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師普通話培訓計劃方案
普通話是我國進行日常交流使用的官方語言,它的推廣普及對於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下面是有教師普通話培訓計劃方案,歡迎參閱。
通過普通話等級測試,作為教師業務考核合格的一項條件。為推動這項工作,使我校教師普通話水平基本達到規定要求,學校將有計劃開展教師普通話培訓工作。
一、提高普及普通話的認識
說好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於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推普工作中承擔著重要使命,對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有直接影響,因此教師應自覺成為推普積極分子。
二、普通話等級標准介紹
普通話水平分三級六等
一級甲等:測試總失分率不超過3%
一級乙等:測試總失分率不超過8%
二級甲等:測試總失分率不超過13%
二級乙等:測試總失分率不超過20%
三級甲等:測試總失分率不超過30%
三級乙等:測試總失分率不超過40%
三、我校培訓計劃
根據要求,教師達到二級乙等以上水平為合格,語文教師應略高於其他學科教師的水平,應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根據我校普通話水平現狀,並結合我校教學工作實際,普通話培訓工作將採取分步走的做法。
第一階段:67年1月(含67年1月)以後出生的教師分為兩批在03年培訓結束,並通過普通話測試。若有測試不能達標的,必須在2004年上半年補測通過。
第二階段:57年1月(含57年1月)以後至67年以前出生的教師將在2004年參加培訓,通過培訓,普通話水平提高較快的,可以在當年參加普通話測試。但最遲應在2005年完成測試工作,取得合格證書。
第三階段:從2004年起,開始對57年以前出生的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工作,爭取通過培訓使這部分教師全部取得合格證書。
今後從外校調入的教師或畢業分配到我校的教師都必須持有普通話測試合格證書。
在進行普通話培訓的同時,還應挖掘潛力,送出部分普通話水平較高的教師參加自治區級培訓,爭取取得測試員的資格,從而更好地推動學校普通話普及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深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進一步增強校校輻射能力,向全社會廣泛宣傳,大力推廣普通話,促進推廣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向縱深發展。樹立教師終身學習的思想,進一步提高全校師生語言規范意識和“推普”意識,在全校形成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良好風氣。
二、工作目標
通過普通話培訓、宣傳活動,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師生語言文字意識,努力創建規范、健康的校校語言文字應用環境,營造“人人講好普通話,個個寫好規範字”的良好氛圍,提升學校文化品位。
三、主要工作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快推普步伐
1、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學習有關推廣普通話活動的文件,領會精神,提高師生推廣普通話和使用普通話的能力。
2、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話是每位教師必備的素質條件。教師的推普工作如何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幼兒的發展,我校將進一步規范推廣普通話工作,要求教職員工校內各項活動堅持使用規范的普通話。
3、力求在網管員的協助下,完善校語言文字網。健全學校推廣普通話網路,採取層層負責制,加強推廣普通話力度,提高推廣普通話效果。
二、明確普及要求,嚴格遵守規章制度
1、領導要帶頭講普通話,要求廣大教職員工、學生都要說普通話,做到校內一切場合堅持用普通話,養成使用普通話的良好習慣。
2、教師在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會議、宣傳和其他集體活動中都要使用普通話,讓普通話成為師生的交流語言。
3、嚴格執行教師持普通話上崗制度。
三、開展普通話教學,參與普通話培訓
為了不斷提高普通話教學質量,做到講、練結合,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師不僅要掌握普通話理論知識,還要注意培養口語表達能力。我校將定期舉行教師演講比賽、普通話比賽,把用普通話教學列入對中、青年教師的業務考查內容,作為評優的條件之一。
認真抓好教師培訓工作,提高教師普通話水平。
四、加強宣傳力度,開展“推普周”活動
根據市語委要求,認真開展第十四屆“推普周”系列活動。利用網站、宣傳櫥窗、廣播電台等平台向教職員工和家長宣傳“推普”知識,增強我校全體教職工和學生的語言規范意識和推廣普通話的參與意識。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促進推廣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不斷深入,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說好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於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推普工作中承擔著重要使命,對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有直接影響。我校根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依照市語委辦的工作安排,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政策,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深入宣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貫徹落實《河北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辦法》為工作出發點;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進一步增強校園輻射能力,向全社會廣泛宣傳,大力推廣普通話,促進推廣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向縱深發展。結合創建“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活動,提高我校全體教師普通話水平,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從教育教學實際出發,注重工作實際及教育教學發展前景,進一步提高全校師生語言規范意識和“推普”意識,在全校形成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良好風氣,發展學校校本培訓特色。特製定如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
1.大力推廣普通話,是憲法和教育法、教師法明確規定的任務,對於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精神,深入宣傳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學和各項活動中,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師生語言文字意識,提升學校文化品位。
3.學校工作的主體是教學,教學工作的主體是教師,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教師的普通話水平如何,不僅關繫到自身的形象,而且關繫到學生能否准確理解和掌握教師講課的內容,能否全面提高素質和能力,能否養成文明用語的良好習慣。在教師中普及普通話,並不斷提高教師普通話的水平,是各級各類學校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二、工作目標:
通過普通話培訓、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全校師生的普通話水平以及對推廣普通話,寫規範字重要意義的認識,形成一種自覺學習普通話,使用普通話,寫規範字的良好氛圍。
三、培訓措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話是每位教師必備的素質條件,教師的推普工作應再接再厲,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發展。全校教師要充分利用業務學習時間,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大力宣傳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全校教職工對推廣普通話工作意義的認識和使用普通話的自覺性,提高學生說普通話能力。
(二)注重實際,嚴格遵守規章制度
1.領導要帶頭講普通話,要求廣大教師、學生都會說普通話,逐步做到校園內一切場合堅持用普通話,養成使用普通話的習慣。
2.教師在組織教育教學和課間活動中都要堅持使用普通話,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各環節也要堅持與學生說普通話。
3.建立普通話獎懲制度和細則,保障普通話工作的有效進行。
(三)全面開展普通話教學,參與普通話培訓
1.為不斷提高教師普通話教學質量,教師不僅要掌握普通話理論知識,還要注意培養口語表達能力。我校將定期進行教師演講、朗讀練習,並舉行教師普通話評比活動,促進教師普通話水平的提高。把用普通話教學列入對中、青年教師的業務考查內容,並做為評選各類先進教師的條件之一。
2.做好重點人員的培訓工作
培訓的重點是測試未達標的教師,爭取早日完成全體教師達到二級甲等的工作目標。
3.做好“推普周”的宣傳工作。在推普周將開展“教師粉筆字書寫比賽”、“我愛祖國語言美”演講比賽等活動。
4.繼續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及有關推普精神。
(四)加強督導檢查
根據市語委下發的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的《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細則》,加強對普通話工作的督導檢查。
對擬調入我校的教職工普通話情況進行嚴格審查,普通話不合格者不得調入;結合全員聘任制,普通話不合格者堅決不予聘任;在崗教師普通話測試必須達到規定的標准。
結合常規教學管理,加強對教師教案書寫和上課用語的管理:每學期由業務教乾和教研組長定期檢查教案,對使用漢字不規范的教師提出批評,限期改正;開展不定期聽課活動,檢查教師普通話使用情況。
班級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普通話的指導,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良好習慣。
(五)做好學校普通話檔案管理工作
注意活動資料和記錄的收集、整理和歸檔,使學校的普通話檔案完善、齊全、實用。
㈡ 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語言文字工作是幼兒園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繼續認真落實語言文字工作,提高師生的語言文字素質,下面給大家分享了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精選5篇),歡迎借鑒!
語言文字工作是幼兒園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認真落實語言文字工作,提高師生的語言文字素質,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對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指導思想:
以今年我校創建省級語言文字規范化校園工作的統一要求和部署為目標,結合園務計劃,強化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鞏固語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果,進一步規范強化日常工作,根據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政策,使之更好地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繼續深入宣傳與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進一步提高全園師幼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推普參與意識,開展多樣活動,使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工作目標:
我園將以《以文化浸潤,促師幼和諧發展》為引領,扎實、有序、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將推普活動和經典誦讀活動巧妙地融於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之中。以省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評估認定活動為契機,積極宣傳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扎實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帶動工作;促進園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完善體制,提高管理水平。
1、園領導及全體教師要進一步增強對語言文字工作的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做到分工合作,齊抓共管,繼續將語言文字工作成為幼兒園常規管理,並做好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歸檔工作,進一步規范推普工作,並重視發揮幼兒園、家庭、社會教育的「三結合」作用。
2、積極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學習,創設良好的輿論氛圍,形成多方配合,齊抓共管的局面,使全體教職工都積極參與到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活動中來。
3、加強日常的深入化,做到語言文字工作常規化。把普通話運用能力作為幼兒園文明班級評選及教師工作的考核標准之一。
(二)積極營造校園推普環境,加大語言文字宣傳力度。
1、營造推普宣傳氛圍:
(1)在幼兒園內設計宣傳標語,並根據活動的進程及時更新,努力營造一個「人人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良好氛圍。
(2)各班充分利用好家園聯系欄,營造推普宣傳氛圍,做到家園聯系。
(3)各班的教師負責班級的語言文字工作,並每班推選2—4名推普員,協助老師完成園內外的推普宣傳和檢查工作。
2、充分利用傳媒宣傳:開展豐富多彩的師幼語言文字活動,提升語言文字規范化運用能力。
(1)堅持「國旗下講話」活動,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提高幼兒聽、說普通話的能力和興趣。
(2)藉助網路平台及QQ群向老師、家長及幼兒宣傳「推普」的意義和作用。
(3)組織教師開展「啄木鳥」找錯糾錯活動,查找並糾正園內外不規范的用字現象。
(4)對教育教學資料語言文字規范化進行檢查:含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備課、評語等資料的檢查。
(5)組織開展講故事比賽
(6)組織開展「我行我秀」幼兒表演活動。
(7)積極開展古詩、童謠和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弘揚民族文化。
(三)積極配合,全力以赴,迎接語言文字示範校的評估認定。根據要求,今年我校將迎來安徽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評估認定工作,我園將充分利用這個契機,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並發動師生共同參與,做到語言文字工作「三納入,一滲透」,即把提高幼兒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要求納入幼兒園的培養目標和有關課程標准,納入教育教學和幼兒技能訓練的基本內容,納入幼兒園工作日程和常規管理,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從而提升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的整體水平,更好地發揮語言文字示範校在全社會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中的引領和輻射作用。
四、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撰寫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2、全園開展錯別字整改活動。
3、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
4、「三八節」詩歌朗誦活動。
四月份:
1、園內教研活動聽課評課活動。
2、組織幼兒參加「小青蛙」故事比賽。
3、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
五月份:
1、規范用字、用語的檢查。
2、教師硬筆書法比賽。
3、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
六月份:
1、教師「讀書月」活動。
2、「六一」童謠誦讀活動。
3、幼兒「我行我秀」表演活動。
4、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
九月份:
1、組織開展全國推普宣傳周活動。
2、評選「推普標兵」。
3、撰寫讀書心得。
4、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
十月份:
1、迎國慶「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2、規范用字、用語的檢查。
3、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
十一月份:
1、教師讀書活動
2、園本研修聽課評課活動。
3、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
十二月份:
1、評選「推普標兵」。
2、迎新年詩歌會。
3、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
一、指導思想:
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工作中創先爭優,以「構建和諧語言環境,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城市文明建設」為宗旨,堅持「分類指導、整體推進、均衡優質、特色發展」的思路,全面實施區語言文字「十二五」規劃,深入推進我園語言文字法規宣傳、加大力度開展幼兒園師生、家長的語言文字培訓工作,提高語言文字管理水平和社會應用水平,大力營造「文明、規范、和諧、健康」的校園用語用字環境。
二、工作目標:
1、爭創全區語言文字績效先進單位。
2、完成三位教師普通話等級提升。
3、高質有效地完成兩次以上校語言文字培訓工作。
4、高質量開展十四屆「推普周」活動。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健全制度,促發展。
進一步規范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強化教師的規范用語用字的意識,從制度上保證本園語言文字工作的扎實開展;將教師、幼兒使用普通話情況作為每日行政查班以及教師每月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做好適時記錄,每周反饋,落實獎懲。
2、抓實管理,創實效。
本年度,我園為語言文字工作提供培訓與和活動經費的保證;通訊員、教學骨幹老師及各班班長為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的主要成員,負責抓好雙推宣傳及監督等日常工作,在園內形成自上而下的語言文字工作網路,通過積極宣傳教育,層層落實責任,隨時自查自糾,來促進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的規范開展。
3、豐富環境,造氛圍。
(1)繼續深入開展「小百靈故事電台」。
本學期,繼續發揮幼兒園小廣播的作用,開展「小百靈故事電台」,特別建立了百靈鳥家長志願團隊,邀請家長們一起利用每周三離園前十五分鍾,輪流到小電台講故事,使新幼的家長、孩子通過聽、說、練,提高說普通話的能力。
(2)繼續廣泛開展「故事大王巡講團」活動。
承接上學期的形式,本年堅持每周一次大、中班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兩名,到各班進行「故事時光」的巡講活動,促進幼兒普通話水平的提高。
(3)創設有特色班級語言活動區。
要求各個班級教師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創設相應的語言活動區角,為幼兒提供語言學習活動材料,如:早期閱讀圖書,故事圖片,錄音機、磁帶、故事表演道具等等,讓孩子們在與操作材料的互動中,獲得語言能力的發展。
(4)創設語言文字宣傳專欄。
充分發揮幼兒園宣傳櫥窗的作用,創設語言文字宣傳專欄,堅持每學期出兩次專刊。將專欄劃分三個版塊,分別對教師、幼兒、家長三類不同的人群,進行不同重點的用語用字宣傳教育。
(5)抓好信息上傳。
信息員及時記錄幼兒園里的推普信息,並用文字與照片的形式及時上傳到武昌教育網,將我園的一些成功的推普做法,推薦給姊妹園,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做好語言文字工作。
(6)創新日常推普工作。
幼兒方面:
啟動新幼園本課程「快樂閱讀」。每月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一次「親子閱讀」活動,九月,在新幼兒園的親子閱覽室將定點開放。
在幼兒園中開展中華經典古詩詞誦讀活動。利用餐前,起床,離園前的時間帶領幼兒學習,朗誦古詩詞,練習吐字、發音讓幼兒在學說普通話的同時,接受熏陶,樹立禮儀之道,逐步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
開展小小監督員活動。各班每天選派一名幼兒擔當班級普通話監督員,監督小朋友、家長及教師堅持說普通話。
開展普通話示範班評比活動。每學期評選一次,通過班級互評、家長參與推評相結合的形式,推選出用語用字規范的班級為普通話示範班,通過該活動,激勵全園班級積極爭學、趕超,不斷進步。
教師方面:
開展「大家來找茬」活動。繼續開展每月一次的「大家來找茬」活動,通過教師之間相互檢查,相互監督,發現工作中的不規范用語用字現象,及時記錄,相互提醒,及時整改。
每兩個月開展一次「我會記、我愛讀」活動。通過開展語言文字培訓及教師語言規范知識比賽、規范漢字書寫比賽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用語用字的規范意識,提高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的能力水平。
家長方面:
開展「大手牽小手」百靈鳥在行動活動。上學期,我園開展的「大手牽小手」百靈鳥在行動活動得到了家長及幼兒的積極參與,本年度,我園還將繼續開展此項活動,改進以往的形式,這學期我們將創設豐富活動內容,帶領幼兒與家長開展「爺爺奶奶愛說普通話」和「爸爸媽媽故事誦讀」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使不同類型的家長們也能從意識、行為上關注到用語用字的規范。
開展以規范用語、用字為主題的班級家長學校活動。各個班級在每學期組織一次以規范用語、用字為主題的班級家長學校活動,運用知識講座、普通話朗誦、測試等多種形式開展,不斷提高家長的用語用字規范意識與水平。
結合「六一」、「國慶」等等節日,開展趣味親子同樂,趣味猜謎活動。家長猜字謎,要求家長正確寫出謎底中的字;幼兒猜物品,要求必須用普通話正確讀出謎底。對達到要求的家長及幼兒給予適當獎勵,以此來激勵大家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
4、「推普周」活動:
積極開展好第十四屆普通話宣傳周活動,認真思考「推普周」活動方案,成立「推普周」活動領導小組,做好活動計劃與安排,圍繞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推普周」活動,帶動全園師生、家長及社區居民都來了解、參與「推普周」活動,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使用普通話與規範字的意義,從而自覺的使用規范的語言與漢字。
迎著開學的步伐,推普宣傳周的腳步也離我們越來越近。為更好做好語言文字的宣傳和教育工作,現就下半年我園語言文字工作做一個簡要的計劃。
一、指導思想
繼續以青浦區語委辦工作要點為指導,以今年推普周宣傳通知要求為下半年主要內容,繼續以鞏固成果,創新活動形式為抓手,營造一個良好的幼兒園語言環境。
二、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積極開展推普周宣傳教育活動。
根據本屆推普周的主題「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幼兒園要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如通過利用電子大屏幕、海報、小星星報以及橫幅等途徑來進行主題宣傳。同時,幼兒園還可發放相關宣傳資料。
除了做好相關的宣傳教育外,幼兒園還在師生間開展系列教育活動:
1、國旗下講話,圍繞宣傳主題進行。
2、開展古詩誦讀活動,大班年級組進行。
3、教師鋼筆字書寫競賽。
4、向家長和老師發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而宣傳資料。
(二)日常宣傳指導教育
1、家長層面:
(1)利用小星星報語言文字專欄,向家長繼續進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系列宣傳。
(2)利用幼兒園班級班級網頁,每月向家長進行經典童話指導的宣傳指導。
(3)利用家園聯系欄向家長進行經典童話內容的推送。
2、教師層面:
(1)創新「語言文字宣傳欄」的版面和內容,讓宣傳版面更生動,更貼近生活。
(2)上海市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3、幼兒層面
利用「國旗下講話」的契機,通過幼兒、教師講話,結合文明禮貌、愛國愛家鄉、傳統節日教育等,向幼兒進行傳統中華美德教育。
(三)加強日常語言教育,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1、各班要充分閱讀區,提供與主題相關的圖書以及豐富的操作體驗材料等,讓幼兒在講講、玩玩、演演中學習大膽表達表現的能力。
2、繼續開展語言課堂教學調研活動及教案設計活動。
3、開展古詩詞的誦讀活動,激發幼兒對誦讀活動的興趣。
(四)繼續引導五位教師做好漢字應用水平測試的准備工作,順利完成漢字應用水平測試。
(五)開展專題活動
1、面向中班家長開展《中班家庭早期閱讀指導》講座。
2、開展親子故事表演活動。
3、開展小劇場活動:邀請相關專業人員為幼兒進行童話故事的表演。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精神,深入宣傳、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學和各項活動中,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師幼語言文字意識,提升自身文化品位。
二、工作目標:
積極宣傳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扎實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帶動工作。強化師幼語言文字規范意識,提高語言文字應用水平,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向全社會推廣輻射,促進我園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再上新台階。
三、工作任務和措施:
(一)完善體制,提高管理水平
1、在園領導的重視和指導下,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自職責,考核落實,並將此項工作納入素質教育、幼兒園的常規管理,與幼兒園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建立相關用語用字的規章制度,做好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歸檔工作,從而督促並提高用語用字的規范水平。
2、積極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創設良好的輿論氛圍,形成多方配合,齊抓共管的局面,使全體教職工都積極參與到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活動中來。
3、加強日常的檢查,做到語言文字工作經常化。定期對幼兒園的用字情況進行檢查,包括家園宣傳欄、教師的備課等。把普通話運用能力作為幼兒園文明班評選以及對教師的工作考核結合起來。
(二)廣泛宣傳,積極開展各項活動
1、營造推普宣傳氛圍
(1)將固定標語張貼在幼兒園各個地方,並在大門、教學樓處張貼以宣傳推廣普通話為主題的宣傳畫。
(2)各班充分利用好家園聯系欄,營造推普宣傳氛圍。
(3)結合經典誦讀,在公開欄張貼每周一拼,扎實教師基本功。
2、充分利用多媒體宣傳
(1)利用校園戶外音響,在晨間及戶外活動時播放推普歌曲。
(2)藉助幼兒園網站,向老師、家長及幼兒宣傳「推普」小知識。
(3)利用室外電子屏,播放宣傳標語,營造宣傳氛圍。
3、開展豐富的推普活動
(1)倡議老師們從身邊做起,找身邊的錯別字,如家園之窗,社區的公告欄。
(2)在幼兒間進行「大帶小」活動,鼓勵中大班的孩子為弟弟妹妹表演講故事、念兒歌等活動,引起小年齡孩子學說的興趣。同時也讓大孩子帶領小孩子玩耍,在自由的交流中模仿學說普通話。
(3)教師為幼兒樹立榜樣,明確「說普通話,從我做起」。在一日活動中,堅持每一環節都使用普通話,教師間交流也不例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幼兒之間用普通話交流。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多說普通話,引導幼兒多說普通話,引導幼兒大膽說、慢慢說、說清楚。
(4)與家長密切聯系,共同做好推普工作。組織幼兒開展「小手拉大手,同講普通話」活動,向家長宣傳推普知識,從而提高推普工作的全員知曉率和參與率。
(5)學習上級文件,精心組織開展第18屆全國推普宣傳周活動。緊密結合本園語言文字工作的實際,不斷拓展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創新推普周活動的宣傳內容和組織形式。
(三)加強研究,建設和諧語言生活
20XX年,我園在語言文字工作方面,將秉承將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納入幼兒園管理常規的精神,把幼兒語言發展的研究納入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中開展,努力提高全體師生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規范化水平。
四、具體安排
一月份:
1、全園開展錯別字整改活動。
2、語言文字工作資料收集整理。
二、三月份:
1、制定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2、各班開展「看圖講故事比賽活動」。
3、教師規范用字測試。
四月份:
1、青年教師講故事比賽。
2、開展「教學展示周」活動。
3、語言區角觀摩活動。
五月份:
1、開展教師寫字比賽活動。
2、開展「啄木鳥」行動,進行班與班之間的互檢「家園聯系欄」、領導班子檢查教師的文本文件。
3、幼兒經典誦讀活動。
4、互幫互學活動——教師說規范普通話。
六月份:
1、舉辦歡慶「六一」兒童節活動。
2、開展教師教養筆記展示交流活動,實施規范用字。
3、開展教師讀書交流活動。
4、開展大班畢業典禮。
七、八月份:
語言文字工作資料收集、整理。
九月份:
1、慶祝教師節、中秋節活動,在師德學習、文字游戲中,滲透文明用語、規范用語,營造良好的園內環境。
2、推普周活動,通過張貼宣傳圖片、海報、文明用語和懸掛宣傳橫幅等形式,營造良好的推普氛圍。
3、「慶國慶」師生朗誦大賽。
十月份:
1、組織部分青年教師開展語言文字法規政策知識競賽?
2、教學展示月活動。
3、各班語言區角環境交流
十一月:
1、讀書交流活動
2、「課內比教學」教師技能大賽
十二月:
語言文字工作總結、資料收集。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快我園通用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工作的進程,深入宣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創建市級語言文字規劃化示範幼兒園和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驗收為契機,圍繞本園中心工作,全面貫徹語言文字工作的「三納入一滲透」的要求,加強組織、制度建設,扎實做好常規管理工作,保持工作特色,加大宣傳力度,促進我園語言文字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工作目標
(一)學習、宣傳和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加大語言文字宣傳力度,營造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良好校園氛圍,努力創建市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園、提升幼兒園良好形象,展示幼兒園特有的風采。
(二)健全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網路,進一步規范語言文字工作,對照語言文字驗收指標,結合本園中心工作,與各班組工作整合,扎實有效開展語言文字活動,按時認真做好資料的積累和歸檔。
(三)營造幼兒園文化氛圍,讓幼兒在各項閱讀、誦讀、講故事、等活動中學習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幼兒園文化品位,推進全園用語用字的規范化。
三、工作內容及措施
(一)完善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綜合管理
1、在園長的統一領導下,語言文字管理網路機構正常運作,定期召開語言文字領導小組會議,從幼兒園中心工作出發,全面部署本園語言文字工作。
2、各班級設班級推普員,負責班級日常推普工作,注重抓日常管理。實行推普員不定期交流匯報制度和推普員培訓制度,努力打造一支素質良好的推普員隊伍。
(二)優化校園語言文字環境,提升規范運用語言文字水平
1、常設推普標語牌,按需進行宣傳標語和橫幅的張貼,利用班級牆面、幼兒園博客、宣傳板、會議等形式,經常性宣傳語言文字工作。
2、定期檢查校園語言文字規范化使用情況,重點檢查各推普角等班容班貌情況。
3、規范教師的課堂用語,採用推門聽課和上研討課的形式檢查教師的課堂用語,對擔任教學任務的教師普通話應達到二級乙等水平。
4、規范幼兒在園文明用語,要求全園學生在校園內必須堅持說普通話,並通過教師指導與培訓,進一步提高學生普通話水平。
5、領導小組成員一起深入課堂,定期檢查、調查師幼在課堂、校園活動、會議等方面使用普通話情況,並及時反饋檢查情況。
(三)貫徹「三納入一滲透」,增強語言文字工作的實效性
1、納入幼兒園常規管理:將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納入到幼兒園的文明單位創建中,與幼兒園中心工作整合。強化管理,積極營造園內推普氛圍。各班組、教研組認真做好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保證工作文字和公示文字的規范純潔,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園內用字用語規范。積極落實將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使用能力納入教師考核、職務晉級、評優評先等的基本內容和條件。
2、納入教學基本功:重視教師素質的培訓與提高,加強過程培訓,突出教師培訓的「四性」:全員性、參與性、實踐性、全程性,提高全體教師的普通話水平。結合幼兒園教學流程考核,把教師的標準的普通話作為重要的評分項目,以推動教師的普通話應用能力,強化寫規範字的意識。結合教學工作,適時開展教師基本功訓練與比賽。
3、納入德育內容:根據幼兒園研發的經典誦讀課程,圍繞幼兒園「五字五星」評比活動,堅持做好幼兒園「每周誦讀」並定期檢查,把推普工作列為每日行為規范考核項目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字工作相關活動,主要有講故事比賽;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不斷提升師生說普通話和寫規範字的水平。
4、滲透進各學科: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把相關教學內容與語言文字規范教育有機融合,在各科教學中有機滲透語言文字,並體現在教案、教學反思或案例中,教導處定期進行檢查反饋。
(四)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加強對幼兒語言文字能力的培養
1、結合幼兒口語交際課,引導幼兒關注生活、感受生活,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2、幼兒方面開展「書香節」、「普通話宣傳周」等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激發幼兒規范用語和用字的興趣。
3、教師方面開展「資深教師好書分享會」、「年輕教師演講」等一系列活動,旨在進一步提升教師對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㈢ 如何強化師生國語培訓,抓好國家通用語言教育質量
營造「一個氛圍」。
努力創造學習國語的語言環境,加大校園國語使用率,積極營造學習氛圍。有效利用校園文化牆、校園廣播、文化走廊、電子屏等宣傳載體,廣泛宣傳學習雙語的重要性,增強師生樹立學習雙語的思想意識;以「以賽促學、借賽提質」為主題,定期舉辦雙語教學大賽、口語大賽、演講比賽等活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學習效果;組織國語學習小組,督促教師加強國語學習,通過提問、溫習等形式,不斷積累詞彙,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熱潮。
立足「兩個培訓」。一認真做好校本培訓。
各學校要充分利用放學後1小時,選定優秀雙語教師,根據培訓內容,制定課程表,積極組織少數民族教師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學習班;以校為單位,抓好互動交流,每星期組織開展一次集中培訓,通過分組討論、交流發言、集中朗誦、觀看視頻等方式,加強少數民族教師的聽說能力。同時,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台和班班通設備,定期開展校校之間的多媒體應用培訓和雙語能力培訓,使每位老師都能夠熟練應用電子教學資源,不斷增強教學效果;開展結對互學活動,組織新老教師、民漢教師結對子,發揮各自優勢、取長補短,做到每周相互聽課、交流、座談不少於5次。
二全面落實外派培訓。各區縣要利用外派學習機會,打造國語培訓團隊,根據外派指標,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外派方案,分期、分段組織骨幹教師參加培訓;根據有些農村、偏遠學校國語整體偏低的情況,積極組織內區域內民語言學校和漢語學校「捆綁式」發展,選派民語言教師到漢語學校跟班學習,進行備課、聽課、上課、批改作業等,不斷提高民語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專業技能水平。
完成「三個目標」。
一是實現專業水平目標。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暫行)辦法》中少數民族教師漢考標準的要求,積極組織培訓,強化培訓效果,到2016年底,全市70%的少數民族教師達到專業目。
二是完成日常工作目標。通過組織各類培訓,到2016年6月,全市所有少數民族教師能用國語進行簡單交流和學習。到2016年底,全市所有少數民族能正確使用國語書寫簡單的文字材料,如:撰寫簡單的通知、請假條等。三是信息化能力目標。2016年9月份,全市所有少數民族教師能用維、漢兩種輸入方式,掌握「班班通」、電腦等多媒體使用方法,能熟練使用多媒體播放教學視頻。到2016年底,全市所有教師能利用互聯網查找資源、編寫教案、製作課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㈣ 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
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範文匯編5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指導思想
說好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於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推普工作中承擔著重要使命,對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有直接影響。為提高我園全體教師普通話水平,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根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依照市語委辦的工作安排,從教育教學實際出發,特製定本計劃。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話是每位教師必備的素質條件,教師普通話水平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發展。幼兒園要充分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有關語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規、提高教師對推普工作的認識;業務副園長要加強對教師進行正音和異形詞的培訓,保證教師發音正確,對詞語的書寫更加規范;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大力宣傳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全園教職工對推廣普通話工作意義的認識和使用普通話的自覺性,提高教職工說普通話的能力。
(二)注重實際,嚴格遵守規章制度
1.園長要帶頭講普通話,要求廣大教師、孩子都會說普通話,逐步做到校園內一切場合堅持用普通話,養成使用普通話的習慣。
2.教師在組織教育教學和游戲活動中都要堅持使用普通話,在
幼兒的一日生活各環節也要堅持與孩子說普通話。
3.建立普通話獎懲制度和細則,保障普通話工作的有效進行。
(三)全面開展普通話教學,參與普通話培訓
1.教師的普通話訓練主要靠自己擠時間學習,自己學、自己練,自覺的學、自覺的練,當然也離不開骨幹教師的指導。各科教師必須選一級標准,分期、分類達標。按照發准聲韻母調、讀准常用字詞、掌握語言音變規律、普通話與方言詞語辨析等內容進行輔導和練習。
2.為不斷提高教師普通話教學質量,教師不僅要掌握普通話理論知識,還要注意培養口語表達能力。我園將定期進行教師演講、朗讀練習,促進教師普通話水平的提高。把用普通話教學列入對中、青年教師的業務考查內容,並做為評選各類先進教師的條件之一。
3.做好重點人員的培訓工作
培訓的重點是測試未達標的教師,全體教師都要爭取達標。
4.做好教師技能大練兵活動工作,開展「教師粉筆字、鋼筆字書寫比賽」活動。
(四)加強督導檢查
1.根據市語委下發的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園的具體情況,加強對普通話工作的督導檢查。
2.結合全員聘任制,普通話不合格者要再次參加普通話培訓及考試,全園在崗教師普通話測試必須達到規定的標准。
3.結合常規教學管理,加強對上課用語的管理:每學期由園長開展不定期聽課活動,檢查教師普通話使用情況。
(五)做好幼兒園普通話檔案管理工作
注意活動資料和記錄的收集、整理和歸檔,使學校的普通話檔案完善、齊全、實用。
一、指導思想:
以學習《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中心,視「兒童發展為本」、「滿足兒童需要」為目標,從幼兒園實際出發,多途徑多措施探索。培養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為手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將幼兒園教師培訓常態化,努力提高教學有效性,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行為,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兒童的全面和諧發展。
二、現況分析
本學期我園開設了12個班,其中大班三個、中班四個、小班五個,共有四百多名幼兒。目前教職員工47人,教師24名,教齡在十年以上的2名,教齡在兩年以上的8名,教齡在兩年以下的10名,新招入老師4名。市級骨幹教師1名,園級骨幹教師2名,幼兒園發展態勢良好。我園教師比較年輕,因此我們一直將新教師培訓工作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並通過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教學業務學習,新學期我們將進一步提升新教師的業務水平,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培訓目標
1.通過師德學習努力提高教師思想政治和政策理論水平。
2.通過安全學習進一步加強教師工作安全意識。
3.通過《指南》和《綱要》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師實施日常滲透式教育及特色品格活動的教育教學水平。
4.通過開展教師鋼琴和繪畫練兵活動、幫助每位教師在原有的水平上得以提高。
5.通過交流學習深入了解日常工作中教師具體實施家庭教育工作的良好方式。
6.以優帶新,促進骨幹教師、青年教師群體成長。
四、培訓內容
1.學習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組織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活動。通過學習交流,進一步弘揚高尚師德,增強廣大教師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要求。
2.通過常規的指導和交流,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充分認識到保障少年兒童的安全,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首要職責。
3.通過培訓,使幼兒園全體教師對《指南》進行全面理解,切實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落實到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各個環節,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兒童教育觀。
4.通過開展教師鋼琴崗位練兵活動、提高我園教師的鋼琴彈奏水平,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幫助教師提高彈奏技能,使每位教師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以提高。
5.以「如何做好家園合作」為基點,從信息傳播、形象傳播、社交禮儀、危機處理等幾方面加強教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工作能力。
6.在活動中,促進教師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充分發揮教師技能骨乾的帶頭作用,解決教師們在技能技巧練習中遇到的困難或問題。
五、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師德師風---怎樣成為幼兒喜歡的好老師
2.教案的指導
3.課程的整合培訓
4.《綱要》、《指南》培訓
十月份
1.常規的指導(解決各班常規、安全問題及各班常規音樂的制定)
2.彈唱練兵活動
3.繪畫練兵活動
4.教師教學觀摩交流活動
十一月份
1.解決教案存在的問題(教學重難點的把握)
2.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
3.教師彈唱練兵活動
4.《綱要》、《指南》知識競賽
十二月份
1.教學案例的撰寫
2.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3.小圈活動(交流學習幼教的理論知識)
4.各項活動總結
為不斷提高我校教育質量,努力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使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化發展程度再上新台階,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自主、多元、實效為主題,以提高教師實踐潛力為根本,更新培訓理念,完善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模式,豐富培訓資料,使培訓更具自主性、選取性和實效性,促進我校師資隊伍向師德高尚,業務精諶,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培訓目標建立教師培訓領導小組,初建以園本培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用心開展以教師發展需求為著眼點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包括園本培訓、集中培訓、遠程培訓等。努力探索提高教師培訓活動的實效性,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教有特色的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提高我校教育質量帶給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三、培訓任務1、本學年在職教師參加專業發展培訓時光平均到達72學時,其中園本培訓24學時。盡量安排每學科不少於10%的教師參加脫產集中培訓。保證每位教師參加培訓時光一般不低於48學時,最高不超過144學時。
2、為完成班主任周期內應參加不少於30學時的專題培訓任務,用心開展班主任專題培訓。
3、按要求組織園長周期內在職提高培訓,完成相應時數。
4、在培訓周期內退休的教師(退休前)每年應參加24學時的園本培訓和不少於24學時的其他短期培訓。
四、培訓資料1、師德專題培訓。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師德建設的意見》,深入開展以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重點的專題培訓活動。
2、教育理論培訓。從教育基礎理論入手,透過專家引領、教育理論專著自學等途徑,主動吸收和借鑒國內外教育發展過程中構成的各種最新理論成果,對教師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訓,以提高教育水平。
3、學科實踐培訓。著眼深化素質教育,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充分運用專題教研、等有效形式,幫忙教師更好把握理念、駕馭教材,並將其轉化為先進的教學行為。
4、教育科研培訓。引導教師充分認識科研的先導地位,帶領和指導廣大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幫忙教師確立基於教育教學實踐的科研課題,同時進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訓。
5、心理健康培訓。推進心理健康培訓,培育德育工作特色。加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做好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上崗資格認定上報工作,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專業水平和自我調節保健潛力,使廣大教師能運用心理學原理改善教育教學方法,從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有所收獲,取得成就,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五、培訓層面
1、全員園級培訓。培訓資料主要為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教育,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技能訓練,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突出課程教材改革對教師知識潛力的新要求、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
2、班主任培訓。按照《中小學幼兒園班主任工作規定》有關要求,圍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等方面資料,提高班主任工作藝術水平,營造和諧班級氛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3、青年教師培訓。繼續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指導青年教師科學制訂並認真執行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用心創設有利於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學術環境。
4、骨幹教師培訓。繼續探索實施骨幹教師工程,既要著眼培育市級骨幹教師、名師,又要探索校級骨幹教師培育選拔。把握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原則,為富有潛力的教師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寬專業知識層面、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創造良好的條件。
5、其他分組培訓。要用心探索並充分發揮各小組的教育培訓功能,促使教師在組內互幫互學、內化成長。
一、培訓項目名稱
《基於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 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
二、教師隊伍現狀分析
經過三年在園帶動園本培訓活動中,我們的教師在活動教材的運用、活動組織、隨機教育、班級組織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民間游戲在我園的開展,經過我們老師不斷的學習、探討,讓我們在民間游戲的運用上把握得很到位。但我們的教師群體在教育教學的領域上多多少少還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在主題中,怎樣的生成活動是孩子們需要的?教師該如何發現、取捨生成活動;強調把握好生成與預設的關系,教師要善於捕捉教育的契機,做到有效生成。教師往往在生成活動時看到了活動的價值,但是如何發揮教學內容的價值,老師們就做不好了。這一現象說明教師缺少教學活動探究主動性和深入性。此外,課程意識比較淡薄,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教師以教材作為確定課程內容的依據,將教學內容與教材等同,認為教學要「以教材為中心」,忽略了課程目標、幼兒興趣及身心發展水平等在確定課程內容時的重要作用。
所以立足我園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讓教師的成長與工作進展同步,讓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幼兒園的發展與時俱進,形成具有我園特點的培訓工作,已成為我園園本培訓工作的重點。
三、問題的提出
大自然就是活的教育,廣闊的自然資源一直是農村幼兒園廣為運用的。孩子們用泥土來構建和塑造;用石頭、豆類來裝飾;用樹葉、麥稈來操作;用種植和飼養還勞作等等。如何讓散發著泥土氣息的鄉土材料與現代化有效結合,成為擺在老師們面前的一個課題。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走進身邊的大自然,去發現、探索自然中隱藏著的教育價值與智慧,並不斷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以此為基點,將我們身邊的自然力量引進集體教學課堂。
我園的園本培訓,將從「基於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方面入手,引導教師將「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活動中,在總結提升和反思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尋求專業的引領、理論的支撐;對老師的自我修養、基本技能、知識結構的更新和提高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園本培訓目的
1.以「基於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為載體,指導教師有效地開展教學實踐活動,逐步提高教師對農村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運用教材、有效生成活動的能力。
2.讓老師成為「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研究的主體,不是旁觀者,不是陪襯,而是真正的研究者、親身體驗者,推動教師對教育教學理論的渴求、學習和應用,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3.以「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為研究主體,注重發掘教師的實踐智慧,教師的團隊協作精神,注重發揮教師集體的教育合力,在設計活動、實施活動、反思活動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
五、培訓對象及形式
培訓對象:全體在職教師
培訓形式:採取以集中參與式、教師的自我反思為主的多種培訓形式。包括專題學習、主題研討、案例教學、教學觀摩、協作交流等。
六、培訓內容
(一)教育理論學習
1.學習《幼兒園指導綱要》。通過教師自學、集體學習了解教育目標與內容要求、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教育活動評價等方面的關鍵點。
2.預設理論學習:「什麼是農村資源」
「農村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農村資源如何融入集體教學活動中」
以上理論的學習將根據培訓的實際情況採用自學、集體學、相互交流的形式開展。
3.教師自學摘記若干篇文章,並開展理論交流活動2次。
(二)專題的講座
(三)經驗共享:「目標的有效落實」(分年齡段、分領域)
(四)集體教學活動設計評比
(五)現場觀摩與研討
以「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為主體,通過討論活動思路——觀摩教學實踐——自我評述——集體研討——形成改進方案——重返教學現場——匯集實踐經驗——分享教育智慧為模式進行一課二研活動。
七、主要措施
1.理論學習支撐園本開展
(1)繼續學習貫徹新《綱要》和新課程理念為核心,組織教師重溫幼教專業理論,學習前沿理論,使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拓寬知識結構,轉變傳統的課程觀念,逐步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2)通過現代多媒體手段、網路技術等,學習圍繞主題為「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活動」的相關內容。不斷積累相關的理論知識,為研討活動做好有力的鋪墊。
(3)延續「讀書活動」的良好習慣,自我學習一些與「農村資源」相關的.知識,並能及時做好摘抄、記錄工作,在不斷為自己充電的同時,加強此方面的理論知識。
2. 讓經驗分析成為動力的起點
通過教研活動平台,集結教師們在自我不斷學習、發現、探索中,暢游經驗分析方,運用經驗來觀察、分析決策對象和環境,提出來出咨詢意見和方案的方法。
3.思維碰撞,形成觀點交集
在園本培訓活動中,把教師們提出的觀點進行探討、交流、總結,選取一些有教育價值的觀點,並根據這些觀點收集相關的材料,去深入集體教學活動。
把討論的觀點作為進行集體教學的有力理論基礎,通過材料的收集、教學活動的設計,把農村資源融入到集體教學中。
4.案例剖析,自我反思
案例分析是我們自身成長的一個好方法。通過真正走進課堂,將在集體活動中發生的片段,圍繞某一個點,進行闡述,將自己是如何更好將農村資源利用在課堂上的策略或者活動過後的點滴反思進行案例交流。
5.一課二研,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
對於活動設計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做了一下全面的梳理,使教師們對於規范的設計方案有所了解。在觀摩後,從目標的定位,整合的形式、內容、方法等不同地方進行分析,經過討論提出了更完善的設計思路和活動內容,然後,教師再次實踐、觀摩並討論,在總結梳理中教師們的理念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6.互相聽課,取長補短
本學年我們以「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中」為主題,通過同事間相互聽課,發現其活動中的亮點,並能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利用交流的平台提升教育教學經驗。
一、端正思想 明確認識(指導思想)
堅持以師德建設為中心,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為動力,以現代化教育觀念為指導,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為主線,注重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突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與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形成實、活、新為特徵的教學氛圍,通過教學實踐,加強教師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認識理解,幼兒園培訓工作計劃。
二、全面培養注重實效(工作思路)
幼兒教師是幼兒園教學中的骨幹力量,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生力軍。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因此,我園對教師的培訓所採取的培訓策略是: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積極開展教育科學研究,迅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中心,全面培養,以達到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不斷探索開拓新路(培訓過程與成效)
適應21世紀教育發展需要的幼兒教師,是高素質的幼兒教師,對她們的培養應當是全方位的培養。因此在培訓前,首先制定了較為全面的培訓計劃,使教師能在培訓中得到全面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證。
1開展生動的師德教育活動,加強師德建設。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十六大精神,學習貫徹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提高教師以德治教的自覺性。力爭形成愛生敬業、樂於奉獻、團結協作、教書育人的職業道德。同時,並認真的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教學法規,經常組織教師進行思想匯報、交流和座談會,凈化教師的思想和言行,堅決杜絕做有損師德的事。同時,提高教師的安全意識,有高度的責任感,教師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身正為范,用實際行動去贏得社會的贊譽,家長的尊敬和信賴,工作計劃《幼兒園培訓工作計劃》。
2.整理教師的整體素質,認真組織好教師的業務學習。
我園圍繞中心園開展的各種評比活動,大力發揮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經常開展課研和課改活動,重在深入研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要求教師設計一份體現《綱要》精神的活動方案,寫一份滲透《綱要》精神的有關論文,舉辦一次談《綱要》座談會。開學初,要求教師制定好自我培訓計劃。一周安排一次作為教師基本功練功日,一學期安排一次基本功競賽,認真組織教師之間的教學研究活動。要求骨幹教師上好示範課,青年教師每月上好一節教學研究課,35周歲以上的一學期上好兩節研究課。園領導聽課不少於30節,教師不少於20節。在教學過程中,側重幼兒興趣的培養、能力的提高、環境的創設、材料的准備及良好習慣的養成,努力提高保教質量。
3、圍繞課題「培養幼兒關心他人」,搞好課題研究培訓工作。
本學期,我們組織教師認真研究、實踐、總結,上好課題研究課,寫好有關論文,收集整理好各種材料,為下半年充分做好接替的准備,並發揮教研組的作用。雙周二是作為教研組活動日,各教研組做到有計劃、內容,有總結。切實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意識,定期檢查教師的備課。
四、積累經驗,反思不足,努力實現培訓工作課程化(全面總結,完善思路,形成體系)
我們知道課程化的培訓工作方式還剛剛開始,我們有計劃的培訓與一些應急工作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各類培訓內容的銜接落實上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思考,怎樣才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仍需要我們不斷實踐不斷探索,才能使各類培訓最終形成課程化體系。
總之,教師培訓是我園的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我們不斷努力,不斷探索,每個教師都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樹立生命不息教研不止的思想。
㈤ 教師培訓工作方案借鑒
教師培訓工作方案借鑒在師傅的指導下,初步掌握所教學科的新課程標准、教學內容和教學常規,並開展聽帶教老師示範課和執教一堂實踐亮相課的教學活動。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培訓工作方案借鑒參考資料,提供參閱,歡迎閱讀。
教師培訓工作方案借鑒一
青年骨幹培訓班方案3
一、目標
讓新教師在一年見習期中盡快地適應教育教學工作,成為合格教師,鞏固專業思想,熱愛教育事業;能使新教師對本學科的教學工作從陌生、適應到熟悉,熟悉教學內容,學會教學的基本常規與方法;讓新教師初步學會做班主任工作,逐步熟悉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流程和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要求;非師范類的新教師除與師范類的畢業生同等要求之外,還需補上“教育學”、“心理學”和“教材教法”,這三門課程通過培訓合格後,方能取得謹碼合格教師資格;對3年以下工齡的青年教師以學校為主陣地進行培養,使他們在教育教學技能、專業知識、師德修養等方面得到更快地提升;讓3年以上10年以下的青年骨幹教師逐步成為教育理念先進、教學業務精湛、專業素養扎實、綜合能力優化、創新意識強盛、並能在區內發揮帶頭示範作用的專家型教師,從而達到提高我園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內容
(一)0—1年的新教師培訓的內容
1、師德修養、計算機操作能力、讀書心得、有關教育法規等公共課程考核,成績合格。(由所在單位和教師進修學院共同考評)
2、參加教師進修學院統一開設的有關新教師在教育教學技能方面培訓講座,要求出勤齊,有筆記。
3、指定教師帶教。在師傅的指導下,初步掌握所教學科的新課程標准、教學內容和教學常規,並開展聽帶教老師示範課和執教一堂實踐亮相課的教學活動。
4、初步掌握分析教材、選擇教法、運用簡單教學媒體的技能,並撰寫一份教案交教師進修學院教育培訓管理中心備案。
5、對未進行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的教師都必須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成績合格以上(以證書為依據)。
6、開展教育教學的技能比賽。每位新教師都必須要積極參加我市教師組織的有關活動,如普通話演講比賽,教學多媒體課件製作比賽等。
7、新教師在見習期都要設計一次班隊活動,並由幼兒園根據其情況給予評價。
8、新教師在見習期結束時,要寫好個人見習期小結或教育教學總結,並交我園進行備案、考核。
(二)非師范類教師要求
1、必須與師范類教師有同等的培訓要求與考核方法。
2除以上考核以外,還必須完成“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教法”三門課程的考試,成績合格方能取得教師資格。
(三)教齡3年以下青年教師的培訓內容
1、鞏固專業思想,加強師德修養,進一步禪晌者樹立敬業愛崗的精神。
2、掌握所任學科的新課程標准,獨立處理教學內容。
3、在教學中能鑽研思考,帶著問題開展學科教研活動。
4、能掌握現代教育技能,運用媒體進行教學。
5、初步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生動活潑地開展班隊活動。
6、每位教師不但能成為合格教師,並力爭朝骨幹教師方向努力。
(四)教齡3——10年青年骨幹教師的培訓內容
1、教育理論
(1)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知識
(3)現代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新情景的教學策略等教學理論
(4)教育科研理論賀薯
2、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
(1)課程教材改革方案及學科新課程標准
(2)相關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
(3)相關學科文化知識的拓寬與加深
(4)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教學實踐、教學教研
3、教育科學研究
(1)學科教育科研方法
(2)課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3)學科教改課題與實踐
4、現代教育技術培訓
(1)基礎現代化技術培訓
(2)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技能培訓
(3)普通話測試達相應標準的合格或優秀。
三、措施
(一)對見習期教師的培訓
1、制訂見習期帶教協議書,由所在學校或區教師進修學院教育培訓管理中心指定有關教師帶教,有關活動記載由學校考評,最後上交教育培訓管理中心。
2、由區教師進修學院教育培訓管理中心記錄區級培訓活動的出勤情況,由區教師進修學院教育研究中心對新教師進行學科培訓並制定學科計劃。教育培訓管理中心認真填寫《閘北區新教師培訓班學科活動計劃表》、《閘北區新教師活動點名表》。
3、參加市、區培訓活動的記錄,由新教師在每次活動後自己填寫。
(二)對3年以年成長期青年教師的培訓
教齡3年以下的青年教師以“任務驅動”壓擔子的方法進行項目培訓。
1、專業思想鞏固、教育理念先進,在區級及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
2、掌握所教學科的新課程標准、教學內容和教學常規,在校內及以上作1—2次講座。
3、初步掌握運用現代化教育教學媒體的基本技能,能製作多媒體課件。
4、善於思考、能帶著問題進行學科教研活動,完成1—2項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任務。
(三)3——10年成熟期青年骨幹教師的培訓
培訓以區級綜合性培訓、學科組班和導師帶教個別指導等形式進行,分學科班和綜合班(幼兒園以及部分中小學科為綜合班),以各學科為班別,由教研員擔任輔導員,相關導師組成相應的導師團。時間安排上遵循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培訓過程中將有機結合區一級的重大教研活動、閘北區系列評比活動以及區優秀中青年教師培養工程。
由於優秀教師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起關鍵性影響的因素包括:重要的教學研究活動、教學專家在現場觀摩教學中的示範與分析、結合實際與個人經驗的理論闡述、有針對性的理論閱讀、一般教育領域內的學術探討與交流、教學個案的分析、教育科研課題的全過程參與等,因此,骨幹教師的培訓宜採用集中培訓與自主研修相結合、導師指導與小組研討相結合、專題研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和公開示範與論文(案例)撰寫相結合的方法。
具體來說對於教育理論的培訓,要採用專題講座、自學反省、研討交流、自主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做讀書筆記、寫心得等策略。
對於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的培訓,要採用專題講座、導師指導、實踐觀摩、分學科進行課堂教學設計、說課、上課、評課的教育教學研討活動、有序完成教案、教學論文的撰寫等方法。
對教育科學研究培訓,要採用專題講座、課題研究與實踐、2年內設計並完成1項校級以上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任務等方法。
對現代教育技術技能的培訓,要採用專題講座、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學科的應用、整合、觀摩與實踐活動等方法。
英語強化培訓要採用組班培訓,參加市級水平測試考試等方法。
四、管理
(一)見習期教師的培訓管理
1、制訂帶教協議書,由所在我園指定有關教師帶教,有關活動由幼兒園考評,最後存入檔案。
2、在新教師見習期滿時,由所在幼兒園、教育局共同進行考核,認定其合格與否。
(二)3——10年成長期教師的培訓管理
通過培訓,使3——10年成長期教師熟練掌握教育教學技能,熟練掌握所教學科的新課程標准和教學內容,能不斷運用“反思性教學”積累教育教學經驗,勝任教育教學工作,並使其中相當一部分青年教師成長為幼兒園教師隊伍中的骨幹力量。
(1)能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2)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市級或省級骨幹。
(3)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專長。
此外,在培訓過程中,因各課程的培訓性質有所不同,在時間上將採取較為靈活的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具體的實施過程將由我園以及帶幫老師協商在綜合分析的情況下作出合理的安排。
(四)保障
1、培訓組織
建立教師進修學院與基層幼兒園二級管理網路,發揮雙方優勢,共同做好骨幹教師的培養工作。
2、培訓考核
每期培訓結束,應由青年教師所在幼兒園、帶教導師、教師研修班班主任負責,結合青年教師的自我評價,對其教育觀念、專業知識、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能力、教科研能力等分別進行考核。
教師培訓工作方案借鑒二為了使我校新上崗教師的業務素質不斷提高,逐步達到較好地掌握學科教學理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熟練教學技能,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並具有一定的學習和科研能力。
主要思路是: 堅持一個“嚴”字——從嚴要求,嚴格管理,嚴格考評
抓好二個“落實”——輔導(教師、計劃、內容);考核(組織、條件、辦法)。 一、指導思想、目的
指導思想:以教師事業成功和發展為本。
目的:建設一支高素養,現代化,適應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學校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新教師隊伍,以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實施計劃綱要
(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為新上崗教師。
(二)對新教師培養按類別,定目標,分階段進行。
培養類別指三個方面:
1、常規教學工作培訓。
2、班主任工作培訓。
3、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及教學科研基礎理論和實踐培訓。
培養階段及其目標
1、常規教學工作培訓,建立“一對一”幫帶關系。
2、班主任工作培訓,建立“班主任結對”制度,全程參與學生管理。所有新任教師,任班主任者,接受被指定的有經驗的班主任的幫帶指導。
3、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及教育科研基礎理論和實踐培訓。
由學校教導處創建各種有利學習培訓的條件和機會,營造學習和發展的寬松環境,組織相關的學習培訓活動,推動和促進青年教師加強業務素養,專業水平,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的學習與提高,結合教學過程,進行教改教研探索與實踐。 具體階段和目標如下:
第一步,入門階段。(1)學上課,新教師要適應學科教學各項工作,掌握學校工作的一般規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謙虛謹慎,勤奮努力,初步掌握教學常規和教學基本功,熟悉教學大綱和教材:懂得課堂設計;能夠調控課堂。(2)學習班主任的教育及管理工作。(3)能初步應用教育技術服務教學。
第二步,(1)會上課。要對照落實教學大綱的各項要求,嚴格按教學規律辦事,突出學科教學特點,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完善教學方法,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掌握教學基本功。(2)可接任班主任工作。(3)在教學過程中,能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及理論服務和指導教學。
第三步,(1)上好課。要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在大綱的指導下創造性的開展教學工作,在吸收他人經驗的基礎上補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研究課堂教學最優化,爭創優質課,教學基本功全部達到合格。(2)勝任任何一個年級班主任工作。(3)熟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能進行教改教研實踐。
(三)培養工作實施措施
1、組建“一對一結對子”的幫帶關系,落實教學工作培訓。
在學科教學中,由教導處指定一個同年級同科的老教師為指導教師,與一個新任教師結成“一對一”的師徒幫帶關系。特殊情況下指定同科跨年級老教師為指導教師。
(1)指導教師要有多年教學經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責任感強。
(2)指導教師要指導青年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理解熟悉教學大綱、課程標准、教材、進行教法的具體指導,全程指導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包括:
a、教學計劃的制定及總結的書寫;
b、備課及教案書寫;
c、作業批閱及學生學習評價;
d、課堂教學過程的指導(說課、跟蹤聽課、評課);
e、習題選編及命題制卷;
f、了解學情及教學輔導等。
具體要求:
1、新教師的教案,指導教師要審閱簽署意見簽字後,新教師才能上課。
2、新教師每周聽課至少兩節;老教師每周聽新教師課至少一節,每周了解新教師作業布置及批改情況一次。
3、教導處每月查看新教師教案一次,了解新教師作業批改情況一次,檢查新、老教師聽課本一次。對新教師實行推門聽課制度。
(3)指導教師需按結對活動的相關規定聽足課時,並作出相應的指導工作。新教師也需按結對活動的相關規定聽足課時,作好聽課筆記,並在課後與指導教師討論交流。
2、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及教育科研基礎理論培訓。
(1)堅持以校本培訓為主,組織相關專項活動,新任教師必須參加。
(2)創造機會組織青年教師外出學習。
(3)提倡繼續教育,倡導一專多能。
(4)組織符合校內實際的教學科研實踐,指導撰寫論文,經驗總結,個案研究等,教研處等部門積極向上推舉參加評優活動,使青年教師有成功和發展的機會。
3、 綜合考核評估工作。
(1)開展教育教學論壇活動,促進青年教師把教育實踐中的心得、體會、論文等進行交流、探討,給他們以學習、交流、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2)定期召開座談會。
a.學生座談會,聽取他們對任課教師的意見,並及時將意見反饋給任課教師; b.召開新教師座談會,聽取有關學習、工作、生活方面意見,總結交流教學實踐中的得失、體會、業績; c指導教師、行政領導研討會。就新教師培養工作專題進行意見交流,總結成績,得失,完善培養舉措。
(3)建立新教師培養的“專項教學檔案”,專項教學檔案包括:
a.指導教師的聽課筆記、評課紀錄、班務工作筆記及評價結論等;
b.研討課、考核課的評課結論;
c.各項檢查考核評估結論及其記載紀錄;
d.青年教師本人的總結;
f.學生調查結論等。
教師培訓工作方案借鑒三為加強我校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為思想過硬、業務精良的教育教學能手,特製訂本方案。
一、培養目標:
一年合格、三年骨幹、五年成才。
二、培養對象:
畢業分配到我校,教齡在5年(含5年)以下的教師;職稱為初級或見習級的教師。
三、具體要求:
青年教師必須有一名經驗豐富、教齡8年以上的老師(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人)結對指導,並簽定指導協議。
(一)指導教師
1、全面關心青年教師成長,教育青年教師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2、培養青年教師以下幾方面的教學能力:
(1)鑽研新課標,分析處理教材的能力;
(2)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比較標准流利的普通話,工整、規范的鋼筆和粉筆字);
(3)課堂組織調控能力;
(4)分層輔導學生的能力;
(5)命題和分析試卷的能力;
(6)撰寫教學 工作總結 和論文的能力;
(7)運用現代化技術輔助教學的能力。
3、培養青年教師以下幾方面的教育管理能力:
(1)班級組織管理能力;
(2)組織集體活動的能力;
(3)主持班會的能力;
(4)家訪的能力;
(5)心理健康教育與政治思想工作的能力;
(6)制訂班級 工作計劃 和總結班級工作的能力;
(7)撰寫教育論文的能力。
4、指導期以一年為一階段,為期三年。指導教師要經常給青年教師上示範課,並作好詳細的記錄。為了使青年教師盡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指導教師可以採取親自聽課的方式,也可以請電教組老師全程攝像,課後請全組老師共同點評。
5、指導資料交教學處編輯整理,由校長確認,記入本人業務檔案,作為晉級評職評優、評聘學科帶頭人或骨幹教師的依據之一。
(二)青年教師
1、尊敬指導教師,主動交流,努力增強教育管理能力提高教學水平。
2、積極參加進修和教研活動,如聽各級公開課、觀摩課、示範課、學術講座等。
3、每周至少聽課2節,每學期至少上1節匯報課,寫出較規范的教學總結或論文。
4、擔任班主任工作或副班主任2-3年。
5、接受指導情況記入本人業務檔案,由校長確認,作為考核、轉正、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四、指導協議:
根據學校的規定和安排,確定由本科組有經驗的教師(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人)為青年教師的指導教師,雙方將遵守共同“幫教結對”協議,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指導教師、青年教師雙方簽名,學校頒發聘書。
五、評價檢查:
學校成立評價檢查小組,校長任組長,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工作,德育處對青年教師的班主任工作負責進行定期和隨機的跟蹤檢查,教學處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負責進行定期和隨機的跟蹤檢查,每學年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情況給出優秀、良好、合格的評價。
檢查項目包括:
1、聽課;
2、檢查指導教案;
3、檢查每周指導的原始記錄;
4、指導教師 評語 ;
(3、4兩項每學期期末交教學處存檔,作為獎勵或工作量量化的依據);
5、教育教學論文或電子課件;
6、公開課錄像。
根據以上項目作出綜合評價,評價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合格。
六、獎勵:
1、學校按以上評價等級,分別給指導老師和青年教師頒發證書,作為指導老師評聘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的硬體指標,作為青年教師轉正,年度評優評先的參考。
2、青年教師參加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各項競賽獲獎,學校將給予適當的獎勵。
3、學校根據檢查指導的次數,三年一次性發給指導教師適當的補貼。
㈥ 中小學教師新課標培訓實施方案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於各種社會情境之中,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深遠影響。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展。
新版標准詳細劃分了不同學段的具體目標與內容,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進行闡述。識字與寫字部分,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文字運用能力;閱讀部分,則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寫作部分關注學生表達思想、傳遞信息的能力;口語交際部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交流,鍛煉表達技巧;綜合性學習部分倡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施建議部分,對教學、評價、教材編寫及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提出了具體指導。教學建議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方法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評價建議倡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教材編寫建議鼓勵編寫貼近學生生活、體現時代特徵的教材;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則強調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的實施,將有助於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㈦ 教師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導語:我們要提高社會認同度,使語言文字工作的法治意識、國家意識、規范意識深入人心。以下我整理了教師語言文字工作計劃,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現我國語言文字工作目標,推動國家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及其健康發展,根據金山區語委工作安排,結合我校特色、工作實際,制定20xx年語言文字工作計劃如下:
1. 加強管理,完善機制,進一步提高語言文字工作規范性。
學校各部門及全體教師要進一步增強對語言文字工作的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做到分工合作,齊抓共管。認真學習《教育部、國家語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對照《中小學語言文字工作指導標准》,認真做好自查自糾工作,切實落實語言文字規章制度,完善長效管理機制,迎接金山衛鎮語言文字工作督導評估,完成金山區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工作,為申報、創建上海市第四批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做充分准備。
2.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為了創設良好的語言文字宣傳環境和學習環境,我校將充分藉助校園里各處設置醒目的文明用語標牌、東部教學樓里新設的讀書角、裝修一新的讀書館。營造出校園文化氣息,讓學生在濃濃的文明規范氛圍中得到熏陶和啟迪。並利用升旗儀式、校宣傳窗、班級黑板報、星辰電視台開展宣傳工作,為學生說好普通話、寫好漢字創設環境,讓語言文字規范意識深入師生心靈。學校還將充分利用多媒體,實時更新學校網頁的語言文字專欄,使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管理實現信息化、公開化。
3. 抓好普通話的推廣,組織開展推普周活動。
根據上級語委制定的推普周的主題和要求,精心規劃、科學組織,開展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推普周活動,包括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黑板報宣傳等常規活動和「啄木鳥」實踐行動,隊員利用課余時間前往街道、商店、市場對宣傳標語、單位名稱、店鋪招牌、商品標牌等不規范用字進行檢查糾錯。充分發揮學校在推廣普及普通話和使用規范漢字中的基礎和輻射作用。
4. 積極組織、參與各類語言文字規范化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學校將開展「書香校園」推廣活動,包括我校一年一度的主題系列讀書徵文演講活動、組織學生參加上海市中小幼學生閱讀情況專題調研等。組建閱讀研討專題中心組,選送教師參加「青衿書苑」讀書會系列閱讀活動。並響應上級語委的號召,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市級、區級各類比賽,如 「『魅力漢語』應用能力比賽」、 「中小學古詩文大賽」、「中小學語文教師美文誦讀比賽」等,提高師生的語言文字素養,推動文化傳承活動的深入開展。
5.充分發揮語文學科主渠道的作用,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漢語拼音的教學與測驗,重視書寫,規范學生用語、用字行為;指導學生誦讀、討論、辯論,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作文教學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作文競賽,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字應用能力。
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努力,保持優勢,並不斷借鑒和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以創建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為努力方向,推動我校語言文字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按照《市語委關於做好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的通知》,本學期我校在推廣普通話和用字規范過程中,將從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有利於普及普通話的語言環境,不斷提高師生的普通話水平,全面推進我校師生語言文字規范工作。我們全力倡導熱愛語言、感受語言、運用語言理念,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日常管理,積極將漢語言文字工作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
本學期我校語言文字工作計劃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准備:
一、 領導重視,健全機構
建立兩級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形成以校長為主管,教科室負責,各處室緊密配合,團結合作,圍繞「嚴管理、重落實、創特色」的總體思路開展工作。
工作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教科室、教務處、語文教研組負責教師的語言文字規范性工作;德育處、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規范學校的指示牌、標志牌、標語牌用字情況。
二、 制定計劃,規范管理
為確保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順利進行,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目標和要求,並規定師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使用語言文字要規范。把語言文字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提升師生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意識,並在日常教育教學生活中加強管理,明確師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語言文字規范化方面的要求,並把語言文字規范化使用作為教師上崗、評優的必備條件。
三、 加強學習,多方宣傳
學校把語言文字工作列入工作日程,根據上級語委的要求,開展學習和宣傳工作,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天津市中小學語言文字工作》評分標准等法規、文件。
充分利用升旗儀式、小宣傳欄、班級黑板報、校園網等途徑,加強「講普通話、用規範字」的宣傳,增強全校師生語言文字規范性使用意識。學校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辦語言文字規范話使用專欄,是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管理實現信息化、公開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四、 抓好普通話推廣,切實落實語言文字工作,具體計劃如下:
1、召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明確語言文字工作組成員責任,確保有專人負責。
2、利用教研日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結合學習,找出不足,促使語言文字工作規范化。
3、健全語言文字工作網路,確定專人負責語言文字規范性工作,在統一要求和部署下,開展語言文字規范性宣傳、整治和監督工作。
4、將規范語言文字工作與教學工作有機結合。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不定期抽查教師工作手冊,對規范語言文字情況及時做反饋,要求教師及時改正。
5、面向全體教師,推廣普通話。語言文字使用工作,教師的榜樣是關鍵,學校領導利用下班聽課機會,檢查教師講普通話、寫規範字、課件呈現的情況,並進行記載,發現問題及時與教師進行交流,督促其改正。同時教務處對教師教案、試卷、作業批改等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用語、用字和書寫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與相關教師溝通,督促其進行改正。
6、將語言文字工作與教學競賽有機結合。學校結合「學校結合質量月建設」活動,開展「教師論壇」等相關活動,進行教師講座、論壇、演講等活動,建立獎勵機制,對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教研組、備課組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以此提高廣大教師語言文字規范性認識,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進一步規范語言文字運用,努力營造校園語言文字規范化使用氛圍。
7、以語文學科教學為主,配合課堂教學,指導學生熟練掌握和使用應知應會的規范漢字和漢語拼音,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積極開展切實有效的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通過辦手抄報、美文誦讀、詩詞進班級等活動,強調使用普通話;班內進行「鋼筆書法」展示,將強化與常規結合,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說普通話、寫規範字。
8、積極發揮學校在家校互動中的重要作用和對社會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小手拉大手」等活動,為家長和社會提供有關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咨詢或培訓服務。
9、爭取語言文字工作專項經費,自主研發語言文字校本課程、教材或教輔材料,並積極使用。重視環境對學生語言文化素養的熏陶作用,校內公文、文件、網站、宣傳信息平台以及名稱牌、指示牌、校風校訓、標語、建築物等用語用字元合規范及相關要求,漢語拼音使用規范。
10、學校將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納入教師培訓方案,強調培訓效果,重視教師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教師普通話人人達標,通過定期培訓、綜合培養等方式,提高教師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並適應教育教學的新要求。
促進語言文字工作任重道遠,校園是傳播知識、獲取知識的地方。我校師生以普通話、規範字的形式進行教育、接受教育、充實自我的同時,更要自覺的傳播這種規范,我們將努力營造一個純潔的語言文字環境,培植屬於我們的凈土。所以我校定會將「推廣普通話,規范使用漢字」的工作進行到底!
㈧ 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五篇
在堅持以往成績的同時,繼續不斷加強學校學校 文化 建設,深入、細致、有序地推進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開展。下面我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語言文字 工作計劃 範文 1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構建和諧語言生活、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目標,以宣傳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本著「用普通話交流,溝通世界禮貌」的宗旨,做好各項常規工作,開展多樣活動,創立規范、健康的學校語言文字應用環境,進取穩妥、循序漸進地推進我校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切實提高全校師生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應用本事,使語言文字工作與學校各項 教育 工作更好地結合起來,促進學校精神禮貌建設。
二、工作目標
在堅持以往成績的同時,繼續不斷加強學校學校文化建設,深入、細致、有序地推進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開展。努力將語言文字工作與學校的各項事業結合起來,納入到學校各項 規章制度 、常規檢查與評比活動中,滲透於各個層面、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使我校語言文字工作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並有所創新,以取得長久實際的效果,全面提升學校文化品位。
三、主要工作與 措施
1、領導重視,規范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管理。
建立校長擔任組長的先鋒小學小學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作用,做到分工合作,齊抓共管,引領全體教師要進一步增強對語言文字工作的職責意識,使普通話成為教學語言和學校語言。
2、營造學校推普氛圍,加大語言文字宣傳力度。
利用多種途徑,如學校櫥窗、牆壁、公開欄;紅領巾廣播、教室牆壁 黑板報 、學校網等,繼續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全校師生進一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落實國家對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更好地發揮學校在促進全社會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中的基礎作用,創設良好的輿論氛圍,構成和鞏固多方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精心組織開展好「推普周」活動。
「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我校將以此為契機,在王樓鄉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統一部署下,從學校實際出發,認真 總結 前 經驗 ,認真制定相關活動方案,認真籌劃,精心組織,開展具有我校特色的各類活動,採取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扎實開展第十二屆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以此進一步推動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順利開展。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語言文字規范化運用本事。
(1)教師垂範,做語言文字規范化表率。
我們將繼續要求教師與學生交談、教學中、團體活動、會議時必須使用普通話。教學時板書用字規范;批改作業、書寫評語用字字體規范;將普通話作為教學用語、教育用語。並將這一系列要求納入教師教學和班級常規建設的一項重要資料,並作為教師和班級評價考核的資料之一。
同時,我們還將組織教師參與教師三筆字基本功培訓與競賽;
在各類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中,在說課環節和上課環節上促進教師語言文字運用本事。
對教育教學資料語言文字規范化進行檢查:含教學進度、計劃、備課本、作業批改、 學生評語 等資料的檢查。
開展教師課堂教學用語規范化及日常生活中語言用字的規范性調查與反饋。
(2)多措並舉,爭做語言文字規范的推普小使者。
今年,我們繼續要求學生在學校內外堅持使用普通話,寫規範字。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多種形式的檢查評估,促使學生使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
我們將結合學校各級各類競賽活動開展語言文字相關活動,以促進規范使用普通話、寫好規範字。主要有:
各類徵文大賽,如:「祖國頌」及結合 教師節 中秋節 等一些主題徵文;
以「祝福祖國」為主題舉行各類詩歌朗誦、講 故事 、演講比賽;
人人寫好字大賽,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
進取參與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的中小學生普通話口語大賽。
以我校大隊部組織的有關活動為載體,進取組織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宣傳、檢查、輔導,並扎實開展一些 社會實踐 活動。
不定期進行黑板報評比,要求美觀大方,寫規范漢字。
5、發揮語文課堂的主 渠道 作用,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素養。 [由Www.QunZou.Com整理]
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重點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的應用本事。所以,學校要充分發揮語文課在普及普通話和規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研究,認真實施語言文字規范的教學和口頭說話訓練,另一方面還要充分利用並認真上好口語交際課這門語言指導課,使學生在語言表達本事上有切實的發展與提高。同時,鼓勵語文教師繼續結合語文教學,開展各類語言文字相關比賽及活動,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科活動中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本事。並切實抓好漢語拼音、寫字等基本功技能訓練活動。
6、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調查與研究,進取創新工作機制。
要求教師在語言文字工作中,樹立科研意識,加強課題研究。並組織相關教師對學校語言文字工作以及教學工作展開相關的應用性研究,進取撰寫、發表語言文字工作論文,爭取在語言文字工作領域內較往年有新突破。
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2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為核心,市、區語言文字工作精神為指導,以提高我校全體師生普通話和漢字規范化的意識和水平為目的,扎實做好我校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工作,努力提高我校語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推動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二、目標要求:
做好學校普通話推廣工作;做好漢字規范化推廣工作;抓好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抓好我校教師語言文字規范化管理;爭創全區「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管理網路。
建立管理有效、機構健全的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機構網路是開展此項工作的必要保證,為此,我校特建立各級管理網路,全面開展學校語言文字工作。
1、成立以校長龐紅專為組長,副校長劉靜河、婁建亞為副組長,龐國志為語言文字工作專乾的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總體負責學校語言文字工作;
2、學校語言文字專員(推普員)根據上級要求及學校工作部署全面負責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宣傳、開展、落實,妥善處理學校語言文字應用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3、語文教研組組長要根據學校工作安排負責落實教師隊伍語言文字的培訓及檢查;
4、各班語文教師和班級推普員負責班級全體學生的語言文字的培訓與檢查;
(二)制度嚴格規范,工作有條不紊。
1、健全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學校每學期召開校級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語言文字工作,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 學校工作計劃 並加以實施。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整體規劃、組織、協調和管理考核,制定對學校用語用字進行監督監測以及督促整改的制度、語言文字工作專向總結表彰制度。
2、將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納入學校管理常規。
(1)將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納入學校精神禮貌建設和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料;將教學用語用字規范納入學校管理常規,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話。
(2)在板書、批改作業、備課中使用規範字,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中用語用字規范化;將普通話和規範字使用本事納入教師業務考核、職務晉級、業務學習、教學基本功訓練,評優評先等的基本資料和條件。
(3)結合學校「推門聽課」活動,開展教師課堂教學用語規范化調查。並納入學期教師質量考評中。
(4)進取落實,嚴格按照國家標准,實行教師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制度,一般教師到達二級乙等,語文、英語教師到達二級甲等水平;將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應用本事納入學生管理要求,要求學生「在必要場合自覺講普通話、寫規範字」並檢查落實,將語言文字規范意識、語文綜合本事等納入各類學生評優評先活動的基本條件。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1、學校內大力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在學校內教學樓、辦公室及 其它 公共場所設固定宣傳牌、固定宣傳欄;在學校廣播、班級黑板上進行專題宣傳;在各班級開展「推普」 手抄報 評比活動,增強規范意識。
2、滲透到德育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在教職工會議、教研組會議上對教師進行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范標准及相關文件的宣傳和學習;在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上及班會課開展的主題班會活動上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擴大推普活動范圍和宣傳力度,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從而使語言文字工作向更大范圍的發展。
3、充分發揮語文課的主渠道作用,加強對學生語言文字應用本事的培養。在語文教學中切實加強對學生聽說讀寫本事的教學和培訓,根據不一樣年級段制定相應的貼合學生實際的語言文字本事培訓要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聽說讀寫本事的訓練常規化。學校結合本校的實際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將語言文字規范教育滲透進各科教學。鼓勵各學科教師通力合作,在培養學生表達本事、閱讀本事、寫作本事等方面進取探討,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本事。教導處定時對教育教學資料進行語言文字規范化檢查,包含教學進度、計劃、備課筆記、聽課筆記、作業批改、學生成長手冊等資料的檢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各類公開課競賽,並在聽課、上課、評課、教學 反思 等化環節上促進教師語言文字運用本事。
(四)以活動促師生對語言文字運用本事的提高
(1)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精神,從學校的實際出發,認真籌劃,制定詳細地的活動方案;
(2)進取開展語言規范化的行動,各中隊組織各班同學互查普通話用語和作業用字規范化,並檢查學校內的名稱牌、標志牌、 標語 等凡有文字的地方是否用字規范,還要求每位學生擔任小小推普員,向自我的父母推廣普通話,讓推普活動走入家庭、走進社會。
(3)在教師隊伍中開展「普通話成為了我的職業驕傲」為主題的演講、抽讀課文、普通話測試等多種形式的普通話實踐活動,以提高每位教師的普通話水平。
(4)邀請有關語言文字的專家到校對教師進行語言文字培訓。在此基礎上,對教師的普通話水平進行測試打分,以切實提高教師的語言文字水平。
(5)抓好落實「三結合」。教師結合備課練鋼筆字,結合板書練粉筆字,結合寫字課自練毛筆字,每學期針對教師進行書法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分硬筆書法、軟筆書法、粉筆字三類。
(6)粉筆字在學校堅持進行「認真做人,天天練字」,教師可摘錄 名言 警句或者結合教師教書育人生活自傳的感言用粉筆字展示在學校里。
(7)繼續培養一支工作本事強,有職責心的學生推普員隊伍,異常是對低年級學生推普員的培養。要求每班設有推普員,起示範與督促作用。
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3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武漢市語委辦2016年工作要點》,認真開展我校語言文字工作,提升師生語言本事,優化學校語言形象,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構建和諧語言生活,為把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辦好做出新貢獻。
二、重點目標
1、夯實國家級語言文字示範校、「經典誦讀特色學校」成果,爭創市級年度優秀。
2、持續開展「陽光朗讀」活動。
3、對校級10個禮貌用語示範崗開展復評。
4、組織第19屆「推普周」活動,創新推普工作。
5、教職工普通話培訓達標;一、二年級學生開設《普通話與口語交際課程》,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測試合格率到達85%。
三、主要工作
1、召開2016年語言文字工作布置會。總結2015年工作,科學研究謀劃2016年工作,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將語言文字工作融入後示範校建設、教育教學、精神禮貌建設等中心工作,把語言文字工作貫穿在日常工作之中。
2、繼續組織好「陽光朗讀」活動。「陽光朗讀」活動繼續在資料、形式上不斷創新。一是堅持早自習誦讀,二是組織學生社團活動,三是舉辦經典文學作品系列講座,四是學校文化藝術節舉辦學生詩文朗誦比賽,五是開展4月23日全國「讀書日」活動;。
3、狠抓教職工、學生語言文字達標培訓。針對個別專職教師還未達標、學生測試成績合格率偏低、少部分教職工日常工作用語未能完全使用普通話等問題,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培訓。加強普通話教學研究,提高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測試質量及測試合格率。本年度將組織開設《普通話與口語交際》課程的學生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
4、選送教師參加普通話省級測評員培訓,提高師資水平。
5、為全市語言文字工作校長論壇、總結展示「十二五」時期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成果經驗做好資料准備。
6、對照「禮貌用語示範崗」評選標准,採取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檢查形式,對成教部等10個「禮貌用語示範崗」進行考核及重新評價,確保示範引領效果,發揮典型作用。
7、精心組織第19屆全國「推普周」活動。根據上級「推普周」活動總體部署,認真落實我校第19屆全國推普宣傳周活動方案,進一步創新「推普周」活動方式,提高廣大師生的參與意識,擴大推普活動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4
在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宣傳國家語言文字法規政策,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和上海市中長期教育及語言文字視野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上海地方語言資源,結合第22屆推普宣傳周,弘揚祖國優秀文化,並緊密結合學校文化建設,全面提高師生語言文字應用本事和語言文化素養。
工作方向
在學校工作中,繼續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宣傳教育活動,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結合組織全校師生進一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創設良好的輿論氛圍,多方配合、齊抓共管,使我校語言文字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1.繼續宣傳、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根據區語委會的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各項工作與活動落實到實處,為學校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字環境。
2.圍繞語言文字工作,在學校內集思廣益,各班各年級開展豐富多彩的推普活動,並積累好有關的資料。
3.認真貫徹浦東新區語委辦的各項工作,以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逐步提升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層次,努力達標。
4.在園內一切團體活動中,師生必須使用普通話,使普通話真正成為學校語言。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談必須使用普通話。
5.對有關語言文字工作的資料進行整理,認真迎接上級部門對我園語言文字評估工作。
6.鼓勵教師參加漢字應用水平測試,爭取取得好成績。
措施與資料
教師活動
1.繼續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提高全體教師的推普意識。
2.繼續開展「啄木鳥」互偵查活動,對發現的錯別字和不規范用語進行及時督促和整改。
3.進取參加獻禮建國70周年浦東教師紅色經典誦讀比賽。
4.開展「九月杏壇、師情詩韻」教師節詩朗誦活動,豐富教師語言文字美,歌頌祖國弘揚文化。
5.開展《書香致遠,墨卷至恆》教師閱讀活動。
6.開展教師撰寫音樂活動設計技能大賽活動。
7.開展教師使用普通話課堂教學用語規范化調查活動。
8.開展教師《語言文字的藝術魅力》培訓講座。
幼兒活動
1.利用每周一國旗下的講話——升旗儀式,各班級安排2名幼兒進行10分鍾的推廣普通話,例如:講故事、念兒歌、弘揚中華民族經典文化進行宣傳。
2.喜迎祖國70周年華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推動上海本土文化、方言傳承,鼓勵家長和幼兒進取報名參加「申情申音」頌中華——浦東新區第四屆「Yue·聲音」青少年滬語大賽。
3.每月班級開展一次「漂流櫃」借閱書籍活動。
4.每周以班級為單位的圖書閱覽室定點開放。
5.每學期班級開展一次語言文字相關教育活動。
6.結合第22屆推普周開展相關活動。
7.結合祖國70周年華誕開展大班表演誦讀比賽。
8.觀看童話劇演出。
3
家長活動
1.讓爸爸或媽媽走進課堂講述趣味的故事,經過全家總動員等一系列的家園互動,加強家長的普通話本事。
2.結合迎新活動、六一科技節、中秋節、推普周等活動中開展語言文字相關活動,激勵老老少少都說好普通話,認識規範字。
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是加深教學改革,樹立幼兒園良好形象,提高師幼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促進語言文字規范化的道路還很漫長,任務還很艱巨,在以普通話、規範字的形式理解教誨、充實自我的同時,更要自覺地傳播語言文字規范。今後我們還將繼續努力,堅持說普通話,為弘揚祖國語言文字美和文字規范化而不懈努力,將普通話成為幼兒園全體師生的工作語言和生活語言!
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5
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字有利於提高人們的整體素質,我們每一個人都應進取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為創立濟南二類城市語言文字達標,為國家通用漢語言文字的發展做出貢獻。
一、主要工作安排
1、充分發揮學校的宣傳功能,加大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的宣傳力度,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語言文字規范化意識。
2、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山東省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以學校廣播宣傳學習語言文字工作有關文件,領會精神,要求全體教職員工、全體學生,在校內外各項活動中推廣使用普通話,把普通話作為學校語言,作為教師的職業語言。不斷提高使用普通話的本事,提升學校文化品位。
3、繼續以「書香學校」特色建設為突破口,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讀書演講、徵文比賽,班級誦讀比賽、練字比賽、手抄報比賽等等,引導學生用普通話,寫規範字。
4、繼續發揮語文教學主渠道作用,創辦不一樣特色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素養。進一步規范學校用字、用語,定期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寫字讀書比賽,普通話使用標准率進一步提高。
5、定期舉辦全校性的以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舉辦以提高學生口頭語言本事為主的 作文 比賽,鼓勵學生參與教育局的語言文字項目活動展示、區教育局讀書演講、徵文比賽等項活動。
二、加強組織、制度建設
確保語言文字工作順利實施為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我校結合實際情景,將推廣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納入教育教學要求,制定了專項的培訓計劃,小組成員明確職責,定期舉行匯報總結,針對發現問題,共商共議,及時解決,另外,在教職工考核制度中明確規定:普通話成為學校語言,即師生員工在教學、會議、宣傳和其它團體活動中使用普通話;教師的普通話達標與評聘相結合,即教師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從而進一步完善校、班二級管理網路體系,確保語言文字工作的順利實施。
三、貫徹「三納入一滲透」
增強語言文字工作的實效性根據「三納入一滲透」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水平把語言文字工作納入課堂教學,納入教學基本功訓練,納入學校常規管理之中,把語言文字工作滲透到德、智、體、美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
1、納入教學基本功:教師的語言面貌、語言素質對學生有很大影響。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僅應當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專業水平,還應當具有較強的語言本事和較高的語言素養。我校重視教師語文素質的培訓與提高,將教職工語言文字培訓列入校本培訓計劃。堅持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全員培訓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原則。加強過程培訓,突出教師培訓的「四性」:全員性、參與性、實踐性、全程性,提高全體教師的普通話水平;充分發揮優秀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以點帶面,加大個別幫扶力度,重點搞好個別教師的語言培訓工作,幫忙未達標教師盡快達標。組織全校教師的硬筆書法大賽,選拔優秀作品進行展評等。
2、納入總校校的常規管理:校長帶頭講普通話,學校每學期都要將此項工作寫入計劃總結中,始終把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學校的常規工作中。學校還將對教職工進行語言文字的培訓,進行不一樣年齡段的誦讀比賽。堅持在教學評估和期中教學檢查,多媒體講課比賽和教學質量測評等教學活動中,將語言文字規范化列為重要考核指標。教務處堅持教師新開課和開新課試講中,對教學資料、效果以及普通話和規范用字嚴格把關。異常是青年教師,必須過語言關、文字關。
3、納入課堂教學:為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應用本事,我校主要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在聽說讀寫中推廣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按照語文學科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校將結合口語交際課,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感受生活,培養學生口語表達本事、文字表達本事和加工分析本事;充分利用語文課,經過聽寫字詞,規范學生用字,規范書寫筆順;組織課前語言操,設計開放題目,聽課文錄音等,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規范用語和用字的興趣。三月份開展「洪家樓第三小學第六屆讀書節讀書演講、徵文比賽」等活動,四月份組織全校學生進行硬筆書法大賽,選拔優秀作品進行展評;五月份進行組織班級誦讀展示,弘揚民族文化,使學生受到感染;倡導學生多讀書,培養強烈的閱讀需求,語文教師每月向學生推薦必讀和選讀書目( 文章 ),鼓勵學生寫 讀後感 ,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我校將以「書香飄飄溢滿園經典琅琅中華情」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加大語言文字工作的宣傳力度。三是將「推普」寓於學生教育活動中,提高學生規范用語用字的職責感。將「推普」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在學校中、利用節假日走向社會等不一樣的時機尋找不規范用字、錯別字,進行社會用字調查,撰寫調
查 報告 ;各班利用雛鷹小隊,組成「啄木鳥小隊」等,對學校中的黑板報、宣傳欄等進行錯別字糾錯;將「推普」寓於思想教育活動中,與德育、少先隊工作相接結合,每一天經過紅領巾廣播電台向全校同學及時進行相關的主題節日、紀念日和主題教育活動的宣傳。
四、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
語言文字工作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和環境。今年我校將注重宣傳,力求構成「學普通話、講普通話、用普通話」良好的文化氛圍。時刻將普通話與日常的素質教育緊密結合,促進推普工作的有利開展。加強宣傳力度,力求讓學校廣播站、校刊、黑板報等成為學生展示語文才能、溝通交流思想的重要媒體。我校將投資美化校內外環境,懸掛 名人名言 、至少建立一處永久性語言文字宣傳牌。學校內隨處可見「請講普通話」、「請寫規範字」「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等小標牌。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形式多樣且富有實效的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教育活動。還要擴大宣傳空間,經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宣傳報刊、宣傳櫥窗等向全校家長宣傳普通話,使普通話走進社會、走進家庭,營造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推普的局面,並面向社會做好負責、咨詢、服務工作。
五、六月份進取准備市二類城市語言文字評估驗收的迎查工作。
六、九月份第三周教導處與大隊部合作在全體師生中進取組織開展推普周活動,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的宣傳工作。
七、總結本校語言文字工作活動中的經驗,申報省語言文字工作示範校,力爭我校每年推普工作上一個新台階
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五篇相關文章:
★ 2020語言文字工作總結範文5篇
★ 最新語言文字2020年終工作總結五篇
★ 小學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的範文
★ 2018年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
★ 2019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計劃表範文
★ 中小學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
★ 2018年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2)
★ 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
★ 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計劃表範文
★ 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計劃範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