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營銷策略中的4c包括哪些內容
4C:Custo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
1、Customer(顧客)
Customer(顧客)主要指顧客的需求。企業必須首先了解和研究顧客,根據顧客的需求來提供產品。同時,企業提供的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更重要的是由此產生的客戶價值(CustomerValue)。
2、Cost(成本)
Cost(成本)不單是企業的生產成本,或者說4Ps中的Price(價格),它還包括顧客的購買成本,同時也意味著產品定價的理想情況,應該是既低於顧客的心理價格,亦能夠讓企業有所盈利。此外,這中間的顧客購買成本不僅包括其貨幣支出,還包括其為此耗費的時間,體力和精力消耗,以及購買風險。
3、Convenience(便利)
Convenience(便利),即所謂為顧客提供最大的購物和使用便利。4Cs營銷理論強調企業在制訂分銷策略時,要更多地考慮顧客的方便,而不是企業自己方便。要通過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來讓顧客在購物的同時,也享受到了便利。便利是客戶價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Communication(溝通)
Communication(溝通)則被用以取代4Ps中對應的Promotion(促銷)。4Cs營銷理論認為,企業應通過同顧客進行積極有效的雙向溝通,建立基於共同利益的新型企業/顧客關系。這不再是企業單向的促銷和勸導顧客,而是在雙方的溝通中找到能同時實現各自目標的通途。
(1)網路營銷的4c策略是以什麼為首的擴展閱讀
在網路營銷中,產品的整體概念可分為5個層次,相應地有不同的策略:
1、核心利益或服務層次。企業在設計和開發產品核心利益時要從顧客的角度出發,要根據上次營銷效果來制定本次產品設計開發。要注意的是網路營銷的全球性,企業在提供核心利益和服務時要針對全球性市場提供,如醫療服務可以藉助網路實現網路遠程醫療。
2、有形產品層次。對於物質產品來說,必須保障品質、注重產品的品牌、注意產品的包裝。在式樣和特徵方面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文化來進行針對性加工。
3、期望產品層次。在網路營銷中,顧客處主導地位,消費呈現出個性化的特徵,不同的消費者可能對產品的要求不一樣,因此,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必須滿足顧客這種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4、延伸產品層次。在網路營銷中,對於物質產品來說,延伸產品層次要注意提供滿意的售後服務、送貨、質量保證等。
5、潛在產品層次。在延伸產品層之外,由企業提供能滿足顧客潛在需求的產品。
㈡ 簡述網路營銷從「4P」到「4C」的營銷策略
一、簡介:
1、4p是營銷學名詞,美國營銷學學者麥卡錫教授在20世紀的60年代提出「產品、價格、渠道、促銷」4大營銷組合策略即為4p。產品(proct)
價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銷(promotion)四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縮寫為4p。
2、4c:4cs營銷理論(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cs)
,也稱「4c營銷理論」,是由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r.f.
lauterborn
(1993)在1990年提出的,與傳統營銷的4p相對應的4c理論。它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重新設定了市場營銷組合的四個基本要素:即消費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它強調企業首先應該把追求顧客滿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然後要充分注意到顧客購買過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從企業的角度來決定銷售渠道策略,最後還應以消費者為中心實施有效的營銷溝通。
二、區別:
1.4p理論提出的是自上而下的運行原則,重視產品導向而非消費者的導向;而4c理論是以「請注意消費者」為座右銘,強調消費者為導向。
2.4p理論是以產品策略為基礎,製造商決定製造某一產品後,再設定一個彌補成本又能賺到最大利潤的價格,且經由其掌控的配銷渠道,將產品陳列在貨架上,並大...一、簡介:
1、4p是營銷學名詞,美國營銷學學者麥卡錫教授在20世紀的60年代提出「產品、價格、渠道、促銷」4大營銷組合策略即為4p。產品(proct)
價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銷(promotion)四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縮寫為4p。
2、4c:4cs營銷理論(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cs)
,也稱「4c營銷理論」,是由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r.f.
lauterborn
(1993)在1990年提出的,與傳統營銷的4p相對應的4c理論。它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重新設定了市場營銷組合的四個基本要素:即消費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它強調企業首先應該把追求顧客滿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然後要充分注意到顧客購買過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從企業的角度來決定銷售渠道策略,最後還應以消費者為中心實施有效的營銷溝通。
二、區別:
1.4p理論提出的是自上而下的運行原則,重視產品導向而非消費者的導向;而4c理論是以「請注意消費者」為座右銘,強調消費者為導向。
2.4p理論是以產品策略為基礎,製造商決定製造某一產品後,再設定一個彌補成本又能賺到最大利潤的價格,且經由其掌控的配銷渠道,將產品陳列在貨架上,並大大方方地加以促銷;4c理論是以傳播和良好的雙向溝通為基礎,通過雙向溝通和消費者建立長久一對一關系。
3.4p理論主要注重宣傳產品知識,即產品的特性和功能,強調的是產品的特點;4c理論注重品種資源的整合,注重宣傳企業形象和建立品牌,把品牌的塑造作為企業市場營銷的核心。
4.從傳播來看4p理論的傳播媒介是大眾取向且單向;4c理論的傳播則是雙向的,選擇媒體「細」而目「多」,更加關注「小眾媒體」。
㈢ 網路整合營銷中的4p和4c指什麼
傳統的市場營銷策略是由邁卡錫教授提出的4P組合,即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進(Promotion)。這種理論的出發點是企業的利潤,而沒有將顧客的需求放到與企業的利潤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來。而網路的互動性使得顧客能夠真正參與整個營銷過程,而且其參與的主動性和選擇的主動性都得到加強。這就決定了網路營銷首先要求把顧客整合到整個營銷過程中來,從他們的需求出發開始整個營銷過程。據此,以舒爾茲教授為首的一批營銷學者提出了4C的市場營銷理論,即消費者的需求和慾望(Consumer's wants and needs)、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因此網路營銷的模式是從消費的需求出發,營銷決策(4P)是在滿足4C的要求的前提下的企業利潤最大化,最終實現的是消費者需求的滿足和企業利潤最大化。在這種新營銷模式之下,企業和客戶之間的關系變得非常緊密,甚至牢不可破,這就形成了"一對一"的營銷關系(One-to-one-Marketing),這種營銷框架稱為網路整合營銷,它始終體現了以客戶為出發點及企業和客戶不斷交互的特點。
㈣ 市場營銷學中4C是什麼
4C分別指代Customer(顧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溝通)。
1.Customer(顧客)主要指顧客的需求
企業必須首先了解和研究顧客,根據顧客的需求來提供產品。同時,企業提供的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更重要的是由此產生的客戶價值(CustomerValue)。
2.Cost(成本)不單是企業的生產成本,或者說4P中的Price(價格)
它還包括顧客的購買成本,同時也意味著產品定價的理想情況,應該是既低於顧客的心理價格,亦能夠讓企業有所盈利。此外,這中間的顧客購買成本不僅包括其貨幣支出,還包括其為此耗費的時間,體力和精力消耗,以及購買風險。
3.Convenience(便利),即所謂為顧客提供最大的購物和使用便利
4C理論強調企業在制訂分銷策略時,要更多的考慮顧客的方便,而不是企業自己方便。要通過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來讓顧客在購物的同時,也享受到了便利。便利是客戶價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Communication(溝通)則被用以取代4P中對應的Promotion(促銷)
4C認為,企業應通過同顧客進行積極有效的雙向溝通,建立基於共同利益的新型企業/顧客關系。這不再是企業單向的促銷和勸導 顧客,而是在雙方的溝通中找到能同時實現各自目標的通途。
㈤ 網路營銷的4c策略是以什麼為首的一批營銷學家提出的
1990年,美國學者羅伯特·勞特朋(Robert Lauterborn)教授在其《4P退休4C登場》(New Marketing Litany: Four Ps Passé: C-Words Take Over)專文中提出了與傳統營銷的4P相對應的4Cs營銷理論。
4C(Custo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營銷理論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重新設定了市場營銷組合的四個基本要素:瞄準消費者的需求和期望(Customer)。
4Cs分別指代Customer(顧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溝通)。
1、Customer(顧客)
Customer(顧客)主要指顧客的需求。企業必須首先了解和研究顧客,根據顧客的需求來提供產品。同時,企業提供的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更重要的是由此產生的客戶價值(CustomerValue)。
2、Cost(成本)
Cost(成本)不單是企業的生產成本,或者說4Ps中的Price(價格),它還包括顧客的購買成本,同時也意味著產品定價的理想情況,應該是既低於顧客的心理價格,亦能夠讓企業有所盈利。此外,這中間的顧客購買成本不僅包括其貨幣支出,還包括其為此耗費的時間,體力和精力消耗,以及購買風險。
3、Convenience(便利)
Convenience(便利),即所謂為顧客提供最大的購物和使用便利。4Cs營銷理論強調企業在制訂分銷策略時,要更多的考慮顧客的方便,而不是企業自己方便。要通過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來讓顧客在購物的同時,也享受到了便利。便利是客戶價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Communication(溝通)
Communication(溝通)則被用以取代4Ps中對應的Promotion(促銷)。4Cs營銷理論認為,企業應通過同顧客進行積極有效的雙向溝通,建立基於共同利益的新型企業/顧客關系。這不再是企業單向的促銷和勸導顧客,而是在雙方的溝通中找到能同時實現各自目標的通途。
(5)網路營銷的4c策略是以什麼為首的擴展閱讀
4Cs營銷有如下優點:
1、瞄準消費者需求。只有探究到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並據此進行規劃設計,才能確保項目的最終成功。由於消費者的生活經歷、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質、家庭結構、個人審美情趣各不相同,每個人對商品品質需求的側重點也大不相同,因此要了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非易事。
4Cs理論認為了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能僅表現在一時一處的熱情,而應始終貫穿於產品開發的全過程。
2、消費者所願意支付的成本。消費者為滿足其需求所願意支付的成本包括:消費者因投資而必須承受的心理壓力以及為化解或降低風險而耗費的時間、精力、金錢等諸多方面。
3、消費者的便利性。咨詢、銷售人員是與消費者接觸、溝通的一線主力。他們的服務心態、知識素養、信息掌握量、言語交流水平,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這批人要盡最大的可能為消費者提供方便。
4、與消費者溝通。營銷大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廣告大戰,廣告與溝通的差別不只是說法不同,還有著創作思維基礎上的本質區別。仔細審視各種廣告就會發現,它們大多面貌相似,模式化、定式化趨勢非常明顯。
不僅是廣告文案、創意表現大同小異,就連報紙上的廣告發布版面、日期選擇都高度雷同。眾所周知,廣告的天職是創新,是樹立個性,廣告面貌雷同的結果必須是廣告質量的低劣。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廠商們都以「請消費者注意,而不是注意消費者」的4P模式為出發點的,廣告創作的基礎仍是對項目的簡單認識和創作人員的瞬間靈感,而不是對目標消費者的了解和對消費者心理的深刻洞察。
㈥ 如何理解網路營銷的4C\'S營銷策略組合
4C理論是由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它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重新設定了市場營銷組合的四個基本要素:即消費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它強調企業首先應該把追求顧客滿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然後充分注意到顧客購買過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從企業的角度來決定銷售渠道策略,最後還應以消費者為中心實施有效的營銷溝通。與產品導向的4P理論相比,4C理論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它重視顧客導向,以追求顧客滿意為目標,這實際上是消費者在營銷中越來越居主動地位的市場對企業的必然要求。
(1) 消費者(Consumer):零售企業直接面向消費者,因而更應該考慮消費者的需要和慾望,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零售觀念,將「以顧客為中心」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於市場營銷活動的整個過程。零售企業應站在顧客的立場上,幫助顧客組織挑選商品貨源;按照顧客的需要及購買行為的要求,組織商品銷售;研究顧客的購買行為,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要;更注重對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
(2) 成本(Cost):顧客在購買某一商品時,除耗費一定的資金外,還要耗費一定的時間、精力和體力,這些構成了顧客的總成本。由於顧客在購買商品時總希望把有關成本如貨幣、時間、精神和體力等降到最低限度,以使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因此,零售企業必須考慮顧客為滿足需求而願意支付的「顧客總成本」,並努力降低顧客購買的總成本。
(3) 方便(Convenient):最大程度地為消費者提供便利,是目前處於過度競爭狀況的零售企業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如上所述,零售企業在選擇地理位置時,應考慮地區抉擇、區域抉擇、地點抉擇等因素,尤其應考慮「消費者的易接近性」這一因素,使消費者容易到達商店。即使是遠程的消費者,也能通過便利的交通接近商店。同時,在商店的設計和布局上要考慮方便消費者進出、上下,方便消費者參觀、瀏覽、挑選,方便消費者付款結算等等。
(4) 溝通(Communication):零售企業為了創立競爭優勢,必須不斷地與消費者溝通,包括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店地點、商品、服務、價格等方面的信息,影響消費者的態度與偏好、說服消費者光顧商店、購買商品,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等。
在4C理念的指導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更加關注市場和消費者,與顧客建立一種更為密切的和動態的關系。但從企業的實際應用和市場發展趨勢看,4C理論依然存在不足。首先,它以消費者為導向,著重尋找和滿足消費者需求,而市場經濟還存在競爭導向,企業不僅要看到消費者需求,還應該更多地注意到競爭對手,冷靜分析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劣勢並採取相應的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於不敗之地;其次,在4C理論的引導下,企業被動地去適應顧客的需求,容易令他們失去了自己的方向,為被動地滿足消費者需求付出更大的成本,因此,如何將消費者需求與企業長期利潤結合起來是4C理論發展的關鍵。
1996-1997年,Constantinides博士提出一種新的教學工具——4S網路營銷組合模型。後來,該模型被證明非常適合用來指導企業網站的建設,以及對業已存在的網站進行評估和改進。
4S網路營銷組合法來源於對電子商務市場(E-Marketing)四種管理要素的辨析:
①范圍(Scope),即界定所有支撐在線商業活動的戰略要素,包括市場和競爭者、客戶信息特徵、在線運營活動對企業現有內部流程的影響,以及企業在線戰略角色的識別等等。管理層要經常對這些戰略要素做持續性的回顧和評估。
②網站(Site),即確定公司所有線上運營活動,包括其業務特徵和市場定位等。企業網站作為企業與業務夥伴、客戶聯系的主要窗口和平台,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有利於企業聯系這些目標群體,各項虛擬活動既要能吸引顧客積極互動,又能永久留住顧客。
③協同(Synegry),即選擇企業線上活動與現有組織架構進行整合的關鍵區域。 企業網站高效運作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將資金投在關鍵的協同領域,最大程度地擴大企業的市場影響力。這要求企業必須對其一線部門、後台、公司網路及外部資源等進行整合。
A、 整合一線部門:將所有的虛擬商務活動完全融入公司整體營銷計劃。自建立起,企業就必須對線上業務給以足夠的支持,努力將其發展成企業整體營銷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B、 整合後台部門:線上的虛擬經營活動與現實中的組織流程進行廣泛整合,這既是企業提供在線服務的前提,也是企業在線顧客的期望所在。整合後台部門意味著企業的一些傳統業務、工作流程都必須進行更新或重組,以符合在線顧客的服務需要和價值要求。
C、 整合企業網路及外部資源:整合所有外部資源,對公司網站的推廣促進、後勤服務等各項活動大有裨益。
④系統(System),即提供技術支持的框架系統,確保企業網站在運作過程中能夠做到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用戶友好。
(2) 4S網路營銷組合的實際運用
4S網路營銷組合主要被應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①全新網站設計。
②現有網站評估/升級。
③B2C商業環境下尤為有效。
(3) 4S網路營銷組合的實施步驟、流程
①范圍:戰略和目標
A、 市場分析:競爭基礎、競爭對手、市場潛力、市場預測、市場趨勢。
B、 潛在客戶:類型、動機、行為、需求、偏好及當前實現方式。
C、 內部分析:企業內部資源、流程及價值等。 網站憑借的是維持發展性技術,還是破壞創新性技術?
D、 戰略角色:(一般分類)信息資訊類、教育培訓類、關系交友類、推廣促進類、貿易服務類。
②網站:架網經驗。
網站內容要以顧客為導向, 要回答好如下幾個關鍵問題:
A、 顧客對公司網站有哪些想法和期望?域名、內容、設計、布局、氛圍、美工、定位以及傳統的4P。
B、 顧客為什麼要選用公司網站?操作簡單、功能完備、速度快捷、信息全面、搜索簡便、路徑明晰、互動性強以及客戶訂制化。
C、 網站具有哪些吸引顧客回訪的要素?在線服務、用戶反饋、關系管理、信息質量、更新及時、客戶保護、隱私政策以及易於感知的安全感。
③協同:資源整合
A、 前台整合:與傳統市場營銷戰略及營銷活動進行一體化整合。
B、 後台整合:與組織流程、傳統系統及資料庫進行一體化整合。
C、 第三方整合:構造網路夥伴關系,利用網路夥伴,協助開展各項在線商務活動和提供後勤服務。
④系統:技術應用、技術要求及網站管理。
軟體、硬體、通信協議、內容管理、系統服務、網站管理、託管選擇、付費系統、績效分析。
(4) 4S網路營銷組合的優勢
①甄別出一個成功網站在戰略、運營、組織及技術四個方面的核心要素。
②由於架網建站的門檻較低,網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4S組合法特別強調線上業務要與線下活動進行戰略整合。
③非常適用於互聯網企業,以及市場條件變化較快的傳統部門。
④突出了營銷管理人員的角色和地位,在4S架構下,他們不僅是技術員,更是戰略家。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既有優勢也有劣勢,4S網路營銷組合同樣具有一定的局限和缺點。如,它只為B2C電子商務模式專屬開發,因此可能不適合運用在更廣闊范圍內的電子商務應用領域。而且只有對互聯網用戶的行為習慣有足夠的認知後,才能優化選取4S所甄別出的各項要素。但在通常情況下,獲取這樣的資訊並非易事。
㈦ 網路營銷的4c策略是以什麼為首的一批營銷學家提出的理論
4C戰略是一個探尋企業持續興盛的操作框架和模型,回答了如何使企業長回盛不衰的四個基答本地問題:第一,如何凝聚員工?第二,如何在時間上讓業務獲得持續?第三,如何基於客戶價值戰勝競爭對手?第四,公司如何在客戶與員工的基點之上,獲得核心競爭力?
㈧ 4P營銷策略和4C營銷策略是什麼
4P是指:來產品、自 價格、 渠道、 促銷。4P理論是營銷策略的基礎。思考是以企業為中心的,是一對多的單向溝通,追求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4C是指:消費者、成本、便利、和溝通。4C強調企業首先應該把追求顧客滿意放在第一位,一對一雙向溝通,注重培養客戶忠誠度。
4P是站在公司角度來說的,而4C則是站在消費者角度來說的。
4C是營銷理念和標准,4P是營銷的策略和手段。
㈨ 網路營銷優勢中的5C策略都是什麼
客戶Customer、成本cost、溝通抄communication、便捷convenience、信用襲credit
不同於傳統營銷,在網路環境下,一些其他的新問題被納入到了營銷策略需要考慮的范疇。例如,如何設計主頁和建立電子商務系統以方便消費者表達購買慾望和需求,如何使消費者能夠很方便地購買商品以及送貨和售後服務等,如何滿足消費者購買慾望和所需的成本,如何使生產者和消費者建立方便、快捷和友好的溝通等等。由於這幾個問題的英文首字母都是C(Consu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所以被形象地稱之為基於4C的網路營銷模式。4C理論是由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它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重新設定了市場營銷組合的四個基本要素。在此基礎上,由於網路的虛擬性與開放性以及交易參與者信用的不確定性引起的信用危機,又進一步提出了信用策略(Credit),構成了5C網路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