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做蒙牛酸奶怎麼寫市場容量或變化趨勢
一、酸奶行業市場規模快速發展
新疆奶業協會表示,酸奶至今已經連續三年成為新疆銷量增長最快的乳製品,且市場份額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長。近幾年來,酸奶是中國乳製品市場銷售額增速最快的品類。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乳製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2017年牛奶銷售額同比增長4%;而酸奶銷售額首次超過牛奶,約為1192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遠快於牛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酸奶利潤是牛奶的2倍。在乳製品這一片紅海中,高端低溫酸奶似乎是乳企突圍的最好方式之一。
前瞻預計,2020年酸奶銷售額將達到1900億元。
圖表1:2012-2017年中國酸奶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酸奶市場競爭激烈,行業產品出現新趨勢
近幾年來,酸奶市場不斷擴容,成為食品飲料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2017 年,我國酸奶市場規模達1220億元,首次超越牛奶的銷售額。在市場規模壯大的同時,酸奶的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行業新趨勢也逐步顯現。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酸奶市場將呈現如下發展趨勢:
——渠道日益完善,常溫、低溫齊頭並進。自莫斯利安上市開創常溫酸奶品類後,伊利、蒙牛等乳企相繼跟進。如今,常溫酸奶品牌已達數十家,希臘酸奶、冰島酸奶等各類常溫酸奶輪番登場,市場規模接近350億,伊利安慕希在2017年更是突破百億。但隨著競爭者進入,常溫酸奶競爭日益激烈。
在常溫酸奶快速發展的同時,受益於冷鏈物流系統的完善,低溫酸奶近年來也成長迅速,年復合增長率達兩位數,與常溫酸奶市場規模相近。而隨著低溫酸奶逐步深入三四線市場,未來增長也值得期待。
——口味更多元。從早期的蜂蜜酸奶到後來的紅棗酸奶,再到草莓、藍莓、黃桃等水果口味,酸奶的口味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如今果蔬已不算新鮮口味。2018年,蒙牛推出了「ZUO酸奶」,產品生薑紅棗、黑巧克力、海鹽焦糖代表「苦辣咸」三種口味,開拓了常溫酸奶的全新口味。
——添加果粒、堅果,向代餐化發展。近年,果粒酸奶則正在成為新潮流。除了酸奶本身的口感,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吃酸奶時咀嚼果粒所帶來的滿足感,各種果粒酸奶也應運而生。蒙牛大果粒、新希望酸奶果食、味全滿足點都是代表產品。除了添加果粒,2017年底,達能碧悠推出卡趣滋酸奶,產品添加了燕麥、扁桃仁、蔓越莓等穀物組合,以代餐為賣點,將酸奶帶入新領域。隨著健身、輕體概念盛行,以酸奶代餐的行為逐漸成為趨勢。
——菌種升級,功能性凸顯。伴隨著酸奶工藝技術不斷發展,添在加的內容物日益豐富的同時,酸奶菌種也在持續升級,不同的菌種引導著酸奶讓各類功能化方向拓展。例如光明暢優推出的植物乳桿菌酸奶,訴求修復和維護腸道功能健康。
——配方簡化,講求輕負擔。近來年,消費者對酸奶的健康性要求也不斷提升,除了菌種、奶源,消費者對酸奶的工藝和添加物也越來越在意;純生牛乳發酵、0脂肪、低糖、0乳糖等都成為他們的關注的方面。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酸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② 蒙牛營銷
功的成長,離不開成功的營銷! 僅僅是短短的幾年,蒙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竟然屹立於奶製品的華山之巔,憑什麼? 研究蒙牛的營銷之道,能夠帶給我們很多關於營銷和企業成長的有益思考。 蒙牛營銷,至少有兩個成功的基礎:
第一, 是好產品
好產品製造強大的營銷力!
今天的營銷理論,五光十色,紛繁復雜,但是,身處企業,面對眾多經營要求,使用眾多營銷手法,其出發點,首先要有一個好產品。
我很認同國內一位資深營銷人的觀點,那就是,中國市場營銷成功的首要因素,是產品。蒙牛的成功,正是首先推出了一個好產品。
以廣州市場為例,2000年的廣州,並沒有太強的喝奶習慣,本地也有燕塘、晨光等品牌,伊利、光明、達能等也早已進入。但是,在蒙牛之前,推廣「鮮奶」、「酸奶」的很多,沒有哪一個品牌強勢推廣「純牛奶」!「純牛奶」雖然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它讓消費者認為這種牛奶更有營養,比鮮奶更好。一個好的概念,使產品成功了一半,作為食品和日常消費品,如何實現反復購買,也是關鍵。蒙牛的純牛奶,恰恰是口感特別香,濃濃的,不甜不膩,那種香濃的感覺,很容易讓消費者認為這是好東西。正是有了這個好產品,蒙牛才能迅速征服消費者,侵略其他品牌。
而今,很多品牌只是醉心於產品概念的攫取,卻不去關注產品質量,導致嘗試性購買很多,反復購買很少,企業難於長久,很難做大。蒙牛在營銷中,既重視概念,又重視產品質量,值得眾多以為炒作概念的品牌思考。
純牛奶成功之後,蒙牛進軍冰淇淋市場,也是首先從好產品出發,一舉成功。例如,其開發的「隨變」冰淇淋,就是從大家經常說的口頭禪尋找概念,「隨變」這個名稱,很容易記憶,很容易對話,如,吃什麼冰淇淋?隨便(隨變)!通俗、幽默易傳播。
第二, 是從企業能力和產品優勢出發,執行切實可行的推廣
蒙牛第一次把自己推廣給消費者,靠的是有效推廣!
記得,第一次看到蒙牛,是幾年前。在廣州我居住的小區附近,幾個女孩子,在做液態奶的促銷。她們穿著有點不倫不類的蒙古族傳統服裝,請人們品嘗「蒙牛」這個新品牌,並打出了優惠的POP。純粹是出於職業習慣,我去品嘗了,並從方便的角度,買了一箱。
那是2000年的秋天,當時的廣州,並不流行喝奶。但是,當我喝了蒙牛之後,頓覺這個新生品牌的牛奶,「味道好極了」,又濃又香,口感遠勝於我曾經習慣的品牌。於是,我認定,如果這個品牌能堅持下去不死掉,堅持推廣,一定能贏得市場的認同。
於是,我成了蒙牛的消費者。慢慢的,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同事,他們的早餐牛奶也開始喝蒙牛了(原來很多人早上不喝牛奶的),而且,大家會相互交流,共同贊賞這個新品牌「真的味道很香啊!」
沒有太多廣告,蒙牛通過推廣,走出了「贏」銷第一部。
根據經濟學的觀點,資源總是稀缺的!蒙牛起步之初,雖然有所家底,但是,肯定不寬裕。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如何踏出市場推廣的第一步,如何利用有限而寶貴的資源,去贏取第一場勝利?蒙牛提供了很好的案例。那就是,堅決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從踏實的點對點的推廣開始!
但是,堅實、艱苦的點對點的推廣,並不是無可奈何之舉,而是相對合理的資源發揮。想想蒙牛當年,沒有品牌號召力,如果僅僅是做拉動營銷,比較困難,投入大,風險大。但是,蒙牛好在哪裡呢?如前文所述,蒙牛是一個好產品,是一個概念超前、口味香濃的好牛奶!作為一個好喝的牛奶,你反復通過廣告說,不如讓消費者嘗一嘗!所以,從營銷的角度,從節省資源推廣的角度,實地推廣,推進市場對新品牌的接受,是蒙牛經濟而有效的舉措。
而市場上,太多奢望一喊成名的品牌,迷信廣告一喊,市場開花。其實,每一個成功的品牌,每一個拉動市場的廣告,都有其背後的基礎,廣告不過是其中的催化劑。每一個投廣告的老闆,在產品和營銷政策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每一個企圖通過廣告一喊成功的品牌,都要慎重。
在切入市場成功之後,蒙牛開始大踏步前進,開始更強的侵略和超越。
近年,中國奶製品市場,風起雲涌,先是光明在全國自得其樂,各地都有自己的土品牌,突然,從內蒙古冒出一個「伊利」,攪得全國的奶品牌都豎起耳朵,警覺地看著市場;再突然,從內蒙古,從伊利卧榻之旁,又冒出個蒙牛,呼呼剌剌地侵略著大家的領地,甚至把伊利都甩在後邊,成長為液態奶領先者。於是,液態奶市場,競爭空前激烈!
在競爭和成長中,我們依然看到蒙牛的睿智和犀利!
首先,還是產品。
蒙牛的產品概念開始寬泛,開始圍繞生活需求,開發純牛奶之外的眾多產品。特濃奶、酸牛奶、甜牛奶、鮮奶干吃片等層出不窮。
在產品規格上,蒙牛敏銳地捕捉著消費者的心態,不斷推出250ml、500ml和1L的單支裝。
更令人欣賞的是,為了擴大超市的整箱銷售,蒙牛很早就推出了12盒裝的小箱包裝。這樣,就解決了很多家庭婦女采購時搬不動大箱的難題,在超市裡大受歡迎。
其次,是終端的推廣
當蒙牛發展起來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蒙牛幾乎沒有停頓過促銷活動!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總能看到大堆大堆的蒙牛堆頭促銷,極具聲勢,贏得了很多的隨機購買機會。
蒙牛的這種經常到幾乎是常態的促銷,甚至令我懷疑,蒙牛的定價策略很高明。那就是促銷價就是其實際期望的零售價,但是,當他在商場報高了零售價之後,為自己經常性的促銷贏得了條件,可以經常搞促銷,經常帶給消費者心動和驚喜。如果是這樣,蒙牛的終端銷售,棋高一著
第三,是陳列
蒙牛在終端,毫無疑問是推崇整箱陳列。除了單支陳列外,蒙牛藉助其促銷,大量進行貨架上的整箱陳列。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整箱購買,習以為常,而蒙牛的這種陳列方式,恰恰擴大了單次購買量,自身銷量無疑增加很多。
第四、是有效的廣告和推廣
當蒙牛成為領先品牌時,我們可以看到,蒙牛開始設立品牌區隔,開始強化廣告拉動,開始重視事件營銷,而不是保守。我們看到,近期,蒙牛的廣告量很大,而且重視中央台的投放,藉助中央台,樹立領先品牌的權威形象。藉助中國載人航天的壯舉,蒙牛投巨資贊助,投巨資推廣,從電視廣告、路牌到終端,統一傳播,形成了極大的品牌沖擊和提升。
當品牌領先時,不保守,充滿銳氣,是蒙牛帶給我們的重要借鑒。
以上,是從純粹營銷的角度,考察了蒙牛成功的原因。從企業經營和成長的角度,蒙牛的成功還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忽略,蒙牛背後的團隊。蒙牛的經營團隊,曾經是天下第一的伊利的「當家花旦」,蒙牛的策劃人,曾經是成功的伊利的策劃人。這個團隊,就像當初的步步高一樣,決不是簡單的幾個人,而是經營精英的集合,是智慧、經驗的集合,是社會資源的爆發點。
第二是蒙牛所處地方政府的支持
第三是蒙牛的戰略夥伴。據悉,利樂公司,對蒙牛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四是蒙牛的成功融資。在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蒙牛得到了各方資金的支持,包括股市融資。
第五是蒙牛的機制。好的機制,能締造強大的生產力。從各方披露的信息來看,蒙牛建立一個能夠有效發揮人力資源能力的良好機制,企業運行在高效、積極、主動的狀態下。
第六是區位優勢。蒙牛做牛奶生意,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能蒙古大草原。大草原、無污染、奶源好、口味香、營養好,這很容易讓人接受。
成功自有道!
蒙牛的成功,是智慧和勤奮的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是同行遲鈍、缺乏作為的結果。
從營銷的角度,祝願大家都從蒙牛的成功中汲取營養。
從國民健康和我自己健康的角度,期望蒙牛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香濃的牛奶里,不要進行太多的增稠劑和香味劑的添加。
對社會負責,奉獻健康的產品,才能建設長久健康的企業。
③ 蒙牛惡性網路營銷反映出的乳業市場中的問題。
凡是企業龐大了,都有腐爛的問題!不用大細細追究其原因,畢竟人也是善變,何況一個大企業!祝君安好!
④ 蒙牛的劣勢 (詳細)
無需追加分數,這個問題比較高端,難於回答,我只講一下自己的觀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你莫不如將蒙牛與競品的產品品系發展體系,規格重量,以及產品質量,純度問題做對比.
蒙牛的高端產品發展速度滯緩,例如特倫蘇,真果粒之後的產品銜接度比較差.與原始叢林般野蠻文化相比的如今,一切事物發展都基於一種高度文明與高科技為載體的發展格局,單一依靠強而有效的營銷手段,締造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市場覆蓋率,在如今的經濟土壤中,短時間之內確實可以展現獨霸市場的氣象,但是品牌的塑造手段很多,不能保證競品的模仿,跟進,更加阻擋不了其超越的態勢(根據2008年的行業局勢發展,以及廣告投入重心遷移,加上奧運的降臨為主要論題,加以論證)
價格以及規格之間存在必然聯系:蒙牛的價格體系構建的十分完備,幾乎無懈可擊,但是有一點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價格"動人",規格也"驚人"無論是液態奶還是杯酸,我們需要客觀注意到的現象是:表面看,蒙牛與競品的包裝大小相差無幾,仔細觀察後卻發現,規格較比"驚人",蒙牛大果粒酸奶的包裝盒大小與同類競品的大小一致,但是從克數上有明顯的差異(我以前去超市時候選購大果粒時候,注意到了這個現象,具體數據記不清楚), 這種"縮包"的手法是打造全國性市場的一個明智的手段,以外觀迷惑消費者,打了一個擦邊球.我個人認為:消費者並不愚鈍,這種光縮重量,不縮包裝的手法並不能夠徹底的蒙蔽消費者,當真相昭然天下時候,企業的信譽問題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吧,(或許,這純粹屬於本人的想法,因為我自己有這種感覺)
現在蒙牛的競品貨源不足,原因何在?全國性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價格的上揚,在本人理解,只是單一的原因,不足以造成如今競品的頹勢,是否有其他客觀原因的存在??據我所知,其競品在早年因為乳品的原料問題曾經受到一次處罰,因此如今的奶源采購比較嚴格,以質量取勝,雖然如今的局勢不樂觀... ...
稅務方面,蒙牛一直都掛著達能的外套,在合資企業的帽檐下,稅務方面國家給了很大的照顧,2008年以後的稅務就會正常,線上與線下的投入應該會受到相應的阻力,鋪天蓋地的宣傳力度以及鑼鼓喧天的渠道拓展手段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約,當他與其他競品的稅務方面站到同一個起跑線時,就要看誰的功底深,誰的品牌文化更貼近人心... ...
2008年,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既是機遇,同樣也迎接著挑戰,鹿死誰手?讓時間證明... ...
⑤ 蒙牛企業綜合運用哪些網路營銷方法,以及詳細的操作步驟
網路搜索一下小小螞蟻博客,裡面有很多相關的文章和資源,很多網友學習交流的平台。希望對你有用,共同進步。
⑥ 現在酸奶市場情況是什麼樣呢
消費者大部分是女性,和老年人。現在許多健康雜志都會推薦喝酸奶。學生也比較專多。
在超市中酸奶屬的主要品牌有伊利,蒙牛,光明,我們北方這邊輝山也非常有名,而且輝山在這邊口碑也相當好。、
學生比較傾向於便宜的,小包裝的酸奶,年輕女性會想要選擇脫脂的或低脂的,但是否購買要依價格而定,因為脫脂的酸奶普遍較貴
如果有的話,消費者會更傾向於給人感覺環保的,添加劑少的,原始一點的酸奶。
您的問題其實還可以再具體些
⑦ 酸奶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酸奶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國內外的生產銷售狀況都很好,酸奶的製作需要很高的工藝條件,他除了保留牛奶的全部營養外,其餘鮮奶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它還含有大量的乳酸,極易被人體腸道吸收的活性乳酸菌,目前酸奶的銷量很大,而且酸奶的發展趨勢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