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面試問題(要求關於市場營銷專業方面,需要問題而且還要答案)
求職者攻略
攻略一:第一印象要留好
面試時給考官的第一印象很重要,開始的印象往往很可能就決定了面試結果。大體說來,著裝應與企業性質、文化相吻合,與職位相匹配。不論去什麼公司,正裝不僅正式大方,而且對別人也是一種尊重。女孩子一定要注重衣著形態的細節,避免穿無袖、露背、迷你裙等裝束。對於初次求職者或剛出校門的大學生,服裝也要以大方簡潔為主。此外,女性求職者在夏季面試時要注意化妝端莊淡雅,細節之處處理好,如頭發、指甲、配件等都應干凈清爽,顯示出干練精神的良好印象。
攻略二:切忌緊張與慌張
面對掌握「生殺予奪」權力的面試官,多數人都會表現出緊張來,這是面試的大忌。對大多數人來說,面試時的緊張多半是由於太在乎面試機會,惟恐不被錄取導致的。告訴你一個調整方法:面試前努力全身心放鬆;面試時用深呼吸的方法保持平靜,或用心理暗示的方法來使自己放鬆,如在心裡默念「我很放鬆,我盡力就行了」。只有放鬆,才能准確把握考官要問的問題和自己的回答方式。記住,心情放鬆、心態平和、充滿自信,這樣不僅能給考官留下好印象,也有利於保持頭腦清醒、思維敏捷,在這樣的狀態下所做的回答才是最能令考官滿意的。
攻略三:自我介紹,重點突出
「自我介紹」幾乎是所有考官必問的題目,求職者在回答時一定要注意,所述內容要與簡歷相一致,若自相矛盾,只會給自己平添麻煩。在真正做「自我介紹」時,不妨坦誠自信地展現自我,重點突出與應聘職位相吻合的優勢。你的相關能力和素質是企業最感興趣的信息,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在聽取你的介紹時,考官也會抓住他感興趣的點深入詢問。所以,在進行表述時,要力求以真實為基礎,顧及表達的邏輯性和條理性,避免冗長而沒有重點的敘述。這樣專業而出色的表現,肯定是令考官們贊賞有加的。
;'採納我吧 .3Q
② 市場營銷問題!!!
一
總的來看,4P理論主要面向那些無顯著差異的消費大眾來銷售大量製造的規模化產品。它簡單明了,易於操作。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營銷新概念的提出和部門營銷學的興起,如「大營銷」、綠色營銷、關系營銷、服務營銷、工業營銷等,4P理論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4P理論,它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使企業所有的營銷活動在市場上針對不同的消費者進行「一對一」傳播,形成一個總體的、綜合的印象和情感認同,它不權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下建立品牌的需要,而且也是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超越競爭的需要。但如何解決企業的回報和操作性問題、主動與被動關系仍然是4C的缺陷。
對企業來說,市場營銷的真正價值在於為企業帶來短期或長期的收入和利潤的能力。一方面,追求回報是營銷發展的動力,另一方面,回報是維護市場關系的必要條件,營銷目標必須注重產出,注重企業在營銷活動中的回報,從而使企業持續發展。另外,要使企業能夠廣泛接受,並將這種營銷思想和方式深入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和員工,必須解決好操作性問題,否則難於在企業廣泛推廣和應用。何況任何理論的提出和應用都有相應的環境和條件。因此,4P理論與4C理論不是誰取代誰的關系,而是完善、發展的關系。
由於企業層次不同、情況千差萬別,市場、企業營銷還處於發展之中,尤其是我們不要忘記,中國還處於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市場的現狀正向營銷時代過渡,但整體還處於銷售時代、品牌的感召力還有限,更多的企業還未做好產品技術、質量、成本、服務等基本功課,因此,至少在一個時期內,4P理論還是企業營銷活動的一個基本框架。4C理論也是很有價值的理論和思路,兩種理論都有適用性和可借鑒性。
筆者認為,營銷的核心是供需雙方通過某種傳媒的溝通與了解,最終形成交易合約,其衍生物對供方來說是形成忠實的用戶群落,對需方來說,是對品牌子的認知與忠誠。因此,就各執一端的4P與4C來說,如同構築了供方與需方的兩座橋頭堡,而只有搭起了供求雙方之間的橋梁,交易才能完成。因此,在具體運用時,應將兩者有機結合,相互借鑒,並根據企業各自的特點靈活地互補應用,方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其具體方法如下:
1.4P理論仍然是企業營銷活動的基礎框架,進一步扎實做好產品技術、質量、成本、服務等營銷工作。這是因為中國還處於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參與競爭的中國企業對營銷理論的應用還在起步和探索階段。4P理論在國外已實施幾十年的老東西,對我們仍是新問題,需扎實投入、做好。另外,由於它簡單,易於操作,因此,易於在企業中推廣。
2.吸收4C理論的先進理念,建立客戶檔案資料庫,與顧客建立起一種互助、互求、互需的關系。在競爭性市場中,顧客具有動態性,顧客忠誠度是變化的,他們會轉移到其它的企業,要提高顧客的忠誠度、贏得長期而穩定的市場,就需要企業把以消費者為中心作為一個系統思想來認識,把它貫徹到產品開發、定價策略、銷售渠道設計等企業經營的諸多環節,與消費者建立一種一對一的互動式的營銷關系。實現這種互動的前提是建立客戶檔案,記錄客戶的基本住處大力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傳播工具。
3.以4C理論為指導,在組織架構、業務流程上,採用扁天資化的架構和矩陣式的管理。4C理論強調企業與消費者要開展互動、有效的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價值取向。我們不權應將這種思想應用於消費者,而且還應把它貫徹到營銷管理、營銷組織設計和體制建立上,採用扁平化的架構和矩陣的管理,以減少管理層次,降低管理重心,並且大大增強橫向的溝通和直轄市,從而使企業從外到內真正貫徹4C思想。
4.深刻理解4P理論中的產品整體概念。大4P理論中,產品分核心產品、外在產品和附加產品三個層次,而需求分為使用需求,心理需求和潛在需求三個層次,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企業應反產品和需求的層次對應起來,提供符合客戶特點和個性的具有特色或獨特性的優質產品或服務,並在產品策略中重視品牌生略的應用,注重企業品牌的塑造和提升,這不僅是對4P理論更好的理解和執行,而且也是4C理論的融入。
5.從著眼於短期利益轉向重視長期利益,在銷售渠道上,從單一銷售轉向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把服務、質量和營銷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與顧客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實現長期擁有客戶的目標。
6.建立市場快速反應機制,提高反應速度和回應力。當代先進企業已從過去推測性商業模式,轉移成高度回應需求的商業模式。企業應站在顧客的角度及時地傾聽顧客的希望、渴望和需求,並了解競爭者動向,及時答復和迅速作出反應,這樣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客戶轉移的幾率
二
1、Proct:產品是旅遊營銷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沒有旅遊產品,旅遊營銷就如空中樓閣或海市蜃樓.對於旅遊產品的設計,首先應考慮它是高品質並與眾不同的,並且在旅遊產品的開發及設計中,一定要注重USP(Unique Selling Point),也就是產品的獨特賣點,你的產品是如何獨特的.產品包括產品本身及服務(售前\售中\售後).USP必須在設計開發前就應考慮,在宣傳中也應進行重點突出.
2、Price:價格制定亦是旅遊營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你的產品與眾不同,那麼你的價格亦可與其它產品的價格不一樣.但如果你的產品和其它的產品一樣,那麼如果要有競爭力,你產品的價格就應該有優勢.在價格制定的過程中,有兩點是值得非常注意的:A\最好的價格是客戶和顧客能夠接受的最高價格(須進行反復測試和比較);B\定價須考慮銷售總量(利潤總量)而不是單筆業務的收入.有時是非常奇怪的,價格提高,銷售量反而增加.
3、Place:通路、渠道即讓客戶或顧客能夠了解到我們產品的途徑(直接的或間接的均可),當我們確定好了我們的目標客戶群後,就應該利用或開辟多條能夠讓目標客戶群能夠接觸到的通路,廣告\文章\單張或其它的途徑均可,通路越多,可實現的營銷效果則會越好(當然在設置通路的時候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
4、Promotion:推廣是行銷的必要手段,其實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大量的廣告信息,如看電視,廣告播出的時間占整個節目的比率越來越高,也看到很多知名品牌的產品也還是繼續在做廣告,那麼我們作為不知名或者不是很知名的產品如果不進行有效宣傳推廣將會怎樣呢?推廣的具體方案的運用應根據通路情況來實現.
5、People:人脈是個整個旅遊營銷中一個非常重要且經常使用的一個原則,很多善於營銷的人都會充分利用自身的人脈資源:老客戶\親戚\老同事\各個時期的同學\朋友\鄰居等等,如果充分利用得好,特別是利用那些嘴巴大(愛講\會宣傳)的人幫你進行宣傳介紹,則更是旅遊營銷中的一大幸事!
6、Package:產品的包裝是客戶或顧客了解一個產品的第一個環節,我們沒有第二次機會來塑造我們的第一印象.包裝除了指產品本身外,還應包括企業形象和員工形象.在我們做營銷時,我們的形象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著產品的質量(你的形象價值百萬,有這么一本書,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另外,在宣傳時,不管是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有單張宣傳資料,冊子,形象宣傳廣告等),都應著力展現產品的獨特形象,突出強調本產品與其它產品的獨特賣點(USP).這些亦能對有效的旅遊營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③ 市場營銷基本問題辨析..
1.顧客讓渡價值是建立在顧客總價值的基礎上的!前者根據後者的變換而作相應的變動!屬利益連帶關系!2.消費者市場和產業者市場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紐帶,後者的變動時有前者的需求而變化的!屬牽動連帶關系!這2個問題沒有相同於不同的說話!不屬同一范濤!3.整體產品概念和傳統產品概念是定位不同的兩個方向!各具所長,聯系就是可以優勢互補!不同在發展方向上面,屬優勢互補關系!4.市場定位與企業定位是發展的兩個定位模式!根據3里前面說的不同發展方向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對市場定位和企業定位進行詳細的據實的編排!以上只是個人的見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④ 進行市場營銷調研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明確調研的指向來哪源個方面
2、調研報告應力求簡明、准確、完整、客觀,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3、在調查對象匯集時,因避免其相互影響,並採用統一的方法對實驗進行處理和對外來的因素進行控制。
4、把握時間,信息傳遞速度越快越有價值。
5、廣泛性原則,多角度考慮,問題分析問題。
⑤ 市場營銷類問題
美的模式:分工明確,專心致志做品牌
在美的模式中,製造商保留了價格、促銷、服務管理等工作,因為這些都與品牌建設有關,而像分銷、產品庫存等工作就交給了批發商、零售商等去完成。
美的公司幾乎在國內每個行政省都設立了自己的分公司,在地市級城市建立了辦事處。在一個區域市場內,美的公司的分公司和辦事處一般通過當地的幾個批發商來管理為數眾多的零售商。批發商可以自由地向區域內的零售商供貨。
製造商負責協調批發價格,同時制定零售指導價。各地分公司和辦事處負責向零售商提供包括店面或展台裝修、派駐促銷員和提供相關的促銷活動。安裝和維修等售後服務工作一般由經銷商負責實施,然後經銷商憑借安裝卡和維修卡向製造商提出申請,製造商來負責費用結算。
這個模式要求經銷商在淡季付款,製造商依靠其淡季付款的多少來決定旺季供貨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渠道融資,緩解資金壓力。目前有大部分企業普遍採取類似的模式
海爾模式:直供零售,直接掌控終端
海爾幾乎在全國每個省都建立了自己的銷售分公司——海爾工貿公司。海爾工貿公司直接向零售商供貨,並提供相應的支持,省去了中間的渠道,構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零售分銷體系。
在這個營銷模式中,製造商負責終端店面的裝修,提供全套店面展示促銷品、部分甚至全套樣機。製造商負責庫存及分銷。製造商負責促銷活動的策劃、組織及實施,零售店一般只需配合工作。製造商承擔整個售後服務網路的安裝及售後服務工作。製造商全權決定市場價格。
在這個模式中,製造商將分銷、庫存、價格、服務、促銷等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好處是對終端擁有強大的控制權,貼近用戶可以完美地進行品牌塑造和品牌維護,弊端是製造商必須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以便維持整個分銷體系的運轉,同時對製造商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格力模式:與渠道合資,將命運捆綁一起
在格力模式中製造商不再建立獨立的銷售分支機構,很多工作轉移給了合資銷售公司。製造商只承擔生產、研發、品牌、策略等核心任務,而促銷、分銷、售後服務等均由合資公司承擔並管理。
合資銷售公司由格力和當地最大的幾個批發商共同合資組成,董事長由格力方出任,總經理按參股經銷商的出資數目共同推舉產生。在格力模式中,原來互為競爭對手的大批發商都作為股東加入合資公司,各自的銷售網路也合並在一起執行統一的價格政策,批發商的利潤來源不再是批零差價,而是合資公司稅後利潤分紅。因此,入股的經銷商會全力推廣,促使銷售量迅速上升。
針對以上的營銷模式,我認為並沒有什麼優劣之分。如果從技術上來講,復制格力模式、海爾模式、美的模式,一點都沒有困難,關鍵不在於營銷模式本身,而在於企業是不是有這樣的實力做支持。美的的品牌力使得經銷商願意淡季付款,以換取旺季的供貨額。假如一個企業產品的品牌達不到這樣的吸引力,則它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全一樣的營銷模式。而海爾模式則對企業的整體實力要求甚高,既要有資金實力承擔全國分銷、庫存的壓力,又要有管理實力操控眾多的部門協作。如果沒有這樣的金剛鑽,硬要復制的話,有可能會大堤崩潰而不可收拾。在格力模式中,則取決於格力的大規模低成本優勢,以及品牌優勢。與其合資的經銷商都是跟隨格力打天下很多年的老朋友,他們對與格力合資非常有信心,而格力也有實力讓他們平穩地賺取利潤。如果是新建立的品牌或者弱勢品牌,則是沒有這個號召力的。
因此,我認為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實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模式,不要盲目地照搬別人的模式。在品牌發展期,我們可以採取總代理制,以便專心地做產品研發、生產、品牌塑造,依靠總代理的力量將產品渠道打開。在品牌成熟期,可以根據產品的特點以及品牌的實力選擇分公司+批發商+零售商模式,或者分公司+零售商模式,實現對渠道的部分掌控。
適合自己的模式,可以讓自己借風飛揚;不適合自己的模式,則可能是個大陷阱。
⑥ 市場營銷問題
推銷是一種以推銷為中心的營銷觀念,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普遍流行的觀念。在當時,各企業開始重視推銷工作,紛紛成立推銷機構,組建推銷隊伍,培訓推銷人員。企業界已開始認識到:很多情況下,消費者不會自動來購買商品,須推銷員去說服、感化和剌激;企業只注重生產還不行,應將企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轉移一部分出來用於銷售。很多企業大勢進行廣告宣傳,形成一種「高壓推銷」或「強力推銷」的局面。他們的口號也由過去的「待客上門」變成「送貨上門」。為了滿足實踐的需要,一些理論工作者也加入到「推銷術」和「廣告術」的研究行列中來,一些研究成果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當今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現代市場營銷觀念風行的時代,其本質是一種以滿足消費者(顧客)的需要和慾望為導向的哲學。為此,企業需要深入市場,調查了解消費者的需要和慾望,分析競爭者的產品及市場狀況,結合自身條件,正確確定企業的目標市場,根據目標顧客的需要,集中企業的一切資源和力量,運用適當的營銷組合策略,滿足目標顧客的需要,從而獲取利潤,實現企業目標。在此過程中,企業還應注重兼顧消費者的長遠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的滿足。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形成之後,並非一成不變。40多年來隨著企業營銷實踐的發展,服務營銷觀念、整體營銷觀念等新的營銷觀念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層出不窮。但其實質仍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目的是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是對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深化和發展。這些觀念的產生,順應了營銷環境的變化,適應了市場競爭發展的需要,更能切合不同企業的產品及市場實際。因此在目前的社會背景下「營銷的真正內涵是使推銷變成多餘。「
⑦ 市場營銷學問題
1、市場營銷的宏觀環境主要就是市場的大環境,包括政府的政策、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自然環境等等。這些主要社會力量是企業不可控制的變數。
2、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諸因素包括社會文化因素、個人因素及心理因素。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如下:
社會文化因素與消費者購買: 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深受不同文化、社會、個人和心理因素組合的影響。社會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和亞文化群、社會階層、相關群體和家庭。
個人因素與消費者購買: 個人因素包括年齡和家庭生命周期,性別、職業和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生活方式,及個性和自我形象。
心理因素與消費者購買: 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心理因素包括動機、感覺、學習、信念和態度等心理過程。
3、在營銷實踐中,應考慮以下因素:
(1)企業資源實力:主要指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狀況。企業實力雄厚,供應能力強,可採用無差異性或差異性市場策略;如果資源少,無力兼顧整個市場,寧可採用密集性策略,進行風險性營銷。
(2)市場類似性,或市場同質性:不同的市場具有不同的特點,各類市場消費者的文化、職業、興趣、愛好、購買動機等都有較大差異。消費者的需要、興趣、愛好等特徵大致相同或甚為接近,即市場類似程度大、同質性高,可採用無差異性市場策略;市場需求差別大,消費者的挑選性強,則宜採用差異性市場策略或密集性市場策略。
(3)產品同質性:是指消費者所感覺產品特徵相似的程度。產品的特徵不同,應分別採用不同的市場策略,選擇不同的目標市場。有些產品,如米、面、煤、鹽等日常生活消費品,雖然事實上存在品質差別,但多數消費者都很熟悉,認為它們之間並沒有特別顯著的特徵,不需要作特殊的宣傳介紹。對這類同質性高的產品,可實施無差異性市場策略。但另外一些產品,如家用電器、照像機、機械設備以及高檔耐用消費品,其品質、性能差別較大,消費者選購時十分注意其功能和價格,並常以它們所具有的特性為依據,對這類同質性低的產品,宜採用差異性或密集性策略。
(4)生命周期:它一般有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企業應隨產品生命周期的發展而變更目標市場策略,尤其要注意投入期及衰退期兩個極端時期。當新產品處於投入期時,重點在於發展顧客對產品的基本需求,一般很難同時推出幾個產品,宜採取無差異性市場策略,以探測市場需求與潛在顧客。當然,企業也可發展只針對某一特定市場的產品,採取密集性市場策略,盡全力於該細分市場。當產品進入衰退期,企業若要維持或進一步增加銷售量,宜採用差異性市場策略,開拓新市場。或採取密集性市場策略,強調品牌的差異性,建立產品的特殊地位,延長產品生命周期,避免或減少企業的損失。
(5)競爭者市場策略:目標市場策略的選擇,往往視競爭者的策略而定。商場如戰場,在激烈的競爭中,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當競爭者在進行市場細分並採用差異性市場策略時,該企業如採取無差異性策略,就不一定能更好地適應不同市場的特點,必然與競爭者抗衡;而當強有力的競爭者實施無差異性策略時,因可能有較次要的市場被冷落,這時該企業若能採用差異性市場策略,乘虛而入,定能奏效。由於競爭雙方的情況經常是復雜多變的,在競爭中應分析力量對比和各方面的條件,掌握有利時機,採取適當策略,爭取最佳效果。
(6)競爭者的數目: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常迫使企業不得不採用適應競爭格局的策略。當競爭對手很多時,消費者對產品的品牌印象便很重要。為了使不同的消費者群都能對本企業產品建立堅強的品牌印象,增強該產品的競爭力,宜採用差異性或密集性市場策略。在競爭者甚少,甚至處於獨佔地位時,消費者的需求只能從本企業產品得到滿足,就不必採用成本較高的差異性市場策略。
⑧ 關於市場營銷的問題
體驗式營銷成為未來的有利營銷方式。體驗式營銷可減少成本,用戶親身體驗,增加影響效果。
1、關注顧客的體驗
體驗的產生是一個人在遭遇、經歷、或是生活過一些處境的結果。企業應注重與顧客之間的溝通,發掘他們內心的渴望,站在顧客體驗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2、以體驗為導向設計、製作和銷售你的產品
當咖啡被當成「貨物」(Commodities)販賣時,一磅可賣三百元;當咖啡被包裝為「商品」(goods)時,一杯就可以賣一、二十塊錢;當其加入了「服務」(services),在咖啡店中出售,一杯最少要幾十塊至一百塊;但如能讓咖啡成為一種香醇與美好的「體驗」(experiences),一杯就可以賣到上百塊甚至是好幾百塊錢。增加產品的「體驗」含量,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3、檢驗消費情景
營銷人員不再孤立的去思考一個產品(質量、包裝、功能等),要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娛樂、店面、人員等)來創造一種綜合的效應以增加消費體驗;不僅如此,而且還要跟隨社會文化消費向量(sociocultural consumption vector,SCCV),思考消費所表達的內在的價值觀念、消費文化和生活的意義。檢驗消費情境使得在對營銷的思考方式上,通過綜合的考慮各個方面來擴展其外延,並在較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提升其內涵。顧客購物前、中、後的體驗已成為增加顧客滿意度和品牌忠誠度的關鍵決定因素。
4、顧客既是理性的又是情感的
一般的說來,顧客在消費時經常會進行理性的選擇,但也會有對狂想、感情、歡樂的追求。企業不僅要從顧客理性的角度去開展營銷活動,也要考慮消費者情感的需要。
5、體驗要有一個「主題」(theme)
體驗要先設定一個「主題」,也可以說:體驗式營銷乃從一個主題出發並且所有服務都圍繞這主題,或者其至少應設有一「主題道具」(例如一些主題博物館、主題公園、游樂區、或以主題為設計為導向的一場活動等)。並且這些「體驗」和「主題」並非隨意出現,而體驗式營銷人員所精心設計出來的。如果是「誤打誤撞」形成的則不應說是一種體驗式行銷行為,在這里我所講的體驗式行銷是要有嚴格的計劃、實施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過程在裡面,而非僅是形式上的符合而已。
6、方法和工具有多種來源
體驗是五花八門的,體驗式營銷的方法和工具也是種類繁多,並且這些和傳統的營銷又有很大的差異。企業要善於尋找和開發適合自己的營銷方法和工具,並且不斷的推陳出新。
三、體驗式營銷的戰略基礎:戰略體驗模塊(strategic experiential mole)體驗是復雜的又是多種多樣的,但可以分成不同的形式,且各都有自己所固有而又獨特的結構和過程。這些體驗形式是經由特定的體驗媒介所創造出來的,能到達有效的營銷目的。伯德·施密特(Bernd H.Schmitt)將這些不同的體驗形式稱之為戰略體驗模塊(strategic experiential moles,SEMs),以此來形成體驗式營銷的構架。下面將介紹五種不同的戰略體驗模塊:
感官(Sense)
感官營銷的訴求目標是創造知覺體驗的感覺,它經由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感官營銷可區分為公司與產品(識別)、引發顧客購買動機與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等。理查特(Richart)公司製作的巧克力被英國版《時尚》(Vogue)雜志稱之為「世界上最漂亮的巧克力」。理查特首先定位自己是一家設計公司,接著才是巧克力公司。其商標是以藝術裝飾字體完成的,上頭特別將「A」作成斜體,用來區隔「富有」(rich)與「藝術」(art)這兩個字。理查特巧克力是在一個類似精緻的珠寶商展示廳銷售,巧克力裝在一個玻璃盒子中,陳列於一個廣闊、明亮的銷售店。產品打光拍攝,在其產品的宣傳資料中就像是件精緻的藝術品或是珠寶。促銷品用的是光滑、厚實的紙張,它的包裝也是非常的優雅。巧克力盒子是有光澤的白色,附著金色與銀色的浮雕字。紅色絲帶封著包裝盒。盒子襯里是分割成格,所以每個巧克力藝術品是擺設於自己的間隔中。對視覺感而言,巧克力本身就是個盛宴。他們有漂亮的形狀,並且以不同的花樣與彩飾裝飾[其中的個別特殊產品系列展示著一組迷人的兒童繪畫]。可以根據顧客的要求製造特別的巧克力徽章。這些巧克力是如此的貴重,因此理查特甚至還銷售附有溫度與濕度表的薄板巧克力儲藏櫃,這個櫃子如同雪茄保濕器,售價六百五十美元。
施密特曾舉例希爾頓聯鎖飯店的一個小作法是在浴室內放置一隻造型極可愛的小鴨子,客人大多愛不釋手,並帶回家給家人作紀念,於是這個不在市面銷售的贈品便成了顧客特別喜愛希爾頓飯店的動力(當然希爾頓飯店其它設施、服務等方面也是一流的),這樣便造成了很好的口碑,這就是「體驗式營銷」的應用(視覺和觸覺上)。另外,在超級市場中購物經常會聞到超市特地生成的烘焙麵包的香味,這也是一種感官營銷方式(嗅覺)。
情感(Feel)
情感營銷訴求顧客內在的感情與情緒,目標是創造情感體驗,其范圍可以是一個溫和、柔情的正面心情、到歡樂、自豪甚至是激情的強烈的激動情緒。情感營銷的運作需要的是,真正了解什麼刺激可以引起某種情緒,以及能使消費者自然的受到感染,並融入這種情景中來。新加坡航空以帶給乘客快樂為主題,營造一個全新的起飛體驗。該公司制定嚴格的標准,要求空姐如何微笑、並製作快樂手冊,要求以什麼樣的音樂、什麼樣的情境來「創造」快樂。通過提供出色的顧客服務,使得新加坡航空公司成為世界上前十大航空公司,和獲利最多的航空公司之一。反觀國內的企業在體驗式營銷上,尚沒有成型的做法,但以情感為訴求點的營銷做法卻是有一些較為成功的案例。
一句「孔府家酒讓人想家」,引起在外遊子對父母、對家鄉無限的思念之情。使得顧客在消費中,也感受了「想家」的體驗。(親情)
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友誼地久天長。「喝杯青酒,交個朋友」陳釀貴州青酒的這句廣告語,讓你在宴請賓朋的時候多一份「友情」的體驗(友情)。
一位清純、可愛、臉上寫滿幸福的女孩子,偎依在男朋友的肩膀,品嘗著他送給她的「水晶之戀」果凍,就連旁觀者也會感受到那種「美好愛情」的體驗。(愛情)
關注體驗式營銷 來自: 第一範文網
思考(Think)
思考營銷訴求的是智力(Intelligence),以創意的方式引起顧客的驚奇、興趣、對問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為顧客創造認知和解決問題的體驗。對於高科技產品而言,思考活動的方案是被普遍使用的。在許多其它產業中,思考營銷也已經使用於產品的設計、促銷、和與顧客的溝通。
1998年蘋果計算機公司的iMac計算機上市僅六個星期,就銷售了二十七萬八千台,以至《商業周刊》把iMac評為為1998年的最佳產品。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史提夫·賈伯斯(Steve Jobs)表示:「蘋果已回到它的根源,並再度開始創新」。iMac的設計師伊維(Jonathan Ive)也指出:「與眾不同是這個公司的基因」。iMac的創新緊隨著一個引人沉思的思考營銷的促銷活動方案。該方案是由廣告人克勞(Lee Clow)構思,將「與眾不同的思考」(Think Different)的標語,結合許多在不同領域的「創意天才」,包括愛因斯坦、甘地、拳王阿里、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約翰·藍儂和小野洋子等人的黑白照片。在各種大型的廣告路牌、牆體廣告和公交車的車身等隨處可見該方案的平面廣告。當這個廣告刺激消費者去思考蘋果計算機的與眾不同時,也同時促使人們思考自己的與眾不同,以及通過使用蘋果電腦,而使得他們成為創意天才。賈伯斯說:「與眾不同的思考代表著蘋果品牌的精神,因為充滿熱情創意的人們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蘋果決定為處處可見的創意人,製造世界上最好的工具。」
行動(Act)
行動營銷的目標是影響身體的有形體驗、生活型態與互動。行動營銷通過增加他們的身體體驗,指出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型態、與互動,豐富顧客的生活。而顧客生活型態的改變是激發或自發的,且也有可能是由偶像角色引起的(例如,影、視、歌星或是著名的運動員等)。
耐克每年銷售逾一億六千萬雙鞋,在美國,幾乎每銷售兩雙鞋中就有一雙是耐克。該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出色的「盡管去做」(Just Do It)廣告。經常地描述運動中的著名籃球運動員邁克爾·喬丹,升華身體運動的體驗,是行動營銷的經典。
關聯(Relate)
關聯行銷包含感官、情感、思考、與行動營銷等層面。關聯營銷超越私人感情、人格、個性,加上「個人體驗」,而且與個人對理想自我、他人、或是文化產生關連。關聯活動案的訴求是為自我改進(例如,想要與未來的「理想自己」有關連)的個人渴望,要別人(例如,一個人的親戚、朋友、同事、戀人或是配偶和家庭)對自己產生好感。讓人和一個較廣泛的社會系統(一種亞文化、一個群體等)產生關聯,從而建立個人對某種品牌的偏好,同時讓使用該品牌的人們進而形成一個群體。關聯營銷已經在許多不同的產業中使用,范圍從化妝品、日用品、私人交通工具等等。美國哈雷(Harley-Davidson)機車,是個傑出的關聯品牌。哈雷就是一種生活型態,從機車本身、與哈雷有關的商品、到狂熱者身體上的哈雷紋身,消費者視哈雷為他們自身識別的一部分。
伯德·施密特還特別提到瑞士名表的一張小小附卡為例:錶店在其中一款瑞士名表上附上一小卡片,上面說明400年後回來店裡調整潤年;其寓意是在說明該瑞士名表的壽命之長、品質之精,即便拿它當作「傳家之寶」也不為過。而非如同一般電子表雖有過400年自動調整潤年的功能,但誰會認為電子表可以保存到那麼久呢?該錶店以此「關聯」的寓意來傳達商品的價值。
⑨ 現在的市場營銷主要存在什麼問題
現在來企業市場營銷存在的主源要問題:
多數企業並沒有真正按照市場營銷的理念來組織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
原因:從市場營銷的核心來看,市場營銷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創造客戶價值,進而企業實現盈利與持續發展,所以說,市場營銷要求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必須圍繞顧客需求進行。這就涉及到產品研發前的市場可行性分析,比如這個產品是否有市場空間,細分市場在哪裡等,很多企業都是先拍腦袋出來然後,然後再想法做銷售;另外產品的定位,很多企業同樣是自己認為自己的產品怎麼樣怎麼樣的自賣自誇,完全不知道客戶的真實想法就盲目定位;再比如產品包裝、產品定價、產品的渠道、售後服務等。。。。所有這一切的經營活動,有多少企業能夠按照市場營銷的核心本質進行,有多少企業會真正圍繞客戶的需求來展開經營?
所以說 現在營銷的問題,是企業根本就懂得真正的市場營銷。
最典型的就是蘋果手機,它沒有銷售團隊,沒有像很多企業一樣,進行各種推廣活動,但是為何銷售那麼好? 原因第一是產品足夠好,第二產品足夠吸引消費者,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很自然的,消費者就主動去購買了。
⑩ 一個關於市場營銷的問題。
小區便利店的商業模式是以小區為區域市場,以便利性為基本的用戶決策取向。同時用戶群體固定、集中,且一般就近,購買頻率高等特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區便利店的所有經營行為都需要考慮提升用戶的忠誠度,或者說無意識中都在為提升用戶忠誠度和用戶粘性而服務。針對樓主的問題,隨機提出些建議:
1、合理配置店內商品資源:根據所在小區的特點和用戶特徵,結合便利店本身的特徵來針對性合理的選擇商品的采購種類與數量,同時需考慮附近大型超市離所在小區的距離與方便程度,來優化商品的采購品類。消費者去大型超市集中購物除了采購的集中性帶來的購物效率,同時更多人享受大型超市的購物體驗,所以,在商品的合理采購與配置工作中,此類用戶行為需要重點考慮。
2、完善用戶體驗,提升用戶口碑:如保證商品的正品與安全性,建立商品進銷存數據,定期整理商品,保證商品均在保質期內銷售。做好用戶購買安全保證,滿足基本的用戶體驗。
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其他的增值服務,如:送貨上門服務(運營成本和用戶體驗需要同時考慮),如較重的物品可提供上門配送服務。
3、合理配置資源,降低成本:
選擇優質的供應商渠道,不斷降低商品進貨成本。保證低成本的低價銷售優勢,讓利與用戶。
合理優化員工數量等運營和管理成本,完善店內的銷售數據分析,根據店內面積條件和庫存條件,合理安排商品進貨的種類和數量,提升門店空間的使用效率。不斷優化庫存的管理,降低浪費,也是提升資金流的合理利用。
4、提升用戶粘性:如果小區內用戶基數大,且相對比較集中,可考慮實現簡單的會員積分制,但一定要做好積分的獎勵與消化政策,同時保證政策的常規化執行,從而保證積分的意義和用戶參與的積極性。如:積分除了常規的購物抵現制、折扣制,也可考慮,對於特價優惠商品只允許用積分購買。
5、做好個人品牌經營,加強感情維系,做好小微公關:便利店的BOSS或營業員往往是因為人員少而且人員固定,所以具備小區業主的屬性,所以保證常規的細心體貼的服務和熱情,加強與用戶的溝通聯系,此點是對於便利店經營用戶忠誠度最簡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
同時,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多參與小區的集體活動,甚至可以發起小區的活動(非商業目的),提升個人品牌和門店品牌,進一步促進感情的維系。
參加或發起活動,對活動的規模要求不大,但需要務實,而且不能作為運動式,保持一定的參與或發起頻率。
6、做好單店促銷活動:可考慮定期推出特價商品,吸引用戶保持常規的關注,提升用戶的關注價值和進店率。
7、加強其他商家聯動促銷:如與其他互補型商家制定聯合促銷行為。如一家小區的葯店有制定在本店內消費金額滿一定金額即贈送一定面額的指定商家的購物券一張,可在規定時間內在指定的商店用於消費抵現,此類行為一般適用於:對於需要處理的商品進行快速處理或打擊同行競爭開發新用戶等目的。但要求此類活動對用戶的參與方式和優惠的實現方式盡可能的簡單、直觀,不能有過多的條件限制,否則,用戶感覺麻煩,這就違背了便利店的便利性特點。導致用戶對此類促銷活動不敏感,甚至反感。
8、做好商品陳列:按照用戶經常購買的商品和季節性商品貨促銷性商品等,盡可能靠近入口或顯眼處陳列,同時同類商品集中陳列、小孩的商品盡可能放於貨架中底部位置,保證陳列的美觀與結構的清晰化,符合用戶行為習慣,也是一種用戶體驗提升的細節。同時定期清理貨架,打掃衛生,保證商品外包裝的干凈衛生感,盡可能保證過道的寬敞等細節,優化用戶購物體驗。
9、適當做好品牌形象與口碑的維護與提升:比如定製印有LOGO的購物袋。事實上,單獨定製購物袋,並不比在批發市場采購袋的成本高,但對於定製的數量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對於資金流和庫存有一定影響,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10、根據小區特有的屬性提供增值服務:為小區用戶提供個性的或者免費的增值服務,如,現在更多的葯店都在為小區用戶提供量血壓、測體重,免費提供消暑涼茶等服務。
11、其他說明:小區便利店的經營行為中,往往個人的為人行為,相對而言尤其顯得重要,同時對於執行一些促銷活動或公關活動,需要務實,簡單,就很容易被吸引,因為用戶群體集中且就近,而且便利店執行促銷與公關活動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相對比較鮮見的行為。
希望對樓主有些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