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海爾公司在國際市場營銷的機會

海爾公司在國際市場營銷的機會

發布時間:2021-05-03 19:11:07

Ⅰ 海爾集團走向國際發展的原因

我記得原因好像是為啦創新
還有就是1、經濟全球化這一個大的背景(國際因素)

2、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政治因素)

3、國家政府對海爾的扶持(政策)

4、海爾自己的創新精神

具體分析
促成海爾集團走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國際因素,也有國內因素。
一、在國內市場中,由於家電行業的迅速發展,國內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價格戰在各種家電領域中,此起彼伏,俞演愈烈。海爾集團盡管作為國內家電知名品牌的生產廠家,在國內市場上占據明顯優勢,但它認為,正是由於有了較高市場份額,才是積極向外擴張發展跨國經營的最好時機與充要條件,內在動力已經具備。
二、在國際市場中,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每個國家國內企業都受到了來自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外部經濟力量的競爭與沖擊。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主宰著國際市場的發展,發展中國的企業能否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幸分一懷羹」,是它們努力拓展生存空間的重要出路。海爾集團不甘心自己僅僅是中國的名牌生產企業,還希望主動打入國際市場,將海爾產品在國外叫響,從國外同類產品的著名品牌中,搶得一塊國際市場份額。

Ⅱ 今日的海爾在海外市場如何營銷

GDOU國貿的同學。牛

Ⅲ 海爾集團所面臨的環境威脅和環境機會是什麼(市場營銷學)

當團結的利好出盡的時候;
是團隊的利好必須建立的時候了。

Ⅳ 海爾集團走向國際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1、經濟全球化這一個大的背景(國際因素)

2、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政治因素)

3、國家政府對海爾的扶持(政策)

4、海爾自己的創新精神

具體分析
促成海爾集團走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國際因素,也有國內因素。
一、在國內市場中,由於家電行業的迅速發展,國內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價格戰在各種家電領域中,此起彼伏,俞演愈烈。海爾集團盡管作為國內家電知名品牌的生產廠家,在國內市場上占據明顯優勢,但它認為,正是由於有了較高市場份額,才是積極向外擴張發展跨國經營的最好時機與充要條件,內在動力已經具備。
二、在國際市場中,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每個國家國內企業都受到了來自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外部經濟力量的競爭與沖擊。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主宰著國際市場的發展,發展中國的企業能否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幸分一懷羹」,是它們努力拓展生存空間的重要出路。海爾集團不甘心自己僅僅是中國的名牌生產企業,還希望主動打入國際市場,將海爾產品在國外叫響,從國外同類產品的著名品牌中,搶得一塊國際市場份額。

Ⅳ 請介紹一下海爾公司在海外的發展情況

海爾全球競爭力的形成和提升建立在海爾對全球市場的本土化布局基礎之上。目前,海爾已在北美、歐盟、日韓、非洲、中東及東南亞等地區建立本土化的機構,30個海外製造基地、22個貿易公司和8個設計中心的建立使海爾實現在全球主要經濟區域的本土化研發、製造和營銷,2007年,海爾海外營業額實現超過33億美元,其中規模最大的海外機構當屬美國海爾。在最近於拉斯維加斯閉幕的美國2007KBIS展覽會上,由美國海爾研發團隊參與設計、美國海爾工廠製造、美國海爾貿易公司營銷的海爾法式對開門冰箱等高端產品備受青睞,引起當地主流品牌的極大關注,海爾的研發能力和滿足美國消費者需求的營銷推廣已經讓老牌家電廠商感到威脅。

Ⅵ 海爾為什麼在國內建立8000餘個營銷點而在國際市場上建立代理商的銷售渠道

海爾的營銷網路案例分析報告 第一部分:背景介紹 一、海爾集團簡介:海爾集團的前身是瀕臨倒閉的青島電冰箱總廠,1984年引進德國利渤海爾電冰箱生產線後,改組成立海爾集團公司。 在不到16年的時間里創造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國內到海外的卓著的業績。在中國,海爾每年有1000萬台各種家用電器進入人們的家庭;在海外,海爾產品已出口到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了400多萬台海爾家電。 海爾16年的發展之路可以濃縮在下面這組數字中: ----營業額:2000年實現全球營業額406億元,而1984年只有348萬元,2000年是1984年的11600多倍; ----利稅:1984年資不抵債,2000年實現利稅30億元,自1995年以來,累計為國家上繳稅收52億元; ----職工人數:2000年職工人數達到3萬人,而1984年只有800人,2000年是1984年的37.5倍; ----品牌價值:2000年海爾品牌價值達到300億元,是1995年第一次評估時的7.8倍,是中國家電行業第一名牌; ----產品門類:1984年只有一個型號的冰箱產品,目前已擁有包括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在內的69大門類10800多個規格品種的產品群; ----出口創匯:已在海外建立了38000多個營銷網點,產品已銷往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0年實現出口創匯2.8億美元,自1998年以來,出口創匯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長,是中國家電業出口創匯最多的企業。在山東省,海爾超過專業外貿公司成為進出口額第一的企業。 從1984年至今的16年間,家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海爾卻始終保持了高速穩定發展的勢頭,奧秘只有兩個字:創新。創新是海爾文化的核心。 二、海爾的經營理念:經營理念是海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海爾集團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實用性的新理念。 市場觀念:"市場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永遠在變","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 "賣信譽不是賣產品"、"否定自我,創造市場".創名牌方面:名牌戰略:要麼不幹,要干就要爭第一。 國門之內無名牌。 質量觀念:高標准 精細化 零缺陷優秀的產品是優秀的人干出來的售後服務理念:用戶永遠是對的。 海爾發展方向:創中國的世界名牌。

Ⅶ 海爾集團進入國際市場的方式是什麼啊

一、海爾集團的發展過程 海爾集團公司的前身青島冰箱廠是於1984年在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的基礎上成立的。在此之前,冰箱廠是一個虧損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當時人們的質量意識還相當淡漠。1985年4月,冰箱廠當眾砸毀了有嚴重質量問題的76台冰箱,極大地提高了工人們的質量意識,這樣做的結果是1988年榮獲國家質量獎,1990年獲電冰箱行業唯一的國家質量管理獎。到1991年,連續五年被全國消費者評為"最受歡迎的輕工產品電冰箱類"第一名,這時的冰箱廠,無論是品牌的知名度還是在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上,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1991年12月份,以青島電冰箱廠為核心企業,以空調器廠、冷櫃廠為緊密層企業,經過改制,組建了海爾集團公司。海爾集團通過技術開發、精細化管理、資本運營、兼並控股及國際化,使集團公司迅速成長為96年在全國500強中名列30位的大型企業集團,92年到96年五年間,海爾集團銷售收入從8億元飆升至61.6億元,97年1-8月份銷售收入達66億元。目前海爾集團產品包括電冰箱、冷櫃、空調器等13個門類5000餘個規模品種,並批量出口到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海爾商標在96年的無形資產價值達到77億,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家電第一名牌。 二、資本運營的兩種方式 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史蒂格勒曾說過:縱觀世界上著名的大企業、大公司、沒有一家不同在某個時候以某種方式通過資本運顴發展起來的,也沒有哪一家是單純依靠企業自身利潤的積累發展起來的。海爾集團發展如此迅猛,完全得益於有效的資本運營模式,抓住有利時機,實現了低成本的資本擴張,其中最顯著的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股權融資,發行海爾冰箱股票,募集社會資金;二是以無形資產兼並有形資產,進行兼並重組,實現高效率的規模擴張。 1993年國家發展資本市場,海爾集團抓住這個機遇,積極籌備冰箱公司上市,93年11月份海爾冰箱股票上市,募集資金3.69億元,96年通過配股又募集資金1.43億元,這些資金先後用於擴大冰箱產量及相關項目上,得到了最有效的運用。股票的上市也使企業面臨了新的壓力,由過去僅面對用戶、員工,轉變為要面對股東、員工、用戶。股東要求企業每年給他較高的利潤回報,員工要求工作環境不斷改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這樣一來,企業上市後面臨的壓力比上市前大的多,為使壓力轉化為動力,必須形成一個股民、員工、用戶互動的價值鏈,從而保證資產質量的不斷提高。上市三年多,海爾通過改制,使企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冰箱產量是由上市時93年的30多萬台,猛增到96年的151萬台,增長了5倍,企業利潤總額也由93年的8187萬元,增長到96年的20065萬元,增長了2. 5倍,員工的工作環境、工資收入也得到了極大改善和提高,公司股本由93年上市的1.7億元擴張為96年末的3.26億,而公司每股收益卻由上市時的0.41元,增長為96年的0.55元,公司在三年的時間里,股本翻一番,而每股收益不但沒有稀釋,反而有提高,也就是說企業在不斷擴容的同時,資本利潤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從根本上保證了股民的權益。通過股票上市從而轉變企業的機制,形成股民、員工、用戶互動的價值鏈,這是我們在資本市場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了成功地利用資本市場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外,公司在企業兼並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功。在這方面,海爾提出了"吃休克魚"的思路。所謂休克魚是指硬體條件很好,管理卻滯後的企業,由於經營不善落到了市場的後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場就能重新站起來。在國內現行體制下,活魚不讓吃,吃死魚會鬧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魚,而海爾擅長的就是管理,還有手中的王牌價值77.36億元的海爾品牌,這樣就找到了海爾與"休克魚"的結合點。在資本運營的實踐中海爾集團堅持"吃休克魚"的策略,十三年來共兼並了虧損總額5. 5億元的十四家企業,盤活了14.2億元資產。 從青島電冰箱總廠發展到現在,隨著企業制度的完善,管理的深化,海爾集團在企業兼並及盤活資產方面,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1988-1990年)主要是投入資金,全盤改造。青島電冰箱總廠通過與德國利勃海爾合資,引進了先進技術,生產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時,狠抓產品質量,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到1985年6月,生產出我國第一台四星級

Ⅷ 海爾集團當前的市場機會

我印象當中有冰箱,彩電,手機,空調,洗衣機之類的家用電器,但沒有一樣在相關行業成為國內的龍頭老大,即使出口也是在邊緣國際市場打拚,說明企業技術投入和研發一直沒有跟上,創新乏力,在別人屁股後面跟進,四處出擊,市場機會當然不會多,只有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Ⅸ 國際市場營銷案例海爾打入日本家電!海爾進行國際市場細分依據的標准

海爾把三洋收了是打入日本市場的捷徑,事半功倍。

閱讀全文

與海爾公司在國際市場營銷的機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功能 瀏覽:502
中餐廳的營銷方案 瀏覽:1
奧派電子商務實驗報告 瀏覽:241
我國電子商務如何發展 瀏覽:26
健康教育館策劃方案 瀏覽:83
黨務工作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587
團體活動策劃方案分享心得 瀏覽:752
自考電子商務概論題庫及答案 瀏覽:946
網路營銷和電子商務的相同點 瀏覽:345
促銷活動場地費 瀏覽:728
房地產培訓方案ppt模板下載 瀏覽:604
外賣公司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953
網吧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12
b2b電子商務交易模式分析 瀏覽:298
金店情人節促銷方案 瀏覽:479
面點的營銷方案 瀏覽:17
電子商務營業稅增值稅 瀏覽:14
汕頭大江電子商務 瀏覽:828
通州電子商務產業園 瀏覽:697
重慶方案設計師培訓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