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失敗的服裝品牌營銷案例

失敗的服裝品牌營銷案例

發布時間:2021-06-05 05:16:12

1. 有哪些外國品牌進入中國營銷失敗的案例

1、Contagion的病毒廣告牌
華納兄弟加拿大分公司、Curb傳媒以及廣告代理商Lowe Roche共同對新片《世紀戰疫》(Contagion)進行宣傳推廣,該片由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執導,講述了一種神秘的通過空氣傳染的致命病毒席捲全球的故事。
他們聘請了一組微生物學家以及免疫學家給一塊廣告版注射了青黴素、黴菌以及色素細菌。這些細菌在光照和溫度的控制下慢慢生長,最終拼成了電影的名稱,他們把這塊由細菌構成的廣告版放置在多倫多一家廢棄商店的窗戶上。
一部分行人對這個廣告牌感到不適,但是這個創意吸引了大量媒體的關注,獲得了媒體大獎,並成為啟發同行的源泉。拉臘米(John Laramie)是紐約戶外廣告創業公司Adstruc的CEO,他表示:「這個創意很酷,它很可能是某個人想到的瘋狂創意,但是從策劃到執行都非常成功。」
啟示:游擊營銷
傳統的營銷模式有時作用並不突出,如果你打破傳統,創意可能得到病毒式傳播。創意游擊營銷博客(Creative Guerilla Marketing)的創建者盧姆(Ryan Lum)就表示,這個病毒廣告牌就是游擊營銷的一個正面典型,「人們看到他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被激發起好奇心,想要搞清這個廣告牌到底是宣傳什麼產品的。」

2. 品牌重塑 失敗的案例

李寧呀,最典型了

3. 寫一遍服裝加工創業失敗案例,1800字以上即可。395分送上。

案例分析:服飾品牌「米盧」之爭
04年四月,民營企業與米盧簽約,買斷「米盧」品牌,去年底,因品牌開發計劃失敗而引出了―――
民營企業買斷「米盧」
在民營經濟迅速發展的江蘇常熟,「名牌效應」自上個世紀90年代始,逐漸被廣大民營企業家所認同。為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村幹部出身的民營企業主―――常熟恆通針織印染有限公司和張家港保稅區意通化纖織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蔡運以狩獵者般的勇敢和耐心「逮」得了世界足壇「金狐狸」―――當時的中國足球隊主教練米盧蒂諾維奇,費盡周折,買斷了「米盧」品牌。2002年4月與米盧簽訂協議,由張家港保稅區意通化纖織造有限公司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申請中英文稱謂的簽字式樣「米盧」和「MILU」作為該公司生產、經營的服裝類(包括鞋帽類)產品的注冊商標,並同意該公司使用其肖像、照片以及用其形象製作的廣告宣傳片等用於在各類媒體上的宣傳、促銷活動,另外,米盧還作為該公司的形象代言人,由該公司在各類媒體上發布。
招商失敗紛爭驟起
為開發、打造「米盧」品牌,蔡運找到華東地區廣告業的名人―――常熟籍廣告商吳伊文擔任首席全權製作人。2003年6月18日,與吳共同簽訂合作經營協議,約定:「甲方擁有『米盧』品牌注冊商標權,乙方全面負責『米盧』注冊商標特許經營招商事務;甲方投入招商費用及廣告費用人民幣共計58萬元;乙方策劃招商『米盧』品牌(策劃費用)投入人民幣20萬元整;經招商所得米盧品牌招商金額雙方協定首批應先還給甲方投入人民幣58萬元及乙方投入人民幣20萬元,以後扣除招商費用由甲乙雙方各得50%;如招商失敗,則乙方無條件地退還甲方人民幣58萬元。」協議簽訂後,蔡運按約履行付款義務,吳伊文隨即在《服飾導報》等雜志上發布招商廣告,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招商效果。2003年8月18日,雙方協商終止了協議履行,並由吳退還蔡人民幣52萬元。後因雙方對餘款6萬元產生糾紛,蔡於2004年9月向常熟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吳返還預付的廣告費6萬元。
收到起訴書後,吳伊文在答辯狀中稱,雙方合作開發「米盧」品牌是事實,但2003年8月18日雙方經協商清帳,已還原告52萬元,另6萬元作為招商費用,已開還原告收據,現在不存在再還原告6萬元的理由,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認為:合作經營協議無效
在此案的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向法庭提供的一系列證據表明:「米盧」注冊商標權人為張家港保稅區意通化纖織造有限公司,蔡運非使用權人。經法院行使釋明權後,原告變更了訴請,要求被告返還人民幣6萬元。在審理中,被告吳伊文堅持認為:除已退還原告的52萬元,另6萬元作為招商費用,已於2003年8月18日將票據給了原告,且於是年12月,由其任法定代表人的上海華實服裝包裝設計有限公司出具給常熟恆通針織印染有限公司(原告系其法定代表人)的6萬元收據一張。原告則堅決否認這一事實,並認為被告花去招商費用的票據及6萬元的收據未收到。法院亦對常熟恆通針織印染有限公司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的記帳憑證進行了全面調查,未查到6萬元的收據憑證。審理中,被告也僅提供了刊登招商廣告及文章的服飾導報,而未能提供花去招商費用的相關票據證實。
因此,法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合作開發「米盧」品牌特許經營協議為無效協議。根據法律規定,合同無效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因在簽訂協議時,被告亦未對原告的主體資格進行審查,致使協議無效,雙方均有過錯,對此雙方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判決被告吳伊文返還原告蔡運人民幣6萬元。(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謝謝採納

4. 失敗的企業營銷案例有么

最早的可以參考秦池酒業和旭日升冰紅茶這兩個市場營銷案例,很經典的曇版花一現營銷案例,在權中國營銷歷史上很有教育意義


下面這個也可以參考

http://kecheng..com/view/eeda1f0c7cd184254b3535ca.html

5. 國際品牌失敗案例分析

7-11,KFC在日本,目前就想到這倆。KFC在日本的案例很多,你到網站上查一查。應該夠你寫的了。

6. 有哪些外國品牌進入中國營銷失敗的案例

DG,這個牌子的東西之前在中國賣的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因為他的領導人有一些對中國的侮辱性的話語和一些行為,就導致他進軍中國失敗了,然後現在在中國已經完全不能看到這個牌子的商品存在了。

7. 請整理並分析一個成功或失敗的營銷戰略案例。1案例背景 2.案例分析

孩子啊 老師布置的作業 要自己認真做 你這樣找一個 等下肯定會有好多人跟你雷同,

8. 有沒有「品牌市場策略」的失敗案例

我覺得3721不是失敗而是應市場需求而採取變通!

因時間原因我只說一個:(不是關於互聯網的)
美國駱駝牌香煙就曾在泰國市場大敗:
多年以前,駱駝牌香煙有一句很好的廣告語:為了一支駱駝煙,我寧願多走一英里的路.
畫面為一煙民高翹著二郎腿,皮鞋底的洞赫然顯露.其本意暗示煙民,為了擁有此煙哪怕是鞋底見洞也在所不辭.這個廣告在西方得到普遍的好評.因而也成為世界傑出品牌之一.
為了能打開泰國市場,駱駝牌香煙的生產商英美煙草公司認為,要引起消費都的購買慾望,就要再增加地方色彩,為此他們為"駱駝人"拍攝穿著漏洞的皮鞋照,背景為曼谷的大廟巨寺,一見就知是佛國風情.殊不知,在泰國佛廟是至尊聖地,腳底乃是最污穢不堪之處,在最弛名的佛廟前如此肆無忌憚."是可忍,孰不可忍'結果可想而知,駱駝牌香煙只能席捲而歸了!
因為他們忘了市場存在著差異性---宗教的信仰差異!

9. 列舉成功和失敗的服裝企業各一例進行案例分析,整體介紹,導致成功或失敗的主要原因,從中得到的啟示是

ITAT服裝連鎖

閱讀全文

與失敗的服裝品牌營銷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1活動促銷總結 瀏覽:466
b2b電子商務如何改變了企業競爭的環境 瀏覽:325
西王集團電子商務 瀏覽:96
2016校園飾品營銷方案 瀏覽:701
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集群 瀏覽:503
促銷活動名人名言 瀏覽:811
景區策劃總監方案 瀏覽:239
電子商務的信息 瀏覽:842
無紙化會議推廣方案 瀏覽:365
蕪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58
醫葯電子商務銷售方案怎麼寫 瀏覽:70
教師教研培訓方案 瀏覽:140
電子商務銀行信用 瀏覽:878
總裁班推廣方案 瀏覽:179
畢業匯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3
2014年合肥市電子商務交易額 瀏覽:193
公路投資項目建設管理策劃方案 瀏覽:192
超市散裝副食促銷活動 瀏覽:486
書展活動策劃方案範本 瀏覽:596
網路視頻培訓方案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