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聯網金融的典型案例
四大商業銀行推出的網上銀行,騰訊推出的微信聯合人保財險的手機端支付,淘寶聯合天弘基金開發的余額寶,還有包括:易付寶、百付寶、快錢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
2013年全球私募股權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領域延續了過去幾年的火熱。僅5月份,Twitter宣布收購大數據創業公司Lucky Sort;IDG宣布兩宗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投資;微軟擬出資10億美元收購Nook Media公司數字資產。
2014年7月國內某P2P公司完成C輪融資,三年內累計融資金額超6億元。C輪融資主投資方是蘭亭投資,為新加坡主權投資公司淡馬錫子公司。此外,前兩輪投資方光速安振中國基金、紅杉資本、凱鵬華盈中國基金都追加了投資 微金融又稱微信金融 ,是2012年左右新興的一種金融模式。即藉助微信等典型的社交媒體平台,為用戶提供相對理財,投資,貸款等規模較小的金融行為環境,一般情況下,指的是為中小微企業、創業者、個體工商戶、小額投資者等提供的金融服務。日前有第三方平台發布了微信金融平台排名,以其中名列前位的「閃電借款」為例,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閃電借款平台7、8、9三個月撮合交易額分別有1.95億、2.28億、2.67億,增長極其迅猛。
隨著微金融信息服務體系的不斷壯大,微金融信息服務的概念也在擴大,現在其最為准確的定義是:專門向小型和微型企業及中低收入階層提供的,小額度的、時間短的、可持續循環的微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活動。」
微金融信息服務的特點有兩點:一是以中小微型企業以及貧困或中低收入群體為特定目標客戶;二是由於客戶有特殊性,它會有適合這樣一些特定目標階層客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以規模龐大的線下POS收單市場來說,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對線下收單市場的拓展,未來線下支付將給整個綜合支付市場格局帶來重要影響。
2. 金融類營銷案例有哪些
汕頭大學梁敏甜、劉嘉歡、歐少明、蘇震宇
Introction:在選擇金融服務時,消費者是如何考慮有多少潛在的品牌(公司)選擇呢
在市場營銷裡面,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消費者的決策過程,這個過程是這樣的:意識到一個問題,得到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的大集合,評估每個選擇(品牌),做出選擇;這樣說有點抽象,我們舉個例子,一個小姐發現她汽車的輪胎舊了,需要更換,那麼,她已知的輪胎的牌子只有3個,她搜了一些資料,問了一下身邊的朋友對這個牌子的評價,最後選了A這個輪胎。這里我們說到的消費者考慮的牌子的數量種類和評估,這很大程度上與消費者參與購買的水平有關。
參與購買水平分兩種,低參與和高參與。舉個例子,你需要買本書,你不會多在意它是哪個出版社的書,只要內容符合就好,這就是低參與,而高參與是指,如果你想買輛汽車,哪個牌子的汽車,你就會好好考慮了。
考慮到現在這個互聯網猖獗,電子商務極大地影響了消費者的行為,所以文章研究這樣一個問題,在不同購買水平下,對於眾多金融服務類的競爭替代品,消費者是如何考慮進行選擇的。
為了得到結論,文章對以下5個問題進行研究:
1. 在購買金融服務時,消費者信息搜索的范圍有多大?一般考慮的品牌數量是多少?
2. 消費者在進行新的金融服務的購買時,相對於繼續進行原來的金融服務的購買,考慮的程度是不是提高了?
3. 購買高價值金融產品服務和低價值服務時,消費者對於前者的考慮是不是更為慎重?
4. 不考慮其他競爭者的替代品,就在新的公司(品牌)那裡購買金融產品服務,這樣的消費的數量有多少呢?
5. 輕買家還是重買家會更加註重對競爭替代品的考慮呢?
為了研究這5個問題,作者在澳大利亞進行了2個調查:
調查1是零售銀行:取來自2個有著不同人口數量以及不同經濟發展狀況的的城市,來做調查,調查的問題是他們購買的最近的銀行產品是哪個公司的?是第一次在那個公司買,還是以前就在那裡買過產品?在購買決策的過程中,有做過調查嗎,調查率哪家公司?在網路上做的資料搜索嗎?去了幾家公司的官網查看呢?
調查2是關於國內保險:向澳大利亞國內的一個主要的保險公司的客戶,詢問這些問題:最近是否有保險到期,是否會考慮更換保險公司?在其他保險公司獲得的同類型的保險報價是多少?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根據這兩個調查,這5個問題的研究結果:
問題1,在購買金融產品服務時,消費者會調查多少個相關的品牌呢?最常見的品牌數量是多少?
注意:考慮集的大小(數量)不僅包括消費者決定購買產品的品牌數量,也包括他們沒有進行購買前曾經進行調查的品牌的數量。根據數據,73%的受訪者只會調查一個品牌,取平均數,消費者考慮品牌數量的大小是1.4。另外在信息搜索上,79%的消費者不會對以前購買過產品的品牌(公司)再進行新的信息搜索,平均在互聯網上搜索品牌的官網的數量是0.9
這里我們看到的是,最常見的考慮品牌的數量是1,這是一個很低的考慮水平。
蘇震宇:
金融已經廣泛地涉及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扮演著不可取代的角色。所以分析消費者對金融產品的考慮方式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因為很多金融產品都是長期性的,所以消費者會精挑細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並有可能選中之後就很難再有更換它或者嘗新的念頭了。
問題2:消費者對進行新的購買對比重復進行原來購買的考慮程度提高了嗎?
進行新的購買比如進行貸款或者開新的信用卡等。重復原來購買比如保險過期後,再次購買完全相同的保險。經過有關人員的分析調查,得出了這么一個結果:有483名保險到期了的顧客,有431名顧客繼續購買他們原有的保險,只有52名顧客選擇更換新的保險或者更換保險公司。年度的更換率只有11%沒有更換保險的人中,只有26%的人有考慮過更換,當然他們是沒有更換的,而且他們之中43%的人沒有對其他保險公司進行任何的評價,(意思就是,只是哪天沒事做突然想起是不是要換保險,但可能吃了個飯就什麼都忘了)。相應的就是有74%的想都沒有想過要更換自己的保險。而真正換了保險的人,大多數都只是分析了一家公司,沒有對更多的公司的方案進行分析評估
所以我們得到的結論就是:消費者考慮換新的程度是非常低的,很多的消費者都沒有考慮過換新或者尋找替代品,即使是那些有所考慮或有所行動的也只是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進行考慮和更換。
消費者在金融服務消費時,對風險的評估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的他們對產品的信息有很強烈的了解慾望,從而對產品進行對比考慮。
因此第3個問題是:消費者對在購買「高價值」的服務時與購買「低價值」的服務時相比,哪一方考慮的比較慎重呢?
又是根據有關人員的分析調查,得出了這個圖表,看一看就可以了。我們得出了這么一個結論:只有10%的消費者在購買低價值服務的時候考慮過另外一家或者更多的公司產品,而又35%的消費者在購買高價值服務的時候有這一方面的考慮。因此,我們可以分析出:消費者對高價值的服務的考慮比較慎重。
在消費者群體中,很少人會廣泛考慮多家服務供應商,無論是重新購買或購買新的。此外,無論是低值服務或更高的價值服務,大部分消費者都缺少嚴密的分析對比。最普遍的考慮規模只是一個品牌。
劉嘉歡:
根據以上,研究問題4是:有多少消費者從一個新的服務提供商購買(即他們沒有交易過),沒有考慮其他競爭的替代品?在這里,考慮的是消費者在搜索行為中的異質性,即哪些顧客更傾向於進行搜索和比較。文獻中的一個有用的分類是區分「輕」的消費者,購買較少的,和「重」的消費者,購買更多的。因為這樣的分類將使我們能夠檢查目前使用金融產品很少的「輕」買家的評價行為,對比已經有多個金融產品的」重買家「。對於哪一類的消費者很有可能進行更多的評價和搜索,有不同的可能性。「輕」買家可以搜索更多,因為他們不太熟悉購買這樣的產品。因此,來自多個供應商的信息可以提供保證,他們的最終選擇是正確的。或者,也可以說是較重的買家會尋找更多,因為他們先前的經驗提供了信心,他們可以從尋找替代品中獲得更好的產品,或更好的條款和條件。結果,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對營銷策略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是較輕的買家搜索越多而重的買家搜索少,那麼,一個忠誠的策略來吸引和留住高價值(重分類用戶)消費者更站得住腳的。然而,如果是較重的買家更有可能從事搜索和考慮,然後它變得更難對於任何一個供應商去保留其要求的大份額。
結果:我們發現,一個大比例的消費者,從他們以前沒有交易過的新的供應商購買,沒有考慮其他供應商。(比如甚至連一些其他供應商,他們已經交易過的)。如表4所示,94個消費者購買金融產品從一個新的供應商,其中54個(57%)沒有與任何其他供應商進行查詢。這些結果表明為消費者開始和一個新的服務供應商交易的主要機制並不是競爭考慮或供應商相對於其他供應商的評估。相反,主要機制是包含在消費者的非常小的考慮集合,一般由單一品牌組成。
為了闡明這個問題,我們第5個研究的問題是:哪種類型的消費者更可能從事在服務上下文中高度考慮替代品,輕類買家(少數購買的類別隨著時間的推移)或重型買家(很多購買的類別隨著時間的推移)?
如前所述,我們使用金融服務行業作為這項研究一個適當的背景。為了回答我們的研究問題,我們設計了2項調查,第一項調查涉及零售銀行。第二項調查是國內保險。兩個調查都採用在澳大利亞幾個主要的城市的消費者,原因是:澳大利亞是一個擁有先進零售銀行業的現代西方經濟體。它是世界上一些最大的銀行的家,如NAB,第二十八大的,和澳新銀行,第五十大,每一個營業額的數百億美元。此外,它還擁有像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這樣的全球巨頭經營在零售銀行市場。同樣,澳大利亞是一個龐大的、行之有效的國內保險業的家,二次調查選擇的產品市場。眾多的銀行和保險品牌在這兩個部門,因此提供了足夠的潛力,為消費者進行搜索和考慮。
每個調查的細節如下:
首先是,零售銀行。第一項調查包括與居住在不同的城市消費者的采訪,使用電話調查。作為先前的經驗表明,這種方法的高響應率和質量數據。最廣泛的可用的抽樣框,即電子電話簿,用於樣本人口。第一座城市人口約一百萬人。它的經濟是一種成熟的、緩慢的增長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混合體。第二個城市人口較少,人口80000人,在澳大利亞北部海岸,有一個充滿活力的出口型經濟。一個初步的篩選問題,確保被采訪的人是決策者或在家庭中是銀行服務的使用者。受訪者當時被詢問了他們獲得的最近的銀行產品。只使用了那些已經購買了金融產品的人們的反應,在過去2年(n=383年). 原因是,在采訪前2年以上的數據,由於不完善的召回,在本次采訪中缺乏准確度。下一步,被調查的受訪者被問及他們獲得的產品來自。調查樣本是通過隨機抽樣過程。樣本包括各行各業的性別,職業和家庭階段分類。
然後,是國內保險。二次調查包含電話訪談和514受訪者,是澳大利亞一個主要保險供應商的客戶。具體來說,在受訪天前,所有受訪者都有保單到期在未來2個月內。受訪者被問及他們如果有一個政策最近到期,當時他們的行為會是什麼,是會更新保單就同一品牌,或換另一家保險商?考慮轉換的,我們問他們在搜索過程中獲得的供應商有多少報價。從其他供應商要求報價表示在消費者這邊主動的搜索行為。
研究問題五檢查是否輕類買家和重型類買家在品牌考慮的程度是否不同。我們要求消費者說出他們目前的銀行產品名稱,作為調查一的一部分。銀行產品平均數為4。我們將那些人分類,有四個銀行產品或更少的是輕銀行消費者,並將有超過四個銀行產品的人列為重。然後,我們這兩組交叉製表,根據考慮程度結果見表5。重品類的消費者更可能從事多個品牌的考慮,具體而言,做一個人際的調查。兩者的區別有統計學意義在0.10個水平下(P= 0.08)。補充分析顯示傾向於從事網路搜索方面,輕與重買家無差異。
3. 微信營銷成功案例有哪些
1號店「我畫你猜「微信營銷活動
模式:公眾平台微信公眾帳號可以通過後台內的用戶分組和地容域控制,實現精準的消息推送。普通公眾帳號,可以群發文字、圖片、語音三個類別的內容。認證的帳號則有更高的許可權,不僅能推送單條圖文信息,還能推送專題信息。據稱,在推送的打擾方面,下一版本的推送將全部取消聲音提醒,以便把私人信息和內容消息區分。一號店搞的「我畫你猜」微信營銷活動。每天微信推送一個圖畫給用戶,用戶猜中後在微信上回復就可能中獎。還有很多微信營銷成功的案例。如果有需要。
4. 金融類app宣傳文案,有哪些案例可以分享一下
最近,支付寶app內置應用新增加了一個應用,「金融簡單說」。同時為了宣傳這個應用,支付寶出了一組宣傳海報文案,文案具體內容如下:
1,我心裡有你,就像泡麵有經濟學道理。
2,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正如諾貝爾選擇了基金。
這個金融簡單說的海報文案,情話滿滿的文字文案,配上卡通的漫畫背景圖,形象又生動的傳達出了「金融簡單說」應用的價值主張,看完後你會感受到,這個應用的安全和靠譜性,比如「關系你,所有維護你的每項權利」,「她有護花使者,你有守護聯盟」等,都在告訴你,這個產品安全又可靠,權威專家,都是為你而來的。
看到了嗎?這組海報文案,每一句文案說的都是和消費者相關的話題。所以,金融類相關的app產品宣傳文案,寫作前,先去研究自己的消費群體,他們的特質,他們的需求是什麼?寫作的時候,說與他相關的事情,就能產生共鳴,達到自己宣傳的目標。
葉小魚,《新媒體文案創作與傳播》作者,微信公眾號:葉小魚跑跑跑(talkto520)
5. 微信營銷方案微信營銷教程及微信營銷成功案例
1、闡述微信營銷帶的價值分析目前可以放在微信上面提供的服務或者營銷推廣的業務/產品,建議公司使用服務號或訂閱號,如果能加入之前運作的數據分析會更好,最後寫上微信營銷可以為公司帶來什麼好處,例如使用業務更便利、更好維護客戶、提升業績之類等等。
2、分析競爭對手給客戶做的方案里可以把能競爭對手如何用微信賬號服務或推廣的,效果如何,好在哪裡,這些盡可能做分析。
3、能接觸到的微信活動情況接觸過的微信活動效果、參與人數、最終轉化率等等列出來,進行分析,哪裡做的好,哪裡需要改進,未來可以結合微信來做哪方面活動等等。不一定是自己做過的,也可以是分析合作商的。內容盡量寫得詳細,方便日後做微信活動可以申請更多資源。
4、提出客戶所關心的問題如果寫方前和客戶有交流過,那麼總結下客戶最關心的問題。例如客戶期望的產品功能、服務環節哪裡不完善、投訴最多的問題、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等等。
5、微信訂閱號/服務號的運營計劃內部欄目設計、運營方式、營銷方式都列出來。例如發文的頻次和內容,自定義菜單的欄目,對應欄目的內容,內容的用途是什麼如何做推廣,做什麼活動需要使用什麼形式。寫一下近期會做的幾個活動計劃,順便可以申請一下活動支持,做個費用列表。
6、日常工作分配如果是一個團隊,必須要列出裡面每個人負責的工作,每日工作的內容有哪些,還有績效考核等等。如果是一個人,也要寫清楚每天要做的工作內容。當然不能寫得太多,避免無法完成,也不要寫太少,否則工作體現不出價值。
7、發展計劃可以預估未來3個月微信號的粉絲增長量,對公司業務和產品的幫助做一個預估。當然數據上不要說得太肯定,因為未來充滿未知因素。也算是給自己定下的一個目標。當然,在特別緊急的情況下,做好1、2、5、6、7的內容,也是一套完整的方案。
6. 微信營銷成功案例怎麼做微信營銷能月入十幾萬賺錢嗎
自媒體靠內容來吸引粉絲,這一點毋庸置疑。可你知道內容到底有幾種變現手段嗎?
也許你對此還不是特別清晰。根據我這幾天的市場調研,主流的自媒體變現手段集中為以下三類:
1. 內容吸引粉絲,以接廣告的方式帶收入
2. 內容吸引粉絲,以賣貨(俗稱電商)模式帶收入
3. 內容吸引粉絲,以內容為產品,付費內容形式變現
市面上主流模式,除了以上三種別無其他。在我的觀察下發現,當一個自媒體號里都是讀者時,這個賬號所產生的價值較低。而當一個自媒體號里都是消費者時,這個號所產生的價值就高。
商業市場里,永遠有條法則:掏錢給你的人,永遠比看熱鬧的人值錢的多。思路決定了出路,還一味想靠出彩的內容來批量獲得粉絲關注,幾乎已經成為歷史了。
2017年的自媒體,因為流量的成本已經天翻地覆,想靠自媒體咸魚翻身,並不是不行,但從決定做自媒體之前,你必須想清楚,想明白自己未來靠什麼賺錢。
開號就賺錢的是飯店模式,這個模式沒有不好,能賺到錢的就是良性的商業模式。開號不賺錢光賺流量的,是平台模式,未來能否承載一個巨大的商業模式,對自己的挑戰巨大,不是一般人能堅持的,堅持的下去,也許會一炮而紅。
借用一位投資人朋友的話作為本篇的結尾:2017年的自媒體能讓用戶掏錢的是主流,2018年的自媒體能讓用戶行動的自媒體是主流。
還有問題的話,歡迎私信我,很樂意分享和解答~
7. 微信營銷該怎麼做誰有微信營銷成功案例
對於微信營銷怎麼做,可能目前是很多企業家中比較頭疼的問題,微信的用戶群這么多,但是怎麼通過這個平台去做好營銷呢?今天我就把我平時總結的一些經驗分享給樓主,以及所有路過這里的網友們。希望能幫到你們。
首先要想做好微營銷,就得要先梳理清晰系統,要做到真實的干,去做,深山老林邱道勇老師曾這樣說過,企業要想做好微營銷,就得必須掌握三個觀點,品牌、平台、資本。
品牌的三個階段:曝光率(傳統品牌)、拼服務(討品牌)、贏文化(微品牌)
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喬布斯,活著只為改變世界!小米營銷模式:極致,專注,口碑,快。現在是眼球經濟,注意力經濟,拼個性,拼特色
品牌是一種關系,而不是一種聲明:個人品牌是他人對你持有的印象或感情,描述與你建立起某種關系的全部體驗。
聚焦一詞,稱為權威,凸顯優勢,稱為專家!(你、你的企業要聚焦哪一個詞)
這些內容是深山老林微營銷培訓課程中徐茂權老師講的內容:
1.內容營銷裡面的精髓,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
皮包圖片:品牌的內涵在哪裡?要研究我們的目標客戶群。
突出自己題材所要表達的主題
2.請給我一個掃碼的理由
分享對你客戶有價值的東西和自己產品的優勢
所謂內容營銷,指的是以圖片、文字、視頻等介質傳達有關企業的相關內容來培訓客服信心,促進銷售,最終通過你呈現的內容,是潛在買家(的購買行為)受到引導,並最終考慮你成為他的戰略夥伴,它追求的是理性的,傾向長期的教育,最後提高品牌的忠誠度,黏度。
內容營銷激活社交圈的影響力
微營銷內容創造三個前提:搞清企業戰略、搞清品牌的定位、熟悉平台工具
內容創造的五個原則:有趣、實用、相關、多元化(一個中心幾個基本點)、有序性
六大類別的內容讓你的營銷事半功倍
營銷中內容創造的誤區:沒有系統,缺乏策劃、營銷方式過硬、單一的內容發布渠道、沒有準確的數據分析、一個部門單打獨斗。
微營銷軟文落地技巧:
文章標題的八個黃金參考:利益點、新聞價值、促銷夠給力、與讀者相關、關鍵詞、流行語、玩情感、矛盾說
最容易成文的五個方法:作對比、發表評論、做盤點、玩訪談、搞綜述
微營銷軟文的表現載體:門戶網站、官方網站、手機網站、微信朋友圈、微博、博客、紙質印刷品
微營銷軟文整合營銷:營銷目標整合、營銷內容整合、發布渠道整合、反饋
微電影微視頻雙微論道
微視頻和微電影營銷的優勢:給大家帶來的感覺和體驗最好、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錄、更容易和其它網路營銷方式響結合、
內容營銷的自檢秘訣:
大道至簡,順勢而為
事件營銷的原則: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趣味性
事件營銷效果倍增的兩個密碼:你的企業本身足夠引起媒介的關注嗎?你做的事情是否分媒體媒介聯系在一起
事件營銷的三個切入點:公益、聚焦、危機
事件營銷失敗的原因:挑戰政府(無依據)、產品是硬道理、不搞好產品定位營銷也無奈、挑戰文化習俗、軟文跟蹤不夠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韓愈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營銷沒有最狠,只有更狠
1.廣告植入的震撼魅力:倍增、影響久遠、速度快
視頻分享
廣告的最高境界,不是沒有廣告,而是做了廣告沒被發現,但是他們卻接受了廣告的內容
文字、圖片、視頻
關注實事熱點
視頻植入的技巧:道具植入、台詞植入、劇情植入、場景植入、文化植入
分享手機應用小技巧
微信名取名技巧:直呼其名(天貓張總)、功能實用(酒店助手方總)、形象取名(籃球之家芳芳)、行業領域(微法律王律師)、提問式取名法(什麼最賺錢)、另類取名法(英語笑話王敏)、網路取名法(萌姑娘網路)、其它取名法(天氣妹辛晴)
給自己取一個最合適的名字。
個性取名技巧:
最吸引人的
1.免費試用
2.免費檢測
3.免費信息贈品
4.免費第三方補貼
5.免費附加產品
6.免費服務
7.免費媒介
無論是在微信個性簽名還是在企業的其它宣傳裡面,一點要加上免費這個媒介
親,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給我私信留言。同時,也真正希望能幫到您。這些片面的部分內容也可能會對您有些啟發!
8. 微信營銷案例100字
杜蕾斯微信營銷案例
關鍵詞:活動推廣
廣大訂閱者所熟知的仍是杜杜專那免費的福利,2012年12月11日,屬杜蕾斯微信推送了這樣一條微信活動音訊:
「杜杜現已在後台隨機抽中了10位幸運兒,每人將獲得新上市的魔法裝一份。今晚10點之前,還會送出10份魔法裝!如果你是杜杜的老兄弟,請回復『我要福利』,杜杜將會持續選出十位幸運兒,敬請等待明日的中獎名單!悄然通知你一聲,假設世界末日沒有到來,在接近聖誕和新年的時分,還會有更多的禮物等你來拿哦 。」
活動一出,短短兩個小時,杜杜就收到幾萬條「我要福利」,10盒套裝換來幾萬粉絲,怎麼算都劃算。微信活動推廣的魅力在杜蕾斯這里被演繹得酣暢淋漓,終究免費的福利誰都會不由得多看兩眼。
9. 微信營銷有哪些成功案例
微信營銷案例有很多,今天給大家說一下經典的五大案例
案例一、天貓
非主流
你以為紅包是那麼好拿的,你以為自己真的是喵星人還是未知生物,在微信開通公眾賬號指出,天貓的微信就讓人各種匪夷所思,盡管我們不是貓,也要對喵星人說一聲「高」,實在是「高」。
來到外星球,你最想要的是什麼,這惡搞版神秘之旅,你最期待看到的當然是「紅包」。但是想要得到它,你就得經歷這個星球上的層層考驗。比如看圖答出品牌名稱,這可相當有難度。天貓告訴我們,非主流有時也是營銷的法寶。
案例二、星巴克
音樂**微信
把微信做的有創意,微信就會有生命力!微信的功能已經強大到我們無法直視,除了恢復關鍵詞還有回復表情的。
這就是星巴克音樂營銷,直覺刺激你的聽覺!通過搜索星巴克微信賬號或者掃描二維碼,用戶可以發送表情圖片來表達此時的心情,星巴克微信則根據不同的表情圖片選擇《自然醒》專輯中的相關音樂給予回應。
這種用表情說話正是星巴克的賣點所在。只是筆者一直不明白表情區分是全智能的,還是人工服務呢?
案例三、1號店
游戲式營銷
1號店在微信當中推出了「你畫我猜」活動,活動方式是用戶通過關注1號店的微信賬號,每天1號店就會**一張圖片給訂閱用戶,然後,用戶可以會發答案來參與到這個游戲當中來。如果猜中圖片答案並且在所規定的名額范圍內的就可以獲得獎品。
其實「你畫我猜」的概念是來自於火爆的App游戲Draw Something,並非1號店自主研發,只是1號店首次把游戲的形式結合到微信活動推廣中來。
案例四、南航
服務式營銷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總信息師胡臣傑曾表示:「對今天的南航而言,微信的重要程度,等同於15年前南航做網站!」也正是由於對微信的重視,如今微信已經跟網站、簡訊、手機App、呼叫中心,一並成為南航五大服務平台。
對於微信的看法,胡臣傑表示「在南航看來,微信承載著溝通的使命,而非營銷」。早在2013年1月30日,南航微信發布第一個版本,就在國內首創推出微信值機服務。隨著功能的不斷開發完善,機票預訂、辦理登機牌、航班動態查詢、里程查詢與兌換、出行指南、城市天氣查詢、機票驗真,等等這些通過其他渠道能夠享受到的服務,用戶都可通過與南航微信公眾平台互動來實現。
案例五、小米
客服營銷9:100萬
新媒體營銷怎麼會少了小米的身影?「9:100萬」的粉絲管理模式,據了解,小米手機的微信帳號後台客服人員有9名,這9名員工最大的工作時每天回復100萬粉絲的留言。每天早上,當9名小米微信運營工作人員在電腦上打開小米手機的微信帳號後台,看到後天用戶的留言,他們一天的工作也就開始了。
其實小米自己開發的微信後台可以自動抓取關鍵詞回復,但小米微信的客服人員還是會進行一對一的回復,小米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的提升了用戶的品牌忠誠度。相較於在微信上開個淘寶店,對於類似小米這樣的品牌微信用戶來說,做客服顯然比賣掉一兩部手機更讓人期待。
當然,除了提升用戶的忠誠度,微信做客服也給小米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益處。黎萬強表示,微信同樣使得小米的營銷、CRM成本開始降低,過去小米做活動通常會群發簡訊,100萬條簡訊發出去,就是4萬塊錢的成本,微信做客服的作用可見一斑。
10. 有什麼好的微信營銷的案例嗎
可以關注「咪蒙」的營銷案例,非常經典,優就業小編表示大寫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