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樂視商業模式創新在什麼地方,如何評價它。。。管理學
樂視影業充分利用自身互聯網的基因優勢,將電影產業與互聯網創造性的融合,採用O2O、一定三導的市場體系,實現了公司向服務、消費者、以及品牌為驅動的商業模式轉變,為中國電影乃至全球電影產業在互聯網時代的升級提供了範例。
管理學方面的話就是跨行業發展的不同專業員工的統籌規劃......其實樂視的管理模式並沒有太多創新,
13年底,整個樂視集團有員工2000人左右,而14年十一月時這一數字已超過3500人。樂視網人力資源副總裁蔣曉琳向《財經》記者證實,樂視集團有接近30位副總裁,200多位總監,這些崗位的設置是為了適應業務快速發展帶來的人才需求。
一位樂視的總監卻告訴《財經》記者:「所有的決策權都在賈躍亭手中,副總裁扮演的更多是執行角色。作為總監,我們唯一有效的簽名就是在自己的快遞單上。」
樂視不惜重金從外部引進了眾多高管,樂視TV總經理梁軍來自聯想,樂視致新銷售副總裁張志偉來自京東,樂視新能源汽車的負責人何毅是搜狐前副總編,負責樂視海外業務的莫翠天和手機業務的馬麟均來自魅族。但外來人才如何融入樂視此前已經形成的管理文化,仍待觀察。
一位樂視前員工對《財經》記者表示:「賈的集權,追求的不是效率,而是控制。哪怕影響效率,也會優先考慮控制。」
在賈躍亭之下,很多平級的副總裁之間都有不同程度的職能重合。比如,樂視網在營銷、內容、法務、人事等部門,都存在多個副總裁共同領導的情況,他們又都同時向賈躍亭匯報。
部門間的協同狀況,對開展業務也帶來直接影響。
2. 樂視網這些年來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那麼爛的
樂視網最近幾年漸漸地低調了,把一副好牌,打得很爛,最後只能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我覺得這主要是樂視公司高層管理者的企業戰略問題,企業的方向和目標不明確,還有就是不計成本的公然與易到互撕,再者就是錯誤的模式,包括手機模式和運用模式(即免費模式)。
隨著樂視的業務線越來越寬,它需要越來越多的資金。沒有新的資金,舊的生意很可能無法發展。成功的企業要麼始終如一地堅持一兩項主營業務,走到極致,要麼經歷了長期的磨礪和市場爭奪,做了幾項主營業務,一個公司的能力是有限的。
3. 什麼是大屏生態運營,樂視玩的「套路」你懂嗎
919樂迷節樂視賣了86.6萬台超級電視,再一次創造了新的行業銷售記錄,數字背後是市場對於生態模式的肯定、是消費者對於超級電視的認可。樂視是業內首家提出用生態補貼硬體、從而實現負利定價硬體銷售的電視廠商,讓消費者只為核心價值買單,這種商業模式讓樂視不僅是一家終端設備提供商,還是一家內容服務商,更是一家廣告運營商。
樂視通過內容付費、廣告收入、應用分成補貼到其倡導的已是負利的硬體超級電視中,形成良性循環,超級電視用戶數量快速增長,佔領更多的互聯網用戶入口,從而推動內容付費、廣告等收入的快速增長。
樂視超級電視已經成為高端品牌覆蓋家庭營銷的首選平台,推動行業進入大屏生態運營時代。樂視通過大屏運營實現了一種三贏的商業模式,消費者可以少出錢就可以享受超值的硬體和服務;廣告主可以在樂視大屏生態平台上進行推廣,以及銷售產品;而對於樂視自身,既獲得了眾多的電視用戶,又開拓了大屏運營市場。
據悉,今年上半年,樂視大屏營收已經有了重大突破,其中廣告收入同比增長301%,客戶數量同比增長134%,周下單突破1000萬,單項目下單突破2000萬。通過大屏營銷,樂視已經吸引了包括梅賽德斯賓士、寶馬、英菲尼迪、迪奧、寶潔、百威英博等200多個國內外品牌的合作。
如此看來,樂視的大屏運營既提供了硬體負利定價的基礎,又創造了一個新的商業藍海。在大屏運營價值不斷迸發的過程中,一向追求用戶體驗至上的樂視,未來會不會舍棄開機廣告所帶來的高附加值收益?又或者讓每一個用戶共同分享大屏運營產生的利潤?敢於免費送硬體、給老用戶換主板的樂視還有多少情懷沒有釋放出來呢?讓我們再等等看吧。
4. 負面新聞纏身的樂視將發布四周年新品超級電視,能吸引消費者買單嗎
如今的樂視已經今非昔比,當初那個財大氣粗的互聯網產業攪局者已經遠去,依然在苦苦支撐的樂視也因為各種違約事件的出現,失去了消費者的基本信任,尤其是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已經引起了消費者的極端不滿,在誠信情況沒有任何改善的情況下,即便推出新品超級電視也很難在市場上取得理想的業績。對樂視電視來說,真正吸引消費者的還是在影視和體育賽事方面的版權優勢,眾多體育迷也是樂視電視的主要購買者,但在接連失去了中超、亞冠、世預賽等諸多優質賽事版權以後,已經招致了球迷用戶的紛紛倒戈,這也成為了樂視電視新品上市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當然了,電子產品的性能優勢在任何時期都是極具競爭力的,樂視為了挽回敗局,或許會在性能上採取更加前沿的技術,特別是屏幕的選擇如果能夠極具前瞻性的話,對個別追求體驗感的消費者來說會產生一定吸引力,但要想達到前幾年的銷售業績已經很難實現,尤其是樂視電視的違約現象一直都是比較嚴重的,購買的型號和收到的型號經常出現不相符的情況,並且也沒有合理的處理方式,往往讓用戶自行承擔所造成的損失,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對樂視電視的銷售都會造成沉重打擊。
5. 樂視網從市值破千億到深陷虧損泥潭,對創業者來說有什麼啟示
巔峰時期擁有樂視視頻、樂視體育等七大子生態的樂視網從輝煌走到虧損為廣大的創業者敲響了警鍾。
6. 簡述小米公司的發展戰略和華為、中興以及樂視、愛奇藝的競爭�
小米的未來來路線不僅僅自是賣手機,而是搭建智能家庭。現在發布的產品有路由器,小米電視,小米盒子,小米手機,小米平板,即將後面還會發布小米智能開關,用路由器來控制家裡的各種電器的開關,而手機可以連接路由器來達到控制的目的。比如你回到家,手機連接路由器,路由器可以識別你回到家自動開啟電燈,電視,空調等等。一切都通過手機控制。這種方式依賴性特別強,你買了小米手機,就會想買路由器等等其他的東西配合手機使用,所以潛力非常巨大。小米手機並非小米公司的核心。華為和中興是國際大公司,他們的業余有非常非常多,手機也是其中一個業余而已,並非核心,可以網路華為中興來具體了解他們的核心業余你就知道了,愛奇藝除了片源有點優勢其他都是打醬油的。願採納謝謝
7. 樂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
從開始知道「樂視」這個詞的時候,我單純的以為這是個智能手機的品牌,後來人家還推出了樂視tv的電視,再後來就是app上線,而且人家不但製作影視客戶端,還投資綜藝,網劇等。
雖然人們常常說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但是放在做成生意這件事情上,我到還是認為踏踏實實做好一件事情就已經很難得了,在自己的能力還撐不起自己野心之前還是不要做過多無畏的嘗試。
搞得現在樂視企業面臨巨大危機,資金流動出現問題,線上營銷出現問題,技術開發也出現了斷流,腹背受敵。
做什麼事還是盡力而為的好,一下子吃太撐總是要被撐到的,賈總是一個敢於嘗鮮的開拓者,但也只能說是個勇士卻不是一名優秀的謀士,太著急於拓寬市場往往會得不償失。
8. 樂視、谷歌等互聯網公司都想在手機行業分一杯羹,但為什麼都沒有成功
當你扒光互聯網的層層包裝,你會發現整個互聯網企業做的事情只有兩件 一是入口 二是轉化。以網路為例,搜索就是入口,排名就是消費轉化。以360為例,安全衛士等軟體是入口,廣告與嵌入合作就是轉化。 了解了這一點,就自然能明白手機的重要性,入口!移動平台流量入口!
比如目前已經轉型成為直銷品牌的隆力奇,其推出智能手機就是為了在向大眾證明自己的實力,順便闡釋自己的直銷理念,最終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當然,一般人還是別去碰直銷了……
9. 樂視做的是什麼
樂視
樂視成立於2004年,創始人賈躍亭,樂視致力打造基於視頻產業、內容產業和智能終端的「平台+內容+終端+應用」完整生態系統,被業界稱為「樂視模式」。
樂視垂直產業鏈整合業務涵蓋互聯網視頻、影視製作與發行、智能終端、大屏應用市場、電子商務、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等;旗下公司包括樂視網、樂視致新、樂視影業、網酒網、樂視控股、樂視投資管理、樂視移動智能等。
2014年樂視全生態業務總收入接近100億元。2014年12月,賈躍亭宣布樂視「SEE計劃」,即是打造超級汽車以及汽車互聯網電動生態系統。2015年4月14日在北京舉行樂視超級手機發布會,以生態模式進軍手機行業。
樂視網發布2015年度業績報告。這家在2015年度狂飆猛進的公司交上一份頗為亮麗的成績單: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130.1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0.89%;歸屬上市公司的普通股股東凈利潤5.73億元,同比增長57.41%。
2017年05月21日 梁軍出任樂視網CEO
2017年7月21日 孫宏斌全票當選樂視網董事長
2017年8月17日 樂視網法人代表由之前的賈躍亭變更為樂視網現任CEO梁軍
2017年9月27日晚間,樂視網正式發布《第三屆董事會第四十八次會議決議公告》,將正式變更公司名稱為「新樂視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與此相對應的是,將證券簡稱由「樂視網」更名為「新樂視」。
2017年10月14日,樂視網巨虧16億:7年盈利幾乎虧完 賈躍亭財富縮水400億。
2017年12月劉淑青任樂視網總經理、公司法定代表人。
樂視網
樂視網致力於打造基於視頻產業和智能端的「平台+內容+終端+應用」的完整生態系統,獨有五屏終端(院線屏、電視屏、電腦屏、平板屏、手機屏),實現品牌全覆蓋。
自成立以來,樂視網始終堅持正版長視頻影視內容,擁有70%以上國內熱門影視劇的獨家網路版權。 樂視網以「顛覆·全屏實力」為品牌主張,在業界率先進行PC、Phone、Pad、樂視TV·超級電視智能大屏、樂視影業電影巨幕大屏的五屏有機整合。
已覆蓋廣電、電商、教育、媒體、動漫、智能家居等諸多領域,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擁有2000多家企業客戶,並為其節省了上億元的視頻系統構建、帶寬等成本,利用視頻化業務模式助其提升業務成效。
2014年是樂視全球化的啟動元年,隨著樂視海外分公司的相繼成立,樂視雲計算將作為全球化戰略平台層的重要一環,先行進行部署。它致力於將自身打造成內容匯聚、內容發行、衍生服務的超級視頻雲平台以確保樂視垂直生態模式順利落地海外。
樂視體育
樂視網體育頻道於2012年8月上線,為用戶提供足球、籃球、網球、高爾夫等賽事的直播、點播和資訊的視頻服務。
2014年3月,樂視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在樂視網體育頻道的基礎上正式成立,由單一的視頻媒體網站的業務形態,發展為基於「賽事運營+內容平台+智能化+增值服務」的全產業鏈體育生態型公司。
樂視體育聚合了全網賽事版權資源。2014年2月27日,樂視體育與NBA簽約,成為「NBA中國官方互聯網電視播出合作夥伴」;7月,樂視體育與F1攜手,作為中國大陸地區獨家新媒體轉播權持有商,通過六路直播信號為車迷們傳遞速度與激情;8月,樂視體育簽下2014-15賽季英超版權,成為大陸地區能夠播出380場全部英超比賽的三家平台之一。樂視體育是全網唯 一擁有歐洲五大聯賽全部賽事版權的平台,還擁有CBA、歐冠籃球、亞冠、中超、WTA與ATP巡迴賽、中網、高爾夫美國大師賽、英國公開賽、PGA錦標賽和高爾夫萊德杯等版權,幾乎囊括了全球頂級賽事資源。
2014年10月,樂視體育和三星電子聯合發布Gear系列智能產品,「樂視體育F1VR」和「看球」兩款應用內置在其智能手錶和虛擬現實頭盔中,樂視體育的智能化應用產品獲得用戶首肯。樂視體育獨立研發和經營數款智能硬體產品,2015年上半年開始將逐步推向市場。
2014年11月,樂視體育游戲平台上線試運行,提供近千款游戲產品,日均吸引付費用戶數萬人。樂視體育彩票業務計劃於2015年第一季度上線,提供PC、手機和超級電視三端購彩服務,實現賽事直播和實時購彩的服務組合。體育培訓、體育電商等增值業務將於2015年全部上線運營。
同時,樂視體育將通過申辦國際賽事、聯合引進賽事運營權等方式,實現數項國際頂級賽事本土化落地,占據體育產業上游資產。公司還將通過自主舉辦草根賽事,凝聚最廣泛的體育運動人口,提供全新的運動體驗。
樂視體育以國際化、產業化、互聯網化的發展理念,以為用戶創造更健康、更美好的體育娛樂化生活為己任,以體育內容傳媒業為核心,積極拓展賽事運營業、體育彩票業、體育廣告業、體育游戲業、體育電商業、體育培訓業、體育智能硬體業等全產業鏈體系,整合全球化體育資源,強化科技融入體育的力度,推動體育產業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