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建立幹部教育培訓基地的實施方案範文怎麼寫
按照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設原則、建設目標和建設步驟、建設規劃以及建設安排為主要框架寫就可以
B.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如何加強黨員幹部教育、提升黨員幹部素質已成為當前黨建工作的重點課題之一。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素質與水平,鳴鳳鎮黨委高度重視,堅持以提高綜合素質為出發點,攻堅求索、開拓創新,黨員幹部教育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基本做法1、培訓對象由全員培訓逐步向重點人群重點培訓傾斜。鳴鳳鎮地處縣城所在地,黨員流動性強,下崗失業、待業黨員居多,全員培訓難以收到較好效果。鳴鳳鎮根據黨員所在崗位、工作性質及個體特徵,以機關幹部(重點是班子成員、35歲以下年輕黨員幹部)、鎮直單位負責人、村居「兩委」班子成員,縣直抽調在鳴鳳鎮參與征地搬遷人員、村居黨員骨幹、代表為重點人群,通過對他們進行重點教育、反復教育、言傳身教,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2、培訓內容由常規培訓向重點工作中心工作培訓傾斜。在常規培訓內容如《黨章》、十八大報告解讀、科學發展觀內涵、純潔性教育等的基礎上,更加註重重點工作中心工作相關內容的培訓教育。重點開展了作風建設、執行力建設、精神狀態、工作狀態提升等系統學習。鎮黨委書記以《堅持群眾路線、爭做清正表率》、《目標、心態、責任》為題進行專題輔導講座,重申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縣委九條要求及全縣三級幹部會議精神等,組織開展「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大討論活動,每月組織學習征地搬遷工作的相關業務知識及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政策,聘請縣委黨校教師陳垚宣講社會化管理創新知識等。3、培訓方式由單一灌輸式講課向多元化、自主式、學習培訓傾斜。一是「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先後組織班子成員、鎮直單位負責人與村(居)書記到猇亭學習征地搬遷工作經驗;到武漢百步亭學習「百步亭社區工作法」;到保康堯治河學習集體經濟發展經驗;到蘇杭、宜昌學院街、荷花廣坪村、洋坪馬渡河學習城鎮一體化建設;到瓦倉革命烈士紀念碑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到縣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聘請三峽大學李敏昌教授來作「保持黨的純潔性」專題輔導報告等方式,使「要我學」自覺轉換為「我要學」。二是與遠程教育相結合。利用黨員群眾網上服務中心和遠程教育網,使黨員幹部黨性黨紀觀念進一步增強,掌握了致富技能,提高了駕駛市場的能力,輻射帶動群眾脫貧致富,促進經濟的穩步發展。三是與青年幹部夜校相結合。科學制定了全年40期的活動方案和實施計劃,融理論學習、專題講座、現身說法、模擬實戰、戶外活動、社會調查於一體,為青年幹部搭建了學習交流的穩固平台。四是與鎮內互比互趕互幫方式相結合。以「學先進找差距、比先進縮差距、創先進樹標桿、幫後進共發展」為主題,扎實開展「互學互比互幫」活動,推動各總支、支部等各領域黨組織和黨員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交流互動。二、取得的成效1、黨員幹部思想意識大幅度跟進。一是工作作風、精神狀態及工作狀態明顯提升。全鎮上下形成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幹事氛圍,精神面貌整體倍增,執行力明顯增強。二是缺膽、缺智現象有所改觀。在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農村產業結構發展思路逐漸清晰,生態農庄、景觀植物等新事物新產業相繼迸發。2、黨員幹部政策理論水平大幅度提升。一是工作推進速度快。指導性、操作性、實用性強的業務水平技能提升培訓,收到了較好效果,今年以來鎮內確定的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二是因政策把握不準和標准不一引發矛盾糾紛減少。通過對各項部門工作和黨的政策理論知識的培訓,尤其在征地拆遷和民政救撫工作上,大大減少了因政策把握不準和標准不一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3、黨員幹部幹事創業氛圍更加濃厚。一是營造了發展氣場。通過學身邊典型,如成功企業家、種植養殖大戶講授自己的親歷親為,使黨員幹部發
C. 中層幹部培訓採用什麼的方式效果如何
何岸老師認為術業有專攻啊,在培訓方面,企業往往不是非常專業的,目前中國已經出現了回一些答比較專業的培訓機構,在他們的協助下,企業有機會設計相對合理的培訓順序,但有時企業方不是非常信任培訓機構,我看到了,一些企業自己設計的培訓順序,不太合理。我去企業培訓的時候,經常呼籲企業要多選擇好的專業的培訓機構,並傾聽培訓機構的建議。
依我多年的培訓經驗,以及從心理學角度看這個問題,關於培訓順序,我是這樣想的:
整體順序應該是:角色認識—-管理心態—-管理技能。
管理技能方面的順序應該是:管理技能全貌—-分技能詳細講。
具體來說,大概的順序是:管理者的角色認知—-管理者應該具備的心態—-管理技能的全貌—分技能的細講。
分技能課程的順序,建議是:目標制定與計劃落實—-員工培養與激勵—-有效溝通與協調—-九型人格及在管理中的應用—有效控制與執行,等等。因為管理學對管理技能的順序也是八個字「計劃組織領導控制」
如果企業還想再安排些課程,也可以加一些:問題分析與解決、8090後員工管理、職場禮儀,等等。
D. 對中央組織部及全國組工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有哪些意見建議
組工幹部十嚴禁一、嚴禁聽信、散布、傳播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定相違背的言論、小道消息。二、嚴禁違規復制或攜帶涉密文件資料和有關載體,泄露黨和國家秘密或工作秘密。三、嚴禁在幹部工作中「跑風漏氣」,泄露未經批准對外公開的信息。四、嚴禁「封官許願」,為「跑官要官」者說情、打招呼、聯系和引見有關人員。五、嚴禁在幹部考察工作中弄虛作假、隱瞞實情,違規干預下級單位和有關部門的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六、嚴禁濫交友、追求享樂、貪圖錢色,違反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七、嚴禁參加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旅遊和其他消費娛樂活動。八、嚴禁利用職務之便為本人、親友或特定關系人謀取特殊照顧或私利。九、嚴禁收受任何單位或個人的貴重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十、嚴禁接受任何單位或個人支付應由本人或配偶、子女等親屬負擔的費用。組工幹部十不準一、不準超職數配備領導幹部,或者違反規定提高幹部的職級待遇;二、不準以書記公會、領導圈閱等形式,代替黨委(黨組)會集體討論決定幹部任免;三、不準臨時動議決定幹部任免;四、不準個人決定幹部任免,個人不能改變黨委(黨組)會集體作出的幹部任免決定;五、不準拒不執行上級調動、交流領導幹部的決定;六、不準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親屬,或者指令提拔秘書等身邊工作人員;七、不準在機構變動和主要領導成員工作調動時,突擊提拔調整幹部,或者幹部在調離後,干預原任職單位的幹部選拔任用;八、不準在選舉中進行違反黨的紀律、法律規定和有關章程的活動;九、不準在幹部考察工作中隱瞞、歪曲事實真相,或者泄露醞釀、討論幹部任免的情況;十、不準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親,封官許願,營私舞弊,搞團團伙伙,或者打擊報復。
E. 黨外幹部培訓方案怎麼寫
..........................認真貫徹執行中央下發的《XXXXXXX》.........................................先進行地方的詳細需求調研,然後再進行課程方案設計.設計好方案後和地方政府...
政府幹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戰略性工程,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要途徑,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在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一個國家發展力的競爭從根本上說是人才特別是領導人才的競爭。當前形勢下,培養造就高素質幹部隊伍,既要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保證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又要推進幹部教育培訓改革,提高幹部隊伍的執政素質和能力。要把增強針對性、提高實效性作為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的主要目標,堅持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不斷完善黨的理論教育、領導知識教育和幹部黨性教育體系,滿足幹部多樣化多層次的培訓需求。
改革創新是提高幹部教育培訓質量的不竭動力,是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保持生機活力的必由之路。但是,幹部教育培訓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針對性實效性不強、黨性教育比較薄弱,培訓機構體系的開放度和競爭性不夠資源相對過剩並存,幹部學習內生動力不足、學用脫節、學風不正等問題。
F. 中央組織部關於2008-2012年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的實施意見的改革創新的主要措施
(一)健全科學的管理體制
各級組織部門要積極轉變管理職能,由辦培訓向管培訓轉變,由管微觀向管宏觀轉變,由管具體事務向管方向、管政策轉變,適度減少直接舉辦的培訓班次,切實加強整體規劃、宏觀指導、協調服務、督促檢查和制度規范;要統籌安排培訓任務,提高培訓計劃的科學性,切實解決有的幹部重復培訓、有的幹部多年不訓和重要崗位幹部調訓難的問題;要理順管理關系,進一步明確幹部教育培訓管理部門與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幹部所在單位的職責分工,充分發揮幹部教育領導小組和幹部教育聯席會議的作用,調動各方面支持和參與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積極性,形成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科學規范、有序高效的幹部教育培訓管理體制。
(二)建立開放競爭、優化統籌的辦學體制
充分發揮黨校、行政學院和幹部學院在幹部教育培訓中的主渠道作用,進一步明確其功能定位和職責分工。建立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准入制度,科學制定準入標准,把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社會培訓機構等優質培訓資源納入幹部教育培訓體系,形成分工明確、布局合理、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大教育、大培訓的幹部教育培訓格局。中央組織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選定一批全國重點高校作為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各地區各部門也可結合實際,選擇一批高等學校作為幹部教育培訓基地。適度利用境外優質培訓資源開展合作培訓。
引入競爭擇優機制,鼓勵幹部教育培訓機構之間開展適度、有序的競爭。建立幹部教育培訓項目管理制度,幹部教育培訓管理部門根據培訓需要,定期確定培訓項目,向各類幹部教育培訓機構開放,擇優選定承辦機構。幹部所在單位根據實際需要,可以自主選擇培訓機構,自主安排幹部培訓。改進培訓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逐步實行「經費跟著項目走」、「經費跟著幹部走」。
(三)深化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教學改革
牢固樹立按需培訓的理念,加強培訓需求調研,深入研究推動科學發展對幹部隊伍素質和能力的基本要求,黨政幹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需求,幹部履職和成長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把培訓需求分析作為制定培訓計劃的科學依據。改進培訓計劃生成方式,建立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與幹部教育培訓管理部門、幹部所在單位的培訓計劃協調會商機制,重要班次的培訓計劃要征詢黨委常委會意見。改革班次設置方式,實現由按級別設置為主向按類別設置為主轉變,由一般性輪訓為主向專題培訓為主轉變,由中長期學制為主向短期學制為主轉變。及時更新培訓內容,加強對重大理論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針對理論和實踐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不斷完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培訓課程,更新現代知識培訓課程,開發特色課程。創新培訓方式和手段,從課堂講授式教學為主轉向研究式、案例式、體驗式教學為主,進一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力推廣網路培訓、遠程教育和在線學習,提高培訓的覆蓋面和資源利用率。
(四)推行幹部自主選學
堅持和完善組織調訓制度,大力推行幹部自主選學,把黨和國家對幹部的學習要求與幹部的培訓需求結合起來,建立自主選學與組織調訓相結合的幹部參訓機制。對政策法規、業務知識、文化素養和技能訓練類培訓,逐步加大幹部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培訓時間的力度,政治理論培訓也可給幹部提供一定的選擇空間。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要在培訓需求調研的基礎上精心設計班次和課程,幹部教育培訓管理部門定期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培訓對象根據公布的信息自主選擇,培訓機構組織實施培訓。中央組織部會同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和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將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幹部中進行自主選學試點,取得經驗後逐步推行。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完善和推廣幹部自主選學。
(五)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
堅持客觀公正、突出重點、重在激勵、務求實效的原則,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教育培訓情況的考核。各級組織部門要制定幹部教育培訓考核工作辦法,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開展考核工作。
對領導班子教育培訓情況考核的內容,重點是所在單位開展脫產培訓、中心組學習、在職自學等幹部教育培訓總體情況和幹部教育培訓的基礎工作、管理工作、改革創新等綜合情況。要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年終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領導班子要根據考核結果,認真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和改進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對領導幹部教育培訓情況考核的內容,重點是參加教育培訓期間的表現、學習成績和黨性鍛煉以及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情況。要將幹部的教育培訓情況作為幹部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健全乾部培訓與幹部管理部門溝通協調機制,把幹部教育培訓作為培養幹部、發現幹部、考察識別幹部的重要渠道。認真落實《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的有關規定,對確因特殊情況在提任前未達到教育培訓要求的幹部,應該在提任後1年內完成培訓。
(六)開展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教學質量評估
以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為目標,以評促改、以評促建,穩步推進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教學質量評估工作。制定科學規范、切實可行的評估辦法和評估指標體系。中央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對各省(區、市)黨校、行政學院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各省(區、市)黨委組織部要會同有關部門,有計劃地開展市、縣兩級黨校、行政學院(校)的教學質量評估工作。5年內將地方各級黨校、行政學院(校)的教學質量評估一遍。
(七)形成專兼結合、對外開放的幹部教育培訓師資隊伍
切實加強對培訓者的培訓,著力培養一批思想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教學科研骨幹。繼續實行骨幹教師培訓計劃,保證專職教師每年參加脫產培訓的時間累計不少於1個月。建立業務進修、實地調研、掛職鍛煉相結合的知識更新機制,提高教師培訓設計、組織和管理能力,培養適應幹部教育培訓需要的專業培訓設計師。中央組織部每年安排600名左右省(區、市)黨校、行政學院和部門、行業培訓機構的教師到國家級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國內著名高校、國外著名培訓機構學習培訓。各地區也要採取切實措施加強對幹部教育培訓教師隊伍的培訓。建立開放式的教學人才庫,加大聘請優秀領導幹部、成功企業家、科技專家、優秀專業人才和基層一線優秀幹部擔任兼職教師的力度,鼓勵主要領導幹部到黨校、行政學院和幹部學院講課或作報告。探索建立中央和省(區、市)兩級師資庫。探索建立符合幹部教育培訓特點的師資隊伍考核評價體系和職稱評聘體系。堅持教師競爭上講台制度,通過實行師資聯聘、動態管理等辦法,優化師資配置。深化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集聚和吸引更多優秀的教學人才從事幹部教育培訓。
(八)推進培訓資源優化整合
加大對各類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的優化整合力度。鼓勵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協作辦學關系,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圍繞提高辦學水平和培訓質量,積極探索、穩步推進縣級黨校等基層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體制改革和資源整合。清理部門、行業培訓機構,對有必要單獨設置的,要進行培訓資格認證;對不具備條件的,要限期整改;對經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要將其職能和可用資源並入其他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對名為培訓中心,實為賓館、度假村,不其備基本辦學條件的,取消其辦學資格。加強對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