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導入期的市場特點及營銷策略有哪些
首先感謝您對市場營銷的熱愛.
導入期的(引入期或介紹期)的市場特點:導入期即新產品剛剛進回入市場時答期.這一階段,消費者或用戶以及經銷商對新產品缺乏了解,常常不願意改變以往的習慣去購買,因而新產品銷售增長緩慢.而且由於新產品生產批量小,產品設計未定型、工藝不成熟,一些技術問題尚未解決,因此生產成本高,推銷費用大,銷售量小,企業往往發生虧損。新產品如果度過了這個階段,市場銷售量接會逐步上升,若不能度過這個階段,它的市場生命也就夭折了。
導入期的市場營銷策略:1.高格調策略。即高價格高促銷策略,也稱快取脂策略或快速掠取策略。2.選擇性滲透策略。即高價格低促銷策略,也稱慢取脂策略或緩慢掠取策略。3.密集滲透性策略。即低價格高促銷策略,也稱快滲透策略。4.低格調策略。即低價格低促銷策略,也稱慢滲透策略或低格調以廉取勝策略。
回答完畢。
『貳』 市場營銷新產品在引入階段可採用什麼戰略
新產品的導入階段指新產品首次正式上市的最初銷售時期。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產品技術、性能不夠完善;生產批量小,試制費用大,產品成本高;用戶對產品不太了解,銷售量少,需做大量廣告,推銷費用較大;企業利潤較少或無利潤,甚至虧損;市場競爭者較少等。
根據這些特徵,企業的重點是提高新產品的生命力,使產品盡快地為用戶所接受,促使其向發展期過渡。
導入階段一般有四種可供選擇的策略:
①高價高促銷策略。即以高價格和高促銷費用推出新產品,以便先聲奪人,迅速佔領市場。採用這一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已經知道這種新產品的顧客求新心切,願出高價;企業面臨潛在競爭者的威脅,急需盡早樹立名牌等。
②高價低促銷策略。即以高價格、低促銷費用來推出新產品。通過兩者結合,以求從市場上獲取較大利潤。實施這種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市場容量相對有限;產品確屬名優特新,需求的價格彈性較小,需要者願出高價;潛在競爭的威脅不大等。
③低價高促銷策略。即以低價格和高促銷費用來大力推出新產品。這種策略可使產品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市場,並使企業獲得最大的市場佔有率。採用這一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市場容量相當大;需求價格彈性較大,消費者對這種產品還不甚熟悉,卻對價格十分敏感;潛在競爭比較激烈等。
④低價低促銷策略。即以低價格和低促銷費用推出新產品。低價目的是使消費者能快速接受新產品,低促銷費用能使企業獲得更多利潤並增強競爭力。實施這一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市場容量較大;消費者對產品比較熟悉且對價格也較敏感;有相當多的潛在競爭者等
『叄』 產品導入期的市場營銷策略是什麼
導入期?是什麼 你沒寫明白吧?產品分為投入期 成長期 成熟期 衰退期內 你說哪個?IT 汽車等容 時尚消費產品 最大盈利區間在投入期,因為大家對產品有一定的認識 剛上上市就有利潤。但是其他的產品就得先培養市場 然後 等待成熟期獲得利益。
『肆』 請幫忙論述引入期市場營銷策略。
特點: 競爭者比較少,利潤和銷售額都比較低,顧客敢為多為嘗試者。 策略: (1)高價快速策略 這種策略的形式是:採取高價格的同時,配合大量的宣傳推銷活動,把新產品推入市場。其目的在於先聲奪人,搶先佔領市場,並希望在競爭還沒有大量出現之前就能收回成本,獲得利潤。適合採用這種策略的市場環境為: ①必須有很大的潛在市場需求量; ②這種商品的品質特別高,功效又比較特殊,很少有其他商品可以替代。消費者一旦了解這種商品,常常願意出高價購買。 ③企業面臨著潛在的競爭對手,想快速的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2)選擇滲透戰略 這種戰略的特點是:在採用高價格的同時,只用很少的促銷努力。高價格的目的在於能夠及時收回投資,獲取利潤;低促銷的方法可以減少銷售成本。這種策略主要適用於以下情況: ①商品的市場比較固定,明確; ②大部分潛在的消費者已經熟悉該產品,他們願意出高價購買; ③商品的生產和經營必須有相當的難度和要求,普通企業無法參加競爭,或優於其它原因使潛在的競爭不迫切。 (3)低價快速策略 這種策略的方法是:在採用低價格的同時做出巨大的促銷努力。其特點是可以使商品迅速進入市場,有效的限制競爭對手的出現,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佔有率。該策略的適應性很廣泛。適合該策略的市場環境是: ①商品有很大的市場容量,企業可望在大量銷售的同時逐步降低成本; ②消費者對這種產品不太了解,對價格又十分敏感; ③潛在的競爭比較激烈。 (4)緩慢滲透策略。 這種策略的方法是:在新產品進入市場時採取低價格,同時不做大的促銷努力。低價格有助於市場快速的接受商品;低促銷又能使企業減少費用開支,降低成本,以彌補低價格造成的低利潤或者使虧損。適合這種策略的市場環境是: ①商品的市場容量大; ②消費者對商品有所了解,同時對價格又十分敏感; ③存在某種程度當前在競爭。
滿意請採納
『伍』 闡述農夫山泉新產品導入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市場營銷策略
導入期:先找小塊區域實驗產品,搜集反饋信息,調整產品。
成長期:收到好的效果就推入全國的市場,投入廣告.完善渠道。
成熟期:已經牢牢的佔領市場了,成為著名品牌了。
『陸』 .產品生命周期--引入期的市場特點與營銷策略
特點:(1)消費者對產品不了解,因此產品銷量小,單位產品成本高(2)尚未建立內理想容的營銷渠道和高效率的分配模式(3)價格決策難以確立(4)廣告費用和其他營銷費用開支大(5)產品技術性能還不夠完善(6)利潤較少,甚至虧損
策略:(1)快速掠奪策略:即以高價格和高促銷推出新產品(2)緩慢掠奪策略:高價格低促銷費用將產品推入市場(3)快速滲透策略:低價格和高促銷費用推出新產品(4)緩慢滲透策略:低價格和低促銷費用推出新產品
『柒』 產品市場生命周期導入期如何制定市場營銷戰略
感覺根據導入期的特徵來寫吧,擴大宣傳啥的
『捌』 市場營銷經典案例
有一位學員,他以前是做醫療器械銷售的,做得很累,後來學習了營銷之後就迷上了資源操控,他就做了這樣一件事情,叫做植入式公益廣告,賺的不多,但是從去年年底開始,空手賺了幾十萬,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案例跟其它案例有什麼異曲同工之處。
第一步,搞定廣告公司
他沒有公司,他是怎麼做的呢?首先他找到了當地的一家廣告公司,這個廣告公司就是做一些招牌、鐵架廣告欄這些東西的,找到這家廣告公司之後呢,他說我有一個親戚是防震抗災局的,他們現在准備在每個小區做防震抗災宣傳欄,他可以把這個業務給我做,因為我不能以個人的名義去接單位上的活,所以說我必須掛靠一個公司,如果說可以的話,到時候掛靠到你的公司,到時我跟這個親戚說一下,把這些業務都給你做。
其實這個人根本就不認識什麼防震抗災局的渠道,也沒有什麼親戚在防震抗災局,這是一個虛擬的籌碼,不過就這樣他一下子就整合到了廣告公司。
第二步,搞定防震抗災局
他找到防震抗災局,拿了一份報告說,現在中國災難頻頻,我們防震抗災局應該也有這種義務,把這些知識宣傳給市民,你看現在由我們廣告公司出資在每個小區每個社區門口做公益廣告位,其中1/3給你們防震抗災局做公益宣傳,2/3我們推薦一些好的品牌商家的廣告收回一些成本,那麼其實這里就是它的盈利點。
因為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這些政府組織是有義務來做的,但是沒有途徑,你有這么好的方式來做,並且不違背原則,而且還做出了政績。當然這里是要打個小的鋪墊,就是他不止談了一家,他談了很多家,談了交通局,談了房管局,談了食品安檢局等等,談判方式跟與防震抗災局一樣的話術,但是只有這一家答應的比較敞亮,一下子就簽了。
第三步,搞定商家投放廣告
做廣告鐵架是需要成本的,他拿了委託書找到本地的商家來做廣告,出示了一個欄目的樣本,他說我們現在有3000個小區需要做這個宣傳欄,我們以每100個小區為一個單位,每個社區都有幾千戶人家,你這個廣告覆蓋幾千幾萬人,每個單位就可以達到近百萬的瀏覽量,基本上一年進進出出就給你形成了品牌印象,他把廣告位分成了二十幾塊,每一塊是1萬多塊錢,最終商家討價還價,以1萬塊錢成交,每個單位總成交20多萬,3000個小區劃分成了30個盈利單位。
第四步,搞定物業小區
如何讓物業小區願意投放廣告,其實你只要給錢就行了,這是一個典型的空手套,除一些成本收益還是不菲的。
如何盈利?
前面跟防震抗災局提到的2/3投放廣告收回成本,我們說是這樣說,實際上我們是有利潤的,我們把每個環節的成本控制好,利潤自然就出來了。
回到本質,為了讓你進一步加深理解,我們再次對植入式公益廣告詳細解析,其實與搞定比爾蓋茨案例一樣的原理,南昌學員當時發現公益是植入廣告的商機,把廣告植入到物業小區,這樣能小賺一筆,但物業小區的狀況一般非常難進,而且廣告價格也非常高,並且物業小區不願意配合,一個個都牛逼哄哄的,所以就開始思考以什麼樣的形式來做,能讓物業服服帖帖的配合我們呢,並且能拿到最低的物業廣告價格甚至免費整合,最終就想運用公益的形式來做。
首先公益的形式一般都會有政府相關機構參與或者非常有影響力的企業參與,比如交通局、房管局、食品安全局等,無論物業的負責人是多大的官,一般都會服服帖帖的配合,影響力也很容易做到事情也好辦,但是自己沒名沒分,這個事情就不好做。
接下來就會思考最終決定談判交通局、房管局、食品局、防震抗災局等,只要有了他們的加入,哪怕是付費也比正常低很多,而且配合度都非常高,因為這些監管局影響力都是公認的,無論你是多大的官很容易鎮住他,而且借著公益的形式,這個事情就更容易辦妥。
雖然有了清晰的思路,但這些監管局的領導也不會見你,更不會相信你能把事情辦成,況且你還想空手套白狼,所以就必須有一個可信的身份。這個身份本身我們是沒有的,所以也必須要整合,那到底用什麼身份這成了一個難題,因為以什麼身份都可以,只要能讓防震抗災局相信,並且對當前的這個項目有著幫助,最好能連環使用,最後就想到了廣告公司。
這個學員並不是想幫廣告公司帶來生意,而最終整合廣告公司的目的是借力廣告公司的名義方便談判,當時發現與商機相關的市場有這幾個痛點。
其次,當時廣告公司給商家的印象超級不好,商家花錢做廣告沒效果,正好有防震抗災局的身份,所以跟商家談的時候可以用防震抗災局的身份來談,威力比廣告公司身份還大,綜合考慮就不能用廣告聲公司的身份了,用了反而會壞事,因為商家對廣告公司的印象特別不好。
但是談防震抗災局的時候,必須有一個大的身份,而且也發現防震抗災局也有義務來宣傳防震抗災的相關內容,我以廣告公司的名義來做就比較合理,一個是我本身就是做廣告的,第二個也可以以擴展業務為由低成本製作,並通過收取商家廣告費平攤成本,以廣告公司的名義來談判,這樣就非常合情合理了。
防震抗災局宣傳途徑解決了,成本問題也解決了,政績還是自己的,廣告公司也拓展了業務,說實話當時也沒想到其他身份,最終通過以上判定以廣告公司的名義來談判,所以一定要選擇最適合的身份,只要能把這個事情干成參與的人越少越好,因為涉及到風險與管理的問題,但每個點都要相互制約,本書的每個案例都已經表現出來了,請大家反復學習,發現他們之間的關系。
歡迎關注「營銷策略」公眾號
回復「案例」,99套經典實戰案例免費領……
接著就去談廣告公司,你不能以商家的身份、不能以物業的身份、也不能以自己的身份去談,最終對比後,很自然的就以防震抗災局的身份來談。
廣告公司搞定後,這樣我就有了廣告公司的身份,然後再以廣告公司的身份去搞定防震抗災局拿到委託書,再以防震抗災局的身份去談商家談小區,最終我們這五個關鍵點,南昌學員,廣告公司,物業小區,商家,防震抗災局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這就是通過弱小的我,把本來和我沒有關系的、不可能幹成的事情用了牽線搭橋,建立了強大的資源庫。
防震抗災局之所以參與,首先是公益活動,做出政績對他們是有益的,其次確實有義務宣傳,最後還不需要花費防震抗災局的任何成本。
『玖』 產品生命周期中,導入期的特徵及營銷策略
導入期(介紹期) 的特徵與營銷策略
導入階段指新產品首次正式上市的最初銷售時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產品技術、性能不夠完善;生產批量小,試制費用大,產品成本高;用戶對產品不太了解,銷售量少,需做大量廣告,推銷費用較大;企業利潤較少或無利潤,甚至虧損;市場競爭者較少等。根據這些特徵,企業營銷的重點是提高新產品的生命力,使產品盡快地為用戶所接受,促使其向發展期過渡。
導入階段一般有四種可供選擇的策略:①高價高促銷策略。即以高價格和高促銷費用推出新產品,以便先聲奪人,迅速佔領市場。採用這一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已經知道這種新產品的顧客求新心切,願出高價;企業面臨潛在競爭者的威脅,急需盡早樹立名牌等。②高價低促銷策略。即以高價格、低促銷費用來推出新產品。通過兩者結合,以求從市場上獲取較大利潤。實施這種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市場容量相對有限;產品確屬名優特新,需求的價格彈性較小,需要者願出高價;潛在競爭的威脅不大等。③低價高促銷策略。即以低價格和高促銷費用來大力推出新產品。這種策略可使產品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市場,並使企業獲得最大的市場佔有率。採用這一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市場容量相當大;需求價格彈性較大,消費者對這種產品還不甚熟悉,卻對價格十分敏感;潛在競爭比較激烈等。④低價低促銷策略。即以低價格和低促銷費用推出新產品。低價目的是使消費者能快速接受新產品,低促銷費用能使企業獲得更多利潤並增強競爭力。實施這一策略的市場條件是:市場容量較大;消費者對產品比較熟悉且對價格也較敏感;有相當多的潛在競爭者等。
『拾』 導入期廣告的案例
案例1:哈葯六廠在導入期的大投入廣告戰略
在2000年所有的廣告類型中,葯品廣告豐富多彩,而「蓋中蓋」口服溶液的群星廣告尤為引人注目。在這一年中,哈葯集團投入11億元廣告費,取得了80億元的銷售佳績,獲利達2000萬元。而在2001年,,哈葯集團又投入5個億的公益廣告費用,約佔全年廣告費用的一半。
哈葯集團採取的廣告宣傳策略有如一磅定時炸彈,在市場營銷領域和廣告實務界產生了巨大反響。有人驚呼這簡直是近乎瘋狂的舉動,一次商業的冒險行為,秦池、愛多迅速崛起也迅速消亡就是很好的教訓。盡管哈葯集團老總劉存周一再表示,這是他們品牌戰略的一部分,但是這一非常舉動也確實留給人們更多的思考空間。
2000年以來,中國的保健品市場競爭達到白熱化程度,各種名目繁多的保健葯品充斥整個市場,大有中國的老百姓都缺鈣、缺鋅之勢,都需要來補一補,這種推銷「概念」的方式也確實產生了比較大的沖擊波。一時間,巨人腦白金、巨能鈣、蓋中蓋、葡萄糖三精口服液等等各個廠家為了擴大市場份額,擊敗自己的競爭對手,都使出渾身解數,不亞於當年「群雄逐鹿中原」。作為哈葯主打產品之一的「蓋中蓋」口服溶液如何打響自己的品牌,在保健品市場中獨占鰲頭已經很迫切的擺在面前。他們最後得出結論,在產品的導入期採用異乎尋常的廣告宣傳策略,以最快的速度使產品達到高峰,打一場漂亮的市場閃電戰。這一策略確實當時使得其它廠家無法招架,中國的老百姓也很快便知道「蓋中蓋」品牌。哈葯的廣告宣傳出手不凡,它的成功之處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原因:
1.產品導入期廣告的大投入。哈葯集團全年的廣告投放高達11億元,這在當今的中國很難找到第二例。一些成功的例子都說明了要打響一個品牌沒有高額的廣告投放做後盾是很難實現的。
2.利用消費者對大腕明星的崇拜及情感認同心理。他們請出濮存昕、鞏俐等在觀眾心目中頗有好感的影視明星拍廣告,以期提升產品的知名度。
3.巧用媒介時間,地毯式輪番轟炸。哈葯在電視頻道的各時間段,主要是黃金段推出他們的明星廣告片,使得消費者無處遁逃,從而提高產品注目率。
案例2:索尼公司抓住市場需求,充分實行市場告知策略
7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抓住青年人急需一種微型放音機滿足欣賞音樂的需求,不失時機地推出Walkman(隨身聽)。新品入市後,公司運用大量的廣告、公關宣傳來增強青年對產品的了解,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增加購買的沖動性。不久Walkman就成為年輕人追求的時尚。
案例3:摩托羅拉利用懸念廣告突出品牌認知
摩托羅拉在進入上海市場初期,曾在《解放日報》做過一套氣勢磅礴的懸念廣告。1993年10月9日,廣告以整版的形式,在「茫茫人海」的畫面中打出一個標題:「想知道誰在找你嗎?密切注意下星期報紙!」10月11日,接應的第二個廣告破天荒地以兩個整版連中縫刊出,還是「茫茫人海」的背景畫面,除了大標題「想知道誰在找你嗎?「摩托羅拉告訴你!」外,文案的主體摩托羅拉的基本情況作了簡要介紹。這是一個典型的產品導入期廣告。
與此類似的還有頭痛片百服寧廣告:
1977 年婦女節,台北家庭教育協進會宣布設立一條「保護你」電話專線,專為婦女提供有關安全、法律知識、醫療、心理輔導、就業輔導等服務。該協進會的這一舉動引起社會各界頗多鼓勵與贊譽。
此時,有一種頭痛片百服寧,忽然刊出了一批廣告。第一則含有懸念性的預告廣告,其標題說:「誰來保護您」?過了一天,接著刊出第二則,報紙整頁面積的大廣告說:「感冒百服寧,隨時保護您」。此後,還繼續刊出一些小面積的廣告,企求消費者緊緊記住這兩句話。
注意廣告和有興趣研究廣告的人,都很欣賞這種頭痛片。這套廣告,既能收獲擴大知名度,增加銷售量的效果。亦有益於加深社會上對「保護你」專線的印象。相對的,當大家談到「保護你」專線時,亦能加深一些對這種頭痛片的印象。這點百服寧廣告策略,確實運用得巧妙。
案例4:最典型的導入期告知廣告——「恆源祥,羊羊羊」
「恆源祥,羊羊羊」,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廣告。毋庸置疑,在恆源祥產品的導入期,
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這個廣告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間播放,每次重復三遍,讓全國人民迅速知道了這個品牌。
在產品的導入期,企業對產品的廣告訴求一定要建立在讓消費者認識的基礎上,這也是這個階段廣告的主要任務。只有消費者對產品達到認可,對品牌產生依賴才會成為可能。營銷專家六永炬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一個產品要讓消費者認識只要18天的時間,這18天是一個產品進入市場的關鍵。這個時期,要讓消費者認識產品,認知產品的功能,廣告訴求對象產品概念。
案例5:對地板(磨刀布)產品告知廣告的分析
這是一則產品告知性廣告。通過考察其在產品導入期的表現,可以看出該廣告告知的利益是不準確和不合理的。
一般告知利益的產品廣告有:
1. 傳達產品的功能和方法;
2. 知產品的利益對消費者的好處;
3. 告知利益可以轉化的結果;
4. 告知該產品的品牌及價格;
5. 告知產品的質量及產地。
這五個方面基本包括了產品廣告的利益告知方式。但是, 「磨刀布」的平面廣告,卻不清楚要告知消費者何種利益。具體地看: 該產品訴求是 「千刀萬刮,又奈我何」 。從創意上看還是有其特點的,但此廣告應表達的是本產品能把刀子磨得更快,是要傳達產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而不應是「刀」和「磨刀布」之間矛盾關系,更不會聯想到地板。
此處似乎還可以換一種思考,即:以千刀萬「刮」也無妨,說明「磨刀布」產品堅固,但這個產品的利益是要把刀子磨快,而不是讓自己磨不壞。
顯然,這幅廣告在創意策劃時就出現了偏差,沒能准確地傳達產品的利益,因為消費者要的應該是更快的刀子,而不是更結實的磨刀布。
案例6:功能性產品推廣的人群定位問題
策略解析:功能性產品在其生命各個階段都應該對產品的功能做詳細的介紹;只是由於產品階段的不同,在表現的方法上有些區別而已。那麼,在產品的導入階段,以產品的功能介紹為主;在消費者認知後,則以產品的功能和品牌加在一起來介紹。這樣就不會使自己的品牌產品跟其他的品牌產品在功能上相混淆,也不會使自己辛辛苦苦創造出的市場被別人輕易的拿走。
保健品之世一堂牌六味地黃丸的分析
在高樓大廈的背景下,一男子面帶自信的微笑,正在撥打收手機。接著,各色椅子依次出現在畫面上。隨著旁白,字幕打出:成功男人的秘訣是……只見該男子自如神氣的坐在椅子上,輕松笑看路邊賓士而過的汽車。鏡頭特寫男子手中的世一堂牌六味地黃丸。旁白:世一堂牌六味地黃丸。接著畫面出現了一老人正微笑地捋著自己長長的胡須,隨著旁白,字幕打出:益壽延年的秘訣是……鏡頭特寫棋盤上的棋子,原來是兩位老人正在享受下棋的樂趣。老人手中拿著世一堂牌六味地黃丸,鏡頭再次特寫。旁白:世一堂牌六味地黃丸。
母女倆站在一家餐廳門前,女兒青春漂亮,母親更是風韻十足,靚麗絲毫不遜與女兒,隨著旁白,字幕打出:青春靚麗的秘訣是……鏡頭特寫她們手中的世一堂牌六味地黃丸。旁白:世一堂牌六味地黃丸。最後男子、老人、母女站在一起,齊聲問道:「世一堂牌六味地黃丸,今天你吃了嗎?」畫面漸淡,企業標版。
這則「六味地黃丸」的廣告是市場定位的錯誤。從廣告實際運作過程上看,策劃每一則廣告的時候,都會首先進行市場定位,而市場定位其實就是消費者定位。先要知道這則廣告是給誰看的,如果這個定位不準話,整個廣告就會失去意義。
在推廣定位中,則首先要考慮產品是給誰的,即消費者是誰?然後確定推廣人群。由於不同的產品針對的人群不同,在推廣人群的定位上每一個產品也有不同。這則「六位地黃丸」廣告的定位很模糊,看不出是推廣給誰的。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有老人,也有兒童;看起來好像很全面,都「照顧」到了,但仔細分析,就能看出其中的問題。
一是產品沒有區隔,誰都能吃,淡化了產品的理性成分,把產品感性化了。而感性化的塑造是塑造品牌,而不應該是在塑造產品。這則廣告既不塑造品牌,也不塑造產品。
二是在市場推廣運作中,推廣的對象是有選擇的,並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是推廣對象。如果是大多數人都能吃的產品,在人群的定位上就應該選擇青年人,其原因是:(1)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2)產品的時尚性要求;(3)青年人成長的時間還很長,對企業品牌的未來發展有利,即受產品教育的人數會逐年增加,累積品牌人群會很大;(4)兒童對理性產品不會主動購,所以也不應該是推廣人對象;(5)老人接受新事物慢,消費觀念差,而且保健觀念也不是人到老年後才建立的,另外品牌延續性弱。(6)教育老年和兒童會則有可能失去整個市場,因為青年人和中年人會拒絕,但教育青年人整個人群都有可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