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sony品牌營銷戰略

sony品牌營銷戰略

發布時間:2021-09-18 05:18:59

『壹』 sony中國營銷渠道

要去應聘,建議你登陸SONY官方網站版www.SONY.COM.CN,可以全面了解權.

『貳』 日本索尼公司的組織結構、經營管理理念、營銷體系與品牌戰略是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專業視聽產品、通訊產品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之一,它在音樂、影視和計算機娛樂運營業務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綜合娛樂公司之一。公司在截止到2002年3月31日結束的2001財年中的合並銷售額達到570億美元,全球雇員總數達到15萬多人。 面向在2005年即將真正到來的寬頻網路時代,索尼公司一直致力於構築一個完善的硬體、內容服務及網路環境,使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享受獨具魅力的娛樂內容及服務。為了實現這一夢想世界,索尼集團將電子、游戲和娛樂定位為公司三大核心業務領域,進一步推進經營資源的集中。 各核心業務領域都有面向寬頻網路時代的明確使命,通過不斷提高收益性和品牌價值兩方面的努力來繼續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在電子業務方面,索尼的目標是成為網路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向消費者提供在家庭和移 動環境中都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的充滿魅力的電子硬體產品。在游戲業務方面,將進一步拓展「Play Station」業務,超越以往人們所理解的游戲范疇,創造一個寬頻網路時代的電子娛樂全新產業。在娛樂業務領域,除了好萊塢之外,索尼將致力於在全球各不同地區製作高水準的娛樂內容,並在全球范圍內發行。 在不斷強化各核心業務競爭力的基礎上,索尼也在積極嘗試建立各種寬頻網路時代的全新商業模式。為了進一步加強電子、游戲和娛樂業務之間的聯系,提高集團整體價值,2002年4月索尼正式成立了網路應用及內容服務部(NACS-Network Applications & Content Service)。NACS作為索尼的內容業務領域與以電子硬體為中心的技術領域的橋梁,將嘗試在索尼自有的網路平台上開展服務。為了盡快讓廣大用戶切身感受到激動人心並且開放性的寬頻網路環境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索尼還將積極地與擁有共同發展理念的企業進行彈性聯盟(戰略性合作關系)。 索尼集團擁有多種不同的業務領域,是一家非常獨特的企業。索尼將充分利用自身業務結構的特色,通過與業界其他企業的相互合作,成為寬頻網路時代引領潮流的媒體和技術公司。

『叄』 1.當Sony進軍美國後,成功的企業文化和戰略為什麼失效了,原因是什麼

當然是因為日本和美國他們有很大的文化方面的差異,同時美國又自詡高人一等。

『肆』 誰知道sony的創始人是怎麼推銷自己產品的,

1946年,盛田昭夫與井深大共同創立了索尼公司的前身「東京通信工業」。可以說,盛田昭夫的努力不僅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索尼的品牌形象,還為「日本製造」走向世界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對日本民族工業的發展來說,盛田昭夫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盡管目前索尼業績不佳,但從品牌戰略上來看,筆者認為盛田昭夫的很多理念都值得我們仔細思考,也值得中國企業家好好學習。

如今,國內很多廠家都愛標榜自己採用了美國、德國、日本等外國廠家的技術,希望通過掛一個外國廠家的牌子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打通自己的市場和銷路。而索尼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想打造出一個品牌,企業家必須有堅定的技術和品牌自信。盛田昭夫在公司創立時曾立下這樣一條誓言,即「開發任何公司無法仿造的獨家產品」。這是索尼公司從一個僅有20名員工的小公司發展成為世界著名跨國企業的秘密。盛田、井深等索尼高層,曾用很長的時間,花了很大氣力培育消費者對公司產品的信心。他們在世界各種高端媒體不斷宣傳下述口號,如「專業製造商的索尼」、「創造世界最先進產品的索尼」、「技術的索尼」、「日本誕生的世界性品牌的索尼」等,這些宣傳語讓「索尼技術優越」的這一觀念深入人心。

與國內許多肯花大價錢收購國外知名品牌的企業家不同,盛田昭夫並沒有那種「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心態。1955年,公司研製出三極體收音機。當時,盛田決定到世界最大的市場美國推銷自己的產品。一家在當時聞名世界的製造商曾對盛田說,只要你們將收音機貼上我們的品牌生產,我們就購買10萬台。那家美國公司說,「我們是用了50年才確立的品牌,假如你們不利用我們的品牌,那就太愚蠢了。」但盛田卻拒絕了這個要求,他說,「我想,貴公司在以前,也曾經是一家無名的小公司。」而後,他以索尼的名義與美國某大代理公司簽訂合同,隨後的銷量記錄表明,盛田昭夫的決定並沒有錯。

立志把索尼建設成世界性企業讓盛田昭夫把目光放得更遠,而不是局限於短期利益。1960年,索尼在美國建立銷售公司,1963年,盛田乾脆全家移居美國,全力在美國推銷該公司的產品。他花大價錢在紐約第5大道租下一套房子住下,參加各種聚會,結交了很多商業上的朋友。他還找到美國最好的廣告公司,宣傳其生產的收音機。索尼每年支付給這家公司的廣告費為75萬美金,而索尼當時一年的銷售額也不過300萬美元。

回想當年,索尼內部曾經存在「正名」之爭。盛田認為,要成為世界性企業,就首先要「正名」。當時,公司要從「東京通信工業」改為「索尼」,反對者眾多,連該公司的關系銀行都覺得,原來的名稱已有知名度,不必更改。但盛田覺得,公司名稱,須讓使用各種語言的人都能讀來琅琅上口,否則企業就無法走出日本列島。所以,盛田昭夫力排眾議,終於讓索尼這個名字風行世界。

品牌的力量是強大的。從日本市場來看,上個世紀90年代後,商品價格結構發生巨變,盡管廉價商品大量出現,這絲毫沒有影響高級品牌的暢銷。在市場上,著名品牌價格往往是同類普通產品的十多倍。比如,領帶一般在小商店中的售價為500至1000日元,而在高級百貨店、機場等則要賣到2萬日元,價格相差20倍以上。一塊羊羹,超市價格僅為128日元,而名牌廠家生產的羊羹則要1400日元,相差有10倍之多。一般廠家的CD唱機賣6980日元,而馳名品牌則賣17800日元。品牌給廠家帶來的利潤十分可觀。從世界市場上看,可以說,日本經濟能夠長期坐住世界第二把交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日本企業培育出了一大批世界著名品牌,這些企業的產品無疑正維護著「日本製造」在世界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有一些品牌也開始進入世界市場,但與世界巨型跨國公司相比,還微不足道。在遍布日本各地的100日元廉價店中,多數產品來自中國,很多產品屬資源消耗型,其中不少產品在出口中競相壓價。這種產品長期出口,既不利於環境保護,也不利於國內產業技術的提升,更不利於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中國的品牌形象。四十多年前,盛田昭夫闖盪美國市場,為改善「日本製造」的國際形象四處奔波。如今,中國也急需一批這樣有魄力、有自信的品牌大師帶領中國走出廉價品製造工廠的尷尬處境。

目前世界上的品牌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地利傳統型,如依雲礦泉水等等,另外一種是認知價值型,如古琦(GUCCI)皮包,最後就是大量生產型,如名牌電腦等。在培養前兩種品牌上,中國都具有一些有利條件。比如,在地利傳統型方面,我們擁有很多觀光資源和老字型大小。而在培養認知型品牌上,中國人能工巧匠輩出,只要加強技術訓練與培養,再加以廣泛宣傳,要創造出高質量、高技術的認知型品牌也有一定的優勢。

而在大量生產型品牌方面,旗艦企業的主導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這是因為,往往只有這些旗艦企業才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有能力承受巨大的投入,以及相對較為漫長的研發周期,培育自己的獨創技術與產品。可以說,索尼的品牌戰略對日本工業的發展的積極作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索尼公司常花10年研究一個產品,一旦認為具有市場潛力,立即建立大量生產體制,價格均要高出其他產品。大量生產可以降低成本,而高價格確保了大量資金可以被投入到質量檢查、流通渠道的建設以及廣告上,此外,還有很多資金可以被投入到下一代產品的研究上。而這種良性循環的形成則有賴於企業家能有超脫於眼前利益的長遠目光。

今後,「中國製造」能否擺脫「品質低下,價格低廉」的國際形象,很大程度上要寄希望於我們是否能產生一批像盛田昭夫那樣的民族英雄般的品牌大師,能否找到中國自己的品牌戰略。

『伍』 1、索尼的採取了什麼營銷策略試評價這種策略的優劣。

對於來SONY這樣的企業來說,並不適用自於單一的營銷策略模式,而是不同的產品線、不同的地區採用不同的營銷手段或綜合營銷模式

國際市場的包括四種產品觀念:整體產品的觀念、產品的組合觀念、產品的周期觀念、創造開拓的觀念。進入國際市場的產品策略有:固有產品策略,產品更改策略,機會牽引策略,聚力開發策略,專門產品策略,尾隨跟進策略。

SONY在家用電器方面推陳出新可謂世界前茅,但由於競爭激烈,它的新產品往往很快被普及開,因此一開始獲利較多,但一段時間之後獲利會越來越少。此外,也有產品市場投入失敗的風險。拿盒式錄像機來說,1983年它的盈利額還大幅度下降。而IBM卻是一個成功的緊跟者,它在產品方面都是後發制人,後來居上的。

『陸』 分析索尼在中國市場的營銷環境,有什麼機會和威脅

首先因為是日企,有部分人排斥,但整體來說品牌可信度比較高,商譽不錯,價位為中高檔。更新換代相對還蠻快的,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不過現在索尼專賣店蠻多的,比大,做不過大商場;比老,做不過原有的專賣店

『柒』 索尼的品牌內涵是什麼

公司原名「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在逐漸邁入國際化時,盛田昭夫感覺公司全名實在過於冗長,有礙國際化,於是希望能想出能夠像IBM那樣好記又是國際化的名稱。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翻遍了英文字典,最後決定用拉丁文的「Souns」(聲音)、英文的「Sunny boy」(可愛的孩子)組合成「Sonny」意指以聲音起家的可愛頑皮孩子。但"Sonny」在日文詞彙里的發音是不吉祥的詞彙,最後決定去掉其中一個字母「n」,「Sonny」變成了「Sony」,一個日式的英文字。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在說服反對的董事後於1958年1月正式更名SONY,索尼這個新名稱念出來完全感覺不出是日本的公司,令人以為是自己國家又親切的感覺,使索尼成功打入美國及海外市場。至今天為止,仍然有較少接觸消費類電子的人誤以為索尼是美國品牌

『捌』 sony公司經營宗旨

Sony的企業經營理念
求新創異(Something
different
Something
new)
Sony企業文化的靈魂是創新。
經過五十餘年的沉積,創新精神已經滲透到Sony的產品設計、生產、營銷以及企業管理、經營等各個方面。無論在任何時代,Sony是永遠的革新者。

閱讀全文

與sony品牌營銷戰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健康教育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08
鑽戒新品上市策劃方案 瀏覽:581
培訓方案模板word 瀏覽:386
門窗銷售推廣方案 瀏覽:724
促銷服裝活動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702
寧波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953
華潤萬家電子商務事業部 瀏覽:411
輪滑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04
上海集鋼電子商務面試 瀏覽:11
聯誼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114
關工委志願者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
網路視頻營銷方案 瀏覽:446
大眾點評網電子商務 瀏覽:81
排水檢測修復培訓的計劃方案 瀏覽:790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培訓方案 瀏覽:402
38婦女節黃金營銷方案 瀏覽:263
電子商務可做項目 瀏覽:941
初中政治校本網路培訓方案 瀏覽:157
關於理論宣講的培訓方案 瀏覽:561
湖南集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