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小企業的品牌營銷策略
商品新經濟時代的企業營銷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如何建立和管理企業的品牌。誰擁有強有力的品牌,誰就擁有了競爭的資本,未來的營銷是品牌的戰爭。企業的品牌從默默無聞發展成為一個著名的成功品牌,是一個從小到大的過程,是和企業成長的生命周期密切相關的。企業處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面臨的經營環境、經營戰略重點各不相同,相應的品牌戰略的重點和特色也有所不同。
一、品牌促進企業成長的機理認識
作為企業聲譽與信息的組合體,品牌是企業及其產品所包含的技術、質量、功能、文化、市場地位等引發形成的信息系統,是企業及其產品識別的符號系統。品牌通過其內涵的信息系統及市場對它的反應評價,影響市場的行為,產生有利於該企業的行為偏好,並進一步區別於有形要素的存在,成為企業的無形資產而發揮功能,實現其經濟價值,推動企業的成長。大量中外企業的實踐證明,品牌是促進企業成長的主要動力,而且品牌對企業的貢獻隨著企業的成長日益擴大。
(一)通過影響顧客的購買心理和購買選擇偏好,擴大產品的銷售。品牌在顧客心目中是企業和產品的標志,代表著產品的品質、特色,代表著企業的經營特色、質量管理要求等。顧客通過品牌可以非常容易地獲取和辨別有關的信息,獲取信息成本的下降意味著顧客購買成本的下降。而顧客熟悉的品牌或者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又使顧客的購買風險感覺系數下降。這兩個方面的綜合作用使顧客的購買心理和購買行為形成了對某種品牌產品的選擇偏好,從而擴大了產品的銷售。
(二)通過提高品牌的認知,創造產品的附加價值。品牌知名度可以通過廣告迅速建立,但品牌的認知則需企業投入不懈的努力。品牌認知是通過顧客對品牌品質的一種主觀判斷建立的。顧客對品牌的感覺品質與產品的實際品質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當顧客對品牌的感覺品質超過了產品的實際品質,就能使產品增加價值。由於感覺品質的提高可以使產品的附加價值相應地得到提高,導致產品具有較大的邊際利潤,在價格上升時,消費者反應缺乏彈性,價格下降時則富有彈性,這也是名牌產品之所以能夠獲得比一般產品更高利潤空間的原因所在。
(三)通過強化顧客對品牌的聯想和忠誠,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當顧客對品牌有了整體認知了以後,企業可以通過強化顧客對品牌的聯想和忠誠進一步推動品牌對企業成長的促進作用。企業可以藉助已經成名的品牌,利用顧客的品牌聯想,成功地進行品牌延伸,擴大企業的產品組合或延伸產品線,推出新產品,提高競爭力。顧客的品牌忠誠一旦形成就會很難受到競爭產品的影響。當市場趨向成熟,市場份額相對穩定時,品牌忠誠是抵禦同行競爭者攻擊的最有力的武器,品牌忠誠為其他企業進入構築壁壘。品牌忠誠形成了一批忠誠的顧客和穩定的市場,直接結果便是市場份額的擴大,從而使企業的銷售額增長、交易成本降低,從而使企業獲得額外的利潤,所以,品牌可以看成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一種強有力工具。
二、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品牌策略
企業在其不同成長階段有各自的成長特點,那麼企業在實施其品牌戰略時也應針對這些不同特點,採取不同的品牌策略,以適應企業成長各階段的不同要求,達到企業品牌戰略的目標。
(一)創業期的品牌策略。創業期建立品牌的一個基本要求是企業自身實力較強,有發展前途,產品的可替代性很高,即競爭產品之間的差異性非常小,理性的利益驅動不足以改變顧客的購買行為。如果企業選擇建立自己的品牌,那就要在創業一開始就樹立極強的品牌意識,對品牌進行全面的規劃,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維護等多方面都以創立品牌為目標,不僅僅是依賴傳統的戰術性的方法,如標志設計和傳播、媒體廣告、促銷等,而是側重於品牌的長遠發展。許多國內企業總想一蹴而就,把品牌戰略簡化成如何盡快打響品牌知名度的問題,利用知名的商業媒體在短時間內造就一個又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但大多數卻是曇花一現,究其原因在於企業在建立品牌過程中沒有對品牌進行全面的規劃,確定品牌的核心價值。因此,企業在創業期創立品牌,除了要盡快打響品牌的知名度以外,關鍵的問題是要確立品牌的核心價值,給顧客提供一個獨特的購買理由,並力爭通過有效的傳播與溝通讓顧客知曉。
盡管品牌化是商品市場發展的大趨向,但對於單個企業而言,是否要使用品牌還必須考慮產品的情況和顧客的實際需要,尤其對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來說,受企業規模、人員、資金、時間的制約,對於在生產過程中無法形成一定特色的產品,或由於產品同質性很高,顧客在購買時不會過多地注意品牌的產品,無品牌化策略不失為一個可選的方法,這樣可以節省費用,擴大銷售。
企業在創業期,如果既想使其產品具有品牌效應的優勢,又不想花很多的精力創立品牌的話,那借用零售商品牌的策略是一條捷徑。企業採用中間商品牌,可以降低成本,贏得價格優勢,利用中間商的優勢,省去尋找分銷渠道和促銷等大量工作。但對一個目標遠大,力創自己名牌的企業,使用中間商品牌只能是權宜之計。
(二)成長期的品牌策略。當企業步入成長期時,提高品牌的認知度、強化顧客對品牌核心價值和品牌個性的理解是企業營銷努力的重點。品牌認知度不等同於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只是反應了顧客對品牌的知曉程度,但並不代表顧客對品牌的理解。顧客通過看、聽,並通過對產品感覺和思維來認識品牌。建立品牌認知,不僅僅是讓顧客熟悉其品牌名稱、品牌術語、標記、符號或設計,更進一步地是要使顧客理解品牌的特性。目前中國的眾多產品是有知名度,但品牌認知度整體上十分低,即顧客對國產品牌的整體印象遠不如對國外品牌的認知度高,很重要的原因是企業沒有傳遞給顧客一個清晰的,能滿足顧客需求的核心價值和品牌個性。要提高品牌認知度,最重要的途徑是加強與顧客的溝通。顧客是通過各種接觸方式獲得信息的,既有通過各種媒體的廣告、產品的包裝、商店內的推銷活動,也有產品接觸、售後服務和鄰居朋友的口碑,因此,企業要綜合協調的運用各種形式的傳播手段,來建立品牌認知,為今後步入成熟期打下良好基礎。建立、提高和維護品牌認知是企業爭取潛在顧客、提高市場佔有率的重要步驟。
成長期的企業由於資源相對於消費需求的多樣性和可變性總是有限的,不可能去滿足市場上的所有需求,因此企業必須針對某些自己擁有競爭優勢的目標市場進行營銷。品牌定位是企業為滿足特定目標顧客群的,並與產品有關聯的獨特心理需求為目的,並在同類品牌中建立具有比較優勢的品牌策略。通過鎖定目標顧客,並在目標顧客心目中確立一個與眾不同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和位置,連接品牌自身的優勢特徵與目標顧客的心理需求。在當今這個信息過度膨脹的社會里,只有有效地運用定位這種傳播方式和營銷策略,才能使品牌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這樣,一旦顧客有了相關需求,就會開啟大腦的記憶和聯想之門,自然而然地想到該品牌,並實施相應的購買行為。
(三)成熟期的品牌策略。企業進入成熟期,在市場已經站穩了腳跟,但由於競爭者的大量加入和產品的普及,競爭變得尤為激烈。因此,企業應該根據成熟期的市場、產品、競爭特點,提高企業品牌的忠誠度,進行適當的品牌延伸。
品牌忠誠度是顧客對品牌感情的量度,反映出一個顧客轉向另一個品牌的可能程度,是企業重要的競爭優勢。它為品牌產品提供了穩定的不易轉移的顧客,從而保證了該品牌的基本市場佔有率。因此,培育品牌忠誠度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最好的廣告就是滿意的顧客」,如果企業能在創業期和成長期注意宣傳該品牌,並提供給顧客的一個完整的從選擇原材料,到為顧客提供的售後服務的一系列責任的價值體系,在企業和顧客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那麼,在成熟期企業可運用顧客對該品牌的忠誠來影響顧客的行為。顧客的品牌忠誠一旦形成就會很難受到競爭產品的影響。品牌忠誠是品牌資產中的最重要部分,品牌資產最終是體現在品牌忠誠上,這是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根本目標。然而,消費者的品牌忠誠絕不是無條件的,它根源於企業對該品牌嚴格的技術要求,即該品牌有卓越的品質保證。
品牌延伸是將現有成功的品牌用於新產品或經改進的產品上的一種策略。品牌延伸並非只借用表面上的品牌名稱,而是對整個品牌資產的策略性使用,是企業實現品牌無形資產轉移、發展的有效途徑。採用品牌延伸,企業不僅可以保證新產品投資決策的快捷准確,而且有助於減少新產品的市場風險,節省新產品推廣的巨額開支,有效地降低新產品的成本費用。通過品牌延伸,企業可以強化品牌效應,增加品牌這一無形資產的經濟價值和核心品牌的形象,提高整體品牌組合的投資效益。尤其在新技術環境條件下新延伸的品牌,不僅在時間上可以根據市場變化迅速推出與之相適應的產品,而且改變了傳統品牌以往單純依靠自我的力量發展和延伸品牌的策略,與其他行業在技術應用、市場推廣和新產品開發方面共同尋求產品創新聯合發展的道路,以圖擺脫單純價格競爭的桎梏,適應新經濟環境下市場的變化。
企業在成熟期由於競爭者的大量湧入,因此,通過建立品牌組合,實施多品牌戰略,能盡可能多地搶占市場,避免風險。實行多品牌,可以使每個品牌在顧客心裡占據獨特的、適當的位置,迎合不同顧客的口味,吸引更多的顧客,能使企業有機會最大限度地覆蓋市場,使得競爭者感到在每一個細分市場的現有品牌都是進入的障礙,從而限制競爭者的擴展機會,有效地保證企業維持較高的市場佔有。但是企業實施多品牌,有可能會面臨跟自己競爭的危險,搶自己原有品牌所佔的市場份額。因此最有成效的多品牌策略是使新品牌打入市場細分後的各個細分市場中。這種策略的前提是市場是可以細分的,一個成功的企業往往會利用市場細分,去為重要的新品牌創造機會。
(四)衰退期(二次創業期)的品牌策略。在這個階段,企業應著眼未來,退出衰退期產品的競爭,把精力投入到二次創業上。企業可實施品牌重新定位、品牌創新等策略重新進入市場。
一種品牌在市場上最初的定位可能是適宜的、成功的,但是到後來企業可能不得不對其重新定位。品牌需要重新定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競爭者可能推出類似定位的品牌,搶奪企業的市場份額;顧客偏好也會轉移,對企業品牌代表的產品需求減少;或者企業決定進入新的細分市場。在這時期,企業的原有產品技術走下坡路,銷售額下降。在做出品牌再定位決策時,企業首先應考慮將品牌轉移到另一個細分市場所需要的成本,包括產品品質改變費、包裝費和廣告費。一般來說,再定位的跨度越大,所需成本越高。其次,要考慮品牌定位於新位置後可能產生的收益。收益大小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某一目標市場的顧客人數;顧客的平均購買率;在同一細分市場競爭者的數量和實力,以及在該細分市場中為品牌再定位要付出的代價。
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和顧客需求的變化。品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也要不斷變化發展,以適度順應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心理。企業在進入衰退期後,由於內部和外部原因,企業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必然出現知名度、美譽度下降,銷量、市場佔有率降低等品牌失落的現象,因此只有不斷設計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品牌,品牌才有生命力。品牌創新是品牌自我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克服品牌老化的唯一途徑。現代社會,技術進步愈來愈快,一些行業的產品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同時,社會消費意識、消費觀念的變化頻率也逐步加快,這都會影響到產品的市場壽命。因此,必須不斷更新品牌的內涵、保持品牌的生命力。如可口可樂,從 1886年創立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它之所以能夠保持長盛不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不斷地給自己的品牌注入新的內涵。它至今已採用過30多個廣告主題,90多句廣告標語,目的就是一個,不斷地適應和滿足新的需求。
② 什麼是品牌營銷策略
這是一個企業復通過營銷使制其品牌和產品了解其產品的過程。下面千享傳媒詳細介紹什麼是品牌營銷策略?
一,品牌個性:品牌個性可以從品牌命名、包裝設計、產品價格、品牌概念、品牌代言人、形象風格和品牌應用等方面來考慮。
二,品牌傳播:品牌傳播是方法或收益方法。 這是公司向消費者介紹品牌信息,說服消費者購買品牌並維持品牌記憶的直接和間接方式。品牌宣傳可以利用廣告宣傳、視頻傳播,促銷傳播和人際關系。
三、品牌銷售:品牌銷售可以通過渠道戰略、人員營銷、商店促銷、廣告促銷、活動營銷和優惠談判實現。
四、是品牌經營:品牌管理的四個重要因素是樹立信譽、獲得支持、建立關系和增加機會。
③ 我需要一段關於公司摘要的範文,用於公司營銷介紹,公司類型不限,字數在800以上,最好是原創。急用!
這個上市公司的做得較好,你隨便找。
例如: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1年的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空調企業,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420.32億元,凈利潤19.67億元,2010年營業額608.07億,利潤42.76億,201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402.39億。連續八年上榜美國《財富》雜志「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格力電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調,是中國空調業唯一的「世界名牌」產品,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5年至今,格力空調連續14年產銷量、市場佔有率位居中國空調行業第一;2005年至今,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格力全球用戶超過8800萬。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舉辦的「2008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年度大獎」評選活動中,格力憑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榮登「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榜單」大獎,贏得廣大消費者普遍贊譽。
作為一家專注於空調產品的大型電器製造商,格力電器致力於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技術領先、品質卓越的空調產品。在全球擁有珠海、重慶、合肥、巴西、巴基斯坦、越南6大生產基地,5萬多名員工,至今已開發出包括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在內的20大類、400個系列、7000多個品種規格的產品,能充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各種需求;擁有技術專利數千項,自主研發的GMV數碼多聯一拖多機組、超低溫數碼多聯中央空調、新型高效離心式大型中央空調、G10變頻空調、超高效定速壓縮機等一系列國際領先產品填補了行業空白,成為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典範,在國際舞台上贏得了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企業;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是沒有脊樑的企業,一個沒有脊樑的人永遠站不起來。」展望未來,格力電器將堅持「自我發展,自主創新,自有品牌」的發展思路,以「締造全球領先的空調企業,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為目標,為「中國創造」貢獻更多的力量。
1985年,珠海市政府決定以公司為主體開發北嶺工業區,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珠海格力集團公司的前身誕生了,它的使命,是發展特區的工業,壯大珠海的經濟實力。在一片荒地上開發工業區,帶動了房地產項目的興起;身處特區的獨特環境,以貿促工方式的廣泛應用,使貿易業也得到了發展。從此,工業、房地產、商貿「一體兩翼」的產業結構便在格力集團這片土壤中生根發芽。經過二十年的培育和優選,目前集團具有年產空調器系列產品1500萬台(套)、小型家電800萬台、空調壓縮機600萬台、特種漆包線12000噸、電子元器件15億只、列印機墨盒2000萬只等產品的能力。其中,格力空調已連續11年產量、銷量排名全國同行業第一。格力電風扇、暖氣機、電飯煲、飲水機、電磁爐、列印機墨盒、特種漆包線等產品,也都在全國同行業占據重要地位。
2002年3月,珠海市政府對格力集團實施授權經營。作為國有資產授權經營主體,肩負著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使命,一方面,通過國有資產在不同產業的滲透,提高國有資本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國有資產的授權管理,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整合集團現有資源,體現國有資本的集優功能,集中優勢擴大整個產業鏈,促進產業選擇的多元化。集團公司以資本為紐帶,對集團內授權經營企業實行分級管理,分層經營,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同時實施品牌拓展、多元化、社會化發展戰略,逐步實現大集團戰略,小核算體系,塑造格力系列品牌,打造格力航空母艦,努力使格力集團成為大型國際化、多元化的現代企業集團。
為充分利用品牌、資金、技術和人才上的優勢,格力集團不斷開展資本經營和對外投資。1996年5月,格力電器兼並了江蘇丹陽黃河紐士威空調器廠。1996年11月,格力電器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格力空調迎來了一個大發展時期。1998年,格力集團在重慶萬縣建立重慶格力新元電子有限公司。2001年,格力電器(重慶)有限公司成立,一期工程於2002年5月竣工投產,二期工程於2004年4月份建成,形成了年產空調300萬台(套)的生產能力。2001年6月格力電器投資2000萬美元在巴西建設的空調器生產基地正式投產。2002年5月,格力漆包線馬鞍山生產基地建成投產。2002年10月,入股香港環球動力控股有限公司。一系列重大投資項目的順利推進,為格力集團持續注入新的活力。
④ 食品品牌營銷摘要翻譯,急用!
沈陽屬於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行業間競爭激烈。
Shenyang belongs to the economy more developed regions, between instry competition.
阿美莉卡品牌存在的高端食品競爭對手米旗和好利來,中端品牌競爭對手中之傑等,沈陽阿美莉卡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想要在眾多品牌中立於不敗之地,品牌營銷就顯得非常重要。
May lisa card brand existing high-end food competition rice flag and HaoLiLai, end brand competition to hand the jie, etc., shenyang may lisa card food instry co., LTD., want to be in a number of brands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brand marketing appears very important.
本文通過對阿美莉卡企業的分析,了解到沈陽阿美莉卡品牌的營銷現狀,並對存在的主要競爭對手進行了分析,得出了它可能在品牌營銷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可能存在的問題有品牌內涵設計的缺陷,不重視品牌個性的突出,只顧生產產品,宣傳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品牌創新上的忽視等等,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如,塑造品牌內涵,提高消費者忠誠度,塑造「年輕時尚」的品牌個性,注重品牌宣傳,創新品牌等等,不斷擴大其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may lisa card enterprise analysis, understand the shenyang may lisa card brand market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main competitors are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t may be in brand market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in possible problems hav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rand design defect,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brand personality is outstanding, only proction proct, publicity is insufficient, popularity is not high, the brand innovation of neglect, etc.,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such as, shap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rand, increase the consumer loyalty, shaping "young fashion" brand personal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brand publicity, innovation brand, etc., and constantly expand its popularity reputation and influ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