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防震減災技能培訓方案

防震減災技能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2-03-07 07:03:40

1. 校園防震減災知識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台; 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戶外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牆;
女兒牆、高門臉、雨篷下;

2. 赤水市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方案的介紹

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是防震減災的基礎性工作之一。為充分汲取5·12汶川特大地回震經驗教訓,廣答泛深入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和公眾的自救互救能力,為我市社會與經濟發展提供防震安全保障,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貴州省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辦發〔2009〕75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3. 防震減災

防震減災知識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災害之一,也是損失最為嚴重的災難,帶給社會和人們的是破壞和毀滅。目前,人類對地震的預報,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學難題。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地震預報工作極為重視,我國地震工作者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成功地預地震上,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現在全國建有400多個台站,網點2000多個。廣西建有觀測台站29個,觀測網點50多個,觀測項目39項。築起了一道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防護網。 同時,防震減災貫徹的是以「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重點抓好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和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工作是我們克盡職守的天職。一旦地震發展,國家和各級人民政府會很快實施地震緊急求援工作,全力搶救受害的群眾,保一方平安。家庭防震的重點,主要是保證震時和震後如何有條不紊地進行家庭的防震救災。 根據各家不同情況,可採取以下措施: 1) 學習地震知識,掌握科學的自防自救方法。 2) 分配每人震時的應急任務,以防手忙腳亂, 耽誤寶貴時間。 3) 確定疏散路線和避震地點,要作到暢通無阻。 4) 加固室內傢俱雜物,特別是睡覺的地方, 更要採取必要的防禦措施。 5) 落實防火措施,防止爐子、煤氣爐等震時翻倒; 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 浴室、水桶要儲水,准備防火用沙;學習必要的防火、滅火知識。 6) 學會並掌握基本的醫療救護技能,如人工呼吸、 止血、包紮、搬運傷員和 護理方法等。 7) 適時進行家庭應急演習, 以發現彌補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處和正確識別地 建築物要有堅固的地基 如果某些動物反常在道路上狂奔,這是地震的預兆,要即使讓人們離開建築物到空曠的地方去 要做到預測到以後以最快的速度讓人民知道,及時疏散開,減小人的損失1.大震前有何前兆? 1. 地下水異常。 由於地下岩層受到擠壓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殼內部氣體和某些物質隨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發渾、變味等。 井水是個寶, 前兆來得早, 天雨水質渾, 天早井水冒, 水位變化大, 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 有的變味道。 2. 動物異常。 震前一、二天,牛、馬趕不進圈,亂蹦亂跳,嘶叫不止,煩燥不安,飲食減少;一些豬羊不吃食,煩燥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叫不止;雞不進窩,驚啼不止;鴨不下水;家兔亂蹦亂跳,驚恐不安;鴿子在震前數天驚飛,不回巢;密蜂一窩一窩地飛走;老鼠反應最靈敏,在震前一天至數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著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樹;魚驚慌亂跳游向岸邊,翻白肚等。 震前動物有預兆; 老鼠搬家往外逃; 雞飛上樹豬拱圈; 鴨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 魚兒驚慌水面跳。 3. 地光和地聲。 地光和地聲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時,從地下或地面發出的光亮及聲音,是重要的臨震預兆。 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餘震」的規律,要注意掌握,防止 地震前如何准備? 要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明確地震時的疏散路線 和避震場所;清除樓道和門前的雜物;妥善處置室內易燃易爆物 品;關閉煤氣,切斷電源,熄滅爐子火等;衣袋裡裝上家庭成員名 單、工作單位、通訊號碼等。有確切血型的要寫明血型。 地震時怎樣求生? 地震時,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鍾,此時要保持冷靜, (1) 能撤離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選定的安全地區,不要擁擠在樓梯和過道上。 (2) 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震後再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裡可躲在床或 桌下面或跨度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等。在教室里可躲在書桌下或牆角邊。在車間里可躲在機床下或小房間。在影劇院,在飯店可躲在椅子下。 (3) 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難。 (4) 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如用枕頭頂在頭上,用臉盆頂在頭上,用書包頂在頭上,用雙手護住頭部

4. 如何防震減災

總的來說因地制宜,就近就地躲避,保護生命安全。

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保護措施:用軟墊、書包、書本、臉盆等保護頭、頸部,掩住口鼻。身體姿勢:蹲、坐、蜷曲身體,盡量降低重心。樓房避震地震來臨時,為了防止地震引發火災,如有可能,要盡量搶時間關閉煤氣閥門、熄滅蠟燭等明火。就近躲避在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房屋。

發生有感地震後,室內人員在震發瞬間不知道地震強弱的情況下,應迅速按預先選定的較安全的室內避震點分頭躲避。躲到內牆牆根、牆角或床、桌等相對堅硬的傢具下面。千萬不要跳樓。地震過後,為防範餘震,應該有序地、迅速從安全通道撤到樓外的空曠地帶,不要乘坐電梯。

(4)防震減災技能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室外避震要避開高大建築物(特別是玻璃幕牆)、塔架、煙煙囪等危險物,避開山崖、陡坎,防止山石滾落和滑坡。設法脫離險境。盡量保存體力,不時用石塊、磚塊等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求救信號。

要堅定信念,保持鎮靜,一時不能脫困要耐心等待救援。震後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聽、收看電視台、電台播發的有關新聞,做好防震准備。

5. 如何防震減災提高安全教育

開展防震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xx中學地震應急模擬演練組織工作總結
叫人難忘的「5.12」,每年都要記住這個日子,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為讓學生正確認識地震,進一步提高學生面對突發自然災害時的應對能力,我校根據松原市中小學地震應急演練方案決定在全校師生中開展防震安全常識教育,並組織地震疏散演練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通過這次地震應急模擬演練活動,學生更熟練地掌握了在緊急情況下逃生的知識和能力,安全防範意識進一步增強。現在,我就我校開展防震減災教育以及進行地震應急模擬演練的組織工作情況進行匯報。
一、尊重生命,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辦學思想。
辦人民滿意教育是我校領導班子堅持不渝的努力方向。學生的安全、學校的穩定牽動千家萬戶。學校領導班子本著「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本著對學生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度,牢固樹立「安全無小事、責任大於天」的思想和「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安全是第一要求」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提高學生安全保護意識,確保學校安全工作落實到位,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強化珍愛生命意識,努力營造平安和諧校園文化氛圍,讓人民滿意,讓家長放心。
二、立足校情,切實加強防震減災的組織領導。
我校從本校實際出發,認真分析校情,研究制定了符合本校實際的地震應急演練方案。

文檔沖億季,好禮樂相隨mini ipad移動硬碟拍立得網路書包

我校的學生教室、實驗室及教師辦公室是磚瓦結構的平房,相對樓房更容易逃生。學生主要分布在前後兩列教室里,考慮到兩列教室前後距離較近,教室前的空地又有限,達不到安全疏散避震場所的要求,經慎重考察,目前唯一的安全疏散避震場所只能選擇在校內操場。
學校組織有關人員,實地考察,反復考量,從我校實際出發,制定了《xx中學地震應急演練預案(草案)》。成立了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成員分工、職責分明。繪制了疏散路線示意圖,經領導班子成員提出修改意見後,進一步完善,使之更趨於科學化,更符合實際需要,更全面周到。
三、抓住契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我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本著預防為主,宣傳教育為輔,防患於未然的原則,以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為抓手,利用汶川地震在學生心裡產生的強烈震撼,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地震基本知識和自救互救常識,組織疏散演練,加強珍愛生命教育,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居安思危,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增強學生公共安全意識。
5月13日,學校向全體師生發出捐助地震災區的倡議,開展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災情最新報道,倍加珍惜安定的學習環境,激勵學生發憤學習,共赴國難,多難興邦。
6月中下旬,我校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將防震減災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科技知識,培養學生的生命安

全意識。
5月28日下午,政教處組織於第17周要求各班級圍繞「防震自救」的主題召開班會,出黑板報。
與此同時,學校多次組織全體行政人員、各處室、年段負責人、全體班主任、教職工召開有關防震減災的各種會議,組織學習抗震救災英雄教師的事跡,學習他們不怕犧牲、捨生忘死、奮不顧身、英勇頑強的精神,明確「保護學生安全」是教師群體必須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喚醒教師職業道德的良知,提高教師職業的神聖感。廣泛聽取教師的意見,制定符合校情的地震應急疏散預案。作為學校組織的重要活動,每次防震模擬演練要求全體教職員工都必須參加。每個年級疏散地都安排教師的站位,負責組織學生緊急疏散,維持秩序,保護學生,而不能光顧著自己逃生。這些活動大大增強了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責任心,提高了全體師生災害防禦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四、精心組織,充分發揮「假戲真做」的活動效應。
為確保預案的落實到位,讓全體師生明白清楚,學校設計、製作了疏散路線圖,把演練預案發放到每位教師手中。在活動開展前,要求各組組長、班主任要做好教師、學生的思想工作,努力克服兩種錯誤心理:一是因演練而引起不必要的緊張、恐慌心理;二是認為是「假」的而不認真、不到位、不以為意。要求做到:統一指揮、反應迅速、措施落實、疏散有序、確保安全。學校還先後召開了各種類型的會議,就防震安全教育活動作強調、布置和落實。讓師生知曉,熟悉預案內容和疏散路線;讓家長了解,得到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經過反復演練發現預案中的不足之處,再進一步加以完善,逐次縮短疏散、集結的時間,做到既有序又迅速。演練讓同學們對於地震原理及如何防震防災更多的認識,有助於提高學生在特殊環境中和緊急情況下的自我保護、自我救助、緊急逃生的能力,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生命的珍貴,並且會在以後的生活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增強面對突發自然災害時的應對反應能力。地震應急模擬演練提高了全校師生對防震減災的認識,讓師生認識到防震減災不僅事關個人切身利益,更關繫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與經濟發展。
這次演練也還存在著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我們將在這次演練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使預案日臻完善。今後要把防災應急避險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常規,每學期舉行不少於一次的疏散演練。我們的工作做得還很不夠,敬請各位領導多多指教。我們深知防震防災將是學校的一項長期的重要的任務,我們將繼續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實、更細、更好。

6. 怎樣做好防災減災

本世紀末,全球擁有2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已達110餘個,其中有40%位於構造板塊邊界200公里以內,或靠近過去曾發生過破壞性地震的地區。44個左右的大城市已發生過破壞性地震的就有28個。從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開始,到1999年為止,死亡人數達50餘萬,財產損失約3750億美元,影響經濟產值(停工停產、外貿等)1800億美元。 另外,從聯合國人口報告統計來看,有30億大中小城市居民(其中發展中國家城市佔80%)生活在地震危險區中,預計到2035年以前,地震危險區的人口還會增加1倍。 這種狀況延續下去只會有增無減,所以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是必須的,應積極有效地計劃、實施防災減災工作。 怎樣才能最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25個多地震國家都曾採取過各種抗、防、救措施,這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寶貴的經驗。 一些發達國家的大都市(如美國加州聖安德烈斯大斷層上的舊金山、洛杉磯等大城市,日本東京地震圈及阪神地震帶),已形成地震抗震防災人員和城市規劃人員之間的協作,並在政府指導下,共同採取措施減輕未來地震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對社會經濟的沖擊,已經收到一定的實際效果。據估計1994年1月17日洛杉磯7.1級地震,災害損失減少50%;1995年9月30日墨西哥城7級地震,災害損失減少了60%。 可借鑒的多地震國家的經驗 在實施減災措施同時,需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各國的做法各不相同,如:日本:提高建築抗震性能、防震演習、快速通信與運輸,有效利用地下空間;墨西哥:備用城市通信系統、利用地下空間;美國:整治城市環境(土地利用、活斷層調查等),改進建築物的建築方式、提高抗震效果,加強地震早期檢驗系統、快速反應救援、保障運輸系統、讓"地震的發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一次你准備好了嗎?"成為公民的生活意識。 此外,多震國家必須具備地震早期預警系統;發展智能建築,安裝強震儀,自救設備、自開自關設備(傳震開關,球形避震屋,高層下滑自控,計算機保安);個人、志願隊、社區、軍隊和政府的快速反應;推廣高中低檔的救災工具設施;參觀地震現場(編制現場考察-社會經濟報表格式);開發建築物地震測檢台;成立社區防震聯合培訓班;開展小型地震演習,安裝警報器;利用GPS、GIS、可視光碟、車載電視系統防災救災;高技術設備的防震;計算機系統的防震;生命線系統的防震,包括家庭的、公用設施;散發地震准備手冊;購買地震保險,個人、公司都參加;建房要選址抗震,老房要加固,選用地震警報器,購置自救、自保護、逃生器具;群測群防;編制關於城市的、社區的、公司的、工廠的、家庭的、個人的地震抗震防災規劃和准備計劃;普及地震理論與應用教材;防災減災所用圖表匯集;地震預防手冊;地震救援自願組織;地震慈善救濟(紅十字會救災統計資料庫資料);軍隊應急響應的經驗教訓。 究竟該如何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據統計,從1960年到1997年,主要自然災害的種類增加了4倍,現有14種;在同一時期經濟損失增加了6倍,保險損失共增加了14倍。這種趨勢表明,減災戰略和計劃比預期中的效率要低。城市在增加,人口在增長,高價值設施在集中,而人的防抗救能力(知識、技術、投資等)在減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戰略應表達為要象重視國家安全那樣,重視地震安全,增強減災能力。 從各個國家的防災減災行動中可以看出國際間的合作和政府與有關部門的統籌規劃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可制定從上到下的減災措施,包括: 建立地震預測預警系統;建立災害評估系統;建立應急救援系統和建立震後恢復重建系統,把研究、開發和實際應用很好地結合起來,協調起來,獲得減災效果。 政府還要告訴大眾和決策部門,防震減災應做什麼,包括: 學習災害提供的經驗;購買地震災害保險,利用法律保護自己;普及宣傳教育,提供各類防抗小冊子;改進各類地震信息的傳播方法和利用;增加防抗救的技術手段供選擇使用;公開承認人類在防抗救做法上的錯誤,增加地震安全方面的意識與知識;多學科交叉做好防抗救的研究與應用。 概述以上政府做法,總結出防災減災管理工作的運作準則可分為:人才、資金、物資的大量投入;有效的信息傳播和運輸保障;實用的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有效的監督檢查及改進。 最後產生的防災規劃應具備以下特徵 一、從個人方面 (1)認識和承認災害的存在; (2)用現有知識主動行動以保持安定秩序; (3)技術、政治、社會、經濟、法律、心理、軍事、國際相結合的災害整體觀念。 二、從有關決策部門方面 (1)理論與應用、新概念與新技術的結合而不是分割; (2)應急資源協同與准備,自主決策、自主保障; (3)預估可能發生的問題與困難,准備解決的方案,加速緊急狀態下的快速反應行動。 三、從政府方面 (1)組織協調:政府、單位、社區、家庭、個人; (2)城市功能的整備與發揮、維修與重建; (3)實際需要與供給 補充: 1、申請單位填報《建設項目抗震設防要求審批表》。 2、區 地震局 受理《建設項目抗震設防要求審批表》,經審查:屬一般建設工程的,即時辦理審批手續;屬對 地震監測 設施和觀測環境造成影響的項目,依據 法律法規 規定,進行審核,作出相應的審批意見;屬必須依法通過 地震安全性評價 確定抗震設防要求的建設工程,即時確定並提出該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技術等級,同時,申請單位填寫《建設項目抗震設防要求審批告知 承諾書 》。 3、在承諾期限內,申請單位自行委託有相應資質的單位(被委託單位確定後,應經本局對其資質和上崗人員進行登記驗證,否則視為無效),按區地震局確定的技術等級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 4、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結束後,申請單位提交經評審機構評審通過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區地震局受理後,三日內辦結審批手續。 5、對不需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建設項目抗震設防要求審批表》中的審批意見進行 抗震設計 ,區地震局將對審批意見的執行情況依法實施監督檢查;對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地震部門審批的技術等級等要求,並在承諾的期限內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否則,區地震局將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建設單位實施處罰。 補充: 提供單位提供評價報告和有資質的單位的登記驗證。評 審單 位需要評審意見和簽名。

7. 怎樣才能防震減災

防震減災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事業,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加快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及國家關於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有關要求,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減災規劃(1998—2010年)》(國發〔1998〕13號)相銜接,制訂本規劃。規劃期為2006—2020年,以「十一五」期間為重點。

一、我國防震減災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地震是對人類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國是世界上地震活動最強烈和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佔全球陸地面積的7%,但20世紀全球大陸35%的7.0級以上地震發生在我國;20世紀全球因地震死亡120萬人,我國佔59萬人,居各國之首。我國大陸大部分地區位於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區域;50%的國土面積位於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區域,包括23個省會城市和2/3的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近年來,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各地區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體制,全民防震減災意識明顯提高,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和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尤其是「十五」期間,我國防震減災能力建設取得長足進步:投資建設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包括地震前兆、測震和強震動三大台網;地震活斷層探測、地震應急指揮和地震信息服務三大系統以及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項目建成後,前兆、測震、強震台站的密度將分別達到每萬平方公里0.42個、0.88個和1.2個,監測設備數字化率達到95%,20個城市活斷層地震危險性得到初步評估。地震速報時間從30分鍾縮短到10分鍾,地震監測震級下限從4.5級改善到3.0級。地震預報水平進一步提升,強震動觀測能力和活斷層探測水平邁上新的台階,震害防禦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地震應急響應時間大幅縮短,地震應急指揮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為「十一五」期間乃至今後防震減災事業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前,我國防震減災能力仍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全國地震監測預報基礎依然薄弱,科技實力有待提升,地震觀測所獲得的信息量遠未滿足需求,絕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尚不能做出准確的預報;全社會防禦地震災害能力明顯不足,農村基本不設防,多數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災害潛在風險很高,防震減災教育滯後,公眾防震減災素質不高,6.0級及以上級地震往往造成較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各級政府應對突發地震事件的災害預警、指揮部署、社會動員和信息收集發布等工作機制需進一步完善;防震減災投入總體不足,缺乏對企業及個人等社會資金的引導,尚未從根本上解決投入渠道單一問題。

地震是我國今後一段時期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迅速提高我國預防和減輕地震災害的綜合能力,是實施城鎮化戰略,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公共安全,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國將致力於建立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地震災害綜合防禦體系;改變廣大農村不設防,地震成災率高,人員傷亡嚴重的現狀,為城鄉提供無差別公共服務;保障長江中上游、黃河上游及西南地區大型水電工程的地震安全;實現重大生命線工程的地震緊急處置。

二、規劃指導思想、目標與發展戰略

(一)規劃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防震減災同經濟建設一起抓,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切實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和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以政府為主導,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會力量,不斷提高防震減災綜合能力,為維護國家公共安全、構建和諧社會和保持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0年,我國基本具備綜合抗禦6.0級左右、相當於各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防震減災能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位於地震烈度Ⅵ度及以上地區的城市,全部完成修訂或編制防震減災規劃,新建工程全部實現抗震設防;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新建農村民居採取抗震措施;完善地震應急反應體系和預案體系,建立地震預警系統;建立健全地震應急和救援保障體系,進一步增強緊急救援力量;省會城市和百萬人口以上城市擁有避難場所;建成救災物資儲備體系;重大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工程具備地震緊急處置能力;防震減災知識基本普及;震後24小時內災民得到基本生活和醫療救助;建成全國地震背景場綜合觀測網路,地震科學基礎研究和創新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短期和臨震預報有所突破。

2.「十一五」階段目標。

到2010年,大城市及城市群率先達到基本抗禦6.0級地震的目標要求;建成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範區;加強地震預警系統建設,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工程地震緊急處置示範工作;防震減災知識普及率達到40%,發展20萬人的志願者隊伍;初步建立全國救災物資儲備體系;震後24小時內災民得到初步生活和醫療救助;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地震科研與技術研發基地,完善中國大陸及領海數字化地震觀測,並在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重點防禦城市實現密集台陣觀測,全面提升地震科技創新能力,地震預報繼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

(三)發展戰略。

以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為重中之重,實現由局部的重點防禦向有重點的全面防禦拓展;以地震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為支撐,提高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發展水平;實行預測、預防和救助全方位的綜合管理,形成全社會共同抗禦地震災害的新局面。

1.把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作為重中之重,逐步向有重點的全面防禦拓展。

明確和強化各級政府的職責,切實推進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地震安全工作,強化防禦措施。加大對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石油化工、廣播電視和供水供電供氣等重大基礎設施的抗震設防和抗震加固力度。加強城市公園等避難場所建設,拓展城市防震減災的空間。切實做好廣大農村,特別是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農村防震減災工作,改變農村民居不設防狀況,不斷提高全面防禦的能力。

2.加強地震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提高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發展水平。

重視和加強地震科技的基礎研究、開發研究和應用研究,加強科研基地和重大基礎科研設施建設,為防震減災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提升地震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發展水平。

3.全面提升社會公眾防震減災素質,形成全社會共同抗禦地震災害的局面。

加強防震減災教育和宣傳工作,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全面提升社會公眾對防震減災的參與程度,提高對地震信息的理解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救互救技能。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參與防震減災活動,加強群測群防,形成全社會共同抗禦地震災害的局面。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10/31/content_9154165_2.htm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10/31/content_9154165_3.htm
你可以仔細查閱,根據我的印象是規定在省會和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應該建設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8. 如何提高防震減災意識

汶川大地震的發生,讓世人又一次將目光聚焦到地震上來,有關地震的預測預報問題引發了更為激烈的爭論,同時,更多的人也開始從地震中反思,思考地震都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地震的巨大破壞力對比出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然而人類真的在地震面前無所作為了嗎?回答顯然是否定的。地震發生後,人們有了更為積極的防震減災意識,懂得了居安思危,樹立起了憂患意識。人們對於建築安全的重新認識,把建築的防震功能作為了首要的考慮因素,追求更為安全的居所和公共設施。地震的發生,也讓我們的科學工作者加緊了地震研究的腳步,而不是坐以待斃。地震,也讓我們社會上的每個人開始思考自己的行為,開始思考自己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作為災害的地震難以避免,針對地震的預報難以實現的情況下,防震減災意識的有無往往直接決定了人們的生命財產損失的大小。其實在汶川地震發生之前,學者已經做出過在幾年之內四川會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預測。對於地處地震發生概率極高地區的學校,加強學校建築質量維護和進行防震安全演練是應該採取的最基本措施。然而,在地震來臨的那一刻,我們發現,大批的學校校舍發生倒塌,學校沒有能夠有效地進行撤離組織,導致師生傷亡數字巨大。

地震給我們帶來最大的警示和思考就是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流傳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兩個人的兩個故事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一是北川劉漢希望小學捐助人、漢龍集團老闆劉漢打造的「最堅固小學」令500餘名師生安然無恙;一是安縣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奇跡般地讓2200餘名師生毫發未傷。

北川劉漢希望小學500餘名師生及時疏散,安然無恙,源於他們這座小學三層教學樓的堅固。當時雖然在一二樓的學生及時跑到操場,但在三樓原地蹲下的學生也未有危險,其原因是這座樓經受住了大震的檢驗。在投資這座希望小學時,做建材和貿易起家的劉漢對建築進行了嚴格把關,保證了資金全部用於建築上,保證了建築質量的可靠,最終也保證了師生的安全。

四川安縣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常年堅持對教學房屋進行加固,定期演練緊急情況下師生疏散。5·12地震發生時,全校共2 200名學生、上百名教職員工全部按平時演習路線沖到操場以班級為方隊集中,毫發未損,整個過程僅用時1分36秒。

災區在重建過程中更應該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上述兩人的做法值得推廣。作為個人,無論是發生過地震的地區,還是沒有發生過地震的地區,都應該從這次地震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要樹立一種防震減災的意識,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用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當然並不限於地震。

提高防震減災意識,掌握地震發生時的自救互救能力,對於保護自己至關重要。就在汶川地震發生後不久,日本東北地區的岩手縣發生了里氏7.2級地震,但傷亡非常小。我們從這個例子中就能看出擁有防震減災意識有多麼重要。日本是地震多發的國家,其成功的地震減災對策,對民眾進行的防震知識教育對於減小地震損失起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的防震減災教育真正做到了從娃娃抓起,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要進行這類訓練。一般的日本人都具備這些知識:家裡常備一瓶水、一點食品,放在容易取到的位置;地震來了不坐電梯;樓層太高的話,就不跑樓梯,而是躲進廁所這種結構較小的房間里。另外,適時進行的防震演習活動也對減小損失有幫助。地震演習主要是在演習中發現問題,提高整個社會在地震到來時的行動、救災效率。實踐已經表明,地震真正發生時,這種模擬演習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提高地震預測、預警的准確性,也是防震減災的重點。日本在這次強震中新使用的一套預警速報系統,搶先幾秒鍾預報了地震的發生,從而也減小了一些損失。以人類還不能准確預報地震的現實來看,加強防震減災的意識,以減災為主,比依靠尚難實現的准確預報要好得多。

青少年要注意加強防震減災知識的學習,掌握防震減災和次生災害防範的常識,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學會保護自己,在保證自己安全的狀況下,學會施救別人。青少年學生還可以通過參加社會上組織的防震減災科普講座,參與公共場合的演練演習來提高自己的抗震水平。總之,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能否擁有防震減災意識和抗禦地震災害的能力,也已成為衡量一個人知識水平和素質修養的重要標志。提高防震減災提示,懂得保護自己,是對自己負責,也是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

知識點日本防震意識深入人心

在日本,家家戶戶一般都有避難工具,例如手電筒啊,安全帽、干糧和裝水的袋子等。這些東西通常會統一放在一個「防震袋」裡面,袋子里的食物可以用3~6天。有了這個袋子,即使地震時被埋入廢墟中,也有一定的生命保障。電視里經常提醒市民注意飲食的儲存日期,以防過期。

另外,一般住戶都很清楚所住居民樓的防災緊急通道;在居家布置時,為了防止傢具在地震時倒下來砸傷人或物,都有專門把這些傢具與牆壁或天花板固定的裝置,而擺放的音響、電視或一些容易損壞的工藝器皿等,在其四角處都有專門固定防滑的膠皮墊;在家裡沒人時,日本人習慣關閉煤氣總閥。

9.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
【活動主題】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於自然災害,其中特別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這節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動對象】xxxxxxxx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教育學生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主題:
2008年的5月12日就這樣寫入了歷史,當天十四時二十八分,突如其來的汶川8.0級地震,震動了汶川,震動了億萬國人的心。一個個美麗的縣城,那樣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國,頃刻間天崩地裂,斷壁殘垣。沉痛的瞬間,心痛的數字,染血的孩子,受傷的臉龐„久久縈繞在我們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後,為我們敲醒了防範的警鍾,平時我們的生活很幸福,其實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假如地震真的來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做好戰勝地震的准備了么?
你做好戰勝地震的准備了么?
二、地震前准備: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前應做哪些准備?
學習地震基本急救知識,制訂家庭應急預案,開展家庭一分鍾緊急避險、撤離與疏散的演練活動;備好防震應急包。配齊應急物品。傢具物品擺放要重的在下、輕的在上。將床放在內牆(承重牆)附近,要遠離屋樑和懸掛的燈具。 2、如何做好疏散准備?
清理雜物,使門口、庭院通道暢通,震時便於人員逃離。熟悉周圍環境,了解避難場所,地震時可沿指定路線及時疏散。 三、地震時自救知識: 1、地震時的避震原則是什麼?
(應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裡等安全形落,待震後迅速撤離。)2、地震時怎樣自救?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再做補充和總結。 1隻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生。用枕頭或手或坐墊保護頭部。
2在平房沖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如果來不及,就在堅硬傢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機轉移。
3在樓房遵循就近躲避原則。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登「安全形」或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內,不要跳樓,待強震過後有序撤離。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千萬不要坐電梯。
4在教室內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後,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5在街道上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要避開高大建築物,如:樓房等。
6一旦震動停止,就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被埋壓時最重要的是樹立生存信心,沉著冷靜。首先挪開頭部周圍的雜物,保持呼吸暢通,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磚、木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不要哭喊,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用簡易的辦法包紮好傷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節約飲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使用,發出求救信號時可採用敲擊水管的辦法。 四、地震後互救知識:
1、震後救人原則是先救近處的人。無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以免錯過救人良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先救青壯年。可使他們迅速在救災中發揮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盡快擴大救人隊伍。
2、首先請家屬或鄰居提供情況。採取喊話、敲擊等方法詢問埋壓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仔細傾聽有無呼救信號,判定被埋壓人員位置。在保持通風(通氣)的前提下,做好標志,等待專業救援隊人員前來救治
3、接近被埋壓人時,不要用利器刨挖。注意分清支撐物與一般埋壓物,不可破壞原有的支撐條件,以免對人員造成新的傷害。首先暴露被埋壓者頭部,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保證倖存者呼吸順暢。在抬救過程中不可強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體再次受到損傷。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強光的刺激。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鮮空氣,不可一次進食過多。避免被救人員情緒過於激動。

【活動小結】
地震非常可怕,因為它不可預測,威力大,但是如果我們做好了挑戰「天災」的思想准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生前降低了許多。同學們,平時看一些自我保護方面的書籍,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我們學校預計會在下周一、周二,進行防震減災演習活動。希望同學們都能聽從老師的指揮,確保演習活動的安全,千萬不能在為了安全的演習中出現安全問題。

閱讀全文

與防震減災技能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心理欄目運營策劃方案 瀏覽:703
市場營銷休布雷公司巧定酒價 瀏覽:249
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問題 瀏覽:592
文體局春節活動方案策劃案 瀏覽:79
微信陪聊營銷 瀏覽:879
員工職業技能培訓方案 瀏覽:649
市場營銷專業試題及答案 瀏覽:624
國際市場營銷發展的階段 瀏覽:985
驢媽媽網路營銷的評價的標准 瀏覽:357
教育機構廣場活動方案策劃書 瀏覽:10
售後服務培訓計劃與方案 瀏覽:726
簡述網路營銷系統的層次 瀏覽:500
快銷品市場促銷方案 瀏覽:573
有關電子商務的圖片 瀏覽:446
市場營銷對公司的影響 瀏覽:402
電子商務導論試題 瀏覽:331
西安博得電子商務 瀏覽:352
中國觀光產業服務市場營銷研究論文 瀏覽:103
高職旅遊教學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303
超市促銷活動圖片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