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當前市場營銷狀況
一、案例內容:
在要麼觸網、要麼死亡的互聯網時代,海爾作為國內外一家著名的電器公司,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海爾公司 2000年 3 月開始與 SAP 公司合作,首先進行企業自身的 ERP 改造,隨後便著手搭建 BBP采購平台。從平台的交易量來講,海爾集團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通過 BBP 交易平台,每月接到 6000 多銷售訂單,定製產品品種逾 7000 個,采購的物料品種達 15萬種。新物流體系降低呆滯物資 73 . 8 %,庫存占壓資金減少 67 %。 通過與 SAP公司的合作,海爾成為國內首家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物流中心。
SAP 主要幫助海爾完善其物流體系,即利用 SAP 物流管理系統搭建一個面對供應商的 BBP采購平台,它能降低采購成本,優化分供方,為海爾創造新的利潤源泉。如今,海爾特色物流管理的 「 一流三網 」充分體現了現代物流的特徵: 「 一流 」 是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 「 三網 」分別是全球供應鏈資源網路、全球用戶資源網路和計算機信息網路。 「 三網 」同步運動,為訂單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在 CNNIC 最新的網站排名中,海爾網站名列中國工業網站第一名。以高科技、高質量產品而聞名的海爾集團,一貫重視科學研究與開發,不斷推出高科技新產品以滿足用戶的需要,海爾正以自己的實力與真誠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的需要,為世人創造美好的新生活,創造新的互聯網神話。
二、案例評析:
海爾網路營銷特色是 「 一流三網 」 ,可以實現以下目標:
1.為訂單而采購,消滅庫存
在海爾,倉庫不再是儲存物資的水庫,而是一條流動的河,河中流動的是按單采購來生產必須的物資,也就是訂單來進行采購、製造等活動,這樣,從根本上消除了呆滯物資、消滅了庫存。海爾集團每個月平均接到6000 多個銷售訂單,這些訂單的定製產品品種達 7000 多個,需要采購的物料品種達 15萬余種。新的物流體系將呆滯物資降低了 73 . 8 %,倉庫面積減少了 50 %,庫存資金減少了 67 %。
2.雙贏,贏得全球供應鏈網路
海爾通過整合內部資源,優化外部資源使供應商由原來的 2336 家優化至 978家,國際化供應商的比例卻上升了 20%,建立了強大的全球供應鏈網路,有力地保障了海爾產品的質量和交貨期。不僅如此,更有一批國際化大公司已經以其高科技和新技術參與到海爾產品的前端設計中,目前可以參與產品開發的供應商比例已高達32 . 5 %
3.實現三個 JIT ( just in time 即時),即 JIT 采購、 JIT 配送和 JIT分撥物流的同步流程
目前通過海爾的 BBP 采購平台,所有的供應商均在網上接受訂單,並通過網上查詢計劃與庫存,及時補貨,實現JIT 采購;貨物入庫後,物流部門可根據次日的生產計劃利用 ERP 信息系統進行配料,同時根據看板管理 4小時送料到工位,實現 JIT 配送;生產部門按照 B2B 、 B2C訂單的需求完成訂單以後,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定製產品通過海爾全球配送網路送達用戶手中。目前海爾在中心城市實現 8小時配送到位,區域內 24 小時配送到位,全國 4 天以內到位。
❷ 請問中國水果市場需求/分析/報告一份
近年來,隨著蘋果、柑橘、梨等大宗水果的增多,其他小水果的生產也得到了較大發展,但不少小水果仍處在市場銷售發展初期。從總體上看,小水果的市場需求還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小水果銷量逐年看漲
產量小、季節性銷售較強的小水果,在大宗水果生產和銷售不斷發展的帶動下,開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不少小水果在市場上的供應期延長,質量提升較快,成為色彩斑斕的水果市場的新成員,其銷量日益增加,占水果市場銷售總量的比重已從1990年的7%左右增加到了目前的15%左右。
市場逐步成熟,新品種銷售活躍
小水果種類繁多,生產發展情況不盡相同,其在市場中的銷售呈現出不同的趨勢:一是市場銷售呈現穩定態勢,銷售處於成熟狀態。屬於這類銷售走勢的小水果,在區域性市場中都經歷了一個銷售發展期,消費者對其消費量形成了一個拋物線,市場銷量由少到多,再回落至平穩。如草莓,1991年~1995年為市場發育期,年銷量逐漸上升至近700噸;1996年~1999年為快速增長期,最高年銷量超過1000噸;1999年後年銷量漸漸回落至不足200噸,逐步走向銷售穩定階段。獼猴桃、金柑和葡萄等小水果均呈現這一態勢。二是市場銷售呈現增長態勢,銷售處於發展狀態。屬於這類銷售走勢的小水果,在區域性市場中銷量不大,消費還有一個發展期?熏市場銷售形成了一個向上發展的曲線。菠蘿、桃、鮮棗等多數小水果都屬於這類銷售態勢。以芒果為例,自1996年上海芒果市場銷量開始增加,到1999年銷量達3000噸以上,以後幾年的銷量均保持在高位水平。三是市場銷售呈現波動態勢,銷售處於不穩定狀態。屬於這類銷售走勢的小水果,由於生產上季節性特強,大小年現象十分明顯,市場銷售往往波動很大,形成上下波動的銷售曲線。目前,上海市場上的楊梅就屬於這種類型。四是同類小水果中的新品種銷售活躍,從而促進了這類小水果的銷售。隨著小水果品種更新的加快,同類小水果新品種的出現使這些小水果的銷售趨勢出現了新的變化。如葡萄,從總體上看銷勢趨向穩定,1991年上海地區的葡萄銷量在2000噸以上,1998年~2000年進入銷售高峰期,年銷量達8000噸以上,以後銷量開始回落,目前的年銷量保持在5000噸左右。全國各地由於大量種植紅提葡萄,其銷量佔葡萄總銷量的比重逐年提高,從而促進了葡萄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積極創建、營銷優質品牌
一是把握好不同小水果的市場生命周期,從消費總趨勢中抓住機遇積極營銷。從上述分析中,基本可以看出各類小水果市場的運行軌跡和市場銷售的微妙變化,應從中把握商機,形成具體的營銷策略。二是把握好品牌經營的主動權,以品牌贏得市場。在我國水果生產的結構調整中,水果生產商和經營商都要十分重視市場品牌的創建工作,這不僅是水果市場發展和消費需求發展的必然,也是商品所有者贏得市場所必需的。三是把握好區域性市場中處於發展態勢的小水果變化,加大營銷攻勢。四是把握好水果生產中的品種結構變化,積極營銷優質新品。在銷售總體趨穩的情況下,同類水果的不同品種在市場上的活躍程度會有較大差異。因此,要善於分析同類水果中不同品種的銷售走向,抓住優質新品和銷售較為活躍的品種進行強力開發。
❸ 農產品市場營銷現狀是什麼啊~~~~~急用啊~~~`
縱觀現今的品牌大世界,都是以工業品的品牌居多,農產品的品牌數量少的可憐,更不用說是名牌農產品,農產品品牌成為被人「忘的角落」。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與農產品的品牌意識不強有關。
農產品的生產者品牌意識淡薄,無論是從管理還是廣告宣傳上都是如此。從國內市場來說,我國農產品零售交易主要發生在城市交易市場,在長期的經營意識中形成「重數量輕質量」的思想存在,加之傳統的單個家庭的生產方式的影響,對農產品的生產者來說,缺少「工廠」觀念熏陶,品牌意識很淡薄。這種落後的觀念不僅影響了國內農產品的銷售,形成「賣難」的局面,而且影響到我國農產品的外銷,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現在已經影響到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實力。如山東省的蔬菜產量很大而且質量很好,已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產品暢銷大江南北,但在大都市的超級市場上很難看到身帶條形碼的山東品牌蔬菜,而只能在農貿市場銷售。山東蔬菜的出口量也很大,大部分出口到日本、韓國,但在國外市場上很難看到中國山東標識的蔬菜,我們只能給國外商人提供初級產品,然後貼上他們的商標銷售,處於「為人作嫁衣裳」窘境。在農產品的宣傳上更是老套的做法,只突出地域特色,而不突出品牌形象。
消費者在選擇農產品是品牌意識淡薄,沒有高的品牌要求。無論是在自由市場還是超級市場,顧客只注意蔬菜、水果等產品的新鮮度,很少去對品牌有什麼特殊的注意,而對一些農產品的再加工、深加工品卻表現出強烈的品牌意識,如飲料、燒烤食品、肉類製品、乳製品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只有進入工廠經過生產工藝加工後的產品才是真正的「商品」,而在田間地頭「生產」的產品就沒有那麼多的要求,如果誰買個土豆還要看品牌就會成為人們嘲笑或議論的話題,這說明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品牌意識也淡薄。
二、農產品品牌創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在加入WTO之前,國外的許多農產品比如水果等就進入了中國市場,在加入WTO 後,由於關稅降低等方面的因素,國外農產品會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統計表明,國外農產品的價格遠遠高於國內的同類產品。從價格比較來看,進口水果的價格比國產的水果價格要高出3-7倍,而再從兩類水果的內含質量來看,相差無幾,甚至某些指標如維生素C的含量國產富士蘋果還遠遠高於進口蛇果。這種現象不能不讓我們深思。除了某些品質方面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賣的其實就是一個品牌!國外一些優質高檔農產品通過品牌營銷,以相當好的價格在我國農產品市場獲得了好銷路。比如水果方面的「騎士」橙、「都樂」菠蘿、「奇昆樂」香蕉等。因此,面對WTO農產品品牌的創立十分有必要性。
在市場經濟下,消費者是上帝,他們有自己的偏好,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產品。而品牌是消費者識別產品品質的最重要標志。隨著農業科學的技術的飛速發展,不要說不同產品的品質差異相距甚遠,即使同樣類型的農產品,如大米,盡管都能達到國家相關的質量標准,甚至符合綠色食品標准,但在風味、質地、口感等方面仍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差異比如營養成分,是消費者無法用肉眼識別的,甚至親自品嘗也不能夠識別出來的。那麼消費者就需要容易識別的標志,這一標志只能是品牌。所謂品牌就要有它存在的可能性,就要使不同品牌的農產品相互區別開來,就要有某種特質,比如營養、口味等與自己的特色。而諸如綠色產品等只能反映出產品的基本質量、衛生性和無害性。綠色食品只是農產品的層次而已,綠色只是反映了一大類農產品的共性,而不是某個特定的農產品的個性特色,它不能反映市場中千差萬別農產品的品質差異,不能反映出不同農產品的品質特徵。因此,「符合質量標准」、「綠色」是不能成其為品牌的。
❹ 在2006年青島嶗山北宅櫻桃節前夕,某果品批發公司為指導今年的櫻桃銷售,對往年的市場銷售情況進行了調查
解答: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