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評價老師上課的優缺點和建議
優點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2、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3、課的結構清晰。准備部分、基本部分與整理部分的銜接科學、過渡自然。
4、教學思路清晰,過程流暢。
5、教學內容豐富,聯系體育知識,拓展恰當。
6、用音樂融入課堂教學,體現新課標的精神。
7、教學設計可以說比較理想。
8、本節課能夠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9、充分利用學生自製器材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提高器材的使用率。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10、關注學生心理,每一個教學環節都重視學生的心理體驗。
11、培養學生克服困難,不斷向新的目標挑戰的優良品質。
12、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意識。使學生在練習中,學會合作學會評價,體驗運動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13、使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得到發揮。
14、課的整體隊形整體性特強,基本沒有隊伍的調動,但隊伍的變化很多。
15、本節課條理清晰,節奏明快,體現了教師的基本功比較扎實。
16、整節課中學生興趣濃烈,積極主動性較高。
17、教學內容有所創新,是一堂有趣而又有實效的好課。
18、本節課內容的選擇上非常新穎,組織嚴密,教師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19、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20、重點、難點把握到位,教學經驗豐富,教師調控能力強,選擇的幾個活動內容有針對性。
21、教學體現了新課標精神,在課中合作、探究性學習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22、學生討論激烈,情緒活躍。
23、器材上是一個創新。學生自製器材,器材使用率高。
24、教材改造是一個創新。把通過改造運用到了教學實踐中。
25、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
26、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27、這節課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競爭意識,團結合作、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28、教師主導地位發揮得當。
29、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
30、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
缺點
1、課堂上細節講解不夠。
2、對學生的帶動性不夠。
3、整個課堂的氣氛不是很活躍,學生的興奮度還不高,上課有點放不開。
4、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沒有設置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情景,導致這個教學過程不連貫。
5、教師示範少,學生沒機會展示。
6、教師沒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練習中出現的安全問題。
7、在這節課的內容安排上,課中的內容最好減少一個活動內容,否則教學時間有點緊。
② 《市場營銷學》很枯燥,聽不進去,老師怎樣教此門課程,才能讓課堂活躍起來
我是學生,專業就抄是市場營銷,我們老師剛開始的時候講的也很枯燥,但後來他出差回來就變了,上課布置的作業,就比如說分兩組:一組買車,另一組買車,然後模擬實戰,要求我們下去准備資料,然後同學的積極性很高,准備了很多,上網查資料,更有甚者直接跑到買車的地方參觀過程。然後老師也出乎意料,再講那些知識點就得心應手了,很多沒有上過的內容同學們也提前復習了,在模擬中都講的頭頭是道,一點不亞於專業人員。
據老師說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才這樣的,我這門課考了93,也覺得掌握了很多東西,很感謝老師~~
③ 老師上課的問題與不足以及建議
1、有的教師教育觀念滯後
有的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極深,教育觀念陳舊落後,思想認識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要求,對新時期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規律缺乏足夠了解,平時忽視學習,未能及時更新觀念。比如有的教師抱怨現在的學生不懂尊重老師,甚至向學校要求選好的學生和班級授課他們往往把教學質量問題歸咎於他人,要麼認為學校的教學管理不善或招生政策失誤;沒能像以前那樣招來』『聽話」的基礎素質較高的學牛,認為當今的學生很』「另類」,唯我獨尊,個性太強,自由散漫,素質不齊,只好在哀嘆聲或埋怨聲中被動地進行教學活動,把向學生授課當成一種巨大的心理負擔,用一張刻板的面孔或乾巴巴的語言「例行公事,」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師生關系緊張,影響教學效果
2、有的教師教學責任心不強
有的教師沒有真正把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苦心經營,而是把教學工作當作臨時謀生的手段。這些教師對教學工作的精力投人很少,教學態度不端正,還時而鑽學校管理的漏洞,對教學工作敷衍了事,對學生學習情況不關心,人在課堂,心想別處.沒有盡到責任,教學質量差,引起學生的不滿。
3、有的教師教學方法不當
有的教師教學方法不恰當,既對傳統教學方法不掌握,更談不上對現代職業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沒有根據職校生的素質基礎、接受能力和學習需求等實際情況實施教學活動,在上課時照本宜科,從書本到書本,從理論到理論,加上自身職業技能不過硬,過分強調理論教學,忽略對職校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使職校生既學不好基本理論知識,也學不到職業技能感到上課沒勁,學習積極性低落。這樣一來,教師的教學質量自然低下,從而引起學生的不滿
4、有的教師教學能力不強
有的教師教學實施能力薄弱,雖然陰差陽錯地拿到了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但並沒有真正具備相當的教學能力。比如課程相關知識匾乏、語言表達能力很差和教學組織能力太弱等,無法有效承擔課程教學任務。這些教師在給學生授課的過程中,往往感到力不從心,教學效果差,也激發學生的不滿情緒
5、有的教師教學經驗不多
有的教師教學經驗缺乏,教學設計不合理,教學內容不豐富,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學管理不規范.師生關系不融洽,教學效果不能得到保證盡管如此,他們還要承擔繁重的教學工作,並兼任班主任工作。因此,他們往往陷人「什麼都抓,什麼都抓不到」的困境,天天忙於應付教學質量低下,得不到學生的認可或接受,同樣引發學生的不滿
④ 如何上好市場營銷課我是一名中專學校老師
作為市場營銷課程的老師,首先,在整個教學計劃的規劃中,能夠有回一個明確的計劃課程答提綱,能夠對於每天的營銷課程,詳細解答內容的知識點,或者做好課程知識點的備注和紀要,或者對於課外課題作出補充說明,以每天的課程知識點按質按量的完成營銷課題的小節,以學會對於營銷課題的學習總結以及心得體會,以不斷讓學生們學習與實踐課題進行研討案例,以小組討論法讓學生們剖析問題的難題疑點,以老師解答問題的中心思想,以帶動學生們解答難題和處理相關的問題,對於老師以不斷針對營銷知識的課題能夠融匯貫通、學以致用,對於學生們以不斷的努力扎扎實實學好市場營銷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對於老師以不斷抽查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情況和鞏固學習的知識點
⑤ 你對市場營銷授課有何意見
理論結合實踐。在教授關於市場營銷的理論知識後,可讓學生進行實踐。我們的市場內營銷學老師要求容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marketing project(賣某些產品或提供某些服務),最後進行總結,向其他同學分享各自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能讓學生應用課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也能獲取到一定的利潤。在項目進行的時候需要應對很多實際的困難,才能真正知道實踐不像理論說的那麼容易,也能讓學生知道賺錢的艱辛,同時還能提高團隊合作能力。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做些案例分析,用自己所學去分析某家企業的市場營銷情況。
⑥ 我是一所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老師,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希望經驗較多的老師能給我提供些建議
現在的學生不好教,讓課堂效果反映好,必須要講到能吸引住他們的內容。你可以多跟其他老師談談,參加些教學交流研討會之類的,那或許能讓你收獲到些好的教學建議。最近比較適合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老師的會有:
全國高職院校第三批示範建設單位——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於2010年9月25日~9月29日舉辦「全國高職院校市場營銷類專業帶頭人與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
⑦ 對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對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1、老師授課的方式非常適合我們,他根據本課程知識結構的特點,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通過例題使知識更條理化。但授課速度有點快,來不及記錄。
2、課堂內容充實,簡單明了,使學生能夠輕輕鬆鬆掌握知識。
3、老師對待教學認真負責,語言生動,條理清晰,舉例充分恰當,對待學生嚴格要求,能夠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使課堂氣氛比較積極熱烈。
4、老師治學嚴謹,要求嚴格,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循循善誘,平易近人;注意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較為活躍;上課例題豐富,不厭其煩,細心講解,使學生有所收獲。
5、公共場所要傳遞正能量,不要讓自己一時的負面情緒影響他人心情,尤其是班級孩子的狀態。
6、每個孩子都是一種珍貴存在,不言棄、內不拋棄每一個學生,潤澤中等生、關愛潛能生、心育優等。
⑧ 市場營銷計劃 市場營銷課老師要求做一個新公司的營銷計劃,希望大家給我提一些建議 我們是一個培訓育兒
一)飲食 1. 能夠進行母乳喂養指導 2. 能夠正確沖調奶粉 3. 能夠正確准備用具和喂哺嬰兒 4. 能夠製作泥糊狀食品並正確餵食 5. 能夠正確選擇、搭配、製作固體食物 6. 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及喂養方法 7. 奶具使用和消毒的知識 8. 喂哺的方法 9. 製作泥糊狀食物和固體食物的知識 10. 營養素的基本知識 (二)飲水 1.能夠運用正確方法給不同年齡的嬰兒喂水 2.不同年齡嬰幼兒的喂水方法 (三)睡眠、二便、三浴 1. 能夠營造溫度、光線、聲音、通風、睡具等適宜的睡眠條件 2. 能夠正確包裹嬰兒 3. 能夠給(訓練)嬰兒穿脫衣服 4. 能進行嬰兒二便後的清潔處理 5. 不同年齡嬰兒的睡眠時間 6. 正常二便的規律、特性 7. 尿布的選擇、使用、換洗方法 (四)衛生(居室、個人、四具) 1. 能夠保持居室衛生 2. 能夠定期對嬰兒卧具、餐具、玩具、傢具進行消毒。 3. 能夠對嬰兒進行眼、外耳道、口腔、腋窩、外陰的清潔 4. 能夠給嬰兒洗頭、洗 5. 嬰兒居室的環境要求 6. 卧具、餐具、玩具、傢具清潔和消毒的方法 7. 嬰兒個人衛生的知識 (五)早期教育 1. 針對不同月齡的寶寶制定不同的早教計劃 2. 在游戲中開發寶寶的智力,寓教於樂 3. 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禮貌用語,善於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