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市場營銷專業要學那幾門課嗎
本課程主要參考文獻
必讀書目
〔1〕吳健安.市場營銷學.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2〕吳健安、王旭等.市場營銷學學習指南與練習.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3〕朱立.市場營銷經典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推薦閱讀書目
〔1〕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新千年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7.
〔2〕喬爾.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場營銷教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1.
〔3〕吳曉雲.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案例精選.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3.
〔4〕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3.
〔5〕Philip Kotler & Gary Armstrong.Principles of Marketing.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10.
選讀書目
〔1〕本.恩尼斯等.營銷學經典.鄭琦等譯.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11.
〔2〕郭國慶等.市場營銷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0.
〔3〕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陳小悅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1.
〔4〕彼得.德魯克.管理實踐.中譯本.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期刊
〔1〕銷售與市場.河南鄭州.
〔2〕成功營銷.北京.
〔3〕市場營銷.北京.
〔4〕市場營銷文摘卡.北京.
〔5〕中國流通經濟.北京.
〔6〕商業研究.哈爾濱.
〔7〕市場營銷導刊.北京.
〔8〕管理世界.北京.
〔9〕商業時代(理論版).北京.
網站
〔1〕中國營銷傳播網
② 期刊分類中A類B1類B2類,是怎麼分的要如何查找
中文學術期刊等級分類目錄(試行)
一、A級學術期刊
A1級:(3)
《經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科學》
A2級:(11)
《法學研究》、《管理世界》、《社會學研究》、《現代外語》、《數學學報》、《計算機學報》、《哲學研究》、《歷史研究》、《經濟學動態》、《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求是》
二、B級學術期刊
B1級:(43)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改革》、《經濟學家》、《中國工業經濟》、《中國農村經濟》、《財貿經濟》、《宏觀經濟研究》、《生態經濟》、《消費經濟》、《世界經濟》、《財政研究》、《會計研究》、《金融研究》、《管理科學學報》、《中國管理科學》、《統計研究》、《稅務研究》、《投資研究》、《審計研究》、《保險研究》ⅰ度絲諮芯俊貳ⅰ噸泄駁呈費芯俊貳ⅰ墩治學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高校理論戰線》、《高等教育研究》、《文學評論》、《科研管\\理》、《應用數學學報》、《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法學》、《中國體育科技》、《中國圖書館學報》、《學術月刊》、《系統工程理論方法與應用》、《中國語文》、《外語教學與研究》、《電子學報》、《計算機科學》、《中國軟科學》、《人民日報》理論版、《光明日報》(理論版)、《經濟日報》(理論版)
B2級:
經濟學:(10) 《財經科學》、《經濟科學》、《經濟評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南開經濟研究》、《中國經濟問題》、《中國經濟史研究》、《經濟地理》、《當代經濟科學》、《當代經濟研究》
管理學:(10) 《南開管理評論》、《管理工程學報》、《戰略與管理》、《中國行政管理》、《經濟管理》、《管理現代化》、《宏觀經濟管理》、《外國經濟與管理》、《管理科學》、《市場營銷導刊》
金融學:(8)《國際金融研究》、《金融理論與實踐》、《中國金融》、《銀行與企業》、《農村金融研究》、《金融論壇》、《國際金融》、《金融與經濟》
保險學:(6)《中國保險》、《保險理論與實踐》、《保險職業學院學報》、《社會保障研究》、《上海保險》、《中國社會保障》
世界經濟學與貿易經濟學:(8) 《世界經濟與政治》、《國際經濟評論》、《世界經濟文匯》、《國際經貿探索》、《國際貿易問題》、《中國流通經濟》、《國際貿易》、《商業時代》(理論版)
農業經濟學:(7)《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農村觀察》、《鄉鎮企業研究》、《農村經營管理》、《農村經濟》、《農業技術經濟》、《農業現代化研究》
財政稅收學與投資學:(6)《國有資產管理》、《中國資產評估》、《中國財政》、《中國稅務》、《涉外稅務》、《稅務與經濟》
會計學:(8)《財務與會計》、《中國注冊會計師》、《中國審計》、《財會月刊》、《財會通訊》、《會計之友》、《中國會計評論》、《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
統計學:(6)《數理統計與管理》、《中國統計》、《預測》、《統計與決策》、《統計與預測》、《統計與資訊理論壇》
法學與人口學:(8)《中外法學》、《現代法學》、《法學評論》、《比較法研究》、《法學家》、《中國人口科學》、《人口與經濟》、《人口學刊》
政治學:(8)《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導刊》、《現代國際關系研究》、《國際問題研究》、《教學與研究》、《黨建研究》
哲學:(7)《哲學動態》、《中國哲學史》、《現代哲學》、《道德與文明》、《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技術與辯證法》、《自然辯證法通訊》
語言學:(8)《當代語言學》、《中國翻譯》、《中國比較文學》、《外國語》、《語言研究》、《外語界》、《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大學》
經濟信息與系統工程:(7)《經濟與信息》、《管理信息系統》、《中文信息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系統工程》、《系統工程學報》、《控制與決策》
計算機科學:(5)《軟體學報》、《計算機應用》、《中國圖像圖形學報》、《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電子商務與電子技術:(8)《電子商務》、《中國金融電腦》、《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通信學報》、《電子技術應用》、《光電工程》、《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數學:(12)《系統科學與數學》、《運籌學學報》、《應用數學》、《數理統計與應用概率》、《高校應用數學學報》、《計算數學》、《數學進展》、《應用概率統計》、《數學年刊·A輯》、《高等學校計算數學學報》、《數學研究與評論》、《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教育學:(8) 《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中國教學學刊》、《心理科學》、《心理發展與教育》、《中國高等教育》、《中國大學教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體育學:(4)《北京體育大學學報》、《上海體育學院學報》、《體育科學》、《體育與科學》
圖書、情報與檔案學:(3)《大學圖書館學報》、《檔案學研究》、《情報學報》
歷史學:(3)《中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歷史》
綜合性社科:(12)《文史哲》、《民族研究》、《旅遊學刊》、《城市發展研究》、《自然資源學報》、《資源科學》、《學術研究》、《中國科學研究》、《江海學刊》、《江漢論壇》、《國外社會科學》、《中國勞動科學》
高校學報:(13)北京大學學報、武漢大學學報、吉林大學學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南京大學學報、復旦學報、廈門大學學報、浙江大學學報、南開學報、四川大學學報、清華大學學報、中山大學學報、山東大學學報
中央各部委主辦學術期刊(須入選CSSCI)
三、C級學術期刊
除以上A、B兩類所列期刊之外,凡進入南京大學CSSCI來源期刊目錄或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的期刊,均認定為C級學術期刊。
③ 中國市場學會的會員服務
條件
(一)普通個人會員:承認學會章程,能履行會員權利和義務,並從事市場營銷、流通研究等相關學科教學及研究的中級職稱以上人員均可申請加入。(二)企業團體會員:承認本會章程,能履行會員權利和義務,重視營銷工作並經合法注冊的工商企業均可申請加入(學會不吸收企業從業人員以個人名義入會)。
手續
入會申請人或企業、單位,可從中國市場營銷網下載會員登記表及本會章程或直接向學會會務部聯系,索取會員登記表。填寫蓋章後附本人照片用信函形式寄到學會會務部。會務部收到會員登記表後,及時提出審批意見報秘書處審批通過。然後以電子郵件或郵寄形式向入會申請人或企業、單位發出入會通知書。在收到入會申請人或企業、單位繳納的入會費和當年會費後,會務部及時寄發會員證書。 1、授予中國市場學會會員證書。
2、免費贈送學會會刊--《市場營銷導刊》(雙月刊)。
3、優先參加中國市場學會舉辦的全國性或專業性的會議或活動。
4、在中國市場學會會刊:《市場營銷導刊》和中國市場營銷網上優先發表論文或研究報告。
5、對參與中國市場學會重點研究課題和重點著作編撰的會員給予必要的支持。
6、優先推薦參加學會組織的全國優秀論文評選和表彰活動。
7、優先組織高水平專家為企業發展提供研究咨詢和培訓服務並在費用上給予優惠。
8、優先參加海外華商服務中心組織的海內外華商投資與經貿合作洽談會。
9、通過海外華商的渠道為企業引進資金、技術人才並通過海外華商網路擴大商品出口。
10、優先獲得中國市場學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委員會提供的各種法律服務。
④ 市場營銷上什麼課(除了語文數學英語)
你好!我是李承諾。
這要看你是大專還是大學或是研究生啦。
大專一般只有十二門課;版
大學是16門左右。
研究權生以上的是十作門;
具體如下:
營銷導論、市場分析、市場營銷管理過程、購買者行為分析、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選擇、營銷產品及其策略、營銷定價及其策略、營銷渠道及其策略、營銷促進及其策略、營銷談判及其策略、營銷競爭及其策略、市場營銷組合策略、市場營銷調查與預測、市場營銷決策、國際市場營銷、分類市場營銷策略、市場營銷診斷等
⑤ 塗永式的論文
1.實施自有品牌戰略 提高中國零售業競爭能力 《市場營銷導刊》2005.6
2. 經濟全球化時代國際營銷戰略新發展 《特區經濟》2005.6
3. 品牌戰略運用的深層思考 《特區經濟》2005.2
4. 跨國公司中國本土化營銷策略解析 《中國對外貿易》2004.4
5.價格競爭:弊端與策略的有效運用 《思考者的探索》(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12
6.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呼喚新思路 《人民日報 —市場報》 2002.2.25 第11版
7.企業,請善待顧客的抱怨 《企業研究》2002.10
8.家族企業利弊解析 《中外企業論壇》2001.11
9.武漢煙草(集團)有限公司卷煙輔料采購公開招標 《中國企業管理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1.5
10.四類不同購買行為的餐飲消費者 《中國商貿》2001.1
11.外資連鎖店的營銷特點及其啟示 《財貿經濟》2000.11
12.市場營銷策劃:思考與辨析 《企業研究》2000.11
13.格蘭仕:高揚創新的旗 《經營者》2000.10
14.21世紀武漢的戰略定位:五大中心 《學習與實踐》2000.9
15.WTO呼喚中國餐飲業推進TCS戰略 《中國商貿》2000.8
16.創造國際知名品牌 實施全球營銷戰略 《市場營銷導刊》2000.4
17.略論政府在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中的作用及對策 《消費經濟》2000.4
18.先入為主 攻心為上
——外資連鎖店價格策略透析 《銷售與市場》1999.11
19.品牌資產營運策略 《國有資產研究》1999.6
20.企業產品開發策略新論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9.6
21.從「實證性案例」到「模擬性案例」
——模擬性案例教學方法研究及其實踐 《財經高教研究》1999.6
22.強化開放觀念 塑造江漢新貌
——建設江漢現代商貿金融區的建議 《建設現代商貿金融區的戰略思考》(論文集)武漢出版社 1999.3
23.市場營銷專業高等教育比較研究 《國際商科高等教育比較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9
24.營銷創新中的思維創新 《商業經濟研究》1997.12
25.制度結構創新論綱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7.6
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1998.1轉載
26.創造性營銷——高新技術產品營銷理念 《商業經濟研究》1997.7
27.中國市場制度創新的基本特徵 《經濟與管理論叢》1997.5
28.世紀之交的營銷新潮 《商業經濟研究》1996.9
29.美國市場有序化建設及其啟示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6.6
30.創造市場——現代營銷理念的新發展 《市場營銷導刊》1996.6
31.完善委託代理制度 提高國企運作效率 《國有資產研究》1996.5
32.湖北市場新秩序的目標模式及其構建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6.2
33.全方位培育企業的廣告意識 《經商之道》1994.14
34.信用卡市場發育的條件 《經濟日報》1994.7.14
35.中國信用卡市場的拓展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4.5
36.從「4P』s」 組合到企業全方位創新 《廣西商專學報》1994.4
37.市場需求形態與企業營銷策略 《企業銷售》1994.3
38.培育與發展中國市場體系的戰略重點 《財貿學刊》1994.3
39.開拓市場的金鑰匙
——與企業家談廣告意識 《市場營銷導刊》1994.2
40.中國市場發育的系統思考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4.1
41. 「銀色市場」的開發及其策略 《市場營銷理論與實踐》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3.8
42.西方國家如何懲治假冒偽劣商品 《消費者之友》1993.7
43.國際貿易慣例及其運作 《國際經貿》1993.6
44.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運行及其啟示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3.6
45. 「銀色市場」的開發 《北京經濟瞭望》1993.2
46.你想奪取「銀色市場」嗎?
——老年市場是企業發展的良機 《文匯報》1992.11.19
47.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角度談市場概念 《商業理論與實踐》 1986.3
48.論服務市場的運行機制 《流通·市場·商業——全國中青年流通經濟理論討論會文集》 中國商業出版社 1988.6
49.批發商業體制改革的反思與探索 《商業理論與實踐》1987.4
50.現代市場營銷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財貿經濟》1987.增刊
51.全國首屆中青年流通經濟理論討論會綜述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87.3
52.發展第三產業芻議 《決策與信息》1986.8
53.發展第三產業必須城鄉並重 《第三產業報》1986.5
54.流行學理論及市場營銷策略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86.2
⑥ 中國市場學會的學會概況
中國市場學會主要職能包括研究市場營銷、市場流通規律,促進市場營銷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1、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專題研究,包括通過各種形式組織開展有關市場流通、市場營銷、社會信用管理、企業權益保護等理論和實踐的學術交流;接受有關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委託,開展政策性和對策性課題的調查研究,為有關部門制定政策和企業開拓市場提供研究咨詢服務。2、組建專家團隊提供研究咨詢服務,為相關產業的改革與發展、為各類企業提高營銷管理水平和市場開拓能力提供研究咨詢服務;為企業和社會提供信用管理研究和法律咨詢服務,為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提供維權調查與法律咨詢服務。
3、廣泛團結全國官、產、學、研各方面力量,共同為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促進海峽兩岸企業合作交流服務。
4、依靠相關部門支持和海內外華商機構合作,為中外企業和海內外華商經濟技術合作和擴大貿易往來服務;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招商引資服務。
5、大力開展培訓工作。通過不同形式為企業培養各類管理人才,包括與權威的國家考試機構、國家主管部門職業培訓機構合作,重點推出市場營銷資格證書培訓考試項目和信用管理師的培訓及考試認證項目,為企業培訓高中級營銷管理和信用管理人才服務。
6、創辦《市場營銷導刊》和中國市場營銷網,為促進學術交流、促進學科發展服務。其中《市場營銷導刊》經過10多年發展已成為深受營銷學術界和實務界歡迎的學術刊物。 名譽會長
陳錦華 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張榕明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會長
盧中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
資深會長
俞曉松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原會長、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原副主任
理事長
高鐵生 原國家糧食儲備局局長、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博導
駐會副會長
吳滌心
國家(許昌)中醫葯綜合改革試驗區規劃建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中社人文幹部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長顧問
秘書長
林旗 (法人代表) 中國社會科學院服務局局長
常務副秘書長
王春生 中國市場學會秘書處處長
唐珵 服務質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副會長單位名單(按姓氏筆劃)
丁俊發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研究員
馬龍龍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導
方嘉德 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高級工程師
牛樹海 河北搏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方華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導,國務院學位辦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
王旭東 北京物資學院院長
王國剛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導
王金輝 河南中原糧棉油交易市場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稼瓊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教授、博導
艾豐 品牌中國產業聯盟主席
任興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劉辰海 吉林省農特產品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孫延祜 中國企業聯合會原常務副理事長
庄耀 廣東物資集團公司原董事長
紀良綱 河北經貿大學校長、教授、博導
紀寶成 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吳波成 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吳克明 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政府研究室)主任,黨組書記
吳夢生 嘉善國際木雕城總經理
吳惠玲 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宋乃嫻 中房集團城市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壽建鴻 伊廈成都國際商貿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張士傳 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總經理
張永平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昭珩 威海藍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重慶 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
李天飛 雲南中煙副總經理
李曉西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沈楚軒 惠州市國香沉香木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成義 上海禧徠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陳文玲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原司長、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楊俊生 北辰正方建設集團副董事長
周赤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周志剛 甘肅省徽縣金徽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濟譜 北京城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
周小龍 廣東金東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柳思維 湖南商學院經濟與貿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
賀濤 百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董事
趙鳳梧 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司司長
趙爾烈 北京八里橋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總經理
夏春玉 東北財經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冬樂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博導
荊林波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導
徐源 原江蘇小天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徐從才 南京財經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導,教育部經濟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
徐浩然 遠東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品牌官
賈寶軍 中鋼集團總裁
高培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博導
高德康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蔣五一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香港)有限公司駐京辦事處主任
廖進球 江西財經大學校黨委書記、教授、博導
裴長洪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博導
潘美多 安徽大雄華東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副秘書長名單
副秘書長
(按姓氏筆劃)
於干千 雲南財經大學旅遊與服務貿易學院院長、教授
王先慶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
王曉東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
艾家凱 中國市場學會直銷專家委員會
朱勇毅 中國市場學會商品批發市場發展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李飛 清華大學中國零售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喬均 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汪亮 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教授
汪維武 中國市場學會農業科技市場發展委員會秘書長
陳海全 暨南大學教授
鄭勇軍 浙江工商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
洪濤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系主任、教授
趙宏大 市場營銷教育辦公室、美國市場營銷協會常務理事
高巒 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主任
常義 中國市場學會發展部主任
薛旭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直屬部門
秘書處
學會秘書處是中國市場學會下屬的職能機構。主要負責學會各分支機構、專家委員會、業務部的橫向溝通與協調;負責學會所有對外通知、文件的下發,以及學會對外各種合同、協議文本的簽訂等;負責學會總部日常事務處理,文書檔案管理及學會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該處由會務部、財務部、網路部組成:會務部負責會員發展、聯絡與服務等;財務部負責學會所有往來賬目的管理等;網路部負責「中國市場營銷網」的內容審核、調整與更新等工作
培訓部
主要依靠市場學會的專家團隊優勢,整合社會專業教育資源,本著服務會員、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宗旨,面向社會開展市場營銷、信用管理師等方面的培訓工作。正在進行中的培訓項目: 學會設有二級機構有:金融服務工作委員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中國市場學會直銷專家委員會、中國市場學會商品批發市場發展委員會、農業科技市場發展委員會、中國市場學會商務策劃專業委員會、服務質量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培訓部。
中國市場學會是由國內從事市場流通、市場營銷、信用管理、法學等理論與實務研究的著名專家學者、企業及經濟管理部門的高層主管,根據自願的原則聯合組織的全國性社會團體。學會上級主管部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會會長由盧中原擔任,秘書長由荊林波擔任。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和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榕明擔任學會名譽會長。
分管領導
分管領導:盧中原、荊林波、俞曉松、高鐵生、郭冬樂、安曉楓、唐成 信用工作委員會
主要業務:(1)文化傳播。依靠著名信用管理專家,進行理論與應用的研究,出版高水準的讀物。(2)人才培養。在國家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研發、創立了「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的培訓,承擔、鑒定考試的技術支持;開展了信用管理實務培訓、徵信技術培訓、信用體系建設培訓。(3)咨詢服務。發揮信工委人才優勢,開展面向企業、面向社會,積極開展地區信用體系建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企業信用建設服務及誠信建設活動,提供信用管理專業咨詢服務。
負 責 人:陳貴 信工委主任
林毅夫 信工委學術委員會 主任
林鈞躍 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信用管理師專業委員會主任
主要機構:中國市場信用學術委員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信用管理師專業委員會、中國信用管理師之家
商品批發市場發展委員會
商品批發市場發展委員會是中國市場學會下屬分支機構(以下簡稱「批發委」),是經國家民政部批准注冊的跨地區、跨各類專業市場的商品市場行業的會員制協會組織。
主要業務:
(1) 利用網路在商品批發市場及其交易中的應用,能契合企業需求,提供專業的電子商務和招商咨詢服務。(2) 引進開發商品市場電子商務的資金及技術力量,為各企業提供管理及交易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建立全國商品市場資料庫,開發設計功能強大的相關軟體。(3) 可為商品市場提供規劃、招商、升級改造等理論支持和咨詢服務。(4) 利用專業化人才隊伍,為商品市場的前期招商、中後期的持續營銷、經營管理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目前該委員會已成功為數家市場作咨詢策劃及經營招商項目。
中國市場營銷資格認證
中國市場學會在與國際營銷專業學術團體的交往中發現,國外企業管理人員的業務資格認證工作都由專業學術團體承擔。如:美國市場學會開展的市場總監的資格認證,已成為美國乃至發達國家聘用企業高級營銷管理人員的重要依據。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政府職能的轉變,行業性學術權威組織在職業教育、職業開發、職業鑒定、資格認證等方面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中國市場學會頒發的《中國市場營銷總監資格證書》、《中國市場營銷經理資格證書》、《中國市場營銷經理助理資格證書》、《中國市場營銷策劃師資格證書》以及《中國銷售經理業務資格證書》等是經過多方綜合評審後對培訓學員專業能力的認可,它既為營銷管理人員提供了一個業務標准,使用人單位在社會上招聘營銷管理人員時有了一個參考標准和依據;又可使市場營銷從業人員正確地評價自己,並且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實際工作中提高水平和創造業績。
為了確保本認證項目的客觀性與公證性,中國市場學會負責項目的研發組織與認證工作;客觀題考試、情景案例分析和案例研究報告三部分。客觀題考試,採用國際通行的委託第三方進行的方式,嚴格實行考、培分離,充分體現了考試工作的嚴肅性。為了更好地與學員溝通交流,中國市場學會籌建了「中國市場營銷教育網」,具備了網上報名、網上答疑、電子注冊、營銷論壇、會員互動等功能。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長高鐵生認為中國市場營銷資格認證/銷售經理業務資格培訓認證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表示一定要常年做、堅持做、做出國際著名品牌。
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教育部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中國市場學會、教育部考試中心聯合主辦的社科獎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是大學生免費參加的群眾性、公益性競賽,符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高校商學院等現在積極倡導的行動學習法;大賽為參賽學生提供了一個在真實商業環境和競爭行動中學習的機會。大賽深受全國高校師生和企業界歡迎,目前,已成功舉辦五屆的大賽吸引了更多企業和211、985高校踴躍參賽 。
大賽已建立了營銷實務教學、以賽促學的機制,成為校企合作、學生創業就業問題解決的權威知名平台;目前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其權威性、專業性和公正性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作為國內高校界品牌賽事,大賽已成為參與人數多、影響力廣、規格高、獎勵豐厚、活動時尚有趣的國家級營銷類學科賽事。
⑦ 求一份大概800字的市場營銷論文:內容是關於如何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先謝謝啦!
我的選修服務營銷論文,拼湊的
「好態度吸引回頭客」
——————服務態度決定服務質量
論文摘要:消費者想要得到好的產品服務,銷售人員的態度很重要。「獲得一個新顧客比留住一個已有的顧客花費更大。」而吸引回頭客的其中一大部分秘訣就是消費者的態度。而微笑服務和用心服務則是好態度的兩大關鍵秘訣。
關鍵詞:態度 微笑 用心
「The good manner attracts the repeat customer」
—————Service attitude decision grade of service
Paper abstract: The consumer wish obtains the good proct service, sales personnels' manner is very important. 「obtains a new customer to detain an existing customer to spend is bigger.」But attracts the repeat customer major part secrets are consumer's manner. But the smiling service and serves is the good manner two big essential secrets attentively.
Key word: Manner smile intention
從服務營銷觀念理解,消費者購買了產品僅僅意味著銷售工作的開始而不是結束,企業關心的不僅是產品的成功售出,更注重的是消費者在享受企業通過產品所提供的服務的全過程的感受。這一點也可以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上理解:人最高的需求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服務營銷正是為消費者(或者人)提供了這種需求,而傳統的營銷方式只是提供了簡單的滿足消費者在生理或安全方面的需求。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收入的提高,消費者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產品,更需要的是這種產品帶來的特定或個性化的服務,從而有一種被尊重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所帶來的就是顧客的忠誠度。
作為消費者大多數情況下最先面對的是銷售人員,他們往往是一家企業的「面子工程」。 米盧曾經說過:「 態度決定一切 」。消費者想要得到好的產品服務,銷售人員的態度很重要。「獲得一個新顧客比留住一個已有的顧客花費更大。」而吸引回頭客的其中一大部分秘訣就是消費者的態度。
一.微笑服務
企業在拓展市場、擴大市場份額的時候,往往會把更多精力放在發展新顧客上,但發展新的顧客和保留已有的顧客相比花費將更大。此外,根據國外調查資料顯示,新顧客的期望值普遍高於老顧客。這使發展新顧客的成功率大受影響。不可否認,新顧客代表新的市場,不能忽視,但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而這個支點需要每家企業不斷地摸索。
一聽到微笑這兩個字,有人一定會想:人人都有一張臉,每張臉都會笑,這有什麼值得你好講的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遭遇蹙眉冷臉的經歷,在那一時刻,您的心裡不曾渴望過燦若陽光的笑顏嗎?
其實,微笑是世間最美的花朵,微笑是人際間永遠的春天,它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當你面對它的時候,你無法憤怒,無法吼叫,無法責備,更無法拒絕。
微笑服務是建行的服務理念之一,也是對員工素質的基本要求,全國的許多行業都在提倡微笑服務,於是許多人煞費苦心的對鏡練習,企圖練出一副蒙娜麗莎般的微笑,可是直到練到腮幫子發脹才認識到,微笑並不像點鈔或者打算盤那樣可以練得出來,微笑不是一種職業化的笑臉,而是一種情緒,也可以說是一種氣質的流露,是微笑者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表現,是他們充盈的內心世界真實、自然的流露。
在當前消費者對自我權益的維護、被人尊重的需要、行業競爭越來越加大的情況下,體現良好、規范、人性化服務的「微笑服務」,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因此,「微笑服務」是一種高附加值的、被認為有一定檔次的服務規范。微笑是不用翻譯的世界語言,它傳遞著親切、友好、愉快的信息。微笑一下並不費勁,但它卻能產生無窮魅力,受惠者成為富有,施予者並不變窮,它轉瞬即逝,卻往往留下永久的回憶。微笑服務的重要性在於:
(一).微笑服務能帶來良好的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又稱第一印象,是指第一次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最初印象。它具有先入為主的特點,對雙方今後的交往有著較大的影響。在服務接待過程中,第一印象表現為賓客通過對服務人員的儀表、言談、舉止等方面的觀察而形成的感覺登記。第一印象雖是短時,甚至瞬時形成,但它不僅影響著賓客的心理活動,而且影響著服務交往,有時甚至影響服務工作能否順利進行。一旦賓客對服務人員產生了不良的第一印象,要改變它是十分艱難的,往往要付出比先前多出幾十倍的精力。所以在與賓客初次交往時,微笑迎客是相當必要的,它能快捷地融洽與賓客的關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微笑服務能給服務工作帶來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微笑對賓客的情緒有著主動誘導的作用,賓客的情緒往往受到服務人員態度的影響。在服務交往中,由於微笑的表情,服務人員很自然地使用溫和的語調和禮貌的語氣,這不僅能引發賓客發自內心的好感,有時還可穩定賓客焦慮急燥的情緒。聲音並非語言,可語言、語調、語速的變化卻可以暗示出服務人員態度的好壞。微笑可在人不經意間修飾這些聲音暗示,使賓客在整個交往中感到輕松和愉快。微笑服務是一種以心換心、賓客情緒、態度的配合,有利於服務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在服務交往中,微笑也容易給服務人員自身帶來熱情、主動、自信等良好的情緒氛圍,處在這一氛圍中的服務人員,他的工作效率也隨之提高。微笑在給服務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服務人員自身帶來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有利於服務工作者自身的身心健康。
(三).微笑服務能使服務人員及早捕捉到服務工作的切入口
服務工作的難點不在於怎樣去滿足賓客的需求,而在於不知道賓客到底需要什麼。賓客究竟需要什麼,只有在他遇到問題,碰見困難時方可顯露出來。好的服務人員的技能也只有在此時能得以充分展示。換句話說,這個時候更能看見服務質量的高低。一線服務人員的微笑服務可以從情感上拉近與賓客的距離,當賓客遇到問題,碰見困難的時候,就會很自然、很及時地提出,這有助於服務工作有的放矢地展開,同時一些看似雖小的問題、困難不能被發現和解決,直接影響到服務質量。例如:賓客在就餐過程中,吃到的全是不合自己口味的飯菜,很想告訴餐飲服務員單獨要一份飯菜,但餐飲服務員冷漠的表情可能會打消賓客的這一想法。這位沒有吃好的賓客不僅會感到胃不舒服,可能還會產生壞的情緒,他這份壞的情緒很容易「傳播」更多的人,給企業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要將工作做得細致、周到,贏得賓客的認同,就應及早發現問題,而微笑服務可以說是一個捷徑。
(四).微笑服務能為商業中心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服務人員既充當個人角色又代表企業,這兩種角色彼此依賴又互為聯系,也就是說企業的形象是通過每個具體服務人員來體現的。如果每位員工都能做到微笑服務,賓客不僅會感到這位服務人員工作不錯,而且會將這一具體的感受升華到對企業形象的認可。反之,如果個別服務人員表情冷漠,不夠主動、熱情,賓客會認為該服務員態度不好,同樣會影響到企業形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有了很大的變化,賓客享受服務的意識越來越強,企業要想在竟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爭取以微笑服務和特色服務贏得更多賓客的青睞。所以微笑服務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首詩,據說在法國巴黎的商店,飯店、醫院、機場等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大意是:微笑一下並不費力/但它卻能帶來無窮的魅力/受惠者成為富有/施與者並不變窮/它轉瞬即逝卻往往留下永久的回憶/富者雖富卻無人肯拋棄/窮者雖窮卻無人不能施與/它帶來家庭之樂,又是友誼絕妙的表示/它給疲勞者解乏,又可給絕望者以勇氣/如果你遇到某個人沒有給你應得的微笑,那麼把你的微笑慷慨地給予他吧,因為沒有任何人比那不曾施與別人微笑的人更需要它,如果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利用微笑的話,就好象是巨額存款存到銀行里,卻沒有存摺把這筆財富支取出來一樣。
一則印度諺語說:播種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所以我們提倡的令人信賴的服務質量,令人贊許的服務效率,令人滿意的服務態度,絕不是一種表面的東西,它應該是我們播種的思想所收獲的行為,並成為我們每一個建行人所具備的習慣和品格,這種思想就是「行興我榮,行衰我恥」的集體榮譽感,愛崗敬業,勇挑重擔的責任感和積極生活,樂觀助人的優良意識,這不僅是我們的服務理念,更應該成為我們的生活准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容地綻放出發自內心的微笑。
因為微笑具有穿透心靈的力量,所以它能夠消除所有的猜忌與誤會,能夠冰釋所有的哀怨與愁苦,讓我們微笑著接待每一位或善或凶的客戶,微笑著迎接每一個或晴或雨的日子。
二.用心服務
在老城區或非商業旺地,你往往會發現很多自成一體的服裝、百貨小店。這些店鋪雖然店鋪面積不大,但人流量卻很多,而且可以經營很長一段時間,陪伴街坊們一同生活。記者發現,這些店鋪的老闆或店員通常是一些阿姨級人馬。這些阿姨銷售員,以其親和力吸引眾多白領、師奶去「幫襯」,讓店鋪擁有長期固定客源,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黃阿姨就是其中一個「阿姨級」老闆兼店員。
眾所周知,店員的態度及其技巧,極大地影響顧客進店後的購買慾望。黃阿姨的店鋪以售賣內衣、睡衣居家服為主,平均每月純利潤達4500多元。據記者觀察,進店的大部分顧客是女性,包括上班白領、在家的少婦,以及退休人士等。她們要麼專心致志地挑著睡衣,要麼就和黃阿姨聊家常。每進來一個顧客,黃阿姨都會熱情地打招呼:「好久不見你來了。最近怎麼樣呀?我們進了不錯的新貨啊。我拿來給你看看。」
只是幾句簡單熱情招呼就可以持續吸引顧客?當然不是。擁有長期的銷售經驗的黃阿姨總結出幾點銷售技巧。
(一)喜歡購物環境輕松。「或許是我們這些阿姨給人感覺親切和輕松吧。顧客只是進來看看或者砍低價,我都不會有失望或不高興的表示。」黃阿姨笑著說。所以,不少顧客一開始都只是進店跟黃阿姨聊聊天。然而,就在這個聊天的過程中,促成購買。
(二)顧客不願意店員步步跟隨。「我在老城區開店鋪,做的就是街坊生意。所以,通常都會『撒手不管』,讓顧客自己找自己看。不像服裝專賣店,店員都是一板一眼,在顧客進店後步步跟隨,讓不少顧客感覺不舒服。」
(三)重視每一位顧客,尤其是老顧客。黃阿姨說,每當有老顧客回來店鋪,她都會表示感謝。「老顧客是最好的顧客。對商店來說意味著不斷提高的回頭率。」有研究表明,顧客的忠誠度每提高5%,企業的獲利就能增加25%。
(四)不失時機「自曝缺點」。一般情況下,店員大多數都會「黃婆賣瓜,自賣自誇」,不會自曝其短。對於記者的疑問,黃阿姨答道,如今的顧客已聽慣了店員介紹商品的「好」,也習慣於回家使用時「根本不是這回事」,但如果商家還是一味採用王婆賣瓜式的推銷,就不會再去理睬。而「自曝缺點」,卻讓顧客覺得新鮮、覺得可信,平添了一份朋友般的接近,更樂於接受這一商品和店鋪。所謂「自曝缺點」,就是店員提醒顧客某類型衣服容易掉色;衣服容易起皺;扣子容易掉等。當然,黃阿姨說,「自曝缺點」還需要勇氣和自信。勇氣就是敢於否定自己;自信是相信自己的產品可以一步步走向成熟。
其實,這些銷售經驗和技巧同樣適用於其他類型店鋪的店員。黃阿姨表示,在貨品有一定的質量保證的前提下,店員和老闆用心對待顧客,便是店鋪能長期經營的最關鍵之處。
一個善於把握用戶需求心理的銷售員就能夠在產品推廣行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說,一個成熟的銷售員,再加上企業良好成熟的銷售管理體系,就能創造企業所渴望的利潤目標。也就是說成熟的職業銷售人員加上良好的銷售管理=成功的銷售,二者缺一不可,雙方總是相輔相成的。所謂銷售,是一種導向,正是基於這種導向,銷售商才有必要理解和把握消費者的心理,並通過他們的心理來開發他們的表面需求以及潛在的需求。在這個意義上說,讓客戶滿意本身就是完成銷售的必經戰役,它的成敗直接決定了銷售的業績。我們在推廣顧問式銷售的過程中,必須時時刻刻注意讓顧客滿意這一點,因為它是整個銷售環節中最核心的部分。
在銷售的過程中,如何更直觀地去把握顧客的心理,而不是僅僅憑經驗或者想當然,這就需要在組織上結構上對銷售進行調整。由於顧客心理本身是一個發展的、動態的過程,因此在銷售中絕不可能只看銷售業績就自認為對顧客心理已經有所了解。
在銷售的實踐中,換位思考有時是非常有價值的,亦即從顧客的角度去考慮他們需要什麼樣的銷售。換位思考本身是一個逆向思維的方式,它與我們傳統的推銷理念不同的地方在於,通過這樣的思考,銷售者將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與顧客之間的主要矛盾。對於現代的銷售者而言,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算是真正的用心服務。
據國際權威機構調查:
對客戶服務不好,造成94%客戶離去!
因為沒有解決客戶的問題,造成89%客戶離去!
每個不滿意的客戶,平均會向9個親友敘述不愉快的經驗。
在不滿意的用戶中有 67% 的用戶要投訴。
通過較好的解決用戶投訴,可挽回 75% 的客戶。
及時、高效且表示出特別重視他,盡最大努力去解決了用戶的投訴的,將有95% 的客戶還會繼續接受你的服務。
吸引一個新客戶是保持一個老客戶所要花費費用的6倍。
以上幾點,是由經過研究許多跨國知名企業長期對客戶調查的統計而得出的結果,一直被眾多公司應用來指導客戶關系管理(CRM)客戶服務工作,從而來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最終實現公司的客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圖。從這些統計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公司花費了龐大的資金去經營的品牌,可以由提供服務的任何一些從業人員輕易的毀去。
任何一個服務人員處理不當,立刻會使大量的客戶與潛在客戶流失。那麼如何保證每個服務人員都能夠按照既定的服務原則為客戶提供服務?如何監督?如何對客戶進行調查?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公司的客戶關系管理建設程度,關繫到公司未來的生死存亡。
自中國加入了WTO,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國外企業紛紛在國內設廠,這給中國企業帶來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首要就是面臨很大的市場的競爭壓力!市場供需雙方發生轉變,產品嚴重供過於求。客戶已經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和資源之一。需求越來越趨於行業化、個性化,客戶的選擇餘地越來越大,自然而然的需要一些個性化的服務,希望企業提供一對一的營銷。
從市場競爭上面講,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客戶搶奪戰逐漸開始升級,而且愈演愈烈,價格戰、廣告戰等等,在這方面有很多例子,比如像有一段時間的家電等行業的市場價格戰。由於這種惡性的價格的戰爭,導致了一個行業的虧損和處於崩潰的邊緣,很值得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從企業內部來講,企業的競爭已經變成一種速度和信息的戰爭,快魚吃慢魚的故事已經講了很長時間,惠普並購康柏已經成為一種定式。這么大一個企業怎麼會被兼並呢?但是事實擺在面前。要解決這個壓力問題,企業就必需要進行CRM的建設,考慮如何發展客戶,保留客戶,通過建立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萬後芬:《顧客導向的變更與質量意識的變革》,載《市場營銷導刊》2005年第1期
2. 武永紅、范秀成:《基於顧客價值的企業競爭力理論的整合》,載《經濟科學》2005年第1期。
3. 王中華:《營銷渠道策略理論的演進》,載《IT時代周刊》2005年第7期。
4. 董雅麗、陶利:《整合營銷戰略》,載《企業管理》2004年第6期。
5. 范雲峰:《如何實施客戶滿意營銷》,載《現代營銷•學苑版》2005年第7期
6. 付勇:《中國企業宏觀營銷風險研究》,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第8期。
7. 傅光成:《「4P」、「4C」、「4S」三位一體的結合與應用》,載《華東經濟管理》2004年第18卷第4期。
8. 劉旭明:《不斷創新不斷學習——訪葉延紅教授》,載《現代營銷•學苑版》2005年第3期。
9. 市場營銷導刊編輯部:《中國營銷學科發展現狀——訪清華大學管理學院趙平教授》,載《市場營銷導刊》2005年第6期。
10. 張雲起、趙國傑、李軍:《從營銷模式和技術創新中降低成本和風險》,載《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
⑧ <回答好了我給80分!!!!!!!>關於核心刊物
核心刊物查詢網站: http://index.sdjtu.e.cn/xbzy/kjc/kyc/中文核心期刊2004版.htm 到這可以找到中國所有核心刊物~~
在給你點::
從嚴格意義上說,期刊雜志並無國家級、省級的區分標准。因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早就聲明:中國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沒有所謂國家級、省級等的等級區分。
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通常將某刊物說成是國家級的,某刊物是省級的或市級的。這種劃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一些用處。這種劃分的標准,大致是:
所謂「國家級」期刊,一般即指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的會刊;
所謂「省級」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期刊與本科院校的學報;
另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樣的,也可視為國家級。
國家級刊物和重點刊物名稱目錄
(此刊物級別目錄執行時間為2001年1月起)
國家級學術刊物
1、《哲學研究》
4、《管理世界》
7、《政治學研究》
10、《教育研究》
13、《中國語文》
16、《中國圖書館學報》
19、《歷史研究》
22、《新聞與傳播研究》
25、《高校理論戰線》
28、《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2、《經濟研究》
5、《經濟管理》
8、《社會學研究》
11、《心理學報》
14、《外國文學評論》
17、《音樂研究》
20、《中國史研究》
23、《中國社會科學》
26、《光明日報》
29、《世界古典文明史雜志》英文版 3、《財貿經濟》
6、《法學研究》
9、《民族研究》
12、《文學評論》
15、《外語教學與研究》
18、《美術》
21、《世界歷史》
24、《求是》
27、《人民日報》
30、《體育科學》
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理論文章1500字以上
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刊物目錄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重 點 刊 物
出 版 單 位
1、哲學
1、哲學
1
《自然辯證法研究》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
2
《中國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學會
3
《哲學動態》
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
4
《自然辯證法通訊》
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
5
《科學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6
《科學學與科技管理》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
7
《宗教學研究》
社科院宗教所
2、經濟學
理論經濟學
1
《宏觀經濟管理》
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
2
《金融研究》
中國金融學會
3
《經濟法制》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
4
《中國勞動》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5
《會計研究》
中國會計學會
6
《統計研究》
中國統計學會 國家統計局
7
《保險研究》
中國保險學會
8
《經濟學動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9
《國際金融研究》
中國國際金融學會
10
《宏觀經濟研究》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11
《財政研究》
中國財政學會與財政部主辦
12
《審計研究》
中國審計學學會
13
《中國工業經濟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14
《稅務研究》
中國稅務學會與國家稅務總局主辦
應用經濟學
1
《國際貿易》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2
《當代經濟研究》
中國資本論研究會
3
《國際經濟合作》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際經濟合作出版社
4
《數量經濟與計量經濟》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5
《世界經濟》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6
《價格理論與實踐》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中國價格學會
7
《世界經濟與政治》
中國社科院
8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9
《國有資產管理》
經濟科學出版社
10
《中國工商行政管理》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1
《企業管理》
國家經貿委
12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展研究所
13
《市場營銷導刊》
中國市場學會與國家經貿委主辦
3、法學
法學
1
《法律科學》
西北政法學院
2
《中國法學》
中國法學會
3
《中外法學》
北京大學中外法雜志
4
《比較法研究》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研究所
政治學
1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上海社科院
2
《馬克思主義研究》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
3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中共中央黨校
4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中共中央編譯局 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
5
《科學社會主義》
中共中央黨校和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
6
《中共黨史研究》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會
社會學
1
《中國青年研究》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國青年雜志社
2
《道德與文明》
中國倫理學會、天津社科院
3
《婦女研究論叢》
中國婦女理論研究會
4
《世界宗教研究》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中華書局
6
《現代國際關系》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
7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研究》
中共中央編譯局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 國際共運史學會
民族學
1
《東歐中亞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所
2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所
3
《日本學刊》
中國社科院
4、教育學
教育學
1
《中國教育學刊》
教育部 中國教育學會
2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教育部
3
《學前教育研究》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
4
《課程 教材 教法》
教育部
5
《比較教育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
6
《高等教育研究》
華中理工大學 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
7
《教育研究與實驗》
教育部 華中師范大學
8
《中國高等教育》
教育部
9
《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
教育部
10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教育部
11
《思想教育研究》
中國高教研究所
12
《外國教育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
13
《教學與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
心理學
1
《心理科學》
中國心理學會
2
《心理發展與教育》
教育部
3
《心理學探新》
中國心理學會
5、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
1
《當代語言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2
《古漢語研究》
湖南大學
3
《古文字研究》
中華書局
4
《方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5
《世界漢語教學》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6
《語言文字應用》
國家語委
7
《中華文史論叢》
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文學遺產》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9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10
《文學評論叢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11
《讀書》
三聯書店
12
《語文建設》
文字改革委員會
13
《辭書研究》
上海辭書出版社
14
《文藝研究》
中國藝術研究所
15
《文藝理論研究》
中國文字理論研究會
16
《民族文學研究》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17
《明清小說研究》
江蘇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18
《新文學史料》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
《中國典籍與文化》
國家教育部
20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北京作家出版社
外國語言文學
1
《外國語》
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
《外語界》
上海外國語大學
3
《現代外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4
《外語學刊》
黑龍江大學
5
《中國翻譯》
中國外文局編譯研究中心
6
《中國俄語教學》
中國俄羅斯研究學會
7
《日語學習與研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8
《外語與外語教學》
大連外語學院
9
《外語研究》
解放軍外語學院
10
《中國英語教學》
中國英語研究會
11
《外國文學研究》
華中師范大學
12
《當代外國文學》
南京大學
新聞傳播學
1
《新聞戰線》
人民日報
2
《中國記者》
新華社
3
《現代廣告》
中國廣告協會
4
《國際廣告》
中國對外經貿企業協會
5
《中國廣告》
《中國廣告》雜志社
6
《編輯學刊》
學林出版社
7
《中國出版》
國家新聞出版署
8
《中國圖書評論》
中宣部出版局
9
《大學出版》
教育部
10
《圖書發行研究》
中國發行協會
11
《編輯學報》
中國科學技術學會
12
《出版發行研究》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主辦
藝術學
1
《音樂創作》
中國音樂家協會
2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上海音樂學院
3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中央學院
4
《中國音樂》
中國音樂學院
5
《鋼琴藝術》
人民音樂出版社
6
《舞蹈》
《舞蹈》雜志社
7
《藝術教育》
文化部
8
《美術研究》
中央美術學院
9
《美術觀察》
美術觀察編輯部
10
《中國美術教育》
教育部 南京師大
11
《裝飾》
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出版:中國裝飾雜志社
12
《中國油畫》
中國美術家協會
13
《水彩藝術》
人民美術出版社
14
《中國版畫》
中國美術家協會
15
《國畫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
16
《連環畫報》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
17
《雕塑》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
18
《藝術與設計》
出版總署
19
《中國音樂學》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20
《人民音樂》
中國音樂家協會
21
《中國音樂教育》
教育部
6、歷史學
歷史學
1
《史學理論研究》
歷史所
2
《近代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中國社科院
4
《考古》
中國社科院
5
《軍事歷史》
軍事科學院
6
《民國檔案》
中國第二檔案館
7
《抗日戰爭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
8
《中國地方誌》
北京 中國地方誌辦
9
《中國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
10
《當代中國史研究》
國史學會
11
《歐洲》
中國社科院
12
《當代亞太》
中國社科院
13
《美國研究》
中國社科院
14
《考古學報》
考古雜志社
15
《歷史檔案》
中國第一檔案館
16
《台灣研究》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17
《拉丁美洲研究》
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
18
《南亞研究》
中國社科院
19
《西亞非洲 》
中國社科院
20
《社會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
7、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1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教育部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
2
《管理現代化》
中國科學技術學會
公共管理
3
《中國行政管理》
人事部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4
《大學圖書館學報》
北京大學、國家圖書館
5
《圖書情報工作》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6
《國家圖書館館刊》
中國國家圖書館
7
《圖書館雜志》
上海圖書館
8
《情報學報》
中國科技情報學會會刊
9
《情報資料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信息學會、中國人民大學
10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11
《中國信息導報》
國家科技部信息司、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情報科學》
中國科技情報學會
8博物館學
圖書情報文獻學
1
《中國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學會
9、綜合類
1
《文獻》
國家圖書館
2
《文物》
國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
3
《文史》
中華書局
4
《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
論點摘編
5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全文轉載
6
《黨的文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⑨ 請問關於市場營銷的報紙或者雜志有那些(名字)謝謝了
關於這方面的報紙和雜志還真是不多,但是我知道一些,希望可以給您提供版些幫助!
上面兩位朋友說道權的《商界》、《市場與銷售》都是可以的,也是這方面介紹較多的刊物,同時也是市場營銷關注人員大多要參考的雜志。另外,也有一些對於市場營銷有幫助的刊物,如《市場研究》、《世界營銷評論》《市場營銷時代》,還有就是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輯出版的《市場營銷》,還有亞太地區營銷刊物《Media》,還有諸如《新營銷》、《成功營銷》、《市場營銷導刊》……
應該這方面的資料還有,只是我不清楚的那麼多了,提供這些我知道和聽說過的僅供參考吧!
希望對您來講能夠用得著!!祝您順利!!
⑩ 求10個有關營銷學 市場開發類全英文文獻
本課程主要參考文獻 必讀書目
〔1〕吳健安.市場營銷學.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2〕吳健安、王旭等.市場營銷學學習指南與練習.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3〕朱立.市場營銷經典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推薦閱讀書目
〔1〕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新千年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7.
〔2〕喬爾.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場營銷教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1.
〔3〕吳曉雲.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案例精選.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3.
〔4〕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3.
〔5〕Philip Kotler & Gary Armstrong.Principles of Marketing.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10.選讀書目
〔1〕本.恩尼斯等.營銷學經典.鄭琦等譯.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11.
〔2〕郭國慶等.市場營銷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0.
〔3〕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陳小悅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1.
〔4〕彼得.德魯克.管理實踐.中譯本.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期刊
〔1〕銷售與市場.河南鄭州.
〔2〕成功營銷.北京.
〔3〕市場營銷.北京.
〔4〕市場營銷文摘卡.北京.
〔5〕中國流通經濟.北京.
〔6〕商業研究.哈爾濱.
〔7〕市場營銷導刊.北京.
〔8〕管理世界.北京.
〔9〕商業時代(理論版).北京. 網站
〔1〕中國營銷傳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