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紙牌屋成功背後的網路營銷原理

紙牌屋成功背後的網路營銷原理

發布時間:2021-04-16 03:47:11

Ⅰ 大數據對品牌營銷究竟有什麼用

九一數榜認為:對品牌數字資產的全面掌控能力

在數據驅動營銷的時代企業品牌應重新定義為「消費者意識中的感知與互聯網活躍內容的集合,而企業品牌在互聯網上活躍內容的集合就是企業品牌互聯網數字資產」。對任何一個企業品牌來說,它的域名、官方網站、logo、搜索引擎的品牌專區、網路新聞、網路圖片、官方微博、公眾號、直達號、貼吧、APP、小程序、H5、微視頻、網店等等,甚至是獎勵給用戶的積分,都屬於企業品牌互聯網數字資產的范疇。廣義上講,企業品牌互聯網數字資產則是企業在數字化經濟時代所擁有的核心競爭力資源,即是否能支撐企業持續發展、促進企業快速創新、實現企業品牌永續的能力。 品牌經理人能否全面掌握這些數據並能分析數據顯得尤為重要,全世界所有的資產,只有一個資產越用越有價值,它就是數據資產。因為它的產生和業務之間是若即若離的關系,你不用數據它就變成了一堆數字,如果你用,這個數字越多,對應的數字資產就越有價值。

在對品牌營銷數據的積累上,上市公司經過多年的品牌積累已經形成了品牌互聯網數字資產,它有賴於兩個維度的拓展:一是垂直縱深數據的收集,二是更為廣泛的全域數據的收集。企業需要把「泛數據」進行過濾、篩選、洗滌,從而才能找到最核心有效的數據進行運用,這就需要上市公司品牌經理人學會利用已有的品牌大數據資產(九一數榜)。

Ⅱ 互聯網在信息方面怎麼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一年來,有很多高管朋友都有了微信,但需要知道的是,他們並沒有微博。因為微博公開,有很多他們想說的話,甚至是生活中的蛛絲馬跡,都有可能會影響企業的運營。而微信,他們盡量在非常小的朋友圈子裡,來建立這種互動關系,使得我能夠進一步了解企業的高管們在想什麼。比如:有好幾位朋友,在朋友圈裡發「90後新生代消費者調查」,或者是「沒有報紙的世界」,還有「特斯拉」。時代的變化,被互聯網引導的生活形態進一步催化,企業的領航員更需要敏銳的抓住這些變化,努力尋找其中的市場機會。
去年開始,有更多的需求湧向新意互動(CIG)的客戶部門、策略部門,甚至是管理層,我們的合作夥伴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比如:如何能做到像杜蕾斯一樣的口碑營銷;區域性微博及微信的營銷如何開展;如何在保證成本的前提下與團購及電商平台合作;甚至是企業現有的數據,如何與互聯網的數據進行打通?而在此之前,大家的需求還在討論如何才能夠提高微博、微信的粉絲量;如何才能夠在互聯網上獲得更多的聲量;如何才能夠防範及處理互聯網危機。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變化?是因為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改變了消費的形態和人們的價值觀。
今天,人們初次結識或許不會留下手機號,但是多半會有一方提出加個微信的需求。如果另外一方說沒有,局面會很尷尬。如果沒有微信,在互聯網時代的社交是會有障礙的。至2013年7月,微信的國內用戶已超過4億;截至2013年8月,微信的海外用戶超過了1億。從這個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微信是繼微博之後,重建人際關系的典型產物,也是所謂網路外部性的典型代表。互聯網發展這么多年,從核心的15至35歲群體,向更高的人群去擴散的速度並沒有很大的變化,但微信做到了。因為媽媽想看到孩子在大學里的照片,微信可以做到;爺爺想看到孫子玩鬧的影像,聽到孫子的聲音,微信可以做到。另外,網路的匿名性,在移動社交方面,獲得了更多的機會。人們只有一個身份證號,卻可以擁有無限多個微信號,在移動社交平台上,人的價值觀因此發生了變化。微信及其引發的人與人溝通方式的變化和價值觀的變化,是當下時代轉型必須要關注的,類似的變化不僅重新構成了社會消費形態和意識形態,更加對企業及個人的發展產生了很大不確定性的沖擊。
「低頭族」這個詞大約產生於3年前,而現在企業才意識到人們都已經成為了這樣的「低頭族」。他們會「低著頭」路過你的路牌和你刊載著廣告的報亭,他們會在客廳里坐在沙發上看著筆記本電腦或者平板電腦,對你在電視上投放的廣告不見不聞,他們會去你的店裡試了衣服,把玩了電子產品,之後回到家通過淘寶、eBay、京東去購買。他們也會在朋友圈裡表達使用你的產品或者服務的不滿情緒。很多企業在要求我提供人們依賴於互聯網生活的證明,我想,如果我們都是這樣生存的,我們見到的人都是如此,還需要證明1加1等於2嗎?
互聯網時代企業轉型三大要素
真正的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以前慣用的營銷手段,消費者看不見也不願意去看,不願意感知。傳統的營銷戰術打在了空氣中,因為消費者在轉移,去到了互聯網生存的世界裡。似乎很多的理論方法都需要重新討論,還有更多的新的手段出現,也存在選擇的問題,網路營銷或者數字營銷真正成為企業營銷的主體。因此企業的需求很多很雜,並不奇怪。
但需要提示的是:第一、經過無數實踐證明的經濟理論和營銷理論仍然是正確的,並且依然是營銷、戰略的核心規律,不要因為互聯網思維的沖擊而本末倒置。第二、互聯網是介入變數,它使得產業格局和市場平衡都產生了扭曲,而且扭曲中誕生了新的機遇。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企業家享受到了新的經濟體制誕生的市場紅利。但是機遇也不過10至15年。當人們對互聯網介入後的經濟模式進行了解、普及,這一輪的市場機會又會過去,新的平衡又會誕生,所以留給大家的時間並不多。第三、有很多文章都在講互聯網思維,相對於服務業,改造比較容易,類似於汽車這樣的製造業是非常難落地的。所以我覺得要換個角度看互聯網思維,重新去梳理什麼是互聯網思維,我的理解是:如何抓住互聯網引發的產業及經濟格局變化中的市場機會,贏得未來的競爭。互聯網思維不是點,不是要完成一個又一個互聯網媒體及平台的數字指標,而是基於互聯網生存的消費者,來調整甚至重塑經營方式的商業模式。這樣說起來似乎很復雜,但是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非常簡單的規律。
首先,在下面的圖中,我們看到在現實世界以及互聯網生存的世界之間,形成了消費者轉移的蟲洞,消費者在轉移的時候,是以數據的方式存在的。我們看不見消費者的臉,立體的圖像,但他們卻以多種形式的ID以及行為軌跡這樣的數據存在於那個世界裡。研究消費者無論他是人,還是群體,都應該以數據為出發點,有人說互聯網就是數據,這是對的。
有個電影叫《白金數據》,電影中人們可以根據犯罪嫌疑人的DNA,推斷出這個人是男性,30歲,喉結大,眼睛小,嘴唇厚,腳趾的中指長,內向,不愛說話,易怒,反社會傾向綜合評分7分。由此能夠畫出犯罪嫌疑人的相貌,並根據DNA配對,圈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范圍,最終找到了罪犯。這是一部科幻電影,但是人們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越來越多的曝光在他人面前。
大數據利用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紙牌屋了,利用大數據,我們可以優化廣告投放,具象訴求人群,對傳播和營銷採用以數據為核心的衡量指標。而大數據幾乎在企業營銷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會發生巨大的價值,酒店可以根據用戶在網上對房型的點擊來制定價格、促銷,和市場推廣的核心產品。汽車企業也可以根據訪問官網及第三方平台的消費者行為軌跡來指導研發和產品投放。對於消費者,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他們,或者是開展一對一的服務。
互聯網技術加上大數據挖掘,使得企業能夠直面真相,用最高的效率、最優化的投入去贏得競爭。但是,很少的企業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在觀望,想看到同行們哪一位先下手,再去了解經驗。我需要強調的是,互聯網時代數據是稀缺資源,搶先佔領的企業先發優勢就會形成高壁壘,雖然有非常大的風險,但大數據的投資是投入在今天,收獲在明天,成就在後天的。
第二點,消費者在轉移,他們進入了互聯網的通道,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移動互聯網促成了消費者的質變。智能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最主要載體,成為了人體的器官,它幫助我們隨時開展社交,接觸現實中熟悉或虛擬世界熟悉的朋友。它幫我們做選擇,從價格、距離、口碑等方面挑選餐廳或者4S店;它幫我們判斷眾多女友的距離,追蹤你的另一半在哪裡;它還可以幫我們隨時隨地的理財,而不必去銀行排大隊,看臉色,掏冤枉錢。移動互聯網最大范圍地實現了互聯網的終極目標:最便宜和最便利。而且更加集合了人的多重面目,隨心所欲的做一個又一個另外的自己。人們就在這樣變化,企業也必須走進移動互聯網的世界,去研究「低頭族」們如何拋棄了報紙,來看微博和朋友圈,如何藉助已經成為器官的手機這個平台全天候深入到消費者的生活中去。而移動互聯網仍然離不開上一個話題,有關數據統計移動流量佔全球網路流量的21.6%,已經成為企業收集數據最重要的領域。對於移動數據運用最好的企業,Nike是其中之一,未來企業的競爭一定是對數據的佔有及分析的競爭,那就從移動互聯網開始吧。
第三點,在蟲洞中轉移的消費者已經不再是「中彈即倒」的受眾,他們主動尋找、傳遞和創造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並樂在其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圈子,藉助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他們享受著更加自由的生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他們對於企業的營銷手段是封閉的,拒絕的。想影響他們,必須進入他們的生存圈,成為他們的生態中的重要因子。企業、品牌、產品和服務與消費者建立價值的供需關系,甚至是心理層面上的情感共鳴。而這些還不夠,如何鎖定這種價值關系,需要有精心的設計,創造品牌需與消費者共同依存,形成不可分割的生態鏈。這樣既有助於消費者利益的不斷增長,更能夠讓企業的營銷建立起強大的壁壘防禦同品類競爭品牌的侵蝕。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企業轉型,必須把握這三大要素: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生態圈。移動互聯網是消費者和企業互聯網轉移的快車道,大數據的開發及應用是互聯網營銷的核心能力,而生態圈是「道」,是企業必須研究的商業模式。將這三個核心要素加入企業的戰略及營銷思考中,適用於任何類型的企業,也可以解釋大多數互聯網營銷相關的問題。做好這三個要素的工作,是企業互聯網時代轉型的基本要求。更是企業面對未來來自產業內外強大的對手競爭的必備武器。

Ⅲ 大數據營銷,企業必須重視的「一畝三分地」

大數據營銷,企業必須重視的「一畝三分地」

互聯網時代,也是一個數據大爆炸的時代,很多人通過網路營銷,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基礎,那就是數據,而以各種各樣數據為基礎的互聯網營銷,需要的是一種大數據營銷的思維,這種思維對於提升營銷的質量和成功率都有極大的幫助。

何為大數據營銷,那麼它又和網路營銷的有何關聯呢?其實大數據營銷並不是一個復雜的概念,指的是通過所針對的目標的各種數據的變化和分析,來獲得營銷方向的指導,這種數據通過表格、文字等形式表現出來,讓分析者可以一目瞭然更好做出決策,但是由於數據涉及面廣,所以對於一個通過大數據營銷的人來說,這種工作量其實是相當大的。恰巧,互聯網營銷即網路營銷,對於個體或者群體的數據的變數需求是復雜且必須的,所以大數據營銷可以為網路營銷帶來更精確的銷售指導,做到有的放矢,做到高效針對性的營銷。

但是相對來說,大數據營銷的數據來源是十分廣泛的,它們包括時下流行的互聯網、移動電視、移動3G互聯網等多個平台,而這些數據必須有時效性和針對性,但是同樣的在這些平台上出現的數據過於廣泛,過於抽象,這就需要通過大數據營銷的人對這些數據有著敏銳和精準的感受,對數據的分析更為透徹,要通過這如千絲百縷的空間信息中抽取自己最需要的那些數據,這也是大數據時代的一個特徵,信息的泛濫,導致本身的數據常常被忽略,而專業的營銷者便不會忽略,將努力的去分析這些數據背後的真相。

不過即使是大數據營銷,依然需要注意,正如互聯網思維有「唯快不敗」之說。網路營銷同樣強調時效,網路時代,營銷更需爭搶「第一落點」,獲得「先入為主」的傳播效果;同時,要以信息的完整性戰勝碎片化傳播,以簡明扼要的敘述為海量信息導讀,以信息的真實准確確立權威性,以吸引這些大數據背後的真正需求的用戶,做到真正通過數據,讓數據為你服務,而不是讓自己為數據服務,這才是網路營銷通過大數據營銷的這種方式需要注意的問題。

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大數據營銷也需要遵循營銷的4P原理,即產品、價格、地點和營銷,這里的產品的數據則是受眾人群的選擇,通過對產品的受眾人群的選擇來做好數據的分析,而價格也作為一個數據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對於價格的波動變化對人的購買者的影響也需要時刻注意,當然地點和營銷是相互結合的,通過一個平台的營銷的效果通過一種數據化的形式來展現,通過這種數據分析,將會凌駕於許多抽象的分析之上,可以說大數據營銷和網路營銷是臭味相投的,也是極易操作的,只不過相對來說,工作量畢竟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其結果相對來說更為精確,效果也相對較好。

最經典的一個例子,《紙牌屋》正是大數據營銷最為經典的案例,通過對於觀眾的需求的數據分析,也由出品方Netflix在拍攝作品之前,在3000萬的美國收視用戶中做了充實的調研,總結了觀眾到底愛看什麼題材、喜歡哪個導演拍、誰來演、哪個時間播等數據,順應大數據營銷打造了一部極為精彩的影視作品,又或者,對於前不久一家在上海的一家蛋糕房的高銷量,也是通過對來往顧客的口味的需求的數據分析,而這分析不僅是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更依託於幾個平台同時開展,而這也讓他的蛋糕店得以脫穎而出,而這也是以大數據營銷為依託,告竣精準營銷的最終目的。

可以說大數據營銷,是網路營銷的指南針,通過數據的指引,網路營銷的水平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不如說若互聯網營銷像七級浮屠的話,那麼有了大數據營銷的指引,網路營銷將會突破這七層浮屠,到達一個新的界限,有的人也許不相信,但是事實上有無數的例子已經驗證了它的成功和高校,對於純數據的分析加上對於現狀的綜合分析,造就出的數據將不僅是數據本身,而是一種對數據的深入的解讀,而商家不正是需要這種全面的分析和詳盡的數據嗎?

大數據營銷和網路營銷的結合,就是天生一對的結合,而這種結合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難以估量的,不過也要記住凡事也不一定是完美的,大數據營銷的方式也未必是全能的,所以對於網路營銷的人來說,讓數據為自己服務才是最正確的,不要被困於數據,而做了數據的奴隸,畢竟即使是大數據營銷,也需要注意現實條件的變化,這種變化和現實的聯系是千絲萬縷的,當然,大數據時代的浪潮當然離不開大數據營銷。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營銷,企業必須重視的「一畝三分地」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Ⅳ 求推薦幾部關於金融的美劇或電影,最好是美劇

1,華爾街

《華爾街》講述了一位名叫巴德·福克斯的年輕證券經紀人不顧一切地想要成功,並下決心跟隨心目中的英雄戈登·蓋柯,一個有錢且不擇手段企業掠奪者的故事。

(4)紙牌屋成功背後的網路營銷原理擴展閱讀:

美劇是中國人對美國電視劇集的簡稱,廣義上涵蓋美國所有電視節目(包括網路劇)。

美國電視劇一般攝播同步進行,傳統上以每年九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下旬為一個播出季,每周固定時間播送一集。艾美獎作為美國電視業界的最高榮譽,每年褒揚傑出的電視節目。

身為美國流行文化的重要符號,她不拘泥於熟固的選材與類型,現以精良的製作、多元的表達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持續吸引全球觀眾。

Ⅳ 蘋果公司是如何做市場營銷

蘋果公司做市場抄營銷的不外乎有二點:
1.蘋果市場營銷=市場洞察+市場選擇+市場定位+產品+價值+渠道+宣傳+顧客經營。

2.蘋果公司的口碑營銷也是其主要的法寶之一,它通過對消費者進行文化認同的培養,逐步培育長期的客戶。
3.蘋果公司對iPhone的營銷並非簡單的飢餓營銷,而是極端的飢餓營銷,它們先是避而不談,只告訴市場,將有新產品iPhone面試,但是之後的很長時間對於iPhone的信息近乎沒有,等到市場極端渴望從各種途徑獲得產品信息時,再對iPhone進行簡單介紹。等到iPhone正式上市之後,其廣告便鋪天蓋地,通過各種形形色色的途徑讓你天天看到、處處看到。這種極度的反差,讓消費者猶如久旱逢甘露,突然間對iPhone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購買沖動,從而獲得成功。
4.在市場營銷學中,所謂「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飢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

Ⅵ 公共關系學作業

近來美國最熱門的話題是什麼?談論美劇《紙牌屋》。這部政治題材的美劇正風靡全美乃至全球,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國會議員,追劇者數不勝數。奧巴馬在推特上的一句「不要劇透」,更是幫著燒了一把火。該劇主要講述了白宮里的政客們如何玩轉高端辦公室政治,揭露了美國政治的權斗與黑暗,被稱為華盛頓政治教科書。

有多火

民眾媒體政客都追

《紙牌屋》的前世是一部英劇,1990年,英國BBC把邁克爾·多布斯爵士的政治驚悚小說《紙牌屋》搬上熒屏。該劇被評為最佳英國電視劇之一,20多年後,美國人也翻拍了這部作品。美國版《紙牌屋》描述的是凱文·史派西扮演的美國國會議員弗蘭克·安德伍德如何在華盛頓白宮中運作權力。該劇第一季口碑爆棚,獲艾美獎9項提名,並拿下最佳導演獎和金球獎視後。劇中幾乎沒有一個正面角色,人人都身不由己,人人都不擇手段,大量的權、錢、性交易接連上演。

從民眾到媒體,最後再到政界,《紙牌屋》來勢洶洶。一家寬頻技術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有一個美國用戶連續看完了13集,整個過程只停頓了3分鍾。一名粉絲在推特上發了一張自己為《紙牌屋》「馬拉松」准備的伙食照,從照片上來看,他准備了能量飲料、水、巧克力餅乾和一包增強免疫力的維生素沖劑。

今年2月,該劇第二季開播前一天,奧巴馬在自己的官方推特上寫道「請粉絲不要劇透《紙牌屋》」(有一種說法是這條推特是奧巴馬的營銷團隊發的),此帖立刻被轉發了四萬多次。前總統柯林頓也爆料說自己在三天內一口氣看完了《紙牌屋》的第一季,而他的夫人希拉里·柯林頓在推特上回應道,自己更加喜歡英劇《唐頓庄園》,美國媒體猜測,那是因為《紙牌屋》的女主人公克萊爾的某些橋段源自於希拉里的真實事件。

有多真

議員吐槽「都是演戲」

觀看《紙牌屋》人們最關心的話題是,《紙牌屋》里的政治到底離白宮里的政治有多遠?例如很多人認為主人公弗蘭克的原型是外號「榔頭」的前眾議院多數黨「黨鞭」湯姆·德雷。他作風強硬,在重要法案投票前,對於「不聽話」的議員,動輒以「下次競選時動員全黨力量去支持你的對手」相威脅,迫使對方就範。1998年,德雷成功組織投票,通過了彈劾深陷「拉鏈門」丑聞的柯林頓的決議。另外,在《紙牌屋》兩季中充斥的很多陰謀和丑聞,也都能驚人地在現實中找到一些原型。比如,劇中演繹的國會政治僵局正是當前華盛頓政治的真實寫照。

政客們是否認同,也是媒體和民眾感興趣的問題。美國廣播公司派出多路記者圍堵在國會山莊或是議員辦公室內,隨機采訪議員們。這些政客在遭到「突襲」時,和劇中人物一樣老練,幾乎都肯定這是一部耐看的電視劇,也都稱凱文·史派西演技出色。不過,與奧巴馬總統主動為該劇造勢不同的是,大多數議員多少有些不願意把自己的工作與劇情相提並論。

賓夕法尼亞州的民主黨議員鮑勃·凱西更直率地說:「那都是凱文·史派西編出來的,別太認真。」政客們也因為自身與中央政府的距離,對該劇有不同的看法。前內布拉斯加州州長鮑勃·凱利與民眾的看法接近:「以我看來,華府就是劇里的樣子,至少情況非常接近。」可是奧巴馬總統的前白宮資深幕僚戴維德·普洛夫則說:「這部劇表現得有點過分和離譜,說實話,華盛頓不是像他演的那樣運作的。」

有多黑

生動揭示了美政壇現實

從《白宮風雲》到《紙牌屋》,美國的政治題材劇似乎走上一條越來越暗黑的道路。《白宮風雲》1999年上映,劇中人物充滿奉獻精神和正面能量,而《紙牌屋》里殺機四伏,政敵間的明槍暗箭從未停止過。《白宮風雲》播出時,美國剛經歷了柯林頓政府的高潮階段,當時的美國經濟高速發展,民眾收入穩定,盡管那時柯林頓丑聞不斷,華盛頓也照樣有劇烈的黨爭,但是各種社會矛盾並未激化。這一時代背景決定了《白宮風雲》相對光明的底色,它在情節和基調上相對正面,《白宮風雲》中的民主黨人總統成為當時民眾心目中理想的政治家代表。

時至今日,兩度當選的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曾經打著「變革」的旗號,用激動人心的演講贏得了大量的支持者,可是不僅他許諾的改革沒有出現,政府除了會變本加厲地大把花錢,就業情況和經濟復甦也不見根本好轉。與此同時,奧巴馬放任國安局秘密收集民眾信息,政府瀆職和誤導民眾等丑聞不斷,他主持的醫保法案雖然可能幫助一批人,但是也傷害了另一批人。各方的混亂相疊加,致使民怨高漲。此時上映的《紙牌屋》與民眾的失望心理剛好「合拍」。去年11月份,美國國會的民調支持率曾達到歷史新低的9%,《紙牌屋》里描述的國會和政府的緊張關系更是直接折射了現實。

觀察

選民喜歡的

也要硬著頭皮喜歡

近期美國政治生活常態,令這類政治權斗劇容易在社會上產生共鳴。金融危機以來,尤其奧巴馬第二任期開始後美國社會的府院之爭曠日持久,移民改革、社會福利改革、醫療保險改革等政治承諾久拖不決,政府預算案「補丁摞補丁」,甚至到了政府部門為之停擺、總統出訪計劃不得不取消的地步,這讓美國電視觀眾漸漸對這類 「政治宮斗」產生了既厭惡,又忍不住好奇圍觀的微妙心理。相對於動輒影響普通人生活的現實中的「政治宮斗」,這類劇更凝練,戲劇沖突更「抓人」。

至於那些本應和主人公們同病相憐的政要,是否如他們所表現出的那樣,對這部政治肥皂劇趨之若鶩,是否對劇中人雷厲風行的行政效率羨慕不已,則恐怕只能走著瞧了。美國的選舉文化遠較《紙牌屋》原籍地英國濃厚,選民喜歡的,政治家便一定要喜歡,不喜歡也要硬著頭皮喜歡。如今選民既然喜歡《紙牌屋》,政治大人物們恐怕除了作「喜大普奔」狀,怕也是別無選擇。
還應看到,這部劇集在移植到美國後,從一開始就走了與眾不同的道路,並非選擇電視台首發,而是在網路流媒體服務商Netflix上打包推出。2013年正是所謂「大數據」年,Netflix在長達一年的炒作過程中精心營造了一種「飢餓營銷」和「互動觀影」的氛圍,讓許多追劇者產生「《紙牌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電視劇,而是『大數據』時代電視劇」的個性化感受,這種氛圍和心理,當然也成為劇集走紅的助推器。

《紙牌屋》走紅最大的贏家,正是當初不過二線流媒體網站的Netflix,一年工夫,它的股價從160美元/股,飆升到430美元/股。該片的第三季據說也已在構思中。不過美國大眾娛樂文化市場素來是喜新厭舊且善變的,一旦《紙牌屋》風頭過去,這枝牆內香的牆外之花,怕也難逃早早被束之高閣的命運。反之,倘《紙牌屋》在未來數月、數年內還能流行,甚至更加火爆,就會出現更多亦步亦趨的投資者、創作者,和看似五花八門,實則似曾相識的模仿秀產品。

閱讀全文

與紙牌屋成功背後的網路營銷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園教師運動教研培訓方案 瀏覽:450
遊艇遊玩策劃方案 瀏覽:313
2016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瀏覽:346
勞動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99
義烏市本色電子商務 瀏覽:267
湘潭市加快電子商務 瀏覽:990
隱形矯正營銷方案 瀏覽:406
散貨商場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299
策劃方案活動背景 瀏覽:986
電子商務商行要交稅嗎 瀏覽:325
加一元換購促銷方案 瀏覽:462
團日活動策劃方案活動流程6 瀏覽:653
銀行內訓師培訓方案 瀏覽:317
白酒進入市場促銷活動 瀏覽:736
項目部搬遷策劃方案 瀏覽:469
羽西化妝品整合營銷方案 瀏覽:694
寶鋼國際電子商務 瀏覽:227
大學勞動節策劃方案 瀏覽:959
三七女生節策劃方案 瀏覽:693
實體門店的推廣方案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