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歐萊雅為什麼如此注重在中國的跨文化營銷
1、兼顧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習慣,創造出了一種符合大眾群體的化妝品消費觀,從而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 。
2、這證明產品在進軍一個市場前,讓產品符合當地人的消費觀念和使用習慣,這樣才可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② 歐萊雅中國的公司概覽
歐萊雅中國
自以來,歐萊雅公司憑借先進的營銷方式及對中國消費者及市場的准確把握,在中國的業務突飛猛進,員工隊伍也迅速發展到7000多人。目前,歐萊雅已成為中國市場上最知名的跨國企業之一。
銷售持續、穩定、快速增長
歐萊雅 在中國的業務保持了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2006年,歐萊雅集團在中國實現銷售4.2億歐元,較上年增長21.2%,連續六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並繼續躋身歐萊雅集團全球十大市場之列,同時也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單個市場。短短十年間,歐萊雅從零開始,在中國市場上的地位穩步上升,目前已成為中國化妝品市場的領袖之一和中國最知名、最受尊重的跨國公司之一。
品牌架構日趨完整
歐萊雅集團旗下18個國際知名大品牌(占集團銷售的94%)中的14個已經在中國上市,另加兩個本土品牌,集團目前在中國的共有16個品牌,覆蓋了大型百貨商店、超市、葯房、高檔專業發廊和免稅店等各種銷售渠道。
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
隨著中國在歐萊雅集團全球戰略中的重要性的日益凸現,歐萊雅集團在中國的研發中心於2005年9月在上海開業,這是繼續巴黎、紐約和東京之後歐萊雅集團的又一個創造力中心,專門從事中國原材料和配方方面的研究和開發,並與設於東京的研發中心一起為中國及亞洲的消費者提供最好、最適合的產品。此舉進一步表明了歐萊雅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也表明了中國在歐萊雅集團全球版圖中的重要性。
③ 1.歐萊雅進入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有哪些
女性管理者佔多數
"在歐萊雅,衡量你晉升與否的條件很簡單:業績和能力,而國籍和性別從來也不是我們考慮的問題。"司天利說,在歐萊雅全球管理層中,已經有中國人勝出。他指的是張以恩女士,目前任歐萊雅亞洲區管理發展總監。
而在他的預計之中,隨著歐萊雅在中國的高速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經理人出現在歐萊雅全球管理平台中。
歐萊雅集團是全球**的化妝品和洗護用品集團,和大部分跨國公司管理層裡面男性占據大多數的情況不同,歐萊雅這個以創造美為宗旨的企業中,女性占據管理者的半壁江山。
"我們大部分的客戶是女性,而在我們的管理層中,女性的數量也要超過男性。"蓋保羅介紹說,在歐萊雅全球范圍內,高達49%的員工是女性。在歐萊雅中國,女性員工的比例更是高達60%.歐萊雅中國區副總裁蘭珍珍、人力資源總監戴青以及歐萊雅中國工業部總監劉雲鵲等高級管理人員都是女性。
招聘中的人才爭奪戰
歐萊雅的招聘,更為看重的是一個人的核心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可以通過培訓來培養。而這種核心能力在歐萊雅被稱為"農民+詩人"的氣質,"農民的要求就是要有良好的商業感覺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對資金的管理具有條理性和結構性。"歐萊雅中國區人力資源總監戴青女士說,"另外一方面,公司需要員工成為一個夢想者,給公司帶來良好的創意。"
2004年,歐萊雅依靠兩次成功收購在中國市場掀起波瀾,但在各大高校,歐萊雅因為"全球在線商業策略競賽"而備受關注。競賽模擬了一個非常逼真的商業環境,從商業管理和決策方面考驗了選手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最後勝出的選手,相當一部分成了歐萊雅公司的員工。根據歐萊雅公司提供的資料,自2000年以來,歐萊雅全球22%的管理培訓生來自"校園企劃大賽"的參賽者,這個比例在中國更是達到了27%.2003年,參加校園企劃大賽的其中74名優秀選手被招募加入歐萊雅,全球總決賽的54名選手中,有27人最後選擇加入歐萊雅。
同時,歐萊雅還在中國推行了一個校園工業大賽。這項針對理工科學生的比賽每年都會圍繞不同的工業項目,由來自同一學校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與以往招募工業設計人才的枯燥不同,競賽有著非常強的實戰元素,有利於考察工業人才對於產品流程等方面的潛質。歐萊雅的工業總監劉雲鵲評價為"用最富創意的方法尋求最優秀的年輕工業人才".
形形色色的活動吸引了大量的高校學子參加,而通過商業策略大賽這種形式,歐萊雅建立了一個豐富的人才資源庫,以保證能持續招募到優秀人才。
④ 歐萊雅公司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發展中的失誤
「走出去」戰略的含義 「走出去」戰略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走出去」戰略指的是使中國的產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動力、管理,以及中國的企業本身走向國際市場,到國外去投資建廠,去開展競爭與合作。
「走出去」戰略又稱國際化經營戰略、海外經營。
⑤ 歐萊雅在中國的分公司在北京和上海嗎
騙子、4008116號段的基本上問題很大
建議你選擇訂購
然後等貨到後直接拒收
讓騙子白搭運費
⑥ 歐萊雅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內地的
歐萊雅於1997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法國歐萊雅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妝品公司之一,創辦於1907年。歐萊雅集團是美妝品行業中的領導者,經營范圍遍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擁有283家分公司、42家工廠、100多個代理商,以及5萬多名的員工,是總部設於法國旳跨國公司,也是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之一。
歐萊雅於1997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目前經營著20個根植於不同文化、備受消費者推崇的化妝品品牌,包括巴黎歐萊雅、美寶蓮、蘭蔻、科顏氏、羽西、薇姿和卡詩等。經過15年的快速發展,歐萊雅成功確立了其在中國化妝品市場的領先地位,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巴黎歐萊雅在2012年初一舉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大美妝品牌
⑦ 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的在中國設立針對全球的品牌研究推廣部
美奇絲(Matrix) 是歐萊雅集團旗下源自美國的一個專業美發品牌, 2000年加入歐萊雅集團,並於2004年8月在中國上市,包括染燙產品和護發產品,其市場定位是「專業流行品牌」,只在專業發廊里通過專業發型師的指導和推薦進行銷售。為了把美奇絲發展成廣大中國年輕人的「最愛」品牌,歐萊雅集團在中國建立了該品牌的研究開發部,其研究成果將用於全球。
與此同時,歐萊雅集團已經在中國成立了專門的研究部門,為羽西品牌(Yue-Sai)的國際化展開積極的研究工作,希望有朝一日在國際主流化妝品市場上出現中國品牌的身影。
⑧ 歐萊雅集團的在中國市場競爭對手有哪些
歐萊雅集團在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也是國際名牌化裝品,主要有雅芳(Avon)、內雅詩蘭黛容(Este』e Lander)、倩碧(Clinique)、P&G公司的玉蘭油(Oil & Ulan)、Cover girl 、SKII系列、露華儂(RevLon)、聖羅蘭(YSL)、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歌雯琪(Givenchy)、旁氏(Ponds)、凡士林(Vasekine)、克萊倫絲(Chrins)、妮維雅(Nivea)、威娜(Wella)、花牌(Fa)、資生堂(Shiaeibo)等。這些品牌在國內都具有極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超群的市場表現。
上圖為寶潔集團LOGO.寶潔集團是歐萊雅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