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傳染病幼兒園防控工作計劃方案
幼兒傳染病幼兒園防控 工作計劃 方案幼兒園是人群比較密集的場所,幼兒是傳染病易感人群,稍有疏忽,容易引起各種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做好幼兒園傳染病的預防和管理控制傳染病,防止幼兒園爆發傳染病,保障幼兒健康發展。為了進一步做好幼兒園傳染病的防控,有力高效防控和遏制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決定採取一下措施:
一、預防是關鍵
總的來說幼兒傳染病的潛伏期基本在3--8天以內,在幼兒處於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的潛伏期內,尤其是容易將傳染病傳染給其他幼兒,在幼兒園這樣高度密集的地方,如果等發現某個幼兒已經發生了再進行防治,就失去了最佳的控制時機為時已晚,所以傳染病的防治貴在早發現、早干預,在充分認識這一點後,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晨間檢查。每日晨間進行檢查和缺課追蹤制度,每天保健老師對所有入園兒童進行認真負責的檢查,尤其是皮膚、手足是否出疹子;口腔里是否有潰瘍;兩鰓是否紅腫等。做好晨檢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園長匯報,班級老師到班級後首先開窗和通風然後對入園的孩子進行詢問檢查。
2.加強缺勤追蹤把好二次晨檢關,有異常要求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對於排除了傳染病的幼兒須有醫院的相關證明,同時老師要負責對每位缺課孩子的最終缺課原因有登記記錄原因,每天上午10:00老師負責考勤,沒有來園的打電話,詢問幼兒情況及醫院看病結果。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疫情報告,若在園內出現了傳染病或疑似應及時對患病幼兒進行隔離,並通知家長到正規醫院,並有保健醫生跟蹤確診結果及時上報。
3.落實衛生檢查對幼兒的教學生活用品以及活動場所加大消毒力度,幼兒毛巾水杯等應一用一消毒,採取每天兩次以上檢查制度,每周進行一次大檢查,做好相關記錄,若發現問題當場改正,當場指出,及時監督,督促各班做到細致的常規化的衛生消毒工作。
二、措施得當是保障
1.保持教學生活環境整潔衛生,通風換氣,加強檢查,嚴禁幼兒共用水杯餐具和小毛巾等人物物品現象
2.嚴格按照要求由專人為大型玩具消毒,定期開展預防性消毒是根據天氣情況,不定時安排全體幼兒服用具有抗病毒葯效的中葯
3.注意均衡營養,加強戶外鍛煉保證足夠休息,增強體質
4.讓每位教師熟知傳染病應急預案內容,在幼兒園期間發現幼兒如有發熱,咳嗽,乏力精神委靡的症狀時,老師立刻啟動應急預案採取措施及時就醫及時隔離
三、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徹底打掃衛生環境進行全員安全大檢查
2.制定本學期傳染病防控計劃
3.嚴格把控幼兒新生入園和新上崗教師體檢關
4.對家長教師進行傳染病知識培訓
十月份
1.做好秋季流行病的宣傳預防工作
2.加強衛生消毒及晨檢工作,學習常規消毒
3.加強餐點環節的檢查力度
4.做好秋季傳染病預防工作
十一月份
1.組織學習傳染病應急預案
2.加強午睡環節,巡查監督
3.進行防病知識宣傳是發放與預防秋季傳染病
4.加強傳染病防控工作進行一次幼兒健康知識考試
5.對家長進行一次預防疾病傳染的防護知識培訓
一月份
1.做好秋冬季衛生保健的宣傳和預防工作
2.加大衛生檢查力度,督促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3.收集各類資料並歸檔
三月份
1.做好春季流行病的宣傳預防工作,加強衛生消毒及晨檢工作
2.組織教師學習春季傳染病防控的知識,組織保育員學習常規消毒,加強常規檢查
3.加強餐點環節的檢查力度,加強午睡環節檢查力度
四月份
1.組織學習傳染病應急預案
2.各班上健康教育公開課進行防病知識宣傳
五月份
1.發以預防春夏季為內容的告家長書
2.加大各班衛生消毒監管力度,檢查制度,落實情況保健所做好一年一度的幼兒體格檢查
3.及時做好體檢反饋工作,對有疾病的通知家長帶孩子就醫,進行一次健康知識培訓宣傳檢測
六月份
1.做好夏季衛生保健宣傳和預防
2.加大衛生檢查力度,滅蚊滅蠅工作
3.加強傳染病防控工作巡查重點檢查消毒落實
4.收集,整理各類資料並歸檔
Ⅱ 幼兒園預防傳染病應急方案
幼兒園預防傳染病應急方案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麼什麼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預防傳染病應急方案絕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建立幼兒園傳染病應急機制就是為了能做到一旦發生傳染病能及時掌握,採取措施有效防治,做好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快速遏制疾病的傳播和蔓延。成立幼兒園傳染病控制應急小組,分指揮部、流行病調查組、消毒組和後勤保障組,在流行病發生時期,各組能迅速各行其職,控制和撲滅疫情。具體方案:
一、幼兒園成立傳染病防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由園長擔任,主要職責是統籌安排部署傳染病的防護、防病工作,組織和協調全園的人力、物力、財力,並對突發性傳缺粗染病進行緊急部署,一旦發生緊急狀況立即啟動預案,並在第一時間內上報區教育局、區衛生防疫站備案。
二、流行病調查組的工作職責:
由班主任負責,建立幼兒因病缺席統計制度,統計傳染病流行期學生因病缺席情況,承擔傳染病的防治和檢測任務,對個案進行調查,一旦發現傳染病個案,就必須根據規定上報。園內啟動"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傳染病疫情,對具體的疫情及時地進行動態分析、疫情評估,並根據發病趨勢擬定防治策略,提供給區縣教育局、縣衛生防疫站、園內領導決策參考。
三、消毒職責:
采購消毒用品,組織人員在疫期,傳染期對公共場所、教室、活動室、食堂進行定期消毒。同時,每周一次過氧乙酸對室內進行消毒
四、傳染病預防、應急預案:
1、預防預案:
1)加強宣傳教育等多種形式進行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知識宣傳教育,讓幼兒掌握春季多發疾病的預防知識,教育幼兒勤洗手,搞好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營養和合理的休息,防止過度的緊張和疲勞,並注意防寒保暖。
2)認真做好幼兒園室內外的環境衛生。保持活動室、午睡問、食堂和其他活動場所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盡量不使用空調,確要使用空調設備的必須要定期換氣。
3)加強晨檢制度。每天進行晨檢,加強幼兒每日體溫檢測,對有發熱症狀的幼兒及時檢測體溫,掌握幼兒健康狀況,一旦發現幼兒、教職工有發熱、頭痛、皮疹等症狀,要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4)經醫院診斷為傳染病的幼兒、教職工,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隔離治療。
5)對與傳染病病人有密切接觸者(同班)要加強觀察,凡有可疑病症者,要及時送到醫院檢查治療,並進行醫學觀察,觀察期間不能參加集體活動,隔離場所要獨立、通風良好。
2、應急預案:
1)如有幼兒、教職工在家中出現風疹、流腦、麻疹、流感等傳染性疾病,應及時就醫並向幼兒園請假,不得帶病上學、上班。經醫院診斷排除傳染病後才能返園。
2)如有幼兒、教職工在園內出現傳染病,要求其立即隔離,幼兒要馬上通知家長,又家長陪同去醫院,家長不能到的,由保健人員或班主任護送去醫院,如是本園職工的應立即通知其家屬,護送去醫院治療。
3)幼兒園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辦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的幼兒、教職工進行醫學觀察,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傳染源。
4)傳染病人接受治療期問,禁止探望、家訪。
5)立即上報當地婦保所、區疾控中心,並對病人作跟蹤了解。
6)向全體師幼公布疫情及採取有關防護措施,安定人心,維護幼兒園的穩定。
托幼機構是幼兒聚集的.場所,幼兒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喜歡活動但不懂得危險性,一旦發生傳染病,將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為更細致、扎實、深入、嚴密地開展各種傳染病預防,確保每一位幼兒身心健康,我園特製定本應急處理預案:
應急預案(1)
本園發生呼吸道傳染病(水痘、腮腺炎、腥紅熱、麻疹、手足口病等等)
一、報告工作(顧麗君負責)
1、應並扮尺醫師確診後填寫三聯傳染病報告單一天內上報,一聯報區婦保所,一聯報區疾病控制中心,一聯留在本園以備日後統計核對之用。
2、向園領導告知***班有***病:姓名***、年齡、發病時間、所在班級、該班幼兒數。
二、隔離工作(顧麗君負責)
1、迅速通知班主任將病兒帶到隔離室隔離。(顧麗君)
2、通知家長,並帶幼兒就診。(班主任)
3、將本班幼兒同其它班幼兒隔離,不串班,不並班,不接受新生,不進行大型活動,不參加早晚托班。(黃韶華、業務主管、年級組長)
三、消毒工作(顧麗君負責)
1、對發病班級進行終末消毒,濃度加倍。(保育員在保健教師指導下進行)
(1)空氣消毒:白天通風換氣,按規定時間和要求使用紫外線燈消毒。
(2)玩具消毒:對班級內所有幼兒接觸到的玩具進行分類消毒:
塑料玩具:消毒液浸泡
木製玩具:消毒液擦拭
絨毛玩具:清洗、曝曬
圖書紙張:曝曬
(3)被褥消毒:清洗曝曬
(4)地面消毒:消毒液噴灑
(5)桌椅、櫥櫃、廁所等消毒:消毒液擦拭
2、做好一般傳染病的消毒工作(保育員在保健教師指導下進行)
(1)空氣消毒:白天通風換氣,按規定時間和要求使用紫外線燈消毒。
(2)玩具消毒:對班級內所有幼兒接觸到的玩具進行分類消毒:
塑料玩具:消毒液浸泡
木製玩具:消毒液擦拭
絨毛玩具:清洗、曝曬
圖書紙張:曝曬
(3)地面消毒:消毒液噴灑
(4)桌椅、櫥櫃、廁所等消毒:消毒液擦拭
四、宣傳工作:(黃韶華負責)
1、做好不擴大影響的宣傳工作
2、做好穩定幼兒情緒的宣傳工作
3、利用櫥窗、家長報、黑板報等形式向家長、幼兒、教師、保育員宣傳有關疾病的知識
五、防範工作:(黃韶華負責)
1、教師組織幼兒多進行戶外體鍛,增強幼兒抵抗能力。
2、均衡膳食
3、在疾病好發季節里,少去人群密集處。
4、教師向幼兒進行個人衛生習慣的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及防範意識。
六、返所條件:(黃韶華、顧麗君、班主任負責)
1、水痘:幼兒痂皮硬結乾燥,無新疹出現。本班幼兒醫學觀察期為21天,如有新病例出現應從最後一例算起重新觀察至期滿。
2、腮腺炎:腮腺腫退後一周,本班幼兒醫學觀察期為21天,如有新病例出現應從最後一例算起重新觀察至期滿。
3、腥紅熱:症狀消失及咽喉炎症消退,一般從發病日起隔離十天。醫學觀察期七天以上。
4、麻疹:出疹後5天,如有合並症狀應延長到十天。醫學觀察期為21天,如已注射過丙種球蛋白者延長至28天。
5、手足口病:皰疹完全消退,且隔離期滿14天,本班醫學觀察期為7天,如有新病例出現應從最後一例算起重新觀察至期滿。
Ⅲ 幼兒園預防流感工作方案
幼兒園預防流感工作方案5篇
為了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活動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 關於 幼兒園預防流感工作方案 ,歡迎大家來閱讀。
預防傳染病應急預案為有效地控制我園各種傳染病的蔓延,杜絕各種傳染病入園,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兒童,特製定此預案,分工合作,明確職責,規范操作,切實保障每一名教職工和幼兒的生命健康安全,從而確保我園各項保教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
一、處理原則:
堅決貫徹執行「預防為上、分級控制、依法強制,及時處置、分級管理」的工作原則。強化「班級與個人相結合、分層管理、層層負責」的處置原則,務實、高效、科學、有序地預防和控制各種傳染病蔓延。
二、組織管理:
1、預防傳染病管理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__
副組長:__
成員:__
2、職責分工:__、__、__、__、__
__:負責園內傳染病防治的全面工作。
__:負責防治幼兒園中物力、人力的落實工作。
__:負責數據資料歸納、上報以及家長溝通工作。
__:負責園內消毒監督、情況摸底、上報給園領導的工作。
__:負責信息接收,家校網路溝衫辯通工作。
三、具體處理方法:
1、發生傳染病後,管理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向婦幼所、疾控中心報告。
2、班主任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隔離病人,組織各環節的隔離消毒工作(病兒接觸過的物品和所在班級的終末消毒工作)
3、對患兒所在班級觀察有無發熱、皮疹等症狀出現,時間為21天(從確診的最後一例病例算起)。
4、做好外來兒童的摸底排查工作。
5、加強每天入園兒童的晨檢及午檢工作,一旦發現有傳染病疑似病例,及時隔離,並做好疫情報告。(晨檢由保健醫承擔,午檢由各班老師承擔。)
6、加強衛生習慣教育,督促幼兒飯前便後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紙,提高自我防病意識。
7、加強與缺勤兒童的聯系,每天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時採取預防措施。
8、患兒返園時,應具有醫療機構出具的病癒證明。
9、幼兒園要時刻保證消毒葯品的充足、消毒器具的正常。
10、在觀察期間加強空氣及手的消毒,發病班的活動室每天在兒童離開後在班級午睡期間,進行消毒。
四、控制措施:
3——6歲易感兒童給予傳染病疫苗接種,發現傳染病人及早隔離治療,並要求家長領孩子回家隔離,室內加強通風、換氣,玩具、生活用具等採用消毒葯液浸泡、清洗、暴曬等方法,不讓易感兒與患兒接觸敬斗。
幼兒園預防流感工作方案篇2
一、指導思想
全體教職工務必高度重視,抓好流行感冒等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工作, 確保我園師生的身體健康。預防傳染病的滋生和蔓延。為我園的教育 教學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一、採取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園長、副組長:副園長
組員:保健教師、保育組長、各班班主任 2、部門和各班務必搞好衛生工作。 3、加強體育活動,增強幼兒體質。
4、加強流行感冒等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的宣傳力度。 5、個人生病必須持「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
6、發現疑似病人必須及時報告同時送醫院就診,對確診病例必須隔 三、具體的處理方法
1、發生流行性感冒後,管理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向婦幼所、疾控中心報告。
2、保健老師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隔離病人,組織各環節的隔離消毒工作(病兒接觸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級的終末消毒工作)。
3、加強每天入園兒童的晨檢及午檢工作,一旦發現有流行性感冒疑似病例,及時隔離,並做好疫情報告。(晨檢由保健教師承擔、午檢 由各班教師承擔。)
4、加強衛生宣傳教育,督促兒童飯前便後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紙,提高自我防病意識。
5、在觀察期間加強空氣及手的消毒。連續三天的紫外線燈消毒,班級內每天加強空氣流通。 四、操作流程
晨檢保健老師每天密切觀察亮塌磨保健教師幼兒有無流感症狀出現午檢各班教師午睡後檢查幼兒各班教師有無流感症狀出現報告一旦發現幼 兒中有流感的疑各班老師,似病人,有關人員應立即告知保健教師和 園領導健教師報街道醫院、婦幼所消毒、根據消毒隔離制度,做好、保健教師消毒工作,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體性活動。觀察 加強宣傳,正確認識,做好 防範,確保穩定,對痊癒幼兒必須經保健教師認可後方可進班。
第2篇:幼兒園秋季流感應急預案
__幼兒園秋季流感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全體教職工務必高度重視,抓好流行感冒等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工作, 確保我園師生的身體健康。預防傳染病的滋生和蔓延。為我園的教育 教學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一、採取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園長、副組長:副園長
組員:保健教師、保育組長、各班班主任
2、部門和各班務必搞好衛生工作。
3、加強體育活動,增強幼兒體質。
4、加強流行感冒等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的宣傳力度。
5、個人生病必須持「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
6、發現疑似病人必須及時報告同時送醫院就診,對確診病例必須隔
三、具體的處理方法
1、發生流行性感冒後,管理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向婦幼所、疾控中心報告。
2、保健老師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隔離病人,組織各環節的隔離消毒工作(病兒接觸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級的終末消毒工作)。
3、加強每天入園兒童的晨檢及午檢工作,一旦發現有流行性感冒疑似病例,及時隔離,並做好疫情報告。(晨檢由保健教師承擔、午檢 由各班教師承擔。)
4、加強衛生宣傳教育,督促兒童飯前便後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紙,提高自我防病意識。
5、在觀察期間加強空氣及手的消毒。連續三天的紫外線燈消毒,班級內每天加強空氣流通。
四、操作流程
晨檢保健老師每天密切觀察保健教師幼兒有無流感症狀出現午檢各班教師午睡後檢查幼兒各班教師有無流感症狀出現報告一旦發現幼 兒中有流感的疑各班老師,似病人,有關人員應立即告知保健教師和 園領導健教師報街道醫院、婦幼所消毒、根據消毒隔離制度,做好、保健教師消毒工作,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體性活動。觀察 加強宣傳,正確認識,做好 防範,確保穩定,對痊癒幼兒必須經保健教師認可後方可進班。
幼兒園預防流感工作方案篇3
新寨片區學校防控甲型流感應急預案
一、預防工作要求:
1,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認真履行職責;
2,工作要細而又細,標准要嚴而又嚴,力度要強而又強;
二、學生在校期間防控措施
1,嚴格體溫測試:
1)學生每天在家期間,在家長的監督之下認真完成體溫測試。
2)所有學生入校嚴格體溫晨檢,匯報在家測試體溫的情況。
3)所有入校之時體溫超過37.5度以上學生不準入校上課,就地隔離檢查。
4)住宿教師和班主任要在平常注意觀察學生的情況,如果發現異常,第一時間通知值周教師、教導主任或校長。
2,完善學生考勤追蹤機制:
1)早讀課教師要將缺勤學生在第一時間上報值周教師,不得延誤;
2)凡是缺勤不能到校的學生,班主任必須電話追蹤到學生本人,了解學生確切情況,並將情況第一時間上報值周教師處,不得延誤;
3)嚴格學生復課手續:因感冒缺勤的學生復課時必須持有正規醫院的診斷書及復課意見,並要和班主任交接好後方可進教室;
4)缺勤學生復課手續不完整,班主任不得隨意允許學生復課;
3, 建立健全學生信息情況登記手續
1)利用10月份要搞的學生學籍系統,准確地將學生信息錄入;
2)核實學生所有信息,並將所缺信息進行補錄;
4,建立健全防範甲流宣傳和信息溝通機制
1)各校點、班級要通過宣傳欄等定期向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通報甲流感的最新信息;
2)通過廣播、宣傳欄、櫥窗等多種形式向教職員工和學生介紹預防甲流感的方式方法;
3)通過簡訊通、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及時通報學校的甲流感預防措施要求、政府規定等,取得家長的配合;
5,建立健全後勤保障機制
1)定期對教室消毒;、
2)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並保持教室衛生清潔,隨時通風;
3)必要時配備一定數量的口罩、體溫表,確保學校防範措施到位; 6,信息通報制度必須到位
1)明確信息上報的責任制度,不得有瞞報、漏報、錯報、遲報的現象;
2)明確信息上報的時間和程序,值周教師每天在10點鍾前把情況報中心校,發現問題情況嚴重的,要在第一時間內上報;
3)明確信息上報的通暢和准確性;
三、學生在寒假期間預防甲流感措施
1,實行學生體溫每周兩報告制度:
1)以路或村寨為單位,班主任指派一至數名學生了解該路或村寨的學生情況,並在兩個周報告班主任一次。
2)班主任不定期抽查班級學生體溫情況;
3)班主任每周兩次以電話、簡訊等形式將學生體溫情況上報給學校。
4)發現學生體溫異常的情況,了解情況、查明原因並第一時間上報給學校;
5)定期體溫上報時間為每周日下午;
6)對於在假期中聯系不上的學生,班主任要去了解好聯系不上的同學,並作好認真的記錄;
2,假期期間,學生有異常情況半,要堅持認真測試體溫。
3,所有學生在下學期開學前7天應認真檢查好體溫,並作好記錄,開學後交學校。
4,學校不組織集體性的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5,要求學生在假期期間盡量少走親躥戚,不要致電辦酒席的地方和其它人員密集的地方。
6,教育學生假期期間盡量不要到人群集中、擁擠的地方玩耍、逗留、旅遊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動,避免交叉感染;
四、聯絡電話
新寨小學:
豬場鄉衛生院:
豬場鄉中心校:
新寨小學
20__年10月2日
幼兒園預防流感工作方案篇4
幼兒園流感防控應急預案
4月16日,省教育廳發布應急預案,要求我省教育系統加強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記者昨日從市教育局獲悉,全市中小學、托幼機構全面實施晨午檢防控工作已是常態化。「不是說因為有了H7N9禽流感,我們才臨時要求實施晨午檢。」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H7N9禽流感未發現之前,三亞就已制定了「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常態化。一直以來,全市各中小學、托幼機構每天都堅持全面實施晨午檢,並將此防控工作納入學校日常工作范疇。該負責人還表示,在落實好各項防控工作的同時,三亞將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報告制度和手機簡訊平台制度,保障學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據悉,我省發布的應急預案要求,中小學、托幼機構要全面實施晨檢,對缺勤的師生員工逐一登記,並查明缺勤原因,發現疑似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要在第一時間(2小時內)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重視疫情監測與報告工作,做到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隱瞞、謊報、緩報疫情而造成疫情擴大、流行的,將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行政和法律責任,嚴肅處理。
預案還確定了具體措施,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加強與當地衛生部門聯系;積極組織應急處置演練;加強疫情監測,對患有流感樣症狀(如發熱、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痛、乏力、嘔吐和(或)腹瀉)的師生,要勸其及時就醫,並遵照醫囑進行醫學觀察。
據悉,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海南雖尚未發現疑似病例和疫情,但市民也應做好防護措施。據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市民應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密閉場所,在室內也要開窗通風,勤洗手。對煮食禽蛋類食品,一定要100℃的高溫烹調數分鍾後才能食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雞、鴨、鵝及雞蛋等。
篇二:幼兒園預防傳染病應急預案
我園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傳染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園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傳染病防治的有關實施辦法以及縣教育局要求,結合我園實際情況,特製定本預案。
1、預防辦法和措施
幼兒園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衛生工作責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把預防傳染病工作落到實處。
(1)加強宣傳與培訓。利用宣傳欄、專題展板、告家長書等各種形式做好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宣傳,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做好防範。定期對教師進行傳染病預防知識培訓,培養良好的個人健康生活習慣。要求各班教師每天做好晨檢工作,認真填寫幼兒晨檢記錄表,保證幼兒園預防疾病工作的順利開展。堅持對幼兒進行安全健康教育,通過主題教學、游戲、圖片等形式讓幼兒了解有關傳染病的知識,增強安全健康意識。
(2)有效措施杜絕傳染病發生。幼兒活動室、午睡室和教師辦公室保持空氣流通,保證師生身體健康。盡量不要組織師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動,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特別在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不要共用茶具、餐具。注意增減衣物和均衡營養,加強戶外鍛煉,保證足夠休息,增強體質。幼兒園保健室應按照規定定期消毒。
2、應急處置
(1)在幼兒園內發現急性傳染病的幼兒或教職工,應急小組領導立即親臨現場指揮,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幼兒園隔離室進行隔離觀察,並由幼兒園疫情報告員馬上撥打120」電話,送定點傳染病醫院診治。
(2)幼兒園出現傳染病症狀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長,由家長陪同去醫院,如果是幼兒園教職工出現傳染病,也要求立即隔離,由醫生初步檢查後,是傳染病立即到醫院就診並通知其家屬。
(3)幼兒園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活動室或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幼兒、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感染源。
(4)幼兒園一旦發現傳染病,將停止組織集體活動。
(5)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人員前往探望。
(6)幼兒園幼兒、教職工中發現傳染病人,立即上報縣教育局、縣疾控中心,並對病人作跟蹤了解。
(7)傳染病發病期停止辦理新幼兒入園手續。
信息報告:發生突發性傳染病疫情,應立即啟動本預案,首先向幼兒園負責人報告,如幼兒園負責人都不在向其他行政人員報告,然後向教育局應急辦報告(先口頭後書面),在半小時內口報教育局應急辦,同時向縣疾病控制中心報告。在1小時內書面報告縣教育局應急辦,明確疫情報告的范圍、內容。
其次,做好傳染病病因追蹤。當傳染病發生後,要隨時與其保持聯系,關注病情進展。該教師或幼兒病癒返校時須出示醫院有效證明。
幼兒園預防流感工作方案篇5
學校是傳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場所,也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為確保師生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提高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及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特製定本預案。
一、防治措施
(一)校長作為學校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高度重視學校衛生工作,把學校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之中。
(二)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治的相關制度,落實崗位責任,提供必要的衛生資源及設施。
(三)做好每天晨檢工作,認真填寫學生日檢統計表,保證學校預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加強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訓,保證每周20分鍾的健康教育,教會師生防病知識,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五)對教室、專用教室等場所保持室內通風換氣,按規定定期消毒。
(六)加強學生體質鍛煉,增強抵抗力。
二、工作目標
普及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完善傳染性疾病疫情信息監測報告網路,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疫情在教育系統的發生和蔓延。
三、組織管理
疫情發生時,組織協調、督促檢查落實「雙責四制」(即:校園預防傳染病工作目標責任制、教師承包班級責任制和晨檢制度、「零」報告制度、專人負責聯系制度、24小時電話暢通制度)等傳染性疾病防控措施;根據疫情對學校教學安排及其它相關工作做出及時調整。建立健全傳染性疾病防控責任制度,並將責任分解到處室、落實到人;開展對學校師生的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建立每日學生缺課登記制度,查明學生缺課的原因;及時了解學生身體狀況,對有傳染性疾病症狀的學生,及時督促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傳染性疾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離消毒工作;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匯報學校師生傳染性疾病病例發生情況。
四、處置程序
(一)在校學生或教職員工發現傳染病,立即上報上級部門和疾控中心。
(二)學校應急小組領導立即親臨現場指揮,要求傳染病者立即戴防護口罩、手套,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學校隔離室進行隔離觀察,並馬上打「120」電話,送定點傳染病醫院診治。
(三)通知學生家長或教職工家屬。
(四)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教室或辦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學生、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並做好人員登記。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感染源。
(五)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採取的防護措施,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
(六)請示政府和教育部門,決定是否實行全校停課。並採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七)配合疾控中心進行疫情處理和流行病學調查,對傳染病人到過的場所、接觸過的人員,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員、鄰居同事、同學進行隨訪,並採取必要的隔離觀察措施。
五、注意事項
(一)師生樹立科學防控觀,不得散布不利言論。
(二)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同學、同事前往探望。
(三)師生在校外出現風疹、流腦、麻疹、流感等傳染性疾病,應及時就醫,不得帶病上學、上班。經醫院診斷排除傳染病後才能回校上課、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