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軟飲料行業前景怎麼樣以及企業競爭戰略,市場營銷策略
—2009年中國軟飲料行業市場營銷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預測報告—
第一章 07年-09年Q1軟飲料行業運行回顧
第一節 產業環境
一、經濟環境
(一)國內生產總值
(二)工業生產發展走勢
(三)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二、政策環境
三、社會環境
四、技術環境
第二節 供求形勢
一、行業生產情況
二、行業銷售情況
三、行業經營規模
第三節 貿易形勢
一、進口情況
二、出口情況
三、進出口分析
第四節 行業運營績效
一、行業成長能力分析
二、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三、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四、行業經營能力分析
第二章 中國軟飲料行業發展:挑戰與變革
第一節 全球軟飲料行業發展概述
一、行業現狀
二、地區發展
三、主要企業
四、發展趨勢
第二節 中國軟飲料行業現狀評價
一、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二、競爭狀況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節 中國軟飲料行業國際競爭力分析
一、生產要素
二、需求條件
三、支援與相關產業
四、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狀態
五、政府的作用
第四節 中國軟飲料行業發展趨勢
一、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二、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產量區域分布仍不平衡
三、行業內部加速分化,產品差別化趨勢進一步加強
第三章 中國軟飲料行業發展:地區比較
第一節 軟飲料行業的地區布局
一、軟飲料的地區布局
二、軟飲料細分產品的地區布局
第二節 廣東省軟飲料行業發展
一、發展現狀
二、競爭力分析
三、發展前景展望
第三節 浙江省軟飲料行業發展
一、發展現狀
二、競爭力分析
三、發展前景展望
第四節 上海市軟飲料行業發展
一、發展現狀
二、競爭力分析
三、發展前景展望
第四章 中國軟飲料行業發展:營銷策略
第一節 行業的銷售渠道
一、飲料的銷售渠道
二、成功的銷售模式
第二節 行業的銷售策略
一、終端開拓策略
二、終端管理策略
第三節 行業的廣告策略
一、廣告投放
二、廣告策略
三、產品策略
第四節 品牌策略
一、品牌策略重要性
二、國內品牌策略現狀
三、跨國公司品牌策略經驗借鑒
第五章 中國軟飲料行業發展:市場細分
第一節 碳酸飲料市場
一、市場供給
二、市場需求
三、品牌競爭
第二節 瓶裝水市場
一、市場供給
二、市場需求
三、品牌競爭
第三節 果汁飲料市場
一、市場供給
二、市場需求
三、品牌競爭
第四節 茶飲料市場
一、市場供給
二、市場需求
三、品牌競爭
第五節 功能型飲料市場
一、市場供給
二、市場需求
三、品牌競爭
第六節 其他軟飲料市場
一、蔬菜汁飲料
二、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
三、固體飲料
第六章 09-10年中國軟飲料行業展望
第一節 行業景氣指數展望
一、行業景氣水平
二、行業景氣形勢展望
第二節 產業環境形勢展望
一、經濟環境
二、政治環境
三、社會環境
四、技術環境
第三節 關聯產業趨勢展望
一、上游供應產業趨勢展望
二、產品包裝行業趨勢展望
第四節 軟飲料行業展望
一、前景廣闊
二、細分市場展望
第七章 2009年中國軟飲料行業市場預測
第一節 飲料行業需求因素分析
一、軟飲料消費特徵
二、新興的消費群體
三、碳酸飲料消費分析
四、果汁飲料消費分析
五、瓶裝水消費分析
六、茶飲料消費分析
七、咖啡飲料消費分析
第二節 軟飲料行業市場預測
一、產量預測
二、需求預測
第三節 飲料行業投資預測
一、投資規模預測
二、投資分布預測
第八章 優勢企業經營與競爭分析
第一節 進入中國的國外優勢企業
一、可口可樂公司
(一)公司經營狀況
(二)競爭優勢
(三)營銷策略研究
二、百事國際集團
第二節 國內主要的優勢企業
一、露露集團
二、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三、娃哈哈集團
四、椰樹集團有限公司
五、農夫山泉有限公司
第三節 港澳台優勢企業
一、台灣統一企業集團
(一)公司經營狀況
(二)競爭優勢
(三)營銷策略研究
二、台灣頂新(康師傅)集團
(一)公司經營狀況
(二)競爭優勢
(三)營銷策略研究
第九章 軟飲料行業投資分析
第一節 行業SWOT分析
一、行業發展優勢
二、行業發展劣勢
三、行業發展機遇
四、行業發展風險
第二節 行業投資特性分析
一、行業投資規模
二、行業投資回收期
三、行業盈利性分析
四、行業成長性分析
第三節 中國軟飲料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一、我國關於軟飲料企業生產的相關法規
二、軟飲料企業對資金的要求
三、軟飲料行業技術發展要求
第四節 行業發展建議和策略
一、行業發展策略
二、行業投資策略
三、行業投資方向
。。。。。。。。。。。。。。
B. 中國飲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
我國軟飲料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不斷加快,由國外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國內的天府可樂和健力寶共同掀起了國內的碳酸飲料浪潮。目前,國內軟飲料行業逐步進入平穩的溫和增長期。從企業市佔率來看,軟飲料行業格局愈發分散,競爭情況加劇。
可口可樂位居中國軟飲料市場第一
根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20年軟飲料行業市佔率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可口可樂(主要業務為碳酸飲料)、養生堂(主要業務為包裝飲用水)、頂新(主要飲料業務為茶飲料),其市場佔有率分別為9.3%、8.4%和5.8%。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軟飲料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C. 求:飲料營銷策劃書
以下是某純凈水的策劃書,你可以參考一下,大概內容差不多 飲料廣告策劃書:XX純凈水廣告策劃書 一,前言 目前可口可樂公司擁有可樂,醒目,芬達,雪碧等碳酸飲料,擁有酷兒等果汁飲料.冰露純凈水自2002年投入市場以來沒有像可口可樂的其它飲料品牌那樣以塑造品牌形象為核心展開廣告宣傳.像可口可樂的廣告語:"抓住這感覺"雪碧的"晶晶亮,透心涼"已成為當下的時尚語.可冰露作為可口可樂投入中國市場的飲料產品之一,卻沒有進行品牌運作,悄無聲息的一夜之間就出現在了消費者眼前.做好冰露純凈水的廣告策劃,實施好其廣告策略有助於塑造與可口可樂公司相適應的冰露純凈水品牌形象,有助於提升冰露純凈水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二,市場分析 1, 市場前景 近兩年來,雖然繼低濃度果汁飲料的熱潮過後,新一輪的功能型運動飲料正在興起,但瓶裝水一直占飲料市場中30%份額,雖然其它類飲料一直在試圖分割市場,但瓶裝水以其低廉的價格和天然純正的特性,仍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中國內地的瓶裝水的人均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可以說中國的瓶裝水市場還很年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內地市場瓶裝水的人均消費量每年正以20%的增幅發展. 2, 目前競爭對手 主要競爭對手:娃哈哈,樂百氏,農夫山泉 其它競爭對手:小品牌瓶裝純凈水和地方品牌瓶裝純凈水 調查結果顯示:娃哈哈,樂百氏和農夫山泉三大品牌占據了瓶裝水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在消費者最常飲用的瓶裝水品牌中,有35.2%的被訪者選擇了娃哈哈,28.3%的被訪者選擇了樂百氏,17.8%的被訪者選擇了農夫山泉,這說明人們在購買瓶裝水時有著較強的品牌消費意識,品牌是企業產品的生命,隨著品牌消費時代的到來,如何進行品牌營銷正日益成為企業的核心工作之一.而以樂百氏為代表的三大知名瓶裝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其正確的品牌策劃與戰略實施. 3, 消費者接受程度 雖然由於礦泉水,果汁等其它軟飲料的出現對純凈水曾經紅極一時的主導地位造成沖擊,但調查顯示,在我國七大中心城市中,有30.1%的人仍喜歡純凈水,有21%的消費者表明無所謂. 調查顯示:有的消費者在購買瓶裝水時受廣告影響,而自己喝過才知道,售貨員推薦和親戚朋友介紹則分別為38.3%,25.4%和11.1%,這說明廣告是瓶裝水消費者在購買瓶裝水時的最佳"導購". 三,廣告策略 1, 目標策略 通過廣告宣傳,在X月內使冰露純凈水的品牌認知度提高到90%,銷售量增加50%,進入中國瓶裝水銷量前三名. 2, 定位策略 冰露純凈水定位於大眾品牌,以中青年消費者為訴求對象. 3, 媒體選擇 電視,報紙,公共汽車車身,站台,超市POP 4, 訴求策略 冰露純凈水廣告宣傳訴求一種品質,塑造一個堅強而不失纏綿的品牌形象. 5, 廣告創意 A 平面廣告文案 標題:冰露,永遠不認輸! 廣告語:相信你自己! 正文: 人生,充滿無數的賽場, 面對一個又一個強有力的對手, 誰又會是永遠的贏家 輸,絕不會是終點, 堅強,也不等於永遠. 心,依然堅強如冰, 流在你的臉龐,只是水, 是對冰的堅強的安慰. 輸,只是再來一回, 冰露,永遠不認輸! 隨文:冰露純凈水由可口可樂公司出品,國際品質,帶給你非一般純凈的感覺. B 電視廣告文案 口號:冰露,沒你不行! 畫面一:揮漢如雨的田徑賽場,終點線上歡呼和沮喪的人們. 畫面二:空曠的田徑賽場,一個人的比賽. 畫外音:沒有對手的比賽,誰還會是冠軍 畫面三:近鏡特寫,失敗者的沮喪,手持冰露純凈水喝一口,然後從頭上淋下來,露出不服輸的表情. 畫外音: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的對手,永遠不服輸.人生的賽場,沒你不行! 四,廣告計劃 1, 廣告工作計劃 3月份開展全面廣告宣傳,同時在超市開展促銷活動. 5月份結束本次廣告宣傳,開始新一輪的廣告策劃. 2, 廣告發布計劃 3月,展開電視廣告宣傳,同時在各大城市公共汽車車身廣告,站台廣告,還有各大城市晚報廣告. 3, 其它活動計劃 贊助各種大型體育活動. 4, 經費預算
D. 如何看待軟飲料行業的營銷
「十一五」期間,中國著重調整飲料產品結構,降低碳酸飲料的比例。飲料行業生產總量繼續提高,重點發展果蔬汁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和茶飲料等產品,適度發展瓶(罐)裝飲用礦泉水,逐步降低可樂等碳酸類飲料的發展。因此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2009-2010年將是軟飲料行業框架結構重構時期,功能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等健康飲料將組成新的框架結構的主體。 讓我們從品類上對飲料未來的發展做個分析預測。 1. 瓶裝水 —— 概念大戰 VS 水源危機 康師傅、統一等礦物質水巨頭受「水源門」事件影響,08年的業績可能會下滑。但是礦物質水的成本優勢太明顯了。09年是全球經濟蕭條年,對於普通大眾,1元的礦物質水肯定比1.5元的礦泉水更有吸引力。薄荷水、富氧水等有概念和賣點的產品會更加受歡迎。今年的概念大戰和價格大戰,會更加熱鬧。 2. 果汁飲料 —— 八強爭霸VS 並購壟斷 國內本土的果汁八強: 統一、康師傅、匯源、果粒橙、第五季、果繽紛、農夫果園、非常果汁,由於匯源被並購,一定會引起行業的重新洗牌和連鎖反應。統一已經加快了並購的步伐。行業的寡頭壟斷趨勢,已經無可避免。 3. 碳酸飲料 —— 百事換標 VS 劍指可樂 碳酸飲料在全球市場的衰退已經無法避免了,百事可樂已經頂不住了,開始又是裁員又是換標。當然目的很明顯,想藉此搶占可口可樂的市場分額。今年的可樂大戰,一定精彩非凡。 4. 茶飲料 —— 競爭升級 VS 日資入侵 隨著日資三大企業:朝日、三得利、麒麟的崛起,可樂原葉茶的加入,整個行業的競爭自然加劇。日資由於有更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對茶飲料市場的爭奪上是很有優globrand.com勢的。可樂則有渠道和傳播上的優勢,所以,茶飲料行業未來發展是最不明朗的,無法判斷,真正的群雄割據,軍閥混戰。 5. 功能飲料 —— 一牛當先 VS 群牛亂舞 從09年起,特殊用途飲料代替了功能飲料的稱呼。特殊用途飲料的格局就比茶飲料要明朗了,一半以上的分額是被紅牛所佔據;而另外的市場分額則被很多大大小小的各種「*牛」所瓜分,什麼冰牛、賽牛、旺牛、狂牛、香牛、金牛等等,基本都是走瓶裝零售3元左右的低價路線,也很少市場費用投入,成本肯定是很低的了。想要做老二的功能飲料很多,但是筆者認為實力都不夠。 6. 蛋白飲料 —— 陰影猶存 VS 壓力巨大 三鹿事件的陰影今年一定還多少有一些,牛奶企業的壓力一定是非常巨大的,能否扭轉戰局,扭虧為盈,就要看今年了。而且,很多其他植物蛋白飲料:米乳、玉米汁、谷類雜糧類植物蛋白飲料的加入,令動物蛋白飲料巨頭們心理上壓力又大了! 7. 涼茶市場 —— 王者獨尊 VS 行業虧損 08年,除了領頭羊,整個涼茶罐裝行業幾乎全面虧損,很多企業連工資都發不出。完全是這些企業進入之前的心態就不對,高舉高打,幻想一戰成名。整個飲料行業,筆者認為涼茶是最難的一個行業,並不是其中競爭有多激烈,而是第一名的品牌定位太強了,其他對手又集體犯戰略性錯誤,涼茶行業的格局也容易判斷,強弱分明,兩極分化,屍橫遍野。 8. 咖啡飲料 —— 藍海細分 VS 新老大戰 全國既飲咖啡品牌應該是只有「雅哈」、「雀巢」、「伯朗」等少數幾個,廣州、深圳兩地只有少數幾個區域性品牌,如幫德、力神、摩爾等,風味較單一,並且大部分是奶咖啡,知名度也較低,此外上海有幾個本地品牌。相對而言,咖啡市場是個細分的藍海。去年,娃哈哈推出的呦呦奶咖表現尚可,但是,今年台資和日資企業一定會加大咖啡飲料的推廣力度,很多新品牌會上市,一場新老大戰會一觸即發。
E. 軟飲料行業中國市場銷售數據
2009年,受金融問題的影響,美國實體經濟在2009年可能顯現走弱態勢,就業與收入增長的問題將進一步發展,美國市場需求將進一步疲弱。受美國金融問題和經濟問題的影響,預計歐盟和日本經濟也會呈現走弱態勢,而且可能先於美國。受此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也將進一步減弱。就國內來看,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我國經濟放緩已成定局。我國政府已經將「保8%爭9%」作為2009年經濟增長目標,2009年經濟形勢會很嚴峻。受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工資成本提高,融資困難和融資成本提高、節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費用增加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較為明顯。另一方面,隨著總需求增幅放緩,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提高產品銷售價格轉移成本上升壓力的空間有限。企業利潤減少,經營困難加大,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能力,進而影響到企業投資的增長。但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飲料工業造成的困難是短暫的,2009年,在國家拉動內需、拉動農村消費的政策下,國內消費市場值得期待,估計2009年下半年將會有好轉。在一個具有13億人口、GDP過十萬億元的世界經濟第六大經濟體的中國,飲料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應該是比較樂觀的。從飲料消費水平看,中國城鄉居民人均飲料消費量還很低,飲料市場消費潛力還遠遠沒有挖掘出來。除白酒以外,大多數飲料行業在我國仍然是發展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我國人均年消費軟飲料僅8千克,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是西歐發達國家的1/24,其中果汁及果汁飲料人均年消費量僅1千克,是西歐的1/40。差距從另一方面看也意味著發展和成長的空間和潛力。從長期趨向看,隨著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隨著社會餐飲業的發展和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飲料產品將成為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消費群體將不斷發展壯大,人均飲料消費量將繼續保持上升勢頭,飲料產品社會需求總量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因此,2009年中國飲料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發展趨勢來看,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2009年我國飲料產品將向多樣化發展,其中,傳統碳酸飲料保持平穩,茶飲料繼續走紅,咖啡飲料有所發展,它們將共同構成2009年我國飲料市場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飲料一般分為5大類:碳酸飲料、水、含乳飲料、茶飲料、果汁飲料。繼碳酸飲料、水、含乳飲料後,近年來茶飲料很快成為新寵,運動飲料也將越來越受人們歡迎。一些新興的復合型果汁飲料如生菜汁、西洋菜汁、蔬菜汁等,及近來國外興起的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低聚糖等成份的「時髦飲」,正在營造健康飲料的新概念。產品互為補充、口味多種多樣、包裝形式各異、功能各具特色,總之,產品多樣化已成為當今及未來飲料發展的一種趨勢。由於碳酸飲料一直就是飲料市場的最主要力量,所以,2009年傳統碳酸飲料會繼續保持平穩。但是由於消費者消費口味的多元性、消費方式的多樣性,給飲料行業提供了充足的市場空間。雖然不同飲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替代性,但由於消費者口味偏好的千差萬別,使得不同飲料品類之間並不能絕對被替代。況且同一種消費者在不同場合、不同生活方式下對飲料需求也有所不同,這樣就使得2009年我國飲料企業市場發展空間多姿多彩。如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適合東方口味的茶飲料將在2009年繼續受到追捧。茶飲料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三低」:低熱量、低糖、低脂肪,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性,比碳酸飲料更加爽口、解渴,比水飲料更怡人有味,而且清香淡雅,回味無窮,富含保健成分。正因為茶飲料有如上的特點和功效,它一在市場上出現,就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暢銷不已,尤其是年輕一代成為其消費的主力軍。喜歡喝茶飲料的消費者都認為,茶飲料雖然比水飲料貴了一點,但顯得更「瀟灑」,更「時尚」。而且,減肥已經成為時尚,甜度低的茶飲料也自然倍受現代女性的喜愛。2009年茶飲料的發展將延伸到花草茶等產品。茶飲料市場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從健康的概念開始著陸,提高茶飲料中茶的真正含量,中國的飲料企業應當抓住機遇。中國茶飲料市場的空間還很大,健力寶、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進入也說明了這一點。在眾多的飲料中,真正能和中國文化聯系起來的只有茶飲料,可以說茶飲料的後勁還很足。而西方人的「茶」——咖啡飲料也將在2009年露出希望的曙光。最近有報道說,兩大巨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已經加入了咖啡飲料的競爭,產品何時引入中國,「兩樂」仍在思量,中國大中城市裡成長的年輕一代,無疑將是他們最想爭奪的消費者。
二是2009年果蔬汁飲料將有良好的表現,尤其是果粒飲料將成為市場新寵。來自經濟部門的消息顯示,果汁飲料作為一種天然、低糖的新型健康飲料,越來越被消費者所接受。有統計數字表明,美國人年均果汁消費量為50升左右,與此同時,中國人年均果汁消費量還不到1升,差距十分明顯。在這組數字的暗示下,完全可以相信中國人應消費更多的果汁。調查表明,隨著高收入人群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更加關注健康,果汁飲料以補充維生素的形象出現,自然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而且隨著年輕一代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多數消費者都認為PET瓶飲料更顯瀟灑時尚,具有喜歡流行特質的人群會更多選擇PET包裝的果汁飲料。目前全球果汁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其需求量仍保持10%的速度穩步增長,同時俄羅斯、南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市場已經啟動,將成為未來果汁市場需求的新增長點,果汁成為暢銷的產品受到全球消費者的青睞和追捧,已成為世界消費的一大熱點和世界經濟的新靚點,果汁行業前景十分看好,統計數字表明,美國人年均消費果汁為45公升,德國為46公升,日本和新加坡為16~19公升,世界人均消費量達7公升,而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僅1公升,國內果汁市場的增長空間很大。從市場現狀看,果汁行業發展迅猛,消費者的選擇率超過35%,市場容量達到300多萬噸,並且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幅度。在目前我國的果汁飲料市場上,活躍在一線的品牌有統一「鮮橙多」、康師傅的「每日C果汁」、可口可樂公司的「酷兒」、匯源的「真鮮橙」、農夫山泉的「農夫果園」等。隨著「農夫果園,喝前搖一搖」經典廣告語的深入人心,農夫果園在中國果蔬汁市場中的地位也突飛猛進。一些市場調查機構在對中國果蔬汁飲料市場品牌綜合競爭力的排名中,農夫果園打破了統一、康師傅以往一統天下的局面,躋身綜合競爭力前三甲,並且超過康師傅。在品牌成長性上,農夫果園更是當仁不讓,以109.58的成長性指數位居榜首。果汁含量在10%~19%的產品銷售量最大,並且這一類產品的市場份額還在不斷增加。一些生產商已經減少了果汁含量為20%~25%的果汁產品的銷售量,增加果汁含量為10%~19%的產品銷量。但相對其他地區,價格相對較高的純果汁在較為富裕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的市場佔有量更高。台灣統一已推出以利樂包裝的「鮮橙多果粒in」與「葡萄多果粒in」,果汁濃度為30%,為冷藏型果粒果汁飲料,以能最大程度保存果汁鮮度為賣點。果汁市場近年的競爭日趨激烈,光明乳業推出了果汁產品,大型連鎖超市也紛紛推出自有品牌。同時,果汁產品也呈現差異化走向:如包裝材料仍以PET瓶、復合紙盒包裝為主導,但是包裝尺寸則是從大尺寸家庭裝到單次消費包裝不等。低果汁含量(10%~19%)的產品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高果汁含量的果汁飲品。一些生產商比較成功的做法是在產品包裝上標明果汁含量及成份,以區別於低果汁含量的飲品。例如農夫果園主推的30%和100%兩種果汁產品,都將果汁含量標注在標簽的顯著位置。果汁飲料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飲料品種,選擇率已經超過35%,其市場增長速度超過瓶裝水飲料、碳酸飲料和茶飲料的增長速度。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中外企業競相加入到果汁飲料的生產行列中來。
三是2009年將是我國飲料市場多元發展轉型重組的一年,市場「機會」多多。從消費形態看2009年飲料市場一定有很多「機會」。有人說,飲料市場無主題,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消費者。對於消費者需求的把握永遠都是品牌成功的關鍵。從消費看,2008年各飲料產品之間存在極高的重疊性。碳酸飲料消費者中58.4%飲用茶飲料,功能性飲料消費者96%飲用碳酸飲料,茶飲料消費者65.5%飲用果蔬汁飲料。在重度飲料消費者中,各飲料交叉消費的情況非常普遍,這表明,各飲料由於口味不同、功效不同,長期共存將是趨勢;而碳酸飲料重度消費者中,29。7%為茶飲料的重度消費者,18.9%和16.5%分別為100%純果汁和果蔬汁飲料的重度消費者,這表明,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茶飲料和果汁型飲料將會從碳酸飲料市場中爭取更大的空間。從消費者特徵看,功能性飲料表現出了最為突出的年輕化傾向,而100%純果汁消費者高收入的傾向最為顯著。從消費者年齡特徵看,茶飲料和果蔬汁飲料最為接近,但相比之下,茶飲料的消費者更傾向於高收入家庭。碳酸飲料和瓶裝水由於市場滲透率極高,其消費者特徵並不顯著。各飲料產品重度消費者(平均每周飲用4次及以上)特徵差異更加突出。碳酸飲料和功能性飲料的重度消費者主要集中在15~24歲的年輕群體,15~24歲重度消費者比例都超過40%。茶飲料、果蔬汁飲料、100%純果汁的重度消費者在各年齡段分布比較均衡,相對而言,茶飲料15~24歲消費者比例略高於其他兩類飲品。中國飲料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所以無論是轉產、新建的飲料企業,還是原飲料行業的多元化經營,都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大生產景象。瓶裝飲用水有:北京的燕京,哈爾濱的純中純,廣州的屈臣氏、益力,上海的涼一族、獲特滿、俊仕,杭州的虎跑、五大連池,成都的全興,天津的啟明星、天慈,海口的椰樹,河北的露露等。碳酸飲料有:高興就好、健力寶、津美、歡廷、冰峰等等。還有最近准備單獨開發國產品牌的「四川百事」。茶飲料有:娃哈哈、天與地、嵐風、茶韻、旺旺、找茶族、冬雨、鮮奇茶、午後紅茶、三得利等等。果汁飲料有:燕京果汁、統一多果汁、茹夢、泰華、都樂、華榮、華旗、福運全、大享、榮氏、橙寶、三得利、麒麟、佳得樂、福運泉野酸棗果汁等等。有更多企業的加入,競爭自然會更激烈,因此,2009年將是中國飲料市場翻天覆地的一年,加上國際品牌的強勢進入,現有飲料巨頭進一步資源整合,都使得中國飲料市場格局變數重重。隨著市場重組促進集中度的提高,市場競爭越發趨向於壟斷,大的飲料企業集團將在2009年呼之欲出。
總之,展望2009年中國飲料市場將迎來各類產品百花齊放、溫和盤整的一年。飲料廠家無疑要靠實力說話,而飲料,也還要繼續靠包裝來獲得消費者的注意。但要看到,特別是近年全國飲料產量仍在不斷增長,飲品供過於求的局面已經不可避免。預測在競爭最為激烈的功能飲料、果汁、茶飲料領域即將會有更多的新飲品面市,預計新一全國飲料行業的大洗牌就在眼前。所以,我國飲料工業要以加快調整飲品結構,並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綜合成本和完善經營管理,來應對微利時代所帶來的各種困擾,進一步提高全行業的國際競爭力。2009年將是中國飲料市場翻天覆地的一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茶飲料、果汁型飲料以及功能性飲料將會從碳酸飲料市場中爭取更大的空間,這三個充滿潛力的市場,將面臨著更為激烈的競爭與整合。中國飲料市場始終是一個「風雲變幻,群雄逐鹿」的戰場。進入2009年,中國飲料市場更加紅火、熱鬧,形成以茶飲料、果汁飲料、功能性飲料為代表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新興的細分市場內,也經常形成新老品牌流坐莊的局面。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中國飲料市場已由當年的「汽水」一張面孔,發展為由碳酸飲料、水、果汁飲料、茶飲料、功能飲料、含乳飲料等等瓜分天下,果蔬、粗糧、大豆、咖啡等飲料尋求突破的市場局面。可以說,2009年的飲料市場將風生水起。據了解,在我國目前的飲料市場中,包裝飲用水約佔40%,碳酸飲料占近30%,果汁與果汁飲料、茶飲料、功能飲料各佔10%左右。在飲料包裝形式上,冷灌裝或者熱灌裝的PET瓶、復合紙包、易拉罐、玻璃瓶等,都有自己的一方陣地。飲料行業內的各種大戰此起彼伏,從碳酸飲料大戰、純凈水之爭,再到茶飲江湖,各飲料企業真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飲料形式悉數登場,市場布局基本完成,但是新進者挾裹著新包裝、新工藝或新概念而來,將加劇市場競爭。2009年,飲料市場將再一次響起變奏曲。雖然2009年飲料市場變幻莫測,由於產品多樣化,而導致茶飲料異軍突起。而果汁飲料等繼續看好,運動飲料越來越受人們歡迎,碳酸飲料、水、含乳飲料保持平穩,功能性飲料的消費必將更為理性、成熟。
來源:http://www.51baogao.cn/yinliao/2009ruanyinliao.shtml
F. 「飲料」行業在淡季的營銷策略應該如何
我也是做銷售的,任何物品在一年的銷售當中都存在淡季和旺季之分,而銷量水平是體內現在一年的總體水平而不容僅僅是某 一個時間段,我認為在淡季的時候應該把基礎工作做好:包括市場調查、經銷商的走訪、網路的開發,為旺季的來臨提供更好的思路,我不知道你賣的是什麼飲料,如果是大牌子的諸如王老吉、雪碧、可樂、果粒橙之類的一般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可以從飯店這個終端做起,冬季大罐的飲料應該銷路會好些。促銷方面,雪津的策略是在淡季的時候贈送一些小禮品(鑰匙扣、打火機之類的)促進消費。最後重要的一點是做銷售必須要有信心、對公司、對產品、對自己都要有信心,祝你銷售業績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