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市場營銷競賽產品成本

市場營銷競賽產品成本

發布時間:2021-06-07 21:16:35

❶ 幾個市場營銷的計算題,成本加成定價

一:單位成本=(總固定成本+總變動成本)/產品總量=(20000+30000)/1000=50(元)。

價格=單位成本十單位成本×成本利潤率=單位成本(l + 成本利潤率)=50*(1+20%)=60(元)。

按成本加成定價法確定其單位銷售價格為60元。

二:零售價=產品進價*(1+產品加成率)=2000*(1+16%)=2320(元)。

按零售價加成這批彩電零售價格是2320元。

三:總成本=總變動成本+總固定成本=1.2*200000+100000=340000(元)。

單位成本=總成本/產品數量=340000/200000=1.7元/件。

單位售價=(總成本+利潤)/產品數量=(340000+60000)/200000=2(元)。

如果企業要保證60 000元的利潤,則定價為2元/件。

1.5元/件<2元/件, 且其單位成本為1.7元/件, 如果1.5元/件虧損賣出了。

如果有廠商向企業訂購50000件產品,但出價1.5元/件,不接受。

(1)市場營銷競賽產品成本擴展閱讀:

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營銷中最大的開支是廣告,廣告最大的開支是媒體費用。特別對於快消品而言,如日化、飲料等品牌而言,媒體費用占據其營銷預算80-90%,有些企業甚至高達95%。

因此,企業需要將整個營銷流程進行「梳理、簡化」,當我們將企業營銷的起點與營銷費用拉成一個直線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流程、各個環節所潛藏的機會與風險。

首先,在產品調研、市場研判以及營銷診斷方面,企業首先得有個嚴密而科學的判斷。

其次,在前期調研診斷的基礎上,決定營銷導向(產品導向、銷售導向、品牌導向、競爭導向),營銷的目的越有針對性,執行就越具操作性和效果具備可評估性。

第三、確定企業的營銷目標後,可以規劃區域市場、消費群體、傳播內容、以及效果評估指標。值得一提的是,評估指標一般從銷售量、招商額以及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等等。從這個角度上說,傳播的戰略目標後兩項是緊密相連的。

第四、在確定企業目標、傳播目標的基礎上,根據消費群體規劃企業的媒體類別以及選擇指標。不同媒體評估指標差異較大,傳統的CPM成本並不具備橫向可比性。因此,企業選擇媒體的指標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受眾價值(規模、比重、消費行為等)二、媒體價格(折扣、政策等)。判斷此兩個因素的指標,盡可能量化。

第五、在對媒體有個定量與定性的判斷後,媒體的管理職能就凸現出來。就可以展開對品牌的傳播展開有效的媒體資源開發了。一般由具備媒體與廣告方面2年以上經驗的經理人料理。

媒體的管理是一項復雜的考量企業家戰略、策略、戰術的活兒,需要廣泛的專業積累、人脈與經驗。在開發企業有效媒體資源方面,需要在企業的兩大戰略(企業戰略與品牌戰略)下,有原則而有技巧的發揮。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媒體投放更有針對性,更具實效。

❷ 市場營銷成本導向定價法計算題例題

1.紅星電器公司生產只能開關1000件,總固定成本20000元,總變動成本30000元,預期利潤為20%,按成本加成回定價法確定其單位答銷售價格

2.計謀電器進口彩電,進貨平均成本2000元,電器行的彩電加成率為16%,按零售價加成這批彩電零售價格是多少

3.企業生產B產品的生產能力達300 000件,但目前市場需求為200000件,且已趨於飽和,生產B產品單位變動成本為1.2元件,企業固定成本總額為100 000元,計算B產品的盈虧平衡價格,如果企業要保證60 000元的利潤,則定價多少?如果有廠商向企業訂購50000件產品,但出價1.5元/件,是否接受.
1. {(30000+20000)/1000} ×(1+20%)
2. 2000×(1+16%)
3. (1)盈虧平衡價格=100 000/200000+1.2=1.7
(2)1.7+60000/200000=2
所以不接受

❸ 市場營銷全成本計算方法

這是成本加成法
所謂成本加成法就是在單位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定比率的專加成率制定最後售價屬的方法。
其計算方法是:P=C(1+R)
P:單位產品的售價 C:單位產品的成本
R:加成率
售價=450*(1+30%)=585

❹ 市場營銷成本定價問題

保本定價=5\10+0.9=1.4元\件保利定價=1.4+0.3=1.7元\件

保本定價法又叫收支平衡定價法,是指在銷量既定回的條件下,答企業產品的價格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虧平衡、收支相抵。既定的銷量就稱為盈虧平衡點,這種制定價格的方法就稱為盈虧平衡定價法。科學地猜測銷量和已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是盈虧平衡定價的前提。
保本定價法就是運用盈虧平衡分析原理來確定產品價格的方法。保本定價法分析的要害是確定盈虧平衡點,即企業收支相抵,利潤為零時的狀態。

❺ 市場營銷中的四個成本和四個價值各是什麼急急急。。。。。

貨幣成本、時間成本、精神成本和體力成本, 選擇價值,提供價值,傳播價值和交換價值,希望能幫到您!

❻ 市場營銷學中的費用

在市場營銷學來中,一般是研源究一個產品如何從生產一直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從這個方面來分析就可以了,整個過程的費用可以分為以下環節:
生產費用:包括產品的原料采購費用、生產人工成本、生產器械損耗費等等;
渠道費用:產品都廠家到消費者手中產生的費用,有物流成本費、運輸人工費等等,如果做網銷的話,有網路平台的費用、各級代理商經銷商的培訓指導費用等等;
售後費用:產品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需要維護的費用;
其他費用:非人為因素導致的費用,例如自然災害等等。

❼ 營銷競賽方案

留下郵箱

❽ 市場營銷中的新產品如何定價

新產品上市的定價策略一般為兩種:

一種是市場高脂定價法(market-skimming pricing):開始的時候將產品的價格定得很高,然後在市場上一層一層地獲取收入。比如現在很多手機新上市的時候往往價格很高,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價格就逐漸降低;再比如很多女裝新款上市的價格定位都比較高,然後隨著過季與流行的變化會逐漸降價等
高脂定價法只有在特定條件下使用才有意義。首先產品的質量和形象必須能支撐高價位,並且有人願意在這個高價位上購買。其次,生產小批量產品的單位成本不能高到抵消高價位帶來的利潤。最後競爭對手不能輕易進入市場和影響高價位。

另一種是 市場滲透定價法(market-penetration pricing): 顧名思義是低價定價,只在規模較小但利潤高的細分市場上獲取利潤。他們制定比較低的初始價格,目的是迅速和深入地滲透市場——快速吸引大量的購買者,贏得較大的市場份額。
適用范圍:第一,價格非常敏感的消費群體。第二,生產和分銷成本必須隨著銷量的增加而快速下降。第三,低價能夠阻止競爭,否則,價格只是暫時的優勢。
同樣拿手機來說,很多國產的低端機,比如紅米手機,一上市就定一個很低的價格來搶占低端市場。

❾ 關於市場營銷中 定價策略中產品成本的問題

邊際效益遞減規律
是指當其它投入要素的量保持不變時如果一種投入要素不斷地等量增加則在超過某一點後其產品的增量會越來越小
.楊繼繩認為知識經濟並不改變上述邊際效益遞減規律
邊際效益規律認為,在一個地區或行業,當資本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再增加一單位的資本投入,其效益就會減少。具體說,比如,一個很餓的人吃第一個包子的時候覺得特香,吃到最後一個時候就覺得不是那麼香了。
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又稱收益遞減規律: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當把一種可變的生產要素投入到一種或幾種不變的生產要素時,最初這種生產要素的增加會使產量增加,但當他的增加超過一定限度時,增加的產量將要遞減,最終還會使產量絕對減少。
總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全部成本的總和,包括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邊際成本是指成本對產量無限小變化的變動部分。即:產量增加或減少1個單位所引起的成本變動。
平均成本是把總成本除以產量計算出來的每單位產量的成本.它等於一定產量水平上的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變動成本的總和。
平均可變成本是指變動成本除以產量計算出來的每單位產量的成本.

你看出來了吧,在相關范圍之內,如果數量只變動一個單位,那總成本就是平均成本了,這個時候的平均成本也是邊際成本,也就是說,邊際成本也是一種單位成本,只是它的數量變化只有一個單位,而平均成本的數量變動是無數個.同樣的.平均成本包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變動成本.
無論是競爭性企業還是壟斷企業,企業都會最大化其利潤——完全競爭企業是在市場價格給定的情況下選擇其產量,壟斷企業是同時決定其產量和產品價格。這樣,給定市場價格,競爭性企業會選擇一個產量,而該產量會使得邊際成本等於市場價格;所以,競爭性企業的定價會是按照邊際成本定價。價格等於最低平均成本只是價格等於邊際成本,而競爭性企業努力降低成本兩方面作用最終形成的結果。
如果最低平均成本對應的產量是0或無窮,可能不能形成用我們所介紹的所有特徵兼備的完全競爭企業,但是競爭性可以由「可進入性」體現出來。在可競爭市場,即使只有一個企業(適用於邊際成本為無窮的情況),這個企業也會按照競爭企業的行為行事。
有上升的邊際成本曲線(最低平均成本對應產量是0),產業還是會存在的,只是形成的產業結構未必是完全競爭的,但是即使是競爭性的也是可能的,因為價格會定在邊際成本上,所以會有正的利潤;有下降的邊際成本曲線(最低平均成本對應產量是無窮),通常意味著有一個巨大的固定成本,這個固定成本可能形成一個進入屏障,妨礙競爭性市場的形成,最終形成自然壟斷(一個巨大的企業),這也就是自然壟斷規制的困境——如果不按邊際成本定價,會造成扭曲;而如果按邊際成本定價,有會造成虧損,需要補貼,會帶來其他問題。jessiewang對於AC=MC情況的分析是沒有問題的,so thanks^_^
對於jiyusha提出來的,會有另外的企業以更低的平均成本來出售產品的問題(nice point~),可以這樣想:短期之內,另外的企業確實是可以以更低的平均成本來出售產品,因此造成在位者企業的虧損乃至退出,但是在位者企業一旦退出之後,或者新進入的企業會根據此時的市場價格增加產另至MC=P,即它的行為會變得和原在位者的行為一樣,這樣我們逐漸回到起點。
總結下,競爭行業的定價會在企業的邊際成本上,而單個企業會在此基礎上最小化其成本,這樣就形成了U形平均成本情況下的價格=邊際成本=最低平均成本。
看不明白就HI我

閱讀全文

與市場營銷競賽產品成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路投資項目建設管理策劃方案 瀏覽:192
超市散裝副食促銷活動 瀏覽:486
書展活動策劃方案範本 瀏覽:596
網路視頻培訓方案 瀏覽:84
健身會所策劃方案 瀏覽:327
上海鐵鞋電子商務 瀏覽:117
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 瀏覽:244
促銷活動簽到表 瀏覽:914
超市促銷活動計劃 瀏覽:621
南京家裝易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17
日本電子商務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 瀏覽:616
稅收專項檢查培訓機構方案 瀏覽:359
影視策劃方案模本 瀏覽:745
發改委電子商務 瀏覽:280
小淘電子商務 瀏覽:146
工廠315促銷方案怎麼寫 瀏覽:776
電子商務成功企業案例 瀏覽:424
合肥開業典禮策劃方案 瀏覽:424
中國電子商務城 瀏覽:547
林業培訓方案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