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品牌文化營銷
打個比喻。早上起來吃早餐,有兩家。一家新開張的。一家老店。同樣的服務。我選擇老店。那就是品牌照應了。
Ⅱ 舉例營銷改變文化的案例
1、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背景:1938年,鑽石的價格急劇下降,戴比爾斯公司向廣告代理公司尋求援助,希望扭轉這種頹勢。1939年,後者推出了「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語,成功地將鑽石包裝**們的婚禮必備品,讓這種亮閃閃的飾品贏得無數新人的歡心。如何讓兩個月的薪水持續一生。購買一顆鑽石吧!
突破:廣告運動誕生了流行金句。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學教授科迪表示,「它為這個產品賦予了一種情感意義,讓人們產生共鳴。」這個句子如此渾然天成,足以讓人們忽略它背後的商業目的 。
貢獻:開啟了情感營銷的先河,後來者如耐克主張「想做就做」(Just Do It),萬事達卡訴求「萬事皆可達,唯有情無價」。
2、萬寶路牛仔
背景:很難想像,幾十年前萬寶路竟然是一種女士過濾嘴香煙。1955年,當李奧貝納廣告公司接手這個品牌時,一切發生了戲劇性的改變。該公司重新對萬寶路品牌進行了定位,並引入了一個極具陽光色彩的形象:美國牛仔。
突破:品牌形象廣告。科迪認為,這個廣告運動將萬寶路牛仔塑造成一個成功的「代言人」,不僅如此,這場廣告運動還是第一個品牌形象廣告。「它的貢獻不僅體現在對產品銷量的提升上,更喚起了男人們對陽剛的男子氣概的追求。」萬寶路由此而成為最暢銷的香煙品牌。
貢獻:開啟了年輕人的品牌意識
3、是她,不是她?
背景:1957年,FCB廣告公司創造了「伊卡璐女孩」這個形象。一個看起來非常陽光健康的女孩,但她卻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她頭發的顏色可能是假的!隨後染發劑的廣告鋪天蓋地,都附有醒目的一問一答:「是她,不是她?」(Does she … or doesn"t she?)(「只有她的美發師知道」。)
突破:驚駭廣告(shock ad)。《廣告時代》雜志專欄作家鮑勃·加菲爾德稱之為「驚駭廣告」的鼻祖,用訴求激起口碑效應。它所產生的效果驚人,10年後,其染發劑產品的銷售額達到1.6億美元。
貢獻:性感有不錯的市場效應。它為後來的多個性感廣告出爐掃平了道路。比如,波姬·小絲的CK牛仔褲廣告。
4、想想小的好處
背景:1960年代,大眾汽車旗下的甲殼蟲品牌銷量不佳。DDB廣告公司開創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運作模式:讓一名文案和美術指導搭檔,展開這項廣告運動。於是,「想想小的好處」(Think Small)這一大眾汽車史上革命性的廣告便出台了,一輛小小的汽車停在廣告畫面的中央,周圍是廣闊的空間,還有一句引人遐想的「我們的小汽車」。
突破:以小搏大。美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貝爾奇如此評價:「打破傳統,往往意味著一種文化的創新。」曾在《廣告時代》擔任編輯的約拿·布魯姆認為,「小也是性感的一種表現,它意味著有堅持特立獨行的膽量。」
貢獻:充分相信自己的產品。簡單真誠以及適當的冒險,能夠產生以小搏大的效應。Avis租車公司「因為是第二名,所以我們更加努力」的廣告運動,與這個有異曲同工之妙。
Ⅲ 金六福"福文化"營銷案例分析
案例「福文化」營銷-金六福 隨著年春節到來,金六福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營銷大戰。 1998-2000年,金六福給人的品牌體驗更多的是個人的福運,其傳播口號主要是「好日子離不開它」和「喝金六福酒,運氣就是這么好」。2001-2002年,金六福通過贊助世界盃出線、中國申奧,將這種體驗提升到民族的福、國家的福--「中國人的福酒」。2004年以後,搭車雅典奧運,它又將福文化推向國際,讓人們體驗「世界的福」。短短幾年,金六福的「福文化」不斷提升和積淀。 金六福換廣告的速度驚人,發展速度也驚人。1998年才誕生的金六福,盡管本身並不生產一滴酒,卻只用了短短3年就在高度競爭的白酒市場做到了1991年新銳白酒第一的規模。2003年金六福銷售達18億元,2004年突破20億元,目前,金六福已進入中國白酒市場前五強,其品牌價值高達28.8億元,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跨世紀中國著名白酒品牌」。 金六福運用「國有喜事金六福,家有喜事金六福,中秋團圓金六福,春節回家金六福」系列廣告,以中華民族的傳統與感情為訴求,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金六福善用事件營銷,不斷挖掘重大社會事件中的民族情感寄託,做活品牌關聯。大到民族感情,小到家庭團圓喜慶,都被它用心地凝聚在「福」字上,強化著金六福的核心價值定位。從一聲稚嫩的「好日子,離不開金六福」拉開其情感營銷序幕,到2001年體育營銷展現中國社會「福滿乾坤春滿門」,金六福以「順情」和「煽情」贏的顧客,贏的市場。 金六福擅長的是渠道和營銷,生產並不是它的強項。白酒產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經營者不能僅靠實力就可以速成。它要求有深厚的技術積累、適宜的氣候條件和一定數量的老窖池等,這些都是金六福所不具有的。金六福通過「借力」,即與中國白酒名牌五糧液合作生產來解決這個難題。五糧液的生產優勢給了金六福拓展市場的充分自信。更重要的是,擺脫了繁雜的生產管理,金六福可以集中精力於營銷網路布局、推廣和營銷團隊建設,打造市場競爭優勢。 傳統的市場細分是劃分不同的消費者群,企業以不同的品牌面對不同的顧客。金六福以星級概念打破了這一傳統,在統一的金六福品牌下將酒劃分為五個星級。從一星到五星,銷價從十多元到數百元,覆蓋了不同的細分市場,而它們打造的是同一個品牌。從2002年起,金六福還在2 000多家經銷商中遴選永久合作夥伴,組建「金六福營銷聯盟」,用長期利益紐帶與經銷網路、客戶構建戰略夥伴關系。 看來,金六福營銷奇跡的創造並不偶然。 用PPT形式案例分析
Ⅳ 你知道哪些企業的經典營銷案例呢
烏江榨菜大抄家都聽說過吧!在04年之襲前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小廠,為了尋求發現,花重金請人做策劃!那一年的銷量就好像翻了60倍,張鐵林代言那個!之後的烏江榨菜深入民心,大街小巷都知道這個品牌了,廣告狂轟濫炸,之後幾年卻沒啥動靜了,之後好像十年後吧,差不多有十年,又找那家策劃公司策劃,我記得廣告語是中國榨菜數涪陵,涪陵榨菜數烏江。就這個決策,讓烏江榨菜廠的市場份額佔有到達百分之六十!啥概念,中國榨菜市場的六成啊!比可口可樂,比蘋果手機還要牛!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廠一下單身,而且是翻了好幾百倍!這個策劃公司厲害,也是廣告做的好!
Ⅳ 求一個混淆了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的案例
品牌文化不是企業文化
美國營銷大師米爾頓.科特勒說:「在消費者與產品之間建立一種『愛』的忠誠度,需要一個傳遞情感的平台,這個平台就是品牌,」他還說,「對品牌營銷而言,以情感價值聯系客戶的品牌終將大獲全勝
。」
近幾年來,隨著卷煙產品買方市場的形成和加入WTO後對中國卷煙市場的沖擊,煙草行業從上到下形成了這樣一致的觀點:中國卷煙品牌要有大的作為,要能與國際煙草巨頭相抗爭,必須形成大品牌。卷煙工業企業更深刻認識到,要形成大品牌,品牌就必須有魅力,必須有文化內涵,才能形成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誠,成為真正的強勢品牌。因此,各卷煙工業企業在形成品牌文化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如曲靖煙廠的「福」文化,長沙煙廠的「飛翔」文化,寧波煙廠的「勝利」文化以及紅塔集團「超越自我」的文化等等。
然而,許多卷煙品牌的文化內涵將企業文化視同了品牌文化,將企業文化延伸到了品牌上,將企業形象廣告等同了品牌形象廣告,將企業形象嫁接到了品牌上,如:
「大紅鷹——新時代的精神」以及「勝利之鷹」的內涵是:「大紅鷹」的騰飛,是九十年代寧煙人血脈里涌動的激情與自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品牌沉澱的有形和無形資產被激活後所閃耀的動人色彩。所有的一切,都是「新時代精神」的真實寫照!勝利是一種精神的冶煉,對崇高事業孜孜不斷的追求,追求卓越的開拓創新精神;把握根本、體貼萬事,關愛人生的博愛精神;不斷自我否定,永無止境地從勝利走向勝利。(摘自寧波煙廠網站)
「勵精圖治,福滿乾坤」:為了適應現代企業文化經營和文化管理的需要,曲煙企業在總結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全面構建了以「『福』文化」為特色,「競爭文化」、「創新文化」為內涵的企業新文化模式。(摘自曲靖煙廠網站)
「鶴舞白沙,我心飛翔」:"半世紀滄桑巨變鶴舞白沙,十六載春華秋實我心飛翔",白沙通過幾代人執著奮斗,厚積薄發,積累了豐富的企業文化,詮釋出了"鶴舞白沙,我心飛翔"的價值理念。企業核心理念與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摘自長沙煙廠網站)
「山高人為峰」:紅塔人在「天外還有天」的自省中警醒,居於自知之後的自信,要做「綿延山脈的至高峰顛」,誘導了消費者擁有「代表中國煙草最高科技水平」產品的精神共鳴,更傳達了企業新的經營理念。(摘自紅塔集團網站)
卷煙品牌有了文化的內涵,這是一種進步。縱觀36重點卷煙品牌的品牌表現,我國卷煙品牌已從產品功能為主時代進入到了品牌形象為主時代,少數發展較快的品牌已進入到了個性為王時代,如白沙、大紅鷹、利群等。不足的是,我國卷煙品牌並未充分演繹消費者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從企業角度看品牌,並完全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塑造品牌,或將品牌文化完全視同了企業文化,或品牌文化與企業文化互相重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同米爾頓.科特勒所說的那樣:「中國企業在打造品牌方面普遍缺乏經驗,奉行的一直是工業製造的文化,而不是消費者本位的文化。」中國卷煙品牌若要成為國際化的大品牌,必須澄清這些模糊認識。這是因為:
一、品牌文化是消費者的文化
品牌文化代表了特定消費群體的價值觀、社會地位、風格和氣質,即品牌文化的後面是顧客;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企業文化代表了企業員工的價值觀、行為方式,即企業文化的後面是企業員工。企業文化的四大功能(凝聚功能、導向功能、約束功能、激勵功能)只會對企業內部員工起作用。消費者一般不會理會企業理念是什麼,不會理會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的,不關心企業能做多大做多強,他們關心的是企業給他們提供什麼樣的品牌,是不是他們需要的,是否代表他們的觀念、他們的夢想,是否讓他們得到了消費滿足。他們真正關心的是消費這種產品,選擇這種品牌能夠給他們本身從功能上和情感上帶來了什麼的利益。
可口可樂公司在營銷傳播中,根本不提公司的經營理念,只是在向社會、向消費者傳播品牌文化和品牌形象。許多人都知道化妝品「玉蘭油」,但不知道它也是寶潔公司的產品。我國卷煙品牌在這方面比較成功的是常德卷煙廠的芙蓉王品牌形象廣告——「傳遞價值,成就你我」,無論是廣告詞還是畫面都表現了目標消費群體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沒有將企業的「『五個跨越』的新世紀戰略思想」通過芙蓉王來傳遞。
二、品牌擔負不起企業文化
我國許多卷煙企業將企業理念很牽強地附加到品牌上,倡導「賦予品牌豐富的企業文化內涵」。這樣將品牌文化視為企業文化,將企業文化強加在品牌上,讓品牌傳遞企業理念。這讓品牌承載了太多的內容,承載著職工希望,承載著企業的願望,承載著領導的期望,而產品(品牌)真正要承載的消費者的希冀反而就少了。消費者不情願接受這樣的教育,不接受這樣的理念,企業在塑造品牌形象上只能是事倍功半,或無功而返,電視廣告、路牌廣告、雜志廣告狂轟濫炸,表面看影響了消費者,消費者記住了這個品牌,但這是強灌式的,並未引起消費者的共鳴,並未產生深度記憶,並未占據消費者心中某一位置,這樣影響是不深刻的,是不能長久的。
我國卷煙品牌應該學習國際大品牌的經營之道。如著名跨國公司聯合利華的企業理念是:「不斷為企業創造持續盈利性的增長,為股東和員工創造長期的價值增值。」但聯合利華的產品品牌並不傳遞這些信息。在中國,柔順飄逸、美麗亮澤一直是消費者心目中完美的秀發形象,但是日常生活中陽光的輻射、污染的空氣、風吹、灰塵、空調都會令頭發受損,從而失去柔亮光澤。因而就有了「力士」洗發水:有"力士"的時刻保護,秀發時刻柔亮!寶潔公司在激勵、凝聚、約束員工方面有許多價值觀,但並不通過品牌來體現,只是在體現公司形象時,才打出「寶潔公司,優質產品」來傳達「生產和提供世界一流產品,美化消費者的生活」的企業宗旨。
三、品牌內涵應從消費者著想,而非一廂情願
真正意義上的強勢品牌所傳達出的信息,表達了消費者的追求和期望,代表著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能夠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品牌作為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載體,不是要傳達企業想做什麼和怎樣做,而是應該傳達消費想做什麼和怎樣做。品牌文化必須體現消費者的思想、行為方式以及追求。在這方面,同為快速消費品的寶潔系列產品、聯合利華系列產品、可口可樂是近乎完美的教材。
寶潔的「飄柔」「潘婷」「海飛絲」,聯合利華的「夏士蓮」,可口可樂公司的「可口可樂」等從不同角度演繹了給消費者帶來的美好生活的切身利益。他們能做到這一點,是建立在關愛消費者這一理念的基礎上的。寶潔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前,必定先對消費者、市場進行調研,研究使他們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起點,為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礎。寶潔公司每年運用多種市場調研工具和技術與全球超過700萬的消費者進行交流,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消費者,例如:入戶訪問和觀察、舉辦消費者座談會、問卷調查、訪問商店、跟蹤調查系統、接收消費者信件、接聽消費者電話等。寶潔藉此建立起龐大的資料庫,及時捕捉消費者的意見。這些意見幫助市場部創作有說服力的廣告和制定有力的市場營銷計劃,幫助產品開發部開發新產品,幫助銷售部制定銷售計劃,保證產品分銷到各地,方便消費者購買。
我國絕大部分卷煙企業缺乏的就是對消費者的深度了解,企業意願超越了消費者意願,領導意願超越了市場意願,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品牌形象必須與消費者相距較遠,其品牌文化內涵也就反映不了消費者的需求、喜好和追求。
四、廣告是與消費者的深度溝通,不是自言自語
廣告的作用是與目標消費群體進行有效溝通,通過訴求和表現的信息對目標消費者施加影響,迎合消費者的購買動機。既然廣告是一種溝通,就存在「對誰說」、「說什麼」、「怎麼說」、「在什麼環境下說」的問題。要想達到有效溝通,就必須考慮用目標消費者接受的方式、接受的語言、熟悉或嚮往的場景,與目標消費者形成一種對視、對話關系,如果廣告不在乎對方的感覺,那就是自言自語,達不到目的。成功品牌成功的經驗是在想方設法取悅消費者,對消費者體貼入微,並不斷改進,以代表消費者不斷化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價值觀念。
萬寶路為了展現男人的粗獷氣質,用的是美國人有深切感受的西部牛仔的形象:在美國歷史的發展上,西部的開發和拓展走過了極其艱難的歷程,政府為了動員人們走向西部,甚至出台了大量的優惠政策。但面對遍地荒蕪的西部,只有勇敢者才會把它當成自己的樂園。他們不屈不撓的開拓進取,然後享受征服的自由和歡欣。這是實實在在發生在美國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在美國人的心中,有強烈的共鳴和內心感受,這與美國崇尚自由、尊重個性的美國文化是一致的。
而我國的大多數品牌形象廣告並沒有反映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因此也就不可能從內心煥發起消費者消費的慾望,反而是精美的畫面,獨特的創意,恢宏的氣勢讓受眾感到賞心悅目,有所心動。
Ⅵ 中國有哪些品牌的文化營銷做得比較好
多啊!各個城市的中央四套的文化品牌推廣都做的不錯呢,企業類的有聯想、海爾、紅蜻蜓、哈葯等等,各個行業都有龍頭這方面做的很好呢!
Ⅶ 品牌文化的營銷功能
品牌文化是文化營銷的核心內容,是市場營銷理論發展的邏輯必然。品牌文化是指文化特質在品牌中的沉澱和品牌經營活動中的一切文化現象,以及它所代表的利益認知、情感歸屬、個性形象等價值觀念的總和。它能增強品牌溢價能力、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忠誠度。實施品牌文化營銷需要設計品牌的名稱和標志,強調品牌文化的民族內涵,對品牌進行獨特的文化定位以及塑造個性的品牌文化。品牌文化營銷的主要功能有:
1.增強品牌溢價能力
如果某個品牌產品由於顧客方形成了很高的期望價值,從而使客戶能夠按照更高的價格進行購買,就可以認為這個品牌具備了很強的產品溢價能力。消費者在選擇品牌產品時,就會對不同的品牌產品形成不同的心理預期價值。只有心理預期價值(收益)大於購買產品付出的代價(成本)時,消費者才會購買產品。品牌價值等於預期價值減去成本。預期價值包括功能價值、附加價值、文化價值;成本包括貨幣成本、精力成本、體力成本、時間成本。用公式可以表示:
品牌價值=預期價值-成本
預期價值=功能價值×x%+附加價值×y%+文化價值×z%
成本=貨幣成本+精力成本+體力成本+時間成本
x:功能價值在預期中所佔的比例
y:附加價值在預期中所佔的比例
z:文化價值在預期中所佔的比例其中:x+y+z=100%
在這個方程式中,假定成本不變,品牌價值取決於X、Y、z的值。在以「情感消費」為基本特徵的新時代,消費者對品牌的功能價值並不特別看重,他們注重的是精神需求的滿足。在消費時,更追求個性、情趣和文化品位,z的值越來越大。盡管對z的值沒有準確的界定,但通過對我國手機品牌溢價能力的深度分析可知:大約x=30%、y=10%、z=60%,在服裝、飲料等行業中,z值會更大。
假設預期價值不變,則成本越小,產品價值越大。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為了購買一個商品要支付貨幣成本、體力成本、精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品牌是傳遞信息的載體,包括傳遞生產廠商的基本信息、產品的質量信息、產品的價值信息和文化、情感、地位等個性化信息。品牌作為一種品質的承諾,可以減少消費者購物過程支付的成本。當品牌節約消費者的精力成本、體力成本、時間成本大於貨幣成本(價格)提高的幅度時,對消費者來說仍然是一種成本的減少。在品牌消費時代,品牌文化意味著預期價值的增加,購物成本的減少,進而增加品牌價值,品牌價值的增加就使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變小,使消費者對價格變動不敏感,為產品提高價格提供了空間。消費者願意為一個富有文化內涵的品牌支付更高的價格。一項研究發現,72%的顧客表明,將為他們選擇的品牌支付高出與之競爭的次優品牌20%的額外費用;50%的人說他們將支付25%;40%的人將支付高達30%。可口可樂的愛好者願意比競爭品牌多付50%的費用;汰漬(Tide)和亨氏的用戶將多支付100%;沃爾沃(Volvo)的用戶將多支付40%。因此,品牌文化在增加了品牌溢價能力的同時,也避免了價格戰,提升了整個行業的競爭水平。
2.增強品牌的競爭力
品牌競爭力不等於產品的競爭力,較低的價格、較高的質量不等於較強的品牌競爭力。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中國市場上有過「挑戰」外國產品的宣言:「同等質量比價格,價格最低;同等價格比質量,質量最高。」由於外國廠商在中國實施的是品牌戰略,和我們不在一個競爭層面上,所以,人家沒有來應戰,「挑戰者」就像大戰風車一樣顯現出了一種「堂·吉訶德」式的滑稽。
通過價格戰可以擴大品牌的知名度,但缺乏美譽度,至今還很少有企業通過價格戰使得品牌形象得到提升,美譽度得到增強。高質量的產品也不是必然能提升品牌競爭力。因為產品質量分為技術質量和認知質量。所謂技術質量是指產品設計過程中應遵循的技術標准,既包括國家或國際標准,又包括行業標准。技術質量作為產品的內在質量是產品質量水平的最低要求,低於技術質量要求的產品是沒有競爭實力的,甚至是不具備進入市場資格的。認知質量(PerceivedQuality)也稱消費者認知質量,是指消費者對產品功能特性及其適用性的心理反應或主觀評價。認知質量不同於技術質量,技術質量作為一種富有科學性的可辨識的標准,具有客觀性;而認知質量則是消費者對產品技術質量或客觀質量的主觀反應。消費者認知質量的形成基礎是產品的技術質量,但又不等同於技術質量。受主觀因素的影響,有時兩種產品的技術質量可以完全一樣,但消費者對這兩種產品的認知卻可能不相同。比如,盡管豐田的凌志和豐田的佳美在美國市場(1998年)有著相同的發動機,但凌志比佳美的標價高出1萬多美元。只有被消費者感知到的質量才能轉化成品牌的競爭力。在市場營銷實踐中,很多企業只看重技術質量,而忽視消費者對其認可與接受狀況,結果使產品失去市場競爭優勢。價廉(低價)能提高知名度,但不能提高美譽度;物美(質量)能提高美譽度,但不一定帶來忠誠度,物美價廉加文化等於品牌忠誠度。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是品牌文化的三重境界,也是提高品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3.增強品牌忠誠度
Oliver(1997年)認為忠誠是消費者不受能引致行為轉換(switchingbehavior)的外部環境變化和營銷活動影響,在未來持續購買所偏愛的產品或服務的內在傾向和義務。Dick和Basu(1994年)認為只有當重復購買行為伴隨著較高的態度取向時才產生真正的消費者忠誠。Gremlen&Brown將忠誠分為行為忠誠(behaviorloyalty)、認知忠誠(cognitiveloyalty)及情感忠誠(affectiveloyalty)三個要素。行為忠誠是指消費者實際展現的購買行為;認知忠誠是指消費者未來意圖再購買的行為表現;情感忠誠則定義為消費者對生產者或消費者的態度表現。Seines(1993年)指出:消費者忠誠主要表現為未來購買的可能、服務的延續、轉換品牌的可能性及正面的口碑宣傳。Kotler(1991年)指出:消費者忠誠所體現的重復購買,有助於企業建立競爭優勢。
總之,消費者忠誠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方面指消費者主觀上對產品和服務持有的良性評價慣性和情感依賴程度,以及對其他競爭性產品或服務的心理忽略、扭曲和排斥。另一方面指消費者的購買頻率和購買後果。消費者忠誠意味著消費者的重復購買,意味著口碑傳播、推薦購買,意味著對企業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顧客是企業的衣食父母,研究表明,一個不滿意的客戶至少會向11個人講述自己不愉快的購物經歷,而這11個人中,平均每個人又會告訴其他5個人。也就是說,一個不滿意的顧客有可能帶來67個顧客的流失。客戶服務方面的研究指出,開發一個現有客戶的費用(廣告費和產品推銷費)是留住一個現有客戶費用的4—6倍。美國營銷學家認為:一個公司若能使其顧客流失率降低5%,其利潤率就能增加25%至85%。所以培養顧客的忠誠度,降低顧客的流失率,是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影響顧客購買物品的因素包括:
(1)合適的商品,能滿足顧客的基本需求;
(2)合適的價格,能給顧客滿意的心理價位;
(3)合適的時間和地點,能方便顧客的購買;
(4)完善的服務,能使顧客得到額外的滿足;
(5)品牌文化,能使顧客感到精神愉悅。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價格、地點和服務都趨向同質化,由於同質,消費者很難分辨這些產品,當然也很容易改變自己購買產品的偏好。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那些既滿足了顧客的基本需求,又滿足其最高需求的產品品牌,才能培養顧客的忠誠度。
Ⅷ 營銷案例的品牌案例
案例之一:農夫山泉
2000年左右,中國水市競爭格局基本上已經成為定勢。以娃哈哈、樂百氏為主導的全國性品牌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對中國市場的瓜分與蠶食!同時,很多區域性品牌也在對水市不斷進行沖擊,但是往往很難有重大突破。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水產品有深圳景田太空水、廣州怡寶,大峽谷等等,還有一些處於高端的水品牌,如屈臣氏、康師傅等。但是,中國水市競爭主導與主流位置並沒有改變。正是在此時,海南養生堂開始進入水市,農夫山泉的出現改變了中國水市競爭格局,形成了中國市場強勁的後起之秀品牌,並且,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農夫山泉在一定意義上逐漸取代了樂百氏成為中國市場第二大品牌,從而創造了弱勢資源品牌打敗強勢資源品牌著名戰例。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首先,農夫山泉買斷了千島湖五十年水質獨家開采權,在這期間,任何一家水企業不可以使用千島湖水質進行水產品開發,不僅在瓶蓋上創新,利用獨特的開瓶聲來塑造差異,而且打出「甜」的概念,「農夫山泉有點甜」成為了差異化的賣點;其次,為了進一步獲得發展和清理行業門戶,農夫山泉宣稱將不再生產純凈水,而僅僅生產更加健康、更加營養的農夫山泉天然水,並且做了「水仙花對比」實驗,分別將三株植物放在純凈水、天然水與污染水之中,我們會發現,放在純凈水與污染水中的植物生長明顯不如放在天然水中生長速度,由此,農夫山泉得出一個結論,天然水才是用營養水。其「天然水比純凈水健康」的觀點通過學者、孩子之口不斷傳播,農夫山泉一氣呵成,牢牢占據瓶裝水市場前三甲的位置。 農夫山泉,在於其策劃與造勢,一方面對賣點不斷提煉,從瓶蓋的開蓋聲音到有點甜,從有點甜到而今的PH值測試,宣稱弱酸弱鹼性;另一方面是善於炒作和造勢,通過對比來形成差異,進而提升自己。
案例之二:王老吉
從2002年的1.8億元到2005年的25億,是一個快速的增長,王老吉,作為一種涼茶,產生於道光年間,從一個區域性品牌迅速發展為一全國性的品牌,一是改變了觀念,「涼茶」當作「飲料」賣,提煉了核心的賣點,不上火,「怕上火,喝王老吉」成為了時尚與流行;二是藉助於影響力大的媒體——央視進行了傳播,提升了影響力和形象,當然,其紅色的包裝也獲得了足夠的視覺沖擊力和吸引力,加上在終端和渠道設計,王老吉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案例之三:洽洽瓜子
洽洽瓜子,將一小小瓜子從安徽賣向全球,小小瓜子能夠賣出十幾億的銷售,洽洽的出現推翻了行業的游戲規則,對行業進行了整合,由炒改為煮,不僅拓大了市場,而且改變了消費行為,演變成了休閑食品,而且不會上火,「洽洽瓜子是煮出來的」,差異化的定位不僅鎖定了消費者,而且形成了獨特的賣點,當然,洽洽瓜子在營銷過程中還主打文化牌,利用集卡等手段培養忠誠。
案例之四:五穀道場
方便麵作為一快速消費品,五穀道場的出現也改變了行業的游戲規則,從油炸到煮,是一種質的變化,是過程與機理的改變,「非油炸,更健康」,倡導了一種新的理念與方式,獨特的賣點也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其實,社會在不斷發展,營銷也在與時俱進,無論是方法還是手段,無論是模式還是創意,都需要創新,如當街喝塗料、當街裸體洗浴就是新產品上市的創意和造勢;如嫁接和借道就是借勢。為了有效吸引眼球和注意力,首先需要的是打破和顛覆行業規則,引起領導性品牌關注,或者是瞄準領導性品牌軟肋,其次是能不能引起主流媒體主動關注;最後是要建立和形成差異,區隔競爭品牌。當然,賣點也並非永遠是賣點,特別是在當前同質化競爭的環境下,需要的是動態調整,與時與市俱進,因時因地制宜,進而不僅贏得眼球,而且贏得市場。
Ⅸ 5種市場營銷觀念的案例
5種市場營銷觀念的案例分別是:
第一,生產觀念。福特T型車以其低廉的價格使汽車作為一種實用工具走入了尋常百姓之家,該車的巨大成功來自於其亨利·福特的數項革新,包括以流水裝配線大規模作業等,從第一輛T型車面世到它的停產,共計有1500多萬輛被銷售,美國亦自此成為了「車輪上的國度」。福田的名言「無論消費者喜歡什麼樣的車,我只生產黑色的」
第二,產品觀念。美國愛爾琴鍾表公司自1869年創立到20世紀50年代,一直被公認為是美國最好的鍾表製造商之一。該公司在市場營銷管理中強調生產優質產品,並通過著名珠寶商店,大百貨公司等市場營銷網路分銷產品。1958年之前,公司銷售額始終呈上升趨勢,但此後其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開始下降。
第三,推銷觀念。腦白金是珠海巨人集團旗下的一個保健品品牌,該品牌創立於1994年,由於其成功的市場營銷策略,在數年時間內,腦白金成為中國大陸知名度最高和身價最高的保健品品牌之一,年均利潤可達3.5-4億人民幣,2005年春節期間的銷售額更是達到8.2億人民幣。
第四,市場營銷觀念。戴爾理念非常簡單:按照客戶要求製造計算機,並向客戶直接發貨,使戴爾公司能夠最有效和明確地了解客戶需求,繼而迅速做出回應。這個直接的商業模式消除了中間商,這樣就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和時間,讓戴爾公司更好地理解客戶的需要,消費者定製並提供具有豐富配置的強大系統。
第五,社會營銷觀念。貝因美經過認真的分析和研究,發現種族不同,民族飲食文化也不同,只要生產出真正符合中國嬰兒特質的產品,指導家長正確地養育孩子,才能真正獲得社會的認同,實現社會利益的同時也能有效地實現企業利益。(育嬰工程,您的育嬰專家,貼心的母嬰顧問)。
溫馨提示:現在還有其他幾種觀念,關系營銷理念-安利公司,綠色營銷理念-農夫山泉,文化營銷理念-小豬佩琪,知識營銷理念-會議營銷等。
Ⅹ 如何塑造品牌文化故事,做一個情感營銷達成共鳴
這個在問答上面不是一句兩句能夠講明白的啊,簡單的一個問題,涉及了很多東西,可是別人不了解你所說的品牌和情況,包括市場行情,如何能解答這個問題呢,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