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工廠消防安全培訓內容有哪些
化工廠消防安全培訓內容。
對一些產品的存放問題。
防火問題
安全撤離問題。
❷ 工廠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內容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消防安全的基本常識、火災發生時的緊急處理、消防器材的使用、火場逃生的正確方法等。
❸ 化工企業消防知識
一、企業危險物品較多,火災危險性級別高,發生事故後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毀。
由於化工企業生產、加工、儲存的化工原料、化工產品具有高度的易燃易爆性和有毒性,發生火災或泄漏事故後情況復雜,爆炸、復燃復爆,擴散的范圍大、速度快,極易導致立體、大面積、多火點等形式的燃燒。不但導致生產停頓、設備損壞、產品生產不出來、原料積壓,造成社會生產鏈中斷,使社會生產力下降,而且也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甚至波及社會產生無法估量的損失和難以挽回的影響。
二、企業使用危險物品多,事故易造成環境污染和火災發生。
化工生產中不可避免大量使用化工生產的產品、中間體、副產品及含於其中的雜質和生產中的「三廢」排放物,這些均屬工業毒物,具有毒性、腐蝕性和火災危險性。一旦泄漏到大氣或排放到江河中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大氣、水污染,如氯氣、硫化氫、含磷的污水等等。部分劇毒化工原料發生泄漏事故後,對大氣和水危害大,影響持久、治理難度大。如氰類、腈類、有機磷化物等。這些物品普遍存在燃點低、易點燃、自燃性,遇酸、氧化劑易燃易爆,本身或燃燒產物有劇毒,往往造成以外的火災、爆炸事故。
三、危險物品多,火災情況復雜,滅火救援難度大,加大救援人員的危險性。
化工企業發生火災事故後,一般來說火災情況都很復雜,常伴隨著爆炸、閃燃、二次爆炸,或燃燒後爆炸,或燃燒與爆炸相互交替的現象。爆炸既有物理的也有化學的,或者兩種性質的爆炸先後出現。再加上化工產品熱值大,燃燒後產生的熱輻射能夠迅速加熱周圍毗連的容器設備,致使相鄰容器管道內的化工產品迅速增壓、揮發、分解,為火勢的擴張增添了危險條件。
另外,化工火災往往變化太快,各類危險情況層出不窮,有毒氣體會嚴重威脅到滅火救援人員的安全;腐蝕性物質會灼傷救援人員的皮膚和損壞消防器材;建築物倒塌會造成救援人員傷亡等嚴重後果。這些都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針對化工企業上述危險性,我們在進行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監督檢查時應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搞好規劃,合理布局,從源頭管理開始。
在化工企業投產之前,消防部門應會同規劃、計劃、經貿、安監、環保等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有關的技術規范,結合當地的總體規劃和實際情況,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對化工企業的選址、周圍環境條件、散發可燃氣體、蒸氣和可燃粉塵廠房的設置位置、風向、安全距離等進行進行編制,要將化工企業安排在城市的郊區或城市的邊緣地帶,並在審批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進行把關,確保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的源頭管理落到實處。
二、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類管理制度。
化工企業應根據本企業生產特點,將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放在第一位,落實專人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及時建立健全各類安全管理制度。一是按照火災預防為中心,預先進行消防安全分析,事先對工程項目、生產工藝和作業中固有的及潛在的隱患進行分析、測定和評估,為確立基本的防範對策提供依據。二是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強化從業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明確消防安全責任,建立健全消防各項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從而防止事故的發生。
三、採用先進工藝方法,減小火災隱患的發生概率。
化工行業作為一項高危行業,其生產工藝非常復雜。有的生產稍有不慎即可釀成火災事故。因此,化工企業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應加大企業的技術改造,包括生產設備、生產條件、生產工藝流程等的改造,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實施危險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通過這些方法來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從而減少化工生產的火災危險性。
四、嚴格落實規范,加強聯合執法力度,依法取締違法生產企業。
據統計,在化工企業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中小化工企業占絕大多數。小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因其生產工藝嚴重落後、運營成本高、效益低下,因此在過於追求經濟效益的前提下,企業對消防安全方面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在企業建造過程中欠帳較多,很多消防設施沒有到位,留下了許多火災隱患。部分小企業甚至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進行非法生產,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日常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危害。雖然國家已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各地也紛紛採取一些行政強制措施關停了部分安全隱患大、對環境污染大的小化工廠,如筆者所在的化工園區,政府為此多次召開會議,要求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監督執法力度,要對化工企業進行進行打分,對達不到安全生產基本分的企業要一律停業整改,但由於過方面的原因,各化工企業在關了又開、開了又關的循環往復之中,而火災隱患始終得不到整改。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建議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協作,加大執法力度,對達不到規范要求、全隱患多、對環境污染大的化工企業堅決關停。
❹ 求化工廠消防應急預案!!
基本內容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外部預案和內部預案兩部分構成。
1)外部預案
外部預案,由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政府對所轄區域內易燃易爆和危險品生產的企業、公共場所、要害設施都有應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外部預案與內部預案相互補充,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內部應急救援能力不足更需要外部應急救助。
2)內部預案
內部預案由相關生產經營單位制定,內部預案包含總體預案和各危險單元預案。
內部預案的內容包括:組織落實、制定責任制、確定危險目標、警報及信號系統、預防事故的措施、緊急狀態下搶險救援的實施辦法、救援器材設備貯備、人員疏散等。
2 具體內容及舉例
某化工廠「廠區基本情況」編寫舉例
①地理位置、環境、工程地質概況。本廠位於北緯某度某分,東經某度某分。佔地面積82萬平方米。廠區東鄰某丙烯酸廠;南鄰某煤氣廠;西鄰某碼頭;北鄰某化工廠和某精細化工廠(以下內容略)。
②規模與現狀。本廠創建於某年,是我國最早建設的化工基地之一。目前,本廠共有數千人,主要生產車間9個,輔助車間6個,組成以處級為單位的管理網路,其中安全生產管理網路見圖(略)。
本廠的主要產品有:順丁橡膠、ESP、AS、苯酚、丙酮、丙烯腈、乳膠漆等。廠內因生產需要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介質和易燃易爆物料。如:液氨、氫氰酸、丙烯腈、碳四、丁二烯、苯等,分布於全廠各個車間和部門。由於這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料分布面廣,貯存量大,一旦事故發生,必將導致物料外溢,燃燒爆炸,給工廠生產和職工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③廠區道路與運輸車輛情況。
A.交通情況:本廠主要交通道路有8條,浮碼頭2座,材料碼頭2座(建材碼頭和危險品碼頭),登陸艇碼頭1座(分布狀況略)。
B.運輸能力:本廠現有機動車201輛。車輛按功能,分布情況列表(以下內容略)。
2)危險源的數量及分布圖
(1)危險源的確定。根據生產、使用、貯存危險物質的品種、數量、危險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後果,確定應急救援的危險源,可按危險性的大小依次排為1號危險源、2號危險源、3號危險源等。
(2)畫出分布圖並標出數量。
(3)潛在危險性的評估。對每個已確定的危險源要做出潛在危險性的評估,即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可能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危害及影響范圍。預測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途徑,如誤操作、設備失修、腐蝕、工藝失控、物料不純、泄漏等。
某化工廠20萬t/a苯酚丙酮車間「危險源的數量及分布圖」編寫舉例
①生產工藝及主要設備。
②生產工藝路線及流程圖。本車間兩套裝置採用的是兩種不同的工藝路線:
·2.4萬t/a苯酚丙酮(老裝置)採用傳統的三氧化鋁非均相烴化技術生產異丙苯,經氧化後生成過氧化氫異丙苯,再採用樹脂分解法生產苯酚丙酮(工藝流程圖略)。
·12萬t/a苯酚丙酮(新引進裝置)採用先進的分子篩液相烴化技術生產異丙苯,經三塔氧化後生成過氧化氫異丙苯,再採用硫酸分解法生產苯酚丙酮(工藝流程圖略)。
③物料情況及危險分析。
·可燃性物料(略)。
·化學物料:一般來說,化學有機物料不僅易燃易爆,並且具有毒性,有的甚至為劇毒品,本車間的有毒物料及毒性歸納。每種毒物介紹:物性、在生產上的用途、人體吸入途徑、急性中毒症狀、慢性中毒症狀、中毒後果、解葯情況、救治辦法(具體內容略)。
3)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
(1)指揮機構。生產經營單位成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廠長、有關副廠長及生產、安全、設備、保衛、衛生、環保等部門領導組成,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全部門兼管。發生重大事故時,指揮領導小組立即到位,廠長任總指揮,有關副廠長任副總指揮,負責全廠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部可設在生產調度室。在編制「預案」時應明確,若廠長和副廠長不在企業時,由安全部門或其他部門負責人為臨時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2)指揮機構職責。指揮領導小組:負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准備工作。
指揮部:發生重大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3)指揮人員分工。
a.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
b.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c.指揮部成員:在統一指揮下進行工作;
d.安全科長: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e.保衛科長: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f.生產科長(或調度長):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車調度工作;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
g.設備(機動)科長: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
h.衛生科長(包括氣防站長):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i.總務科長: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供應;
j.供銷科長: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k.環保科長: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無害化處理及監測工作,必要時代表總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若無相應的科室時,其分工內容由職責相近的科室承擔,且在預案中予以明確。
(4)處理緊急事故的組織結構如圖5—2所示。
圖5—2 處理緊急事故的組織結構
某化工廠「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編寫舉例
(1)應急救緩體制及指揮系統。
①應急救緩指揮部設在廠生產調度室。
·指揮:廠長;
·副指揮:副廠長、總工程師;
·指揮部成員:副總工程師、生產處處長、設備處處長、保衛處處長、技術處處長、人事處處長、行政處處長、廠工會主席、供銷處處長、安監科科長;
·日常以生產調度室為聯絡指揮部,一旦發生災害,即由搶險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
②車間搶險救災領導小組。
·車間指揮:車間主任;
·成員:安全員、工藝員、設備員、材料員、工段長、班長。
(2)應急救緩機構與人員職責(略)。
(3)應急救緩指揮系統圖(略)。
4)裝備及通訊網路和聯絡方式
為保證應急救援工作及時有效,事先必須配備裝備器材,並對信號做出規定。
必須針對危險源並根據需要,將搶險搶修、個體防護、醫療救援、通訊聯絡等裝備器材配備齊全。平時要專人維護、保管、檢驗,確保器材始終處於完好狀態,保證能有效使用。
信號規定:對各種通訊工具/警報及事故信號,平時必須做出明確規定,報警方法、聯絡號碼和信號使用規定要置於明顯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員熟練掌握。
某化工廠「裝備及通訊網路和聯絡方式」編寫舉例
(1)搶險技術裝備。
①消防車:6台,附消防車配置表(略);
②物資儲備:氟蛋白泡沫液8t以上,乾粉2t以上,抗溶性泡沫液4t;
③防毒面具:氧氣面具呼吸器配備6套,隔熱服2套。
(2)通訊設備及通訊網路。
①報警總機1台,電話120門,分布在全廠各車間和部門,隨時可與消防隊聯系;
②JHM—85基地電台1台,JHM—85消防車載電台3台,FYA—903手持機6台,組成一個完整的通訊聯絡體系。
(3)信號規定。發生事故或災情,通過現場報警、廣播、報警總機及電話報告信息。
5)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任務和訓練
(1)救援隊伍。生產經營單位根據實際需要,應建立各種不脫產的專業救援隊伍,包括:搶險搶修隊、醫療救護隊、義務消防隊、通訊保障隊、治安隊等,救援隊伍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幹力量,擔負生產經營單位各類重大事故的處置任務。生產經營單位的職工醫院應承擔中毒傷員的現場和院內搶救治療任務。
(2)訓練和演習。加強對各救援隊伍的培訓。指揮領導小組要從實際出發,針對危險源可能發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模擬演習,把指揮機構和各救援隊伍訓練成一支思想好、技術精、作風硬的指揮班子和搶救隊伍。一旦發生事故,指揮機構能正確指揮,各救援隊伍能根據各自任務及時有效地排除險情、控制並消滅事故、搶救傷員,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某化工廠「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任務和訓練」編寫舉例
(1)事故災害搶險組織機構。
①救援指揮和通訊保障: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
②應急救災:由消防隊負責,配置專職消防員69人,設有防火班、保養班、戰斗甲班、戰斗乙班;
③應急救護:化學事故應急救護小組負責, 組長:生產副廠長;副組長:設備副廠長;救護指揮:衛生科長;應急救護小組由衛生科全體人員組成(醫務人員30名,衛生員22名,救護隊15人);
④人員疏散:人防保衛科負責協助各車間、部門建立搶險救災治保網路;發生事故災害時負責人員疏散,維護廠內治安秩序,防止人為破壞,保障疏散線路暢通;
⑤恢復生產:由車間設備副主任負責,設備員制訂搶險方案,保全組、倉庫和搶險救災突擊隊負責搶險搶修。
(2)應急救援演習。由廠應急救援指揮部牽頭,依靠有演習能力的消防隊、衛生科、人武部、保衛科進行事故防災聯合演習(每年1~2次)。
6)預防事故的措施
對已確定的危險源,根據其可能導致事故的途徑,採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避免事故發生。各種預防措施必須建立責任制,落實到部門(單位)和個人。針對發生大量有毒有害物料泄漏、著火等情況,還應制定降低危害程度的措施。
某化工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寫舉例
該化工廠把此項內容稱為「監控網路、防範措施和責任」。
(1)重點安全控制點的確定。由於裝置內的物料屬熱敏性強、易燃、易爆、有毒,因此,裝置運行的危險性相當大。根據物料的分布情況,確認裝置的重點安全控制點為聚合釜。
(2)重點安全控制點的監控網路和防範措施。
①重點安全控制點的管理網路圖(略);
②重點安全控制點各級管理責任網路圖(略);
③重點安全控制點、設備的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監控責任制:
·車間主任:全面負責,重點負責落實重點安全控制點的工藝操作指標及巡迴檢查內容;
·車間生產主任:負責制訂、修訂重點安全控制點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防範措施,組織檢查人員定期對重點安全控制點檢查並作好記錄;
·車間設備主任:負責制訂、修訂廠控制重點設備的安全管理辦法;
·車間安全員:負責對重點安全控制點和易發生事故的部分進行日常檢查、設置醒目的警告牌;
·車間工藝員、設備員、工段長在日常的崗位巡檢中,加強對重點安全控制點的巡檢,每天2次,並在日崗位台賬中記錄;
·操作工:每小時巡迴檢查掛牌一次,在交接班簿上記錄重點安全控制點的情況。
(3)重點安全控制點的隱患及處理。裝置在正常運行過程中發現的隱患,操作工會同班長確認後,按操作法及時消除隱患;如班內不能消除的,則通知車間管理人員及時制訂消除隱患的方案並消除隱患;車間不能解決的,則上報廠調度及有關專業科室,共同協商消除隱患;對於裝置運行過程中不能消除的隱患,則會同廠調度及相關專業科室制訂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
(4)壓力容器及附件安全管理規定。車間內在用的壓力容器進行定期檢查和檢測,並做好記錄;對容器的安全附件經常進行檢查;要求操作工認真檢查生產中運行的壓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發現問題及時匯報技術人員,根據情況作必要的檢查,確保壓力容器的安全運行。
7)事故的處置
制定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置方案和救援程序。
(1)處置方案。根據危險源模擬事故狀態,制定出各種事故狀態下的應急處置方案,如大量毒氣泄漏、多人中毒、火災、爆炸、停水、停電等,包括通訊聯絡、搶險搶救、醫療救護、傷員轉送、人員疏散、生產系統指揮、上報聯系、求援行動方案等。
(2)處理程序。指揮部應制定事故處理程序圖,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時,第一步先做什麼,第二步應做什麼,第三步再做什麼,都有明確規定。做到臨危不亂,正確指揮。
重大事故發生時,各有關部門應立即處於緊急狀態,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根據對危險源潛在危險的評估,按處置方案有條不紊地處理和控制事故,既不要驚慌失措,也不要麻痹大意,盡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某化工廠丁苯膠乳車間「事故處置方案和處理程序」編寫舉例
該化工廠把此項內容稱為「事故的應急處理」。
(1)事故預分析。
①外界因素。
·停電:配製崗與脫氣崗停止工作,無危險;聚合崗根據反應不同階段採取不同措施(具體措施略)。
·停水:配製崗與脫氣崗停止工作,無危險;聚合崗用水為夾套介質與攪拌軸封冷卻(具體措施略)。
·停汽:配製崗在進行皂液配製時,若未加熱或加熱溫度未達到指標,則停止配製。
·停風:聚合釜生產用氮為瓶裝氮氣,無影響;配製、脫氣停止輸送助劑至貯槽,其餘無影響。
·停冷凍鹽水:配製、脫氣崗無影響。
②工藝過程異常導致的危險。
·設備故障:聚合崗位可能混合釜攪拌故障或混合單體進料泵故障,請電工修理。
·儀表失靈:裝置內聚合溫度、壓力、流量(液位)均有一次儀表與二次儀表,若二次儀表故障則以一次儀表為准,若二次儀表失靈,造成一次儀表指示超溫、超壓,則按超溫、超壓採取措施(具體措施略)。
·超溫:停止進料,開足夾套冷卻水帶走熱量。
·超壓:停止進料,超壓原因由於丁二烯等單體自聚產生端基聚合物,造成安全閥堵塞,失去泄壓作用。開啟安全閥旁路使其泄壓,當壓力呈下降並於可控范圍內,恢復進料。
·物料泄漏:膠乳生產中有危險的泄漏物質,主要有丁二烯和苯乙烯。
·丁二烯:一般是液面計管斷裂或墊圈損壞閥門內漏引起,應馬上關閉有關閥門,減少泄漏量,並迅速解決問題,同時用水沖散物料,使其氣化散發掉。
·苯乙烯:泄漏原因同丁二烯,另外,當貯槽放空管跑料時,查明原因,馬上關閉有關閥門,減少泄漏量,並用水沖,使苯乙烯集中後,盡量回收裝桶。
(2)事故應急處理程序。事故一旦發生,車間救災領導小組應立即向上級領導機構匯報,並留有專人與上級保持聯系,其他領導應帶領全體成員及時奔赴事故現場,立即召集突擊隊員集中,了解事故的發展情況,積極地投入搶險,並根據險情的不同狀況採取有效措施(包括與上級來現場人員的配合,外車間支援人員的協調,崗位人員的留守和安全撤離等)。
(3)具體應急對策。
①火災、爆炸事故。
·外部:打電話通知調度;
·內部:一般是於膠燃燒以及苯乙烯、丁二烯跑料燃燒。火勢較小時,班長組織當班人員用輕水泡沫滅火機滅火,同時報告調度;火勢較大時,直接報警,同時按崗位操作法緊急停車處理。
②暴雨洪水、風暴(略)。
③雷電災害。
·擊穿有毒物質貯罐:丁二烯、苯乙烯貯槽著火,關閉底部出料閥,用滅火機滅火,如火勢大則報警處理;
·擊穿電器設備:按停電處理,同時用乾粉或二氧化碳滅火機對著火部位進行滅火,並請電工修理;
·擊穿自控系統:用手動控制操作。
④颶風、龍卷風、台風災害(略)。
⑤可燃物料泄漏。按丁二烯、苯乙烯泄漏情況處理,同時尋找泄漏點。
⑥其他災害。參見崗位操作法中「裝置具體應急對策」(略)。
8)工程搶險搶修
有效的工程搶險搶修是控制事故、消滅事故的關鍵。搶險人員應根據事先擬定的方案,在做好個體防護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時堵漏排險、消滅事故。
目前,國內有些外資企業在安全管理上狠抓「事故預防」和「疏散撤離」。發生事故立即「報警」,但一般不主張「搶險」,因為公司財產已作保險,事故損失可由保險公司負責。
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並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因此,事故發生後,生產經營單位應立即組織搶險救災,防止事故擴大。
某化工廠罐區「工程搶險搶修」編寫舉例
這是一段關於貯罐接管、法蘭及相應附屬管道發生泄漏時的堵漏工程搶險搶修方案。
(1)堵漏搶險前的准備工作。
①發生泄漏的貯罐內物料,應盡可能地向其他相同物料貯罐轉移卸料,以降低液位和壓力;
②劃出防火防爆警戒線;
③對泄漏貯罐周圍的其他貯罐開啟消防噴淋水予以保護;
④命令有關人員作好向貯罐或泄漏部位頂水的准備工作;
⑤命令堵漏人員准備好堵漏器具,防爆工具、空氣呼吸器等,根據泄漏部位和規格尺寸,准備好相適應的堵漏夾具、液壓注膠器和密封膠等,隨時准備進行堵漏。
(2)頂水操作。
①通知消防隊車到現場准備向泄漏貯罐或部位頂水;
②班組頂水操作人員配合消防隊安裝好頂水消防帶,班長通知消防車向所泄漏貯罐或泄漏部位頂水。貯罐的進水閥門由班組頂水操作人員負責控制開關;
③頂水操作人員應密切注意泄漏處情況, 當發現泄漏點開始向外噴水而不是物料時,可以認為頂水已達到預期效果,堵漏操作可以接著進行;
④向貯罐頂水,必須密切注意貯罐的液位和壓力,嚴禁超液位和超壓,並根據泄漏處噴水情況,隨時通知消防車隊人員調節出水量。
(3)堵漏操作。
①班組堵漏人員必須檢查空氣呼吸器達到正常有效後,背好空氣呼吸器、戴好面具,拿好事先准備的防爆工具、相應夾具、注膠器和密封膠等進入泄漏現場(堵漏人員一般為2人組成);
②堵漏人員將與泄漏部位相匹配的堵漏夾具固定在泄漏部位,並用螺栓固定,待完全固定後,用事先已填裝好密封膠的液壓式注膠器向夾具的預留注膠孔內注入密封膠;
③在注膠過程中,泄漏處的泄漏量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此時可以認為堵漏搶險已基本完成。
(4)堵漏搶險結束工作。
①妥善固定夾具並檢查是否有效;
②停止向泄漏點頂水;
③停止向其他貯罐的消防噴淋;
④清點器材,撤回;
⑤向上級匯報,並接受上級核查。
9)現場醫療救護
及時有效的現場醫療救護是減少傷亡的重要一環。
(1)車間應建立搶救小組,每個職工都應學會心肺復甦術。一旦發生事故出現傷員,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發生化學灼傷,要立即在現場用清水進行足夠時間的沖洗。
(2)對發生中毒的病人,應在注射特效解毒劑或進行必要的醫學處理後才能根據中毒和受傷程度轉送各類醫院。
(3)在醫院和廠內衛生所搶救室應有搶救程序圖,每一位醫務人員都應熟練掌握每一步搶救措施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某化工廠「現場醫療救護」編寫舉例
這是以危險源得出的一些有毒物質中毒現場搶救措施。
(1)氯氣。
①特徵:呈黃綠色、有毒氣體(刺激性)。
②中毒症狀:
·輕度:咳嗽、氣急、流淚、胸悶;
·嚴重: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心率快、面部發紫、肺炎。
③急救措施:
·將中毒者迅速撤離現場,移到空氣新鮮處靜卧;
·將中毒者松解衣扣和腰帶;
·予以止咳、吸氧等對症治療。
(2)丙烯腈。
①特徵:無色透明流動液體,具有特殊的杏仁氣味。
②中毒症狀:有頭痛、頭暈、全身乏力、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胸悶、呼吸困難、口苦、手足麻木、有時心悸、恐懼、煩躁、多汗、抽搐、昏迷等症狀。
③急救措施:
·將中毒者迅速撤離現場,移到空氣新鮮處,更換被丙烯腈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膚;
·給予氧氣吸入;
·輕度時注射50%硫代硫酸鈉10~20mL必要時可反復使用;
·對內吸中毒者,除上述急救外,還需2%碳酸氫鈉或1:50000高錳酸鉀洗胃;
·對症治療;
·嚴重者送醫院急救。
(3)苯。
①特徵: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油狀液體。
②中毒症狀:
·輕度:有興奮、頭痛、頭暈、咳嗽、惡心、心悸等症狀;
·重度:有眩暈、全身醉樣感覺、反應遲鈍、神志恍惚等症狀;
·嚴重:可產生神志突然喪失、深度昏迷、血壓下降、瞳孔放大及心跳加快、出現幻聽、幻視等症狀。
③急救措施:
·將中毒者迅速撤離現場,移到空氣新鮮處,脫去污染的衣服、徹底清洗皮膚並注意保暖;
·有呼吸困難則給予氧氣吸入;
·若呼吸有停止,應持續人工呼吸;
·嚴重者送醫院治療或搶救。
10)緊急安全疏散
發生重大事故,可能對廠區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緊急疏散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生產經營單位在最高建築物上應設立「風向標」。疏散的方向、距離和集中地點,必須根據不同事故,做出具體規定。總的原則是疏散安全點處於當時的上風向,如圖5—3所示。
圖5—3 緊急疏散范圍
對可能威脅到廠外居民(包括相鄰單位人員)安全時,指揮部應立即和當地有關部門聯系,引導居民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場所和員工宿舍應當設有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禁止封閉、堵塞生產營場所或者員工宿舍的出口。」
某外資公司「緊急安全疏散」編寫舉例
這是一家外資公司關於「應急疏散計劃」的程序性文件摘錄,值得借鑒。
(1)緊急疏散信號。公司發生任何緊急情況時(特指在公司應急疏散警鈴鳴響時),公司所有員工以及來訪人員,必須遵循公司「應急疏散計劃」行動。
(2)對應急准備小組成員的要求。警報發出後,小組成員應立即到達指定負責區域,指導公司員工與來訪人員有序離開大樓。在所有人離開後,檢查各人負責的區域,在保證沒有任何無關人員滯留後再行離開。發現受傷人員時,在確認環境安全的情況下,必須首先進行傷員救助,同時有權要求附近任何員工協助。在不能確認環境安全或環境明顯對救助者存在傷害時,應首先做好個體防護後再進行救助工作。
(3)對員工的要求。警報發出後,全體員工應無條件關閉正在操作的電氣設備,同時按照「緊急疏散示意圖」離開大樓到指定地點集合。在發現有同事或來訪者受傷時,應首先判斷環境的安全性再進行救助。全體員工盡快離開大樓後,應迅速在事先指定地點集中,同時由各部門經理或授權人員統計應到人數及來訪人員人數並及時向集中區統計人員報告。以便及時了解是否存在員工或來訪者滯留建築物中。全體人員在指定集中地點停留,直至警報解除。
(4)對司機及警衛的要求。警報發出後,公司司機、租賃車輛司機、來訪人員車輛司機必須立即將各自車輛駛離停車場,以免阻礙外部組織救助車輛的通行。工廠警衛應及時將廠區大門開至最大,同時指揮廠內人員及車輛單向離開,並禁止再次進入,指揮外部組織救助車輛有序進入廠區。
(5)集中地點的安排。廠區東西門外側某廣場,為發生緊急情況後人員集中區。
(6)再次進入的程序。目的是確認緊急情況結束,危險已經消除。
步驟:首先由設備管理員檢查確認所有電器設備的開關閉合後,打開主電源、照明開關、緊急通道指示燈,然後由公司設備人員打開火災自動檢測系統,最後全體人員進入。
(7)緊急疏散示意圖(略)。
11)社會支援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七十二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支持、配合事故搶救,並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生產經營單位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本單位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指揮部必須立即向上級和相鄰單位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援助。社會救援隊伍進入廠區時,指揮部應責成專人聯絡,引導並告之安全注意事項。
某機械加工廠「社會支援」編寫舉例
此內容有時被稱作「外部可利用資源」,一般可製成表格。詳見表5—1。
註:緊急事件發生後,由廠安全部門報警,報警務必說明:本廠廠名、所在地址和方位、聯系電話和聯系人;外部應急救援人員進入廠區,廠安全人員應作向導,並說明緊急事件的情況。
——《安全評價》(修訂版)(煤炭工業出版社,2004年1月)
❺ 關於工廠安全消防培訓資料
關於工廠安全消防培訓資料?我很長時間沒有做安全主任了,但是這個其實很簡單。1)工廠對新進職員的安全教育(1)就是大體的講下國家法律法規,提高員工安全素養,2)工廠基本情況,3)介紹員工在所處企業的本類企業事故案例和教訓,搶險、救災、救人常識以及工傷事故報告程序。2)車間安全教育(1)介紹車間情況,如生產什麼產品,使用哪種機械設備,人員,該使用哪種防護措施,消防用品放置地點這些都是。2)組織新工人學習安全生產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制度3)根據所在生產車間的特點重點介紹安全技術基礎知識,防護重點,4)介紹生產車間防火知識3)班組安全教育(1)本班組的生產特點、作業環境、危險區域、設備狀況、安全設施。重點介紹事故易發崗位及那些潛在的危險因素,2)講解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重點介紹安全操作規程,按章操作及違章操作的危害。3)講解如何正確使用勞保用品。4)實行安全操作示範。4)考試。1)考試題目的選取(針對本工廠實際情況和法律法規,搞點有代表性的考題)2)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這些就是三級安全教育。你再結合你所在工廠情況,搞點可操作性的東西出來就可以了,別走過場,安全無笑事啊~!
❻ 化工廠消防應急預案
緊急應變預案
一、目的:
為了讓全體人員在面臨緊急情況時,能臨危不亂,保持冷靜,採取靈活有效的應急措施,從而解決問題。
二、 范圍:
適用於公司全體人員使用。
三、 權責:
人事部負責編寫,經理負責審批此方案。
四、 工作內容:
1、 火警
(1) 當發生火警時,發生地點人員應立即報告值班保安、保安隊長和人事主管,或其他公司管理人員,並通知前台文員,用廣播通知失火。
(2) 當接到火警報告時,值班保安應立即組織救火,救火隊必須每人自帶一條濕毛巾綁在手臂上,最好將自身用水打濕,做好安全防範措施;車間人員也應配合協助救火,並協助組織疏散,疏散時,每個樓梯口均應有一管理人員指揮疏散,指揮員工別亂,並要將防煙門緊閉。
(3) 如火勢太大,應馬上撥打火警電話「119」求助,應告訴對方自己所在的詳細地址,如什麼鎮、什麼村、什麼工業
18
區或什麼路、廠名、發生火警地點等。
2、 台風、暴雨
(1) 當氣象台發出台風暴雨警告時,各部門應積極採取防範措施,將門窗關好,露天擺放的物品要遮蓋好,並要用卡板等鋪墊起來,以防由於排水不及而造成貨物被浸的損失;高處擺放的物品要收起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要檢查清楚各車間有無滲水現象,或下班門窗有無被風吹爛而漏水等。發風雨太大,要禁止員工外出,以防有意外事情發生。
(2) 當天氣有變化時,值班保安應用廣播通知各部門做好相關防範措施,如下大雨,即叫各部門關好門窗,通知倉庫人員進行露天貨物整理。
3、 打架、斗毆等
(1) 如有同事打架或斗毆時,應馬上匯報值班保安或在場管理人員,並對當事人勸解、調停。如參與人太多,不能控制局面時,應馬上匯報保安隊長或人事主管或當事人所在部門主管。在調停後,如圍觀的人太多,應將當事人轉移到另一個地方處理,將此事影響力縮小,不要擴大。
4、 工傷、生病
19
如有工傷或員工生病事件發生,應第一時間通知值班保安,送給廠醫診治,如非常嚴重,就先做好應急措施,由廠醫帶其到外就診。若情況非常緊急,廠醫不能及時處理,就找其他相關管理人員,速帶病者去醫院治療,以免貽誤了時間,造成了不必要損失。如有需要,亦可撥打「120」急救電話。
❼ 化工廠搞職工的義務消防員培訓。要培訓什麼方面的內容。
給你幾個建議抄吧
1、基本消防器材的使用,如滅火器、消火栓等
2、崗位防火安全常識,結合崗位,對操作規程方面涉及防火和滅火的知識進行講解
3、化工廠生產工藝的火災危險性,工藝防火要求
4、消防應急預案,重點講各崗位的應急任務、措施辦法、個人防護、疏散逃生等
5、消防基本法律和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