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推進農業品牌建設
目前國內農業品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很多企業通過品牌咨詢管理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一個又一個品牌,曾幾何時,「農業品牌」在國內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下到鄉村,上至中央,對此都鮮有關注。十餘年間,各種咨詢公司結合國際經驗,逐漸構建起了中國農業品牌的理論體系,並將之實踐運用於近百個地方政府的農業品牌打造中。如今很多農業品牌都已經將現代化的成果反哺給了農業。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創建農業品牌,不僅能提升農業行業整體形象,更能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甚至推動一個地區的發展。
當水果、糧食等農作物成立品牌的時候會立即上升到營銷式發展的層面,就可以通過品牌定位、產品創新、產品核心價值、品牌形象設計以及傳播推廣等手段,提升產業、企業、地區來實現價值並實現標准化和產業化得到資本的升級,現代化的建設思路比傳統營銷方式肯定更加有效。我們今天就來淺析建立農業品牌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幾個小問題。
如今的社會,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再提高,對於農作物同樣也是一樣,各企業在建立品牌的時候要明確自己的產品結構,要搶占公共資源走市場引領之路,企業需要知道什麼時候該種什麼,種什麼是迎合市場需求的,例如蔬菜來說,要引領菜農「埋頭種菜」轉變成「種市場需要的菜」緊跟市場架構,並且企業要第一時間佔領到最佳的資源,比如土地、地方性的農產品,做市場的龍頭老大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手段,因為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有了不錯的產品才等於有了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當然後續的營銷當中給產品創意建立品牌識別符號,選准品牌代言人,做正確的廣告並設計精良的包裝彰顯價值和差異都非常重要。企業需要去發掘與競爭不一樣的內容,例如「壽星桃」這樣的方法就會給企業創造差異化價值。這一點與其他行業一紙,做差異化品牌才能提升更大的價值。同時企業需要注意的是,當開發出新型農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拿到知識產權,這就等於拿到了標准,這樣就會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當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和主動權。
當企業形成一定的標准化的時候,說明品牌咨詢管理起到了作用,當然企業發展還是要按照「尊重自然、循環發展」的理念,從培育到銷售,安全優質的農夫產品才是一切農業品牌的核心內容。
❷ 農業品牌如何打造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種米, 柳傳志做品牌食品……造電腦的、賣果汁的、搞房地產的明星企業,紛紛攜巨資進軍風險大見效慢的農業。知名學者鄭風田分析稱此舉是為了搶耕中國農業這片「品牌荒地」。近年來,地方政府、合作社、農業企業也提出要建設農業品牌,如何破解模式創建、營銷技巧、推廣策略方面的難題?三農直通車特邀浙江大學CARD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胡曉雲主任和農業品牌營銷專家婁向鵬,在網上與各位網民探討農業品牌的打造之策。 打造農業品牌,規模化是前提 婁向鵬 :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是生產貿易型的,還不是品牌營銷型的。專業合作社有一定的規模,有一定的組織,還需要在產品品質外在化、標准化和品牌化上提升,著力提升品牌的溢價能力 胡曉雲 :沒有完全自由經濟,特別是農業,要擺脫或改變小農經濟的提籃小賣形式,必須組織起來,形成集聚效應,否則,沒有力量打造品牌。政府的重視、政府的觀念改變和觀念更新非常重要。這是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而言尤為重要,除此之外還要有協會牽頭,企業支持,全員觀念的更新,以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四川蒲江縣「蒲江雀舌」,今年發展勢頭非常好。 婁向鵬 :自給自足,是典型的小農經濟,與社會化大協作大流通大交換相悖。打造農業品牌的前提條件是,農產品的生產和經營必須上一定的規模,有賴於土地等經營要素向少數人手裡集中。現在這個條件越來越具備,農村務工人員減少,土地流轉制度向市場化轉變,工業化大企業看好農業投資,都促進著品牌農業進程加速。 婁向鵬 :做品牌不等於大投入的廣告傳播,低成本做品牌有許多,第一,產品是品牌的第一載體,產品品質要過硬,最好要獨特,而且要始終如一;第二,在銷售市場上,要集中力量開辟自己的戰略根據地,不要到處開花,要集中相對小的區域形成口碑,口碑就是品牌。 胡曉雲 :我曾經對農業品牌打造總結過20條智慧,其中,品牌包裝廣告化、品牌廣告新聞化、品牌終端媒體化等,就是實現低成本打造農業品牌的智慧。我們很多的農業企業或農戶不重視符號化建設、不重視包裝體系建設,不重視銷售終端的媒體化運用,所以,花了大錢,卻做不成好品牌。 婁向鵬 :第一步就是先做好一個有市場有差異化有地域特色的品類,集中力量做出品質,進而做出銷量做出品牌。 胡曉雲 :中國農業並非「品牌荒地」。品牌是產品與消費者及其相關利益者之間的關系。起源於權益的保護,起源於差異化後得到的權益保障和個性凸現。上世紀80年代之後,許多有識之士將用於打造工業品牌的方法用於締造農業品牌,也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如農夫山泉、如那麼多的地標品牌。但是,和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的基礎相比較,由於過去我們不重視,也不懂得科學創造品牌,中國的農產品品牌還是不多。 婁向鵬 :做品牌要善於挖掘價值支撐,原產地、品種、工藝、文化等諸多因素都能成為品牌獨特的價值。另外,考慮到企業實力,一般來說,應該先聚焦資源,在一個區域市場取得優勢地位,完善盈利模式,再逐步擴展。 胡曉雲 :確實是,要成就一個品牌,首先是要埋頭做事。品種、品種是品牌的前提。 胡曉雲 :除了我常說的要好資源、好品種,好品質、好文脈之外,品牌創造的組織體系架構也很重要。 胡曉雲 :要成就一個品牌,首先是要埋頭做事。在品種開發和品質管理方面作好打造品牌的前提。好產品是好品牌的保障。如果沒有好產品,就不可能有行業里長期的影響力、品牌的長久生命力。有了消費者需求的好產品,然後通過符號化、形象化,強化與消費者的好關系,才是打造品牌的正確之道。 婁向鵬 :品牌不是幽靈可以魂不附體,品牌與銷量是相伴相生的。先做品牌還是先做銷量,是個偽命題。 胡曉雲 :在市場的立場來看,品牌不是品牌主的,品牌決定於它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打造品牌不是短期行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將一個產品和消費者建立起一種從認知到認同到忠誠的關系,是一個戰略選擇。作為戰略,不能迷信「特效葯」。 很多的人主張用打造快消品品牌的方式打造農產品品牌。這要看不同產品的可能性。從定位而言,同樣是茶,可以是柴米油鹽姜醋茶,也可以是琴棋書畫茶。前者可作為快消品,後者則是奢侈品。如果將奢侈品作為快消品,也許就不能夠創造更多的品牌溢價能力,也不能滿足人們在象徵世界中的需求。 婁向鵬 :這是非常好的一隻力量,但要注意的是,政府行為往往把品牌打造成籠罩品區域所有產品的區域品牌,這樣就會產生熱銷後,大家都透支品牌,誰都不珍惜,公共資源成了公廁,一個假冒,全部受損,比如五常香米事件,最典型的就是陽澄湖大閘蟹的例子。 農產品的營銷 網民 :中國現行的農貿市場銷售農產品模式對農業品牌的打造是否是較大的阻力,如果是以超市為主銷售農產品的模式,想必對推行精細化農產品及品牌農產品是很好的推動力。 胡曉雲 :這是一個關於農產品品牌銷售渠道的問題。每一種產品,可以進入的渠道有許多。對農產品而言,傳統的有農貿市場,現代些的有超市、專賣、連鎖等,更現代的有網路銷售,如淘寶網店、微博互動銷售等。選擇渠道要看該品牌的定位,特性,典型消費者的消費階層與習慣,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與該品牌的結合點。 婁向鵬 :微博營銷是手段,目前應該重視,但不是農業品牌營銷的決定性因素,只是手段之一,而且大家用多了,就與現在漫天遍野的廣告一樣,同樣跳不出來。 婁向鵬 :微博在整體上救不了農產品,因為微博只是手段。當大家全在微博里吆喝賣難時,一切又回到了起點。利用互聯網打造農業品牌,與線下打造品牌沒有本質區別,而且更要關注誠信,要使線上線下的溝通渠道和物流、資金渠道全部暢通才行 胡曉雲 :研究證明,微博平台上的良性互動、口碑傳播、劇場效應等對微博使用者的品牌態度改變、消費意願的產生等都能夠產生效應。
❸ 農產品營銷策略有哪些
可以搞聯合創品牌,也可以搞地域式批發。
❹ 農業品牌如何做大做強
農業品牌的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宣傳引導,強化特色農業品牌意識。積極發揮新聞媒體的導向作用,採取通俗易懂的宣傳形式大力宣傳「三品一標」與商標注冊的重要意義。新聞單位應開辟專欄節目,加大對重點企業、名牌產品的宣傳力度,樹品牌形象,推產品銷售,創馳名商標,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各級黨委政府、廣大企業主和社會公眾都要增強爭創品牌意識。
(二)發揮政府職能,運用行政手段推進農業品牌發展。要建立起「企業為主、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的發展機制,政府相關部門要為農產品品牌建設大開綠燈、搭建平台,在資金、宣傳、稅費、金融、對外促銷上大力扶持本地農產品品牌企業及其他涉農主體的發展。
(三)支持企業發展壯大,發揮典型示範帶動效應。要充分激發涉農主體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的信心和決心,鼓勵龍頭企業創新科技,以品牌產品提升農業產業化的質量。對龍頭企業技術革新,產品宣傳上給予財政資金補助。支持現有的品牌農產品生產經營基地、龍頭企業,提升農產品檔次,擴大農產品市場美譽度,增強農業產業之無形資產,促進企業發展壯大。
(四)加強品牌創建管理工作。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培育爭創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和中國馳名商標、四川省著名商標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美譽度和市場佔有率的品牌農產品及農產品加工品。要建立創建獎勵機制,一手抓創建,一手抓管理,以此鼓勵生產經營者多創產業名牌,走品牌創業之路。
(五)建立農業品牌建設專項資金。每年財政應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作為引導種子資金,以補貼、獎勵的方式重點扶持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的龍頭企業。對利用市級以上電視台、報紙、戶外廣告等宣傳投入在5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投入額的10%左右補助。參加省級以上農業展銷會,給予攤位費補助。對獲得國家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的企業分別給予一定獎勵。
創建農業品牌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一是認識不到位,品牌觀念差。傳統農業生產意識還占較大比重,缺乏標准化、品牌化、產業化、規模化等現代農業發展觀念。營銷方式落後,生產效率低下,忽視品牌經營,既缺乏必要的投入力度,又缺乏應有的宣傳打造,致使品牌知名度和認知度低,無法發揮品牌附加值及增值效應。
二是農業品牌市場佔有率低且不平衡。從商標總量看,我市現有已申報及注冊涉農商標900餘件,佔全市已申報注冊商標的45%強,但已獲各級品牌認定商標(中國馳名、省著名、市知名商標)共計60餘件,占商標數的近4%。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僅70個,缺乏具有全國性知名度的產品。在農產品品牌分布上,3個國家級中國馳名商標均為閬中企業所持有,地區發展不均衡。
三是宣傳展示營銷力度不夠。農業經營主體自主宣傳不夠,即使有部分廣告宣傳,也缺乏整套的廣告策略和商標品牌戰略。政府主導的宣傳工作更是薄弱,與相鄰市縣政府對農業品牌創建和宣傳特別重視形成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政策扶持力度還有待加強。由於地域不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不一樣,所抓工作重點有所不同,我市多數縣(市、區)政府大多尚未專門研究和出台農業品牌發展政策和文件。政策扶持資金少,政策措施不盡完善,導致各地工作發展不平衡。
❺ 如何加大農業品牌建設
近年來,很多地方都不斷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培植力度,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塑造企業的品牌意識與商標意識,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但還存在農業品牌意識不強、品牌影響力不大、農產品經營主體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
所以,加大農業品牌建設,很有必要,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加大建設。
一是建議盡快依據農業產業布局和農產品現狀,制定農業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品牌建設機制,推動農產品標准化、規范化、科學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並培養一批從事農產品生產的具有品牌意識的農業企業,發展壯大農業品牌建設隊伍;
二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和資源集聚效應,注重培育新型群眾勞動力,培育農業致富帶頭人和致富帶頭村干,對區域內鄉村各類優勢資源整合開發,在加工、運輸、倉儲、配送上讓合作組織、行業協會、農戶之間建立起穩定的產銷關系;
三是引導各類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通過品牌注冊、培育、拓展、保護等手段,創建自身品牌,保護知識產權,打造以品牌價值為核心的新型農業。在提升品牌競爭力方面,建議將綠色、有機等產品認證緊密結合,打造一批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知名企業品牌、特色農業品品牌、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
四是以工促農,引進一些工廠工業進入鄉村,從勞動力、經濟效益等方面反哺農業。
❻ 如何做好農業市場營銷
農業涉及復雜的產業鏈條和市場環節,可衍生眾多的產品和業態,在市場化和品牌化的過程中,很容易誤入歧途,無論從事農業種植還是養殖,還是從事休閑觀光,農業已不再是單純的農業,牽扯之寬,跨界之廣,超乎我們的想像,如果企業缺乏對行業和市場的整體把握,建議和外部智業公司合作是明智的選擇。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即便企業對市場和行業有獨到的理解,也要有包容的心態聆聽不同的聲音,一個聽不進去反對意見的企業,決策再正確,遲早要遭受挫折。
簡單就是營銷
農業從產業上看十分復雜,從營銷上做,一定要簡單,再簡單,加多寶每年200多億的銷售額,就一個紅罐涼茶,而行業新進入者恆大卻涵蓋了飲用水、糧油等多個品類,每個品類都生存都有問題,農業企業,不需要涵蓋太多的產品和品類,大棗、枸杞、百合一大堆,沒有一個能站穩腳跟的產品,何苦呢?像加多寶那樣,就一個紅色的三片罐幾乎把各種渠道都搞定了,還給中國的飲料品類樹立了一個新品類--涼茶,這才叫牛。
小馬拉大車,是中小企業做不大的原因,總想把產業鏈從頭到腳吃干榨盡,放不下任何東西,很多小企業是被市場撐死的。
產品和功能要畫符號,產品力就是營銷力
食品在農業的佔比很大,要想在食品和飲料行業有所建樹,一定要在產品上下苦工,產品力第一,渠道力第二,品牌力只能排老三,不要妄圖靠營銷策略顛覆市場,產品力就是最好的營銷利器,就像娃哈哈,品牌也夠大了,但諸如啤兒茶爽那樣的許多產品,消費者照樣不買單。
So,好產品從開發、規劃期就找准了目標市場,確定了產品的核心功能,而且該功能就代表了潛在的、巨大的市場需求。
❼ 對於農產品銷售有什麼好的建議
,卻沒有精力去找。我們就搭建了一個平台。所謂渠道為王,我們以後想在農民手裡定購綠色農產品,價格公道,要求達到綠色標准,達不到就不要。 個人觀點:一,標准化種植;二,規模化種植;三,綠色健康化;四,市場信息化;五,產業合作化。有這幾點我看應該沒問題 我的一點建議: 1.自己的品牌,也就是整合所以有利資源的優勢,發展自己的品牌效力。加強推廣,利用網路電子商務平台,建立有效的機制來增強市場競爭力。 2.可以加入當地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合資企業等。利用他們現擁有的技術、品牌優勢,做服務型的投資。可以發展貿易公司,做批發和購銷! 產地證明,衛生檢疫證明,如果是無公害或者綠色有機等特色產品也需有證明。 農產品需要很多認證,有食品安全測試、有機食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ISO2200食品安全質量體系認證 主要有以下農產品銷售方面的建議: 第一、做好種植基地場周圍的牆面廣告 ,尤其是面向省道、國道的一側,可以印上種植基地的供應信息及電話。 第二、與你們地區附近的人氣較旺的農家樂組成戰略同盟。可以在農家樂建立小規模的種植基地及展示基地,可外賣也可以現吃。 第三、在當地農貿市場開設農產品專賣店銷售,或聯系當地農貿市場家禽銷售商鋪代銷。 第四、聯系酒店采購部門,做酒店直供。爭取讓你們農產品成為酒店的招牌菜。 第五、聯系大賣場(如家樂福、沃爾瑪),做大賣場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