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本地有專業做品牌整合傳播全案的品牌營銷策劃公司嗎
有的,五度營銷就是專業做這塊的,公司在濟南,特別擅長新媒體環境下的品牌整合傳播全案,整合傳播方案等,是一家專業的整合傳播營銷策劃公司。品牌是企業的靈魂,如果沒有品牌就沒有競爭力,山東在這方面的人才相對是比較難找的,外包給專業的營銷策劃公司也是一種好的方案,可以少走彎路,減少試錯成本。他們有過很多行業知名大客戶的策劃傳播服務經驗,可以根據品牌發展的不同階段提供定製化的策略,口碑也都還不錯。不少品牌和他們的合作都是長期的…
② 重慶本地有專業做品牌整合傳播全案的品牌營銷策劃公司嗎
有的,五度營銷就是專業做這塊的,公司在重慶,特別擅長新媒體環境下的品牌整合傳播全案,整合傳播方案等,是一家專業的整合傳播營銷策劃公司。品牌是企業的靈魂,如果沒有品牌就沒有競爭力,重慶在這方面的人才相對是比較難找的,外包給專業的營銷策劃公司也是一種好的方案,可以少走彎路,減少試錯成本。他們有過很多行業知名大客戶的策劃傳播服務經驗,可以根據品牌發展的不同階段提供定製化的策略,口碑也都還不錯。不少品牌和他們的合作都是長期的…
③ 新媒體的營銷戰略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比如不管草根還是名人,如能聚合大量來自博客這種 「自」媒體的內容,這就是一種很強的話語權的聚合,這個特徵就是互聯網的聚合性。在這個媒體碎片化的時代,而在這種聚合下,互聯網營銷策略不僅僅是網路廣告的銷售,今天許多社會熱點都是在互聯網上形成的,我們做營銷傳播為何不能考慮一下用互聯網作為發起的一個原點呢?也不僅僅是先有眼球後有流量的人海戰術,而是在高曝光、廣而告知的基礎上給客戶提供一個聚合了互動性、精準性和創意性的投放空間。 現在很多人都把媒體和新媒體的概念給混淆了,對傳統媒體及網路媒體的認識存在著誤讀。我們看到,不管是投資者還是企業廣告主,都會有人認為一種載體只要有人看、有人用,然後貼上廣告面它就變成媒體了,這是對新媒體的一種誤解;另一方面,從溝通策略來說,如果我們只是按照能夠放廣告面的角度去使用媒體的話,就忽略了這種媒體形態的變化給傳播效果帶來的變化。我很希望今天的廣告主會有一種突破性的思路,去看待今天媒體的構成,看待媒體構成背後所帶來的傳播規律的改變,然後根據這條傳播規律去尋找自己營銷策略的改變,而不是延用單一的傳播手法。 建立符合消費者興趣需求的溝通方式 網路互動工具的產生及運用已是媒體發展的一種基本趨勢,在國外把這種趨勢叫做自媒體,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個渠道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去和周邊與自己有相同愛好的人建立溝通。相對於傳統媒體信息的接收與發布方式,自媒體這種可以溝通、交流的特性對人群有很大的影響力。利用互動工具能夠發起話題,能夠讓受眾參與到企業的活動中與品牌形成溝通,所以營銷者在順應這種趨勢的背後,應當善於發現傳播規律的變化,並在營銷溝通上考慮如何做到與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相符合,如何通過互動工具平台去建立起符合消費者自己興趣需求的溝通方式,最終達到我們所講的2.0式的營銷。 足夠的接觸頻次使廣告產生真正的影響力 當一個用戶有忠誠度的時候,他的接觸頻次就會達到讓受眾建立印象的效果,反之當用戶接觸頻率不足時,則不會達到建立深刻印象的效果,如果你的受眾已經形成了去看新聞、收郵件、寫博客的習慣,這就決定了受眾把你這個網路媒體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有些網站可能資訊做的很出色,但很多人不是每天在買數碼設備、不是每天在買車、不是每天在買其它所需產品時,它的接觸渠道就不夠廣泛,即使接觸了也達不到足夠的頻次,從而使廣告無法產生真正的影響力及效果。 聚合性的價值在於與流量背後的人群建立溝通 企業應該綜合看待媒體的聚合性,不能單純看流量,應善於去分析流量背後的因素,其中包括:每一個流量背後的消費者是帶著何種心態來看的,而這種心態和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何關聯,宏觀流量下面有多少微觀流量對我們是有價值的。通過分析後知道我們該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法去和流量背後的人群建立溝通,這樣聚合性的價值就產生了。 媒體定位決定公信力 這些媒體看起來很火爆很熱鬧,但是就傳播價值而言,它喪失了媒體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要以客觀、公正、准確、全面作為定位標准。一個媒體的定位決定了它的公信力。媒體的覆蓋、媒體的流量、傳統媒體人群的訪問數對企業有很大的影響,有些網路媒體在定位當中強調嘩眾取寵,就會去做一些爆炸性字眼的、捕風捉影的、聳人聽聞的內容,聚合性是媒體的一個基本指標。由於媒體的碎片化,今天在中國的市場上你很難找到一種媒體,像中央電視台的某些節目一樣能夠在全中國產生影響力。
④ 有哪些有名的新媒體營銷案例並運用了哪些傳播學理論
幾乎所有的新媒體營銷案例都會運用傳播學理論,特別是宣傳與勸服理論
⑤ 企業做新媒體品牌營銷能產生什麼影響
企業做新媒體品牌營銷,相當於企業對外的一個媒體窗口。以前一個回企業或者品牌對外發答聲,都是通過傳統媒介(電視、報紙、廣播等),而到這來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一個企業完全有能力藉助新媒體的力量來為自己樹立品牌及企業形象。新媒體方法的運用,不需要花太大的財力,自我掌控比較方便。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⑥ 如何做好品牌策劃全案
全案,是廣告人經常掛在嘴邊,聽上去頗有份量、說出來頗帶自豪感的一個詞。「最近剛做完一個全案,通宵了半個月」「我正在比一個全案,十個億的預算」……那麼全案究竟是什麼呢?
全案是什麼?
1. 全案是廣告公司日常作業的核心部分
廣告公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服務的客戶做全案。因為全案關乎企業客戶對市場整體布局與規劃,對品牌的頂層設計與架構,關乎企業全年要做什麼的具體舉措與安排。
不是每個廣告公司都有能力做全案,一般能做全案的廣告公司被稱為綜合性品牌代理公司,這是業界通行的叫法,另外也有稱作整合營銷傳播公司、整合營銷策劃公司的。
2. 全案是品牌代理公司的主要獲客來源
廣告業的主流獲客方式,就是參與比稿。一般來說,企業發起比稿主要是比全案,找幾家廣告公司分別做全案,誰做得好就把預算給誰。
除了比全案以外,企業比稿也有直接比價的,不過還是比全案的占據主流,因為全案最能看出一家代理公司的綜合實力和業務水平。
除了品牌代理以外,企業也會比媒介代理,那是媒體代理公司的事。但是今天的媒介代理比稿,也不是比資源和價格就完事了,媒介策略必然涉及品牌策略,涉及到品牌全案中的內容。
3. 全案是廣告人能力評估的核心標准
在廣告公司能不能升總監,核心標准就是看你能不能獨立帶隊,搞定一個全案。如果做不了全案,那是沒有資格帶項目、管一個Team的。
因為一個全案包含的內容,覆蓋了廣告公司作業項目的方方面面。能不能做全案,是一個廣告人,尤其是策劃,包括甲方負責市場、品牌的同學,最核心的能力。
做全案,是對策劃綜合能力的全面考察,包括對企業所處市場的理解力,對消費趨勢的判斷和消費人群的洞察力,邏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戰略思維,大局觀,創造力和執行力。
既然全案如此重要,那麼全案到底要做啥呢?
用一個公式簡單來講——
全案=市場方案+品牌方案+傳播方案
01市場方案是前置的,它界定全案的主體和載體。
企業要做全案,首先要知道全案是做給誰看的吧,即企業要進入的是哪個細分市場,目標消費者是誰,從而確立市場主體。
為此,在做全案以前,需要做大量的數據分析和研究工作,諸如行業分析、市場分析、消費分析、終端走訪、用戶調研、目標用戶畫像、目標用戶心理洞察等等。
在確定了細分市場和目標用戶之後,接下來就要決定用什麼產品去打開這個市場,即產品定義。這部分涉及到產品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競爭優勢是什麼,產品怎麼定價,通過什麼渠道進行分銷等。
這就是市場方案中最核心的市場策略。詳細來講,就是科特勒老先生強調的STP+4P:
STP——市場細分、目標人群、產品定義
4P——產品、價格、渠道、推廣
簡單來講,就是消費者+產品。
有了核心市場策略的指引,確定了核心用戶和產品,接下來就可以做品牌方案了。
02品牌方案是全案的核心。
(要不然為什麼把做全案的廣告公司叫做品牌代理公司呢?)
品牌幫助企業把一次性的傳播推廣累積成為可持續的資產,把產品變成有粉絲、有內容的IP,可以說品牌就是企業最大的私域流量啦。
一般代理公司做品牌方案,有這么幾個核心組成部分要做:
品牌價值體系——品牌帶給用戶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品牌承諾是什麼,產品的主要利益點是什麼,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用於傳播的訴求主張是什麼,即廣告語是什麼。
品牌視覺體系——LOGO設計和VI設計的部分,如何設計鮮明、有個性的品牌形象,以及用於傳播的主視覺形象(視頻和平面)。
品牌組合體系——有些企業旗下可能不只一個品牌;或是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不一致、不叫一個名字;或者在產品品牌以外,企業又有技術品牌、服務品牌等。
那麼,這么多不同的品牌如何進行區隔,又如何組成一個有機的整理?
不同的產品品牌之間是什麼關系、產品品牌與企業品牌是什麼關系、產品品牌與技術品牌、服務品牌、業務品牌又是什麼關系,不同品牌之間的價值設計如何區隔與統一,視覺設計如何區別與融合。
這些都需要進行界定,價值體系、視覺體系、關系體系,這就是核心的品牌策略。
有了對品牌的核心定義,接下來就是如何將品牌推廣出去,讓品牌與消費者發生接觸和關系,讓消費者知道品牌的問題,這就是傳播方案。
03市場方案和品牌方案,對企業來說更多是策略層面上的工作,通常是形而上的、比較虛的,屬於頂層設計的部分。
而到了傳播方案,這就需要有可落地、可執行的實施舉措,還有分時分段的執行指引了。
當然,在列出傳播方案一項項的執行安排以前,通常還要有一個傳播策略。
傳播策略又包括什麼呢,咱們再套一個公式:
傳播策略=信息策略+媒介策略
信息是「說什麼?」,向目標消費者傳播什麼內容、傳遞什麼價值。
比如我做一瓶牛奶的傳播方案,那我跟消費者溝通什麼價值主張呢,是營養好還是易吸收?是品質健康還是先進的無菌技術和保鮮技術?
這一部分工作,按道理講,是要在品牌方案中完成,屬於品牌價值體系的一部分。不過,對於一部分復雜的品牌來說,在品牌核心價值、品牌主廣告語以外,可能還要提出一句年度傳播主題。
也就是說,廣告語可以等於年度傳播主題。也可以有所區隔,廣告語是廣告語,是年度傳播主題。
聽起來很復雜哈,不過可以理解。比如NIKE,廣告語是just do it,品牌核心價值主張就是一種想到做到的運動精神.
但NIKE在2018年可以有「全憑我敢」「任我去跑」「一生只有一次耐高」等幾句傳播主題去匹配不同的campaign。
然後,還有就是用什麼內容形式來傳遞產品價值主張的問題,是平面?還是視頻?是文章還是活動?是公關還是互動?其實,這里就要和媒介策劃一起來考慮了。
媒介是「在哪說?」,因為信息和媒介是一體的。內容決定了我們應該選擇什麼媒體,媒體也決定了它需要我們創作什麼樣的內容。
如今我們做傳播方案,可選擇的媒體包括電視、戶外、廣告、互聯網、社交媒體、電商平台、內容平台、信息流廣告、視頻網站、門戶網站、新聞媒體、垂直媒體、社群、線下活動、事件營銷、發布會、公關發稿、KOL、跨界營銷等等等等,太多了。因而內容創意的玩法也多到你眼花繚亂。
講完所有策略的部分,市場策略、品牌策略、傳播策略,接下來咱們終於要進入可落地、可執行的年度傳播方案了。
(在我的語境中,市場策略基本等同於營銷策略,傳播策略與推廣策略大同小異,傳播策略更偏向媒體廣告,推廣策略更偏向渠道和BD)
通常來講,一個年度傳播方案,包含了數個campaign,具體數量不固定。
Campaign就是階段性的傳播方案,一次廣告運動或傳播戰役。
一個Campaign的生命周期一般不超過仨月,因為時間拖太久就不好操作執行,消費者也不願意搭理你了。
Campaign的節點劃分,通常是按時間維度來劃分。
一是按產品的上市推廣周期來,上市期做什麼,上量期做什麼,產品成熟期、終端鞏固期又做什麼。
一是按產品的淡旺季和自然季度來劃分,比如春季營銷、夏日傳播、秋冬推廣等,以及各種節假日的傳播,春節營銷、中秋推廣、兒童節營銷、情人節營銷等等,再加上各種電商節如雙十一、雙十二、618、超品日等等。
也有按地點和不同媒體渠道來劃分的。
比如一二線城市推廣方案和三四線區域市場下沉方案,線上傳播方案和線下推廣方案,零售渠道傳播方案和KA大客戶推廣方案。
市場方案、品牌方案、傳播方案這幾樣加起來,就是全案了。
這就是企業找品牌代理公司能做的活,此外也有一些只做campaign,只做線上傳播和互聯網傳播方案的廣告公司,這就是我們說的互動廣告公司、數字營銷公司和創意熱店。
特別要強調的一點是,雖然我說全案=市場方案+品牌方案+傳播方案,但是不同的企業客戶,由於其所處的行業不同、其企業發展階段不同,他們對全案的需求和要求是不一樣的。再加上品牌代理公司受自身的能力范疇和行業屬性限制,能給出的答案也是不一樣的。
通常,對於成熟的大企業來說,代理公司通常做出的全案=25%的市場方案+50%的品牌方案+100%的傳播方案
因為成熟的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清晰的市場策略,他知道自己的市場在哪裡,競爭對手是誰,目標消費者是什麼樣的一群人,也有成型的產品組合和既定的價格體系,有既定的銷售渠道。
所以它不需要代理公司幫他做一套新的市場策略,代理公司只要幫他做好市場洞察和消費洞察就好了。
所以,這是25%的市場方案。同理,成熟企業通常也有完善的品牌體系、清晰的品牌架構,他不需要代理公司從無到有去幫他設計一個品牌,從命名、LOGO設計、VI設計開始建立品牌。
但他可能需要代理公司幫他提煉更銳化、更具打動力的品牌價值和主張,創造更鮮明、更具辨識度的品牌形象和個性。
所以,這是50%的品牌方案。對於成熟企業來說,他需要的不是市場和品牌的頂層設計,而是更具體、更直接的怎麼獲客、怎麼變現,所以他需要100%的傳播方案。
不過呢,當成熟型企業需要推廣新產品時,或者增長乏力,需要轉型、進入新市場時,這個時他就需要頂層設計,做新的市場策略和品牌策略了。
這其實屬於另一種類型的企業,成長型企業。
成長型企業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切都處於不確定性。雖然產品在銷售,但是沒有明確的市場界定;沒有明確去定義目標用戶是誰,反正逮到一個是一個;沒有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發展路徑和增長範式;也沒有品牌。
對於這一類成長型企業,代理公司通常做出來的全案=50%的市場方案+100%的品牌方案+30%的傳播方案
成長型企業需要的,肯定是100%的市場方案,但為什麼品牌代理公司只能給出50%呢?因為品牌代理公司、廣告公司,通常都不精通渠道和定價,缺乏這方面的數據和人才。
代理公司只能幫企業界定目標市場、目標用戶、核心競爭對手,做好產品設計和產品線組合,剩下的定價與渠道問題,企業必須由自己的市場部來完成,或者尋找一些專業的營銷公司來解決。
100%的品牌方案,就是一套從無到有的系統化品牌設計了,從最基礎的LOGO、VI到視覺設計、品牌形象設計,從價值體系梳理到廣告語、傳播主張提煉,從單品牌到多品牌的架構設計。
至於傳播的部分,成長型企業通常就有一個bug,或者說困境存在了——就是成長型企業通常沒有錢。沒有那麼多營銷費用、媒體預算,用來砸廣告、做推廣。
所以他們不需一套系統的、火力全開的、從空中到地面的立體化傳播方案,只需要聚焦在特定節點上、特定渠道上做一波傳播推廣就行了。
這就是30%的傳播方案,雖然不同企業需求不同,做出來的全案也長得不一樣。但是對於一名從事廣告業、營銷業的策劃來說,還是應當掌握全面的全案策劃知識,市場、品牌、傳播都要懂。
理解市場和品牌策略,這樣做出來的傳播方案才更加精準、更加犀利,不至於叫好不叫座,廣告雖好銷量不好。
懂得傳播和推廣的規律,這樣做出的市場策略和品牌策略才能更好落地執行,不至於假大空,不切實際,看起來很高深,但完全無法打動市場和消費者。
只不過中國市場太大,很多專注做傳播和campaign的公司和個體,滿眼只看到熱點、刷屏、大創意、飛機稿,將前期的市場策略和品牌策略視為可有可無、為了賣創意而不得不往PPT上去寫的廢話。
而更多隻做營銷咨詢和戰略設計的公司,則高呼什麼創意無用論,創意只是廣告人的意淫,是浪費客戶的錢。而他們自己操刀傳播,出街的設計和文案,則醜陋粗暴,被消費者所厭惡,只能靠砸錢和巨額廣告費取得有限的洗腦效果。
沒什麼解決辦法,各憑態度乘風浪吧。
⑦ 新媒體營銷主要有哪些方式
1、搜索引擎(SEO/SEM)搜索引擎並沒有失去價值,甚至永遠不會失去價值。目前的科學技術還只能依靠文字來進行精準的搜索,在海量的信息源面前,人們獲取信息必須基於搜素引擎,所以有需求搜索引擎就有價值,而基於搜索引擎的也必不可少。搜索引擎並不是傳統的方式,它同樣是基於互聯網的,而且移動互聯網的搜索引擎正在逐步發展,搜索引擎註定在新媒體環境下作用凸顯。
2、微信,微信是目前最流行的方式,沒有之一。並不是誇大微信的作用,甚至有不少觀點認為每一家企業都需要一個主編,微信是目前的主流方式。微信是天生的即時通訊工具又是天然的社交平台,微信所具備的開發潛能是非常大的,而微信官方也在雄心壯志地實現著「連接一切」的夢想,跟著大佬走肯定沒錯。至少,目前沒有一個更好的平台能夠代替微信的功能。
3、微博,微博具有及時性、傳播快的特點。微博是一個天然的信息港,網友能各抒己見,靈活性大,這是微信所不具備的優勢。很多新聞媒體將微博當作自己的第二平台,微博能夠迅速的傳播給大眾,一日要聞只要通過微博皆可獲悉。此外,微博信息流式的廣告能夠發揮不錯的傳播效果。
4、論壇,各種老牌網路社區論壇已經回不去當年的輝煌,各種關於天涯、貓撲等社區落寞的新聞,這是不爭的事實。但論壇不過是一種網路媒體形式,它的作用可以千變萬化,有人的地方就有社區,只是現在的社區更加「小而美」。小米社區就是論壇價值最好的體現,論壇有很多劣勢,但只要做好用戶運營能帶來更多的價值。魅族社區、花粉俱樂部、360 OS社區等全都是一個模式,社區已經變成企業用戶運營平台,價值猶在。
5、其他社會化媒體平台,陌陌、美拍、人人等,這一類平台用戶更加精準,影響力歲不如微信微博,但傳播價值也是不錯的,畢竟都是用戶過億的大平台。這類平台需要公司產品的用戶習慣符合產品特性,比如人人網就是學生群體,那麼企業產品消費的主力一定要是學生,不然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