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有《新編統計學》(羅洪群 著)清華大學出版社課後答案啊
理科是學習理論和方法的學問,主要學科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還包括地質、地理、計算機軟體部份。清華大學以理工科見長。
Ⅱ 新編統計學(修訂版) 作者:劉太平,賀銀娟模練習答案
這個問題有點突兀,請恕無法回答。抱歉!
Ⅲ 新編統計學各種名詞 不懂啊 求大神指教
1.統計學: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釋涉及社會、經濟、管理問題的數據,並對研究對象進行統計推斷的一門科學。具有隨機性、群體性、數量性三個特點。包括描述統計學和推斷統計學。
2.總體:統計學講構成研究對象全部元素(個體)的集合稱為總體。
3.樣本:研究中實際觀測或調查的一部分個體稱為樣本(sample) 。
4.總體參數:表示總體分布的默寫特徵。
5.統計量:表示位置的統計量——樣本均值 表示離散程度的統計量——樣本標准差、樣本方差。
6.管理統計學: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釋涉及社會、經濟、管理問題的數據,並對研究對象進行統計推斷的一門科學。
7.統計變數:在統計中把說明現象某種特徵的蓋簾稱為變數,變數的具體表現為變數值。統計數據就是統計變數的具體體現。統計變數有以下三種:定類變數、定序變數、數字變數。
8.直接來源:通過專門調查和科學試驗的來的數據。
9.間接來源:通過其他渠道獲得別人調查或科學試驗的第二手數據。
10.數據誤差:通常是指統計數據與客觀現實之間的差距。包括①覆蓋誤差②無回饋誤差③道德誤差④被調查誤差⑤抽樣誤差⑥測量誤差。
11.統計推斷:統計推斷statistical inference 根據帶隨機性的觀測數據(樣本)以及問題的條件和假定(模型),而對未知事物作出的,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斷。它是數理統計學的主要任務,其理論和方法構成數理統計學的主要內容。
12.普查:是為某一特定目的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
13.定類變數:表現為類別,但不分順序,如男女。
14.定序變數:表現為類別,有順序。如很喜歡、喜歡、一般、討厭、
15.定距變數:表現為數值,可進行加減運算。常常被用來測量海拔、溫度等。
16.定比變數:表現為數值,可進行加減乘除運算。常常測量銷售額、收入、市場份額等。
17.均值:表示一系列數據或統計總體的平均特徵的值。
18.調和平均數:調和平均數是總體各單位標志值倒數的算術平均數的倒數,也稱倒數平均數。
19.幾何平均數:幾何平均數(geometric mean)是指n個觀察值連乘積的n次方根。 常用G表示。
20.中位數:一組數據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排列,處在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注意:和眾數不同,中位數不一定在這組數據中)。常用Me表示。
21.眾數:眾數是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常用Mo表示。
22.四分位數:一組數據排序後處於23%和75%位置上得值。
23.極差:也叫全距,常用R表示,他是一組數據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
24.四分位差:是第一四分位數與第三四分位數的差。
25.平均差:是變數數列中各個變數值與算術平均數的絕對離差得平均數,常用Md表示。
26.方差:是變數數列中個變數值與其算術平均數差的平方的算數平均數,常用s^2表示。
27.標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故又稱均方差或方差根的算術平均數。常用s表示。
28.標准分數:也成z分數或標准化值,它是變數值域其平均數的離差初一標准差的值,是對每個數據在該組中相對位置的測量。
29.隨機事件:在隨機試驗中,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而在大量重復試驗中具有某種規律性的事件叫做隨機事件,簡稱事件。隨機事件通常用大寫英文字母A、B、C等表示。
30.必然事件:表示在一定條件下,必然出現的事情。
31.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條件下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32.互斥事件:不能同時發生的事件。
33.條件概率:在同一個樣本空間 Ω 中的事件或者子集 A 與 B,如果隨機從 Ω 中選出的一個元素屬於 B,那麼下一個隨機選擇的元素屬於 A 的概率就定義為在 B 的前提下 A 的條件概率。
34.概率分布:隨機變數X小於任何已知實數x的事件可以表示成的函數。
35.連續型隨機變數:若隨機變數X的分布函數F(x)可表示成一個非負可積函數f(x)的積分,則稱X為連續性隨機變數 。
36.離散型隨機變數:如果隨機變數X在x軸上只取有限個或可數個數值,則稱其為離散型隨機變數。
37.正態分布:概率論中最重要的一種分布,也是自然界最常見的一種分布。該分布由兩個參數——平均值和方差決定。概率密度函數曲線以均值為對稱中線,方差越小,分布越集中在均值附近。
38.區間估計:是在點估計的基礎上,根據給定的置信度估計總體參數取值范圍的方法。 置信區間:置信區間是指由樣本統計量所構造的總體參數的估計區間。在統計學中,一個概率樣本的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是對這個樣本的某個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置信區間展現的是這個參數的真實值有一定概率落在測量結果的周圍的程度。置信空間給出的是被測量參數的測量值的可信程度,即前面所要求的「一定概率」。這個概率被稱為置信水平。
39.獨立樣本:如果兩個樣本是重兩個總體中獨立的抽取的,即一個樣本中的元素與另一個樣本中的元素相互獨立,則稱為獨立樣本。
40.配對樣本:即一個樣本中的數據與另一個樣本中的數據相對應。
41.假設檢驗:也稱為顯著性檢驗,是事先做出一個關於總體參數的假設,然後利用樣本信息來判斷原假設是否合理,及判斷樣本信息與原假設是否有顯著差異,從而決定應該接受或否定原假設的統計推斷方法。
42.顯著性水平:表示原假設Ho為真時拒絕Ho的概率,及拒絕原假設所冒的風險,用α表示。
43.P值:是指原假設為真實,樣本統計量落在其觀測值以外的概率,即表示在實際原假設為真的情況下,拒絕原假設犯錯的概率,也稱為觀測到的顯著性水平或相關概率值。
44.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就是針對一定因素分析各總體的各個因素水平是否有差異。
45.隨即誤差:因素同一水平下,樣本各觀察值之間的差異。
46系統誤差:因素不同水平下,樣本各觀察值之間的差異。
47.組內方差:因素同一水平下各樣本數據的方差。
48.組間方差:因素不同水平下各樣本數據的方差。
問答
1.數據的計量尺度分為哪幾種?不同的計量尺度個有什麼不同?
答:數據的級聯尺度由低級到高級、由粗略到精確分為四個層次,及定類尺度、定序尺度、定居尺度和定比尺度。定類尺度也稱列名尺度,它是最粗略、計量層次最低的計量尺度,它是按照事物的某種屬性對其進行平行的分類或分組。例如,按照性別將人口分為男、女兩類等。 定序尺度又稱順序尺度,它是對事物之間等級差或順序差別的一種測度。 該尺度在將事物分成不同的類別的基礎上,確定這些類別的優劣或順序。即它不僅可以測度類別差,還可以測度次序差。 例如,產品等級就是對產品質量好壞的一種次序測度,它可以將產品分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等。 定距尺度也稱間隔尺度,它不僅能將事物區分為不同類型並進行排序,而且可以准確地指出類別之間的差距是多少。 該尺度通常使用自然或物理單位作為計量尺度,如收入用人民幣「元」度量、考試成績用「百分制」度量等。定距尺度的計量結果可以進行加、減運算。定比尺度也稱為比率尺度,它與定距尺度屬於同一層次,其計量的結果也表現為數值。它除了具有上述三種計量尺度的全部特性外,還具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可以計算兩個測度值之間的比值。即它可以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2.統計數據的來源主要有哪些?簡述普查和抽樣調查的特點。
答:從統計數據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統計數據的來源可以分為兩類:直接來源和間接來源。
普查是一種為某種特定目的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特點:①普查是全面調查。②普查涉及面廣、調查單位及指標多、工作量大、時間性強。③普查是一種不連續調查。
3.直接來源包擴哪些?
答:1調查數據 通過調查方法獲得的數據; 通常是對社會現象而言;通常取自有限總體。
2實驗數據 通過實驗方法得到的數據; 通常是對自然現象而言;也被廣泛運用到社會科學中 如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
4.間接來源包括哪些?
答:1系統外部的數據:統計部門和政府部門公布的有關資料,如各類統計年鑒、
各類經濟信息中心、信息咨詢機構、專業調查機構等提供的數據
各類專業期刊、報紙、書籍所提供的資料。各種會議,如博覽會、展銷會、交易會及專業性、學術性研討會上交流的有關資料、從互聯網或圖書館查閱到的相關資料
2系統內部的數據:業務資料,如與業務經營活動有關的各種單據,記錄
經營活動過程中的各種統計報表。各種財務,會計核算和分析資料等。
5.統計數據是如何做到准確的?
1. 精 度:最低的抽樣誤差或隨機誤差
2. 准 確 性:最小的非抽樣誤差或偏差
3. 關 聯 性:滿足用戶決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
4. 及 時 性:在最短的時間里取得並公布數據
5. 一 致 性:保持時間序列的可比性
6. 最低成本:以最經濟的方式取得數據
Ⅳ 急求《新編統計學原理與實務》主編范翠玲 孟凡收 (東南大學出版社)的課後習題及案例題答案
思路島課後答案網中有這個答案,里邊答案很多,使用搜索條輸入書名或者作者就能查找到,不用注冊不要積分就能下載里邊所以的答案,數千大學教材答案免費下載,更多答案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