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研究的範文
[摘 要] ATC(Agreement on Textile and Clothes)即《紡織品與服裝協議》的簡稱, 隨著2005年1月1日ATC有效期的終止,國際紡織產業貿易進入後ATC時代。實施超過40年的全球配額制度基本終結,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向自由化邁進了實質性的一步。美國、歐盟等主要的紡織品服裝進口國對除中國以外的其他WTO成員國全面開放了紡織品服裝市場。國際紡織品服裝市場份額的分配基礎開始由配額向競爭力轉變。很多一直受配額限制的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的紡織產業的競爭力得到了發揮的空間,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有了較大的增長。基於這一背景,本文對後ATC時代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後ATC時代 紡織品服裝貿易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紡織品服裝生產大國。近年來,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來,在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強勁推動下,紡織行業快速發展。棉紡、絲綢生產能力居世界第一位,化纖生產能力和化纖總產量居世界首位,毛紡生產能力居世界第二位,棉紗、棉布、絲和絲織品產量居世界首位,昵絨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紡織工業三大最終產品服裝、裝飾用紡織品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服裝產量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紡織品服裝出口1471億美元,進口181億美元,其中一般貿易出口1059億美元,民營企業出口同比增長達到65.0%,占紡織品服裝出口的36.0%。按出口交貨值計算,我國紡織品服裝內需仍占工業銷售產值的73.1%。2006年,行業城鎮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30億元,同比增長27.1%,其中紡織業投資同比增長22.6%,增幅有所回落,服裝業投資同比增長46.7%,化纖業投資同比增長22.9。東部沿海地區投資回落,中西部地區投資有較大增長。
從我國紡織產業的出口市場來看,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是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三者合計佔2006年我國紡織品出口總額的30%,服裝出口總額的51%。非配額地區成為拉動增長的主要力量。對非配額地區(包括歐盟、美國、土耳其以外的所有國家和地區)出口共計609.4億美元,占服裝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二,增幅達到31.1%,遠超過配額地區。隨著歐美對我國紡織品服裝產品重設配額限制,我國在市場多元化開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對韓國、越南、加拿大等國加大了出口的力度。服裝貿易中,針織服裝、梭織服裝和衣著附件三大類商品出口額分別增長47.9%、25.4%和15.8%。其中棉製、化纖制和毛制服裝的出口增長都比較快,增幅分別達到46.6%、31%和20%。絲制服裝出口下降6%。出口數量增長最快的是棉製服裝和化纖制服裝,增幅分別達到22.6%和20%。服裝中的針織服裝和梭織服裝進口分別增長5.1和8.3%,其中棉毛制和化纖制服裝的進口增長較快,增幅都接近10%,棉製服裝進口增長6%,只有絲制服裝進口下降。2007年1月~6月,紡織品服裝出口總值為735.3億美元,增長17.3%。其中,紡織品出口252.2億美元,增長9.8%;服裝出口483.1億美元,增長21.7%。表1和2分別顯示了我國紡織品和服裝主要進出口市場統計情況:
下面就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在對外經貿中的地位及世界市場上的地位進行分析:
1.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在對外經貿中的地位
(1)紡織品服裝出口貿易在我國出口貿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從紡織品服裝出口貿易來看,我國已成為世界紡織品服裝的最大供應國,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多年來一直呈快速增長趨勢。中國加入WTO也為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貿易帶來了很好的機遇和發展空間。1985年紡織品出口僅為64.4億美元,而到2006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約1440億美元,同比增長22.51%,佔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14.86%。其中,紡織品出口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8.70%;服裝出口951.92億美元,同比增長28.90%。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對全國出口貿易的貢獻率已達到20%。由於出口的迅速增長,我國紡織業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已越來越高,目前對外依存系數在40%以上,是我國出口依存度最高的產業。因此,紡織品出口在我國出口貿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2)紡織品服裝貿易是我國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紡織品出口一直是我國貿易順差的最大來源。盡管紡織品服裝在全國貨物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重近年來有所下降,但紡織品服裝貿易的大幅順差始終是支持全國貿易扭轉逆差局面和維持順差增長的中堅力量。2002年貿易順差為430億美元,佔全國比重158%,是凈創匯的行業。2005順差超過了900億美元,占同期全國貿易順差1018億美元的90%。2006年全國紡織品服裝累計貿易順差額為1259億美元,增長28.6%,在全國貨物貿易總順差中所佔的比重為70.9%,比上年減少了25.2個百分點,紡織品服裝對全國貨物貿易總順差的拉動作用進一步減弱。
(3)紡織業對我國就業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紡織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它為我國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紡織行業快速發展和提升,對大批農民轉為產業工人,農村城鎮化,促進解決二元經濟,為工業反哺農業承擔了重要的歷史責任。2004年工業普查結果,紡織行業中法人企業達14.3萬戶,從業人員達1338.8萬人,包括其他類型的單位,國內紡織業現有直接就業者1900萬人,間接就業者超過1億人。2005年全國規模以上出口企業3.5萬家,就業者約630萬人。《2006年1-12月紡織全行業經濟運行分析》顯示,2006年1月~12月,我國規模以上紡織全行業企業數量為39422家,行業整體從業人數1030.25 萬人,同比增加3.95%。ATC的終止給我國紡織業帶來的發展契機已有所顯現,面臨全球紡織品貿易自由化的背景,我國紡織業也在進行著結構調整,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面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2.我國紡織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
我國紡織工業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隨著出口貿易的迅速發展,對國際紡織品市場的依存度越來越高,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近25年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在全球的地位逐年上升,在世界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排名由1980年的第十位躍居1995年的第一位,至今己是連續十一年排名第一,而且總體呈不斷增長的趨勢。 2006年7月24日,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發表《世界貿易報告》中對紡織品貿易的評述認為: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比重已佔全球24%。由於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放緩和匯率變動影響,2005年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僅增長5%。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了21%,略高於2004年,在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中的比重達到了24%的新高。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佔世界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的比重見圖2。
資料來源:WTO官方網站
雖然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的地位比較重要,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國內方面,雖然宏觀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但仍存在許多影響紡織業發展的因素,如出口退稅率下調、原材料漲價、勞工成本提高等因素均造成了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和利潤的減少;再者我國紡織品服裝產品結構還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創新設計能力不足,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紡織工業的外部環境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要求。長期以來,棉花購銷實行壟斷經營,棉花流通體制改革滯後,對國際市場變化反應遲鈍,國內價格往往背離國際市場。國際方面,外貿問題政治化趨勢日益明顯,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日益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世界范圍內紡織服裝生產過剩,行業利潤空間很小,在配額限製取消和遭遇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時,過度競爭很難避免;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市場受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擠壓;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仍然受到一些特殊條款的制約。例如2005年4月,美國以「市場擾亂威脅」為由,對中國出口的棉製褲子、棉製針織襯衫、棉製及化纖內衣自主啟動紡織品特別限制措施調查程序,5月美國又在一周之內先後兩次宣布對我國主要紡織品實施特殊保護措施。同年4月6日,歐盟不顧中方多次堅決反對,在其官方網站公布《對華紡織品特限措施行動指南》。4月24日,歐盟宣布對我9種紡織品依據指南予以調查,並稱其他幾類產品也將列入密切監控清單。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加拿大、韓國、印度等國相繼完成對中國出口產品實施「特保條款」的國內立法。土耳其、南非、巴西、厄瓜多、阿根廷等都以不同形式對我國紡織品採取限制策施,或發出預警信號;紡織服裝行業的國際貿易壁壘依然存在。配額取消之後,貿易壁壘尤其是非關稅壁壘將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貿易保護工具。除了質量壁壘,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反傾銷、反補貼等手段也對我國紡織業服裝貿易產生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郝偉民顧強:紡織工業面臨的國際競爭環境與對策[J].國際經濟合作,2003年第8期P14-17
[2]戴紅梅劉煜:後配額時代中國紡織出口遭遇阻擊戰[J].紡織信息周刊,2004年第23期P8-10
[3]李娜:入世三年中美紡織品貿易變動情況淺析[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7月P50-53
[4]周順王立:2005年中國紡織品貿易回顧[J].國際經濟合作, 2006年第2期P25-28
⑵ 大家好,請問男孩在盛澤絲綢中等專業學校學市場營銷好嗎還有跟那個吳江中等專業學校哪個學校 校風好
不清楚,但是我有好幾個同學讀的是會計,在盛澤絲綢中專讀的都考到會計證了,在吳江讀的反而沒考到。當然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⑶ 我開辦了一個絲綢生產工廠,產品做出來了,沒地方銷售。請問各位大師怎麼辦。求銷路。
那些產品啊?雙縐還是素縐緞還是電力紡?
一般質量的,去杭州絲綢市場。質量好的,送深圳絲綢市場。
⑷ 香奈爾的營銷戰略
香奈兒作為奢侈品,其成功在於近百年的專注、堅持和創新。香奈兒的目標客戶是優雅、有消費能力的時尚女性。因為客戶聚焦,客戶集中,在營銷方面,香奈兒就更側重引領時尚,藉助時尚引領消費人群口碑。
(4)絲綢市場營銷擴展閱讀:
營銷戰略目的:
1、推銷是一對一的,營銷是一對多的;
2、推銷就是把產品賣好,營銷是讓產品好賣。
目的:顧客不買的時候會記得你,要買的時候想起你。一句話就是:「建立起客戶對你的產品認識」。讓顧客熟悉你,這就是為什麼這么多的廣告在拚命的播、拚命的砸錢。也許有人會問砸錢也沒有人買呀,其實不是,這是一種建立客戶認識的過程,讓產品變得好賣的一個過程。
營銷理論上主要有四種營銷競爭策略:
1、直接與競爭對手競爭;這種策略主要適用於本企業具備較強的競爭實力,行業中企業實力相當或本企業實力上略占優勢的情況,對於企業的要求當然也很高;
2、使競爭對手難以反擊;即採用一些措施、手段是競爭對手還來不及做出反應就處於失敗或被動、劣勢的地位,對於企業的策略,創新性,技術性等要求都很高,現實中可行性也有待考慮;
3、不戰而勝的競爭策略;主要是採用一些迫使對方投降、讓步的策略方式,採取一些競爭手段,逼迫對方作出退出該領域或行業的手段來,要根據行業特點和具體情況而定;
4、與競爭對手合作的策略。這種方式比較可行,對於實力相當而求得共同發展的企業來說都是一劑良葯,既可以求得雙贏,又能增進合作,實現企業盈利。
⑸ 純正的絲綢地毯,做微商怎麼銷售
市場空白,一手貨源 ,支持代發
安全,正規,合法,爆發一點沒難度
⑹ 絲綢銷售的案例高手請幫忙
兩個做法:
1、廠長斷然提價。根據信息的充足、產品圖案滿足不同層次顧客需求、尼古拉滿意的神色及突然訂貨、香港有價無貨就意味著供不需求,必然會漲價、歐洲同類品賣到30美元、還有尼古拉不斷地讓步等理由。而且尼古拉自己主動第二次接觸,說明急切需求。
2、即使提不成價,再落回5.35美元,對客戶來說像是佔了便宜,反而會著急甘願地以5.35美元成交。最好讓尼古拉增加訂貨量,這樣的話,廠長一方的成本能降下來。
關詩詩聰20140319
⑺ 市場營銷學中有4P+2P即現在的6P策略是什麼
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銷策略、政治策略和公共關策略,將該六種因素應用到營銷過程中,就形成了六個方面的營銷策略,簡稱6P策略。
市場營銷策略從最初的4P策略到6P策略以及7P策略,其目的在於充分發揮企業優勢,增強競爭能力,更好地適應營銷環境變化,以較少的營銷投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果。
(7)絲綢市場營銷擴展閱讀:
開展市場營銷的基本流程:
1、市場機會分析。
2、市場細分。
3、目標市場選擇。
4、市場定位。
5、營銷組合。
6、確定營銷計劃。
7、產品生產。
8、營銷活動管理(即執行與控制)。
9、售後服務,信息反饋。
市場營銷7P策略:
1、產品策略:主要研究新產品開發,產品生命周期,品牌策略等,是價格策略,促銷策略和分銷策略的基礎。
2、價格策略:維持生存;利潤最大化;市場佔有率最大化;產品質量最優化。
3、促銷策略:傳遞信息,強化認知,突出特點,誘導需求,指導消費者,擴大銷售,滋生偏愛,穩定銷售。
4、渠道策略:為了達到產品分銷目的而起用的銷售管道。
5、人員:所有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被捲入某種服務的消費過程中。
6、流程:通過一定的程序、機制以及活動得以實現的過程(亦即消費者管理流程),是市場營銷戰略的一個關鍵要素。
7、環境:包括服務供給得以順利傳送的服務環境,有形商品承載和表達服務的能力,當前消費者的無形消費體驗,以及向潛在顧客傳遞消費滿足感的能力。
⑻ 急求市場營銷類的高人啊。那個典型的豆奶案例都知道吧,求答案啊,在線等,答案滿意追加懸賞。
1.市場營銷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指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並同別人交換產品或價值以獲得其所欲之物的一種社會過程。換而言 之,市場營銷是指從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出發合理配置自己的資源,通過滿足對方的需要實現自己目標的活動過程
斯蒂夫·迪蒙是如何進行市場滲透從而獲得成功的?
滲透營銷是一種與顧客之間的溝通。這種溝通就是走進顧客的世界,從他們的角度出發的一種互動的交流。 這就直接體現了他成功的一面,中國人對豆漿是再熟悉不過了,幾乎每個中國人都喝過豆漿。在美國,許多中國人也經常到超市裡去買維他牌山水豆漿來喝。這句話也說明了斯蒂夫·迪蒙進行了一系列的市場調查得出經驗而所得的成功。
2.請分析「絲綢」豆奶的市場營銷組合。
市場營銷組合指的是企業在選定的目標市場上,綜合考慮環境、能力、競爭狀況對企業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加以最佳組合和運用,以完成企業的目的與任務。
而「絲綢」豆奶的市場營銷組合最關鍵的就是4PS裡面的產品策略,產品的基礎是消費者通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可以接觸到、感覺到的有形部分。它包括產品的形態、形狀、式樣、商標、質量、包裝、設計、風格、色調等。
首先樹立自己的品牌,深入消費者大腦後再進行一系列的營銷戰略,以至於走向成功。
3.你認為,斯蒂夫·迪蒙准備將公司在豆奶市場上的成功方法和經驗遷移到其他產品上去會獲得成功嗎?為什麼?
我認為會成功。 應為豆奶的主要原料主要是黃豆和牛奶,而斯蒂夫·迪蒙豆奶市場上的成功方法和經驗遷移到牛奶產品上可以說又向成功進了一步,在牛奶提供充足而不用花費太多的資金下可以不斷的研究更新不同的豆奶口味,從而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消費。所以我認為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