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zara的成功是如何闡述戰略管理的
第一方面是准確的品類管理,快時尚的主要目標是採用一種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快速地開發並生產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作為品牌商,需要分析並發現自己最擅長、最易於滿足客戶需求、利潤最好的品類。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協調市場營銷部門、開發部門和外部的合作夥伴及時地掌握和分析銷售數據。因此,必須有一個靈活高效的信息化系統來支撐,讓全體參與方基於一個統一的高效溝通和協作平台,准確快速地開發和管理利潤率貢獻高的品類。
第二方面是快速反應的供應鏈,快時尚的重點在於「快」,同時也必須做到「快」而不亂。存在兩類供應鏈:敏捷供應鏈(Agile)和精益供應鏈(Lean);敏捷供應鏈的原則是和供應鏈上的全部合作夥伴實時共享信息和技術,通過緊密協作減少庫存;精益供應鏈的核心特徵是在正確的時間交付正確的產品。快時尚的供應鏈需要把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精敏」供應鏈(Leagile)。於是,必須改善和簡化從產品概念、設計、開發、打樣到生產、物流配送的整個流程。經過流程的改善和簡化以後,快速反應的供應鏈就實現了價值的增加和成本的減少,同時對客戶的需求變化得到及時地反饋。要實現「精敏」供應鏈,必須採用當前先進的軟體技術以支撐整個業務流程的順利運行,從而保證流程和數據的准確、實時地執行,不遺漏、不延遲任何一個流程和數據的細節。
第三方面是供應商關系管理,快時尚品牌需要和供應商建立良好並且廣泛的合作夥伴關系。供應商需要和品牌商一起緊跟市場需求和時尚潮流,並且需要在產品設計和開發階段參與進來。為了保證溝通順暢和緊密協作,最好有一個統一的溝通和協作平台,然後合作各方基於平台高效運行每一個業務流程和准確記錄每一個數據細節。
第四個方面是內部關系,和保持良好的外部供應商關系一樣重要的是必須要有協調一致的內部關系。很多組織架構是根據不同的職能部門進行劃分,如市場營銷、設計、采購、生產、質檢等,並且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和信息共享總是不盡如人意。要高效執行快時尚商業戰略,必須要有緊密的關系和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這就要求必須有一個統一的信息化系統來確保溝通的及時和協作的緊密無間。
『貳』 zara的品牌特徵是什麼
ZARA旗下擁有400餘位的專業設計師,一年推出的商品超過120000款,可說是同業的5倍之多,而且設計師其平均歲數只有25歲,他們隨時穿梭於米蘭、東京、紐約、巴黎等時尚重地觀看服裝秀,以擷取設計理念與最新的潮流趨勢,進而模擬仿效推出高時髦感的時尚單品。
每周兩次的補貨上架,每隔三周就要全面性的汰舊換新,全球各店在兩周內就可同步進行更新完畢,極高的商品汰換率,也加快了顧客上門的回店率,因為消費者已於無形中建立起ZARA隨時都有新東西的重要形象。
除此之外,ZARA設計群也實時與全球各地的ZARA店長進行電話會議,透過了解各地的銷售狀況與顧客反應,來靈活變通調整商品的設計方向,因應客人的百變口味,而且在顧客購買的同時,店員已經將商品特徵以及顧客資料輸入計算機,藉由網際傳輸將數據送回ZARA總部。
設計群則可掌握各種精確的銷售分析與顧客喜好,再加上本身專業的時尚敏銳度,來決定下一批商品的設計走向與數量,如此一來,商品即可發揮最大銷售率,也意味著能有效壓低庫存的出現率。
(2)zara品牌營銷戰略的不足之處擴展閱讀:
ZARA(颯拉)是1975年設立於西班牙隸屬Inditex集團(股票代碼ITX)旗下的一個子公司,既是服裝品牌也是專營ZARA品牌服裝的連鎖零售品牌。ZARA是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裝商,在87個國家內設立超過兩千多家的服裝連鎖店。
ZARA深受全球時尚青年的喜愛,設計師品牌的優異設計價格卻更為低廉,簡單來說就是讓平民擁抱High Fashion。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超越了美國的GAP、瑞典的H&M、丹麥的KM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裝零售集團。
截至2013年10月31日它在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6249家專賣店,旗下共有8個服裝零售品牌,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在全球86個國家擁有1808家專賣店(自營專賣店佔90%,其餘為合資和特許專賣店)。
『叄』 怎麼解決品牌營銷投入不足的問題
寶潔的青春期煩惱
一頭秀美的長發,一位熟悉的明星,在電視上向你推薦一個新品牌的洗發水,告訴你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盡顯無限享受。面對如此誘惑,你會不會怦然心動,產生立刻購買的慾望?或者你很猶豫,因為現在的這類廣告太多,又或者你已經麻木,因為他們已經絲毫激不起你任何的慾望。如果告訴你這是寶潔公司的產品呢?是擁有飄柔、海飛絲、潘婷的寶潔公司的產品呢?
不必急於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就連寶潔公司自己也很想得到答案。繼在中國首次推出的潤妍洗發水黯然退出市場之後,今年七月面世兩年的激爽沐浴露也宣布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再看看至今毫無波瀾的9.9飄柔,以及眾多賣場不見蹤影或者零星幾瓶的舒膚佳洗手液。,仔細算來,寶潔公司除了進入中國推出的幾個品牌之外,這幾年陸續推出的新品都無一例外的遭受打擊,不是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就是對市場沖擊不夠,又或者乾脆銷聲匿跡。
作為全球知名的日化公司,寶潔的品牌管理一直被津津樂道,而在中國,寶潔不僅帶來了優質的產品,更以其先進的經營理念給本土日化行業新的洗禮。寶潔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近年來本土日化企業以及世界級的對手都對寶潔展開了全方位的圍攻,在中國市場上一直高歌猛進的寶潔步伐開始顯得有些凝重。品派教父在未來還會不會繼續遭遇品牌推廣的不利,寶潔又將採取什麼樣的新措施來應對新的挑戰?
寶潔的成功秘訣
在中國,寶潔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消費者至上
寶潔之所以成功,消費者至上這一理念是關鍵,並已不折不扣地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之中。寶潔公司每年與超過700萬的消費者進行交流。早在1934年,寶潔就在美國成立了消費者研究機構,成為在美國工業界率先運用科學分析方法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公司。到20世紀70年代,寶潔公司最早成為一家用免費電話與用戶溝通的公司。迄今為止,寶潔公司每年用多種工具和技術與全世界超過700萬的消費者進行交流。此外,寶潔公司還建立了用戶滿意程度監測系統,了解各個國家的消費者對公司產品的反饋。
提供優質的產品
為研究適合東方的產品,公司在日本設立了寶潔公司全球最大的技術中心,專門為亞洲服務。全球性產品開發與研究加速了新技術的應用。寶潔公司還力求從產品的質量、配方及包裝設計上滿足消費者,它的各種產品每年要做至少一次的改進和改良。寶潔公司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得益於不斷的創新追求。
多品牌策略
寶潔的多品牌策略讓它在各產業中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如海飛絲「去頭屑」,飄柔「飄逸柔順」,潘婷「健康、亮澤」,均以獨特品質,建立各自的品牌個性。在市場上,潘婷、海飛絲、飄柔不僅沒有出現相互蠶食的現象,反而以其獨特定位贏得了各自的市場,擁有了自己的消費者。
成功的廣告訴求
在廣告方面,特別是電視廣告,寶潔有一套成功的公式。首先,寶潔會先指出你所面臨的一個問題來吸引你的注意。接著,廣告會迅速告訴你,有個解決方案,就是寶潔的產品。這個產品通常會在整段廣告中重復出現好幾次。廣告重點是在清楚地強調,寶潔可以為你帶來什麼好處。
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寶潔公司在中國市場成長的環境因素,而這些因素與寶潔的成功密不可分。寶潔進入中國正值中國社會的大變革時期,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以前人們沒有這么多產品可以購買,也沒有這么多品種可以選擇,面對突入其來的大市場,煥發了封閉很久的激情,購買力因為這種刺激呈現井噴式爆發。再加上先進的促銷手段,寶潔由此拉開中國日化波瀾壯闊的一幕。應該說寶潔的成長正是伴隨這中國日化的發展而來,這種先發式效應是其他品牌所不具有的。再者當時中國的媒體沒有現在這么發達。作為主要的傳播工具電視也不過七八個頻道,寶潔鋪天蓋地的廣告則潛移默化的攻佔了消費者。事實上,這個因素至為關鍵,這也使得寶潔在轉型中遭遇鎮痛。
市場轉型問題暴露
在洗衣粉領域里,「奇強」和「雕牌」主攻中低品牌的空檔,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一路將寶潔的「碧浪」、「汰漬」遠遠拋在身後。即便是2004年度寶潔公司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射鵰風暴行動」,仍然以平局收場。在洗發水領域里,關於對寶潔的瘋狂圍攻和蠶食,更是不計其數。從對寶潔的頂禮膜拜到群起攻之,這說明本土企業也認識到寶潔自身的不足。
產品增多,廣告邊際效應遞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日用產品的認識也由當初的懵懂變得更加成熟,同時社會的發展也使產品變得異常豐富,而寶潔的產品也不可能全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市場的蛋糕變大了,但搶食者越來越多,寶潔的市場份額下降不足為奇。
現在公眾接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除了電視還有各類的廣告途徑,就是電視現在的頻道也有幾十個之多,要想在第一時間和消費者親密接觸並非易事,何況還有這么同類品牌的廣告同台競技。多品牌、大量廣告造成很大的廣告投入,寶潔在廣告宣傳上一向不惜重金,每一個產品常年的廣告和促銷活動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新產品上市之際投入之大更是其他公司無法比擬的。另外其多品牌戰略,各品牌之間的相互競爭,更造成較大的廣告投入。因此寶潔無往不利的廣告魔杖也不再屢試不爽,潤妍、激爽無不是在投放巨額廣告後無法重現立竿見影的效果而飲恨消失,汰漬則至今沒有盈利。
低端市場的缺失
寶潔的成功只是在城市市場的成功,而廣闊的農村市場寶潔的觸角難以抵達,這個市場培育了如雕牌、拉芳等許多品牌,再這個市場上充斥著成千上百個知命或者不知命的產品。日化市場品牌格局多元化愈演愈烈,正是因為眾多本土企業在低端市場上找到了生存發展空間。雖然寶潔的品牌價值對於所有的競爭對手來說都是無法企及的天文數字,但日化消費理念日益多元化,並向「物美價廉」方向發展,寶潔的品牌影響力在一級市場也受到了嚴峻考驗,中高端消費群體以驚人的速度向「強勢競品和干擾性競爭品牌」分散流失。而因此造成的渠道下移也無法實現,9.9飄柔就是個典型例子。
寶潔的產品利潤空間比較小,沒有很大的返點,代理商和經銷商的積極性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拿激爽和六神比,後者利潤空間比較大,有5個點到8個點,經銷商的積極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在終端操作上更具靈活性,可操作性更強,不僅在一線市場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在二三線市場也得以滲透,能最大限度地爭取市場空間;就廠家的支持而言,上海家化對國內市場的關注度更高些,一個是媒體宣傳的投入,另一個是終端和流通管理力度的加大,這樣使得產品價格規范,利潤空間比較合理,而寶潔雖說媒體宣傳投入很大,但是其終端支持和流通管理則投入不夠,所以銷售得不到較明顯的提高。
定位超前,與消費者漸行漸遠
激爽退市,是繼潤妍之後寶潔公司第二個品牌黯然退出中國市場,盡管寶潔公司稱這是出於戰略調整,但人們更願意認為是一次失敗。實際上,如果一個品牌的銷量不錯,貢獻的利潤多,相信產品是不會隨便退出市場的。
六神的產品訴求點是「清涼舒爽,全家共享」。事實上,這個訴求點可以體現出目前很多沐浴露品牌共同的經營思路:不進行產品的細分,模糊目標消費群體,盡可能擴大使用者范圍。「六神」的做法是這樣的:專業研發部門會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收集消費者的需求信息,然後進行比較分析,把消費者對沐浴露的需求功能點進行先後輕重的排序,明確重點,再根據排名較靠前的需求點進行生產,因此不太可能照顧到一些小眾市場的需求。一些品牌也大膽進行過產品的細分,不乏失敗的教訓。美日潔寶在1998年推出的專門針對男士的、定位中檔的繽紛沐浴露。用美日潔寶營運發展部曹經理的話說,他們當年的市場推廣做的是「非常用心」的,也是很「到位」的:請來當紅明星古天樂代言,並進行了一系列產品宣傳活動。令人無奈的是:目標消費者——時尚男士使用沐浴露的習慣久久沒有形成。繽紛品牌經過5、6年的努力發展,曹經理用「失敗」來做總結,目前公司准備對其進行轉型。目前,在沐浴露消費中,女性,特別是家庭主婦是購買的決策者,因此,大多數沐浴露品牌會緊跟她們的需求,在產品的香味、滋潤效果上做文章。
所以從激爽的定位看,顯然瞄準的是都市白領一族,他們對新生事物的追求以及時尚感是激爽想賦予的,這也決定了其受眾群體的范圍有限,加上激爽定位的只是感覺上的需求,與阿迪達斯「運動型」定位有所區別,因此在特定領域的獨占性也不強。
定位明確的公司都清楚自己的目標市場是什麼,從而相應採取差異營銷策略或集中策略。目前有幾個品牌的沐浴露產品定位非常明確。它們都以各自的某種內在特徵和功能來恰當地選擇「賣點」,有充足的理由讓顧客購買本品牌的沐浴露。如強生公司的強生嬰兒沐浴露,推出了無淚配方,強調其包含獨有的「無淚配方」,純凈溫和如水,絕不刺激寶寶還未發育完善的眼睛和淚腺,主題非常明確,解決了媽媽們在給孩子洗澡時的難題。
管理的雙刃劍
不可否認,寶潔很優秀,雖然國內的管理水平與之相比還是有一段差距,但是差距在不斷的縮小,更重要的是,國內的決策體制的效率是寶潔無法相比。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當然寶潔也認識到自身決策程序繁瑣、反應遲鈍的缺陷,在決策體制上不斷反思和改進,對市場的反應雖然越來越快,但是距離中國的市場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寶潔在一開始就對舒蕾、奇強、雕牌就做出准確快速反應,不給他們機會,今天的市場格局就會發生變化。快——這也正是新產品沖破寶潔們的圍追堵截,生存下來的關鍵!
在這個目前不成熟、不完善、不規范,並且極度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市場裡面,寶潔公司的科學、細致、嚴謹的決策體制、營銷理念,顯得倍加迂腐、僵化,不合時宜。這些著名的跨國公司決策層們怎麼也不明白,那些看似極度不可思議、極度不理智、極度不科學的宣傳營銷,就能輕而易舉的奪走他們處心積慮建立的市場份額,反思寶潔在洗發水領域的成功,主要是當時國內的現代洗發水領域非常落後,洗發水行業里沒有一個有競爭力的對手,他們才能夠一點一滴的按照他們的營銷戰略不折不扣地實施。今年以SKII為代表的寶潔產品一系列的質量危機就是其決策滯後的最佳印證。
面對挑戰新方向
在中國市場,化妝品行業的銷售冠軍的「金腰帶」更是多年來一直由寶潔帶著。歐萊雅雖然直到1996年底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但增長迅速,近三年來的年增長速度更是超過60%。2004年,歐萊雅在中國的化妝品領域的銷售額由前一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與寶潔的距離迅速拉近。寶潔顯然急於擴張其在化妝品領域的產品線,來對抗歐萊雅在這些細分市場的競爭優勢。今年初,寶潔把Covergirl品牌引進中國市場,希望以此來和美寶蓮抗衡;另一個MaxFactor品牌中的彩妝產品,和SK-II並櫃銷售,進攻歐萊雅在高檔化妝品市場的領導地位。年底,寶潔更是用570億美元收購吉列公司,直接將觸角伸入男性美容產品市場。
同時寶潔在中國大面積更換經銷商隊伍,意圖重塑自己的核心優勢,而作為上一屆的標王,寶潔又將又什麼新的動作?
『肆』 品牌營銷戰略有哪些
品牌戰略是任來何營銷策略的起自點,執導營銷活動的規劃和執行。品牌戰略是方向,營銷策略是通往這個方向的運輸工具,營銷側重於如何通過產品,價格,渠道和推廣的制定,將商品變為熱銷產品,從而直接或間接地為公司創造收益。
『伍』 品牌建設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企業品牌維護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如今在我國品牌維護方面,其進步主要表現在企業開始有意識地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了,例如商標的注冊和保護、打假保真等。另外相關的法律措施也在逐漸健全。
1.品牌定位不明確。
每個企業的產品一般都應該有其獨有的品牌,但是,相當多企業的產品品牌沒有深層、明確、具體的內涵,品牌形象蒼白、無個性,無法使消費者在接觸品牌時產生應有的聯想(劉媛,2012) [4]。這些企業僅僅是把品牌理解為一種名稱或者符號,用於同類產品間表面化的區分,而無法使這一區分建立在自身品牌差異化、個性化、合理化的基礎上。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配套戰略都顯得盲目、缺少依據、缺乏針對性,當然也就無法保證品牌戰略的有效性。
2.不注重品牌的持續發展和長期維護
品牌雖然是無形的,但隨著市場需求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它依然會有磨損。這種磨損一般表現為產品的老化、品牌形象的模糊等。品牌在建立以後也是需要長期維護的。因為只有做好了品牌的維護,品牌樹立的效果才能持續,品牌才能長期存在下去。
3.不注重品牌結構的監控與治理
企業在發展品牌和推廣品牌的過程中,由於諸多客觀或主觀的因素,最終實現的品牌效果難免良莠不齊:有些品牌在這個過程中成長為優秀品牌;也有些品牌不溫不火,僅是存在於市場而已。企業要採取不同措施進行相應處理。而有些問題很難解決或企業目前沒有能力解決,決策者應果斷做出決策,要勇於放棄,並迅速執行。
二、 品牌對企業的作用
(一) 產品或企業核心價值的體現
企業創建品牌,其目的不僅為了方便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和用戶,而且要使消費者和用戶通過使用從而對產品產生好感,並且重復購買,不斷宣傳形成品牌忠誠。消費者或用戶透過品牌,通過對品牌產品的使用來獲得滿足感感,那麼就會對品牌形成消費經驗,存貯在記憶中,為將來消費者的決策形成依據並且做出對比和判斷。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通過使用產品產生對品牌的認同,實際也是消費者對品牌產品或企業核心價值的認同。
(二) 支撐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兩個問題:一個是尋求長久的生存,另一個是尋求不斷的成長。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戰略都是圍繞著這兩個問題制定的。事實表明,品牌形象是對這兩個問題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
三、品牌維護的操作方法
(一) 樹立正確的品牌觀念
(二) 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三) 增加產品附加值
(四) 採用多元化的傳播渠道,促進品牌推廣