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博營銷與微信營銷的本質區別
微信是一種新型的社會化媒體平台,與微博無論是名稱是面向的人群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很多人會對這兩個平台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有所混淆,潘震今天就從營銷的角度來說一說微博營銷與微信營銷的本質區別。
第一用戶使用兩個平台的習慣不同,微博平台用戶更傾向於PC客戶端,也就是我們所使用的電腦,而微信則是移動客戶端的軟體,移動客戶端主要是指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
第二平台的屬性不同,雖然微博和微信都是社會化媒體,但微博更傾向與社會化信息網路,對於信息的傳播速度極快,同時微博屬於自由媒體平台,發布信息無論是好友還是陌生人都是可以看得到的,更像是新聞媒體平台,而微信則傾向於社會化關系網路,平台注重用戶圈子的維系,用戶在圈子當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分享。
第三信息內容的傳播范圍不同,微博的特性是我們即可以看到我們關注的朋友的微博,也可以看到我們沒有關注陌生人的微博,微博內容是無限制的,但微信就不一樣了,微信是一個私密閉環傳播,用戶發布的信息只能在自己關注的圈子或被關注的圈子當中傳播,沒有成為好友的陌生人根本看不到我們的信息。
第四平台傳播特性不同,微博的傳播沒有限制,所以比較適合社會熱點的時時傳播,這同時也是媒體的傳播特性,微博具備這一媒體傳播特性,而微信信息傳播更加精準,用戶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對信息了解更加深入,所以微信是一個深度信息精確到達的平台。
第五微博更具備媒體特性,是個淺社交平台,每天發布的內容沒有限制,從而也導致內容信息的同質化非常嚴重,單條信息價值貶值,是一個泛傳播的平台,微博用戶關注一個好友主要是看微博的內容是否值得加,顯然是單方向的認可,所以用戶之間的關系相對微信更微弱一些,但微信更具有朋友圈子的特性,是個深社交的平台,用戶發布的內容沒有限制,目前微信公眾平台每天只能群發一條信息,所以單條內容更具有價值,用戶更精準,是一個精傳播的平台,用戶之間必須是對對方了解很深才會加為好友,而且雙方必須同時同意,這樣就形成了非常強的關系,所以微博平台是一種淺社交 泛傳播 弱關系的平台,而微信是一個深社交 精傳播 強關系的平台。
第六兩個平台對於企業營銷的作用不同,微博有媒體特性,更適合做企業品牌曝光,維護公共關系和媒體關系,也可以做客戶關系的維護,而微信是個圈子的平台,適合企業的信息推送,維護客戶關系,打折促銷活動。
2. 微博和微信的營銷價值誰更高
這是很多營銷人在討論的問題。我覺得沒有必要將兩者分個高下,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也毫無疑問是存在營銷價值,只是看我們如何去利用罷了。我們只需要找到各自的營銷價值在哪裡?傳播特性微博的優點在於它的傳播特性,從最近所有的大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微博已經成為傳播最快的媒體。只要是利於傳播的信息,便可以在微博上迅速發酵傳播,從而到達每個角落。從這個角度來看,微信將是無法比擬的,微博媒體屬性強,微信的更注重的是私密社交,不利於信息廣泛傳播。因此像類似京東商城的話題炒作更適合在微博上開展,在微信上我不知道怎麼能夠炒作起來。 信息曝光率問題
3. 微博和微信營銷,哪個宣傳推廣的效果比較好呢
現在當然是微信啦,直接互動營銷,目標明確。
原因如下:
1)微信天然的社版交、位置等優權勢,會給商家的營銷帶來很大的方便。
2)信息交流的互動性更加突出,雖然前些年火熱的博客營銷也有和粉絲的互動,但是並不及時,除非你能天天守在電腦面前,而微信具有很強的互動及時性。
3)能夠獲取更加真實的客戶群,微博的粉絲中存在著太多的無關粉絲,並不能夠真真實實的為你帶來幾個客戶,但微信的用戶卻一定是真實的、私密的、有價值的,有的媒體比喻「微信1萬個聽眾相當於新浪微博的100萬粉絲」。
4)龐大的騰訊用戶基數,據可靠的數據資料顯示,在微信營銷後的一年多時間內,微信的用戶數量就達到了龐大的兩億,毫無疑問微信已經成了當下最火熱的互聯網聊天工具。
4. 微博和微信的營銷價值誰更高
只要是利於傳播的信息,便可以在微博上迅速發酵傳播,從而到達每個角落。從這個角度來看,微信將是無法比擬的,微博媒體屬性強,微信的更注重的是私密社交,不利於信息廣泛傳播。因此像類似京東商城的話題炒作更適合在微博上開展,在微信上我不知道怎麼能夠炒作起來。
信息曝光率問題
首先,我們暫且把曝光率定義為,我們發送一條信息後被看到的概率。這樣看來,的確,微信的信息曝光率接近百分之百。信息發送後,都能被關注者收到。而且每個微信公眾賬號的信息曝光率都差不多。而微博的曝光率就不一定了,不同的微博其曝光率大不相同。微博的曝光率可以是百分之零點幾,也可以是百分之幾,可以是百分之幾十,還可以是百分之幾百,甚至百分之幾千。當然大部分微博的曝光率都是極低的。微博的曝光率主要跟微博活躍度、發微博時間、粉絲質量等密切相關。少部分高質量的微博經過多次轉發之後,曝光率大大增加,甚至達到信息爆發。微信在這方面是有僅能局限在自己的關注用戶裡面,不能爆發大規模的傳播。但是這也是微信的優點。轉化率
營銷人很關心廣告的轉化率,微博在轉化率上確實是比較差的。用戶在微博上看到廣告從而產生想法和行動的概率要低得多,還有個就是微博上的暴力廣告太多,如轉發本微博並@三位好友並獲得xxxx這類的活動營銷,一度讓我覺得反感,雖然我也做過類似活動。各種刷粉絲的廣告,天天被無關廣告@,大大損壞微博體驗。微信在轉化率方面絕對強,就拿草根大號互推來說,5000的粉絲的公眾號互推一次能夠漲500~1000的粉絲;然後發一篇帶鏈接的文章能夠有百分之80以上的人點擊,這種轉化率是很驚人的。所以有人說1000個粉絲的微信公眾號甚至強過1萬個粉絲的微博號。挑戰
我們可以關注2000個微博,但是你敢關注100個微信公眾號嗎?我覺得一個人關注十多個公眾號就很多了,再關注多了絕對會受不了的。打開手機全是這種微信,這對我們的生活是很大的打擾。而且同類型微信公眾號關注不超過兩個。如果你喜歡看美女,那麼你可能在最後會挑一個你最喜歡的,然後把不喜歡的取消關注。微信公眾號掉粉也確實很厲害,這對於微信公眾號運營者也是極大的挑戰,這就必須把內容做好,然後發送內容最好在晚上發送。
5. 淺析微信營銷和微博營銷的區別
微博比微信早誕生幾年,但是這兩種信息交流平台有著眾多的相似性,甚至連名字都非常的相近。因此人們常常把這兩種交流平台放到一起說,久而久之就有許多人將這兩個平台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混淆起來。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當前這兩個最熱門的平台究竟有哪些區別。
一、 客戶端不同
微博主要還是在PC客戶端(電腦),雖然微博也有自己的移動客戶端(手機),但用戶更習慣使用電腦登陸微博。而微信的個人用戶只支持移動客戶端,微信的公眾平台則只支持PC客戶端,因此普通微信用戶都是使用手機登陸微信的。
二、 平台的屬性不同
雖然微博和微信都能夠傳遞信息,但微博更傾向於社會化信息網路,發布的信息無論是好友還是陌生人可以看到。而微信則傾向於社會化關系網路,比較注重用戶圈子的維系,用戶在圈子當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分享。
三、 信息內容的傳播范圍不同
在微博上,不論是關注的朋友還是沒有關注陌生人的微博,我們都能夠看到。但微信不同,只有在自己關注的圈子或被關注的圈子中能夠傳播用戶發布的信息,陌生人則無法看到,所以微信的傳播環境更私密。
四、 平台傳播特性不同
由於微博的傳播沒有限制,所以比較適合社會熱點的時時傳播。而微信中的信息傳播更加精準,用戶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所以微信是一個深度信息精確到達的平台。
五、 微博更具備媒體特性
微博每天發布的內容沒有限制,因此有海量信息被同化,單條信息價值貶值,並且用戶之間的關系相對微弱一些。雖然目前微信公眾平台每天只能群發一條信息,但是保證了單條內容的價值,而且用戶間的好友關系建立在雙方的共同意願上,因此用戶間的關系更牢固。總的來說,微博是一種淺社交、廣傳播的平台,而微信是一個深社交、精傳播的平台。
六、 兩個平台對於企業營銷的作用不同
微博更具有媒體的特性,因此更適合做企業品牌的曝光,維護公共關系和媒體關系,也可以做客戶關系的維護。而微信是個朋友圈化的平台,適合企業的信息推送,維護客戶關系,打折促銷活動。
參考:網路
6. 微信營銷和微博營銷對比有什麼優點
根據「廣州銳意傳播」公司提供的服務以及網上一些資料,我認為相比於版微博,微信具有如權下特點:
1)微信天然的社交、位置等優勢,會給商家的營銷帶來很大的方便。
2)信息交流的互動性更加突出,雖然前些年火熱的博客營銷也有和粉絲的互動,但是並不及時,除非你能天天守在電腦面前,而微信具有很強的互動及時性。
3)能夠獲取更加真實的客戶群,微博的粉絲中存在著太多的無關粉絲,並不能夠真真實實的為你帶來幾個客戶,但微信的用戶卻一定是真實的、私密的、有價值的,有的媒體比喻「微信1萬個聽眾相當於新浪微博的100萬粉絲」。
4)龐大的騰訊用戶基數,據可靠的數據資料顯示,在微信營銷後的一年多時間內,微信的用戶數量就達到了龐大的兩億,毫無疑問微信已經成了當下最火熱的互聯網聊天工具。
個人覺得「廣州銳意傳播」這家公司做微信營銷還不錯~您可以網路借鑒一下。
7. 企業做微博營銷和微信營銷,哪個有效果
微博和微信營銷各有各的效果和優勢,微信營銷比較適合快速消費品,微博的適用范圍更廣泛,要做怎樣的營銷,要根據行業的性質和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定,也可以相結合來做
8. 為什麼在營銷方面微信比微博更有價值
一,微博更偏向傳統廣告,微信則是真正的對話當微博出現時,人們驚呼營銷進入了社會化時代,品牌傳播的模式不再是大眾媒體時代的單向度線性模式了,營銷必須「互動」起來了。 但這一切只是「看上去如此」罷了。作為一個用了2年微博的老用戶,我發現所謂的微博營銷,其實在思路上還是傳統媒體時代的老一套,唯一的不同是——以前只要搞定幾家媒體就OK的媒介投放,現在需要搞定N多個微博大號(當然也可以通過搞定幾家手裡有N多微博大號的微博營銷公司),以前用拍攝精美的廣告片、廣告海報傳播,現在用140字的段子來傳播。 微信不能像微博那樣轉發,但它本來就是被設計為一款純粹的溝通工具的,不能轉發反而是一個優點——這時你和用戶之間的對話是私密性的,是不需要公之於眾的,所以對話的親密度更高。下面放一張今天下午「天下網商」官方微信和用戶之間對話的截圖,用戶對這種溝通方式非常非常喜愛,他們甚至會發微博來秀對話的內容。你能想像在微博里和你的用戶進行這樣深度的對話嗎? 二、微博的曝光率極低,微信的曝光率幾乎是100%官方微博的運營者動輒會拿「我們的粉絲多少多少了、每天的轉發有多少多少、評論有多少多少」去和CMO匯報,但這樣的數字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和價值?它背後真的是有多少社會化、多少互動的成分嗎? 事實上,官方微博的曝光率是非常低的。就算你有100萬粉絲,平均的轉發率能達到上百條就是不錯的成績了,轉化率只是萬分之幾而已。我關注了不少品牌的官方微博,但我幾乎沒有怎麼看到過他們發的內容,因為這個概率太低了。換句話說,就算你成為了某個品牌的粉絲,但你也基本上很少能夠收到來自這個品牌的信息。 但微信則完全不同。最近兩周我關注了許多微信官方帳號,它們和我的聯系非常緊密。每天早上我都會收到來自「交通91.8」的杭州天氣預報和出行指南,收到來自「虎嗅網」的新聞早報,收到「果殼網」和「愛范兒」的好文章推薦,到了周五我會收到「中國好聲音」的收視提醒,偶爾我還能收到「nike運動匯」的活動信息。 由於是推送的,這些官方微信的到達率幾乎是100%,遠遠高於微博的萬分之幾。 推送,是微信的致命武器。三、微博有點擾民,微信沒有這個麻煩在郵件營銷領域有一個術語叫「許可式郵件」,即經過用戶許可的郵件才不會被認為是垃圾郵件,這是現在比較被推崇的一種郵件發送方式。這背後,隱含著對於用戶的一種尊重。 在微博營銷的模式當中,雖然也包含許可式的模式,即你關注某個品牌的官方微博,然後自願收到來自它的信息。但是在更多時候,品牌微博的營銷者的思路是傳統廣告式的,我們對於這樣的句式是不是很熟悉「關注@XXX並轉發本條微博,同時@三個好友,您就有機會獲得iPhone 4S一部」?這段話的背後,隱藏著的是傳統廣告的曝光邏輯,這就是純粹的入侵式營銷。當你被@ 或者在別人的微博看到這樣的消息的時候,你其實是被迫的。然而微信的營銷則是完全「許可式」的。如果你不首先通過掃描二維碼或者輸入帳號的方式添加品牌的官方微信,你絕不可能收到來自這個品牌的微信消息。雖然這可能會令你的粉絲數量少於微博,但是這些粉絲的質量是遠高於微博的,因為那意味著他們願意收到來自於你的「廣告」,這些人才是你最忠誠的客戶!只要你的發送頻次不要太高,發送的內容不要太垃圾,一般來說用戶不會反感,他們關注你就是為了收到你的廣告呀!PS:千萬別忘了在顧客能夠接觸到你的地方放上官方微信的二維碼,你的「許可式」用戶必須要慢慢積累。四、微博是媒體,微信是CRM工具前面其實已經說了蠻多的,我覺得微博本質上來說媒體屬性還是大於社會化屬性,傳播模式更接近於單向度傳播(帶有互動的單向度傳播可能更貼切一些)。 而微信,則是一種非常非常強大的CRM工具。以前我們的CRM工具以email、簡訊、人工call center為主,而現在則增加了微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微信甚至可以把前三種工具都替代掉。當然,這要取決於人們的使用習慣,對我來說,email是工作必須要用的,簡訊現在基本上已經讓位於微信了(插一句,簡訊其實也是媒體屬性更多的,因為你經常收到非常沒有禮貌的push簡訊,而不像微信這樣只有經過你的允許才會收到),call center對我來說基本每用,我一般都會掛電話。微信的富媒體屬性,可以讓它變身成為email、簡訊、call center的任何一種形態。你可以發一條純文字信息給用戶,也可以發一篇帶有照片和鏈接的文章給用戶,當然你也可以直接發語音和視頻,所有都取決於你的需要。 除了「發送」以外,你還可以隨時得到用戶的反饋。我設想了這樣一種功能(目前微信公共平台還沒有提供):許多品牌都有市場調查的需求,其實微信可以提供一個問卷調查的工具,用戶只要對ABCD做出選擇就可以完成問卷,品牌可以非常方便高效而且真實的獲得調查結果,如果微信能夠整合進使用者的地址或者支付寶賬戶,用戶甚至還可以從中獲得禮品或者現金回報。此外,品牌還可以利用微信進行客服(也是我YY的),這在以前多數是通過call center來完成的,那真是噩夢一樣的體驗,首先用戶要祈禱自己的電話能打得進去,其次要忍受很長一段時間的自動回復(類似「國內機票請按1,國際機票請按2」),然後還要忍受一些說不清楚話的接線員。而利用微信,一切會很方便,你不用等待什麼,直接發文字或者語音給品牌的官方微信,用攝像頭把發票、保修單、破損的商品拍照下來,發送過去,然後等著官方微信的回復就ok了。結語:我這篇不是什麼學術文章,舉的例子也有「以微信之長攻微博之短」的嫌疑,但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講,我從微信這個工具當中看到了一股非常震撼的力量,它是一個非常夢幻的CRM工具。它當然不完美,也有許多微博能做到它做不到的事情,但作為CRM,沒有哪種媒介能超過它。
9. 社會化媒體營銷方案微博和微信的營銷價值誰更高
各自的平台屬性不一樣,都是目前社會化媒體的大平台。
微信和微博的營銷價值哪位會更高?
微博和微信相比較,到底誰更有營銷價值呢?這是很多營銷人在討論的問題。沒有必要將兩者分個高下,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也毫無疑問是存在營銷價值,只是看我們如何去利用罷了。我們只需要找到各自的營銷價值在哪裡?
傳播特性
微博的優點在於它的傳播特性,從最近所有的大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微博已經成為傳播最快的媒體。只要是利於傳播的信息,便可以在微博上迅速發酵傳播,從而到達每個角落。從這個角度來看,微信將是無法比擬的,微博媒體屬性強,微信的更注重的是私密社交,不利於信息廣泛傳播。因此像類似京東商城的話題炒作更適合在微博上開展,在微信上我不知道怎麼能夠炒作起來。
信息曝光率問題
首先,我們暫且把曝光率定義為,我們發送一條信息後被看到的概率。這樣看來,的確,微信的信息曝光率接近百分之百。信息發送後,都能被關注者收到。而且每個微信公眾賬號的信息曝光率都差不多。而微博的曝光率就不一定了,不同的微博其曝光率大不相同。微博的曝光率可以是百分之零點幾,也可以是百分之幾,可以是百分之幾十,還可以是百分之幾百,甚至百分之幾千。當然大部分微博的曝光率都是極低的。微博的曝光率主要跟微博活躍度、發微博時間、粉絲質量等密切相關。少部分高質量的微博經過多次轉發之後,曝光率大大增加,甚至達到信息爆
發。微信在這方面是有僅能局限在自己的關注用戶裡面,不能爆發大規模的傳播。但是這也是微信的優點。
轉化率
營銷人很關心廣告的轉化率,微博在轉化率上確實是比較差的。用戶在微博上看到廣告從而產生想法和行動的概率要低得多,還有個就是微博上的暴力廣告太多,如轉發本微博並@三位好友並獲得xxxx這類的活動營銷,一度讓我覺得反感,雖然我也做過類似活動。各種刷粉絲的廣告,天天被無關廣告@,大大損壞微博體驗。微信在轉化率方面絕對強,就拿草根大號互推來說,5000的粉絲的公眾號互推一次能夠漲500~1000的粉絲;然後發一篇帶鏈接的文章能夠有百分之80以上的人點擊,這種轉化率是很驚人的。所以有人說1000個粉絲的微信公眾號甚至強過1萬個粉絲的微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