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定價策略
定價策略是市場營銷組合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價格通常是影響交易成敗的重要因素,同時又是市場營銷組合中最難以確定的因素。
企業定價的目標是促進銷售,獲取利潤。這要求企業既要考慮成本的補償,又要考慮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能力,從而使定價策略具有買賣雙方雙向決策的特徵。此外,價格還是市場營銷組合中最靈活的因素,它可以對市場作出靈敏的反映。
價格策略的確定一定要以科學規律的研究為依據,以實踐經驗判斷為手段,在維護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經濟利益的前提下,以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水平為基準,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靈活反應,客觀買賣雙方共同決策。
(1)定價是一種市場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
1、總成本加成定價法。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
2、目標收益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又稱投資收益率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的投資總額、預期銷量和投資回收期等因素來確定價格。
3、邊際成本定價法。邊際成本是指每增加或減少單位產品所引起的總成本變化量。由於邊際成本與變動成本比較接近,而變動成本的計算更容易一些,所以在定價實務中多用變動成本替代邊際成本,而將邊際成本定價法稱為變動成本定價法。
4、盈虧平衡定價法。在銷量既定的條件下,企業產品的價格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虧平衡、收支相抵。既定的銷量就稱為盈虧平衡點,這種制定價格的方法就稱為盈虧平衡定價法。科學地預測銷量和已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是盈虧平衡定價的前提。
② 產品定價策略都有哪些
常見的六種定價策略有:折扣定價、心理定價、差別定價、地區定價、組合定價、新產品定價。
1、折扣定價是指對基本價格作出一定的讓步,直接或間接降低價格,以爭取顧客,擴大銷量。其中,直接折扣的形式有數量折扣、現金折扣、功能折扣、季節折扣,間接折扣的形式有回扣和津貼。
2、心理定價策略就是企業在制定產品價格時,運用心理學的原理,根據不同類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來制定價格,它是定價的科學和藝術的結合。
3、差別定價是指企業用兩種或多種價格銷售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盡管價格差異並不是以成本差異為基礎得出的。
差別定價又稱「彈性定價」,是一種「以來顧客支付意願」而制定不同價格的定價法,其目的在於建立基本需求、緩和需求的波動和刺激消費。
4、所謂地區性定價戰略,就是企業要決定:對於賣給不同地區(包括當地和外地不同地區)顧客的某種產品,是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還是制定相同的價格。
5、組合定價是處理企業各產品價格關系的策略。當一種產品屬於企業產品組合的一部分時,其定價目標是整個產品組合的利潤最大化,而非單個產品項目的利潤最大化。
常用方法包括產品線定價法、選購配件定價法、附屬品定價法、二部定價法、副產品定價法和產品捆綁定價法等。
6、新產品定價是企業定價的一個重要方面。新產品定價合理與否,不僅關繫到新產品能否順利地進入市場、佔領市場、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關繫到產品本身的命運和企業的前途。
新產品定價可採用撇脂定價法、滲透定價法和滿意定價。
③ 在市場營銷中定價有什麼具體的程序
其實定價有很多技巧,譬如使用「非整數法」,這種把商品零售價格定成帶有零頭結尾的非整數的作法,銷售專家們稱之為「非整數價格」。這是一種極能激發消費者購買慾望的價格。這種策略的出發點是認為消費者在心理上總是存在零頭價格比整數價格低的感覺。也就是產品計劃定價6元,你可以定5.9元,價格低了一角錢,但卻會顧客一個良好的反應。對於高檔商品、耐用商品等宜採用整數定價策略,給顧客一種「一分錢一分貨」的感覺,以樹立商品的形象。「8」與「發」雖毫不相干但寧可信其是,不可信其無。滿足消賽者的心理需求總是對的。據國外市場調查市場定價流程圖 發現,在生意興隆的商場、超級市場中商品定價時所用的數字,按其使用的頻率排序,先後依次是5、8、0、3、6、9、2、4、7、1。這種現象不是偶然出現的,究其根源是顧客消費心理的作用。帶有弧形線條的數字,如5、8、0、3、6等似乎不帶有刺激感,易為顧客接受;而不帶有弧形線條的數字,如l、7、4等比較而言就不大受歡迎。所以,在商場、超級市場商品銷售價格中,8、5等數字最常出現,而1、4、7則出現次數少得多。在價格的數字應用上,應結合中國國情。很多人喜歡「8」這個數字,並認為它會給自己帶來發財的好運;「4」字因與「死」同音,被人忌諱;「7」字,人們一般感覺不舒心;「6」字,「9」字,因中國老百姓有「六六大順、九九長遠」的說法,所以比較受歡迎。
④ 市場營銷學中的定價的基本策略是哪些
定價基本策略,是企業在特定的定價目標指導下,依據對成本、需求及競爭等狀況的研究,運用價格決策理論,對產品價格進行計算的具體方法。
定價策略主要包括成本導向、競爭導向和顧客導向等三種類型。
(一)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
1、總成本加成定價法。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
2、目標收益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又稱投資收益率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的投資總額、預期銷量和投資回收期等因素來確定價格。
3、邊際成本定價法。邊際成本是指每增加或減少單位產品所引起的總成本變化量。由於邊際成本與變動成本比較接近,而變動成本的計算更容易一些,所以在定價實務中多用變動成本替代邊際成本,而將邊際成本定價法稱為變動成本定價法。
4、盈虧平衡定價法。在銷量既定的條件下,企業產品的價格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虧平衡、收支相抵。既定的銷量就稱為盈虧平衡點,這種制定價格的方法就稱為盈虧平衡定價法。科學地預測銷量和已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是盈虧平衡定價的前提。
(二)競爭導向定價法
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上,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這種定價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競爭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
1、隨行就市定價法。在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而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帶來的損失,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即將本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此外,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
2、產品差別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標的物的價格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來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它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樣一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稱密封投標定價法。
(三)顧客導向定價法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要求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必須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並在產品、價格、分銷和促銷等方面予以充分體現。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方法叫做顧客導向定價法,又稱「市場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主要包括理解價值定價法、需求差異定價法和逆向定價法。
1、理解價值定價法。所謂「理解價值」,是指消費者對某種商品價值的主觀評判。理解價值定價法是指企業以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理解度為定價依據,運用各種營銷策略和手段,影響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認知,形成對企業有利的價值觀念,再根據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來制定價格。
2、需求差異定價法。所謂需求差異定價法,是指產品價格的確定以需求為依據,首先強調適應消費者需求的不同特性,而將成本補償放在次要的地位。這種定價方法,對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場上制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價格,或使不同商品價格之間的差額大於其成本之間的差額。其好處是可以使企業定價最大限度地符合市場需求,促進商品銷售,有利於企業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
3、逆向定價法。這種定價方法主要不是考慮產品成本,而重點考慮需求狀況。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廠價格。逆向定價法的特點是:價格能反映市場需求情況,有利於加強與中間商的良好關系,保證中間商的正常利潤,使產品迅速向市場滲透,並可根據市場供求情況及時調整,定價比較靈活。
⑤ 市場營銷學中定價的基本方法及策略有哪些
定價策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產品以高價的形式進入市場,稱之為撇脂定價專。這種定價策略的優點屬在於為產品後期的促銷做前期准備,有足夠的降價空間;另一種是產品以低價的形式進入市場,稱之為滲透定價。這種定價策略目的在於擴大市場佔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