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辦公室人性化管理制度,及銷售管理制度
人性化管理制度 ---制度講究的是人性化·而不是強制·
一:上午九點上班,晚上九點半下班。中午休息2小時。遲到者不扣錢,只扣人,你遲到多長時間,那就請您晚下班多少時間。不能說我壞,我只是想做一個有執行力的團隊。
二:上班時間,您可以喝著可樂聽著歌,看著電影,看你的NBA,聽你的林肯公園,任何人都無權干涉對方的興趣愛好,但是請您在不忙的時候,百無聊賴的時候做這些事情,如果在跟客戶說話的時候,請認真對待,如果在發貨談單的時候請您認真對待,每天的任務要完成,別把興趣愛好當成了工作,也別把工作當成了無所謂的生活,希望您能成功的一邊喝著烏龍茶一邊賣出10個小Z。認真二字,希望您能真誠對待。
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該說的不要說,有些事情,咱們大家自己說說就可以了,就不要拿到外面跟朋友說好了。我們要鍛造的是低調和勉力的集體。不是浮誇和虛張聲勢的一堆草包。
四:一個團隊的和諧團結最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在閃光的地方,每個人都是優秀的,沒有做不到,只有不想做和不去做。學會獨立解決問題,面對問題,而不是選擇逃避和妥協。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自己是一個集體的一分子,而且,你是最重要的一分子,我們都需要你。記住一句話,勇氣能改變一切。
五:每個星期我們要總結一次本周工作情況,銷售情況,貨物出入情況,以及研究最新銷售動向,每個月要一次大總結,最重要的是每個月工資,一定要准時發,這個發工資的那某某人要記好了時間,說到的一定要做到,否則,你可能成為別人眼裡的小氣鬼或者王八蛋也不一定。年終記得一定要發獎金或者紅包,有誰過生日,一定要出去HAPPY一下。像我們這樣的老呆在屋裡,也確實悶的慌。
六:希望大家相互坦誠,友善,對誰不滿一定要大聲說出來,支持民主性抗議和申訴,對誰工作不滿也一定要提出來,別相互隱瞞欺騙,批評的意見一定要說出來,批評您的話,您也別生氣,因為,都是為了大家好。如果都是好話,沒人說壞人,那反而不正常了,我相信,任何一個空間,都存在矛盾意識,充滿危機意識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A: 銷售人員管理辦法
1. 總則
1.1. 制定目的
為加強本公司銷售管理,達成銷售目標,提升經營績效,將銷售人員之業務活動予以制度化,特製定本規章。
a) 適用范圍
凡本公司銷售人員之管理,除另有規定外,均依照本辦法所規范的體制管理之。
b) 權責單位
(1) 銷售部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起草工作。
(2) 總經理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核准工作。
2. 一般規定
2.1.出勤管理
銷售人員應依照本公司《員工管理辦法》之規定,辦理各項出勤考核。但基於工作之需要,其出勤打卡按下列規定辦理:
2.1.1.在總部的銷售部人員上下班應按規定打卡。
2.1.2.在總部以外的銷售部人員應按規定的出勤時間上下班。
2.2工作職責
銷售人員除應遵守本公司各項管理辦法之規定外,應善盡下列之工作職責:
2.2.1部門主管
(1) 負責推動完成所轄區域之銷售目標。
(2) 執行公司所交付之各種事項。
(3) 督導、指揮銷售人員執行任務。
(4) 控制存貨及應收帳款。
(5) 控制銷售單位之經費預算。
(6) 隨時稽核各銷售單位之各項報表、單據、財務。
(7) 按時呈報下列表單:
A、銷貨報告。
B、收款報告。
C、銷售日報。
D、考勤日報。
(8) 定期拜訪轄區內的客戶,藉以提升服務品質,並考察其銷售及信用狀況。
2.2.2銷售人員
(1)基本事項
A、應以謙恭和氣的態度和客戶接觸,並注意服裝儀容之整潔。
B、對於本公司各項銷售計劃、行銷策略、產品開發等應嚴守商業秘密,不得泄漏予他人。
C、不得無故接受客戶之招待。
D、不得於工作時間內凶酒。
E、不得有挪用所收貨款之行為。
(2)銷售事項
A、產品使用之說明,設計及生產之指導。
B、公司生產及產品性能、規格、價格之說明。
C、客戶抱怨之處理。
D、定期拜訪客戶並匯集下列資料:
a、產品品質之反應。
b、價格之反應。
c、消費者使用量及市場之需求。
d、競爭品之反應、評價及銷售狀況。
e、有關同業動態及信用。
f、新產品之調查。
E、定期了解經銷商庫存。
F、收取貨款及折讓處理。
G、客戶訂貨交運之督促。
H、退貨之處理。
I、整理各項銷售資料。
(3) 貨款處理
A、收到客戶貨款應當日繳回。
B、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貨款。
C、不得以其他支票抵繳收回之現金。
D、不得以不同客戶的支票抵繳貨款。
E、應以公司所核定之信用額度管制客戶之出貨,減少壞帳損失。
F、貨品變質可以交換,但不得退貨或以退貨來抵繳貨款。
G、不得向倉庫借支貨品。
H、每日所接之定單應於次日中午前開出銷貨申請單。
2.3.移交規定
銷售人員離職或調職時,除依照《離職工作移交辦法》辦理外,並得依下列規定辦理。
2.3.1銷售單位主管
(1)移交事項
A、財產清冊。
B、公文檔案。
C、銷售帳務。
D、貨品及贈品盤點。
E、客戶送貨單簽收聯清點。
F、已收未繳貨款結余。
G、領用、借用之公物。
H、其他。
(2)注意事項
A、銷售單位主管移交,應呈報由移交人、交接人、監交人共同簽章之《移交報告》。
B、交接報告之附件,如財產應由移交人、交接人、監交人共同簽章。
C、銷售單位主管移交由總經理室主管監交。
2.3.2.銷售人員
(1)移交事項
A、負責的客戶名單。
B、應收帳款單據。
C、領用之公物。
D、其他。
(2)注意事項
A、應收帳款單據由交接雙方會同客戶核認無誤後簽章。
B、應收帳款單據核認無誤簽章後,交接人即應負起後續收款之責任。
C、交接報告書由移交人、交接人、監交人共同簽章後呈報總經理室(監交人由銷售主管擔當)。
3. 工作規定
3.1.工作計劃
3.1.1.銷售計劃
銷售人員每年應依據本公司《年度銷售計劃表》,制定個人之《年度銷售計劃表》,並填制《月銷售計劃表》,呈主管核定後,按計劃執行。
3.1.2.作業計劃
銷售人員應依據《月銷售計劃表》,填制《拜訪計劃表》,呈主管核准後實施。
3.2.客戶管理
(1) 銷售人員應填制《客戶資料管制卡》,以利客戶信用額度之核定及加強服務品質。
(2) 銷售人員應依據客戶之銷售業績,填制《銷售實績統計表》,作為制定銷售計劃及客戶拜訪計劃之參考。
3.3.工作報表
3.3.1.銷售工作日報表
(1) 銷售人員依據作業計劃執行銷售工作,並將每日工作之內容,填制於《銷售工作日報表》。
(2) 《銷售工作日報表》應於次日外出工作前,呈主管核閱。
3.3.2.月收款實績表
(3) 銷售人員每月初應填制上月份之《月收款實績表》,呈主管核示,作為績效評核,帳款收取審核與對策之依據。
3.4.售價規定
(1) 銷售人員銷貨售價一律以本公司規定的售價為准,不得任意變更售價。
(2) 如有贈品亦須依照本公司之規定辦理。
3.5.銷售管理
(1) 各銷售單位應將所轄區域作適當劃分,並指定專屬銷售人員負責客戶開發、銷貨推廣、收取貨款等工作。
(2) 銷售單位主管應與各銷售人員共同負起客戶信用考核之責任。
(3) 貨品售出一律不得退貨,更不準以退貨抵繳貨款;但變質貨品可依照公司有關規定辦理退貨。
3.6.收款管理
(1) 有銷售人員收款,必須於收款當日繳回公司財務。
(2) 銷售人員應於規定收款日期,向客戶收取貨款。
(3) 所收貨款如為支票,應及時交財務辦理銀行托收。
(4) 未按規定收回的貨款或支票,除依據相關規定懲處負責的銷售人員外,若產生壞帳時,銷售人員須負賠償之責任。
2. 什麼叫做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
咱不說空話,我給你舉幾個例子。
這就涉及太多了,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攻心為上」!!!
1.人性化管理是激勵員工的方式之一。舉個例子:你可以拿親手寫的便條跟員工交流。實話告訴你,這招絕對給力。
2。實行人性化獎勵。如:你可以了解員工的愛好,給他們獎勵他們喜歡的東西,還可以在私下多和員工交流一塊出去唱歌呀,吃飯呀等等。這招雖然老土,但相當管用。
3.你可以謙虛一點,多想員工請教問題。這招絕啊。另外,充分信任員工,籠絡人心。
4.最絕的一招,也是最土,但沒人刻意注意的一招: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相信我,這招相當妙)但要注意這招的「度」。適當把握,否則就弄巧成拙了。。
5.巧拉家常,讓他不厭惡你的管理。這招是管理者必備。
6.………………
7.………………
還有恩多,但我打字打的快累死了。
總之,這些都是。。。。。
3. 公司人性化管理制度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簡要回答:
一、人性化管理制度的概念:人性化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方式,強調的是了解和滿足人的需要,注重工作中人際關系的溝通和交互作用;著眼於企業或公司員工的集體意識的培育和公司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公司內外環境,對人進行激勵和權變管理;致力於管理環境的優化、致力於員工思想溝通與潛能挖掘,致力於企業文化塑造,致力於員工需求的滿足;重視員工的歸屬感、激勵機制、使員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行為規范。管理形式有情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文化管理等。
二、人性化管理制度的好處:可以發現人性、挖掘人性、尊重人性、體現人性,可以發揮人在企業中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發揮員工職業責任感及潛能並調動員工積極性;培育和成就員工企業自豪感和榮譽感,從而使企業願景和目標與員工相一致。
三、人性化管理制度的壞處:如何制度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環境,人性化管理也不例外。它建立在一定的制度或規范的控制之下來發揮作用,否則會產生放任自流的負面效果。
4. 人性化管理制度
人性化管理是開發人才資源的管理妙方,通過研究人、認識人、了解人、理解人,進而貼近每一位員工,揚其所長,輔其成功。而制度化建設又能以明確的要求和嚴格的約束來規范和強化人的良好行為,矯正人的不良行為,建立正常的學習工作秩序,創造良好環境,提高效率和效益。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設的有機結合,不僅能使企業形成既有規章的嚴肅,又有人情的溫馨,還有個性的張揚,寬松和諧的人際氛圍,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因素,凝聚人心,鼓舞鬥志,形成挑戰市場激烈競爭的強大原動力。
人性化的管理要求管理者更加主動地去研究人、認識人、貼近人,從而了解員工不斷追求的新的目標和不斷變化的新的需求,輔以相應的管理模式。在企業的管理實踐中發現,人們雖有為「錢」而工作的動機,但有時卻出乎意料地對經濟刺激無動於衷;人們渴望發揮自已的聰明才智,但有時又拒絕接受更具挑戰性的工作,不想去尋找新的「乳酪」;人們都希望有一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但遇到矛盾時卻耿耿於懷不能「有容乃大」等等。由此可見,人性的各種基本追求並無順序性和單一性,是隨著人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相互作用,並組合成復雜多樣的動機模式價值取向和目標定位。
人性化管理應體現在管理者能多視角、多層次地去解讀員工,從認識人——了解人——理解人進而貼近每一位員工,揚其所長,輔其成功,在用人過程中,多謀善斷,知人善任,不拘一格,唯才是舉。
員工最大的心理特點是: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的被認可,希望有一個充滿誠信的人際氛圍,有強烈的自尊心等等。因此人性化管理應充分尊重員工的勞動,並完善各種溝通渠道,及時了解和反饋員工的工作業績,讓員工不斷地有一種被賞識的成功感、認同感,從而產生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把企業不僅當作自己安身立命之地,而且是實現人身價值的舞台。
人性化管理還體現在適時提出鼓舞人心且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奮斗目標上,製造興奮點,增強凝聚力,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
人性化管理,並不排斥制度化的制約機制,這是由人的社會屬性所決定的。要從根本上打破「大鍋飯」,解決公辦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干與不幹、干多干少、干好乾壞一個樣的格局,就必須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聘任制、責任制、考核制、獎懲制等運行機制,從而以明確的要求和嚴格的約束來規范和強化人的良好行為,矯正人的不良行為,建立正常的學習工作秩序,創造良好的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綜上所述,如果把企業看成是奔騰的江河,那麼制度化建設就是岸,人性化管理就是流;制度化建設是形,人性化管理是神。制度化建設使人性有了規范,個性正確的張揚,而人性化管理又使剛性的制度被逐漸地內化並成為人們自然的習慣和自律的行動。這種剛柔相濟、形神兼備的管理理念,不僅能使企業形成既有規章的嚴肅,又有人情的溫馨,還有個性的張揚,寬松和諧的人際氛圍,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因素,凝聚人心、鼓舞鬥志,形成挑戰市場激烈競爭強大的原動力。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思想:人,即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幫助人、培養人,給人更大的發展空間,給人更多的關愛,從而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員工的歸屬感,使員工與企業有著相同的目標和價值取向,激發優秀人才的良好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以及工作經驗。人性化管理的工作方法:學習、交流、創新。學習是基礎,交流是手段,創新是目標。
人性化管理的管理人員往往更熱愛生活,工作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可以很愉快的工作並在工作中享受生活,因為溝通、交流以及關心、幫助他人是其工作的一部分,也希望其下屬也愉快的工作。同時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享受家庭生活,因為他們懂得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幫助人、培養人。合理的授權使其壓力減輕,工作相對輕松,擁有了理解與尊重,威信無法喪失。
5. 人性化營銷的策略
要實行人性化營銷戰略首先必須做到對企業自身的員工進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現代管理繼行為管理、目標管理之後而出現的一種新的管理思想,是「人本管理」,即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它對人的認識提升到主體的境界,強調人的個性、情感、自尊及自我發展等人性的需求,重視文化和環境的作用,注重人的潛能的發掘和人的創造性的發揮。人性化管理包括三方面:
(1)營銷人員的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能讓每個員工都能在自身的領域里更好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產生最大的服務效益。
(2)營銷環境的擬人化管理。企業的經營模式與環境的布置更科學合理,各種服務空間和設施設計更符合人性化要求。
(3)營銷對象的人性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要求,讓他們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享受到親切的感覺,輕松愉快地購買我們的產品,接受我們的服務,並獲得精神的極大的滿足和人格的充分尊重。 根據美國市場營銷協會(AMA)的定義,品牌是一個「名稱、專用名詞、標記、標志,或設計,或是將上述綜合,用於識別一個銷售商或銷售商群體的商品與服務,並且使它們與其競爭者的商品與服務區分開來」。
所謂的「品牌人性化」就是依照人性來進行品牌理念設計,通過充分滿足人性的需求來達到企業經營的目的。人性的東西是最能觸動人的內心深處的。所以,品牌人性化已經成為合乎民心、順乎民意的事物,是一種大勢所趨。
品牌的基礎是消費者基於其人性本質的需求。當一個品牌的個性文化內涵,最大限度滿足了消費者某種人性化情感渴望的時候,這個品牌就會贏得一部分人群的持久忠誠。真正的品牌人性化不僅魅力無窮,而且「人性化」三個字無疑是品牌文化核心價值的終極源泉。 市場細分是指營銷者通過市場調研,依據消費者的需要和慾望、購買行為和購買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把某一產品的市場整體劃分為若干消費者群的市場分類過程。市場細分,並不是在對產品進行分類,而是對同種產品下,需求各異的消費者進行分類,是識別具有不同要求或需要的購買者或用戶群的活動。
合理進行市場細分,對不同的市場採用不同的營銷策略。發現需要,然後想盡辦法去滿足這種需要。營銷必須明確產品的重點消費者,突出鮮明的個性定位,沒有突出的個性定位就很難維持顧客的忠誠度。 所謂產品組合是指一個企業生產或經營的全部產品線、產品項目的組合方式,它包括四個變數:寬度、長度、深度和一致性。很多企業都擁有眾多的產品項目。如,白沙集團是一個跨行業、跨地區經營的大型多元化企業集團,涉足卷煙製造、文化傳播、印刷等多個產業。
擁有一個優秀的產品組合對提高顧客的品牌忠誠度有十分積極的作用。隨著收入和身份地位的變化,一個消費者對產品的消費水平也將發生相應的變化。一個品牌能夠全面地提供不同檔次的產品,就使得消費者在改變消費水平時仍然能在他所習慣的品牌中找到對應的產品,提高品牌忠誠度。 包裝是指產品外部包紮或容器。由於包裝是與消費者直接面對的第一線,消費者不可能與公司本體接觸,市場上的產品才是消費者真正接觸的東西。在購買產品的同時,首先得審視包裝,包裝直接成了產品的形象,同時又是品牌形象的具體化、標識化。在數不勝數、琳琅滿目的品牌中,如何使自己的產品形象在芸芸眾生眼裡脫穎而出,成功的包裝無疑起著巨大的作用。
成功的包裝並不是主觀臆斷的或者盲目追求個性表現,而是經由對產品定位、界定消費群體、銷售區域、銷售價格、市場行銷策略等做詳細通盤分析之後,依賴具有創意的整體視覺設計,來對品牌個性進行塑造,營造一個令消費者印象深刻的品牌形象。
由於不同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在產品的包裝設計的要求上也有所不同。在高檔產品市場上,顧客並不一定是最終消費者,所以在包裝設計上要求比較精美、考究,能體現出高檔產品應有的身價,從包裝上就能反應出消費者的身份地位。而對於消費低檔產品的人來說,他們需要的可能是一個能給他帶來親切感的外部包裝。因此,應該針對不同的檔次、不同的消費群體採取不同的產品的包裝設計策略。 企業面對的不是直接消費者,而是零售商。零售戶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產品實現價值轉化的關鍵環節。企業只有為零售戶服務,把廣大零售戶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引導消費,調控市場,不斷滿足消費需求,與客戶共創成功,才能真正形成利益同盟。企業如果不能積極地獲取、控制和佔有零售終端,就必然會失去銷售能力的最後保障,最終導致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間。因此建立人性化的新型客戶關系,不斷提高零售戶的滿意度,以推動和諧發展很有必要。
首先,要建立誠實守信的客戶關系。誠信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根本。我們要恪守法規原則和誠實之道,以客戶以為中心,視客戶為第一上帝,言必行,行必果,用真心和誠信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實現雙贏。
其次,要樹立平等觀念。我們要從思想上、行動上、情感上、服務上破除對零售戶的偏見,平等對待客戶,相互尊重、互利合作,推動商品和諧發展。
再次,要實現互利雙贏。互利雙贏的客戶關系有利於調動零售戶的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投入到系統組織的各項活動中來,讓廣大零售戶感受到企業開展的各項活動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從而主動配合,積極參與,從中真正得到溫暖和實惠,進而自覺地置身於公司的網路之中,推動銷售網路的發展。
最後,要加強專賣管理,規范機制。共同的利益,一致的行動離不開制度的監督與規范的約束。新型的客戶關系管理應該是雙向互動的,在落實的過程中應以規范機制、互相監督為保證。
6. 企業的人性化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種在整個企業管理過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開掘人的潛能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於其具體內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對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給人提供各種成長與發展機會,注重企業與個人的雙贏戰略,制訂員工的生涯規劃等等。
人性化管理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也是對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表現形態進行有序組織和改造的過程。人性化管理大體分為四個發展階段:人際權力管理階段、人際溝通階段、合作管理階段、奉獻管理階段。這個發展階段實際是企業文化與員工個人意識或文化意識進行整合的過程。
(6)市場營銷中的人性化管理制度擴展閱讀
人性管理的關鍵在於確定如何創造提升顧客價值的方案、如何解決顧客所關注的問題的方案,以及如何將顧客感知到的但並沒有完全清楚表達出的願望的方案。
直接定製是在簡單的大規模生產模式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情況下提出來的,它將每一位顧客都視為一個單獨的細分市場,根據個人的特定需求來進行市場營銷組合,以滿足每位顧客特定需求的一種營銷方式。其最突出的特點是根據顧客的特殊要求來進行產品生產。
7. 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
jkredowvbm2770706110 科學標准化0管理就是制度化3管理,硬性的制度難免與s柔軟的人o性相沖突。轉載以4下w文6章,供參考 人m性化5管理與g制度化8管理各自有何優缺點應如何取捨 俗話說「制度無i情,人n有情」,人s是一u切4活動中8最活躍的,也o是最關鍵的因素之z一e,特別是在企業制度化6管理過程中5的作用不e可替代。我們常在制度化0管理和人z性化2管理過程處於f兩難境地,很難找到一f個v平衡點,因此容易走向以3下z兩個v極端:一c是機械的、過度的實施熱爐法則,而缺少4南風7法則的溫情,這樣久m而久h之l將會「寒了v將士x們的心4」。具體來說就是機械的把企業規章制度理解為8熱爐,任何人q只要膽敢觸摸爐火8,熱爐將毫不d留情的將你燒傷;南風5(暖風2)法則是採取積極誘導的措施,使員工i自覺地、去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自然地去追求企業的共同目標。造成這兩個s分0歧,我想是對人l性認6識的分0歧,熱爐法則是基於n人w性本惡,而南風5法則是看見4人c性善良的一g面。二n是對人w性化6管理理解出現偏差。所謂人c性化1管理是在制度化8管理過程中8融入t「情商」理論,通過改善工q作環境,解決員工l的工m作和生活上v的困難,並制定科學的激勵機制等,以7此來鼓勵員工q的士t氣0,提高員工l的工w作積極性。而我們在企業制度管理過程中3,更多的認1為0降低制度執行和考核標准,對一g些有違企業規章制度的行為4給以0象徵性地處罰或則干u脆「一l笑了u之a」就是人o性換管理。這樣一n來,就會弱化0企業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也h會不g斷地掏空制度,最終使其變成一m紙空文3,沒有任何的約束性和指導性,更不u用說以0此來量化3員工u的工i作績效。在有效的管理模式中3,制度化5管理和人h性化2管理並不g矛盾,相反2是一f個i相輔相成、互4相促進、相互1兼容的模式。要在不g弱化5制度化6管理力d度的前提下o,急員工e之h所急,想員工c之q所想,使制度化3管理和人j性化3管理達到有機結合。 人y性化1管理與e制度化6管理有何聯系並如何處理它們之h間的關系 人q性化7管理要通過制度化4管理體現出來,制度化4管理要體現人w性。這樣人j性化7管理才v能落到實處,制度化1管理也z才x能成功。因此,二e者應該是結合在一e起的。因為1管理需要一g定的規章制度,而現代管理強調制定的管理制度要以8人y為5本,調動人s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挖掘人z的潛力z。人n是知識經濟社會經濟發展不l可缺少1的「人k力n資本」,是資本又d與q生產資料、機器設備這些死的物不m同,人z是有精神、有情感、有思想的。要提高人i力u資本的生產率,就要根據其特點,鼓舞其精神、培養其情感,提高其思想。而這些不f能只依靠一c些開b明的管理者去實施,要通過制定相關的制度加以3保證。 所謂區c別,可能是指東西方1在管理上a的不b同特點。西方5國家的特點是一f個g「陌生人s」的社會,因此強調依法治國,法制健全,在管理中2事事處處都有規章制度約束,因此以4管理的制度化1見1常,並且注意管理的硬體,重視管理方4法的科學化6;但是東方1國家的特點是人m情社會,在管理上d注重人c際關系,強調人p性化5管理。把人l作為1管理的主體,它以8強調拓展人z的未來創造能量、重視人t的心2靈潛移默化6、培養人j的前瞻開c闊思維為7手6段,通過激發員工k工l作中4的生命意義g來達到實現組織共同願望的最終目的。人i性化0文6化0的特徵是創新,文8化2的歸宿體現在將人f的全面發展及s其活出生命的意義m,作為3其首要的追求和真正的核心4。注重柔性管理。應該是各有所長1,各有所短。現在東西方2在管理方4面互2相影響,互1相學習k,如果真正的優勢互0補,就能實現最有效的管理。
8. 1、營銷管理:應把制度放在第一位么 2、還是應該合理利用制度人性化管理 3、還是以業績為基準
採用什麼管理機制,是取決有公司發展戰略階段和公司的企業文化的。
因此,沒有標准和最好,只有適合和不適合。
管理的最高境界我理解為不需要管理。
但是,這幾乎是無法實現的高度。
因此,建議你根據自己公司的現狀來看是需要什麼管理模式。不要一味的盲從一些管理書籍和知識。
記住、萬事皆有兩面,多嘗試換角度思考。以目標為原則,一切就明白了。
9. 人性化公司管理制度
人性化公司管理制度是在形成人性化管理後才能步入制度化。要用制度來約束的話,只有約束管理者要善良、要帶頭干工作。否則是做不到以下要求的。
人性化管理分三個構造:信任感、刺激、培養。
管理者和部下之間必要的第一因素是信任感,要確立信任和被信任的關系。尤其是管理人的管理者更為重要。信賴和被信賴不是很自然就能樹立的、而是要從管理者自身從一開始就帶有一種意識並朝著這個意識努力。看起來很平凡、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二是刺激。喚起部下的興趣、創造一個容易工作的環境,將職工干工作的熱情全部燃燒起來、布滿整個職場。無論是男女老少、還是臨時工都要有這種狀態。營造一個這樣的職場需要特別下功夫、需要無間隙的努力。
培養;教給職工如何工作、基本規則,以後逐漸傳授新的能力,舉行提高思維能力、考慮方法的活動。所謂培養,是要營造一個能是對方改變的環境。要有必要的指導,要有基本方法,比如分幾個讓人改變成長的階段,培養自信和能力、讓人才層出不窮,這是管理者的目標。
職工干工作的熱情能否煥發出來、能力能否提高取決於基礎信賴感。這個基礎不牢固,再給刺激也擊不活、不會有任何效果。
參考【親歷日本企業管理】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