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選題背景和意義 題目是土特產在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什麼土特產?哪兒的土特產?你是要做所有的的還是具體地方的具體的土特產內?
建議還是容做一個具體地方的具體的土特產吧,這方面的例子稍多一些,同時也好寫一些。把別處的東西拿來,改成你這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就可以用了。
背景嘛,土特產在當地的影響,銷售量,市場份額,外銷占的比例,在外面的知名度美譽度,相當的市場,購買的方便與否,宣傳廣告……
『貳』 崇明的特產有哪些
崇明島特產介紹
崇明水仙
·水仙花,歷來是深受人人們喜愛的花中珍品,在我國以福建漳州和上海崇明的水仙最為有名。崇明水仙的特點是球根自然分株較少,且芳香濃郁,經月不散,為他地水仙所不及。花瓣潤白似玉,狀如圓盤,心呈金黃,宛如酒盞,故有「金盞銀台」之美稱。水仙在吐蕊綻放之際,那青翠欲滴的葉片,亭亭玉立的花梗,襯托著春雪般晶瑩的花朵,陣陣芳馨沁人心脾,更給人以樸素、淡雅而又高潔、脫俗的美感。
崇明大白菜
·崇明大白菜,俗稱黃芽菜,於清道光年間引進種植,迄今已有150多年歷史,主要品種有「城陽青」和「青雜三號」等,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
·崇明大白菜呈黃白色,裹心結實,營養豐富,鮮嫩可口,其價廉物美,易於保存,故倍受青睞,成為居民冬令常備蔬菜。
崇明甜包瓜
·崇明甜包瓜,亦稱醬包瓜,俗稱包瓜,是崇明的特產之一。由於它色香味俱佳,被清朝皇宮列為貢瓜,1984年被評為華東地區特色醬菜,並獲得國家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是我國出口貿易中的傳統商品。崇明甜包瓜色澤橙黃,晶瑩透明,皮肉一色,含水欲滴,香氣醇厚,咸甜適口,清脆鮮嫩,回味無窮,是早餐理想的菜餚。
蘆筍
·蘆筍,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稱之為龍須菜,是多年生,雌、雄異株宿根性蔬菜,每年4月初開始採收結束。它在崇明東部已大量種植。蘆筍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使用價值很高。蘆筍脆嫩爽口,色佳味美,既可涼拌,又可熱炒。蘆筍罐頭遠銷日本、德國、以色列、約旦等許多國家,備受青睞。蘆筍除富有營養價值外,還具有一定的葯效功能。
白扁豆
·白扁豆,俗稱洋扁豆,莢扁平呈刀形,每莢有籽2-3粒,白皮白肉,粒粗扁而質細膩,色清澈而誘人,是農家普遍種植之菜蔬,亦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白扁豆富有營養,味美爽口,是人人喜愛的夏秋家常菜餚。
金瓜
·金瓜,又名金絲瓜,在崇明已有百年以上種植歷史,是崇明的傳統特產。金瓜鮮嫩清香,鬆脆爽口,是家庭、飯店、賓館中色香味俱佳的上等菜餚,享有「植物海哲」之美譽。金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除了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磷、鐵、鈣等多種營養成分,又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作用,對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亦有較好的療效。
海仔水牛
·海仔水牛,又稱崇明水牛,是我國著名的良種水牛之一,也是崇明的特產。這種牛性格溫和,結實健壯,繁殖率高。成年公牛(18個月)體重達325千克左右;母牛也在300千克以上。成年牛每天使役8小時,可耕地7-8畝;肉可食用,皮可製革,角可雕刻。
河豚
·河豚屬迴流性魚類,春季親魚由海入河產卵,幼魚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長,翌年春入海。河豚為中小型魚類,體表有小刺,一般體長20-30厘米,體重400-600克左右。長江下游沿海地區包括崇明是天然河豚的主要產地。崇明主產河豚品種有暗色東方河豚和條紋東方河豚兩種。經過科研人員的多年努力,河豚的人工育苗和養殖在崇明都已獲得成功。
·河豚的肝臟、生殖腺和血液有劇毒,河豚毒素提取後可用於醫治神經痛、痙攣等病。河豚肉質鮮美,富含脂肪,蛋白質含量很高。
崇明鰻鱺
·鰻鱺,又名青鱔、鳳鱔、河鰻,是淡水中名貴魚類之一。因它富含維生素A,加上肉味鮮美可口,被人譽為「水中人參」。崇明鰻鱺喜暗怕光,晝伏夜出,特別喜歡在風雨中游戲。它適應性很強,離水較長時間也不會死亡。現在人們已開始人工養殖鰻鱺,以適應市場的需求。鰻鱺的烹飪,既可清蒸,又可紅燒。(清蒸時,先剖腹去內臟,再去頭尾,用刀切2-4厘米長連接小段,放在盆內,加上佐料黃灑、姜、蔥、油等,蒸煮後即可食用,其味既嫩又鮮且肥,十分可口。紅繞時則將切成小段的鰻鱺,先下油鍋炸成金內色,撈出後用另一鍋子放入豬油、白糖、醬油等佐料炒成棗紅色時,再將炸好的魚段倒入,燒熟後放上筍片、香菇等配料,再用水澱粉勾芡,淋上熱油後即可裝盆食用,其味油而不膩,鮮中帶肥,香嫩可口。)由於鰻鱺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十分好,所以成為筵席上的上等佳餚。
崇明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是以糯米為原料,經淋飯後拌葯加水精心釀制而成,加上該酒味道甜潤,色呈乳白,故又有甜白酒、米酒、水酒之稱,在崇明已有數百年釀造歷史。
·崇明老白酒質量地道,風味獨特,有別於一般的白酒與黃酒。該酒上口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
度適中(120~130),後勁足,有回味,是深受歡迎的低度酒,其中尤以「菜花黃」和「十月白」兩個品種為最佳。1987年,且有50多年釀酒歷史在崇明東明釀造廠,又研製成功了「清甜型」和「糯液香」兩種崇明米酒。這兩種新產品,因質量優異,風味尤佳,更受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青睞。1993年3月這兩種新產品,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審定,被批准為上海市「名牌產品」,這在上海市酒類生產企業中,是第一個獲得「名牌產品」稱號。
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是在崇明島特定水土條件下孕育而成的特產。崇明白山羊屬皮毛肉兼用型品種,體型中等偏小,體格健壯,具有適應性強、繁殖率高、肉質特別鮮美等特點,經國家批准,被命名為「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系全國重點保護和發展的家畜品種。崇明白山羊,毛潔白而富有彈性,是制筆的好原料,羊肉更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上品佳餚。是冬令禦寒助暖抗病延年的滋補佳品。
崇明刀魚
·刀魚,是名貴的經濟魚類,體扁而狹長,形狀酷似短刀而得名。刀魚從立春開始由海入江,逆江而上做生殖回遊。崇明島周圍的水域是刀魚光臨最多的地方,刀魚成了崇明的特產之一。
·刀魚的肉鮮美細嫩至極,營養豐富,每百克魚肉中含脂肪16.88克,蛋白質14克,磷1.11克。
·刀魚的肉鮮美細嫩至極,把刀魚切成半隻筷長,加上豬油、生薑、黃酒、青蔥等佐料蒸煮,便成上等佳餚。吃的時候,只要把刀魚放入口中,象嬰孩吃奶那樣輕輕吮吸,魚肉便能脫離細骨,既嫩又鮮,清香爽口,令人百吃不厭。若將刀魚紅澆,其味也十分鮮美。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原名中華絨螯蟹,因其兩只大螯上有絨如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老毛蟹」。世界上共有300多種螃蟹,可供食用的大約20多種,而最負盛名的要數我國的中華絨螯蟹。中華絨螯蟹中最有聲譽的是白洋淀的勝芳蟹、陽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唯崇明老毛蟹獨具風味,它個小、殼薄,肉質細蜜而有香味,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馳名海內外。
·崇明老毛蟹在食用時要做到「三去」:一是去腮,二是去胃,三是去腸。
·崇明老毛蟹營養豐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維生素5960個國際單位, 鈣129毫克,磷145毫克,鐵13毫克,核黃素0.71毫克,含熱量139千卡,是水產品中的珍品。
『叄』 崇明島有些什麼特產
崇明特產
崇明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是以糯米為原料,經淋飯後拌葯加水精心釀制而成,加上該酒味道甜潤,色呈乳白,故又有甜白酒、米酒、水酒之稱,在崇明已有數百年釀造歷史。
·崇明老白酒質量地道,風味獨特,有別於一般的白酒與黃酒。該酒上口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適中(120~130),後勁足,有回味,是深受歡迎的低度酒,其中尤以「菜花黃」和「十月白」兩個品種為最佳。1987年,且有50多年釀酒歷史在崇明東明釀造廠,又研製成功了「清甜型」和「糯液香」兩種崇明米酒。這兩種新產品,因質量優異,風味尤佳,更受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青睞。1993年3月這兩種新產品,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審定,被批准為上海市「名牌產品」,這在上海市酒類生產企業中,是第一個獲得「名牌產品」稱號。
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是在崇明島特定水土條件下孕育而成的特產。崇明白山羊屬皮毛肉兼用型品種,體型中等偏小,體格健壯,具有適應性強、繁殖率高、肉質特別鮮美等特點,經國家批准,被命名為「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系全國重點保護和發展的家畜品種。崇明白山羊,毛潔白而富有彈性,是制筆的好原料,羊肉更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上品佳餚。是冬令禦寒助暖抗病延年的滋補佳品。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原名中華絨螯蟹,因其兩只大螯上有絨如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老毛蟹」。世界上共有300多種螃蟹,可供食用的大約20多種,而最負盛名的要數我國的中華絨螯蟹。中華絨螯蟹中最有聲譽的是白洋淀的勝芳蟹、陽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唯崇明老毛蟹獨具風味,它個小、殼薄,肉質細蜜而有香味,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馳名海內外。
·崇明老毛蟹在食用時要做到「三去」:一是去腮,二是去胃,三是去腸。
·崇明老毛蟹營養豐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維生素5960個國際單位, 鈣129毫克,磷145毫克,鐵13毫克,核黃素0.71毫克,含熱量139千卡,是水產品中的珍品。
這就是最基本得營銷分析。
STP就是S市場細分,T目標市場的選擇,P就是市場定專位。
其實STP應該建立在產屬品之前,但是現在所有的STP都是建立在產品之後的。現根據產品來分析產品適合怎樣的市場,要把市場細分開來,然後再探討為什麼產品要針對這樣的市場以及他在市場的定位。最後的話就是要針對這種目標市場採取怎樣的策略。
4Ps產品,價格,地點,和促銷
最簡單的描述就是:
產品:性能,服務,質量,包裝,所分析的產品具有怎樣的市場優點和缺點。
價格:產品的價格,服務的價格,品牌建設的價格,產皮推廣的價格,所採取的價格是否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是否在市場中有價格競爭力。
地點:OK,地點很簡單的就是,我們的產品是否能夠被消費者便利的購買,我們的產品是否能很好的進入目標市場,總而言之,就是渠道的推廣。
促銷:廣告,口口相傳,媒體建設。
『伍』 土特產銷售的土特產營銷策略
1、「土帽子」和「土掉渣」
土特產品雖然以其「土」、「特」吸引消費,但包裝的外表、品質的標准不能「土」,也就是土其「味」而不能土其「形」。有很多消費者反映,自己十分渴望一些帶有地方風土人情的產品,但現在的土特產品需要在外表形象上提升層次和品牌效應。所以土特產也應該摘掉自己的「土帽子」土特產的賣點不僅僅就一個「土」字。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前兩年火暴異常的「土掉渣」燒餅,核心賣點就是土,因此在市場上出現了井噴現象,這就是一種新的以土為核心的創意,恰恰相反它不是把燒餅做的更土,消費者吃燒餅時,並沒有感覺到有多土,相反造成了一種時尚。
2、家鄉的感覺真好
實際土特產更能讓很多人產生對家鄉的感覺和回味,如今在城市裡的「農村人」很多,或者和農村有些關聯的人很多,所以土特產更能讓人產生對家鄉的記憶,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對家鄉風光和風味的回味……
你可能去過很多地方,吃過許多地方的土特產品,但很難,或者說基本吃不到地道的家鄉土特產品,其中去除一些深加工特產,去除一些假冒原產地的土特產,更沒有機會品嘗到真正地道的鄉土產品。
所以,真正的土特產品宣揚對家鄉的情結也是土特產的一項明確的具體的打動消費者的利益,也是一張最佳的感情牌。
3、土特產區域牌
十大名茶之首的龍井茶,黃土高原的紅蘋果,國酒之稱的貴州茅台,景德鎮的瓷器……正是獨特的地理來源賦予了它們獨一無二的特殊品質,土特產的地理標志很大程度上就是土特產的「保護傘」。
地理標志既是產地標志,也是質量標准,是推動土特產走向市場的重要工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可以讓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茶葉、花生、調味品、蘋果、茶葉、榨菜等土特產聲名遠播,身價倍增,成為創收的「金字招牌」。比如陝西的蘋果、河南信陽的毛尖茶葉、重慶的涪陵榨菜等等。
我國歷史悠久的土特產品很多很多,這些土特產品應該抓住這個地理標簽,讓更多的名優特產走出地方,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但同時要謹記不能因為數量而犧牲質量,不能因為短期利益而犧牲長期利益,龍口粉絲、金華火腿因部分企業粗製濫造、以次充好導致自毀信譽的典型案例就是前車之鑒。
4、產品創新
兵馬俑穿著花襯衫,一聽你就會在心裡產生一種好奇。在西安,出現彩繪兵馬俑,分別繪有民間剪紙、安塞腰鼓、皮影等圖案,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於一體,生動展現了陝西的文化元素,也再現了兵馬俑的時尚價值,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稱贊。
對於土特產來說,也可以打破固有的單一的概念,實行新的的嘗試和改進,像這樣進行產品創新的土特產還不多,不能說土特產就不能創新,只要你是商品,就得先具備商品的屬性,土特產也不例外。如果有好的載體,獨特的思路,土特產也可以活靈活現起來,增強土特產的核心價值。
5、包裝提升
既然是土特產,在以前,就談不上包裝。要適應現代的商品競爭,在包裝上就得下大工夫,人的形象很重要,產品的形象也很重要,我們要研究在消費者心目中,對某一特產的形象應是什麼樣的,以此來確定我們的形象設計,就像這個姑娘喜歡的是紳士,那我們就不要穿牛仔一樣。
同時要盡量避免雷同,比如要表達綠色,就簡單的搞一片綠色,看現在超市裡的土特產品就能看出來,紅棗的包裝就是一片紅,獼猴桃乾的包裝就是一片綠,如此大的雷同跟沒有特色的包裝是一樣的效果,而現有的土特產品,普遍對形象力的研究不透徹,達不到讓消費者一看就覺得是最好的土特產品的感覺,不能用視覺很清晰的表達產品的風格,達到了讓人一看眼前一亮,彷彿回到鄉間田園的感覺。
6、品牌建設是土特產發展的一項任務
國內的土特產基本具備濃郁的地方特色,有些特產已經婦孺皆知,被全國人民所接受,有些則困於一隅,瀕臨滅絕,被人遺忘。
區域特產目前大多是中小企業和手工作坊,有幾家甚至有數十家同樣的企業提供同樣的產品,造成行業混亂、市場分散。大多企業在一個地區,使用統一地域名稱,銷售著相同的產品,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區分。同質化是這幾年來市場競爭中提及率最高的一個詞語之一,在特產領域,只有樹立品牌才能讓消費者辨別清楚,產生信任和忠誠。而不能和其他魚目混雜的小作坊共享品牌,低劣競爭。山東的龍大粉絲就做的相當好,占盡地理優勢,「龍大」一度成為龍口粉絲的代表。
『陸』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就資料給點答案
1.該公司產品以鴨為主,但是,鴨蛋不在其經營范圍之內,版所以產品有肉鴨,主要供應權給餐飲酒店。鴨類包裝食品,主要供應給商店和高速服務站區。
額。。。。
剛看2、3題目,這題目范圍廣了。
如需要本人見解,請附加分數、另附郵箱吧。
『柒』 列舉崇明土特產,並詳細介紹。
崇明老毛蟹 (中華絨螯蟹)
崇明老毛蟹,原名中華絨螯蟹,因其兩只大螯上有絨如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老毛蟹」。世界上共有300多種螃蟹,可供食用的大約20多種,而最負盛名的要數我國的中華絨螯蟹。中華絨螯蟹中最有聲譽的是白洋淀的勝芳蟹、陽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唯崇明老毛蟹獨具風味,它個小、殼薄,肉質細蜜而有香味,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馳名海內外。
崇明老毛蟹在食用時要做到「三去」:一是去腮,二是去胃,三是去腸。
崇明老毛蟹營養豐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維生素5960個國際單位, 鈣129毫克,磷145毫克,鐵13毫克,核黃素0.71毫克,含熱量139千卡,是水產品中的珍品。
崇明鰻鱺
鰻鱺,又名青蟮、鳳鱔、河鰻,是淡水中名貴魚類之一。因它富含維生素A,加上肉味鮮美可口,被人譽為「水中人參」。
崇明鰻鱺喜暗怕光,晝伏夜出,特別喜歡在風雨中游戲。它適應性很強,離水較長時間也不會死亡。現在人們已開始人工養殖鰻鱺。
由於鰻鱺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十分好,已成為筵席上的上等佳餚。
崇明刀魚
刀魚,是名貴的經濟魚類,體扁而狹長,形狀酷似短刀而得名。刀魚從立春開始由海入江,逆江而上做生殖回遊。崇明島周圍的水域是刀魚光臨最多的地方,刀魚成了崇明的特產之一。
刀魚的肉鮮美細嫩至極,營養豐富,每百克魚肉中含脂肪16.88克,蛋白質14克,磷1.11克。
河豚
河豚屬迴流性魚類,春季親魚由海入河產卵,幼魚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長,翌年春入海。河豚為中小型魚類,體表有小刺,一般體長20-30厘米,體重400-600克左右。長江下游沿海地區包括崇明是天然河豚的主要產地。崇明主產河豚品種有暗色東方河豚和條紋東方河豚兩種。經過科研人員的多年努力,河豚的人工育苗和養殖在崇明都已獲得成功。
河豚的肝臟、生殖腺和血液有劇毒,河豚毒素提取後可用於醫治神經痛、痙攣等病。河豚肉質鮮美,富含脂肪,蛋白質含量很高。
海仔水牛
海仔水牛,又稱崇明水牛,是我國著名的良種水牛之一,也是崇明的特產。這種牛性格溫和,結實健壯,繁殖率高。成年公牛(18個月)體重達325千克左右;母牛也在300千克以上。成年牛每天使役8小時,可耕地7-8畝;肉可食用,皮可製革,角可雕刻。
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是在崇明島特定水土條件下孕育而成的特產。崇明白山羊屬皮毛肉兼用型品種,體型中等偏小,體格健壯,具有適應性強、繁殖率高、肉質特別鮮美等特點,經國家批准,被命名為「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系全國重點保護和發展的家畜品種。崇明白山羊,毛潔白而富有彈性,是制筆的好原料,羊肉更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上品佳餚。是冬令禦寒助暖抗病延年的滋補佳品。
崇明大白菜
崇明大白菜,俗稱黃芽菜,於清道光年間引進種植,迄今已有150多年歷史,主要品種有「城陽青」和「青雜三號」等,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
崇明大白菜呈黃白色,裹心結實,營養豐富,鮮嫩可口,其價廉物美,易於保存,故倍受青睞,成為居民冬令常備蔬菜。
金瓜
金瓜,又名金絲瓜,在崇明已有百年以上種植歷史,是崇明的傳統特產。金瓜鮮嫩清香,鬆脆爽口,是家庭、飯店、賓館中色香味俱佳的上等菜餚,享有「植物海哲」之美譽。金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除了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磷、鐵、鈣等多種營養成分,又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作用,對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亦有較好的療效。
白扁豆
白扁豆,俗稱洋扁豆,莢扁平呈刀形,每莢有籽2-3粒,白皮白肉,粒粗扁而質細膩,色清澈而誘人,是農家普遍種植之菜蔬,亦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白扁豆富有營養,味美爽口,是人人喜愛的夏秋家常菜餚。
蘆筍
蘆筍,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稱之為龍須菜,是多年生,雌、雄異株宿根性蔬菜,每年4月初開始採收結束。它在崇明東部已大量種植。蘆筍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使用價值很高。蘆筍脆嫩爽口,色佳味美,既可涼拌,又可熱炒。蘆筍罐頭遠銷日本、德國、以色列、約旦等許多國家,備受青睞。蘆筍除富有營養價值外,還具有一定的葯效功能。
崇明甜包瓜
崇明甜包瓜,亦稱醬包瓜,俗稱包瓜,是崇明的特產之一。由於它色香味俱佳,被清朝皇宮列為貢瓜,1984年被評為華東地區特色醬菜,並獲得國家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是我國出口貿易中的傳統商品。崇明甜包瓜色澤橙黃,晶瑩透明,皮肉一色,含水欲滴,香氣醇厚,咸甜適口,清脆鮮嫩,回味無窮,是早餐理想的菜餚。
崇明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是以糯米為原料,經淋飯後拌葯加水精心釀造而成,加上該酒味道甜潤,色呈乳白,故又有甜白酒、米酒、水酒之稱。崇明老白酒質量地道,風味獨特,有別於一般的白酒與黃酒。該酒上口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適中(12o-13o),後勁足,有回味,是深受歡迎的低度酒,其中尤以「菜花黃」和「十月白」兩個品種為最佳。
崇明水仙
水仙花,歷來是深受人人們喜愛的花中珍品,在我國以福建漳州和上海崇明的水仙最為有名。崇明水仙的特點是球根自然分株較少,且芳香濃郁,經月不散,為他地水仙所不及。花瓣潤白似玉,狀如圓盤,心呈金黃,宛如酒盞,故有「金盞銀台」之美稱。水仙在吐蕊綻放之際,那青翠欲滴的葉片,亭亭玉立的花梗,襯托著春雪般晶瑩的花朵,陣陣芳馨沁人心脾,更給人以樸素、淡雅而又高潔、脫俗的美感。
『捌』 土特產銷售的土特產營銷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消費者們開始提倡綠色消費,追求綠色健康的產品,而土特產也逐漸被消費者青睞。
但是在土特產校園銷售方面,目前還屬於待開發領域。如今的大學生們需要土特產品的話,一般只能選擇網購、校園超市以及校園周邊攤販處購買,還沒有專業的企業直接為大學生們提供相關服務,而且其市場還較為混亂。
cn土特產商城作為「中國土特產」品牌孵化項目,旨在統合各地土特農副產品,嚴格審核商城特產,置頂統一化特產市場標准,不僅可以給學生們提供綠色原生態土特產品,還可以保證從出產到銷售的全方位透明,讓消費者放心,讓特產市場良性發展。
現在校園銷售土特產品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土特產購買渠道少
學生們的主要購買渠道只有超市、網購、微商代購、周邊攤販。
校園超市的土特產品品種少,價格較高。
網購無法親自確認產品,且無法快捷滿足顧客需求。
微商代購和周圍攤販獲得的土特產品則難以保證產品衛生質量,且缺乏相關部門監管,一旦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維權困難。
2.土特產的物流體系不健全
健全的物流體系可以及時滿足消費者需求,從而使企業吸引顧客,創造利潤。而很多的土特產品來自偏遠農村地區,物流體系十分羸弱。
而在物流配送過程中,許多處於偏遠地區的學校,周邊物流產業本身也不發達,土特產品的配送速度更加難以保證。
因此土特產品校園銷售需要一個專業化的企業來整合、調控、運營特產,同時也需要健全的一體化物流配送體系。
可以了解到,目前土特產校園營銷的市場前景尚好,但是營銷模式還需改進。結合當前市場,可以做出一些創新:
1.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造土特產品牌——cn土特產商城
例如,cn土特產商城的線上網路銷售方式對土特產品營銷無疑是十分重要的,網路平台銷售有著低成本、便捷操作、連接海量需求的種種優勢,但是消費者無法親自確認產品,因此仍需要實體店在線下進行輔佐。
實體店經營同時可以在消費者周邊實現品牌傳播,企業只要打造出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就能夠提高消費者對該品牌旗下產品的信任。
cn土特產商城既連接了線上平台,又與傳統廠家合作,開啟了線下實體店經營模式,可以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2.構建學生實名制網購、自助交易平台——cn土特產商城
設置在校大學生的土特產網購平台,建立消費資料庫,了解消費用戶的喜好偏向,為經營者提供土特產資源分配的依據,制定可行的計劃方案。
cn土特產商城對實行了實名制注冊的學生們,可以為他們提供自助交易平台,讓學生們可以通過平台,自己售賣家鄉的土特產品,這樣既覆蓋到了企業無法顧及到的部分領域,同時豐富了網站的土特產品,增加了網站的吸引力,打造專業全面的交易平台。
3.建立校園物流網路
在各校園設立物流站,健全物流傳輸體系,在銷售特產的校園內招募勤工儉學的快遞員,建立校園物流網路,接受訂單後,由倉庫快捷傳輸到校園站,校內快遞員即時配送,提高配送效率。
cn土特產商城目前正在致力完善物流體系,實名制記錄用戶數據,線上線下雙向結合,將土特產不止擴展到校園,未來,中國土特產將會走向世界,給全球在外的遊子提供家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