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旅遊市場營銷石美玉

旅遊市場營銷石美玉

發布時間:2021-05-12 19:15:39

1.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的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曹長興
曹長興,男,1960年生於吉林長春,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習經歷:1991年畢業於北京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至1998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化學工程系作高級訪問學者。工作經歷: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歷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副主任、教學工作評價辦公室主任、教學工作評價領導小組秘書長、黨委組織部部長兼統戰部部長、黨委副書記。2009年12月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黨委書記。主要研究領域:化工過程模型化和最優化,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與他人合著《石油化工工藝工程師必讀》叢書,主持和參加多項科研項目,其中有2項分別榮獲中石化公司優秀計算機軟體三等獎和2004年第七屆全國統計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研究成果在石油化工企業中得到應用。代表性成果:在擔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組織部部長、黨委副書記十餘年間,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多項成績:2002年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作為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試評估高校之一,試點工作成果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肯定,試點經驗在北京高校交流推廣;2007年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榮獲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高校和單項進步獎高校的稱號;《高校學生工作流程再造理論與實踐探索》一文獲2008年北京高校領導幹部優秀論文三等獎等。
院長:黃先開
黃先開,男,1964年10月出生,湖南瀏陽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數 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學習經歷:1980-1984年,湖南吉首大學數學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86-1989年,北京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1996-1999年,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習,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0-2001年,哈佛大學經濟系高級訪問學者。工作經歷:歷任北京商學院數學教研室主任、基礎部主任、數理系主任、教務處處長;中共紹興市委副秘書長(掛職);2009年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兼)。主要獲獎: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原國內貿易部有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與管理專家,北京市優秀教務處長。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1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主要研究領域:應用數學、計量經濟分析、貨幣政策與宏觀經濟分析、教育管理。代表性成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被SCI, EI收錄8篇;Mathematics Review收錄16篇;出版專著三部,主編教材、教學輔導書20多部;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重大項目三項,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學項目、教改項目三項。
黨委副書記:范蓓
范蓓,女,1961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副研究員。學習經歷:1979-1983年,北方交通大學鐵道機械繫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2000-2002年,參加北京管理研修學院舉辦的澳大利亞梅鐸大學(Murdoch University)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工作經歷:歷任鐵道部南口機車車輛廠任助理工程師;北京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團委副書記、宣傳部幹事;校經濟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財務處處長;2009年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黨委副書記。代表性成果:發表論文有《加強管理促進校辦產業的發展》、《高校產業中的風險及其控制》、《Internet 商貿及安全問題》、《Internet 商貿安全問題解決方案》、《多校區財務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設的模式研究》等。參加了校辦企業《遠程網路監控系統》、市級科研《建立適應科技產業化高校科研管理機制的研究》、校級教改《多校區教育經費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設研究》等項目的開發研究。
副院長:張凌雲
張凌雲,男,1960年12月出生,中國致公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習經歷: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系,獲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旅遊經濟專業經濟學碩士學位。曾赴英國薩利大學短期訪問研究。工作經歷:歷任南開大學旅遊學系副教授、中國旅遊報編輯和記者、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總經理秘書和市場部副部長、深圳雅昌企業有限公司企劃總監、靈趣中華旅遊網首席運營官(CEO)、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等職。主要研究領域:旅遊經濟、旅遊地理和旅遊管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主持和參與了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業發展「十一五」、「十二五」旅遊發展規劃;主持國家旅遊局重點科研攻關項目「世界旅遊強國內涵及指標體系」;主持起草了多部旅遊業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了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了專著、譯著和教材等30餘部。主要獲獎:先後榮獲2009年度北京市教工委科技先鋒先進個人和2010年度國家旅遊局學術成果論文一等獎。主要兼職:兼任中國旅遊研究院學術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旅遊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旅遊學刊》學術委員、《旅遊科學》學術委員、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旅遊管理》學術顧問、國家旅遊局5A景區驗收組特邀專家、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10)委員、全國休閑標准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98)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旅遊學會常務理事。
副院長:王美萍
王美萍,女,1961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工作經歷:1981年至2000年一直從事教學工作,2000年任旅遊學院酒店與餐飲管理系主任兼系總支書記。現任旅遊學院副院長,主管學院教學和科研工作。兼任旅遊學院全聚德餐飲管理學院院長,《旅遊學刊》編委、教育部高職高專餐旅管理服務類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西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高級考評員,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培訓教材工作委員會委員。業務專長:旅遊高等教育管理及餐飲管理科學和應用技術。主要成果:撰寫《酒店管理專業應用性人才培養模式探討》、《糖塑藝術浮翠流丹》、《烹飪高職教育定位的問題思考》等多篇論文。主持《高等職業教育實踐課程工作過程導向同步協作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膳食營養與配餐》、《北京市郊區民俗旅遊特色餐飲調研》等多項課題研究和勞動社會保障部、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題庫建設。主筆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准;主編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教材、國家級職業教育規劃教材、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教材、國家職業資格操作技能考核手冊等多部教材。
副院長:石美玉
石美玉,女, 1972年8月出生,朝鮮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職稱。學習經歷:1990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讀於吉林大學經濟學系經濟學專業,先後取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財貿系應用經濟學專業學習,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2004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做科學研究;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在北京大學做國內訪問學者。工作經歷:歷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休閑與旅遊管理系副主任、北京學研究基地旅遊研究室主任、旅遊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旅遊學刊》編委,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旅遊管理專業負責人。2011年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旅遊購物及旅遊商品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遊開發;消費者行為與旅遊目的地營銷;會展旅遊;旅遊發展模式與政策評價等。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0多篇,出版專著2部,合著4部,教材3部,主持或參與世界銀行、國家、省部級和其他橫向課題40多項。社會兼職:東北亞國際旅遊論壇中方專家之一、(韓)《東北亞旅遊研究》學術委員、北京旅遊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省旅遊商品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旅遊策劃規劃營銷專家委員會委員。

2. 濟南的趵突泉有哪些名人紀念館 ,大明湖呢急用!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多少文化名人在濟南出生生長。他們在這里,飲酌著甘冽泉水,吹拂著歷下秋風、陶醉於明湖圓月。他們在這里,或叱吒風雲、建功立業,或著寫文章、詠贊山水。他們在這里,恣意生活過,享一方水土。物是人非,他們走了或離去,此地留下這些名人生活過的蹤跡。
濟南名人故居今何處?
大舜、扁鵲、曾鞏、李清照、辛棄疾、張養浩、老舍……濟南的名人數不勝數,隨便扒拉出來,都比其他城市多得多。他們從這一方鍾靈毓秀之地走出,這里也成為他們名副其實的故里。如果想尋找名人存在的蹤跡,故里還是比較抽象,故居則更為形象直觀。但是,濟南哪些名人還有故居?這些名人的故居而今安好?
趵突泉南、老齊魯大學北這一片清幽之地,曾經名人扎堆居住,南新街也被稱為曾經的「名人故居街」,這里除老舍先生故居,還有明義士(加拿大籍漢學家、多倫多大學人類學教授,曾在齊魯大學教書)故居、畫家黑伯龍的黑家大院、山東法官第一人張志的張家大院。另外,武中奇(著名書法家)、關友聲(著名畫家)、方榮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等眾多現代名人也都曾在此街有過宅院。
老舍先生的舊居就位於小巷南頭的南新街58號,據濟南市考古研究所人員探訪發現,除北屋裡白色的大隔扇及院內老井外,故居都變了。從1931年開始,老舍和胡絜青二人在此居住了3年,生下了大女兒舒濟。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等眾多著名作品大都寫成於這個院子。
從老舍故居向北的51號院是舒同、余修及李予昂故居,為目前濟南保存最好的名人故居。上新街80號院曾是黎玉(八路軍山東縱隊政委,新中國成立後任一機部副部長)住處,108號大院中英式二層紅磚老洋樓,據傳曾作為日偽時期濟南市市長朱桂山的住宅。鞭指巷上的陳冕狀元府是目前濟南市老城區內保存最好、體量最大的一組古建築群之一。據了解,原狀元府為南北並列的3組建築,大門位於鞭指巷,後門位於西熨斗隅巷,坐西面東,現南路一組已被拆除。
名人故居「公園化」轉身
北京梁思成、林徽因舊居被拆、蔣介石「重慶行營」被拆……今年以來,國內連續發生名人故居被拆事件。濟南的名人故居,也有不少已被拆除,難尋蹤跡。
據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介紹,從戰國到民國初濟南共有名人故居46處,如今僅存的僅有老舍故居、路大荒故居、鞠思敏故居、陳冕故居等十幾處。清代著名藏書家周永年故居,原在東流水街一帶,早些年已拆;清代著名學者、藏書家馬國翰故居,位於歷城區全福庄(原南全福庄),2001年被拆;清末名將丁寶楨故居,原在舊軍門巷11號,2002年被拆;濟南名士辛鑄九的故居辛氏公館,原在大明湖南門對面,2008年被拆;瞿秋白父親瞿圓初故居,原在岱宗街23號,2009年被拆。
名人故居的保護,是中國各大城市面臨的普遍問題。將名人故居改造成旅遊景點或博物館、紀念館的方式在濟南用過多次。秦瓊故宅、山東督軍張懷芝住宅、清代傑出詩人王士禎故居已納入公園。秦瓊故居目前在五龍潭公園內,公園還新建了秦瓊祠。王士禎故居借大明湖新區改造,經重修後成為大明湖新景區的一處景點。被老濟南稱之為「張家花園」的張懷芝私宅1980年以後經全面整修,恢復改建西花園,啟用原名「萬竹園」,成為趵突泉公園的園中園。
然而,這種方式也難保名人故居完全保存。遊客現在進入趵突泉公園萬竹園內,看到的僅是原來這座故居的東西院,1993年,前院被拆掉,原本由東、西、前3個大院、13個小院組成的完整豪宅變成一個沒有大門和前院的殘缺宅院。
紅高粱催熱名人故里旅遊
探訪名人故里,古已有之。不遠千里尋古憑吊,是古代文化人經常做的事情。名人故里與旅遊產業結合,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隨著國內旅遊產品的不斷升級,人們的旅遊需求及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深。歷史名人作為體現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被當作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這種關注,因剛剛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之於其高密東北鄉而掀起新一輪熱潮。
成名在當下,故里引關注
10月11日晚,瑞典文學院宣布,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此時,莫言作品中反復提到的「東北鄉」,原高密市大欄鄉、河崖鄉,即現在的高密疏港物流園區、夏庄鎮以及姜庄鎮,這個在全國百強縣排名中位列74名的縣級市,從未像現在這樣引發關注。「高密東北鄉」在媒體中出現的頻率迅速提升,「東北鄉」已成為當前一段時間國內知曉率較高的地名之一。
由於童年大部分時間在農村度過,莫言自謂一直深受民間故事或傳說所影響,故鄉高密的一景一物正是自己創作的靈感泉源。10月14日,山東省旅遊局公布了「尋找與推薦你最喜歡的莫言小說中的文學地理場景」微博互動方案,引導讀者走進莫言的文學世界。對網友推薦的內容,山東省旅遊局將組織專家進行評選,並對入選者進行獎勵,一等獎獎品為莫言親筆簽名的作品集,二等獎獎品為由旅行社免費提供的高密「二日游」,三等獎獎品為莫言作品。
這是一次典型的依託熱點事件進行的旅遊營銷。藉助當下最為流行的微博互動作為媒介,搭車莫言摘得中國人首枚諾貝爾文學獎這一新聞事件,對新成就的名人故里進行旅遊推介。莫言不曾想到,自己的故鄉——— 東北鄉火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已在准備前往東北鄉,尋找筆下的「紅高粱」。
同時當地政府正在整修莫言故居、莫言文學館、紅高粱拍攝基地等地,計劃推出紅高粱旅遊線路,打造紅高粱文化品牌旅遊。公眾知曉率有了,然而這種藉助當代名人效應,搞旅遊開發的道路能否走得長遠,還要看產品和營銷兩條腿怎麼走。
名人故里熱,爭奪需明智
對健在的名人故里的關注,莫言的「東北鄉」差不多是國內的第一個。而對已故的名人故里的關注和爭奪,則從很早就開始,並一度愈演愈激。歷史名人是體現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而歷史名人故里或故居則是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
近年,隨著人們旅遊需求漸向文化旅遊轉變及各地對文化產業日益重視,國內對名人故里的爭奪也越發「嚴重」,如河南省的鹿邑、安徽省的渦陽,就發生過誰是道家始祖「老子故里」之爭;武漢「紙聖蔡倫」的祠、墓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
爭奪歷史名人的爭戰此起彼伏,從中國名人故里爭奪「第一戰」的曹雪芹故里之爭到兩國四地爭奪李白故里,再到現在的諸葛亮、趙雲、二喬故里之爭,各種爭戰不絕如縷。歷史名人的「出生」、「葬地」以及「行游之地」等都可能成為某地爭「故里之名」的理由。如今,對名人故里的爭奪,甚至出現山西婁煩為孫悟空故里並開發風景區的事件發生。
南開大學人文學者、作家裴鈺先生曾撰文「笑談」名人故里爭奪事件,他表示,李白故里的爭奪是兩國四方的博弈(江油和安陸兩地四川江油、湖北安陸、甘肅天水、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均在爭奪),西門慶故里的爭奪表明「野百合也有春天」,而對曹操故里的爭奪是從故土到墓地的「生死」較量,對中國觀音故里的爭奪,則是一場菩薩選美的香艷爭搶。
不難看出,名為爭奪名人故里,實則為搶奪區域旅遊文化資源。如果前往東北鄉走一圈,還多少能夠尋到一些瑣碎文化符號或尋訪到點滴民俗傳說故事的話,那麼前往一些憑空拉來湊數的所謂名人故里,則尋到的可能只是一地雞毛。專家們於是呼籲,文物遺址應該以史料為准,不可造假做假,以訛傳訛。
故居旅遊開發與保護幾多坦途?
名人故居走旅遊開發保護的道路,在國內外城市中是非常常見的方式。今年8月底,北京市旅遊委推出含有28個名人故居的「走近先賢·京城名人之旅」高端旅遊線路。由北京市文物局掛牌保護的孫中山行館、陳獨秀故居、張自忠故居、田漢故居、康有為故居、梁啟超故居、楊昌濟故居等16個未作為景區對外開放的名人故居第一次被納入。
盡管名人故居旅遊路開啟,但實施起來依然面臨很多難題。據了解,目前北京的這16家名人故居並不對散客開放,而納入高端旅遊線路,如果旅行社有意組織旅遊團前往觀光,可以通過北京市旅遊委溝通並擬定線路。目前,這16處故居有些成為民居,有些是職工宿舍。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石美玉認為,名人故居的保護涉及很多利益沖突,因此成本很高,困難重重。名人故居的保護利用通常涉及居民的安置、故居的重建等多項問題,開發起來成本很高。
對比來看,濟南面臨著同樣難題。濟南名人故居往往藏在老街中,一旦所在區域進行遷建,囿於片區整體規劃,則很難單獨保存。濟南已被拆去的大部分名人故居,就是在片區改在過程中遭遇拆除的。而一些名人故居所處位置恰好在景區的擴展的范圍內,則幸運地被融入景區擴建中,被保存下來,作為其中的重要景點存在。張家花園、秦瓊故宅、王士禎故居等都進行了這樣的旅遊開發性保護。
許多景點景區在建設過程中,還將尋不到故居的名人「搬進」景區,以建設紀念館、展覽館等方式,來提升景區的文化內涵。這種做法在國內大多數景區景點建設中,頗為多見。
在濟南趵突泉公園內,有李清照紀念館、李苦禪紀念館,在辛棄疾的故里歷城區遙牆鎮四風閘村,當地建了辛棄疾紀念館。在大明湖新景區,秋柳橋向南走有一座宅院是老舍紀念館,它是在保留學院街12號院基礎上建成的。紀念館的建成,反而搶了老舍故居的風頭,令許多遊人誤以為這就是老舍當年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國家在2003年已頒布實施的《國家文物保護法》中,對不可移動的文物以及如果對文物進行了違反規定的拆除後應受到的處罰等都有相關規定。但對歷史建築、名人故居保護的界定范圍沒有明確規定。什麼樣的名人故里需要保護?如何保護名人故里?這兩個課題最需要得到迫切解答。
濟南現存名人故居及名人紀念館盤點
老舍故居 南新街58號院舒同、余修及李予昂故居 南新街51號院黎玉故居 上新街80號院朱桂山住宅 上新街108號院陳冕狀元府 鞭指巷9號院秦瓊故宅(秦瓊祠) 五龍潭公園內山東督軍張懷芝住宅 趵突泉公園萬竹園王士禎故居 大明湖新區鞠思敏故居 縣東巷105號院李清照紀念館 趵突泉公園內老舍紀念館 大明湖新區明湖居東側李苦禪紀念館 趵突泉公園內辛棄疾紀念館 歷城區遙牆鎮四風閘村李開先紀念館 章丘市埠村鎮武中奇書法作品展覽館 五龍潭公園內

3. 國際旅遊購物現狀及其特點

淺談旅遊購物的現狀及對策
[內容摘要] 旅遊購物對旅遊收入的增長具有重要的貢獻,也是發展潛力最大的領域之一。然而就目前而言旅遊購物卻一直是我國旅遊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從旅遊購物業服務質量提升的角度出發,首先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然後針對這些問題對旅遊購物的提升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旅遊購物;現狀分析;對策

一、旅遊購物的必要性及意義

旅遊商品為旅遊者在旅遊活動過程中購買的物品,也可稱作旅遊購物品。它與旅遊者的吃、住、行、娛、購、游等要素有著緊密聯系。旅遊商品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旅遊商品主要類別有:旅遊紀念品、旅遊工藝品、藝術品、保健品、旅遊文化服飾等用品。旅遊商品承載了滿足旅遊者購物需求和傳播旅遊地形象的雙重價值。對於旅遊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無論在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還是在遊客的旅遊過程中,旅遊購物都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旅遊購物及旅遊商品帶動了旅遊業的產業鏈發展,增加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增加地區性及國家的收入及傳播著當地的文化特色。

二、旅遊購物的現狀分析

全國的旅遊商品雖然種類繁多,但不是每種都能形成一定的特色,缺少標志性的品牌商品。眾多的旅遊購物品中,依託本地土特產進行粗加工和簡單包裝的旅遊食品類佔了較大比重,當前這類購物品大多開發粗放,且未成系列,附加值偏低。而對於對工藝技術有較高要求,附加值較高,能夠突出體現本地特色文化的旅遊紀念品和工藝品的開發,數量有限且大多處在較低的層次上。

(一)旅遊購物品缺乏表現區域文化特色

大多數景區銷售的旅遊購物品相差無幾,多為外來品,玉器、珠串、合成材料飾品等。據調查顯示,遊客反映相對來說,珍珠、絲綢、茶葉、紫砂壺是華東線上的特色;不過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至於刀和水晶在全國各地都有;而且水晶不是行家不熟悉的話;那樣品質和價格差別會很大的,都沒有很明顯的特色。所以目前的滿意度不是特別高,遊客認為有些購物店沒有必要進。且像陶瓷,玉器等不容易使人放心購買,還有易於模仿,地區壟斷性不強,要做好旅遊購物品的開發和營銷,應該在地區壟斷性上做文章。某種有地區代表性的旅遊購物品,應該只能在本地區才能買到。

(二)旅遊商品生產企業小、散、弱,產、銷脫節,缺乏良好的外部環境

國外旅遊購物收入一般占旅遊消費總收入的40%左右,然而在我國,旅遊購物收入在旅遊總收入中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0%左右,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旅遊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旅遊商品生產企業、銷售企業與遊客客源市場之間相互脫節,往往是旅遊商品找不到市場,而遊客又找不到旅遊商品,供需雙方互不滿意。旅遊購物商品專業化、特色化、小批量的特點與市場化低成本、大批量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客觀上阻礙著人們研發、生產旅遊購物商品的熱情和積極性。我國旅遊商品生產企業普遍規模小,融資能力低,不能以遊客的需求作為旅遊商品生產及銷售的導向是旅遊購物環節中最為關鍵的問題。不少對新產品的研發有興趣的廠家,又常常受到資金問題的困擾,使不少好的創意最終難以成為產品而無法推向市場。呈現出「全國大多相同,一地十年不變」的局面。
三、旅遊購物存在的問題

(一)旅遊商品雷同,質量較差

許多地方旅遊商品大同小異,缺少代表地方特色或者旅遊景區特色的商品,缺乏創意,千篇一律,缺少標志性的品牌商品,無法激起旅遊者的購買慾望。目前我國旅遊商品的加工製造工藝普遍落後、商品質量差,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相當一部分旅遊商品的質量、款式、價格等對遊客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也使得遊客產生對旅遊購物的抵觸心理,購買的積極性也大大的降低了。這種狀況如不及時改變將會嚴重阻礙旅遊購物的發展,乃至影響整個旅遊經濟收入的增加。

(二)旅遊購物市場誠信低

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以次充好,欺騙遊客的現象嚴重,行業自律性差。在旅遊購物市場中,以假充真、「三無」商品等假冒偽劣商品大大增加,有些旅遊景區的購物環境非常混亂,小商小販多、強買強賣,使遊客產生了不良的印象,影響了游覽情趣,也不放心購物,降低了購買慾望;另一方面是導游為了索取回扣,沒有徵得遊客的同意而隨意增加購物次數,使遊客產生抵觸情緒。

(三)旅遊購物市場信息不對稱

由於旅遊活動是跨地域進行的,大多數情況下遊客對旅遊目的地是第一次接觸,並不是很了解。因此,遊客很難具體了解到有關旅遊商店和旅遊商品的各種信息。旅遊者對旅遊目的主要的信息來源就是通過旅行社和導游的講解,這就是旅行社操縱整個旅遊購物市場的根本原因。在旅遊購物市場中旅遊企業往往擁有比旅遊者更多的信息,從而導致旅遊購物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掌握客源的旅行社經常以高額回扣作為給旅遊購物商店輸送客源的重要條件。而處於相對劣勢地位的旅遊購物商店為了保證客源,一方面不得不增加給旅行社、導游和司機的回扣,另一方面盡量來抬高商品的銷售價,這也直接傷害到了遊客的消費利益,使旅遊者買到的商品往往是質價不符或假冒偽劣的,也使得遊客對於購物存在著不放心,也間接的導致了旅遊購物市場越來越萎縮,從而也影響了我國旅遊業的整體形象和長期發展。

(四)旅遊購物設施不齊全,商店的購物環境較差

一是我國絕大部分景區的旅遊購物設施相當簡陋,缺少購物環境的營造,更缺少休息區、飲水機、自動取款機等符合現代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設施;二是很多旅遊購物場所只具備基本購物設施,缺乏輔助購物設施,這是國際遊客不滿意的主要問題;三是旅遊企業只把旅遊購物設施看作購物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忽視購物設施的文化性,購物環境千篇一律,很難吸引旅遊者。

(五)沒有特色性,品牌意識缺乏

我國旅遊購物市場缺少品牌性產品,直接影響了我國的旅遊購物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目前,我國旅遊商品生產企業數量年年在增加,但是能真正製造出有影響力的產品卻很少。獨立研製的少,相互模仿的多,只強調價格,卻忽視了產品應有的質量,以致市場出現的多是一些設計粗糙、包裝簡單的「地攤商品」,又由於知識產權意識不強,設計者缺乏專利的保護觀念,致使真正有創意的紀念品或藝術品可以隨便仿造,打擊了研究設計者的積極性,壟斷性不高。而在國外,遊客購買的商品主要不是土特產品,而是名牌產品,如到日本買電器產品,到巴黎買香水,去義大利買皮衣、皮鞋,到瑞士買手錶等等。遊客之所以對這些商品情有獨鍾,原因在於這些商品都屬於「精品」,都是國際上的特色名牌。

四、解決旅遊購物問題的對策

目前,旅遊購物消費確實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那麼應付措施就得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旅遊購物品開發戰略和旅遊商品的設計創新

沒有地方特色,就沒有市場。所以必須打造屬於旅遊線路上標志性的特色商品。就如上海的刀具店,在全國各地都分布很多,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所以必須符合商品設計原則:1. 堅持以人為本主義原則,遵循人體生理與心理的規律,滿足廣大人民的審美、社交及整個生活方式需求作為第一要義的原則。遵循以滿足遊客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為原則。2.產品策劃的創造性與名勝風景相結合,以風景為資源,發揮產品的特色,兩者相結合形成獨特的產品,比如獨特的自然資源,它本身就是觀賞對象 ;也可以以資源為背景,進行產品設計,圍繞明確的市場目標,突出其閃光點,使之有其獨特的特色和魅力,以其吸引遊客,使之成為獨一無二的商品。

(二)完善旅遊購物市場機制,建立和促進市場誠信銷售

從旅遊商品設計、生產、銷售到消費,形成相互連接的良性循環機制。由於假貨在商品市場的泛濫,使得遊客在購買商品時,存有疑慮,不放心購買。特別是對那些價值昂貴的商品如:玉器、絲綢、瓷器等,更是慎之又慎。所以購物店必須要有有關部門的鑒定,出具相關的證明,合理確定旅遊商品價格,提供貨真價實的產品,在遊客心目中樹立良好形象,從而使遊客能放心購物。
(三)加大對旅遊商品企業及購物店的管理

國家應多方面、多層次、多渠道培養、引進優秀企業及人才。可以在現有高校旅遊院系增設旅遊商品開發設計專業,培養有實力、有水平的旅遊商品開發設計隊伍,以確保商品的質量,從而加大我國在旅遊購物上的競爭力。首先,政府應公開市場透明度,這樣有助於克服旅遊購物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弊端。如2010年開始,《旅行社條例》也規定除了常規的路線安排以外,需要遊客另外自費的項目和購物點也在合同中明確的列出,以增加透明度;其次,旅遊企業必須提供貨真價實的信息,才能保持顧客的滿意度;旅遊者必須努力獲取充分而有效的購物信息,才能做出正確而理智的購物決策,降低購物風險;最後,應規范對旅遊商店的管理,採取正規的銷售渠道,向遊客提供貨真價實的物品。

(四)營造良好的購物環境

創造良好的購物環境,旅遊商品與購物設施的不同組合也給顧客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可增加其魅力,從而促進商品的銷售。購物環境、購物設施的現代化、特色化和人性化,是每個消費者所追求的。所以,發展旅遊購物時必須配套相關的購物設施,提高人員素質,從而營造一個有特色、人性化的購物環境,給消費者物質上和精神上的享受,能夠購的放心,購的開心。

(五)創造品牌產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也漸漸地進入到了品牌消費的時代。沒有品牌支的旅遊購物市場缺乏發展力,存活的時間也會漸漸降低,旅遊企業也將會被市場淘汰。因此,要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品牌的旅遊商品,實施品牌戰略。一政府部門要能夠重視,把發展名牌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長期發展計劃當中去;二是要加強法制建設,加強對名牌企業、品牌產品的保護;三要構建一個創名牌的激勵方針;四是鼓勵旅遊企業能夠多創新,製造出有特色的產品,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五、結論

旅遊購物在旅遊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逐漸成為旅遊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遊購物不僅能夠增加旅遊地及國家的收入,擴大勞動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而且還是地方形象的「代言人」,通過大力開發旅遊購物市場,必將對拉長產業鏈條、提升旅遊企業的水平、增強區域影響力、促進旅遊業的全面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同時,旅遊購物也存在著許多弊端,我們應加以重視,不斷改善,不斷進步、發展旅遊購物,也能使我國的旅遊產品走向世界,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敦榮.旅遊商品學(第二版)[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2]石美玉.旅遊者購物行為研究[J].旅遊學刊,2005,(5)

[3]浙江省旅遊局.旅遊政策與法規[M].浙江:中國旅遊出版社,2007

[4]汪恩民.杭州導游陷「回扣門」 政府稱拿回扣是旅遊界頑疾[N].中國經濟時報.2011,4

[5]張麗萍. 加強旅遊購物設施建設,優化長沙旅遊購物環境[J].旅遊管理,2009(3)

閱讀全文

與旅遊市場營銷石美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售樓處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727
幼兒園教師運動教研培訓方案 瀏覽:450
遊艇遊玩策劃方案 瀏覽:313
2016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瀏覽:346
勞動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99
義烏市本色電子商務 瀏覽:267
湘潭市加快電子商務 瀏覽:990
隱形矯正營銷方案 瀏覽:406
散貨商場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299
策劃方案活動背景 瀏覽:986
電子商務商行要交稅嗎 瀏覽:325
加一元換購促銷方案 瀏覽:462
團日活動策劃方案活動流程6 瀏覽:653
銀行內訓師培訓方案 瀏覽:317
白酒進入市場促銷活動 瀏覽:736
項目部搬遷策劃方案 瀏覽:469
羽西化妝品整合營銷方案 瀏覽:694
寶鋼國際電子商務 瀏覽:227
大學勞動節策劃方案 瀏覽:959
三七女生節策劃方案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