關責任。
(5)從事製造業或批發業的特許商可以藉助特許經營建立分銷網路,確保產品的市場開拓。有人講,有人的地方就有可口可樂,有色彩的地方就有柯達。為什麼這些品牌能夠無處不在?原因就在於它們利用了特許經營方式進行了大規模的低成本擴張。
2.加盟商藉助特許經營"擴印底版"
有人形象地把加盟特許經營比喻成"擴印底盤",即藉助特許商的商標、特殊技能、經營模式來反復利用,並藉此擴大規模。
(1)可以享受現成的商譽和品牌。加盟商由於承襲了特許商的商譽,在開業、創業階段就擁有了良好的形象,使許多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否則,藉助於強大廣告攻勢來樹立形象是一大筆開支。
(2)避免市場風險。對於缺乏市場經營的投資者來說,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往往處於劣勢。投資一家業績良好且有實力的特許商,藉助其品牌形象、管理模式以及其他支持系統,其風險大大降低。
(3)分享規模效益。這些規模效益包括:采購規模效益、廣告規模效益、經營規模效益、技術開發規模效益等。
(4)獲取多方面支持。加盟商可從特許商處獲得多方面的支持,如培訓、選擇地址、資金融通、市場分析、統一廣告、技術轉讓等。
3.特許經營因其管理優勢而受到消費者歡迎
特許經營成功發展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准確定位。由於能准確定位,使企業目標市場選擇准確,能圍繞目標市場進行營銷策略組合,並能及時了解目標市場的變化,使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走在時代前列。
H. 請問什麼叫連鎖經營什麼叫特許經營它們之間有什麼關聯和區別呢
特許經營一詞譯自英文franchising,目前國內對franchising是翻譯和理解大致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方法是把franchising譯為特許連鎖或加盟連鎖,這種翻譯方法認為特許連鎖是連鎖店的一種組織形式,與公司連鎖,自由連鎖並列為連鎖的三種類型。但是在西方這幾種經營形式各自定義不同,在實踐中各自的特點也不同,有嚴格區別。
第二種方法是把franchising譯為特許經營。把特許經營組織與連鎖店、自由連鎖、合作社等並列,屬於所有權不同的商店的范疇。這種譯法與西方市場營銷學的界定是一致的。特許經營一詞的內涵也與英文franchising的含義相符,是一種常用的翻譯方法。
特許經營是一種銷售商品和服務的方法,而非一個行業。特許經營這種現代商業銷售形式在過去幾十年內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用實踐證明了特許經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分銷商品和服務的方法。同時特許經營還對經濟發展起到了作用。
特許經營作為一種商業經營模式在其經營過程和方法中有以下四個共同點:首先是個人對商標、服務標志、獨特概念、專利、商業秘密、經營訣竅等擁有所有權。其次是權利所有者授權其他人使用上述權利。再者在授權合同中包含一些調整和控制條款,以指導受許人的經營活動。最後是受許人需要支付權利使用費和其他費用。
特許經營的定義有很多種,目前在國際上廣泛通用的是國際特許經營協會(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deration)的定義,該定義如下:特許經營是特許人和受許人之間的契約關系,對受許人經營中的如下領域,經營訣竅和培訓,特許人有義務提供或保持持續的興趣;受許人經營是在由特許人所以和控制下的一個共同標記、經營模式和過程之下進行的,並且受許人從自己的資源中對其業務進行投資。中國特許經營協會把特許經營定義如下:特許人將自己擁有的商標、商號、產品、專利和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等以特許經營合同的形式授予受許人使用,受許人按合同規定,在特許人統一的業務模式下從事經營活動,並向特許人支付相應的費用。
由於我國特許經營存在了好多問題也就產生了許多壞的影響,對於特許經營的加盟者來說我國特許經營中的陷阱是必須注意的。
(1)利益陷阱。對特許人來說特許經營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即一個本錢—模範店或模範產品、服務、品牌被上萬次地被利用,利用一次,賺一次錢,擴大一次規模,實現低成本擴張;對受許人來說,是「萬利一本」的事情,即源源不斷的利潤皆來自一個本錢;購買一個成功的特許經營模式,大大地降低了創業的風險。在特許經營中,出現了這種利益的陷阱,主要表現為特許人打著特許加盟的旗號詐取加盟金;特許人在加盟利益的引誘下片面擴大規模致使特許分店失敗;而加盟者利用總部的技術私自再開分店;或者加盟者把總部的技術傳授給他人等等。據我國曾經出現過一些不法之徒打著特許經營旗號詐取加盟金的事情,本身從未開過一間店,卻大張旗鼓發展加盟店,以「低投入、高回報」的誘餌吸引別人入伙,獲得巨額資金後,就逃之夭夭。所以在缺乏法律保障的情況下,圈錢的道德風險是存在的。經濟學家魏傑曾說,能進入特許經營的特許方,應該是著名的品牌,有市場性很強的專有技術,並且有獨特的營銷管理模式。否則,特許權就毫無使用價值,永遠「特許」不出去。但要注意名品牌特許經營也許是迷人的陷阱:特許人可憑借現有的品牌和管理無償收取可觀的加盟特許費外,還能在加盟者隨後的經營過程中不斷分成,既增加贏利、又佔領市場,還能利用加盟者的地緣優勢來充實自己,可謂一舉多得;但能給加盟者帶來的好處實際十分有限,不會是天上掉下了個「餡餅」。對於一個財才兼備的成功商人、資本擁有者與企業管理者,拿出自己的巨額資金並委身他人為他人做「嫁衣裳」是否值得不言而喻。
(2)達不到規模經濟要求。由於起點低、基礎差。我國連鎖業規模普遍較小,而國外的連鎖企業規模都比較大,國內連鎖企業與國際大型連鎖集團在規模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根據我國的連鎖經驗,一般在開年4—5年內達到一定的門店數量,公司開始體現效益。雖然目前有關資料表明我國目前連鎖企業連鎖規模比以前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有很多企業仍然達不到規模效益的要求,盲目的開展特許經營業務會存在一定的風險,甚至出現隨規模擴大而虧本也加大的規模不經濟現象。所以廣大加盟者在加盟前特許要對欲加盟企業進行充分的調查分析。
(3)冒進陷阱。連鎖經營中確實存在著規模經濟,關於這一點經濟學已經告訴我們,而且連鎖經營的實踐也告訴了我們。目前我們單跟國外連鎖企業比規模還不行,畢竟在美國特許經營已經出現了50多年了,而我國出現的時間較短,連鎖企業的運作還不成熟,若企業的自身素質尚未達到規模經濟所要求的水平,企業的效益與利潤不僅不會隨著規模的擴大而增長,反而會隨著規模的擴大而減少,這時就出現了「規模不經濟」。在冒進的陷阱下,我國許多企業都急於將加盟店的數量規模擴大,似乎加盟店的數量越多,自身勢力、實力就一定越強。其實,在管理模式、人才儲備等條件跟不上門店發展的步伐時,這種心態就會犯冒進的錯誤,必將導致規模不經濟。更有甚者還抱著「廉價圈地,高價拋地」的心態,規模做大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從而使得加盟者都陷入這個陷阱之中。與傳統商業相比,連鎖商業對企業內部管理的要求高出好幾倍,一旦總部有個疏漏很可能釀成企業的大出血。我國有些連鎖企業出現了只注重門店數量擴張,忽視內部經營管理的現象。如北京的「紅蘋果」連鎖店在一年內擴張到很多家,但由於攤子鋪得太快,總部對門店的約束力下降,資金周轉不靈,苦苦支撐了半年,最後在上百家供貨商的討債聲中關門了事。
(4)連而不鎖的陷阱。目前許多企業都認為:加盟商按照特許經營主提供的方案將店面裝修一新、店內的貨品保持與總部的標識一致就是特許經營了,其實不然。僅有外部的一致只是具備了特許經營的「形」,真正的「神」在於管理制度、配送等的一致。只有「形」、「神」的統一,才是真正的特許經營。「連而不鎖;」很難取得成功。在我國,特許經營的管理系統還不成體系,而且缺乏快速順暢的物流配送系統。國內大多數特許經營企業缺乏現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統,如銷售信息管理系統、電子訂貨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庫存自動化管理系統等,仍憑經驗管理,很難推出完善的特許經營計劃,很難指導加盟分店的業務。而且多數沒有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短缺致使相當一部分加盟分店無法享受大量進貨從廠家得到的價格折扣,而且常會因為配送的「死機」而使日常的經營活動受到影響。如北京的一家加盟店位置很好,生意也不錯,但由於加盟總部的配送中心頻頻死機,造成經常缺貨,受許人加盟後反而虧損了。
I. 什麼是特許經營模式
特許經營模式,即特許經營授權商將其成功的品牌、產品和運作模式傳授給特許經營體系中的受許者使用,使受許者獲權經營一種早已獲暢銷的產品或服務。特許經營作為新的現代商業運營組織方式,是一種已被公認為有效的經營理念,它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能夠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它利用知識產權的轉讓,充分調動了一切有利的資本並將其實現了最優化的組合。
我國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對特許經營的定義是:「本條例所稱商業特許經營(以下簡稱特許經營),是指擁有注冊商標、企業標志、專利、專有技術等經營資源的企業(以下稱特許人),以合同形式將其擁有的經營資源許可其他經營者(以下稱被特許人)使用,被特許人按照合同約定在統一的經營模式下開展經營,並向特許人支付特許經營費用的經營活動。」
特許經營的商業模式,經過西方發達國家100多年的實踐,已成功地為可口可樂、麥當勞、柯達、福特汽車、沃爾瑪、7-11便利店、希爾頓酒店、迪斯尼樂園、21世紀房地產、NAPA、ET教育等世界各行各業的品牌巨人所實踐,並為全球中小企業的成長和個人創業提供了最成功的捷徑。
網路里也有特許經營的詞條,可以看看:http://ke..com/view/17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