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給一篇市場營銷環境分析報告的範文
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助力車專業委員會不完全統計,自行車生產企業2007年1-6月份電動自行車總產量484.98萬輛,與去年同期累計331.19萬輛相比,增長46.44%;1-6月份銷售電動自行車482.32萬輛,與去年同期累計332.86萬輛相比,增長44.9%。
一季度生產電動自行車218.66萬輛,去年同期為147.31萬輛,同比增長48.44%;銷售電動自行車219.48萬輛,比去年同期147.38萬輛,同比增長48.92%;二季度生產電動自行車266.32萬輛,去年同期為183.88萬輛;增長44.83%;銷售電動自行車262.84萬輛,與去年同期148.98萬輛相比,增長76.43%。
針對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動自行車絕大多數超標的情況,2007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就車速、車重、車寬等方面進行了修改,以更好的促進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此舉將改變電動自行車企業的生產情況。此外,《自行車安全要求》改進了閘皮材料構成、制動性能的要求和試驗方法,對騎行的速度和制動距離也都進行了修改。
從去年開始頻繁發生的油荒對電動車這一新型能源代步工具行業無疑是頻傳的福音,這種情況在今後的歲月里會更加頻繁的發生,畢竟石油這一不可再生資源在地球上的儲量以現有使用水平在150年內即將枯竭,換句話說就是每年世界將會有1/150的油井會枯竭,比如說中國石油的儲量佔世界的1/50,那麼以世界石油如此用度三年時間中國所有油井都將枯竭,市場規律是物以稀為貴,以現有的用度每過一年石油的供應和價格都會給現有的用油群體一份沉重的壓力,但對電動車行業卻是一片商機。
本研究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經貿委、國家海關總署、中國自行車行業協會、國民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全國及海外1100多種國內外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各省市相關統計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我國電動市場的供給與需求狀況、競爭格局、進出口情況等進行了分析,並對國際電動自行車市場及加入WTO後中國電動自行車市場變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是電動自行車企業、電動自行車經營企業以及相關企業和單位、計劃投資於電動自行車的企業和個人等准確了解目前中國電動自行車市場發展動態,把握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趨勢,制定市場策略的必備的精品!
《2007-2008中國電動自行車市場研究報告》目錄:
第一章 2007-2008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電動自行車的定義
一、電動自行車工作原理及分類
二、電動自行車基本性能介紹
第二節 電動自行車的特徵
一、電動自行車類型
二、電動自行車的主要優點
第三節 2007-2008年宏觀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一、2007年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分析
二、2008年中國宏觀經濟發展預測
第四節 政策發展環境分析
一、國外關於輕型電動車的立法和標准制定
二、我國電動自行車相關法律和標准
三、電動車新標準的回歸
四、國家頒布實施《自行車安全要求》新標准
第五節 技術發展情況分析
一、全球電動自行車用燃料電池技術分析
二、我國電動自行車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三、我國輕型電動車技術發展分析
第二章 全球電動自行車行業現狀與特點
第一節 國際市場發展概況
一、國外電動自行車市場發展狀況
二、國際電動自行車發展動向
三、全球電動車市場再度繁榮
第二節 世界電動車發展現狀分析
一、產能分析
二、市場需求狀況
三、主要產品分析
第三節 主要國家電動車發展概況
一、日本
二、美國
三、歐洲國家
第三章 2007-2008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分析預測
第一節 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電動車產業化期待系統集成商
二、電動自行車消費者購買行為和需要分析
三、2007年中國電動車進入重新洗牌時代
第二節 2006-2007年電動自行車市場現狀與特點
一、2006年中國電動車市場視點分析
二、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及電池需求量
三、2007年上半年中國電動車市場產銷狀況
四、2007年電動車市場淡季分析
五、2007年電動車市場遭遇寒流
六、2007年中國十大電動自行車及車用電池排名
七、2008年中國電動車展望
第三節 2007-2008年電動自行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
一、中國電動車產業「高調」發展
二、電動自行車價格戰的分析
三、電動自行車市場的變革機遇與挑戰共存
第四節 2007年電動車行業發展預警白皮書
一、2007年電動車行業發展趨勢
二、行業發展預警
② 市場營銷的競爭環境分析要研究哪些方面
宏觀環境是指影響營銷環境的一系列巨大的社會力量,主要是人口、經濟、政治法內律、科容學技術、社會文化及自然生態等因素。
微觀環境指與企業緊密相聯,直接影響企業營銷能力的各種參與者,包括企業本身、市場營銷渠道企業、顧客、競爭者以及社會公眾。
③ 市場營銷的職業環境分析
企業營銷活動成敗的關鍵,就在於企業能否適應不斷變化著的市場營銷環境。現代企業是社會經濟組成的成份之一,是個開放的系統,它在營銷活動過程必然與社會的其它系統、與它所處的市場環境的各個方面,發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環境因素必然對營銷活動中有重大影響。這些營銷環境對企業的營銷管理來說是不可控制的變數,營銷管理者的任務就在於適當安排營銷組合,使之與不斷變化著的營銷環境相適應。許多企業的發展壯大,就是因為善於變化而適應市場;而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也有部分企業,往往對市場環境變化的預測不及時,或者預測到而沒有對策,結果造成企業極大的被動,重者破產倒閉,輕者經濟受損。例如,一九九二年和一九九三年這兩年中,本人在深圳一間化工公司做營銷主管,由於每天都面對著市場,對原料的價格信息認真搜集,估計材料會大幅上漲,於是向公司負責人提出,現在公司流動資金充裕,生產銷售正常,進入材料是否考慮進多三個月至半年。公司負責人當時不以為然。提建議不到兩月,進口原料猛然漲價,我們公司生產的主要原料從一萬六千伍佰元提到三萬元左右幅度,而且材料很難買到。市場的突然變化,公司負責人當時沒採取措施,導致生產成本控制出現問題,生產受到影響,成本價格的突然提高20%~30%,市場價格又提不上,或提升價和成本價不成比例,公司利益明顯受損。市場銷售量由於提價,有部分客戶難以接受,轉移其它品牌,銷量明顯減縮,品牌在市場嚴重受到沖擊和影響。
因此,營銷者必須及時和注意市場營銷環境的調查,預測和分析,然後根據各數據確定營銷組合和策略,相應地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使之與變化環境相適應。市場營銷的實踐證明:適者生存。
營銷管理者應密切注意市場環境的變化,各地區或各國營銷環境的差別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 各地政府政策管制上的差別。其主要表現在各地政府對商業活動所制定的法令條規互不相同,相應地對商品推銷的限制也不同。
〈2〉 各地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常常造成各地市場消費習慣的差異,這些差異將使營銷人員在不同的市場導致不同的推銷方式。
〈3〉 各地的地理因素及人口分布不同。
〈4〉 各地文化傳統的差異。這種文化傳統的差別會導致各地市場具有不同市場形態。
〈5〉 各地語言或文字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在推銷實務中成為跨國促銷活動的主要障礙之一。
這就要求營銷人員要有精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商品的特性要求同當地的慣用語來表達,才能較快地被當地所接受。
企業營銷策略與某一特定市場環境相配合的時間往往是短暫的,因為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策略要隨環境的變化而相應改變,不能固步自封。下面是一廠商改變對策扭轉商機的例子。
以前,中國人的觀念是捨得給小孩花錢,成年人和老人的穿著消費相對較少。隨著經濟發展,時代已有所改變,兒女沒有時間陪父母,就用錢來打發,另外就是許多老人已經不再把錢留給子女而求自保,使得「銀發族」的鈔票多多。眼明手快的商家,許多看準無可限量的老人消費能力,由童裝為主要的生產轉型為成年老人服裝的生產,瞄準市場一舉而紅。
分析市場環境的目的,在於尋求銷售機會和避免環境威脅,爭取主動。無論市場競爭怎麼激烈和白熱化,機會和危機往往同時並存。經營者的任務就在於抓住機會,克服危機,使用各種策略措施,迎解市場難題,佔領市場,市場環境的變化是不斷造成新的機會和危機,這種變化有些是緩慢的,可以預測的;有些是急劇的,難以預測的。各行業之間所處環境也不盡相同,按其變化的速度可分為三類。
<1> 穩定的環境,如許多食品的市場環境是穩定的,基本上與人口變化成正比;
<2> 緩變的環境,款式多樣的爬山車和女式自行車逐漸取代六、七十年代的大、黑、土款式的舊款自行車。可以預測,多數企業能有條不絮地適應這種環境變化;
<3> 急變的環境,而上例說的化工原料價格變動則是急劇的,令許多企業措手不及,損失嚴重。
同一環境變化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也不同,它可能對某些企業或行業造成危機時,同時又帶給另一些行業或企業提供機會。上說三種變化環境從做好市場調查分析、預測和對策實施時,企業受威脅的機會就會減低。從某個角度說,三種變化並非是既定不變的,同行的競爭都會使行業之間產生劇變,謀取市場突破口,找出利潤新增高點。
企業的市場營銷環境可分為微觀環境和宏觀環境兩大類。微觀環境因素包括:企業、供應商、營銷中間商、顧客、競爭者和公眾。宏觀環境因素包括:人口環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技術環境、政治環境和文化環境六大部分。所有的微觀環境因素都要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由於企業的規模大小有所不同。行業間受的影響也有很大區別。
④ 市場營銷學如何分析市場營銷環境
很多外部因素會影響企業營銷活動,比如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在飲食、服裝、居住等方面都各有特點,不同的特點會影響消費者的需求和購買行為。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分析市場營銷環境,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市場營銷環境的特點。
1、什麼是市場營銷環境
2、宏觀環境
3、微觀環境
市場營銷環境是指存在於企業營銷部門外不得不控制的因素和力量,這些因素和力量是影響企業營銷活動及目標實現的外部條件。市場營銷環境由微觀環境和宏觀環境組成。
宏觀營銷環境指那些給公司造成市場機會和環境威脅的主要社會力量,代表企業不可控制的變數,主要包括人口、經濟、自然環境、技術、政治、文化六大環境因素。
人口環境因素主要包括:人口數量、人口增長、人口結構、人口的地理分布密度。
從字面上不難理解人口環境因素,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多少、人口增長的快慢、以及人口結構(主要包括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學歷結構等等)、人口在不同地區的密集程度(比如我國東南沿海一帶人口密集,銷售周轉更快,相應的經濟也會更好)都會影響營銷活動。
經濟環境主要包括:消費者收入、消費者支出、物價水平、居民儲蓄、消費信用等
應該特別注意理解以下概念
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稅款和非稅性負擔
個人可任意支配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維持個人家庭生存不可缺少的費用(房租、水電、食物等)
消費支出的變化可以用恩格爾系數來反映,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變動百分比/收入變動百分比。食品開支占總消費量的比重越大,恩格爾系數越大,生活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微觀環境
微觀環境指與公司關系密切、能夠影響公司服務顧客的能力的各種因素,包括公司自身、營銷中介、顧客、競爭對手及公眾。
企業自身環境影響說的是營銷部門在制訂和執行市場營銷計劃時,必須獲得企業最高管理層的批准和支持,並與其他部門分工協作。
營銷中介包括:供應商、商人中間商(如批發商、零售商)、代理中間商、輔助商(運輸公司、倉儲公司等)
企業管理者雖然能分析認識營銷環境,但無法擺脫環境的約束,也無法控制營銷環境,企業只能研究適應它,才能減少營銷決策的盲目和失誤。
⑤ 怎樣做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找了很多資料參考,在「總裁學習網」上收集到了這些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在市場營銷環境分析即監測跟蹤市場營銷環境發展趨勢,發現市場機會和威脅,從而調整營銷策略以適應環境變化。(1)市場機會:指對企業營銷活動富有吸引力的領域,在該領域該企業擁有競爭優勢。
(2)環境威脅:指環境中不利於企業營銷的因素的發展趨勢,對企業形成挑戰,對企業市場地位構成威脅。
分析方法:矩陣分析法
環境威脅矩陣分析
(1)關鍵性的威脅:會嚴重危害公司利益且出現可能性大,應准備應變計劃。
(2):不需准備應變計劃,但需密切關注,可能發展成嚴重威脅。
(3):威脅較小,不加理會。
如:電視照明設備公司面臨的環境威脅
(1)競爭者開發更好的照明系統
(2)嚴重的長期經濟蕭條
(3)成本增長
(4)立法要求減少開辦電視演播室
市場機會矩陣分析
(1)最佳機會:應准備若干計劃以追求其中一個或幾個機會。
(2)(3):應密切注視,可能成為最佳機會。
(4):機會太小,不予考慮。
如:電視照明設備公司所面臨的環境機會
(1)公司開發更好的照明系統
(2)開發成本更低的照明系統
(3)開發一種能測定照明系統利用能源效率的設備
(4)開發向電視演播人員傳授基本知識的軟體
機會威脅矩陣分析
(1)理想業務:市場機會很多,嚴重威脅很少
(2)冒險業務:市場機會很多,威脅也很嚴重
(3)成熟業務:市場機會很少,威脅也不嚴重
(4)困難業務:機場機會很少,威脅卻很嚴重
企業市場營銷對策
(1)對理想業務:必須抓住機遇,迅速行動。
(2)對冒險業務:不宜盲目冒進,也不應遲疑不決,坐失良機。
(3)對成熟業務:可作企業常規業務,用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4)對困難業務:要麼努力改變環境走出困境、減輕威脅;要麼立即轉移,擺脫困境。
五力模型:即供應商和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最後一點,來自目前在同一行業的公司間的競爭。
SWOT分析法: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會)、threats(威脅)。 SWOT分析通過對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加以綜合評估與分析得出結論,然後再調整企業資源及企業策略,來達成企業的目標。
市場營銷人員具備兩個特殊的優勢:
(1)具有良好的收集市場營銷環境信息的方法,市場情報收集與市場營銷研究。
(2)會在消費者和競爭者環境上花更多的時間。
宏觀市場營銷環境是指企業不可控制的、並能給企業的營銷活動帶來市場機會和環境威脅的主要社會力量,包括人口環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技術環境、政治法律環境以及社會文化環境。企業及其微觀市場營銷環境的參與者,無不處於宏觀市場營銷環境中。
⑥ 市場營銷環境評估實驗報告
市場營銷環境分析常用的方法為SWOT法,它是(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的意思。 具體內容如下:
(一)外部環境分析(機會與威脅)
環境機會的實質是指市場上存在著「未滿足的需求」。它即可能來源於宏觀環境也可能來源於微觀環境。隨著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和產品壽命周期的縮短,引起舊產品的不斷被淘汰、要求開發新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新的機會。
環境機會對不同企業是不相等的,同一個環境機會對這一些企業可能成為有利的機會,而對另一些企業可能就造成威脅。環境機會能否成為企業的機會,要看此環境機會是否與企業目標、資源及任務相一致,企業利用此環境機會能否比其競爭者帶來更大的利益。
環境威脅是指對企業營銷活動不利或限制企業營銷活動發展的因素。這種環境威脅,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環境因素直接威脅著企業的營銷活動,如政府頒布某種法律,它對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來說,就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另一方面,企業的目標、任務及資源同環境機會相矛盾。
(二)內部環境分析(優勢/劣勢分析)
識別環境中有吸引力的機會是一回事,擁有在機會中成功所必需的競爭能力是另一回事。每個企業都要定期檢查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這可通過「營銷備忘錄優勢/劣勢績效分析檢查表」的方式進行。管理當局或企業外的咨詢機構都可利用這一格式檢查企業的營銷、財務、製造和組織能力。每一要素都要按照特強、稍強、中等、稍弱或特弱劃分等級。
很清楚,公司不應去糾正它的所有劣勢,也不是對其優勢不加利用。主要的問題是公司應研究,它究竟是應只局限在已擁有優勢的機會中,還是去獲取和發展一些優勢以找到更好的機會。 有時,企業發展慢並非因為其各部門缺乏優勢,而是因為它們不能很好地協調配合。因此,評估內部各部門的工作關系作為一項內部審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⑦ 如何對物流企業的市場營銷環境進行分析報告
做營抄銷環境分析報告,主要是做外在的因素信息整合與分析,這方面我沒做過,但是可以給一點建議:
1·整體物流行業的情況,同類物流企業的規模、實力、運營情況等等(常規物流和快遞有區別)
2·商品流通的特點與狀況,物流攬業務主要是中小企業發貨,大型企業如伊利蒙牛等都有專門的長期服務的物流公司,屬於大件。一般都是定向的,物流企業要做的主要是零擔。
3·整體經濟發展與地區經濟發展等,比如當地目前經濟狀況不佳,消費能力上不去,那麼外來商品的數量就會下降。
4·地區流動人口波動,和上述因素相似,沒有那麼多人就沒有那麼多消費。
5·短期地區項目設立與開發,。一方面人員消費,一方面是材料消耗和帶動經濟等等。
⑧ 市場營銷環境分析內容和方法有哪些
市場營銷環境分析常用的方法為SWOT法,它是(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的意思。 具體內容如下:
(一)外部環境分析(機會與威脅)
環境機會的實質是指市場上存在著「未滿足的需求」。它即可能來源於宏觀環境也可能來源於微觀環境。隨著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和產品壽命周期的縮短,引起舊產品的不斷被淘汰、要求開發新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新的機會。
環境機會對不同企業是不相等的,同一個環境機會對這一些企業可能成為有利的機會,而對另一些企業可能就造成威脅。環境機會能否成為企業的機會,要看此環境機會是否與企業目標、資源及任務相一致,企業利用此環境機會能否比其競爭者帶來更大的利益。
環境威脅是指對企業營銷活動不利或限制企業營銷活動發展的因素。這種環境威脅,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環境因素直接威脅著企業的營銷活動,如政府頒布某種法律,它對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來說,就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另一方面,企業的目標、任務及資源同環境機會相矛盾。
(二)內部環境分析(優勢/劣勢分析)
識別環境中有吸引力的機會是一回事,擁有在機會中成功所必需的競爭能力是另一回事。每個企業都要定期檢查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這可通過「營銷備忘錄優勢/劣勢績效分析檢查表」的方式進行。管理當局或企業外的咨詢機構都可利用這一格式檢查企業的營銷、財務、製造和組織能力。每一要素都要按照特強、稍強、中等、稍弱或特弱劃分等級。
很清楚,公司不應去糾正它的所有劣勢,也不是對其優勢不加利用。主要的問題是公司應研究,它究竟是應只局限在已擁有優勢的機會中,還是去獲取和發展一些優勢以找到更好的機會。 有時,企業發展慢並非因為其各部門缺乏優勢,而是因為它們不能很好地協調配合。因此,評估內部各部門的工作關系作為一項內部審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