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師讓找企業CSR案例,除了說爛了的歐萊雅通用麥當勞,還有什麼典型案
柯尼卡美能達呀,連續三年被收入於全球權威的社會責任投資(SRI)指數之一——「」(DJSIWorld)品牌名錄。你可以看下柯尼卡美能達的官網,裡面有專門的CSR板塊,整理得的非常詳盡。
㈡ 企業社會責任(CSR)為什麼如此重要
一、企業發布CSR報告有兩方面的動因:內部和外部因素。
a)內部因素:企業自我發展的需要。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認識到企業綜合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而披露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發布企業社會責任或者可持續發展報告,通過報告這個平台來接受利益相關方的評價和反饋。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應當成為企業管理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但是必須澄清,CSR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對所有企業都能增強競爭力的魔棒,但是CSR的確可以帶來商業「優勢」advantages,包括吸引、留住、激勵員工;通過降低能耗和其他投入而降低成本;通過開發新產品和新服務以幫助解決社會問題,帶來創新。同時CSR也有助於樹立品牌形象和提高企業聲譽。最後,CSR也是持續滿足消費者需要的一種方法,即在歐洲或者其他地方,產品是以一種對社會和環境負責任的方式生產出來的。
b)外部因素:利益相關方的要求和期望。
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主體是中央企業和上市企業。
國資委從08年以來一直推動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國資委於2008年發布了《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其中要求所有央企在10年之內,必須做到定期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或者可持續發展報告。之後,國資委在2012年又發布了一個非正式通知,要求所有央企從2012年開始必須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將央企發布報告的期限提前了6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成為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措施,正因為此,中央企業成為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主流。
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對企業的好處(作用、價值)
a)對內:管理工具
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進行系統總結;促進企業的責任理念在企業內部的傳播;提高企業管理層對企業的評估能力;
b)對外:溝通工具
有利於企業加強與外部利益相關方的溝通;促進利益相關方參與;樹立負責任的品牌形象;提高企業的聲譽和競爭力;增加企業的財務穩定性;降低運營風險。
㈢ 企業的社會責任(CSR)通過哪些途徑影響消費者
企業社會責任包括幾個基本的方面,創新方面、安全方面、經濟績效、保護環境、社會和諧方面等。通過CSR年度報告來發布,既可以展現企業的品牌形象,又可以向利益相關者披露責任數據。現在已經成為上市公司和央企年度必做的工作。傳播范圍也越來越廣。一個公司的社會責任形象,更能影響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印象。消費者會更加信賴環保的、有責任感的、安全的、有愛心的企業。
㈣ 什麼是供應商的CSR為什麼要重視供應商的CSR
對於供應商來說,CSR的定義就相對比較狹隘——就是如何滿足客戶的需求,達到社會和環境合規,即符合客戶與當地政府在勞工和環境上的標准,以維持訂單和確保生意。對大部分供應商來說,CSR只是守法,是客戶制定的游戲規則,是需要額外付出的成本,也是在不自願的情況下進行所謂的 「CSR」改進。
首先,要考慮的是企業的品牌危機。國際品牌的經驗清楚地告訴我們: 「供應商犯的錯,品牌商的責任」,因為這是品牌商對其供應商的選擇。消費者不會知道到底誰生產你的產品,但他們會在意你的產品在什麼環境下生產,如果你的產品有問題,責任還是落在你身上。盡管相對歐美國家,我國的媒體和NGO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以批評和壓力推動企業CSR表現的機構也比較少,但這樣的情況正在慢慢改變。
其次,要考慮因忽略供應商CSR表現而導致的出口危機。國際社會對於亞洲出口產品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例如歐盟已開始立法要求在一些特定的行業,如電子行業,要求進口商達到RoHS、WEEE等的安全和環境標准。另外,消費者也希望看到更安全、更環保的產品,一些與碳排放相關的標准如ISO14064等在消費者的心目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些標準的內容都與企業社會責任中的環境、安全和健康表現相關。為達到這些標准,企業非常需要供應商在CSR上的配合,以應對日益嚴重的出口壓力。因此,協助供應商提高CSR表現也是對企業自身商業價值的提高。
㈤ 什麼是CSR體系
CSR體系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簡稱,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和員工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
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對社會的貢獻。
CSR概念在歐美早已提出多年。像在英國的上市公司,每年都會有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歐盟目前的官方定義為「企業社會責任CSR是指企業在自願的基礎上,將對社會和環境的關注融入到其商業運作以及企業與其利益相關方的相互關系中」。
(5)csr與品牌營銷擴展閱讀
20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在相關立法中逐步體現了企業社會責任的思想,如1993年《公司法》制定時雖沒有在條文中直接出現公司社會責任,但在第14條第1款條文中體現了公司社會責任的思想。
在制定相關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中,雖然還沒有出現「社會責任」一詞,但法律對公司社會責任的規范已隱約體現於破產法、產品質量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等之中,反映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主要包括對消費者的責任、對勞動者的責任、對環境的責任以及對國家的責任等等。
2002年1月7日證監會頒布的《治理准則》第86條中規定「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續發展、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應當關注所在地社區的福利、環境保護、公益事業等問題,重視公司的社會責任」,首次在法律條文中出現了公司社會責任這一概念。
在公司法修訂中則在第5條規定「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則直接規定了公司的社會責任。
㈥ 企業實現「CSR競爭力」的幾種模式
他們通過創新的想法,將CSR的活動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中去,不僅為公司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業績和品牌認知度,使得企業內部推進CSR工作真正變成一種良性循環。下面的這些模式,也許能對您有些啟發。 1.縮小數字鴻溝 對於IT企業來說,縮小數字鴻溝不僅是分內之事,同時也是企業推進CSR最方便最有效的辦法。無論是為落後地區普及通信技術還是為邊遠地區捐贈IT,都是在縮小數字鴻溝,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為企業培育潛在的市場。這種舉措擴大了企業在內陸地區的知名度,使一些在一線城市不再新潮的產品通過二三線市場銷售出去。 代表案例:聯想集團從2005年起通過向農村捐贈電腦的契機悄然布局二三線市場,在培育品牌知名度的同時很好地處理了與政府的關系,最終成為家電下鄉政策的受益者。 2.跨國公司的全球智庫模式 跨國公司往往會面臨這樣的難題:經營范圍往往很大,但是過長的戰線使得他們必須用足夠多種類的產品來滿足不同地區人們的不同需求。這些海量的需求遠遠超過了企業研發部門的負荷,於是一些跨國公司嘗試利用自己的資金優勢和品牌知名度在全球范圍內發展智庫,不僅使很多中小企業或個人的優秀創意得以商業化,也為企業建立了良好的供應鏈關系。 代表案例:寶潔的聯系+發展模式。寶潔公司2001年成立聯系與發展部,致力於為寶潔尋找外部技術創新解決方案。截至2007年,寶潔公司已藉此收集到了超過3700多個創新方案,扶持了大量具有創新技術的中小企業,寶潔也獲得了企業發展持續不斷的創新源泉。 3.支持教育驅動未來 和扶助貧困相比,支持落後地區教育事業也是很多跨國公司經常採用的CSR策略。比如捐錢成立教育基金,幫助落後地區搭建教育網路,IT企業為落後地區捐贈電腦等。通過支持教育能夠最有效地建立企業良好的公共形象,同時受益於企業善舉的學生都有可能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儲備人才。 代表案例:從2001年-2004年,惠普中國在多個省份的幾十所城鎮鄉村中小學校建立了惠普信息技術示範教室,為不同地區師生創造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4.食品企業:搶占標準的制高點 近年來,食品企業確保自己產品的無公害越來越成為企業實踐CSR的分內之事。如果有一些企業在承諾自己產品健康透明的同時,還在低糖低鹽不含添加劑等方面倡導食品的健康標准,將會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牢固的品牌認知,並借標準的制高點甩開同行業的競爭對手。 代表案例:美國領先的肉產品和乳酪製造商Boar’s Head日前發起了一項選擇低鹽食品的運動,鼓勵消費者健康飲食,減少鹽的攝入量。同時該公司親歷親為,主動公布了其生產的火腿、烤雞、乳酪等產品的含鹽量,均大大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 5.進入新興市場:CSR先行 當跨國公司進入新興市場時,不僅產品在當地存在品牌認知問題,還需要逐步培養和當地政府的關系。這時,企業如果能夠從CSR的角度切入,不僅能迅速取得當地政府的好感和信任,還能贏得在當地民眾中的好感並為自己培育潛在市場。 代表案例:聯合利華曾在奈及利亞一個偏遠小村莊為當地村民修了4口水井,結束了他們沒有安全潔凈飲用水的歷史。此舉不僅贏得了當地人民的好感,同時在當地居民習慣使用潔凈水之後,隨之而來的民眾巨大的洗漱和衛生護理需求為聯合利華帶來一個巨大的市場。 6.金融企業:小額信貸布局潛在市場 和傳統企業不同,金融企業在深入二三線市場時會存在業務方向很難被當地普通民眾有效認知的問題。這個時候,如果用自己的金融優勢去做CSR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小額信貸為代表的金融手段都可以成為金融企業在推行CSR和開拓市場取得雙贏的利器。 代表案例:渣打銀行早在2007年就在中國農村試行小額信貸業務。如為新疆農民提供小額貸款、在內蒙古成立林格爾渣打村鎮銀行、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推出農村金融等等。通過這些舉措,渣打不僅樹立起了一個負責任的金融機構形象,更長遠來看,也完成了很多金融機構想做卻很難做到的對邊遠地區的市場開拓。
㈦ 請問:職位中的「國內CSR」是什麼意思是干什麼的
為企業社會責任;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和員工承擔法律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簡稱CSR)為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和員工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對社會的貢獻。
企業應該承擔並履行好經濟責任,為極大豐富人民的物質生活,為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說就是盈利,盡可能擴大銷售,降低成本,正確決策,保證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7)csr與品牌營銷擴展閱讀:
CSR的相關要求規定:
1、企業應嚴格遵守有關法律規定,對股東的資金安全和收益負責,力爭給股東以豐厚的投資回報。
2、企業有責任向股東提供真實、可靠的經營和投資方面的信息,不得欺騙投資者。
3、作為通過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來獲取利潤的組織,提供物美價廉、安全、舒適、耐用的商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㈧ 什麼是csr經營模式
CSR,是coporate socal responsibility 的縮寫,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的經營模式,包括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
1、員工待遇 衛生、安全、無種族歧視,無性別歧視等等,對自己人要好。
2、環境保護 節能減排,無嚴重的污染環境情況。
3、社區關系 注重與經營地的社區融洽關系,不嚴重影響社區和諧。
這些是一些評定指標。但這還不是經營模式。
1、善因營銷 企業的經營性活動與公益活動相關聯;
2、客戶關系、相關聯企業、企業內部,共同對特定公益目標達成,形成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