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社區社會工作者培訓方案

社區社會工作者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5-04 07:03:46

⑴ 社區工作者 和社會工作者 兩者有什麼區別啊考試要用

社區工作是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種,也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傳統方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之一。它既是一項事業,也是一個專業、一門藝術。社區工作者面對的是整個社區的居民,要求通過專業的技巧和方法對社區事務和人際關系進行有效有序的協調,使社區保持健康的狀態和良性發展。因此社區工作者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和榮譽感,具有務實求真的態度,並有判斷事物的扎實知識基礎和進行組織溝通的技巧。因此,作為社會工作者的一部分的社區工作者也根據社區工作的普遍價值和中國社區工作的實踐,制訂有自己的專業倫理守則。
具體要求有:
1、社會責任感。社區工作者對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應用的職責具有清楚的認識。即每個個體無論處於多麼困弱狀況,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實現的權利和需要。社區工作者作為以社區和居民群體為對象的社區工作者,將完善和發揮工作對象的社會功能為已任。社區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標是幫助社區解決社會問題,使社區獲得應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為社區工作者個人或小團體賺取金錢或私利。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提供社會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務,並不向求助者收取費用。社區工作屬於「非營利」事業,來自政府資助和私人捐助的經費主要用於公共福利和基礎建設。社區工作者必須具備一種崇高的理想,以務實的方法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服務社區,貢獻社會。
2、平民意識。社區工作項目一般是根據社區居民的需要而確定的,社區工作者要把自己置於社區一員的位置才能體會和理解社區需要,充分尊重每一個社區成員的人格尊嚴和平等權利。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實現社區參與,增強社區成員對社區事業的關心和介入,幫助他們找到最關鍵的問題,培養人們的自助能力;並通過共同的工作計劃或項目,推動社區發展。沒有這種「群眾路線」,社區工作就失去了動力和目標。社區工作者的平民意識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民主意識。即使社區工作者具有一種組織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視志願參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進社區成員或團體的自由發展和自動調適,充分發展各自的潛力。
3、知識基礎。社區工作者的知識結構至少應當包括三個部分:第一,社區工作自身的理論體系和實務模式。社區工作作為社會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獨特的工作原則、步驟和方法,社區工作者必須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點,掌握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巧。第二,相關行為科學及社會科學的知識方法。在現代社會工作的專業化過程中,吸收了各種現代科學成果。如果說,從事個案和小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會心理學、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知識的話,社區工作則更需要政治學(如公共行政學)、社會學(如組織社會學)以及經濟學、教育學知識。第三,社區背景知識。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區結構、服務事業及公共或私人機構的功能特點,並熟悉社區生活習俗,從而容易適應工作環境,建立積極的社會關系。
4、溝通技巧。社區工作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區工作者能否取得社區成員的信任,與社區組織建立全面的合作關系。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社區工作者的基本角色要求。社區工作者既要與社區內外的組織機構打交道,也要與社區成員共同學習、討論和工作。無論是工作夥伴之間的聯合設計、集中財力、協同服務,還是推動工作對象的自助、互助和自治,都需要社區工作者發展或維持友好合作、群策群力,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社區工作者面對的工作夥伴或對象的職位、年齡、性格、組織角色各式各樣,因此社區工作者要在理解「人」之社會重要性的前提下,遵循溝通與合作的原則,運用相應的知識技巧,建立信任關系。通過相互的溝通和合作,更加了解自己作為社區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最終為有成效的社區發展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
5、組織能力。社區工作也被稱為「社區組織」,也就是說社區工作是一種運用組織方法的干預或互動過程。社區工作者運用組織動員手段來協助居民認識社區的整體需要和目標,通過計劃方案和專門機構協調、整合社區成員、團體或機構,挖掘利用社區內外資源,滿足社區需要、實現社區目標,以適應社會變遷。積極發掘、組織、協調與利用社區資源,是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和特徵。社區工作者應當熟悉各種資源,善於將各種要素有機組合在一起,平衡社區工作中「供應」與「需求」之間的關系。社區工作者的組織能力還表現為組織具體專業活動的能力,如社會調查、會議主持、行政管理、方案策劃以及推動社會行動或運動的知識與技能。優秀的社區工作者能夠通過分析、策劃、檢討、激勵、咨詢、教育、談判等手段、挖掘和利用一切潛能。
6、職業倫理。社區工作者的職業倫理由社會工作專業的自身規范所規定。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工作專業權威機構都制訂了社會工作倫理守則(Code of Ethics)或職業道德守則。Durkhein(譯為塗爾干或迪爾凱姆)將倫理分為兩種:一是適用於所有人的倫理;另一種則適於特定團體。社會工作的倫理守則屬於第二種,人們稱其為專業或職業倫理。專業倫理至少有4種功能:(1)指明該專業的核心價值觀,並為專業人員的日常工作行為提供具體規范和標准;(2)專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遇到某些職責沖突或倫理矛盾時,能夠遵循專業倫理守則,維護專業的原則;(3)為社會公眾提供理解社會工作專業職責的倫理標准;(4)提供一套評價或衡量系統,評判專業工作的優劣,尤其用於裁決專業界中的不道德行為。美國全國社區工作者協會最新修訂的《倫理守則》(1999年),洋洋數萬言,詳盡規定了社區工作者的日常行為規范(美國全國社區工作者協會[NASW]網頁)。這套守則為社區工作者的行為和作出決策時的價值觀列舉出基本的價值觀、原理及准則,這些准則以美國社會工作的價值觀作為基礎,包括服務取向、社會公義、人的尊嚴和價值、人際關系的重視、誠信以及職稱與否等項(Rowena Fong,2000)。香港社會工作注冊局於1998年10月訂立的《工作守則》也列明了社區工作者與其服務對象、同事、所屬機構、專業及社會建立專業關系時的道德行為標准,其應用范圍包括社區工作者以社工身份所從事的一切有關活動(參見香港社會工作注冊局網頁)。必須承認,大陸有美國社會和香港地區不同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因此大陸中國人所奉行的職業倫理也會與此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我國一方面需要探求境外社區工作者倫理守則在中國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盡快制訂出符合民族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倫理守則。

其實了解現實的人就知道,以上說的基本上是以國外的社會工作作為模板的構想。事實上,目前我國建設的最好的社區僅僅局限於上海和一些大城市。大部分的社區並沒有條件和意識來使用具有成熟和專業技巧的社區工作者,目前仍然是居委會性質的社區工作辦公室擔任主角。
其實我就是社會工作專業的本科生,之前的信息就是我之前學習的部分內容,我雖然對老年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很感興趣,但是自我評估的結果是我不適合做社會工作者,所以我現在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發展。我認為樓主首先應該考察自己是否對社會工作/社區工作有興趣,如果不是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的學生,最好先自學一些相關的知識。畢竟我們面對的案主是人。其次最好了解你想就業的社區的發展程度;另外,如果是國內的社區工作者的話可能不能在經濟方面有很高的建樹,希望你也要把這點列為考慮因素
社會工作者是指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通常簡稱「社工」。

社會工作是指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為有需要的個人、家庭、機構和社區提供專業社會服務,幫助其舒緩、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的職業活動。它與人們把本職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專業性助人活動稱為的社會工作,有本質不同。

⑵ 司法社工新員工培訓方案

channelUb v63maenm

⑶ 社會工作者中級考試(社工證)三門課,怎麼安排學習順序

這三科以社會工作綜合能力為主,無論是不是考這一科,都請把書先通讀一遍,因為社會工作實務的案例分析(方案設計)題說白了就是用社會工作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核心是要用社會工作的方法。所以社會工作綜合能力這科很重要,基本上占總復習時間的50-60%,實務要和能力一起復習,可以串插進行。

中級社會工作者考試一共有三個科目,分別是《中級社會工作實務》,《中級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和《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要求考生在兩年內通過3個科目的考試,就可以順利拿到證書了。

(3)社區社會工作者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通讀教材,掌握基礎知識:在備考過程中,教材是根本,是考試的依據,萬變不離其宗,學通學透教材是考試過關的基礎和保障。因此考生應系統地通讀一遍教材。這里強調對教材的通讀,是要突出全面理解和融會貫通。

准確把握文字背後的復雜含義的基礎上,還要注意不同章節的內在聯系,能夠從整體上對應考科目的基礎知識做到全面、系統地掌握。建議考生最好可以結合老師的精講班課程一起學習,效果更佳。

中級社會工作實務相對於其他科目的考試,更注重社會工作從業人員應用相關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考生要結合練習題進行理解記憶,在實例練習的基礎上牢記知識重點。

⑷ 社會工作者的日常工作

社區工作是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種,也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傳統方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之一。它既是一項事業,也是一個專業、一門藝術。社區工作者面對的是整個社區的居民,要求通過專業的技巧和方法對社區事務和人際關系進行有效有序的協調,使社區保持健康的狀態和良性發展。因此社區工作者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和榮譽感,具有務實求真的態度,並有判斷事物的扎實知識基礎和進行組織溝通的技巧。因此,作為社會工作者的一部分的社區工作者也根據社區工作的普遍價值和中國社區工作的實踐,制訂有自己的專業倫理守則。 具體要求有: 1、社會責任感。社區工作者對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應用的職責具有清楚的認識。即每個個體無論處於多麼困弱狀況,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實現的權利和需要。社區工作者作為以社區和居民群體為對象的社區工作者,將完善和發揮工作對象的社會功能為已任。社區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標是幫助社區解決社會問題,使社區獲得應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為社區工作者個人或小團體賺取金錢或私利。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提供社會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務,並不向求助者收取費用。社區工作屬於「非營利」事業,來自政府資助和私人捐助的經費主要用於公共福利和基礎建設。社區工作者必須具備一種崇高的理想,以務實的方法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服務社區,貢獻社會。 2、平民意識。社區工作項目一般是根據社區居民的需要而確定的,社區工作者要把自己置於社區一員的位置才能體會和理解社區需要,充分尊重每一個社區成員的人格尊嚴和平等權利。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實現社區參與,增強社區成員對社區事業的關心和介入,幫助他們找到最關鍵的問題,培養人們的自助能力;並通過共同的工作計劃或項目,推動社區發展。沒有這種「群眾路線」,社區工作就失去了動力和目標。社區工作者的平民意識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民主意識。即使社區工作者具有一種組織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視志願參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進社區成員或團體的自由發展和自動調適,充分發展各自的潛力。 3、知識基礎。社區工作者的知識結構至少應當包括三個部分:第一,社區工作自身的理論體系和實務模式。社區工作作為社會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獨特的工作原則、步驟和方法,社區工作者必須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點,掌握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巧。第二,相關行為科學及社會科學的知識方法。在現代社會工作的專業化過程中,吸收了各種現代科學成果。如果說,從事個案和小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會心理學、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知識的話,社區工作則更需要政治學(如公共行政學)、社會學(如組織社會學)以及經濟學、教育學知識。第三,社區背景知識。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區結構、服務事業及公共或私人機構的功能特點,並熟悉社區生活習俗,從而容易適應工作環境,建立積極的社會關系。 4、溝通技巧。社區工作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區工作者能否取得社區成員的信任,與社區組織建立全面的合作關系。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社區工作者的基本角色要求。社區工作者既要與社區內外的組織機構打交道,也要與社區成員共同學習、討論和工作。無論是工作夥伴之間的聯合設計、集中財力、協同服務,還是推動工作對象的自助、互助和自治,都需要社區工作者發展或維持友好合作、群策群力,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社區工作者面對的工作夥伴或對象的職位、年齡、性格、組織角色各式各樣,因此社區工作者要在理解「人」之社會重要性的前提下,遵循溝通與合作的原則,運用相應的知識技巧,建立信任關系。通過相互的溝通和合作,更加了解自己作為社區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最終為有成效的社區發展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 5、組織能力。社區工作也被稱為「社區組織」,也就是說社區工作是一種運用組織方法的干預或互動過程。社區工作者運用組織動員手段來協助居民認識社區的整體需要和目標,通過計劃方案和專門機構協調、整合社區成員、團體或機構,挖掘利用社區內外資源,滿足社區需要、實現社區目標,以適應社會變遷。積極發掘、組織、協調與利用社區資源,是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和特徵。社區工作者應當熟悉各種資源,善於將各種要素有機組合在一起,平衡社區工作中「供應」與「需求」之間的關系。社區工作者的組織能力還表現為組織具體專業活動的能力,如社會調查、會議主持、行政管理、方案策劃以及推動社會行動或運動的知識與技能。優秀的社區工作者能夠通過分析、策劃、檢討、激勵、咨詢、教育、談判等手段、挖掘和利用一切潛能。 6、職業倫理。社區工作者的職業倫理由社會工作專業的自身規范所規定。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工作專業權威機構都制訂了社會工作倫理守則(Code of Ethics)或職業道德守則。Durkhein(譯為塗爾干或迪爾凱姆)將倫理分為兩種:一是適用於所有人的倫理;另一種則適於特定團體。社會工作的倫理守則屬於第二種,人們稱其為專業或職業倫理。專業倫理至少有4種功能:(1)指明該專業的核心價值觀,並為專業人員的日常工作行為提供具體規范和標准;(2)專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遇到某些職責沖突或倫理矛盾時,能夠遵循專業倫理守則,維護專業的原則;(3)為社會公眾提供理解社會工作專業職責的倫理標准;(4)提供一套評價或衡量系統,評判專業工作的優劣,尤其用於裁決專業界中的不道德行為。美國全國社區工作者協會最新修訂的《倫理守則》(1999年),洋洋數萬言,詳盡規定了社區工作者的日常行為規范(美國全國社區工作者協會[NASW]網頁)。這套守則為社區工作者的行為和作出決策時的價值觀列舉出基本的價值觀、原理及准則,這些准則以美國社會工作的價值觀作為基礎,包括服務取向、社會公義、人的尊嚴和價值、人際關系的重視、誠信以及職稱與否等項(Rowena Fong,2000)。香港社會工作注冊局於1998年10月訂立的《工作守則》也列明了社區工作者與其服務對象、同事、所屬機構、專業及社會建立專業關系時的道德行為標准,其應用范圍包括社區工作者以社工身份所從事的一切有關活動(參見香港社會工作注冊局網頁)。必須承認,大陸有美國社會和香港地區不同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因此大陸中國人所奉行的職業倫理也會與此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我國一方面需要探求境外社區工作者倫理守則在中國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盡快制訂出符合民族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倫理守則。 其實了解現實的人就知道,以上說的基本上是以國外的社會工作作為模板的構想。事實上,目前我國建設的最好的社區僅僅局限於上海和一些大城市。大部分的社區並沒有條件和意識來使用具有成熟和專業技巧的社區工作者,目前仍然是居委會性質的社區工作辦公室擔任主角。 其實我就是社會工作專業的本科生,之前的信息就是我之前學習的部分內容,我雖然對老年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很感興趣,但是自我評估的結果是我不適合做社會工作者,所以我現在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發展。我認為樓主首先應該考察自己是否對社會工作/社區工作有興趣,如果不是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的學生,最好先自學一些相關的知識。畢竟我們面對的案主是人。其次最好了解你想就業的社區的發展程度;另外,如果是國內的社區工作者的話可能不能在經濟方面有很高的建樹,希望你也要把這點列為考慮因素。

⑸ 誰知道社會工作者和社區工作者有什麼區別

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種,也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傳統方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之一。它既是一項事業,也是一個專業、一門藝術。社區工作者面對的是整個社區的居民,要求通過專業的技巧和方法對社區事務和人際關系進行有效有序的協調,使社區保持健康的狀態和良性發展。因此社區工作者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和榮譽感,具有務實求真的態度,並有判斷事物的扎實知識基礎和進行組織溝通的技巧。因此,作為社會工作者的一部分的社區工作者也根據社區工作的普遍價值和中國社區工作的實踐,制訂有自己的專業倫理守則。

具體要求有:

1、社會責任感。社區工作者對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應用的職責具有清楚的認識。即每個個體無論處於多麼困弱狀況,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實現的權利和需要。社區工作者作為以社區和居民群體為對象的社區工作者,將完善和發揮工作對象的社會功能為已任。社區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標是幫助社區解決社會問題,使社區獲得應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為社區工作者個人或小團體賺取金錢或私利。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提供社會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務,並不向求助者收取費用。社區工作屬於「非營利」事業,來自政府資助和私人捐助的經費主要用於公共福利和基礎建設。社區工作者必須具備一種崇高的理想,以務實的方法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服務社區,貢獻社會。

2、平民意識。社區工作項目一般是根據社區居民的需要而確定的,社區工作者要把自己置於社區一員的位置才能體會和理解社區需要,充分尊重每一個社區成員的人格尊嚴和平等權利。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實現社區參與,增強社區成員對社區事業的關心和介入,幫助他們找到最關鍵的問題,培養人們的自助能力;並通過共同的工作計劃或項目,推動社區發展。沒有這種「群眾路線」,社區工作就失去了動力和目標。社區工作者的平民意識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民主意識。即使社區工作者具有一種組織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視志願參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進社區成員或團體的自由發展和自動調適,充分發展各自的潛力。

3、知識基礎。社區工作者的知識結構至少應當包括三個部分:第一,社區工作自身的理論體系和實務模式。社區工作作為社會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獨特的工作原則、步驟和方法,社區工作者必須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點,掌握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巧。第二,相關行為科學及社會科學的知識方法。在現代社會工作的專業化過程中,吸收了各種現代科學成果。如果說,從事個案和小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會心理學、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知識的話,社區工作則更需要政治學(如公共行政學)、社會學(如組織社會學)以及經濟學、教育學知識。第三,社區背景知識。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區結構、服務事業及公共或私人機構的功能特點,並熟悉社區生活習俗,從而容易適應工作環境,建立積極的社會關系。

4、溝通技巧。社區工作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區工作者能否取得社區成員的信任,與社區組織建立全面的合作關系。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社區工作者的基本角色要求。社區工作者既要與社區內外的組織機構打交道,也要與社區成員共同學習、討論和工作。無論是工作夥伴之間的聯合設計、集中財力、協同服務,還是推動工作對象的自助、互助和自治,都需要社區工作者發展或維持友好合作、群策群力,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社區工作者面對的工作夥伴或對象的職位、年齡、性格、組織角色各式各樣,因此社區工作者要在理解「人」之社會重要性的前提下,遵循溝通與合作的原則,運用相應的知識技巧,建立信任關系。通過相互的溝通和合作,更加了解自己作為社區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最終為有成效的社區發展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

5、組織能力。社區工作也被稱為「社區組織」,也就是說社區工作是一種運用組織方法的干預或互動過程。社區工作者運用組織動員手段來協助居民認識社區的整體需要和目標,通過計劃方案和專門機構協調、整合社區成員、團體或機構,挖掘利用社區內外資源,滿足社區需要、實現社區目標,以適應社會變遷。積極發掘、組織、協調與利用社區資源,是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和特徵。社區工作者應當熟悉各種資源,善於將各種要素有機組合在一起,平衡社區工作中「供應」與「需求」之間的關系。社區工作者的組織能力還表現為組織具體專業活動的能力,如社會調查、會議主持、行政管理、方案策劃以及推動社會行動或運動的知識與技能。優秀的社區工作者能夠通過分析、策劃、檢討、激勵、咨詢、教育、談判等手段、挖掘和利用一切潛能。

6、職業倫理。社區工作者的職業倫理由社會工作專業的自身規范所規定。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工作專業權威機構都制訂了社會工作倫理守則(CodeofEthics)或職業道德守則。Durkhein(譯為塗爾干或迪爾凱姆)將倫理分為兩種:一是適用於所有人的倫理;另一種則適於特定團體。社會工作的倫理守則屬於第二種,人們稱其為專業或職業倫理。專業倫理至少有4種功能:

(1)指明該專業的核心價值觀,並為專業人員的日常工作行為提供具體規范和標准;

(2)專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遇到某些職責沖突或倫理矛盾時,能夠遵循專業倫理守則,維護專業的原則;

(3)為社會公眾提供理解社會工作專業職責的倫理標准;

(4)提供一套評價或衡量系統,評判專業工作的優劣,尤其用於裁決專業界中的不道德行為。

美國全國社區工作者協會最新修訂的《倫理守則》(1999年),洋洋數萬言,詳盡規定了社區工作者的日常行為規范。這套守則為社區工作者的行為和作出決策時的價值觀列舉出基本的價值觀、原理及准則,這些准則以美國社會工作的價值觀作為基礎,包括服務取向、社會公義、人的尊嚴和價值、人際關系的重視、誠信以及職稱與否等項。香港社會工作注冊局於1998年10月訂立的《工作守則》也列明了社區工作者與其服務對象、同事、所屬機構、專業及社會建立專業關系時的道德行為標准,其應用范圍包括社區工作者以社工身份所從事的一切有關活動。必須承認,大陸有美國社會和香港地區不同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因此大陸中國人所奉行的職業倫理也會與此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我國一方面需要探求境外社區工作者倫理守則在中國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盡快制訂出符合民族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倫理守則。

其實了解現實的人就知道,以上說的基本上是以國外的社會工作作為模板的構想。事實上,目前我國建設的最好的社區僅僅局限於上海和一些大城市。大部分的社區並沒有條件和意識來使用具有成熟和專業技巧的社區工作者,目前仍然是居委會性質的社區工作辦公室擔任主角。

社會工作者是指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通常簡稱「社工」。

社會工作是指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為有需要的個人、家庭、機構和社區提供專業社會服務,幫助其舒緩、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的職業活動。它與人們把本職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專業性助人活動稱為的社會工作,有本質不同。

⑹ 社工考試要考些什麼內容呀

社工考試的考試科目內容包括如下:

1.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

2.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中級)。

3.社會工作實務(初級)。

4.社會工作實務(中級,用專用答題卡答題)。

拓展資料:

一、社工考試列印准考證時間注意事項

1、姓名、照片、准考證號、身份證、考試地址等是否顯示正確。

2、報考類別和考試科目時間是否對應。

3、服役部隊的軍人在列印社會工作者考試的准考證時,需要將軍官證或護照的報考號輸入才可列印。

二、考場須知

1、考生應考時,可攜帶黑色墨水筆、2B鉛筆、橡皮,不得攜帶計算器及電子記事本,行動電話(手機)等通訊設備,已帶入考場座位的要切斷電源,並與考試相關資料及其他物品一同存放在指定的位置,不得帶至座位。

2、各科目考試均採用閉卷形式。考試開始5分鍾後,考生不得進入考場;考試開始120分鍾後考生方可交卷離場。考生退場後不得再次進入考場。

三、特別提示

1、列印准考證,這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列印准考證最好多列印幾份,以防萬一,條件允許,讓靠譜的朋友給你保存一份電子版准考證。考生必須同時攜帶准考證和身份證件原件(與報名時一致)參加考試(缺少任一證件不得參加考試)。切記一定要檢查本人身份證是不是帶在身上,考試當天補辦臨時身份證來不及。

2、關於2B鉛筆,一定要去正規商店購買,以免因小失大。考試前,要確認考試地點,用查公交軟體查看距離,需要多久,如果是早上最好加上堵車時間。建議最好去考場先了解一下地理位置,假如同一考場不同區域,A區和B區走路相差20分鍾,然後加上找教室,可能就會浪費大量時間。

⑺ 社會工作者的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要求

本標准對社會工作者四級、社會工作者三級、社會工作者二級、社會工作者一級的技能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涵蓋低級別的要求。
1社會工作者四級 職業功能 工作內容 技能要求 相關知識 一、輔助性直接服務 (一)接案 能夠選擇初次面談的場所
能夠針對案主情況進行交談和傾聽
能夠與案主建立專業關系 1.建立專業關系的基本知識
2.相關社會政策和社會工作者職業守則 (二)收集資料與預估 1.能夠收集、記錄案主的信息
2.能夠對案主信息進行初步分析 1.觀察、提問等收集資料的基本知識
2. 保密和告知原則
3.預估的基本知識 (三)制訂計劃 1.能夠制定服務計劃初稿
2.能夠制定服務協議初稿 1.制定服務計劃的步驟
2.服務協議的基本知識 (四)實施計劃 1.能夠布置工作室
2.能夠為案主提供信息與建議
3.能夠針對案主情況進行鼓勵與安慰
4.能夠對實施過程進行記錄 介入的基本方法 (五)評估與結案 1.能夠運用量表、問卷等方式收集評估信息
2.能夠確定結案時間,並進行結案
3.能夠對結案進行記錄 1.評估步驟與基本方法
2.結案的基本方法 二、輔助性行政工作 (一)處理文字 1.能夠閱讀和寫作專業報告
2.能夠運用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 專業報告撰寫方法和注意事項 (二)處理信息與管理文件 1.能夠收集、整理機構所需信息
2.能夠對文件進行分類、歸檔並妥善保管 1.信息收集與整理的知識
2.文檔管理的知識 2社會工作者三級 職業功能 工作內容 技能要求 相關知識 一、直接服務 (一)接案 1.能夠擬定初次面談的綱要
2.能夠運用同理、應變的技巧與案主交談
3.能夠消除案主的焦慮
4.能夠接觸各類案主並與之建立專業關系 人際溝通的基本知識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基本知識 (二)收集資料與預估 1.能夠設計調查問卷及訪談提綱
2.能夠對案主進行觀察、提問
3.能夠為案主繪制家庭結構圖和生態圖
4.能夠針對案主問題做出預估 1.資料整理、分析的知識
2.預估的系統知識 (三)制訂計劃 1.能夠制定目標明確、實施方案可行的服務計劃
2.能夠根據計劃制定服務協議 1.制訂服務計劃的方法
2.服務協議的系統知識 (四)實施計劃 1.能夠運用個案、小組、社區等專業方法及介入技巧,協助案主解決問題
2.能夠增強案主的自助能力 介入的系統知識 (五)評估與結案 1.能夠運用目標實現程度量表、案主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估
2.能夠找出實際結果與計劃的差距,並提出改進的措施
3.能夠處理案主在結案時的反應
4.能夠進行跟進服務或成功轉介 評估的系統知識
結案的系統知識 二、項目開發與管理 (一)開發項目 1.能夠在與案主接觸過程中提出新的服務項目
2.能夠撰寫項目計劃書草案 1.社會工作項目開發的基本知識
2.社會調查的基本知識
3.社會工作行政的基本知識
4.社會政策與法規、社會保障方面的基本知識 (二)管理項目 1.能夠促進工作人員之間的合作與分工
2.能夠對影響項目實施的因素做出判斷並調整
3.能夠對項目成果進行評估 項目管理的基本知識
社會工作行政的基本知識 3社會工作者二級 職業功能 工作內容 技能要求 相關知識 一、直接服務 輔導、咨詢與倡導 1.能夠綜合運用各種社會工作方法和技巧處理各類復雜的問題
2.能夠運用社會工作服務領域的特定技巧處理疑難案例
3.能夠運用社會工作專門知識和技能對相關領域的社會福利政策進行分析和研究,並提出建議 1.社會工作基本理論與方法
2.社會工作服務領域的專門知識
3.社會工作服務領域的社會保障制度與社會政策 二、督導 專業指導 1.能夠協助被督導者增加專業知識和強化專業理念,指導被督導者的專業工作
2.能夠幫助被督導者處理心理壓力、情緒波動和思想困惑,促使其堅定專業認同感 1.專業督導的理論與方法
2.情緒支持的理論與方法 三、社會工作行政 (一)計劃 1.能夠制定長期和短期的發展計劃
2.能夠不斷完善和修正機構的發展計劃
3.能夠不斷地開拓服務項目 1.制訂計劃的系統知識
2.社會政策與法規、社會保障等相關知識 (二)組織 1.能夠設置合理的崗位和工作職責,並對工作人員進行協調和部署
2.能夠與工作人員進行有效溝通和互動
3.能夠招聘、培訓機構工作人員
4.能夠建立工作人員的考核和獎懲激勵機制 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知識 (三)管理 1.能夠建立、健全機構的規章制度
2.能夠籌募、運作和管理資金 行政和財務管理的知識 (四)評估 1.能夠對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科學評估
2.能夠對機構各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科學評估 1.社會工作人員評估的知識
2.社會工作項目評估的知識 四、社會工作研究與培訓 (一)研究 1.能夠對社會工作實務的經驗進行分析、總結與提煉
2.能夠閱讀社會工作專業的外文資料 1.分析、綜合的基本方法
2.歸納、演繹的基本方法
3.社會工作常用外語知識 (二)培訓 1.能夠講解社會工作專業基礎知識
2.能夠傳授社會工作實務技能 1.社會工作理論、方法與實務
2.培訓教案的設計和編寫方法 4社會工作者一級 職業功能 工作內容 技能要求 相關知識 一、社會工作行政 (一)計劃 1.能夠對現行社會政策進行科學分析
2.能夠提供可行的社會政策方案
3.能夠推進社會政策實施
4.能夠對社會政策實施進行評估與監督 1.社會發展與社會問題的知識
2.社會政策與社會控制的知識 (二)組織 1.能夠招聘、培訓、評估督導人員
2.能夠建立機構的督導機制及實施方案
3.能夠建立和健全機構的溝通機制 機構組織與督導管理的基本知識 (三)管理 1.能夠管理各社會工作機構
2.能夠對各社會工作機構的分工、協調進行宏觀調控和指導 社會工作機構管理的知識 (四)評估 1.能夠對不同機構的運作方式、合作模式進行評估
2.能夠對資源整合與配置進行評估 社會工作機構評估的系統知識 二、社會工作研究與培訓 (一)研究 1.能夠進行社會工作理論和實務的研究
2.能夠撰寫專業論文與著作
3.能夠閱讀並運用社會工作相關的外文專業文獻 1.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的前沿知識
2.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3.社會工作相關的外文知識 (二)培訓 1.能夠擔任二、三級社會工作者的教學與培訓任務
2.能夠針對不同的對象,制訂相應的社會工作教學方案 1.社會工作系統理論、方法與實務
2.教育、教育心理的基本知識 比重表
(%) 項目 社會工作者四級 社會工作者三級 社會工作者二級 社會工作者一級 理
論 職業能力 理
論 職業
能力 理
論 職業能力 理
論 職業能力 基本
要求 職業道德 10 - 10 - 10 - 10 - 基礎知識 25 - 20 - 15 - 10 - 相


容 輔助性直接服務 接案 5 20 - - - - - - 收集資料與預估 5 20 - - - - - - 制訂計劃 10 15 - - - - - - 實施計劃 15 15 - - - - - - 評估與結案 10 10 - - - - - - 輔助性行政工作 處理文字 10 10 - - - - - - 處理信息與管理文件 10 10 - - - - - - 直接服務 接案 - - 5 15 - - - - 收集資料與預估 - - 5 10 - - - - 制訂計劃 - - 10 15 - - - - 實施計劃 - - 15 20 - - - - 評估與結案 - - 15 15 - - - - 輔導、咨詢與倡導 - - - - 15 15 - - 項目開發與管理 項目開發 - - 10 10 - - - - 項目管理 - - 10 15 - - - ― 督導 專業指導 - - - - 10 15 - - 社會工作行政 計劃 - - - - 10 10 10 20 組織 - - - - 10 10 10 20 管理 - - - - 10 15 10 20 評估 - - - - 10 15 10 10 社會工作研究與培訓 研究 - - - - 5 10 20 20 培訓 - - - - 5 10 20 10 合計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閱讀全文

與社區社會工作者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酸菜魚營銷方案 瀏覽:343
學校家庭教育教師培訓班方案 瀏覽:677
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市場份額排序 瀏覽:847
網站推廣方案圖 瀏覽:165
電子商務合同概述 瀏覽:333
避孕套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94
江東街道電子商務 瀏覽:472
大學雙十一回箱計劃策劃方案 瀏覽:158
合肥蜀山區電子商務 瀏覽:779
小區營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8
策劃方案巧編排 瀏覽:238
中國電子商務阿里巴巴 瀏覽:110
電子商務系統實施步驟 瀏覽:633
苗木培訓方案 瀏覽:793
社會實踐營銷方案設計 瀏覽:610
店鋪銷售策劃方案 瀏覽:460
學校中層幹部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570
特色美食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41
重大志願服務活動培訓方案 瀏覽:66
旅遊電子推廣方案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