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場營銷需要什麼
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 市場營銷涉及到其出發點,即滿足顧客需求,還涉及到以何種產品來滿足顧客需求,如何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即通過交換方式,產品在何時、何處交換,誰實現產品與消費者的聯接。可見,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應當包含需求及相關的欲求、需要,產品及相關的效用、價值和滿足,交換及相關的交易和關系,市場、市場營銷及市場營銷者。 1.需求及相關的欲求和需要 (1)需要(Needs) 指消費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如人們為了生存,需要食物、衣服、房屋等生理需求及安全、 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等心理需求。市場營銷者不能創造這種需求,而只能適應它。 (2)欲求(Wants) 指消費者深層次的需求。不同背景下的消費者欲求不同,比如中國人需求食物則欲求大米飯,法國人需求食物則欲求麵包,美國人需求食物則欲求漢堡包。人的欲求受社會因素及機構因素,諸如職業、團體、家庭、教會等影響。因而,欲求會隨著社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市場營銷者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欲求,如建議消費者購買某種產品。 (3)需求(Demand) 指有支付能力和願意購買某種物品的欲求。可見,消費者的欲求在有購買力作後盾時就變成為需求。許多人想購買奧迪牌轎車,但只有具有支付能力的人才能購買。因此,市場營銷者 不僅要了解有多少消費者欲求其產品,還要了解他們是否有能力購買。 2.產品及相關的效用和價值的滿足 (1)產品(Proct) 是指用來滿足顧客需求和欲求的物體。產品包括有形與無形的、可觸摸與不可觸摸的。有形產品是為顧客提供服務的載體。無形產品或服務是通過其他載體,諸如人、地、活動、組織和觀念等來提供的。當我們感到疲勞時,可以到音樂廳欣賞歌星唱歌(人),可以到公園去遊玩(地),可以到室外散步(活動),可以參加俱樂部活動(組織),或者接受一種新的意識(觀念)。服務也可以通過有形物體和其他載體來傳遞。市場營銷者切記銷售產品是為了滿足顧客需求,如果只注意產品而忽視顧客需求,就會產生「市場營銷近視症」。 (2)效用、價值和滿足(Utility,Value,Satisfaction) 消費者如何選擇所需的產品,主要是根據對滿足其需要的每種產品的效用進行估價而決定的。效用是消費者對滿足其需要的產品的全部效能的估價。產品全部效能(或理想產品)的標准如何確定?例如某消費者到某地去的交通工具,可以是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飛機等。這些可供選擇的產品構成了產品的選擇組合。又假設某消費者要求滿足不同的需求,即速度、安全、舒適及節約成本,這些構成了其需求組合。這樣,每種產品有不同能力來滿足其不同需要,如自行車省錢,但速度慢,欠安全;汽車速度快,但成本高。消費者要決定一項最能滿足其需要的產品。為此,將最能滿足其需求到最不能滿足其需求的產品進行排列,從中選擇出最接近理想產品的產品,它對顧客效用最大,如顧客到某目的地所選擇理想產品的標準是安全、速度,他可能會選擇汽車。 顧客選擇所需的產品除效用因素外,產品價格高低亦是因素之一。如果顧客追求效用最大化,他就不會簡單地只看產品表面價格的高低,而會看每一元錢能產生的最大效用,如一部好汽車價格比自行車昂貴,但由於速度快、修理費少、相對於自行車更安全,其效用可能大,從而更能滿足顧客需求。 3.交換、交易和關系(Exchange、Transactions、Relationships) (1)交換(Exchange) 人們有了需求和欲求,企業亦將產品生產出來,還不能解釋為市場營銷,產品只有通過交換才使市場營銷產生。人們通過自給自足或自我生產方式,或通過偷搶方式,或通過乞求方式獲得產品都不是市場營銷,只有通過等價交換,買賣雙方彼此獲得所需的產品,才產生市場營銷。可見,交換是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 要完成一筆交換,必須滿足下列5個條件: 至少要有兩個參與交換的夥伴; 參與的一方要擁有另一方希望獲得東西; 參與的一方要能與另一方進行溝通,並能將另一方需要的商品或是服務傳遞過去; 參與一方要有接受或是拒絕的自由; 參與一方要有與另一方交往的慾望。 有時,上述所有的條件都具備了,交換也不一定發生。但是若沒有這些條件,交換肯定不會發生。 (2)交易(Transactions) 交換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事件。如果雙方正在洽談並逐漸達成協議,稱為在交換中。如果雙方通過談判並達成協議,交易便發生。交易是交換的基本組成部分。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價值的交換,它是以貨幣為媒介的,而交換不一定以貨幣為媒介,它可以是物物交換。 交易涉及幾個方面,即兩件有價值的物品,雙方同意的條件、時間、地點,還有來維護和迫使交易雙方執行承諾的法律制度。 (3)關系(Relationships) 交易營銷是關系營銷大觀念中的一部分。精明能乾的市場營銷者都會重視同顧客、分銷商等建立長期、信任和互利的關系。而這些關系要靠不斷承諾及為對方提供高質量產品、良好服務及公平價格來實現,靠雙方加強經濟、技術及社會聯系來實現。關系營銷可以減少交易費用和時間,最好的交易是使協商成為慣例化。 處理好企業同顧客關系的最終結果是建立起市場營銷網路。市場營銷網路是由企業同市場營銷中介人建立起的牢固的業務關系。 4.市場、營銷、市場營銷及市場營銷者 (1)市場(Markets) 市場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並且願意和可能從事交換來使需求和慾望得到滿足的潛在顧客所組成。一般說來,市場是買賣雙方進行交換的場所。但從市場營銷學角度看,賣方組成行業,買方組成市場。行業和市場構成了簡單的市場營銷系統。買方和賣方由四種流程所聯結,賣者將貨物、服務和信息傳遞到市場,然後收回貨幣及信息。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市場是由諸多種類的市場及多種流程聯結而成的。生產商到資源市場購買資源(包括勞動力、資本及原材料),轉換成商品和服務之後賣給中間商,再由中間商出售給消費者。消費者則到資源市場上出售勞動力而獲取貨幣來購買產品和服務。政府從資源市場、生產商及中間商購買產品,支付貨幣,再向這些市場征稅及提供服務。因此,整個國家的經濟及世界經濟都是由交換過程所聯結而形成的復雜 的相互影響的各類市場所組成的。 (2)營銷(marketing) 營銷(Marketing)的任務是辨別和滿足人類和社會的需要。對營銷所作的最簡明的定義是:「滿足需求的同時而獲利。」美國營銷協會(AMA)從管理角度所下的定義是:營銷既是一種組織職能,也是為了組織自身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創造、傳播、傳遞顧客價值,管理顧客關系的一系列過程。我們從社會和管理角度對營銷下定義。社會角度的定義說明了營銷的社會作用。從這一角度看,營銷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提供出售,並同別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以獲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營銷的目的在於深刻地認識和了解顧客,從而使產品或服務完全適合他的需要並形成產品自我銷售。營銷的對象有十大項:有形的商品、無形的服務、事件、體驗、人物、地點、財產權、組織、信息和理念。 (3)市場營銷(Marketing)及市場營銷者(Marketers) 上述市場概念使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市場營銷概念。它是指與市場有關的人類活動。亦即為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慾望而利用市場來實現潛在交換的活動。它是一種社會的和管理的過程。 市場營銷者則是從事市場營銷活動的人。市場營銷者既可以是賣方,也可以是買方。作為買方,他力圖在市場上推銷自己,以獲取賣者的青睞,這樣買方就是在進行市場營銷。當買賣雙方都在積極尋求交換時,他們都可稱為市場營銷者,並稱這種營銷為互惠的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管理 市場營銷管理是指為創造達到個人和機構目標的交換,而規劃和實施理念、產品和服務的構思、定價、分銷和促銷的過程。市場營銷管理是一個過程,包括分析、規劃、執行和控制。其管理的對象包含理念、產品和服務。市場營銷管理的基礎是交換,目的是滿足各方需要。 市場營銷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刺激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但不能局限於此。它還幫助公司在實現其營銷目標的過程中,影響需求水平、需求時間和需求構成。因此,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刺激、創造、適應及影響消費者的需求。從此意義上說,市場營銷管理的本質是需求管理。 任何市場均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狀況,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通過不同的市場營銷策略來解決不同的需求狀況。 1.負需求(Negative Demand) 負需求是指市場上眾多顧客不喜歡某種產品或服務,如近年來許多老年人為預防各種老年疾病不敢吃甜點心和肥肉,又如有些顧客害怕冒險而不敢乘飛機,或害怕化纖紡織品有毒物質損害身體而不敢購買化纖服裝。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分析人們為什麼不喜歡這些產品,並針對目標顧客的需求重新設計產品、訂價,作更積極的促銷,或改變顧客對某些產品或服務的信念,諸如宣傳老年人適當吃甜食可促進腦血液循環,乘坐飛機出事的概率比較小等。把負需求變為正需求,稱為改變市場營銷。 2.無需求(No Demand) 無需求是指目標市場顧客對某種產品從來不感興趣或漠不關心,如許多非洲國家居民從不穿鞋子,對鞋子無需求。市場營銷者的任務是創造需求,通過有效的促銷手段,把產品利益同人們的自然需求及興趣結合起來。 3.潛在需求(Latent Demand) 這是指現有的產品或服務不能滿足許多消費者的強烈需求。例如,老年人需要高植物蛋白、低膽固醇的保健食品,美觀大方的服飾,安全、舒適、服務周到的交通工具等,但許多企業尚未重視老年市場的需求。企業市場營銷的任務是准確地衡量潛在市場需求,開發有效的產品和服務,即開發市場營銷。 4.下降需求(Falling Demand) 這是指目標市場顧客對某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出現了下降趨勢,如近年來城市居民對電風扇的需求已飽和,需求相對減少。市場營銷者要了解顧客需求下降的原因,或通過改變產品的特色,採用更有效的溝通方法再刺激需求,即創造性的再營銷,或通過尋求新的目標市場,以扭轉需求下降的格局。 5.不規則需求(Irregular Demand) 許多企業常面臨因季節、月份、周、日、時對產品或服務需求的變化,而造成生產能力和商品的閑置或過度使用。如在公用交通工具方面,在運輸高峰時不夠用,在非高峰時則閑置不用。又如在旅遊旺季時旅館緊張和短缺,在旅遊淡季時,旅館空閑。再如節假日或周末時,商店擁擠,在平時商店顧客稀少。市場營銷的任務是通過靈活的定價、促銷及其他激勵因素來改變需求時間模式,這稱為同步營銷。 6.充分需求(Full Demand) 這是指某種產品或服務目前的需求水平和時間等於期望的需求,但消費者需求會不斷變化, 競爭日益加劇。因此,企業營銷的任務是改進產品質量及不斷估計消費者的滿足程度,維持現時需求,這稱為「維持營銷」。 7.過度需求(Verfull Demand) 是指市場上顧客對某些產品的需求超過了企業供應能力,產品供不應求。比如,由於人口過多或物資短缺,引起交通、能源及住房等產品供不應求。企業營銷管理的任務是減緩營銷,可以通過提高價格、減少促銷和服務等方式使需求減少。企業最好選擇那些利潤較少、要求提供服務不多的目標顧客作為減緩營銷的對象。減緩營銷的目的不是破壞需求,而只是暫緩需求水平。
2. 市場營銷對什麼要求高
最高要求:聽懂對方在說什麼,了解客戶『真的』需求。
能否理解我在說什麼?
3. 市場營銷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
第一部分 前言
策劃書目的及目標的說明
第二部分 市場調研及分析
一. 行業動態調研及分析
1. 行業飽和程度
2. 行業發展前景
3. 國家政策影響
4. 行業技術及相關技術發展
5. 社會環境
6. 其他因素
二.
企業內部調研及分析
1. 財務狀況,財務支出結構
2. 企業生產能力,產品質量,生產水平
3.
員工能力,待遇,公司對員工的激勵、考核、培訓(員工調查)
4. 企業策劃、銷售、執行能力的調研(員工意見)
5.
產品各品項研究:定位、包裝、價格、市場目標受眾、競爭優勢(員工意見)
三. 潛在進入者調研及分析
1. 行業進入成本/壁壘。
2.
行業退出成本。
3. 進入後對本企業的威脅。
4. 對競爭者的威脅。
四. 現有競爭者的調研及分析。
1.
財務狀況,財務支出結構。
2. 企業生產能力,產品質量,生產水品。
3. 員工能力,待遇,公司對員工的激勵、考核、培訓(員工調查)。
4. 企業策劃、銷售、執行能力的調研(員工意見)。
5. 產品各品項研究:定位、包裝、價格、市場目標受眾、競爭優勢(員工&顧客意見)。
五. 替代品調研及分析。
1. 替代品工藝。
2. 消費者認可程度。
3. 發展態勢。
六. 互補品調研及分析。
1. 是否存在互補品。
2. 互補品價格。
3. 互補品對產品的要求。
4. 互補品發展趨勢及其未來新要求。
七.
原料供應商調研及分析。
1. 可供選擇的供應者。
2. 原材料是否有替代品。
3. 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
4.
我們對其依賴程度。
5. 供應商的供應能力。
八. 中間商調研及分析。
1. 中間商的性質:配送商、經銷商、代理商(獨家、總代理…)
2. 中間商對我們產品的依賴(關注)程度(相對數值)。我們產品佔用他資金的比例,給予他的利潤比例…
3.
中間商的給予我們產品的支持(絕對數值):配送能力、資金實力、人力…
九. 消費者調研及分析。
1.
消費者背景研究:收入、教育、年齡、性別、家庭組成、種族、工作…
2.
消費者對產品和競品的認知及態度:質量、價值、包裝、型號、品牌聲譽、品牌形象等及其認知差別。
3.
消費者的使用情況:購買動機、購買量、何時使用、如何使用等。
4. 購買角色。
5.
消費者對現有營銷活動的評價。對廣告的接受程度、對營業推廣的理解等。
第三部分 企業戰略及產品策略的制定
一. 企業戰略制定
二.
產品策略制定。(提供原則或標准)
1. 產品。
1) 品項:市場定位、目標受眾。(打擊競品的專有品項)
2)
包裝:陳列顯著、方便、符合產品定位、價格等
2. 價格。
1) 符合企業戰略?(長線產品/短線投資)
2) 符合產品定位?
①
利潤為主/市場佔有率為主
② 根據產品市場定位不同,採取不同價格策略。
③
保留一支低利潤甚至無利潤產品,該品項各種市場表現(如包裝宣傳訴求點等)模仿主要競爭對手,以破壞其市場及形象。
3. 渠道。
1)
一般通路。對經銷商的選擇、管理控制、返點等。
2) 特通。由於產品特性及價格不同,我們可以選擇那些特殊通道,以便它的目標客戶能夠便利的獲得該產品。
3) 新終端開發隊伍。
4) 直營隊伍。對於一些特殊情況,如經銷商的流失,直營隊伍暫時性的彌補空白市場。
5)
客戶資料庫的管理。業代前期市場推廣積累的客戶資料及經銷商自身對終端的開發,這些終端資料應當及時地通過業代以書面的形式提交公司。公司對這些資料的管理可以避免因業代及經銷商的流失而造成的終端流失。
4. 促銷。
1) 廣告:訴求點
2) 人員推銷:
a) 人員的培訓
b) 人員的崗位界定
c) 人員的考核
d) 人員的激勵
3) 營業推廣
a) 對顧客。ⅰ穩定主打產品價格;ⅱ對品牌的宣傳
b)
對零售商。穩定價格,保證促銷後價格能夠恢復,銷量得以維持;或者在短時間內搶先佔領貨架
c)
對中間商。盡量減少短期大力度促銷活動,一方面會破壞市場,影響終端價格體系,另一方面經銷商對終端很可能沒有落實,從中截取,成為其「灰色收入」。
4)
公共關系。事件營銷:把握正確的營銷事件。直接告知消費者的營銷事件應當包含消費者利益點,並且該信息是以直接明了的方式告知消費者利益點的
想知道更多就去企業咨詢認證網的論壇逛逛,肯定會有收獲。
4. 社會對市場營銷的需求
社會對市場營銷的需求如下:
不斷提高社會生活水平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努力爭取更多地滿足消費者需要。這就是說,僅僅向消費者銷售那些他們當前打算購買的商品是不夠的。消費者普遍存在著「潛在需求」,即由於某些原因,消費者在短期內不打算購買商品予以滿足的需求。例如,對於21世紀市場上某種商品的質量水平不滿意的消費者,即使存在需要,也可能不去購買這種商品;對於21世紀市場上價格相對較高,人們認為多消費就有些奢侈的非生活必需品,消費者即使存在需要,也可能不去購買,或者很少購買;有些消費者因為某種後顧之憂,把一部分錢儲蓄起來,不用於21世紀的生活消費,會形成「潛在需求」;另外一些消費者雖然有一定的生活收入來源,可是由於手持貨幣數量的限制,不能購買某種他所需要的商品,也形成了「潛在需求」。當然,還有相當多的顧客拿著錢買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形成「潛在需求」。潛在需求的客觀存在是由消費者生活需要的廣泛性和可擴張性決定的。潛在需求實質上就是尚未滿足的顧客需求,代表著在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方面還有不足之處,也是企業可開拓的市場中的「新大陸」。
企業既要滿足已經在市場上出現的現實性顧客需求,讓每一個願意購買企業的商品的顧客確實買到商品,也要爭取那些有潛在需求的顧客,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創造某些可以讓他們買得起、可放心的條件,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建立起購買合算、消費合理的信念,從而將其潛在需求轉變成為現實需求,前來購買企業的商品。這就是「創造市場需求」。例如,通過適當降價,可以讓那些過去買不起這種商品的消費者能夠購買和消費這種商品,讓那些過去覺得多消費不合算的消費者願意多購買、多消費,真正滿足其需要;通過廣告宣傳,讓那些對某種商品不了解因而沒有購買和消費的消費者了解這種商品,產生購買和消費的慾望;通過推出新產品,可以讓那些難以從過去的那種商品獲得需要滿足的消費者有機會購買到適合其需要、能讓他滿意的商品;通過提供銷售服務,讓那些覺得消費某種商品不方便、不如意、不安全因而很少購買的消費者也能盡可能多地購買和消費這種商品,創造市場需求可以使市場的現實需求不斷擴大,提高顧客需求的滿足程度;也可以使企業開創一方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大力發展生產;同時使企業在現有市場上可進可退,大大增強對市場需求變化的適應性。
5. 做市場營銷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市場營銷就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不是全都專業但是要知道。做版什麼都需要全身心權的投入才能夠做得比別人好,所以需要大量的思考,大量的調查,大量的行動。
要了解整個市場的發展歷史,看看名家的市場分析,結合自己的情況去分析一下前景。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對市場的敏感度,市場時時刻刻千變萬化,如果不能感受到這種氣息把握商機又如何能做出及時的決策呢?又如何能領先於別人不被市場淘汰呢?
6. 做市場營銷的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市場營銷,很泛泛的一個概念,如果說長篇大論估計沒個幾本書寫不完,版做市場營銷的權話,最重要的條件應該是心態,就像水一樣,自然。面對失敗可以坦然。面對成功也坦然。積極、勇敢。
一般做營銷的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無論男孩女孩。初期做的時候肯定都是很努力很認真,但是長期做下來,都會有惰性,所以,如果你選擇了這個行業,那麼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思想就很重要了。
再有就是看你做哪種營銷了,我本人是做地產營銷策劃的。也走過很長的一段路。最好再一個條件就是,千萬別讓自己的腦袋停下來。
根據你選的職業不同,會遇到不同的事,所以你更要學會「接受」。而不是忍讓。
7. 市場營銷策劃的基本要求
一名合格的市場營銷策劃人員應具備一下幾點要求:
1、市場營銷策劃人員需要掌握回綜合知識和技能,包答括了經濟學、行為科學、數學、統計學、心理學、社會學、生態學、商標學、廣告和法律等學科。
2、市場營銷策劃人員必須有豐富的閱歷和營銷經驗,對企業在營銷各個環節的問題能做出准確的判斷。
3、市場營銷策劃人員要有敏銳的洞察能力,能把握市場上存在的各種機會和規避市場上存在的風險。
4、市場營銷策劃人員要有系統思維能力,能用綜合的知識去解決復雜的問題。
5、市場營銷策劃人員要有狂熱的工作熱情,把策劃當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才能有強烈的動機和興趣把工作做到極致。
8. 市場營銷需要注意哪些
他在有生之年裡,從白手起家開始,如今創立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
他的商界傳奇故事,引得馬雲多次登門拜訪請教。任正非、孫正義、季羨林、張瑞敏、俞敏洪、郎咸平,這些大佬可都是他的粉絲!
64歲退休,68歲查出癌症,78歲又再度受邀出山,僅用1年時間就挽救了已宣布破產的企業日航,並打破日航盈利的歷史紀錄!
他就是:稻盛和夫——一個被日本尊稱為「經營之聖」的人。
一、銷售最大化、經營最小化。
稻盛和夫掌管的京瓷之所以能夠維持這樣的高收益,正是由於「追求銷售額的最大化和費用支出的最小化」。起初他對財務一竅不通,因此只能以單純的方式理解企業經營,可這么做反而帶來了好的結果。公司首個財年的稅前利潤率就超過了10%。努力追求銷售額的最大化,同時盡量削減所有經費支出。這樣可以無限地提高銷售額,也可以把經費支出降低到最小限度,從而無限地增加利潤。
二、經營取決於堅強的意志。
特別是在全網營銷的商海中,企業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各種難以預料的事態和狀況,在這種時候,如果企業的領導者缺乏堅強的意志的話,就有可能輕易變動修改企業目標。這種做法將會導致企業的既定目標變得有名無實,並進而損害到企業員工對領導者的信賴和尊敬。因此,能夠矢志不渝地堅守既定目標的堅強意志也就成為企業領導者所必需的一個重要資質。
需要具備幾個點:
1、培養自己建立信心,做一個SWOT(Strength優勢、Weakness劣勢、Opportunity機會和Threat威脅)分析。
2、進行理性的積極思考。如何制定策略,你可以用你的優勢來利用新的機遇。
3、避免完美主義。一個心智強大的人應該不是要避免所有的錯誤,但是要能夠避開它們。
4、有方向性行動。採用解決問題的生活態度,試著向前走,不要靜止。你必須要有往前走的勇氣。
三、不斷從事創造性工作。
「不斷從事創造性的工作」是稻盛和夫老先生經營十二條的第十條,稻盛老先生認為,沒有哪一家公司天生就有傑出的技術,能不能專注於創造性的工作,明天勝過今天,後天超過明天,不斷改進,不斷創新,這是能不能實行獨創性經營的關鍵。在全網營銷時代的浪潮中,未來的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和虛擬現實,如果未來重復性的工作都被這些新技術取代了,我們該怎麼辦?此時,你的創造力顯得尤為重要,你的工作競爭力也將取決於自己的創意潛能。
稻盛和夫的方式,不是領導經常給員工講理想、畫大餅的理念。而是告訴我們公司在創業之初應該擁有夢想,不僅為盈利,更是為崇高偉大的夢想。學習稻盛和夫,敢於將大餅拿出來和員工分享,與士兵同甘共苦。
9. 市場營銷人員的技能要求有哪些
市場營銷人員的技能要求:
一、能力方面
1、觀察能力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顧客的言語、動作來判斷顧客的心理;二是通過觀察把握市場形式的變化,更好的抓住市場商機。
2、語言表達能力
應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善於運用語言去啟發打動顧客。
3、應變能力
營銷人員除了擁有與其相適應的策略外,還要擁有快速、清晰、敏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社交能力
在與客戶打交道時,要求其善於與他人建立聯系,互相溝通,取得信任,化解和處理各種矛盾。
二、知識方面
1、市場知識
營銷人員要懂得市場營銷的基本知識,掌握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基本方法,善於發現現實與潛在顧客的需求。
2、產品知識
營銷人員必須充分了解自己所推銷產品的性能、用途、價格、賣點等信息。
3、企業知識
要熟悉自己企業的歷史、規模、經營方針、規章制度、財務狀況等。
4、法律知識
要了解與營銷活動有關的經濟法規,如我國的《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合同法》等。
5、科學文化知識
現代產品技術錯綜復雜,顧客需求變化無常,導致對現代營銷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掌握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是不可或缺的。
三、素質方面
1、身體素質
現代營銷人員作為企業的尖兵,必須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既要有良好的體格和健康狀況,又要有良好的舉止言談及其儀表風范等。
2、心理素質
市場營銷人員必備的心理素質有四個。一是時刻充滿自信;二是樹立奮斗目標;三是擁有高度的熱情;四是由堅韌不拔的意志。
3、道德素質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企業的忠誠;二是對顧客的誠實。
10. 市場營銷有什麼要求
積極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